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辽、西夏、金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一 辽朝服饰

契丹入主黄河流域后,在服制问题上采用汉、契丹两制并行: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辽大同元年(947)正月,契丹入晋,于汴京受百官贺。同年北归,“唐晋文物,辽则用之”。契丹人显然并不喜好仿汉制的官服,真宗时,宋官员使辽,辽主见汉使时“强服衣冠,事已,即幅巾杂蕃骑出射猎矣”[100]。《东京梦华录》卷6《元旦朝会》记辽使“顶金冠,后檐尖长如大莲叶;服紫窄袍、金蹀躞”,其副使则着汉服。

其国服就是契丹族传统的服饰,《辽史》卷56《仪卫志二》载:契丹人早年“网罟禽兽,食肉衣皮。以俪鹿韦掩前后,谓之靴。然后夏葛、冬裘之制兴焉”。辽太宗时(927-947),始定“衣冠之制”,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田猎服、吊服。其中祭服、朝服、公服、吊服均在一定的礼仪场所中穿用。皇帝朝服叫“实里薛衮冠”,络缝红袍或锦袍;臣僚朝服叫“盘紫”,为紫窄袍。公服称为“展裹”,著紫。吊服为素服。田猎服乃擐甲戎装,左衽,黑绿色。臣僚便衣叫“盘裹”,绿花窄袍。贵者披貂裘,贱者貂毛、羊、鼠、沙狐裘。《辽史》卷112《重元传》载,道宗即位(1055),赐予皇太叔重元“四顶帽、二色袍”,表示特别的尊宠。现今发掘的辽墓壁画中契丹人多剃去顶发,或四周留短发而两耳旁为长发,或只留额前左右各一绺垂于耳前,表现了一般契丹人的发型。

第四节 辽、西夏、金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 图1

契丹引马者辽宁昭乌达盟(今划归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辽墓壁画(选自《中国文明史》第6卷)

第四节 辽、西夏、金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 图2

契丹人发型辽东陵壁画和契丹人狩猎图(摹本)(选自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

大中祥符元年(1008),晁迥北使,言辽人“每秋则衣褐裘”。天禧五年(1021)宋绶出使辽国后,进一步谈到“蕃官”服饰:“毡冠,上以金华为饰,或以珠玉翠毛,盖汉魏时辽人步摇之遗象也。额后垂金花织成夹带,中贮发一总。……又有纱冠,制如乌纱帽,无檐,不縚双耳,额前缀金花,上结紫带,带末缀珠。”头上“贮发一总”,可能是官场上的流行发饰。又言:“紫窄袍,加义襕,系第四节 辽、西夏、金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 图3閟带,以黄红色绦裹革为之,用金玉、水晶、碧石缀饰。……或紫皂幅巾,紫窄袍,束带。丈夫或绿中单,绿花窄袍,中单多红绿色。贵者被貂裘,貂以紫黑色为贵。青色为次。又有银鼠,尤洁白。贱者被貂毛、羊、鼠、沙狐裘。”[101]第四节 辽、西夏、金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 图4閟”又写作“第四节 辽、西夏、金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 图5閟”,是指带上饰物。

契丹使用腰带,其上者称为“徐吕皮”。韦而红,光滑可鉴。兴宗(1031-1055)“尝禁国人服金玉犀带及黑斜喝里皮,并红虎皮靴”,道宗(1055-1101)即位后弛其禁。徐吕皮即黑斜喝里皮,是回纥野马皮之意,十分可贵。红虎皮是回纥獐皮,揉以卤砂,用以为靴。又喜用“兔鹘带”,汉地叫做“腰条皮插头垂者”。沈括谓:“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箭、第四节 辽、西夏、金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 图6、算囊、刀砺之类。”[102]“蹀躞”也是指带上的饰物。

第四节 辽、西夏、金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 图7

河北宣化辽代张世卿墓壁画,描绘鞍马仆从伫立敬候主人出行(选自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河北古代墓葬壁画》)

契丹富豪民“要裹头巾”。契丹妇女着围裙,多以黑紫,上绣全枝花。上衣叫“团衫”,直领左衽,前拂地,后曳地尺余。前双垂红黄带。年老者以皂纱笼髻如巾状,散缀玉钿于上,叫“玉逍遥”[103]。《江邻几杂志》载:“契丹鸭渌水出牛鱼鳔,制为鱼形,赠遗妇人贴面花。”北宋更为流行的面饰是“佛妆”。宋使至辽,见燕地“胡妇以黄物涂面妆,谓之物妆”,物妆当即“佛妆”。朱祣也记其父使北时,见有妇人“面涂深黄,红眉黑吻,谓之佛妆”[104]。《鸡肋编》卷上进一步谈到了其化妆法:“冬月以括蒌涂面,谓之佛妆,但加傅而不洗,至春暖方涤去,久不为风日所侵,故洁白如玉也。”颇异于南方。括楼即“栝楼”,是一滕生植物,果实又叫黄瓜。宋人谓有“悦泽人面”的功效。[105]

契丹周边的一些民族服饰,渤海步骑“并剃发左衽,窃为契丹之饰”。妪厥律“其人长大,髦头,酋长全其发,盛以紫囊”;谻劫子“其人髦首,披布为衣”;狗国“长毛不衣”。室韦国“丈夫皆披发,妇人皆盘发,衣服与契丹同”[106]。今新疆地区的高昌国,“妇人戴油帽,谓之苏幕遮”。衣类以貂鼠皮、白第四节 辽、西夏、金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 图8(细棉布)、绣文花蕊布做成。有木底鞋,采硇砂者使用。龟兹国国主“衣黄衣,宝冠”,有花蕊布。[107]敦煌莫高窟第409号窟中,西夏王妃供养人像头戴桃形金凤冠,四面插花钗,身穿窄袖翻领长袍,手执供养花,据研究这种装束为回鹘妇女的服饰。[108]《东京梦华录》卷6《元旦朝会》记说:“回纥皆长髯高鼻,以匹帛缠头,散披其服。于阗皆小金花毡笠,金丝战袍束带。”

三 西夏服饰

西夏王国的创立者元昊反对其父附宋而“衣锦绮”,以为:“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为?”他“少时好衣长袖绯衣,冠黑冠”[109],是西夏本民族的服饰。

元昊立国后,“制衣冠祢,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建立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衣冠制度,“始衣白窄衫,毡冠红裹,冠顶后垂红结绶”。文武百官各有服制:“文资则幞头、靴笏、紫衣、绯衣;武职则冠金帖起云镂冠、银帖间金镂冠、黑漆冠,衣紫旋襕,金涂银束带,垂蹀躞,佩解结锥、短刀、弓矢第四节 辽、西夏、金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 图9,马乘鲵皮鞍,垂红缨,打跨钹拂。便服则紫皂地绣盘毯子花旋襕,束带。民庶青绿,以别贵贱。”[110]此前他就下令国人剃发,以复鲜卑之旧,不从则杀之,于是“民争秃发,耳垂重环”。元符二年(1099),有冒夏人降宋,打扮是“剃发,穿耳,戴环”[111],正是西夏人的头饰特征。

第四节 辽、西夏、金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 图10

西夏王供养图敦煌莫高窟第409窟壁画

据武威出土的西夏图像[112],驭马人披短发,着交领补襦、腰束带;武士戴毡盔,盔顶红结绶,着宽袖战袍,肩披掩膊,重甲;弓腰人头戴方巾,身着交领宽袖长;童子或环状发髻,着交领长衫,腰束带,或蝶状双鬟发式。《东京梦华录·元旦朝会》记西夏使臣“皆金冠短小样制,服绯窄袍、金蹀躞。吊敦背叉手展拜”。敦煌莫高窟西夏王供养像为“高冠龙袍,束带”,榆林窟中之西夏官员则着“窄袖紧身”衣。武威出土的西夏男侍图,分别着不同颜色的圆领窄袖长衫、腰束带。发式作飞鸟状。或拱手佩剑,肩披长巾。女侍则披发,着圆领窄袖长衫,肩披巾。或梳高髻,着各色梅花交领窄袖长衫。据《文海》所记的西夏服饰,妇女有裙、锦袍,衣服上有锦线绣的花。衣服质料有毛制褐布、毛料,有兽皮做的衣服如裘。有雨鞋和雪泥中穿的套鞋。装饰品有耳环、秌、碧縚、琥珀、珊瑚、钗等。[113]

三 金朝服饰

女真早年,“俗好衣白,栎发垂肩,与契丹异。垂金锁,留颅后发,系以色丝,富人用珠金饰,妇人辫发盘髻,亦无冠”。其土产无桑蚕,惟多织布(麻布),贵贱以布之粗细为别。贫富皆衣皮御寒。“富人春夏多以苎丝、锦衲为衫裳,亦间用细皮布,秋冬以貂鼠、青鼠、狐貉或羔皮,或作苎丝绸绢。贫者春夏并用为衫裳,秋冬亦衣牛马、猪羊、猫犬、鱼蛇之皮,或獐鹿麋皮为裤为衫,裤袜皆以皮。至妇人衣曰大袄子,不领,如男子道服。裳曰锦裙,裙去左右,各阙二尺许,以铁条为圈,裹以绣帛,上以单裙袭之。”衣短而左衽,富者或以珠玉为饰。[114]大体说来,女真族早期服饰虽然已有贫、富之异,但等级分别还不十分明显,黑龙江阿城亚沟石刻提供了早期女真衣着的实物资料,有武士头戴盔,盔顶有大玉,其衿较广,全身皆有装饰花纹。两肩有披肩。妇人服装与契丹略同,戴帽,衣为左衽,袖甚长。近几十年出土有许多金代首饰和佩饰,如银制钏、簪、钗、耳坠,金指环等[115],则反映了较晚时的情况。

金立国后,也仿宋制制定了舆服制度,总的情况如《金史》卷43《舆服志中》所述:“金制皇帝服通天、绛纱、衮冕、逼舄,即前代之遗制也。其臣有貂蝉法服,即所谓朝服者。章宗时,礼官请参酌汉、唐,更制祭服,青衣朱裳,去貂蝉竖笔,以别于朝服。惟公、朝则又有紫、绯、绿三等之服,与夫窄紫、展皂等事。”事实上,金朝服制是从立国之初直至章宗明昌年间(1190-1196)经过多次修订才制定完成的。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定官民衣服之制[116],规定士人及官员方“许服花纱绫罗丝绸”,“妇人许用珠为首饰”。章宗时又为王公及士庶人制定了“衣服通制”,目的是“使贵贱有等”。其常服有四:带、巾、盘领衣、乌皮靴。头巾一般以皂罗做成,上结方顶,折垂于后。有附带长六七寸,贵者在方顶上缝饰以珠。其衣色多白,三品以皂,为窄袖盘领,饰以金绣花纹,依春水、秋山景物为纹饰,服长至小腿以便于骑。束带叫“吐鹘”,以玉、金、犀象骨角等做成,上亦刻琢多如春水秋山之饰。

第四节 辽、西夏、金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 图11

戴尖笠、穿盘领窄袖袍、尖头靴的金代男子山西沁源金墓壁画(摹本)(选自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

妇女着围裙,多以黑紫,上绣全枝花。上衣叫“团衫”,直领左衽,前拂地,后曳地尺余。前双垂红黄带。年老者以皂纱笼髻如巾状,散缀玉钿于上,叫“玉逍遥”,此乃袭辽之服。待嫁女子服“绰子”,制如妇人服,以红或银褐明金作成,对襟彩领。章宗李元妃画像为金人手笔,妃貌端妍,小领窄袖,乃金人国服。[117]

对庶人之服则加以了许多限制,例如大定年间规定:庶人只许用第四节 辽、西夏、金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 图12绸、绢布、毛褐、花纱无纹素罗、丝绵等做成的衣服;头巾、系腰、领帕只许用芝麻罗、绦用绒织成者;妇人不许用珠翠钿子等物为首饰,翠毛除许装饰花环冠子外一并禁止。兵卒只许服无纹压罗、第四节 辽、西夏、金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 图13绸、绢布、毛褐,奴婢大体也如此。倡优除遇迎接、公筵承应许暂服绘画之服外,私服与庶人同。又“以吏员与士民之服无别”而制定悬书袋之制,各司吏员须佩悬不同标志的书袋,以便有司检察。

第四节 辽、西夏、金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 图14

金国骑兵及马具装宋人绘《中兴祯应图》(摹本)(选自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

金人发型为辫发,头顶留发,周则剃之。南下后,数下剃发令,“不如式者,杀之”。代州一军人“顶发稍长,大小且不如式,即斩之”[118]。同时亦“禁民汉服”,一律皆“短巾、左衽”,违者也要被处死。承安五年(1200),司空完颜襄说当时“诸人衽、发皆从本朝之制”[119],长期保持了辫发习俗。开禧三年(1207)吴曦叛宋时,为了迎合金人,曾“议行削发左衽之令”[120]。汉人秉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不可毁伤的古训,剃发政策引起了强烈的社会矛盾。

一些士人描绘了在金国的所见所闻。范仲熊《北记》说:“凡番官平居惟著上领褐衫,无上下之辨,富者著褐色毛衫,以羊裘狼皮等为帽。”[121]陈准谓其“富人用珠金为饰,男子亦衣红黄,与妇人无别”。南宋初洪皓使金,见有“以金相瑟瑟为首饰,如钗头形,而曲一二寸,如古之笄形;又善结金线相瑟瑟为珥及巾环;织熟锦、熟绫、注丝、线罗等物;又以五色线织成袍,名曰克丝,甚华丽;又善燃金线,别作一等,背织花树。”[122]范成大于乾道六年(1170)出使金国,见其地汉民习俗已深受女真影响,“最甚者衣装之类,其制尽为胡矣。自过淮已北皆然,而京师尤甚。惟妇女之服不甚改而戴冠者绝少,多绾髻。贵人家即用珠珑璁冒之,谓之方髻”。又见有胡妇“衣金镂鹅红大袖袍”。周煇记其淳熙丙申(1176)至金国时,见“男子衣皆小窄,妇女衫皆极宽大。有位者便服,立止用皂苎丝或番罗系版绦,与皂隶略无分别。绦反插,垂头于腰,谓之有礼。无贵贱,皆著尖头靴。所顶之巾谓之蹋鸱”[123]。袁縚说金国闺饰有“瘦金莲方”等[124],可能当时金人妇女已有缠足。

南宋后期,北方蒙古人兴起,赵珙《蒙鞑备录》记蒙族有一种叫“婆焦”的发式,如汉族儿童的“三搭头”。头顶前头发长即剪去,两下的总小角垂在肩上。其妇人所衣“如中国道服之类”,而“诸酋之妻则有顾姑冠,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金饰之。其上又有杖一枝,用红青绒饰之。又有文袖衣如中国鹤氅,宽长曳地,行则两女奴拽之”。

(4)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南方民族众多,以西南地区为最繁杂。大体与宋王朝相始终的“大理国”地处今云南及周边地区,主要居住着乌蛮和白蛮。还有以“国”称的罗殿、自杞等的少数民族不同族群的势力集团。乌蛮和白蛮主要是今彝语支各民族的先民。

西南诸蕃普遍使用一种“蛮毡”:“自蛮王而下至小蛮,无一不披毡者。但蛮王中锦衫披毡,小蛮袒裼披毡尔。”毡特长阔,“以一长毡带贯其摺处,乃披毡而紧带于腰,婆娑然也。昼则披,夜则卧。雨晴寒暑未始离身。其上有核桃纹,长大而轻者为妙。大理国所产也,佳者缘以皂”。大理国兵士所穿一种以大象皮做成的甲胄,坚厚如铁。又联缀小皮片为披膊护项之用,以小白贝累于甲缝及装兜鍪。[125]

唐末成书的樊绰《蛮书》卷8《蛮夷风俗》说,除披毡外,“其余衣服略与汉同,唯头囊特异耳”。所谓“头囊”为红或皂色绫绢等做成,“总发于脑后为一髻,即取头囊都包裹头髻上结之”。大理国《张胜温画卷》中,其世俗人像,男女着宽袍大袖,或披毡、椎髻,戴两角外翘的头囊,与南诏时期无多大差异,画卷中另有佩金腰带或老虎皮等的人物形象。

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记云南少数民族:“男女首戴次工,制如中原。渔人之薄笠差大,编竹为之,覆以黑毡。……男子披毡、椎髻,妇人不施脂粉,酥泽其发,以青纱分编,绕首盘系,裹以攒顶黑巾。耳金环。象牙缠臂。衣绣方幅。以半身细毡为上服。”又载乌蛮“罗罗”:“男子椎髻,摘去须髯,或剃其发。……妇人披发,衣布衣。贵者锦缘,贱者披羊皮。乘马则并足横坐。室女耳穿大环,翦发齐眉。裙不过膝。男女无贵贱皆披毡。”此为彝族先民的写照。又载“金齿百夷”:“男女文身,去髭须鬓眉睫,以赤白土傅面,彩缯束发,衣赤黑衣,蹑绣履带镜。……妇女去眉睫,不施脂粉,发分两髻,衣文锦衣,联缀珂贝为饰。……女子红帕首,余发下垂。……金裹两齿谓之金齿蛮,漆其齿者谓之漆齿蛮,文其面者谓之绣面蛮,绣其足者谓之花脚蛮,彩缯分撮其发者谓之花角蛮。”此皆今傣族先民衣饰。又记“末些蛮”:“挟短刀,以砗渠为饰。……妇人披毡皂衣,跣足,风鬟高髻。女子剪发齐眉,以毛绳为裙。”此为纳西族先民装束。又言“土僚蛮”(土獠蛮):“妇人跣足高髻,桦皮为冠。耳附大双环。衣黑布顶带,锁牌以为饰。”“土僚蛮”多为仡佬族先民。另有“蒲蛮”:“跣足,衣短甲,膝颈皆露。善用枪弩,首插雉尾,弛突如飞。”一般认为“蒲蛮”乃布朗族和德昂族先民。服饰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李京所记为元初时情况,当与大理国时期无多大的不同。

《桂海虞衡志·蛮》载,在广马贸易中,西南“诸蛮之至邕管卖马者,风声气习,大略抵同。其人多深目、长身、黑面、白牙,以锦缠椎髻,短褐、徒跣、戴笠、荷毡珥,刷牙,金环约臂,背长刀,腰弩箭服,腋下佩皮箧,胸至腰骈束麻索,以便乘马”。卖马者,以罗殿、自杞诸国为最,此乃彝族先民,亦乌蛮一类。

宋代所谓“西南番”,大致在今贵州一带。《宋史》卷496《蛮夷传四》记其地有“五姓蕃”,“俗椎髻、左衽,或编发”。宋初龙番贡方物,“皆蓬发,面目黧黑。……使者衣虎皮毡裘,以虎尾插首为饰”。但其于绍圣四年(1097)贡奉时,“使者但衣布袍,至假伶人之衣入见”。《东京梦华录·元旦朝会》记“南蛮五姓番皆椎髻乌毡”。南宋吴儆记“西南番”,“皆椎髻旃裘跣足,有被发剃首者。……衣方领大袖,长裾左衽如中国半臂之制。富者以第四节 辽、西夏、金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 图15为之,贫者以布,其首领以锦带缠腰腹间”[126]。或者“著木履,衣青花斑布”;“大率椎髻跣足,或衣斑花布,或披毡而背刀带弩。其髻以白纸搏之”。戴有一种“蛮笠”,以竹为身,而冒以鱼毡,其顶尖圆而高。[127]

地处湘西地区的“五溪蛮”居住有“苗、瑶、僚、仡伶、仡佬”等不同民族,朱辅《溪蛮丛笑》言其“风声气习,大略相似。不巾不履,言语服食率异乎人”,与汉族的习俗不同。有“仡佬裙”,“裙幅而关缝断,自足而入,阑班厚重。……盖裸袒,以裙代裤,虽盛暑不去”。女子“以织带束发,状如经带,不阑者班也”。有一种丫桑,仡佬取其皮绩成布,缠系于腰,名“圈布。”又“蛮类既不巾,发皆拳如”,即所谓“椎结”。“伶、佬妻女年十五六,敲去右边上一齿。以竹围五寸、长三寸裹锡穿之两耳,名筒环”。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记其地“妇人皆用方素蒙首,屈两角,系脑后,云为伏波将军持服,鼎沣之民率皆如此”。陆游说,当地妇女“以金鸡羽插髻,女未嫁者以海螺为数珠挂颈上”[128]

介于巴蜀、湖广间的瑶人“椎髻跣足,衣斑斓布褐”,酋领有着“紫袍巾,裹横梃”;或则“椎髻鋥衣,以青红染苎织成花缦为服”[129]。周去非说:“诸蛮甲胄皆以皮为之,瑶人以熊皮为甲胄,以一种似漆的木叶涂饰。”[130]

在以壮族先民为主的广西地区,壮年男子“皆青布巾,跣足”,或“穿皮履”,其民“冬编鹅毛、木绵,夏缉蕉、竹、麻、苎为衣”。王安石《论邕管事宜》说是“冬被鹅毛衣棉以为裘,夏缉蕉竹麻苎以为衣”[131]。西南广大地区又有僚人(獠人),种类甚多,其中有白衫、花面、赤浑等僚(獠),当为依其服饰特点而名。地处今川东南的“南平僚”,其“妇人衣通裙”。钦州土人有一种“婆衫、婆裙”,为一大方帕,缝合而成。长止及腰为衫,裙则聚拢于腰,腰看起来特大。[132]

《宋史》卷495《蛮夷传三》载海南“黎洞”妇人“服缌缏,绩木皮为布”。据《桂海虞衡志》所记,海南黎人“皆椎髻跣足,插银铜锡钗,腰缭花布。……妇人绣面高髻,钗上加铜环,耳坠垂肩。衣裙皆五色吉贝,无裤襦,但系裙数重,制四围合缝,以足穿而系之腰”。吉贝为一种木棉布。《岭外代答》卷2《海外黎蛮》亦记云:“黎装椎髻徒跣裸袒,而腰缭吉贝。首珥银钗,或铜或锡。首或以绛帛彩帛包髻,或带小花笠,或加鸡尾,而皆簪银篦二枝,亦有著短织花裙者。”武士则或戴“黎兜鍪”,是一种用藤织成的头盔。淳熙元年(1174),地方长官图其形状衣制,其略云:“髻露者以绛帛约髻根,或以彩帛包髻,或戴小花笠,皆簪二银篦,或加雉尾,衣花织短衫,系花袂裙,悉跣足,是其盛饰也。惟王居则青布锦袍,束带,麻鞋。”黎人有文身之俗,黎女绣面年将及笄时施行。黎人以大环为耳坠,致使耳下垂至肩。[133]

闽广地区是宋代的主要外贸口岸,有不少海外来的人在此居住。其服饰也颇奇特,如广州波斯妇,“绕耳皆穿穴带环,有二十余枚者”[134],为宋代服饰增加了一道新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