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宋朝“衣服之制”

宋朝在立国之初就建立了服饰制度,三百余年间,尚文尚质,服饰“或因时王而为之损益”。宋初,“衮冕缀饰不用珠玉,盖存简俭之风”,徽宗时则“奢荡靡极”。南宋初“参酌时宜,务从省约。凡服用锦绣,皆易以缬,以罗”,说是“华质适时”[2]。服饰的具体制作或有不同,但服制维护上下等级关系和长上尊严的目的未变。

宋代“天子之服”包括大裘冕、衮冕、通天冠和绛纱袍、履袍、衫袍、窄袍、御阅服。其中除御阅服是南宋方有的戎服外,余皆用于祀享、朝会及视事、燕居等。“皇太子之服”主要有用于从祀的衮冕、受册、谒庙、朝会时穿戴的远游冠和朱明服,平时穿的常服为皂纱折上巾、紫公服、通犀金玉带。另有“后妃之服”和“命妇服”[3]

诸臣服饰有祭服、朝服、公服、时服。祭服用于祭祀天地、宗庙以及各种大典。朝服又叫具服,用于朝会,也有时用于献祭,一般情况是,祭祀时“行事、执事官则服祭服,导引、陪祠官则服朝服”[4]。祭服皆朱衣朱裳,再佩带和衬以不同颜色和质地的衣饰,还有相应的进贤冠、貂蝉冠、獬豸冠。公服是品官的常服,自王公至一命之士通用,但各品服色不同:宋初因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元丰后,改为四品以上服紫,至六品服绯,九品以上服绿,去青不用。形式是圆领,大袖,大裾(大襟)加一横襕,腰间束以不同的革带,头戴幞头,脚穿乌皮靴或履。服绯、紫者必佩鱼,谓之章服。又规定任某些差遣或莅事至一定年时而官品未至,可改转服色,分别叫借紫、借绯,亦或官品未合服而特赐。有丧则不穿公服。又宋初江南初下,原任州县官者仍旧,服色“例令服绿”而不问官品高下。时服是每年端午、十月一日等赐发给文武群臣将校的各种冬夏装。[5]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宫中、朝中装束往往对社会的服饰风尚起着重大影响。真宗时,“粉饰太平,服用浸侈,不惟士大夫家崇尚不已,市井闾里以华靡相胜”。初,皇亲与内臣所衣紫,进而色深成黝色。士庶浸相效仿,言者以为“奇邪”之服,然屡禁不止。孝宗时人言:“(衣饰等)由贵近之家,仿效宫禁,以致流传民间。鬻簪珥者,必言内样。”[6]官府一般未对民间服饰作具体规定,但对“士庶之服”常常发出某些禁令:一是对服色的限制,如端拱二年(989)禁止民间服紫;嘉皊七年(1062)十月,禁天下衣“墨紫”等。二是禁止以金银或珠玉等奢侈品装饰器服,如景皊三年(1036)禁非命妇之家“以真珠装缀首饰衣服”及项珠、璎珞、耳坠之类;绍兴五年(1135)禁“金翠为妇人服饰”。三是对某些花样或料质的限制,如天圣三年(1025)下令:“在京士庶不得衣黑褐地白花衣服并蓝、黄、紫地撮晕花样”等;景皊元年(1034)“禁锦背、绣背、遍地密花透背采段”等。禁令的颁布表明在社会的现实生活中,所谓服制并未被完全遵行,故而朝中官员常有对服饰“逾僭”、“非礼”一类的指责。[7]

第一节 宋朝“衣服之制” - 图1

戴幞头、穿公服的官员宋人绘《中兴祯应图》(摹本)宋人绘《人物图卷》(摹本)(选自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

士大夫遵行“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的古训,讲求衣冠之饰,故宋人有责“王安石之衣冠不整亦一大病”[8]。司马光《涑水家仪》规定晚辈每日须早起盥漱并“栉总具冠带”;家宴时,须“卑幼成服序立”给长者斟酒。朱熹《训学斋规》更说它是“为人”的初步:“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正。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绦或带束腰,脚谓鞋袜”[9]。在实际生活中,形成了士大夫自己“约定俗成”的服式,如深衣、紫衫、凉衫、道服、帽衫、襕衫等。士庶家祭祀、冠婚等特定场所的着服则是民间的礼仪之服。淳熙年间,朱熹制定祭祀、冠婚之服而为朝廷认可:“凡士大夫家祭祀、冠婚,则具盛服。有官者幞头、带靴、笏;进士则幞头、襕衫、带;处士则幞头、皂衫、带;无官者通用帽子、衫、带;又不能具,则或深衣,或凉衫。有官者亦通用帽子以下,但不为盛服。妇人则假髻、大衣、长裙。女子在室者冠子、背子。众妾则假第一节 宋朝“衣服之制” - 图2、背子。”[10]

宋代纺织原料仍以丝、麻为主。一般所说的布就是麻布,是平民百姓的主要衣料,“布衣”则是指麻布做成的衣服。各类丝织品较贵重,主要为富家享用。在冬衣中,皮裘服的比例不大,丝絮则广泛用作冬天的各种绵服。棉花古代称之为木棉或吉贝,在宋代闽广地区已有广泛种植和利用,并逐渐向北发展,成为仅次于丝、麻的衣着原料。[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