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乾隆皇帝下江南

    乾隆时期是康乾盛世的末期,也是最鼎盛的时期。当时,清朝经过康熙、雍正两朝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乾隆皇帝英明神武,励精图治,继承父祖之优点,摒弃其短处,采用一张一弛的治国方略。一方面,他多次下令减免赋税,赦免罪犯,还为多尔衮和允祉、允、允平了冤,承认雍正皇帝残杀骨肉是太过分了。另一方面,他又打击朝廷上结党营私的大臣,大兴文字狱,控制还是相当严密的。

    当时国库充裕,乾隆皇帝于是连年用兵。在取得了一些胜利以后,他十分得意,自诩为“十全武功”“十全老人”。可是,这些战争耗费了大量白银,国家也伤了元气。

    乾隆皇帝自认为成就非凡,便骄心日重,开始游山玩水,挥霍无度。各地地方官为了投其所好,每次接圣驾都要大大排场一番,有时候一次就花去二三十万两银子。乾隆每次下江南,便彩旗飘飘,豪船开道,沿路铺排,场面壮观。他的龙舟及大大小小的随行船只共有一千多艘,都由青壮年民工和年轻妇女拉纤,称为“龙须纤”。

    扬州是商业重地,每每为了接驾,耗费巨资。行宫里的一切器物,都豪华无比,就连痰盂都是用银丝镂嵌而成的。乾隆皇帝见到这些别致的江南园林,十分赞赏,马上把那些盐商召来赐宴,赏给他们每人顶戴一级(顶戴是清朝区别官员等级帽饰。皇帝可赏给无官的人某一等级的顶戴)。

    除山水之乐,乾隆对其他雅致之事皆有所好。花费最大的是庆寿大典。他在自己的母亲过六十岁生日的时候,下令从西华门到西直门外高粱桥的十里长街,都要张灯结彩。每隔数十步就搭一个戏台,这边是霓裳曲,那边是羽衣舞,南腔北调,鼓乐喧天。朝廷大臣和地方官员也竞献厚礼。有献仿制巨桃的,有献翡翠玉亭的,也有献金佛的,皇帝为放置金佛,还特意建造了万佛楼。

    大臣们对皇帝如此奢侈很是忧虑。有一次,乾隆询问江南民情如何,有个官员鼓起勇气说:“皇上南巡之后,百姓生活甚苦,怨声载道。”乾隆皇帝一听这话,脸色大变,厉声斥问:“百姓生活苦,你说出来谁生活苦;怨声载道,你说出来谁有怨言!”不等那个官员分辩,就把他赶出朝堂,贬到新疆戍边去了。有个大臣劝乾隆皇帝说:“皇上每到一处巡幸,地方官一味奉承,侵害百姓不浅。”乾隆闻言大怒,欲杀之泄愤,幸而有人说情,才把那大臣罢官了事。

    其他贵族官僚、地主豪绅上行下效,追求享乐,成了一种社会风气。清江浦河道总督一次宴会就有六十多道菜。一盘豚脯,要用十头猪;一盘鹅掌,要几十只鹅。驼峰一味,要宰杀三四只骆驼,更不用说那些猴脑、鱼羹了。他们饮食的浪费,已经远远超过“富人一顿饭,穷人半年粮”的程度。

    随着统治阶级享受欲望的不断膨胀,官僚们的贪污也到了惊人的程度。山东巡抚刘国泰是和的心腹,他挪用了十万两白银的公款。御使钱沣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在朝廷上弹劾刘国泰,说他勒索下属,挪用公款。乾隆皇帝见钱沣说得有根有据,心里疑惑,就命令和和钱沣同去查核。

    钱沣这个人很有心计,他接到命令以后,换上旧衣破帽,提前秘密出发了。他刚走到良乡,就看到有一个脑满肠肥的奴仆打扮的人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来了。那人一路上勒索钱财,任意驱使地方官,十分狂妄。钱沣暗中一打听,原来那人是和派往山东的信使。钱沣记下那人的相貌,一路上细心察访,过了几天,在那人回来的路上把他抓住了。钱沣搜出给和的密信,派人专程上奏皇上。

    后来,和和钱沣先后到了山东。钱沣拒绝了和的收买。和见势不妙,也不过分包庇刘国泰。等他们回京复命的时候,乾隆皇帝拿出刘国泰的那封信,马上下令把刘国泰处以死刑。

    后来,又有一个内阁学士叫尹壮图的,同样上书弹劾贪污,但尹壮图为人不机智,被当地官员东挪西凑,补足官银,连续多省查验,也没有查出亏空,而自己反以妄言罪罢官,自此后,清朝的官场风气更加腐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