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太平天国

    1851年一月十一日,在桂平县金田村,有两万多群众发动起义,他们的领袖叫洪秀全,建号“太平天国”,军队称作“太平军”,洪秀全被拥立为“天王”。九月,太平军攻克永安(今蒙山县),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确定了军纪,整顿了队伍,改阴历为天历,建立革命政府。

    金田起义刚一爆发的时候,清政府就派来军队镇压,清军包围了永安。太平军在永安待了半年,就突围而出,于1852年四月离开广西进入湖南。针对当时十分尖锐的矛盾,太平军发布了《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谕救一切天生天养》等文告,明确提出了推翻清王朝的战斗号召,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报名者日以千计,太平军兵力大增。九月攻长沙,由于连攻八十一天而未攻下,于是主动撤围北上,在益阳、岳州一带,获得了大批船只炮械,建立了水师。大军沿长沙水陆并进,势如破竹。1853年一月攻克武昌,三月占领南京,并改南京为“天京”,作为都城。为了巩固其根据地,又发兵攻占了附近的镇江、扬州和浦口。

    太平军建都后,即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土地,还实行了男女平等的政策,禁止买卖妇女和女婢。对外则坚持独立自主的政策,否认不平等条约,禁止贩卖鸦片,反对外来侵略。这些措施,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1853年五月,太平军开始了北伐和西征,各地天地会和捻军也先后发动武装起义与之相呼应。但北伐由于偏师北进,孤军深入,援师不继而失败。西征军先遇小挫,后来在石达开的指挥下,大败曾国藩湘军。在天京附近,太平军又大破清军江北、江南两大营。到1856年夏,上至武汉,下至镇江连成一片,尽在太平军控制下,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但就在这大好形势下,却发生了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九月二日,杨秀清被暗杀,杨秀清的部下五千余人也中计被杀害,后洪秀全又下诏书,召石达开回京辅政。

    次年五月,石达开被逼走,更造成了人心冷淡,锐气减半的局面。“天京事变”给太平天国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政变”后,公然和外国侵略者勾结起来,共同镇压人民革命,太平军也由进攻转到了战略防御阶段,太平军内部危机重重。

    为了摆脱困境,洪秀全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将领,重新组建了领导核心。

    1858年八月,李秀成约集各路将领大会于枞阳,陈玉成也赶来参加。会上大家“各誓一心,订约会战”。会后,陈、李联合作战。九月,再次攻破清军重建的江北大营,十月,大战三河镇,全歼湘军主力李续宾部。1859年,颁布了《资政新篇》。

    1860年五月,攻破清军重建的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的围困,并乘胜东进占领苏、杭,开辟了苏浙根据地,革命一度出现了重新振兴的局面。西北战场则在陈玉成的指挥下进行了英勇的安庆保卫战。但最终因力量相差悬殊,1861年九月被清军攻破,直接威胁天京的安全。李秀成率军回援天京,与湘军大战四十余天,未能破围。值得一提的是,在后来险恶的情况下,1862年,太平军还在上海、宁波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1864年六月三日,洪秀全病逝。七月十九日,清军攻克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