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娄章句下(共三十三章)

【原文】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①,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②,先圣后圣,其揆一也③。”

【译文】

孟子说:“舜出生在诸冯,迁居到负夏,死在鸣条,那么他是东方民族的人。文王生在岐周,死在毕郢,那么他是西方民族的人。两地相隔一千多里;时代相差一千多年。他们得志时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几乎一模一样,古代的圣人和后代的圣人,他们的道路是相同的。”

【原文】

子产听郑国之政①,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②。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③。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④,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译文】

郑国子产主政之时,用他所乘的车辆帮助别人渡溱水和洧水。孟子评论这件事说:“子产有惠民之心,却不知道政治。如果在十一月修成步行的小桥,十二月修成行车的桥梁,老百姓就不再会为渡河发愁了,君子只要修平政治,即使出门有执鞭者开道,那也是可以的,哪里能帮别人一个一个地去渡河呢?所以,治理国家之人,如果去一个一个地讨人的欢心,那么时间也不会够用了。”

【原文】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①,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

孟子对齐宣王说:“如果国君将臣子当自己的手足,那么为臣子的自然将国君看做自己的腹心;如果国君将臣子当狗马,那么为臣子的自然将国君看做一般人;如果国君将臣子当泥土草芥,那么为臣子的自然将国君看做仇敌。”

【原文】王曰:“礼,为旧君有服①,何如斯可为服矣?”

【译文】

齐宣王问:“按照礼制,臣子应当为去世的国君服一定时期的丧服,国君怎样对待臣子,臣子才肯为他服丧服呢?”

【原文】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①,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②,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③;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

【译文】

孟子回答说:“作为臣子,他的忠告能得到执行,他的建议能够被听从;恩泽加于百姓;臣子有其他原因要离开国境,国君就派人引导他出境,而且先派人到臣子要去的国家布置一番;臣子离开国家好几年不回来,才没收其田地和房屋。这几件事就叫做三有礼。臣子自然而然愿为国君服丧服。现如今,为臣子的,他的忠告不能得到执行,他的建议不能够被听从;恩泽不见加于百姓;臣子有其他原因要离开国境,国君就派人把他绑起来,而且还先派人到臣子要去的国家,(说其坏话而)使其走投无路;臣子离开国家之日,就立即没收他的田地和房屋。这样的话,臣子便视国君如敌寇仇敌。对敌寇仇敌一样的国君,臣子哪里愿意为他服丧服呢?”

【原文】

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①。”

【译文】

孟子说:“士人没有犯罪却把他杀掉,那么大夫就可以离开了。百姓没有犯罪而把他杀掉,那么士人就可以走人了。”

【原文】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①;君义,莫不义。”

【译文】

孟子说:“国君如果仁,那么没有人不仁;国君如果义,那么没有人不义。”

【原文】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译文】

孟子说:“不是礼的礼,不是义的义,有德行的人不会去做。”

【原文】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①,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②。”

【译文】

孟子说:“品质好的人来教养那些品质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来教养那些没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喜欢有好父兄。如果品质好的人不去教养那些品质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不去教养那些没才能的人,那么,所谓好,所谓不好,他们中间的距离也就相近得不能用分寸来计量了。”

【原文】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

孟子说:“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

【原文】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译文】

孟子说:“说人家的坏话,有了后患,又怎么办呢?”

【原文】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译文】

孟子说:“仲尼是做事从不做过头的人。”

十一

【原文】

孟子曰:“大人者①,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

【译文】

孟子说:“有德行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行为不一定有始有终,只要时时依正义行事就可以了。”

十二

【原文】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译文】

孟子说:“有德行的人,时时都可以保持婴儿般天真淳朴的心。”

十三

【原文】

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唯送死可以当大事。”

【译文】

孟子说:“养活父母不算什么大事,只有给他们送终才可算是大事。”

十四

【原文】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①,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译文】

孟子说:“君子用正确的方法来加深自己的造诣,这是他希望能自然而然地有所心得。有所心得,就能牢固地掌握它;能够牢固地掌握它,积累得就多;积累得多,就能够运用自如、左右逢源,因此,君子想的是自然而然地就有所心得。”

十五

【原文】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译文】

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解说,(是为了融会贯通以后,)能回到用浅显的话语表述高深的道理的地步呢。”

十六

【原文】

孟子曰:“以善服人者①,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

孟子说:“拿善来使人服输,没有能够使人服输的;拿善来教养人,这才能使天下的人都归服。天下人不心服而能统一天下的,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十七

【原文】

孟子曰:“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蔽贤者当之①。”

【译文】

孟子说:“说话空洞无物,不解决任何问题,很不好。这种不好的后果,必须由阻碍德才兼备者进入领导班子的人来承担。”

十八

【原文】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①,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译文】

徐子说:“孔子有好几次称赞水,说:‘水啊!水啊!’他看中水的哪一点呢?”

【原文】

孟子曰:“源泉混混①,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②,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③。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④,其涸也⑤,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⑥,君子耻之⑦。”

【译文】

孟子说:“泉水滚滚向下流去,昼夜奔流不息,把低洼之地灌满后又继续前行,一直流到海洋。有根本的都是这样,孔子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如果没有根本,纵然七八月间大雨把大小沟渠都灌满;但它们的干涸,也只是一阵子的事。所以,君子以名声超过实际为耻。”

十九

【原文】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①,庶民去之②,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译文】

孟子说:“人不同于禽兽的地方只有一点点,一般人抛弃了它,君子则要保留它。舜懂得万物的规律,了解人类的常情,于是就自然行仁义之事,而不是刻意把仁义当做手段来使用。”

二十

【原文】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①,汤执中,立贤无方②。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③,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译文】

孟子说:“禹不喜欢美酒,却喜欢至理名言。汤秉持中正之道,能破格提拔德才兼备的人。文王总把百姓当做伤员一样,(加以怜爱;)追求真理又好像总看不到它,(从不松懈。)武王不轻侮在朝廷中的近臣,不遗忘散在四方的远臣。周公想要兼学夏、商、周三代的君王,来实践禹、汤、文、武的事业;如果有不合于当日情况的,便抬着头夜以继日地考虑;总算想通的话,便坐着等到天亮(马上付诸实施)。”

二十一

【原文】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①,《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杌》,鲁之《春秋》②,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译文】

孟子说:“圣王派人去民间采诗的事停止了,《诗》也就

《诗》亡轶之后,孔子便写了《春秋》。晋国的亡轶了,

《乘》,楚国的《杌》,鲁国的《春秋》,都差不多:记载的事情不过是齐桓公,晋文公之类的事迹,笔法也只是一般史书的写法。孔子说:‘《诗经》所寓有的大义,我在《春秋》里借用了。’”

二十二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①,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②。”

【译文】

孟子说:“君子的流风余韵,五代以后就断绝了,小人的流风余韵,五代之后也断绝了。我不能够成为孔子的门徒,只是私下从别人那里学的。”

二十三

【原文】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①。”

【译文】

孟子说:“可以拿,也可以不拿,拿了就会对廉洁有损害;可以给,也可以不给,给了就会对恩惠有损害;可以死,也可以不死,死了便会对武勇有损害。”

二十四

【原文】

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唯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

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①。”

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②?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③。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④:‘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⑤,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⑥,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曰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