第三章 没有意志力,就不存在控制力

意志力缺失源于注意力涣散

你是否因为沉迷于微信聊天而耽误了学习和工作?你是否曾经为了买一双鞋而在网上一逛就是好几个小时?你是否因为担心不能及时看到朋友的留言而不停地看手机?聊天、上网本来都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事,现在却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我们那糟糕的注意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被手机、网络分散。微博曾举办过一场名为“最新十大酷刑”的投票活动,列出的十大酷刑包括减肥、早起、断网、剧透、想一个人等。最后,断网以33%的高支持率当选当代“十大酷刑”之首。断网其实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它反映出来的深层次的问题是,人们对网络的迷恋和依赖已经达到了让人痛恨交加的地步。爱,是因为人们确实离不开它;恨,是因为人们注意力涣散,甚至有点迷失了自我。

除了网络之外,另外一个分散人注意力的就是智能手机。按理来说,当手机智能化之后,网络和手机就是一回事。但是,他们之间依然有着微妙的区别。网络多是从内容上分散人的精神注意力,而看手机的习惯则瓦解了人们专注于一件事的行为注意力。很多时候,人们明知没什么重要的信息,却还是忍不住拿起手机看看。有调查数据显示,每个中国人平均每天摸手机150次!除去睡着的8小时,差不多每6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甚至有网友调侃:“怎么可能?明明就一次,睡醒拿起,睡前放下。”

不用理会上述数字的准确性,也不要小看网友的调侃,因为手机是人们沟通、交流、学习、娱乐、购物的工具……

如此密切的关系,频繁的接触,让很多人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离开手机,人可以活多久?我们知道,不吃饭,人可以活7天,不喝水,人可以活3天。那么,没有手机,人的肉体可以活多久?虽然不方便考证,但是精神能活超过半天就已经是一个不错的记录。有点夸张,但对很多人而言,的确如此。

很多大人现在经常抱怨小孩普遍缺乏意志力,做什么事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实,大人又何尝不是呢?我们扪心自问一下,上一次看完一本超过100页的图书是在什么时候。在碎片文化流行的今天,又有几个人能够安心完完整整地看完公众号里的一篇文章,所以,意志力的缺失都是从注意力的分散开始的。

注意力其实就是人们集中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心思,和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思维力并列为智力的五大基本要素,也被称为“心灵的门户”。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只有集中注意力的人才能够清晰地感知、判断和决策。也就是说,注意力是智力和其他几大要素的支持和指引。注意力不佳的人,即使记忆再准确、观察再细致、想象再具体、思路再清晰,也是枉然,因为他们根本就无法保证自始至终地关注同一件事。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一旦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太多,人的情绪就会变得焦躁。另外,如果注意力长期无法集中,人们就很难完成某件事情,长此以往就会变得对自己失去信心。所以,集中注意力不仅是提升意志力的关键,还是控制情感、保持情绪稳定的关键。下面是几种提升注意力的方法。

集中凝视

集中凝视包括静视、行视、抛视等多种方式。静视,是指在复杂的环境中准确地找出一样东西,仔细观察并在心中默数60秒后,闭上眼睛,描述它的形态特征,在储存大量视觉信息的同时,提高注意力和观察力;行视,指边走边看,一路默记尽可能多的物体,以此锻炼大脑的瞬间注意力;抛视,指选择一些不同颜色、形状的木块,将其混合后,随手抓出一些抛起,然后回忆这些木块落下的顺序。

舒尔特方格

在25个方格内乱序填写1~25之间的数字。填好后,按下秒表,并按照顺序依次指出1~25的数字所在的位置,朗读出声,然后记录每次训练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说明注意力水平越高。

计数训练法

大声从100、99、98……一直数到1。反复多次练习,力求又快又准。这种倒着数数的方法可以有效集中注意力。长期练习会对提高注意力有很大帮助。

坚定的信念是意志力的基础

俄国著名画家列宾说过这样一句话:“无原则的人是无用的人,无信念的人是空虚的废物。”信念就是人内在的积极性,它可以令人在黑暗中摸索,在低谷中坚持。在信念面前,再大的困难也不足为惧。很多伟人凭借坚强的意志完成了超乎想象的事情,其实,他们的动力源泉正是坚定不移的信念。

不管是否留意到,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其实都是基于某种信念。这种信念既可以是某些信仰,也可以是朋友之间普通的信任。《圣经·新约》说:“信念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未见之事的确据。”18世纪的英国牧师约翰·卫斯利曾经问一群朋友什么是信念,结果没有人能给出令他满意的答案。后来,他又去请教一位颇有灵性的女子,对方回答说:“按上帝说的做。”于是,卫斯利便说:“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信念。”基督教之所以会成为某些人的信仰,是因为他们相信上帝,而这也成了他们为人处世的信念源泉。

虽然普通朋友之间的信任通常情况下还达不到信念的高度,但是在某些关键时刻,这种信任甚至比宗教信仰更能平息一个人内心的恐惧。

《苦儿流浪记》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小说主人公雷米和几名矿工遭遇矿难,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脚下是看不到尽头的水流,而手里的几盏台灯就是他们所有的物品。在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他们随时都有可能会被水流淹死,或者窒息而死,当然,也有可能会被饿死。他们虽然知道外面有施救人员,但是普遍都比较悲观。看到大家人心不稳,情绪低落,其中一个戴手表的人建议将灯熄灭,每隔一段时间由他通报一次时间。这样大家就可以放心休息,也可以节省体力。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矿工们的心虽然一直被揪着,但情绪基本稳定。最后,营救队顺利赶到,结果除了那个报时间的旷工死了外,其他人全都奇迹般活了下来。

原来,那位有手表的旷工在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是准时汇报时间,但是当他发现同伴们的异常情况后,开始虚报:半小时说成15分钟;1小时说成是半小时;2小时说成是1小时……基于对这位工友的信任,大家的情绪始终没有太大的波澜,所以都在信念的支撑下活了下来。反观那位工友,因为知道“真相”,结果没有信念的支撑,最后被自己的心魔给逼死了。

内心的平静是我们执着于信念的主要原因。一个没有坚定信念的人,必定是虎头蛇尾、狂躁不安之人。信念是积极的,它可以消除某些负面的疑虑,从而让人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著名的精神科专家斯迈力·布兰顿博士说过,倘若一个人缺乏或者丧失信念,那么就意味着他生命本身的终结。在他的《坐标》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最近,我刚为一位女性做完一个大手术,她恢复得也很好。而且,在一次闲聊中,我获悉,她认为自己的婚姻相当完美。但是,在她手术完一个星期后,她的丈夫来到医院,向她提出了离婚的申请。一瞬间,她对自己美好婚姻的坚定信念顿时化为乌有。这个变故对她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她渐渐地开始发烧,并减少饮食。没过几天,她就在长时间的昏睡中去世了。”

导致这位女士死亡的生理原因丝毫没有发现,或许对于她而言,信念的坍塌才是罪魁祸首。神经科的专家们曾经不止一次地这样告诫:“假如你认为自己应该是一个奴隶,那么你就会像奴隶一样做事,一旦不那样做,你就会内疚;假如你认为自己是一个皇后,那么你就会像女王一样感受和行事。”这便是信念对一个人精神的影响,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行为反应。

美国作家海明威说过:“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它,却不能打败他。”一个人能否被消灭,属于能力的问题,能否被打败,则是信念的问题。所以说,即便你失败了,只要信念尚存,那么曾经击败你的人或事将变得不足为惧。

耐心是意志力的核心

中国有句老话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其实,不管是对待工作上的事情,还是面对生活中的琐事,没有耐心,只会让自己陷入无穷无尽的烦恼之中。比如你追求一个心仪的女孩,几次接触下来,对方依然冷淡,结果你放弃了,其实那只是对方在考验你;接触一个客户,谈了好多次,但对方一直不愿意签合同,结果你放弃了,对方很快与你的同事合作了。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牛津大学做过一次非常著名的演讲,他说:“我的成功秘诀只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或许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成功和失败的人都不算多,最多的是那些中途放弃的人。他们之所以选择放弃,并非因为能力不够,而是因为耐心不足。

20世纪80年代,曾经世界排名第一的推销大师汤姆·霍普金斯即将告别自己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准备做一场告别演说。因为料想前来参加的人会有很多,所以会场就设在一个特大型的体育馆内。不过,汤姆·霍普金斯提出了一个条件:参加听讲的人约定为3000人,每人付出3000美金作为酬金,演讲的时间为1小时。

告别演讲的当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想一睹大师的风采,并看看他会向人群传达出什么样的销售理念。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吊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

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观众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好多年轻人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了台上。

老人告诉上台的年轻观众,让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全力向那个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就气喘吁吁。另一个人也不甘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此刻,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像认定铁锤是不会动的,就等着老人解释。

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重量不足50克的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用小锤对着铁球“咚”地敲了一下,然后停顿4秒钟,再一次用小锤“咚”地敲了一下。老人就这样旁若无人似的,每4秒钟一下,每4秒钟一下……不停地敲了起来。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持续地敲着。

5分钟过去了,10分钟过去了,会场开始骚动,观众好像感到了什么,有的人喊了起来,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这时候主持人走到前台,挥手对大家说:“请保持安静,如果大家不愿意继续听下去,现在就可以退场,3000美金原数退回。”这个时候,大概有1/3的观众选择退出。老人仍然用小锤不停地工作着,他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

又过了20分钟,台下又是一片骚动,人们发泄不满的声音愈发强烈了:“我们是来听演讲的,就这样慢悠悠地敲下去不是在骗人吗?”饮料瓶子等物体也扔向了舞台。这时候主持人再一次走到前台,挥手对大家说:“请保持安静,如果大家不愿意继续听下去,现在就可以退场,3000美金原数退回。”这个时候又退出了大概有1/3左右的观众,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好像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而老人依然在非常认真地敲打着大铁球。

又过了17分钟,台下又是一片骚动,听众发泄不满的声音更加强烈了:“我们要离开!退钱!”这时候主持人再一次走到前台,挥手对大家说:“请保持安静,如果大家不愿意继续听下去,现在就可以退场,3000美金原数退回。”这个时候又退出了700多个听讲者,会场上只剩下不足300人了。汤姆·霍普金斯依然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用他那不足50克重的小锤对着铁球,每4秒钟敲一下,并且动作愈发稳健和坚定。

临近演讲结束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霎时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巨大的铁球以很小的摆幅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清晰地听到了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向全场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出整个演讲过程中唯一一句话:

“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我们可以说,耐心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也可以说它是最难的事情。说它容易是因为,它只需要你静静地等待即可,不需要特别的脑力、体力;说它难是因为,没有几个人在耐心等待的时候,心不慌,脑不乱。

古希腊诗人荷马说过:“决定问题,需要智慧,贯彻执行时则需要耐心。”这个世界上不乏智商超群的聪明人,但失败者的队伍里也充斥着大量这样的人。我们的一生中需要决定很多问题,也需要贯彻执行很多事情。所以,我们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耐心。耐心不仅仅是规避阴暗心理的法则,也是成就人生的保障。

葡萄糖能够提高意志力

我们都知道,情绪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影响情绪的既可能是心理因素,也有可能是生理因素。作为控制情绪的“阀门”,意志自然也会受到很多诸如生理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那么,具体都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意志呢?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加里奥特教授等人在研究自制力的过程中发现: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对个体的自制力有很大的影响。自我控制的行为,即意志力的使用会导致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减少。这一方面解释了意志力的有限性,一方面也给我们另外一个启迪:通过摄取葡萄糖,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意志力。为此,心理学家们近年来做了多项研究,而且确实证明了意志力和葡萄糖有直接关系。

实验1:

实验前,工作人员将参与实验的志愿者随即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喝了添加葡萄糖的水,另一组喝了添加代糖的水。代糖有甜味,但热量少,因而不能像葡萄糖那样给人提供能量。

喝完水后,两组志愿者被安排看一个无声的短片,短片内容是对一位女士的采访。实验要求志愿者通过观看短片,理解短片中女士的肢体语言,并在短片结束时报告给工作人员。除此之外,还要求志愿者在观看短片的时候,尽量忽略屏幕上闪过的一串串单词。另外,他们还被告知,如果发现自己的注意力不小心被单词吸引过去,要克制自己,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到短片中的女士身上。

组织这次实验的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控制自己不将注意力放在单词上”的思维行为,会导致意志力的损耗。但是,要想正确解释短片中女士的肢体语言,志愿者又必须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才行。因此,假如葡萄糖是意志力的能量来源,那么喝了含有葡萄糖的水的志愿者应该能够更加准确地解释短片中女士的肢体语言。

最后,心理学家发现,喝了含有葡萄糖的水的那一组志愿者对女士的肢体语言解读的准确率相当高,而那组喝了代糖水的志愿者则在解读肢体语言时出现了很多错误。因此,心理学家认为,葡萄糖可以使个体损耗的意志力得到补充,从而提升自身的意志力。

类似的研究有很多,比如研究意志力的专家鲍梅斯特教授就曾经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葡萄糖对意志力的重要作用。鲍梅斯特对个体实施自我控制前后的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进行测量后发现,自我控制会使个体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降低。实验2便是鲍梅斯特的实验。

实验2:

工作人员先让两组志愿者完成一项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使他们的意志力被消耗。然后再让两组志愿者分别喝下含有葡萄糖和食品甜味剂(不含葡萄糖)的柠檬水。

一刻钟后,工作人员再次让两组志愿者完成一个需要意志力参与的任务。比较两组志愿者完成第二个任务的情况后发现,喝下含有葡萄糖的柠檬水的志愿者在第二个任务中表现非常好,而喝下不含葡萄糖的那组志愿者表现却很差。所以,鲍梅斯特等研究者认为,葡萄糖是意志力的能量来源。

虽然加里奥特和鲍梅斯特都证明了葡萄糖是意志力的能量来源,但是也有研究者提出不同观点。他们的研究显示,葡萄糖的代谢并不能够让人提高或者恢复意志力。不过,这两种观点的矛盾近来因为另外一项由美国佐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并进行的实验得到了缓解。

实验3:

佐治亚大学的研究者招募了51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与前面两个实验相似的研究。研究者先让参与实验的学生志愿者完成一个简单的实验任务:将《统计年鉴》里所有的字母“E”都圈出来。因为实验太枯燥,所以志愿者们花费了很大的意志力来控制自己去完成任务。

任务完成后,研究者给志愿者们每人一杯水让他们漱口。不过,志愿者们拿到的水是不一样的。一半志愿者用的是放了糖的柠檬水,另一半志愿者用的是含有蔗糖素(一种甜味剂,不能被人体代谢,即不能提供热量)的柠檬水。漱口完毕后,志愿者又被分配了新的任务——斯特鲁普(Stroop)任务。志愿者会从一个屏幕上看到许多表示颜色的单词,如red(红色)、green(绿色)等。但是,这些单词本身的颜色和词义表达的颜色不同。比如red一词可能用绿色显示。研究者要求志愿者在看到一个单词的时候,立刻说出屏幕上单词的颜色,而非词义。

最后,通过两组志愿者在斯特鲁普任务中的反应速度和正确率,研究者发现:用含糖的水漱口的志愿者比用含蔗糖素的柠檬水漱口的志愿者表现得更好。

心理学家对实验3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人体的舌头上有能够识别出给人提供热量的葡萄糖的“糖感应器”。当葡萄糖经过舌头时,“糖感应器”被激活,向大脑中与自我控制相关的神经中枢发送信号。心理学家还认为,葡萄糖可能还会刺激大脑里的奖励机制,让个体“吃”到葡萄糖时,获得情感强化,从而在任务执行上表现得更好。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心理学家基本上明确了这样一个结论:葡萄糖能够在一个人意志力耗尽时为其补充意志力,使其更好地完成需要意志力控制自己的任务。当然,这种任务也包括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当我们感觉自己的情绪不佳时,除了注意饮食和休息之外,还应该合理利用甜品补充自己的意志力。比如在办公桌上放一些含糖的零食或者饮料,当遇到烦琐的工作,或者感觉压力增大时,可以通过“吃”“喝”来调整自己的状态。

为你的欲望装上“杀毒软件”

人生在世,会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比如权势、地位、名利、金钱等。我们之所以会对诱惑缺乏免疫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都有欲望。“人是欲望的产物,生命是欲望的延续。”欲望非但不会停止,还会伴随人的一生,并遗传给子孙后代。如果要让一个人的欲望停止,除非让其生命终结。

诱惑也好,欲望也罢,都是来自于人的大脑对外界产生的反应。和电脑一样,人脑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病毒”。不良欲望就是其中最厉害的病毒,会扰乱人的正常思维和理性。如果不及时“杀毒”,那些失控的欲望就会导致很多荒谬的行为。

美国石油大亨保罗·格蒂曾经抽烟很厉害。有一次,他度假开车经过法国,天降大雨,开了几小时车后,他在一个小城的旅馆过夜。吃过晚饭,疲惫的他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深夜2点钟,格蒂醒来,想抽一根烟。打开灯,他自然地去抓睡前放在桌上的烟盒,不料里头却是空的。他下了床,搜寻衣服口袋,毫无所获,又搜索行李,希望能发现无意中留下的一包烟,结果又失望了。这时候,旅馆的餐厅、酒吧早关门了,他得到香烟的唯一办法是穿上衣服,走出去,到几条街外的火车站去买,因为他的汽车停在距旅馆有一段距离的车库里。

越是没有烟,想抽烟的欲望就越大,有烟瘾的人大概都有这种体验。格蒂脱下睡衣,穿好了出门的衣服,在伸手去拿雨衣的时候,他突然停住了。他问自己:我这是在干什么?格蒂站在那儿想,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而且是相当成功的商人,一个自以为有足够理智对别人下命令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离开旅馆,冒着大雨走过几条街,仅仅是为了得到一支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简直太可怕了!

很快,格蒂下定了决心,把那个空烟盒揉成一团扔进了纸篓,脱下衣服换上睡衣回到了床上,带着一种解脱甚至是胜利的感觉,几分钟就进入了梦乡。 从此以后,保罗·格蒂再也没有拿过香烟。当然,后来他的事业越做越大,成为世界顶尖富豪之一。

一个人如果不控制欲望,那么他就会成为欲望的奴隶,任凭其摆布。很多人在说到控制欲望的时候,往往想到的是扼杀欲望。其实,这非但不现实,也没有必要。我们不是没有欲望,做人也不能没有欲望,但我们要有意志力,克服侥幸心理,保持清醒和理性,弄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能轻而易举地摆脱各种诱惑。

我们说为欲望装上“杀毒软件”,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其实,哪些欲望会催人奋进,哪些欲望会毁人于无形,我们都心知肚明,关键在于自律。所以,自律就是我们控制自己情绪的“安全卫士”。

杰克森·布朗有一句名言:“缺少了自律的才华,就好像穿上溜冰鞋的八爪鱼。眼看动作不断,可是却搞不清楚到底是往前、往后,或是原地打转。而一个自律的人则敢于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一次次挑战,不轻易放纵自己,哪怕它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古语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觉悟。轻易放纵自己,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又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大师之所以是大师,除了高超的个人能力之外,自信也是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共性。小泽征尔如果不够自信,就会落入评委的“圈套”,最后只会与那次大赛的冠军失之交臂。至于以后是否能够成为大师,恐怕也成了未知数。不过话又说回来,小泽征尔的自信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建立在自己过硬的个人能力之上。所以,这为我们所有渴望建立自信的人指明了方向:拥有过硬的一技之长。当然,要想拥有一技之长,自然少不了勤学苦练,在这一方面,海伦·凯勒可以说是我们的典范。

海伦·凯勒在一岁多的时候,因为生病,从此失去了视力和听力。因为这个原因,海伦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动不动就摔东西。她家里人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替她请来一位很有耐心的家庭教师莎莉文小姐。海伦在她的熏陶和教育下,逐渐改变了。她了解每个人都很爱她,所以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她利用仅有的触觉、味觉和嗅觉来认识四周的环境,努力充实自己。

在学习与记忆的过程中,她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把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记下来,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她每天坚持学习10个小时以上,凭着长时间的刻苦学习,以及不屈不挠的信心,她掌握了大量知识,能熟练地背诵大量诗词和名著的精彩片段。后来,一本20万字的书,她用9个小时就能读完,并能记忆下来,说出每章每节的大意,还能把书中精彩的句、段、章节和自己对文章的独到见解在2小时之内写出来。海伦的记忆力已经大大超过了普通人的正常水平。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海伦还把自己的学习分成4个步骤:

1.每天用3个小时自学。

2.用2个小时默记所学的知识。

3.再用1个小时的时间将自己用3个小时所学的知识默写下来。

4.剩下的时间她运用学过的知识练习写作。

有了充足的知识后,她后来更进一步学习写作。几年后,当她的第一本著作《我的一生》出版时,立即轰动了全美国。海伦·凯勒虽然看不见,但是她能克服不幸,完成大学教育。后来更致力于教育残疾儿童的社会工作,这种努力上进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海伦·凯勒可谓身残志坚。

海伦·凯勒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和她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分不开。有人说,是莎莉文老师改掉了海伦·凯勒暴躁的脾气,才让她在日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有人说,是莎莉文老师给海伦·凯勒灌输了相信自己的信念。事实上,脾气和自信本来就是水火不相容的。当一个人自信的时候,他自然很少发脾气。同理,当一个人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后,自然也更自信。当然,有自信,没有付出,一切都等于零。像海伦·凯勒这样身体严重残疾的人都可以通过建立自信来约束情绪,走向成功,那我们这些身体健康的人更没有理由因为一点小小的伤痛或者挫折而自甘堕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