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观篇

img28

韩信

韩信(?—公元前196年),秦末汉初著名军事家。淮阴(今江苏淮阴区西南)人。本为布衣,家贫,曾求食于漂母,受辱于屠儿。始附项梁,继属项羽,屡次进言,不被采纳。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弃楚投汉。被萧何视为奇才,荐于刘邦,破魏军,俘魏王豹,擒代相夏说,歼赵军,杀陈馀,获赵王歇,大败齐楚联军,自请为齐王,致刘邦疑忌,后被刘邦夺去兵权,由齐王改封楚王,都下邳(今江苏邳州南)。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被诬谋反,贬为淮阴侯。后被人告发与谋反的陈豨相勾结,为吕后、萧何诱杀于长乐宫。韩信自言用兵“多多益善”,熟谙兵法,娴于军务,曾与张良一道整理古代兵家著述,还收集、补订了军中律法。其“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大胆决策,是“知已”而用兵的典范。

群才异品,志各异归。

观其通否,所格者八。

八观者:

一曰,观其夺救[1],以明间杂[2]

二曰,观其感变[3],以审常度[4]

三曰,观其志质[5],以知其名[6]

四曰,观其所由[7],以辨依似[8]

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9]

六曰,观其情机[10],以辨恕惑[11]

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

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12]

何谓观其夺救,以明间杂?夫质有至[13]、有违[14],若违胜至[15],则恶情夺正[16]。若然而不然。故:仁出于慈,有慈而不仁者;仁必有恤[17],有仁而不恤者;厉必有刚,有厉而不刚者。若夫见可怜则流涕,将分与则吝啬,是慈而不仁者;睹危急则恻隐[18],将赴救则畏患,是仁而不恤者;处虚义则色厉,顾利欲则内荏,是厉而不刚者。然则,慈而不仁者,则吝夺之也;仁而不恤者,则惧夺之也;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故曰,慈不能胜吝,无必其能仁也;仁不能胜惧,无必其能恤也;厉不能胜欲,无必其能刚也。是故,不仁之质胜,则伎力为害器[19];贪悖之性胜,则强猛为祸梯[20]。亦有善情救恶,不至为害,爱惠分笃[21],虽傲狎不离[22],助善著明,虽疾恶无害也。救济过厚,虽取人,不贪也。是故,观其夺救,而明间杂之情,可得知也。

何谓观其感变,以审常度?夫人厚貌深情[23],将欲求之,必观其辞旨[24],察其应赞[25]。夫观其辞旨,犹听音之善丑;察其应赞,犹视智之能否也。故观辞察应,足以互相别识。然则论显扬正[26],白也[27];不善言应,玄也[28];经纬玄白[29],通也[30];移易无正,杂也;先识未然,圣也;追思玄事,睿也;见事过人,明也;以明为晦[31],智也,微忽必识[32],妙也[33];美妙不昧,疏也;测之益深,实也;假合炫耀,虚也;自见其美,不足也;不伐其能,有馀也。故曰:凡事不度[34],必有其故;忧患之色,乏而且荒[35];疾疢之色[36],乱而垢杂[37]。喜色愉然以怿,愠色厉[38]然以扬[39];妒惑之色,冒昧无常[40]。及其动作,盖并言辞。是故,其言甚怿,而精色不从者,中有违也[41];其言有违,而精色可信者,辞不敏也;言未发而怒色先见者,意愤溢也[42];言将发而怒气送之者,强所不然也[43]。凡此之类,征见于外,不可奄违[44]。虽欲违之,精色不从。感愕以明[45],虽变可知。是故,观其感变,而常度之情可知。

何谓观其至质,以知其名?凡偏材之性,二至以上,则至质相发[46],而令名生矣。是故,骨直气清,则休名生焉[47];气清力劲,则烈名生焉[48];劲智精理,则能名生焉[49];智直强悫[50],则任名生焉[51]。集于端质[52],则令德济焉;加之学,则文理灼焉[53]。是故,观其所至之多少,而异名之所生可知也。

何谓观其所由,以辨依似?夫纯讦性违[54],不能公正;依讦似直,以讦讦善;纯宕似流[55],不能通道;依宕似通,行傲过节。故曰,直者亦讦,讦者亦讦,其讦则同,其所以为讦则异;通者亦宕,宕者亦宕,其宕则同,其所以为宕则异。然则何以别之?直而能温者[56],德也;直而好讦者,偏也[57];讦而不直者,依也[58]。道而能节者[59],通也;通而时过者,偏也;宕而不节者,依也。偏之与依,志同质违,所谓似是而非也。是故,轻诺,似烈而寡信;多易[60],似能而无效;进锐[61],似精而去速[62];诃者[63],似察而事烦;讦施,似惠而无成;面从,似忠而退违。此似是而非者也。亦有似非而是者。大权,似奸而有功;大智,似愚而内明;博爱,似虚而实厚;正言,似讦而情忠。夫察似明非,御情之反[64],有似理讼[65]。其实难别也,非天下之至精[66],其孰能得其实。故听言信貌,或失其真;诡情御反[67],或失其贤。贤否之察,实在所依。是故,观其所依,而似类之质可知也。

何谓观其爱敬,以知通塞?盖人道之极,莫过爱敬。是故,《孝经》以爱为至德[68],以敬为要道[69];《易》以感为德[70],以谦为道[71];《老子》以无为德[72],以虚为道;《礼》以敬为本[73];《乐》以爱为主[74]。然则人情之质,有爱敬之诚,则与道德同体,动获人心[75],而道无不通也。然爱不可少于敬,少于敬,则廉节者归之,而众人不与;爱多于敬,则虽廉节者不悦,而爱接者死之[76]。何则?敬之为道也,严而相离,其势难久;爱之为道也,情亲意厚,深而感物[77]。是故,观其爱敬之诚,而通塞之理可得而知也。

何谓观其情机,以辨恕惑?夫人之情有六机:杼其所欲,则喜;不杼其所能,则怨;以自伐历之[78],则恶[79];以谦损下之,则悦;犯其所乏,则姻[80];以恶犯姻,则妒。此人性之六机也。夫人情莫不欲遂其志,故:烈士乐奋力之功,善士乐督政之训[81],能士乐治乱之事,术士乐计策之谋,辨士乐陵讯之辞[82],贪者乐货财之积,幸者乐权势之尤[83]。苟赞其志,则莫不欣然。是所谓杼其所欲,则喜也。若不杼其所能,则不获其志。不获其志,则戚[84]。是故功力不建,则烈士奋[85];德行不训[86],则正人哀;政乱不治,则能者叹;敌能未弭[87],则术人思;货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幸者悲。是所谓不杼其能,则怨也。人情莫不欲处前,故恶人之自伐。自伐,皆欲胜之类也。是故自伐其善,则莫不恶也。是所谓自伐历之,则恶也。人情皆欲求胜,故悦人之谦。谦所以下之。下有推与之意,是故人无贤愚,接之以谦,则无不色怿。是所谓以谦下之,则悦也。人情皆欲掩其所短,见其所长。是故人驳其所短,似若物冒之[88]。是所谓驳其所乏,则姻也。人情陵上者也,陵犯其所恶,虽见憎,未害也。若以长驳短,是所谓以恶犯姻,则妒恶生矣。凡此六机,其归皆欲处上[89]。是以君子接物,犯而不校[90]。不校,则无不敬下,所以避其害也。小人则不然。既不见机[91],而欲人之顺己,以佯爱敬为见异[92],以偶邀会为轻[93],苟犯其机,则深以为怨。是故观其情机,而贤鄙之志,可得而知也。

何谓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夫偏材之人,皆有所短。故直之失也,讦;刚之失也,厉[94];和之失也,愞[95];介之失也,拘[96]。夫直者不讦,无以成其直。既悦其直,不可非其讦。讦也者,直之征也。刚者不厉,无以济其刚。既悦其刚,不可非其厉。厉也者,刚之征也。和者不愞,无以保其和。既悦其和,不可非其愞。愞也者,和之征也。介者不拘,无以守其介。既悦其介,不可非其拘。拘也者,介之征也。然有短者,未必能长也。有长者,必以短为征。是故观其征之所短,而其材之所长可知也。

何谓观其聪明,以知所达?夫仁者,德之基也[97];义者,德之节也[98];礼者,德之文也[99];信者,德之固也[100];智者,德之帅也[101]。夫智出于明。明之于人,犹昼之待白日,夜之待烛火。其明益盛者,所见及远。及远之明,难。是故,守业勤学,未必及材[102];材艺精巧,未必及理[103];理义辨给,未必及智;智能经事,未必及道[104];道思玄远[105],然后乃周[106]。是谓学不及材,材不及理,理不及智,智不及道。道也者,回复变通。是故,别而论之,各自独行,则仁为胜;合而俱用,则明为将[107]。故以明将仁,则无不怀[108];以明将义,则无不胜;以明将理,则无不通。然则,苟无聪明,无以能遂[109]。故好声而实不克,则恢[110];好辩而理不至,则烦[111];好法而思不深,则刻[112];好术而计不足,则伪。是故,钧材而好学[113],明者为师;比力而争[114],智者为雄;等德而齐[115],达者称圣。圣之为称,明智之极明也。是以观其聪明,而所达之材可知也。

img29

张良

张良(?—公元前189或190年),汉初大臣。字子房,传为城父(今河南襄城西南)人。祖与父相继为韩昭侯、宜惠王等五世之相,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传说他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任韩司徒。后韩王为项羽所杀,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都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封留侯。

【译文】

八观:一是观察一个人对待夺取和救济的态度,以分辨善恶如何混杂在一起。二是观察一个人的感情变化和态度反应,可以了解他日常为人处事的准则、态度。三是观察一个人的至性本质,以知他为什么得到那样的名声。四是观察一个人的动机,以分辨他的作为是否似是而非。五是观察一个人对他人的爱敬态度,以判断他的事业是顺利还是坎坷。六是观察一个人的情绪表现,以分辨他是宽厚仁爱还是无知鄙陋。七是观察一个人的短处,以了解他的长处。八是观察一个人是否智慧聪明,以分析他所能通达的境地。

为什么观察一个人对待夺取和救济的态度,就可以分辨他的善恶是如何混杂的呢?通常认为,人的性情本质有善良和邪恶,如果邪恶超过善良,那么善良就会被邪恶所取代。有时情形看似是这样,但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一般,慈似乎应该产生仁,但实际上也有慈而不仁的;仁似乎必然会周济他人,但实际上也有仁而不周济他人的。严厉的人似乎必然表现出刚强,但实际上也有严厉而不刚强的。如果看见可怜的人就流出同情的泪,而施舍东西时却表现得吝啬,这是只慈而不仁;当见到别人身处危急就产生同情之心,而前往救助时却表现得畏缩不前,这是仁而不周济;虚情假义就外表强硬,受到利欲诱惑却内心怯懦经不起诱惑,这是严厉而不刚强。慈而不仁的,是因受了吝啬的主宰;仁而不救济的,是因为受了畏惧的主宰;严厉而不刚正的,是因为受了利欲的主宰。因此说,如果慈没有超过吝啬,就不能成仁;如果仁没有超过恐惧,就不能周济别人;如果严厉不能战胜利欲,技能和气力只能带来灾害。贪婪荒谬的性情占上风,刚强勇猛只是祸害的源泉。另外,善良性情的人救助邪恶的人,这种善行不会招致祸害。慈惠深厚的人,即便对人傲慢无礼,但因为能帮助善良的人,彰显光明,虽然憎恨坏人坏事,但不会给自己带来危害。能慷慨救济他人,即使自己的财物是从别人那里夺取来的,这也不是贪婪。因此,观察一个人对待争夺和救济的态度,分辨其正反间杂的情况,就可以获知。

为什么观察一个人的感情变化和态度反应,可以了解他日常为人处事的准则、态度呢?人们往往隐掩内心情感,不形于色。要想了解人内心的情感,必须细致观察他的言谈主旨和对外界刺激下的应答导向。观察他的言辞主旨,就是判断言辞是善意还是恶意;观察他的应答导向,就是判断他的智慧是否足以胜任。因此,观其言语,察其应对,足以相互对比,有所识别:如果论点显明,导向正确,这是清楚明白的人;不善于言辞和应对,这是深奥难测的人;能够把握难懂和显见的道理,这是精明通达的人;言辞变化无常,没有中心,这是思路混杂的人;能预先知道没有发生的事,这是圣明的人;能探寻思考深奥的道理,这是睿智的人;面对时事见识超人,这是明智的人;精明能隐藏于内心深处,这是机智的人;识别极为细微的事物,这是高超的人;美德和高超之处毫不隐瞒,这是舒展的人;越观测,发觉其越深刻,这是充实的人;明显地表现出假意迎合,这是虚伪的人;自己的长处只能自己看见,这是不足的人;不自夸自己的才能,这是丰足的人。因此可以说,事物一反常态,这是有其原因的。内心忧虑苦难的人,面色疲倦而且恐慌;身体患有恶性疾病的人,面色污秽杂乱;内心欢喜的人,面色欢愉快乐;内心充满怒气的人,面色严厉张狂;内心烦恼妒嫉的人,唐突无礼且情绪不稳。至于动作,和言辞一样,表现着不同的内心性情。因此,言辞非常欢愉,而神色没有相应的表现,此人内心必有委屈之处;言辞中存在失误错误,但神色诚实忠诚,此人是言语迟钝之人;言辞没出口而怒色先流露出来,此人内心充满激愤;刚开口,怒气将言语推送出来,此人内心强忍怒火。上述这些迹象,特征表现在外,不可遮盖,即使想掩饰,但神色不能及时服从内心。内在的感情已表现在外,虽然不断变化,但仍可以识别。因此,观察感情变化和态度反应,可以了解他日常为人处事的准则、态度。

为什么观察一个人的至性本质,可以知道他为什么得到那样的名声呢?偏才的人的性情,能具有两方面或两方面以上素质的,不同素质可以相互促进,因而产生美好的名声。因此,品质正直、气质明朗,会产生美善的名声;意气清彻而筋骨强健,会产生强健的名声;足智多谋,精通义理,会产生贤能的名声;智慧坦诚,恭敬谨慎,会产生信义的名声。以上这些集中表现出人的端正品质,那么可以促进德行的完美,再加以勤学,那么礼仪节义就会绽放出光彩。因此,观察一个人具备多少方面的素质,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产生不同的名声。

为什么观察一个人的动机,可以分辨他的作为是否似是而非呢?随心所欲违背事实地揭发他人隐私,其行为不可能公平正直;当面揭短看似据理力争,其行为其实是以隐私要挟对方;放荡不羁,明明是放纵不拘,看似主意不定,其行为不可能通达正道;凭借放纵,看似通达,其实行为傲慢,不知分寸。所以说,正直的人会斥责别人的错误,喜欢揭发别人隐私的人也喜欢斥责别人的错误,看上去他们的斥责是相同的,但他们斥责别人的动机却是不同的。洒脱的人表现得放荡不羁,放荡的人也放荡不羁,他们的不羁行为看上去相同,但放荡不羁的动机却不同。那么,如何识别他们不同的动机呢?品性正直而又宽厚的人,是有德行的人;耿直而好揭别人短处的人,是偏失的人;好斥责别人但自己不够正直的人,是行为依似的人;通道理而又知礼节的人,是通达的人;通达但又时常言行过分的人,是偏失的人;放荡不羁而不知分寸的人,是行为依似的人。偏失与似是而非,表现一样,性质却不同,即所谓的似是而非。因此,随便许诺的人,看上去好似重义气,其实缺乏信义;变化多端的人,看上去好似有很多能力,其实取不到实效;前进急速的人,看上去是精锐但只是取了速度而已;好指责别人的人,似乎善于明察,其实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繁琐;以不恭敬的态度施舍别人,表面上愿施于人,却收不到施舍的成效。脸上表现出顺从的人,看上去忠诚,其实背后是退缩或反其道而行之。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表现。有的情况下,也有似非而是的表现。手握重权的人,看似奸邪,其实有功于天下;拥有大智慧的人,看似愚钝,其实内心精明;博爱的人,看似虚伪,其实心实情重;耿直的言论,看似指责,其实感情忠诚。察识事实以辨清什么是似是而非,防止其性情从反面表现出来,看上去好似与之据理力争。似是而非的现象实在难以鉴别,不是天底下最精明的人,谁能了解其真实情况呢?因此,只听从对方言辞,相信对方外表,有时会失去对真相的了解;性情虚伪并制造假相,有时会失去贤德。察识一个人贤明与否,在于对方行亭的动机、基础。因此观察一个人行事的动机,可以分辨他的作为是否似是而非。

为什么观察一个人对他人的爱敬态度,可以判断他的事业是顺利还是坎坷?人生之道最重要的,莫过于爱和敬。因此,《孝经》以爱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以敬作为道德的关键;《周易》以感应作为德,以谦让作为道;《老子》以无为作为德,以虚空作为道;《礼》以敬为根本;《乐》以爱为主导。如果人的本质性情中,有爱和敬的真心,这就是道德融为一体的,可以感动并得到他人的心,那么此人的处世之道无不通达。但是爱不可少于敬,如果爱少于敬,气节廉正的人会归附他,但多数人不能认可;如果爱多于敬,虽然气节廉正的人不满意,但受其恩惠的人会甘心为之献身。为什么?以敬作处世之道时,因其严肃而使人相互产生距离,其力量难以持久;以爱作为处世之道时,因情感亲密而情意深厚,意厚心同则能改变处境。因此,观察一个人爱敬的态度是否诚挚,他的事业是顺利还是坎坷,也就可以得知。

为什么说观察一个人的情绪表现,可以分辨他是宽厚仁爱还是无知鄙陋呢?人的情绪有六种基本表现: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就表现出喜悦;才能得不到施展,就表现出怨恨;若人在自己面前自夸炫耀,就表现出憎恶;若有人降低身份,对自己谦恭有礼,就表现出满意;冒犯到自己的短处,就表现出嫉恨;对方以其长处触犯自己的短处,则表现出忌妒。这是人的性情的六种表现。人的本性,无不希望能实现其志向。所以,刚烈的人喜好激昂有力的业绩;善良的人喜欢督察政务是否合理;贤能的人喜欢做治理动乱的事务;足智多谋的人喜欢谋划策略;善于言辩的人喜欢盛气凌人地质问别人;贪婪的人喜欢积聚财物;受宠幸的人喜欢权势更加显贵。如果他们的志向得以成功,则无比欣然快乐。这就是说,能施展其才能,就会喜悦;如果能力得不到发挥,志向得不到施展,就会悲哀。因此,如果不能建功立业,那么刚烈的人会愤慨;如果德行仁政失去合宜的规范,那么正直的人会悲哀;如果政局动荡得不到治理,那么贤能的人会感叹;如果敌对的力量尚未消除,足智多谋的人还会思虑计策;如果没有积聚到货物财宝,贪婪的人会忧虑;权势不够显赫,喜欢受宠的人会悲楚。不能发挥其能力,就会有怨恨。人的本性无不想领先别人,所以都憎恶别人自我夸耀。自夸,是想胜过别人。因此自己夸耀自己的长处来压低别人的人,没有人不憎恶。所以说,若有别人自夸超过了自己,就会表现出憎恶别人。人的本性都想自己胜过别人,所以喜欢别人谦虚。谦虚可以甘居人下,而甘居人下有推让的意思。因此无论是圣贤还是愚夫,受到别人的谦让恭敬时,无不喜形于色。所以说,若有人降低身份,对自己谦恭有礼,就表现出满意。人的本性都想掩饰住自己的短处,表现自己的长处。因此,若有别人驳斥其短处,就像有东西把自己束缚起来。所以说,有人冒犯到自己的短处,就会表现出嫉恨。人的本性都想攻击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以自夸凌犯对方,就会招致厌恶,虽然招致憎恶,但不会带来灾害。如果以长处批驳短处,这就是所谓的以其所恶,触犯其所短,就会产生忌妒。以上这六种情况,产生的原因都在于想居人上。所以,君子待人接物,受到小的冒犯而不去计较。不计较,所以会谦逊尊敬不如自己的人,因此能避免受到他们的伤害。而小人却不这样,既不善于观察时机、形势,又要求别人对自己恭敬顺从,假装尊敬别人以求得别人称奇,不常邀请自己就认为对方轻视自己,如果侵犯自己一点儿利益就深怀怨恨。因此,观察一个人情绪欲望的种种表现,就可得知其内心是贤明还是鄙陋。

为什么观察一个人的短处,就可以知道他的长处呢?偏才的人,都有所短。因此,正直的人,短处在于斥责别人不留情面;刚强的人,短处在于过于严厉猛烈;柔和顺从的人,短处在于软弱;正直孤傲的人,短处在于处世拘泥。如果正直的人不严厉抨击是非,就成不了正直的人。如果欣赏他的正直,就不能否定他对别人的缺点的指责。指责别人的缺点,恰是正直人的特征。如果刚强的人不凌厉,就成不了刚强的人。如果欣赏他的刚强,就不能否定他的严厉猛烈。严厉猛烈,恰是刚强人的特征。如果平和顺从的人不软弱,就成不了柔和的人。如果欣赏其平和顺从,就不可否定他软弱。软弱,恰是平和顺从的人的特征。正直孤傲的人不处世拘泥,就成不了正直孤傲的人。如果欣赏他的正直孤傲,就不要否定他处世拘泥。处世拘泥,恰是正直孤傲的特征。有短处的人,未必有长处;但是有长处的人,必然会表现出某种短处。因此,观察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短处,就可以知道他的长处。

为什么观察一个人是否智慧聪明,就可以分析他所能通达的境地呢?仁,是道德的基础;义,是道德的法度、分寸;礼,是道德的礼仪制度;信,是道德的坚强支柱;智,是道德的主导。智慧出于贤明。贤明对于人来说,好像是白天的太阳、夜里的烛光,其高度越高,所能照到的地方就越远。能照亮很远地方的光明,很难得。因此,能够恪守事业、勤奋好学的人,不一定能达到有才能的高度;才能技艺精微巧妙的人,不一定能懂得道理;懂得道理道义、能言善辩的人,不一定能达到智慧的高度;有智慧、能够治理事务的人,不一定能达到真理的高度。只有对道理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然后处事才能周到细密。这就是所谓的勤学赶不上才能,才能赶不上懂道理,懂道理赶不上有智慧,有智慧赶不上真理大道。真理大道回环反复,变化神通。因此,换言之,真理大道的几种才德各自成行,以“仁”为最优。几种才德融合在一起加以运用,就以贤明为主导,天以用贤明指导“仁”,天下人无不归附;以贤明统帅“义”,天下事战无不胜;以贤明支配“理”,天下事无不畅通无阻。如果没有聪明,天下事无一能够成功。因此,喜好名声但又名不符实,就会空泛不切实际;喜欢辩论而道理不足,就会繁琐杂乱;喜欢制定法制而思索不精深,就会苛刻过度;喜欢玩弄权术而计谋不足,就会虚假不诚实。因此,具有同样才能而都勤奋好学的人中,聪明的人能成为老师;力量相同而争强好胜的人中,足智多谋的人能成为雄才;品性道德层次相同的人中,通晓事理的人能成为圣人。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人,在于他的聪明智慧达到了贤明的极致。所以观察一个人是否智慧贤明,可以知道他所能通达的境界。

之一。

【题解】

“八观”之说,在人才的鉴定方面提供了详细的可操作的方法。要根据性情的常和变,多方面、综合地考察一个人的真实情况,这样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此外,以一个人的短处发现其长处,也是颇有见地的评鉴的方法。

【注释】

[1]夺:从他人那里夺取。救:对他人表示周济。

[2]间杂:善恶混杂在一起。

[3]感变:感情的变化。

[4]常度:平时的态度。《后汉书·宋弘传》:“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

[5]志质:通“至质”,至性本质。

[6]名:名声,名号。

[7]由:原因,缘由。本句语出《论语·为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8]依似:依稀相似,类似。

[9]通塞:通:通达;塞:阻隔。通塞;通达和阻隔,此处指成功和失败。

[10]情机:性情,秉赋。

[11]恕惑:恕:宽厚仁爱;惑:疑惑不解。

[12]达:得志,显贵。

[13]至:至善。

[14]违:错误,邪恶。

[15]违胜至:邪恶强过善良。

[16]夺:使之改变。《孟子·告子上》:“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17]恤:周济,救济。《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振贫穷而恤孤寡。”

[18]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怜悯。《论衡·本性》:“恻隐不忍,仁之气也。”

[19]伎力:智巧气力。伎:智巧。《老子·五十七章》:“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20]祸梯:祸害的起因。《史记·赵世家》:“毋为怨府,毋为祸梯。”

[21]分笃(dǔ):分别深厚。

[22]傲狎(xiá):傲慢,轻侮。

[23]厚貌深情:厚貌,不显露在外貌。深情,感情藏得很深。

[24]辞旨:言谈的意旨、情调。《汉书·元后传》:“其辞旨甚哀,太后闻之为垂涕。”也作“辞指”、“词旨”。

[25]应赞:应:回答。赞:赞同。

[26]论显扬正:论显,观点鲜明。扬正,论述正确。

[27]白:清楚,明白。

[28]玄:深奥难懂。

[29]经纬:原意指纺织或织物上的纵线和横线,此处为动词,意指审度、明辨是非。

[30]通:通达。

[31]晦:隐晦,含蓄。《左传·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

[32]微忽:微、忽都是长度单位。微为千分之一毫;忽为千分之一微。微忽:指极为细小、细微的事物。

[33]妙:神妙,奥妙。《老子·一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34]不度:不标准。

[35]乏:疲劳,疲倦。荒:恐慌。

[36]疾疢(chèn):恶病。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

[37]垢(gòu)杂:杂乱。

[38]厉:严厉,猛烈。

[39]扬:显示,炫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扬兵河上。”

[40]冒昧:莽撞,轻率。

[41]违:违抗,不从。

[42]溢:满,充满。班固《西都赋》:“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

[43]强(qiǎng):勉强,竭力。

[44]奄违:掩盖,遮盖。

[45]愕:惊讶。

[46]相发:相互启发、促进。

[47]休:美善、吉庆。《尚书·太甲中》:“实万世无疆之休。”

[48]烈:刚正、光明。

[49]能:才能。

[50]悫(què):恭谨,诚实。《汉书·刑法志》:“朕闻之,法正则民意,罪当则民从。”

[51]任:信任。

[52]端质:端正的本质。

[53]文理灼焉:文理:礼义仪节。见《九征篇》注[19]。(第16页)灼:明亮,闪光。

[54]讦(jié):揭发别人的隐私或过失。

[55]宕(dàng):通“荡”,流动,放荡。

[56]温:宽厚,柔和。

[57]偏:偏颇,不公正。

[58]依:依似,类似。

[59]节:礼节。

[60]易:变化。

[61]进锐:前进急速。

[62]去速:不够迅速。

[63]诃(hē):见《利害篇》注[19](第66页)。

[64]御情之反:防止性情从反面表现出来。

[65]理讼:据理力争。

[66]至精:最精明的人。

[67]诡情御反:性情虚伪并制造假相。

[68]《孝经》以爱为至德:《孝经》以“爱”为最高道德。《孝经》,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宣扬孝道。

[69]以敬为要道:以“敬”为首要的道理。

[70]《易》以感为德:《易》以感应为品德。《易》,又名《易经》、《周易》,内容以六十四卦为中心讲述变化感兴之道,古代也用作占卜。儒家“五经”之一。

[71]以谦为道:以谦逊为道理。

[72]《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家经典著作,相传为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所作。

[73]《礼》:包含三部分:《周礼》、《仪礼》、《礼记》。儒家“五经”

[74]《乐》:《乐经》。儒家“六经”之一,秦末失传。

[75]动获:感动、获取人心。

[76]爱接者:受到恩惠的人。

[77]感:通“撼”,动。《诗经·召南·野有死麋》:“舒而脱脱兮,无感我悦兮。”(帨,音shuì,古代女子系在腰间的佩巾。麋:音jūn,獐子。)物:社会、客观环境。感物,此处指改变外部环境。

[78]自伐:自夸。《老子·二十二章》:“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79]恶(wù):憎恨,诋毁。

[80]姻(hù):嫉恨。见《材理篇》注[68](第52页)。

[81]训:法则。《诗经·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烝,音zhēng。

[82]陵:凌驾,高居其上。《史记·秦本纪》:“吴强,陵中国。”讯:责问,指责。《国语·吴语》:“吴王还自伐齐,乃讯申胥。”

[83]尤:尤其,特别。

[84]戚:忧伤。

[85]奋:愤激。《汉书·灌夫传》:“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

[86]训:此处通“顺”,次序合理适宜。《法言·问神》:“事得其序之谓训。”

[87]未弭(mǐ):未能消除。

[88]冒:覆盖,蒙蔽。《论衡·书虚》:“后高渐离复以击筑见秦王,秦王说之,知燕太子之客,乃冒其眼,使之击筑。”

[89]处(chǔ)上:处于较高的位置。

[90]校(jiào):计较。犯而不校,语出《论语·泰伯》:“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91]见机:善于观察时机、形势。《世说新语·识鉴》:“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92]见异:异:奇异。见异:令别人发现惊异的现象。

[93]轻:轻视。

[94]厉:严厉,猛烈。

[95]愞(ruǎn):通“软”。

[96]介:正直,不同于流俗,不合群。拘:拘泥。《汉书·艺文志》:“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

[97]基:基础,根基。

[98]节:法度,分寸。《荀子·成相》:“言有节,稽其实,信诞以分赏罚必。”

[99]文:礼仪制度。

[100]固:使之巩固。

[101]帅:起主导作用的事务。《孟子·公孙丑上》:“夫志,气之帅也。”

[102]及:做得到,比得上,赶得上。

[103]理:道理。

[104]道:规律。

[105]玄远:深奥高远的道理。

[106]周:周到,细密。

[107]将:纲,要领,统帅。

[108]怀:归向,依附。《史记·夏本纪》:“知人则智,能官人:能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109]遂:成功。《老子·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

[110]恢:不切实际。

[111]烦:繁杂混乱。

[112]刻:苛严,苛刻。

[113]钧:通“均”,相同,同样。《史记·鲁周公世家》:“年钧择贤,义钧则卜之。”

[114]比:齐等,同样。《孟子·滕文公上》:“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115]等德而齐:品德层次相同。等: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