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布衣将相

    刘邦消灭了项羽,建立了汉朝。他当皇帝后,一天,在皇宫里大宴群臣。当酒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汉高祖说:“各位大臣议论一下:看看我为什么得到天下,项羽为什么得不到天下。大家请直言,不必隐讳。”大臣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脾气比较大,喜欢侮辱人;项羽讲究仁义而尊敬人,在这一点上项羽强于陛下。但是陛下赏罚分明,派人去攻城略地,攻下来的就给予奖赏,使大家都能得到好处;项羽嫉贤妒能,谁有功劳就害谁,谁有本领就怀疑谁,打了胜仗不给人记功,得了土地不给人奖赏,因此他得不到天下。”

    汉高祖听了说道:“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你们却不知道。要论出谋划策,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要论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筹集粮饷,我不如萧何;要论带兵打仗,攻城占地,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杰,我能用他们,这才是我得天下的根本原因。范增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谋臣,而项羽却不能好好使用,所以他失败。”

    的确,在用人方面,项羽是无法与刘邦相比的。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他不仅用了张良、萧何、韩信这样能独当一面的人杰,并且还用了许多有各种长处的人才。他用人有个特点,就是只要有本领就用,不管什么出身。在开国时期的文臣武将当中,数张良的出身最尊贵,是韩国的公子。其次就要算萧何和曹参,一个在沛县做过文书,一个是沛县的监狱官,但都是卑微低贱的官职。再往下数,像陈平、王陵、郦食其等人,都是白丁,没有做过官,更不用提韩信了。樊哙,曾在鸿门宴上保护过刘邦,最初只不过是宰猪的。大将周勃以织草席子为生并兼吹鼓手。大将灌婴是个绸布贩子。这些没有做过官的白丁,也包括做过小吏的萧何、曹参在内,在当时的社会里只能穿布衣,不许穿绸衣,因此,历史上称他们为布衣将相。

    一个人的才能和成就并不是由他的出身决定的,而要看他是否有智谋,有武力。就是这些布衣将相,在帮助汉高祖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个个都立了大功;在汉朝建立以后,又为巩固封建统治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萧何与刘邦本是同乡,具有政治眼光和政治才干。他了解刘邦,认定刘邦将来能够成就大事业。他在沛县做文书的时候,只要是刘邦与别人发生纠纷,无论谁对谁错,萧何总是站在刘邦这边,处处袒护他。刘邦担任亭长,每次向咸阳押送壮丁需要筹集旅费,别人只出三百钱,萧何常常出五百钱。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以后,萧何和曹参派樊哙把刘邦找回来,几个人商量着一起举兵反秦,并杀了沛县县令,拥戴刘邦做了沛公。萧何可以称得上汉朝的开国元勋。刘邦打进咸阳的时候,别的将士忙着抢劫金银财富;只有萧何,一进咸阳,就封锁了秦朝的丞相府、御史府,接收了全部的图书律令和文书档案。这是一批极其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资料,有了它,使刘邦对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以及社会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对于打败项羽、统一天下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另外萧何月下追韩信,帮助刘邦起用了一员大将,更显出了他目光远大,深谋远虑。

    萧何还擅长管理后勤工作。因楚汉战争中,他以丞相的身份留在关中,在刘邦屡次被项羽战败以后,他很快又筹足了粮饷,补充上士兵的给养,使刘邦能够重整旗鼓,保证了战争的最后胜利。所以刘邦在统一天下以后,封他为侯,让他做了丞相,是对他功劳的表彰。

    韩信,他自从被拜为大将以后,军事才能得以发挥,立了许多战功。他在战争中常常能够出奇制胜,以少胜多,为建立汉朝立下赫赫战功。

    在攻打赵王时,韩信在半夜里挑选了轻骑兵两千人,叫他们每人拿一面红旗,从小道进军并埋伏在赵军大营附近。出发以前,韩信吩咐他们说:“等赵军倾巢出动,来追赶我军时,你们冲入赵军的大营,拔掉他们的旗帜,换上我军的旗帜。”

    轻骑兵出发以后,韩信传令给全营将士准备点饭菜,他说:“现在大家少许吃一点,等天明打败了赵军以后,再举行丰盛的会餐。”接着,他派一万人做先锋,背靠河流扎下了营寨。赵军看到韩信背水为阵,都笑他不懂兵法。第二天天亮,韩信就向赵军发动进功。双方打了一阵子,韩信突然下令抛弃军旗等往后撤退。赵军见汉军战败,都争先恐后,一窝蜂地离开大营,来抢夺战利品,汉军退到河边,无路可退了,就回过身来,拼死力战,锐不可当。这时候,埋伏在赵营附近的两千轻骑兵,趁赵军倾巢出动的时候,一举占领赵营,插上了汉军的旗帜。失败的赵军逃回自己的营地时发现已被汉军占领,只好抛戈弃甲,纷纷逃走。汉军前后夹攻,大破赵军,还将主将陈余斩杀。

    战后,有人问韩信:“将军不依兵法,背水为阵,结果却取得胜利,这是为什么呢?”韩信回答说:“我的做法,本来是在兵法上有记载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我正是活用了这条啊!”从此,大家才知道韩信是一个善于灵活运用兵法的人,都非常佩服他。刘邦取得天下以后,把韩信封为楚王。

    曹参在战争中也立下了不小功劳。自沛县起义开始,他就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多次打败敌人。歼灭并斩杀李由,给予秦朝极其沉重的打击,这是他所立的第一件大功。攻克咸阳的战役中,曹参担任先锋,是最早进入咸阳的大将之一。楚汉战争中,曹参的战功也十分显著,他常在紧急关头扭转战局。他灭了两个六国旧贵族建立的国家,攻克县城一百二十二座,俘获敌人的两个王,三个相,六个将军,以及许多大大小小的官吏。而自己也受过七十多次的伤,身上疤痕累累,这些都是为创建汉朝立下血汗功勋的见证。

    王陵,虽说是布衣出身,家里却比较富裕。起义以前,他跟刘邦是结拜兄弟。刘邦进攻咸阳的时候,王陵也在南阳聚集了几千人马。起初他觉得自己年岁比刘邦大,是老大哥;又觉得自己跟刘邦的仇人雍齿很要好,所以不愿意归附刘邦,想要自己打开一个局面。直到楚汉战争开始,他才站到了刘邦一边。

    在一次战争中,楚军捉住了王陵的母亲。王陵派使者去向项羽要还母亲,项羽故意请王陵的母亲坐在西边的客位上,十分尊敬地待她,打算招降王陵。王陵的母亲在送使者的时候,流着眼泪偷偷地告诉使者说:“你回去对我儿子讲,叫他好好跟着汉王打天下,千万别为了我而三心二意。汉王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准能得到天下。”说完,她就拔剑自杀了。王陵牢记母亲的教训,对刘邦忠心不二,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邦手下的谋臣武将可以说人才济济,像陈平的足智多谋,樊哙一身是胆,周勃为人忠诚,厚重少文,不仅在汉朝建立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后来还有力地保卫了刘姓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