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和汗、吐、下三法

人的身体有表、里之分,气血也有虚、实之分。高明的医生治疗疾病,先攻其实邪,后补其正虚,也有不再补其正虚的时候。粗浅的医生治疗疾病,或者补其正虚,或者攻其实邪,有时侥幸取得疗效,有时无效。荒谬的医生治疗疾病,使实邪更实,正虚更虚,他们贻误病人的迹象常常很明显,所以可以知道他们的错误而谴责他们。只有平庸的医生治疗疾病,一概补其正虚,不敢攻其实邪,所有的人都说他们稳妥,贻误病人而见不到他们的过错。世上没有正确的标准,谁能区别医生治疗的正确与否?现在我编写这篇论述汗、吐、下三法的文章,用来概括治疗疾病的方法,希望对后来的医生有所帮助。

疾病并非人身固有的东西,它们有的是从体外侵入的,有的是在体内滋生出来的,都是邪气。人中了邪气,要及时驱走它,不能让它一直停留。如果只是少量邪气停留,时间久了可能自己会消失;但如果是很重的邪气停留在身体内,则会一直犯病,甚至暴死。若在驱邪之前施以补剂,就好比盗贼还未出门就开始修葺房屋,这样,真气还未充盈,而邪气早已横行肆虐。唯有脉脱下虚、无邪无积之人,方可讨论滋补的话题。他病唯有先用“三法”,攻去邪气,则元气自然恢复。《素问》中说,辛、甘、淡三味为阳,酸、苦、咸三味为阴。辛、甘发散,淡味渗泄,酸、苦、咸涌泄。发散的方法可以归类于汗法,涌泄的方法可以归类于吐法,泄下的方法可以归类于下法。渗是解表,归类于汗法;泄是利小便,归类于下法,完全不说补。所谓补者,辛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补脾,苦补肺,其中更有君、臣、佐、使之别,皆用来发汗、生津液、通气血,并非今人所谓温燥邪僻之补。其实,草木皆可治病,病去则五谷、果、菜、肉都成了补养之物,当然还要看它们是否与五脏相宜,不可偏倾。若以药为补,即使是甘草、苦参,久服必有偏胜增气导致夭亡之顾虑,何况大毒有毒呢?所以,“三法”犹如刑罚,粱、肉如道德教诲。治理乱世用刑罚,治理太平之世用道德,一个道理。我用“三法”,常兼顾众法,有抑有扬,有堵有导,有增有减,有延续有制止。现在的医者既不了解我的治疗方法,又贬低我的治疗方法,我固然难以和他们苦苦争辩,因此写作这篇文章。汗、吐、下三法可以包含多种治疗方法是因为,像引涎、漉涎(引涎、漉涎都是采用一定的方法使唾液渗出的治疗方法,前者用于痰湿证,使唾液渗出较多,达到引邪外出的目的;后者用于燥火证,使唾液渗出较少,达到敷布津液、湿润口腔的目的)、嚏气(将药粉吹入鼻孔取,通气开窍)、追泪(将药吸入鼻孔取泪),凡是上行的方法,都可以归入吐法;炙、蒸、熏、渫(除去污垢)、洗、熨、烙、针刺、导引、按摩,凡是解表的治疗,都可以归入汗法;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凡是下行的方法,都可以归入下法。

2113.png汗法2111.png 风寒、暑湿之邪,入于皮肤未深,欲快速除去,最好发汗。这叫做开玄府逐邪气。有很多种方法:有温热发汗,寒凉发汗,熏蒸发汗,导引发汗。《本草》考证:荆芥、薄荷、白芷、陈皮、半夏、细辛、苍术、天麻、生姜、葱白,辛而温;蜀椒、胡椒、茱萸、大蒜,辛而热;青皮、防己、秦艽,辛而平;麻黄、人参、大枣,甘而温;葛根、赤茯苓,甘而平;桑白皮,甘而寒;防风、当归,甘辛而温;官桂、桂枝,甘辛而大热;厚朴、桔梗,苦而温;黄芩、知母、枳实、苦参、地骨皮、柴胡、前胡,苦而寒;羌活、独活,苦辛而微温;升麻,苦甘而平;芍药,酸而微寒;浮萍,辛酸而寒。以上皆为发散之药。善用药者,当热而热,当寒而寒;不善用药者,不懂得这样来运用,反而让病情加重。破伤风、小儿惊风、飧泄(大便泄泻清稀,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肠鸣腹痛,脉弦缓)不止、酒病火病,皆宜用汗法。

2117.png吐法2115.png 凡病在胸膈中胃以上者,皆适合用吐法。据《本草》考证:瓜蒂、栀子、茶末、豆豉、黄连、苦参、大黄、黄芩,是吐药中苦寒的;常山、藜芦、郁金,是辛苦而寒的;桐油是甘而寒的;牛肉是甘而温的;地黄、人参芦,是甘苦而寒的;青木香、桔梗芦、远志、厚朴,是苦而温的;薄荷、芫花、菘萝,是辛苦而温的;萝卜子、谷精草、葱根须、杜衡、皂荚,是辛而温的;胆矾、石绿、石青,是辛而寒的;晋矾、绿矾、齑汁,是酸而寒的;铜绿,是酸而平的;赤小豆,是甘酸而平的;饭浆,是酸而温的;青盐、沧盐、白米汤,是咸而寒的;牙硝,是甘而寒的;砒石是辛而热的。诸药中,常山、胆矾、瓜蒂有小毒,藜芦、芫花、砒石有大毒,其余吐药皆无毒。用法:先少服一些,如不吐则逐渐增加,并以鸡羽撩拨;还不出,则投以齑粉。如果吐至眩晕,不必惊疑,只需饮冰水、清水立解。强者可一吐而安,弱者作三次吐之。吐后忌饱食酸、咸、硬、干、油肥之物。吐后心火既降,阴道必强,大禁房事、悲伤、忧虑。不可吐者:性刚暴、好怒、喜淫者;病势已危、老弱气衰者;自吐不止者;阳败血虚者;吐血、咯血、嗽血、崩血、溺血者。

2121.png2119.png 积聚陈食在腹中,郁结寒热于体内,必用下法。除去陈食,肠、胃就会洁净,寒热尽而血气畅通,因此,下法也叫补法。《本草》考证:泻下之药中,药性寒者:戎盐之咸,犀角之酸咸,沦盐、泽泻之甘咸,枳实之苦酸,腻粉之辛,泽漆之苦辛,杏仁之甘苦;药性微寒者:猪胆之苦;药性大寒者:牙硝之甘,大黄、牵牛、瓜蒂、苦瓠、牛胆、蓝汁、羊蹄根苗之苦,大戟、甘遂之苦甘,朴硝、芒硝之苦寒;药性温者:槟榔之辛,芫花之苦辛,石蜜之甘,皂荚之辛咸;药性燥热者:巴豆之辛;药性寒凉者:猪、羊血之咸;药性平和者:郁李仁之酸,桃花之苦。以上皆为泻下之药。唯有巴豆性热,除非是寒积,不然不要轻易用它。不可使用下药的人包括:洞泄(食完即泄)寒中者;表里俱虚者;昏厥而唇青手足冷者;小儿病后慢惊者。这些人用下法可能会丧命。其余寒热大积大聚,导致大痞大秘、大燥大坚,非下不可的,可用此法,病一好就不要用了,不需要用完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