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药动学——药剂学部分最后一章!
  学习要点:
  1.药动学基本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2.房室模型:单室模型、双室模型、多剂量给药
  3.房室模型:非线性动力学
  4.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及矩量法
  5.给药方案设计
  6.个体化给药
  7.治疗药物监测
  8.生物利用度
  9.生物等效性

  药物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
  需要搞懂药动学的三大人群
  新药研发
  临床试验
  临床药师

一、药动学基本参数

 1、药物转运的速度过程
 ①一级速度过程
  速度与药量或血药浓度成正比。
 ②零级速度过程
  速度恒定,与血药浓度无关(恒速静滴、控释)。
 ③受酶活力限制的速度过程(Michaelis-Menten型、米氏方程)
  药物浓度高出现酶活力饱和。
  ——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2. 药动学常用参数

药动学参数 计算 含义
速率常数k(h-1、min-1 吸收:ka尿排泄:ke
消除k=kb+kbi+ke+ …
速度与浓度的关系,体内过程快慢
生物半衰期(t1/2 t1/2=0.693/k 消除快慢——线性不因剂型、途径、剂量而改变,半衰期短需频繁给药
表观分布容积(V) V=X/C 表示分布特性——亲脂性药物,血液中浓度低,组织摄取多,分布广
清除率 Cl=kV 消除快慢

执业药师QQ群:310926953 各种考试资料考前押题购买联系QQ:604012279 谨防倒卖

A:地高辛的表观分布容积为500L,远大于人体体液容积,原因可能是
A.药物全部分布在血液
B.药物全部与血浆蛋白结合
C.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与组织蛋白结合少
D.大部分与组织蛋白结合,药物主要分布在组织
E.药物在组织和血浆分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表观分布容积大,说明血液中浓度小,药物主要分布在组织。
A:关于药动力学参数说法,错误的是
A.消除速率常数越大,药物体内的消除越快
B.生物半衰期短的药物,从体内消除较快
C.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静脉注射时,不同剂量下生物半衰期相同
D.水溶性或者极性大的药物,溶解度好,因此血药浓度高,表观分布容积大
E.清除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含药血浆体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血药浓度高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小。
A:某药物按一级速率过程消除,消除速率常数k=0.095h-1,则该药物消除半衰期t1/2约为
A.8.0h
B.7.3h
C.5.5h
D.4.0h
E.3.7h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t1/2=0.693/k,直接带入数值计算即可。
A:静脉注射某药,X0=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μ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是
A.0.25L
B.2.5L
C.4L
D.15L
E.40L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
A.0.2303
B.0.3465
C.2.0
D.3.072
E.8.42
给某患者静脉注射一单室模型药物,剂量为100.0mg,测得不同时刻血药浓度数据如下表。初始血药浓度为11.88μg/ml。
t(h) 1.0 2.0 3.0 4.0 5.0 6.0
C(μg/ml) 8.40 5.94 4.20 2.97 2.10 1.48
1.该药物的半衰期(单位h)是
2.该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是(单位h-1)是
3.该药物的表现分布容积(单位L)是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1.初始血药浓度为11.88μg/ml,血药浓度为一半5.94μg/ml时是两个小时,所以半衰期是2h。
2.t1/2=0.693/k,则k= 0.693/t1/2=0.693/2=0.3465。
3. V=X/C,X=100.0mg,C=11.88μg/ml,直接带入数值换算单位即可。

二、房室模型

 1

 2

 尿药排泄数据分析要点
  ①血药浓度测定困难
  ②大部分药物以原形从尿中排泄
  ③经肾排泄过程符合一级速度过程
  ④尿中原形药物出现的速度与体内的药量成正比

 3

A.0.2303
B.0.3465
C.2.0
D.3.072
E.8.42
给某患者静脉注射一单室模型药物,剂量为100.0mg,测得不同时刻血药浓度数据如下表。初始血药浓度为11.88μg/ml。
t(h) 1.0 2.0 3.0 4.0 5.0 6.0
C(μg/ml) 8.40 5.94 4.20 2.97 2.10 1.48
1.该药物的半衰期(单位h)是
2.该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是(单位h-1)是
3.该药物的表现分布容积(单位L)是
『正确答案』B、C、E

  先对血药浓度C取对数,再与时间t做线性回归,计算的斜率b=-0.15,截距a=1.075
  所以回归方程为:
  lgC=-0.15t+1.075
 4
  参数计算如下:
  k=2.303×0.15=0.3456
  t1/2 =0.693/k=2
  V=100/11.88=8.42

 5

 稳态血药浓度(坪浓度、CSS
 静滴时,血药浓度趋近于一个恒定水平,体内药物的消除速度等于药物的输入速度。
 6

 达稳态血药浓度的分数(达坪分数、fss
  fss:t时间体内血药浓度与达稳态血药浓度之比值
 n=-3.32lg(1-fss
  n为半衰期的个数
  n=1  →50%
  n=3.32 →90%
  n=6.64 →99%
  n=10  →99.9%
 静滴负荷剂量
  X0=CSSV

 7

 8

 9

 10

 11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追的公式
  QIAN:
  单剂静注是基础,e变对数找lg
  静滴速度找k0,稳态浓度双S
  血管外需吸收,参数F是关键
  双室模型AB杂,中央消除下标10
  多剂量需重复,间隔给药找τ值
 12

A:关于单室静脉滴注给药的错误表述是
A.k0是零级滴注速度
B.稳态血药浓度Css与滴注速度k0成正比
C.稳态时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恒定不变
D.欲滴注达稳态浓度的99%,需滴注3.32个半衰期
E.静滴前同时静注一个负荷剂量,可使血药浓度一开始就达稳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D选项:欲滴注达稳态浓度的99%,需滴注6.64个半衰期。
13
14
1.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的方程为
2.单室模型血管外重复给药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的方程为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双室模型AB杂,中央消除下标10。多剂量需重复,间隔给药找τ值。
以下单室模型血药浓度公式分别为
15
1.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
2.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
3.单剂量血管外给药
4.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达稳态
『正确答案』A、B、D、C
『答案解析』此题运用钱老师在课上的口诀进行选择。

三、非线性药动学

  (酶、载体参与时出现饱和,速度与浓度不成正比)
 1

  线性、非线性那点事

药动学特征 线性 非线性
生物半衰期 t1/2固定,与剂量无关 不为常数,随剂量改变,剂量增加,t1/2延长
消除 线性,一级速率 非线性,不是一级速率
AUC、血药浓度 与剂量成正比 与剂量不成正比
其他 大部分药物 合并用药竞争酶或载体,影响动力学过程

四、非房室模式——统计矩

  原理:药物输入机体后,其体内的转运是一个随机过程,具有概率性,C-T曲线可以看成是统计分布曲线

零阶矩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过程
一阶矩 药物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MRT) 药物在体内滞留情况
二阶矩 平均滞留时间的方差(VRT) 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的变异程度
X: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特点不包括
A.药物的半衰期与剂量有关
B.为绝大多数药物的消除方式
C.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不变
D.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递增
E.体内药物经2~3个t1/2后,可基本清除干净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只有B选项是一级动力学消除的特点。线性消除的半衰期是固定的,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递减,体内药物经4~5个t1/2后,可基本清除干净
A:关于线性药物动力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lgC对t作图,得到直线的斜率为负值
B.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在滴注开始时可以静注一个负荷剂量,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或接近稳态浓度
C.单室模型口服给药,在血药浓度达峰瞬间,吸收速度等于消除速度
D.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波动与药物半衰期、给药间隔时间有关
E.多剂量给药,相同给药间隔下,半衰期短的药物容易蓄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多剂量给药,相同给药间隔下,半衰期长的药物容易蓄积。
A:关于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消除呈现一级动力学特征
B.AUC与剂量成正比
C.剂量增加,消除半衰期延长
D.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与剂量成正比
E.剂量增加,消除速率常数恒定不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非线性药动学受酶或者载体影响,剂量增加,消除半衰期延长。
亚稳定型(A)与稳定型(B)符合线性动力学,在相同剂量下,A型/B型分别为99:1、10:90、1:99对应的AUC为1000μg.h/ml、550μg.h/ml、500μg.h/ml,当AUC为750μg.h/ml,则此时A/B为
A.25:75
B.50:50
C.75:25
D.80:20
E.90:1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符合线性动力学,说明体内剂量与消除成正比,750μg.h/ml为1000μg.h/ml
、500μg.h/ml总和的一半,所以A/B为50:50。

执业药师QQ群:310926953 各种考试资料考前押题购买联系QQ:604012279 谨防倒卖

2
1.单室静脉滴注给药过程中,稳态血药浓度的计算公式是
2.药物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的计算公式是
『正确答案』B、A
『答案解析』可以从符号区分,稳态血药浓度用Css表示,平均滞留时间用MRT表示。
A.Cmax
B.t1/2
C.AUC
D.MRT
E.3
1.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
2.平均滞留时间是
『正确答案』E、D
『答案解析』考查的符号表示,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用 表示,平均滞留时间用MRT表示。

五、给药方案设计

  1.一般原则——安全有效
  2.方案内容:剂量、给药间隔时间、给药方法、疗程
  3.影响因素:药理活性、药动学特性、患者个体因素
  4.目的:靶部位治疗浓度最佳,疗效最佳,副作用最小
  5.根据半衰期、平均稳态血药浓度设计
  6.给药间隔τ=t1/2,5-7个t1/2达稳态,首剂加倍
  7.生物半衰期短、治疗指数小:静滴
 给药间隔τ=t1/2,5-7个t1/2达稳态,首剂加倍
 4

  静脉滴注给药方案设计
  例1——体重为75kg的患者用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利多卡因的表观分布容积V=1.7L/kg,消除速率常数k=0.46h-1,希望治疗一开始便达到2μg/ml的治疗浓度,请确定静滴速率及静注的负荷剂量。
 5
  负荷剂量X0=C0V
  =2×1.7×75=255(mg)
  静滴速率k0=CsskV
  =2×0.46×1.7×75=117.3(mg/h)

  例2——注射用美洛西林/舒巴坦,规格1.25(美洛西林1.0g,舒巴坦0.25g)。成人静脉符合单室模型。美洛西林表现分布容积V=0.5L/kg。
  体重60Kg患者用此药进行呼吸系统感染治疗希望美洛西林可达到0.1g/L,需给美洛西林/舒巴坦的负荷剂量为
  A.1.25g(1瓶)  B.2.5g(2瓶) 
  C.3.75g(3瓶)  D.5.0g(4瓶) 
  E.6.25g(5瓶)
  解:X0=C0V=0.5×60×0.1=3(g)
  3×1.25=3.75 (g)

六、个体化给药

  1.治疗指数小,治疗剂量表现出非线性药动学特征——血药浓度波动需在安全范围内
  2.测定血药浓度,计算参数,制定安全有效方案
  3.方法:比例法、一点法、重复一点法
  4.肾功减退患者
  药物主要经肾排泄时,肾清除率Clr与肌酐清除率Clcr成正比,根据患者肾功,预测Cl、k,调整剂量或τ
  药综:成年男性Clcr\=(140-年龄)×体重/(72× Scr
  成年女性=男性×0.85

七、治疗药物监测(TDM)

 1.哪些情况需要进行TDM?
 ①特殊药物指征

个体差异大 三环类抗抑郁药
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 苯妥英钠
治疗指数小、毒性反应强 强心苷、茶碱、锂盐、普鲁卡因胺
治疗作用与毒性反应难以区分 地高辛、苯妥英钠

 ②特殊情况指征

特殊人群用药、长期用药、合并用药出现异常反应
常规剂量下没有疗效或出现毒性反应
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或中毒

 2.治疗药物监测临床意义
  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水平
  ②确定合并用药的原则
  ③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
  ④医疗差错或事故的鉴定依据
  ⑤评价患者用药依从性

A:临床心血管治疗药物检测中,某药物浓度与靶器官中药物浓度相关性最大的生物样本是
A.血浆
B.唾液
C.尿液
D.汗液
E.胆汁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临床药物监测某药物浓度与靶器官中药物浓度相关性最大的生物样本是血浆。
X:治疗药物监测的目的是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血药浓度、效应关系已经确立的前提下,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有
A.治疗指数小,毒性反应大的药物
B.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
C.在体内容易蓄积而发生毒性反应的药物
D.合并用药易出现异常反应的药物
E.个体差异很大的药物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不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其他均需要监测血药浓度。

八、生物利用度(BA) 2017

 1

 生物利用程度 (EBA)
  吸收的多少——C-t曲线下面积(AUC)
 2
  T:试验制剂 R:参比制剂 iv:静脉注射剂
 生物利用速度(RBA)
  吸收的快慢——达峰时间(tmax
  生物利用度研究方法
 血药浓度法、尿药数据法、药理效应法

 九、生物等效性(BE)
  1.概念: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剂量,反映其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动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2.评价参数:AUC、tmax、Cmax
  3.分析方法:方差分析、双单侧检验、置信区间、贝叶斯分析
  4.等效标准
  AUC:80%~125%
  Cmax:75%~133%

A:已知口服肝脏首过作用很大的药物,改用肌肉注射后
A.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
B.t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
C.t1/2不变,生物利用度也不变
D.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E.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口服改用肌肉注射后半衰期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A:同一种药物制成ABC三种制剂,同等剂量下三种制剂的血药浓度如下图,鉴于A、B、C三种制剂药动学特征分析,正确的是
A.制剂A吸收快、消除快、不易蓄积,临床使用安全
B.制剂B血药峰浓度低于A,临床疗效差
C.制剂B具有持续有效血药浓度,效果好
D.制剂C具有较大AUC,临床疗效好
E.制剂C消除半衰期长,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3
『正确答案』C
A.清除率
B.速率常数
C.生物半衰期
D.绝对生物利用度
E.相对生物利用度
1.同一药物相同剂量的试验制剂AUC与参比制剂AUC的比值称为
2.单位用“体积/时间”表示的药动学参数是
『正确答案』E、A
『答案解析』同一药物相同剂量的试验制剂AUC与参比制剂AUC的比值称为相对生物利用度;清除率的单位用“体积/时间”表示。
A.Cl
B.ka
C.k
D.AUC
E.tmax
1.表示药物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符号是
2.清除率
3.吸收速度常数
4.达峰时间
『正确答案』D、A、B、E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的是参数符号表示。
A.生物利用度
B.相对生物利用度
C.绝对生物利用度
D.溶出度
E.生物半衰期
1.药物体内血药浓度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
2.在规定溶剂中,药物从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称为
3.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比率,称为
4.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与速度
『正确答案』E、D、B、A
C:某药物的生物半衰期是6.93h,表观分布容积是100L,该药物有较强的首过效应,其体内消除包括肝代谢和肾排泄,其中肾排泄占总消除20%,静脉注射该药200mg的AUC是20ug·h/ml,将其制备成片剂用于口服,给药1000mg后的AUC为10ug·h/ml。
1.该药物的肝清除率
A.2L/h
B.6.93L/h
C.8L/h
D.10L/h
E.55.4L/h
2.该药物片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是
A.10%
B.20%
C.40%
D.50%
E.80%
『正确答案』C、A
『答案解析』t1/2=0.693/k,k=0.693/ t1/2=0.693/6.93=0.1h-1。清除率Cl=kV=0.1×100=10L/h。肾排泄占总消除20%,肝清除占80%,所以肝清除率为:10L/h×80%=8L/h。
静脉注射该药200mg的AUC是20ug·h/ml,1000mg的AUC是100 ug·h/ml。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0/100×100%=10%。

执业药师QQ群:310926953 各种考试资料考前押题购买联系QQ:604012279 谨防倒卖

3.为避免该药的首过效应,不考虑其理化性质的情况下,可能考虑将其制成
A.胶囊剂
B.口服缓释片剂
C.栓剂
D.口服乳剂
E.颗粒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非口服给药可以避免首过效应,栓剂是腔道给药,所以选C。

  药动学主要知识点小结
  1.药动学参数:k,t1/2,V,Cl,AUC,tmax , Cmax
  2.房室模型:9个公式
  3.非线性动力学的特点
  4.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及矩量法
  5.药动学的应用:给药方案设计、个体化给药、治疗药物监测
  6.生物利用度
  7.生物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