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趋利避害,吃出健康好身体

第一章 合理饮食,养生学之根本 (上)

荞麦气味甘平,性寒,羊肉大热,不可同食。

—《本草纲目》

俗话说:饮食定生死。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然而病症却越来越多,这与人们的饮食有密切的关系。饮食是人生的大事,其中吃就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吃饭不仅是为了充饥,最重要的要吃出健康。

了解食物之间相克相宜的关系,有利于在家庭日常食物采购中趋利避害,通过科学合理的膳食安排,有效提高食物营养素在体内的利用率,使食物在体内发挥出更高的营养价值。

药补不如食补

古往今来,中国人都非常注重食补,素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古人在很早以前就有“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说法,这是有一定道理的。通过饮食调理,补养脏腑功能,促进消化和全身状况的康复,往往能起到药物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食物进补,胜过药补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所谓食补,就是用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来增强体质、康复人体。选择食补可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和口味调剂成各种可口的饮食点心和美味菜肴,增进食欲,促进消化,且食补之品多性味平和、补益力和缓,百益而无一弊。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工作繁忙的上班族来说,每天能进食多种食物固然最好,但却不易做到。为此,一些人长期服用营养素补充剂来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也有一部分减肥女性吃得很少,靠营养素“进补”。在他们看来,“食不够,药来补”,营养均衡会变得简单易行。殊不知,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

营养素补充剂是由一种或多种必需的微量营养素组成的产品,如维生素和矿物质。它虽然以胶囊、片剂或口服液等剂型出现,但却不是药物,对疾病并没有治疗效果。

事实上,药补不如食补,健康人应主要通过合理膳食满足机体的营养需要,各种食物中除含有营养素外,还含有多种其他膳食成分。这与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是一致的。

食补取材容易,可食性强,易于接受。故金元名医张从正指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考药议。”

食补,历代医家都极为推崇。常用的食补方法有四种,分别是:平补法、清补法、温补法、峻补法。

1.平补法是应用性质平和的食物进行补益的方法,较适用于普通人群中身体偏虚的人群。此法多采用谷类、豆类、蔬菜水果及禽蛋肉乳等食物。这些食物不寒不热、性质平和、滋补气血且有阴阳双补的作用,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2.清补法是应用补而不滋腻碍胃。性质平与或者偏寒凉的食物,有时也以泻实性食物祛除实证,比如清胃热、通利二便,加强消化吸收,推陈而致新,以泻中求补。常用的清补食物以水果、蔬菜居多,包括萝卜、冬瓜、黄花菜、苹果等。

3.温补法是应用温热性食物进行补益的方法,适用于阳虚或者气阳亏损,比如肢冷、畏寒、乏力、疲倦、小便清长而频或水肿等病患者,也常作为普通人的冬令进补食物。常选的食物有核桃仁、大枣、桂圆、猪肝、鳝鱼、海虾等。

4.峻补法是用强力补益药治疗气血大虚或阴阳暴脱的方法。选择这种方法进补时,应注意体质、季节、病情等条件,需做到既达到补益的目的,而又无偏差。常用的峻补食物有羊肉、狗肉、鹿肉、鹿胎、鹿尾、鹿肾、甲鱼、鳟鱼、熊掌、黄花鱼等。

食补的特点:

1.疾病轻缓、虚证不严重者适宜食补,而不必去求医问药。

2.食补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药补作用较单一,针对性强,多由医生决定。而食补具有多种成分的综合作用,广摄博取,滋阴补阳,益气养血,可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即简便又有效。

3.食补可以维持长期进补。药补一般作用强,用量小,价格贵,且有副作用。食补则没有这些缺点,可以长期坚持下去。

4.食补更适于年老体弱者。进补食物多在性味上较平和,久用无明显毒副作用,能补充老人“精、气、神”的衰退,有益于益寿延年。

5.防病、治病与口福、眼福两全其美。俗话说“良药苦口”,食补则把食品经过精心烹饪成为美味佳肴,即把美食和保健融为一体。药补往往在形象上让人望而生畏,如西药的营养支持药物脂肪乳、白蛋白等要静脉输入。而食补常在形象上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往往一看就会大开胃口,如红色的西红柿、黄色的鸡蛋、白色的白萝卜、绿色的芹菜、黑色发亮的木耳、紫色的茄子和形态各异的辣椒等等,五颜六色、形状各异,光看就是一种享受,更不要说是“下肚”了。

药补与食补同属中医进补范畴,但有所不同。食补是指应用食物的营养来预防疾病,推迟衰老,延年益寿。药补主要运用补益药物来调养机体,扶助正气,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使其发挥正常功能,扶正祛邪,促使康复。

猪肉吃出的健康

《本草纲目》记载:猪肉,其味隽永,食之润肠胃,生精液,丰肌体,泽皮肤,固其所也。

—《本草备要》

猪肉味甘咸平,无毒,入脾、肾。《随息居饮食谱》记载:“猪肉,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止消渴,起尪羸。”猪肉是目前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补中益气的功效。

与猪肉相克的食物

牛肉

《本草纲目》曰:“猪肉合牛肉食生虫。”从中医学角度讲,猪肉性味酸苦微寒,有滋腻阴寒之性。而牛肉则气味甘温,具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之功效。二者一温一寒,一补中健脾,一冷腻虚人,性味和功效有所抵触,故不宜同食。

田螺

《本草纲目》说:“田螺利湿清热,止渴醒酒,利大小便。”属大寒之物,而猪肉酸冷寒腻,二物同属凉性食物,如同食,容易伤害人体肠胃功能,影响消化,故不宜同食。

芫荽

芫荽又名香菜,可去腥味。《本草纲目》称“芫荽性味辛温香窜,肉通心脾,外达四肢”。由此可知,芫荽辛温,而猪肉滋腻,助湿热而生痰。若二者搭配同食,对身体有害无宜。《饮膳正要》记载说:“猪肉不可与芫荽同食,烂人肠。”

与猪肉相宜的食物

黄花菜

养生美食推荐:黄花菜炖猪肉

材料:黄花菜50克,瘦猪肉200克,盐适量。

做法:将黄花菜、瘦猪肉清炖加盐佐膳。

用法:佐餐食。

养生功效:黄花菜富含丰富的营养,能安五脏、补心志、明目,与滋补肾气的猪肉配成菜肴,具有滋补气血、填髓添精的作用,可防治神经衰弱、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病症。此外,对产后乳少者也有很好的疗效。

莲藕

养生美食推荐:莲藕炖猪肉

材料:莲藕500克,半肥瘦猪肉250克,蒜蓉少许,南乳适量。

做法:

1.将莲藕刮皮洗净切块。

2.猪肉洗净切厚片,加盐、白糖、生抽、老抽、生粉拌匀,腌20分钟。

3.南乳捣烂。

4.烧锅下油,爆香一半蒜蓉,放猪肉,略炒后出锅。

5.再烧热油,爆香另一半蒜蓉和南乳,放莲藕略炒,加适量调料,炒匀后加水焖15分钟,放猪肉再煮15分钟,埋芡即可。

养生功效:从食物的药性来看,藕性味甘凉,具有补心生血、健胃开脾、滋养强壮、利小便等功效,配以滋阴润燥、补中益气的猪肉,素荤搭配合用,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素,具有滋阴血、健脾胃的功效。本道菜适合于治疗体倦、乏力、瘦弱、干咳、口渴等症。

黄瓜

养生美食推荐:黄瓜炒猪肉片

材料:五花猪肉150克,黄瓜250克,芝麻油75克,水发木耳5克,鸡汤50毫升,辣椒酱10克,精盐2克,酱油25克,大葱25克,生姜15克,大蒜15克,淀粉100克。

做法:

1.将猪肉洗净,去筋膜,切成2厘米宽的薄片,加1克盐、10克酱油、50克淀粉,搅拌均匀。

2.将黄瓜洗净,切成薄片;葱切成丝,生姜、大蒜均切成片;辣椒洗净,去蒂,切丝;水发木耳摘洗干净,撒成小片。

3.取小碗,放入15克酱油、1克盐、50克淀粉,少许鸡汤勾兑成芡汁。

4.锅中放入芝麻油,烧至七成热时下入猪肉片,加姜、蒜、葱、辣椒酱及黄瓜,拌炒片刻,倒入芡汁,待汁熟后即可出锅。

养生功效:黄瓜性味甘凉,能促进肠胃蠕动,利于排便。日常膳食中,将猪肉与黄瓜搭配在一起,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的功效。对消渴、烦热、阴虚干咳、体虚、乏力、营养不足、便秘等病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洋葱

养生美食推荐:猪肉炒洋葱

材料:瘦猪肉100克,洋葱200克,香菇15克,葱、姜、食盐、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猪肉洗净,切丝,洋葱头洗净切丝,香菇水发,切丝。

2.油锅烧热,下葱、姜煸香,入猪肉、洋葱、香菇,共翻炒至熟,加以适量食盐、味精即成。

养生功效:洋葱具有防止动脉硬化和使血栓溶解的功效,能够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吃猪肉脂肪高的副作用。同时,洋葱含有的活性成分能和猪肉中的蛋白质相结合,产生令人愉悦的气味。洋葱和猪肉同食,是理想的酸碱食物搭配,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可用于阴虚干咳、口渴、体倦、乏力、便秘等病症的辅助治疗,对高血压和脑出血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刚买回家的猪肉忌用热水浸泡。这是因为,猪肉的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中,含有大量肌溶蛋白和肌凝蛋白,如果将猪肉在热水中浸泡,会使大量的肌溶蛋白溶于水中,从而影响猪肉的鲜味。因此,在清洗猪肉时,只需用冷水快速冲干净即可,忌用热水浸泡。

牛肉,吃出健康情调

《本草纲目》记载:牛肉安中益气,养脾胃。补益腰脚,止消渴及唾涎。

牛肉为滋补强壮之佳品,它所含的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钙、磷、铁等物质十分丰富,因此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之功效,适宜于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对生长发育及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

与牛肉相克的食物

韭菜、薤、生姜

《本草纲目》记载:“牛肉合猪肉及黍米酒食,并生寸白虫;合韭薤食,令人热病,合生姜食损齿。”牛肉味甘,微温,有补气的功效;韭菜、薤、生姜等食物皆大辛大温之品。如果将牛肉与韭菜、薤、生姜等大辛大温的食物一起烹调食用,容易助热生火,令体内阳热过盛,以致引发口腔炎症、肿痛等症。因此,在食用牛肉时,忌同时食用韭菜、薤、生姜等辛温食物。

栗子

《本草纲目》记载栗“治肾虚、腰腿无力。栗子甘咸而温,益气厚肠胃,补肾气。”栗子除含有蛋白质、糖、淀粉、脂肪外,还含有维生素C,其含量比公认含维生素C丰富的西红柿还要多。栗子中的维生素C与牛肉所含的微量元素会发生反应,使栗子的营养价值减弱。而且,二者同食不易消化,同炖共炒都不相宜。此外,牛肉与栗子同吃还会引起呕吐。所以《饮膳正要》中也有“牛肉不可与栗子同食”的记载。

与牛肉相宜的食物

南瓜

养生美食推荐:牛肉南瓜煲

材料:牛肉(瘦)300克,南瓜150克,小葱20克,姜10克,胡椒粉2克,盐3克。

做法:

1.南瓜削皮、洗净,切成约2厘米左右的方块。

2.生姜洗净拍松,香葱洗净切段备用。

3.牛肉去筋膜,洗净,切成约2厘米左右的方块。

4.先将牛肉放入沸水中焯一下,再放入汤锅内,加入高汤开始煮。

5.待牛肉煮熟后加入南瓜、生姜、香葱段同煮。

6.待牛肉熟透后,加入适量胡椒粉、精盐调味即可。

养生功效:南瓜性味甘温,温暖身体,补养脾脏及胃之元气,且润肺及利尿;牛肉性味甘平,归脾胃经,具有补脾胃、益气血、止消渴、强筋骨的功效。将二者搭配食用,则更具有补脾益气、解毒止痛的功效,对中气虚弱、筋骨酸软等病症具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土豆

养生美食推荐:土豆炖牛肉

材料:牛肉500克,土豆250克,色拉油20克,大葱10克,姜10克,花椒3克,八角2克,盐5克,味精3克,料酒10克。

做法:

1.将牛肉切成块,用开水烫一下捞出。

2.将土豆洗净,去皮切成小块,用清水浸泡备用。

3.姜洗净切片,葱洗净切段。

4.锅内加油烧热,放入牛肉炒去表面的水分,然后加入清汤和调料,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转用小火,烧至八成烂时放入土豆块,烧至土豆入味并酥烂时即可。

养生功效:我们知道,牛肉营养价值高,并有健脾胃的作用,但牛肉的肌肉纤维较粗糙不易消化,有时会影响胃黏膜。若将土豆与牛肉搭配食用,不但味道好,且土豆含有丰富的叶酸,起着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有益于身体健康。

芹菜

养生美食推荐:芹菜炒牛肉

材料:嫩牛肉300克,芹菜150克,绍酒40克,酱油20克,白糖10克,小苏打5克,水淀粉20克,胡椒粉1克,葱姜片20克,姜末2克,花生油500克,味精少许。

做法:

1.将芹菜切成薄片,牛肉横切成薄片,放入碗内,加小苏打、酱油胡椒粉、水淀粉,绍酒、姜末和清水,浸10分钟后,加入花生油,再腌1小时。

2.炒锅上火,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牛肉片,炒至牛肉色变白时,倒入漏勺沥油待用。

3.锅内留少许油复上火,放入葱姜片、白糖、酱油、味精、清水少许,烧沸后,用水淀粉勾芡,放入牛肉片、芹菜片,搅拌均匀即可。

养生功效:芹菜平肝清热,祛风利湿,有降压、降胆固醇的作用,还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将它与牛肉搭配,既能保证正常的营养供给,又不会增加人的体重,对健康十分有利。

牛肉属“发物”范畴,发热、过敏、疮疖、湿疹、疮疡及肿毒性疾病患者应慎重食之。此外,牛肉虽营养丰富,但不宜常吃,一周一次为宜。牛肉不容易熟烂,烹饪时放一个山楂、一块橘皮或一点茶叶即可使其变得易煮。

小心吃羊肉吃出问题

《本草纲目》记载:羊肉补中益气,性甘,大热。

—《本草纲目》

羊肉属热性食物,具有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的功效,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不论是冬季还是夏季,人们适当地多吃羊肉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心胃。

与羊肉相克的食物

荞麦面

《本草纲目》曰:“荞麦气味甘平,性寒,羊肉大热,不可同食。”荞麦味甘性寒,可降压止血,清热敛汗。羊肉属温热食物,功能与荞麦面相悖,二者同食对身体有害,故不宜同食。

南瓜

《本草纲目》曰:“南瓜不可与羊肉同食,令人气壅。”南瓜性温,有补中益气的功效;羊肉大热补虚,二补同时进行,令肠胃气壅,易致胸闷腹胀、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