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雄辩是银,倾听是金:说话艺术之耐心聆听

倾听也是一种赞美

很多年轻人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情况:朋友因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而愤愤不平地找你评理,这时候,你要做什么才能安慰他呢?其实,你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认真地听他倾诉,让他的情绪得到充分宣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向他人倾诉内心想法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友善的倾听者自然会成为最受欢迎的人。事实上,学会做个倾听者,比成为一个讲述者更伟大。著名记者麦开逊说:“不肯留神去听别人说话,是不受人欢迎的第一表现。”专心听他人讲话,是我们给予对方最大的尊重、呵护和赞美。相反,不懂得倾听的人总是会错过很多机会。

美国的汽车推销大王乔治·吉拉德在一生的推销生涯中,卖出了一万多辆汽车。其中有一年竟卖出汽车1425辆,这一纪录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在他的工作过程中,有过这样一次经历。

一天下午,一位先生来向他买车,吉拉德展开如簧之舌向他介绍。眼看那位先生就要签单了,结果却放弃了购买,走了出去。

到了深夜十一点钟,吉拉德仍在沉思为何失败,不知错在哪里。平时这时候,他都是在回味这一天的成功呢!

吉拉德再也忍不住了,拿起电话打了过去,问那位先生为什么不买他的车。

“现在是晚上十一点钟。”对方不耐烦地说。

“我知道,很抱歉。但我要做个比今天更好的推销员,你愿意告诉我究竟我哪儿错了吗?”

“真的?”

“绝对!”

“好,你在听吗?”

“非常专心!”

“但是,今天下午你并没有专心听话。”那位先生告诉吉拉德,他本来下定决心买车,可在签字前最后一分钟犹豫了。因为当他提到自己的儿子杰克要进密执安州大学,准备当医生,杰克很有运动能力等时,吉拉德满不在乎,一点兴趣也没有。当时,吉拉德一边准备收钱,一边听办公室门外另一位推销员讲笑话。

处世箴言:倾听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学会倾听,因为它不仅能让人感觉到你的修养,还能帮助你了解他人内心真实的想法,使其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说话说声,听话听音

一般来说,因为身份特殊,很多上级都有好为人师的习惯,不管自己在不在行,都喜欢对手下指点一番,以表示自己的高明。碰到这种上司,闭上嘴巴,竖起耳朵是比较明智的。即使上司说得不对,你也千万别表现自己的小聪明,那只能是引火烧身。相反,你闭着嘴巴乖乖地听,对他就是一种无声的赞美。你认真地倾听,就等于是告诉他,他是一个很出色的上司,你对他很佩服。

倾听上级的话,可以认识到他的为人,摸透他的性格脾气。办事的时候,你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方法去迎合他。有的上司,缺乏真才实学,但喜欢用自己貌似丰富的阅历来向下属炫耀,夸夸其谈,大话连篇,这样的领导一般表现欲特别强烈,但往往却是外强中干。不过,应对这种类型的领导很容易,那就是六字诀:“多动耳,少动口。”

小叶刚换到一家公司,第一天就在上司的唾沫中游了新马泰。

“小叶,你出国旅游过吗?”

“还没有。”小叶颇有心机,知道话中有话,便不失时机地说道,“经理一定到过很多地方吧?”

“多不敢讲。这些年来,因为工作关系去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

于是这天上午,小叶就跟着经理神游列国。

过了没几天,小叶就在同事们惊奇的目光中,被破格提拔为经理助理。

毫无疑问,小叶的升迁与他会说和会听有很大关系。

处世箴言:有良好的口才的人,也要有良好的耳才。

做一个高层次的倾听者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把倾听别人讲话的技巧看成是交际成功的必要条件。那么,如何才算是合格的倾听者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倾听的四个层次。倾听由第一到第四层次的演变过程,也正是年轻人倾听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1.人在,心神不在

在谈话时,有的人表面上在听,实际上心不在焉,几乎没有注意说话人所说的话,心里考虑着其他毫无关联的事情,或内心只是一味地想着辩驳。这种情形就是人在,心神不在。这种层次的倾听,往往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是不可取的。

2.有意无意地听

有意无意地听,往往是因为对对方的话题没有太大的兴趣,因而常常会错过讲话者通过表情、眼神等体态语言所表达的意思。

这种层次的倾听,是导致我们误解他人意思的原因,会使我们失去真正与对方交流的机会。另外,处于这种倾听层次的人经常通过点头示意来表示自己正在倾听。但事实上,他或许根本就没听明白讲话者的真正意图。

3.有意识地去听

当我们的倾听能力达到第三层次时,我们就已经能够有意识地听对方所说的话,能够专心地注意对方,能够聆听对方的话语内容。这种层次的倾听,常常能够激发对方的注意,但缺点就是很难引起对方的共鸣,不能达到深层沟通的作用。

4.用心去体会感受

当我们能做到用心去积极主动地倾听对方时,这就已经不是一般的“听”了,而是用心去“听”。当我们达到倾听的第四层次时,我们就能在讲话者的信息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感同身受对方的情感,设身处地地看待事物,总结已经传递的信息,质疑或权衡所听到的话。这种带着理解和尊重的倾听能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林克莱特是美国著名的主持人。一次,他在一期节目上访问了一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说:“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时,飞机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先告诉飞机上所有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系上降落伞,先跳下去。”

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孩子。接着,问他:“你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个小孩子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才有的真挚想法,他说:“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还要回来!”

这就是主持人林克莱特的出众之处——他能够做到第四层的倾听,让孩子把话说完,并且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仍保持着倾听者应具备的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

在生活中,大概60%的人只能做到第一层次的倾听,30%的人能够做到第二层次的倾听,15%的人能够做到第三层次的倾听,达到第四层次水平上的倾听仅仅只有5%的人。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倾听,努力去提高自身的倾听技巧,学会做一个高层次的倾听者。

倾听不是要我们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主动行为。掌握倾听的艺术并不难,只要我们能从细节做起,认真揣摩他人说话的深意,并融会贯通于生活中,就一定能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倾听者。

处世箴言:倾听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揣摩

随便插话只会自毁形象

学会倾听别人的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是一种有教养、有风度的表现。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就会发现,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在别人谈话时插话。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也是不懂礼貌的表现。

在别人谈论某件事的时候,冷不防地插一句,让别人猝不及防。不管对方说什么,而是直接将话题转移到他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甚至凭一己之见说出结论。可以肯定,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的。有时,一句插话还会误了大事。

一次,小王正和几个客户谈生意。谈得差不多的时候,小王的一位朋友来了。这位朋友插嘴说:“哇,我刚才在大街上看了一个大热闹……”接着,就开始自说自话。

小王示意他不要再说,但他却说得津津有味。客户见谈生意的话题被打乱,就对小王说:“你先跟你的朋友谈吧,我们改天再来。”客户说完就走了。

就因为这个朋友的乱插话,搅黄了小王的一笔大生意,也断送了他和小王的友情。每一个人都知道,随便打断别人说话是非常无礼的表现,但却总是忍不住在别人阐述观点时打断别人,谈论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人或许是无心的,但却因为这张嘴断送了自己良好的社会关系。所以,要获得好人缘,要想让别人喜欢你、接纳你,我们就必须根除随便打断别人说话的陋习。在别人说话时,千万不要插嘴。此外,还要学会以下几点:

不要用不相关的话题打断别人说话;

不要用无意义的评论打乱别人说话;

不要抢着替别人说话;

不要急于帮助别人讲完事情,强加上自己的观点;

不要为争论鸡毛蒜皮的事情而打断别人的话题,令整个谈话不欢而散。

追根究底,插话其实是一种自我表现的形式,是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要根除这个陋习,我们一定要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讲话,听明白别人说的是什么,等别人说完后再提问题。

有意识地打断别人的谈话一定要避免,而无意识地打断对方的谈话,虽然可以理解,也应该尽量避免。

与人相处,一定要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只有不随意打断他人的对话,变得更谦逊、更优雅,也更招人喜欢,人际之花才会因此而更加灿烂多彩!

处世箴言: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是对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