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31条~第127条)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

葛根四两,麻黄(去节)三两,桂枝(去皮)二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讲解:项背强几几,就是头颈可向前后伸,左右活动不利的样子,形容项背拘急。太阳病本身头项强痛、恶寒,又出现项背拘急、无汗、恶风,就用葛根汤治疗。葛根汤就是桂枝汤加麻黄、葛根:恶风用桂枝汤,无汗加麻黄,项背强加葛根,前文14条桂枝加葛根汤证中,“反汗出恶风者”,就是针对此条而言,“反汗出恶风”为这两条方证的鉴别要点,不应忽视。葛根汤也是一个解表方剂,临床应用特别重视恶风、恶寒严重,且葛根为解肌药,对于肌不和的项背痉挛有特效。肌不和的原因很多,有因为热伤津液,津液枯燥,组织营养失调者,此处病因侧重于停湿停水,阻滞气机,束缚筋肉,桂枝汤加麻黄可以发汗驱水气,配合葛根解肌,则病可愈。《金匮要略》中有痉病,即项背强达到一定程度,使身体向后拘挛,痉病时现太阳证时亦用葛根汤治疗。

葛根汤临床可用于感冒、流感,见无汗、恶寒很重而项背拘挛症状。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讲解:本条拓展葛根汤应用范围。“必自下利”为倒装句,应看为“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者,葛根汤主之。”因为太阳阳明合病,不一定都下利,后文还将提到太阳阳明合病,就没有下利而见其他症状。如果下利,可以葛根汤治疗,而且这种下利,不是吃药后的反应,而是“自”下利。此病同时发作太阳病,又有属里之下利,里者,阳证为阳明、阴证为太阴,此处即是里阳证与表阳证同时发作,叫做合病。若先有表阳证,表证未罢,复又传里,出现里阳证,称为并病。此时下利是一个病,如果下利见于太阳病,说明此病有从表解的机会,而不要看成葛根汤是一个治下利的方剂,下利而见表证,如果无汗,可用葛根汤,葛根不仅有解肌的作用,还有治下利的作用,用其他发汗剂就没有治利的作用,以发汗法治疗下利,是现代医学无法解释的。同是外感兼有下利,无汗用葛根汤,有汗用桂枝汤,这与后文“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与桂枝汤”可以互参。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四两,麻黄(去节)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二两,桂枝(去皮)二两,生姜(切)二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讲解:此条亦讲太阳阳明合病,有不下利的情况,说明上条为倒装文法。表里同时有病,不下利,仅仅是呕吐,就用葛根汤加半夏止呕,这里的呕吐也是欲从表解。临床实践证明,本方除治此证外,既下利也呕吐者,也可用此方。

葛根甘寒,《神农本草经》言其治“身大热、消渴”,于胃有碍,若病人胃不舒,食欲不振,就要加半夏驱水,也可再加甘药发挥健胃作用。葛根加半夏汤的煎法与葛根汤相同,先煎麻黄,因方中葛根成分不易溶于水,故与麻黄同时先煎,去上沫。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半斤,甘草(炙)二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讲解:太阳病原本是桂枝汤证,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大夫没有用桂枝汤,反而用下法。里边本没有病,一吃泻药,里边就虚,外邪乘虚而入里,就发生利遂不止。外邪性质为热,热邪协同下药入里而泻利不止,古人称此为“协热利”。误治造成协热利,同时表证未解,脉促,寸脉浮,脉浮在前,其病在表,促又有迫近在外、迫近在表之意,现在脉促说明表邪未解,表里俱热,热壅于上,故而作喘。汗出有两种原因:内热可致汗出;桂枝汤证未解也可汗出。以葛根芩连汤治之:葛根有治下利的作用,大量使用也有解表解肌的作用,黄芩、黄连味苦有收敛作用,也可治利,葛根配合黄芩、黄连,一方面去热,一方面治利。苦寒药可以治疗热利,但不是所有苦寒药都有这一特性,如黄芩、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均可治利,栀子、大黄之类则无此作用。炙甘草常说用于“调百味”,其实在此处更有缓急迫之功,此病“下利不止,汗出而喘”乃陷于急迫之中,故以甘草缓急。

临床小儿痢疾见此方证者较多。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

麻黄(去节)三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一两,杏仁(去皮尖)七十个。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取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讲解:此条开始论述麻黄汤的运用。桂枝汤与麻黄汤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有汗、无汗。因其无汗,体表水分较多,水多热亦多,就对皮肤内层产生一定的压迫,刺激神经,故而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处不疼。相比之下,桂枝汤证可汗出,故水分对机体压迫也较轻,疼痛不著,且毒素在体内瘀留较少,也不会上及于肺而作喘。麻黄汤证一点汗也不出,脉中水分充盈而脉紧。体表排泄废物的功能受阻,毒素不得外泄,蓄积于肺而喘,与西医一见喘辄用麻黄素不同,古人用麻黄汤治喘是很有道理的,若没有表证则不用麻黄汤治喘。

麻黄汤中,麻黄配伍桂枝发汗力强,麻黄配伍杏仁定喘,甘草缓和喘痛之急迫。与太阳中风表(阳)虚的桂枝汤证相对,此方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正方,发汗力强。煎时亦先煎麻黄,去掉上沫。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讲解:本条论述一病,初看似太阳阳明合病,证见喘而胸满。因为太阳病可见喘,阳明病胃中实闭,大便不通,邪气向上压迫膈肌,膈肌不能配合呼吸运动上下移动,也可见喘,此喘由下及上,多伴见腹满而喘。此处喘而胸满,是由于表邪不解,气不得旁达,向上冲逆,波及于肺而喘,喘而呼吸短促,使得胸部内压增高而见到胸满,实与阳明病无关,不应服泻药,而应与麻黄汤解表。本条言合病,意在言明二阳均可致喘,医家应仔细鉴别太阳、阳明引起喘证的不同:由于里实造成的喘,用麻黄汤发汗,越发越重;由于表不解的喘,用下法则更坏。

麻黄汤证以喘为主,以满为客,由喘而造成胸满,里实证一般来说是先有腹满,而后见喘。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炙)三两,半夏(洗)半升,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十日以去”,当为“十日已去”,本条情况临床最为常见。这种情况不一定十日之后才发生,临床上太阳病三四日即可发生。表证已解,脉虽浮但细,细主血少,浮细说明在表的津液亏少。嗜卧,为邪在半表半里少阳柴胡证的一个特殊症状,病入里则困倦无力、嗜卧,此时若再服发汗药则误,因其表邪已解。后文提到“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即言病开始在表,机体欲发汗,将体液输送到体表,准备汗出祛邪,这一阶段过后,病不在表,入于半表半里,正气、津液亦随之入于半表半里胸胁之处,再图正邪相争,而此时在表的气血减少,故脉浮细。太阳病脉浮而不细,脉浮细则病不在表,有入里之势,如果困倦嗜卧,则说明表邪已解,入于里脏,此时若仅有嗜卧,不能确定的说就是柴胡证,但此时见到胸满胁痛,才是柴胡证,须用小柴胡汤。仲景深怕后人以为十余日就是少阳证,特地强调“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脉浮而不细,没有胸满胁痛、嗜卧症状,该解表还应解表,无汗仍需用麻黄汤,说明辨证不应局限于时日。

此证临床常见,病人高热,脉浮细,困倦无力、恶心、胸胁满、往来寒热,这时要用柴胡剂,如果还有口舌干燥、舌上白苔,还应加入石膏。临床很多高热不退,多属此证。

小柴胡汤既是解热剂,又可健胃止呕。方中柴胡用半斤,分三服,每服相当于八钱,《神农本草经》言柴胡“主心腹结气”。黄芩与柴胡同为苦寒,可解热去烦、去胸胁满痛。脉浮细,主津虚血少,血者,非西医所说血球,而是血液,血中之液,也属津液范畴,津液生成赖于胃,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均可健胃生津,驱邪外出。少阳多呕,以半夏伍生姜和胃止呕,故论中常以呕言少阳病,而以渴言阳明病。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

麻黄(去节)六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枚,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枚,石膏(碎)如鸡子大。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讲解: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为太阳伤寒麻黄汤证而此处言中风,关键在于应出汗而汗不得出,故发烦躁。

麻黄、杏仁、桂枝、甘草为麻黄汤,生姜、大枣、甘草、麻黄、石膏为越婢汤,本方即是麻黄汤与越婢汤合方而成。越婢汤治风水即水肿兼有外感发热,里热蒸腾,汗液欲出,而表实汗孔闭郁,汗不得发越,故郁而发烦躁。本条虽名之“中风”,实指越婢汤证汗出而言。可见“伤寒”、“中风”的主要鉴别点在于汗出,汗一出脉即不紧,身疼亦减,不汗出则脉紧、身疼痛。

麻黄汤证虽无汗而不烦躁,一见烦躁内必有热,此条为有别于麻黄汤,特将麻黄汤证“无”汗变为“不”汗出,即有汗应出而不得发越之意。脉微弱、汗出恶风,为真正太阳中风证,则不能服大青龙汤,仲景深恐后人误将上半段认为真是太阳中风证,特意言明“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以警后世。服后大汗亡阳,津液不达四末故厥逆,津液丧失,无以柔养筋肉,故筋肉跳动,则为误治。

大青龙汤麻黄用六两,一剂三服,配合桂枝、杏仁、生姜,发汗力量更大。方中石膏清里热,可阻碍麻黄发汗之功,故麻黄用量大,使汗出顺利。临床治疗肾炎水肿常用此方或越婢加术汤,但不可草率用之,更不要一下就用大量麻黄,曾有服大青龙汤后大汗不止,亡阳毙命之例。临床上恶寒、无汗,可在葛根汤及大青龙汤中选择应用,若见口渴、烦躁则用大青龙汤。本人曾患急性肺炎,恶寒极重、口渴,未服大青龙汤,而服葛根汤加石膏,虽当时汗出热退恶寒减,但未几热势又起,恶寒依旧,后终服大青龙汤而告痊愈。本方临床上可用于肾炎水肿、急性肺炎、小儿肺炎等疾病。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讲解:此条伤寒指恶寒而言。人体皮下肌肉组织如果停水则感到身沉重,但脉中未到充血程度,故脉浮缓而不紧,身不疼,后世注家多理解此处脉浮缓亦指中风,故有“麻黄汤证为寒伤营,桂枝汤证为风伤卫,大青龙汤为风寒伤营卫”鼎足而三的理论,实则误也。本病为水气病,水气尚未弥漫全身,乍有轻时,说明水气尚可流走,流至一处则一处沉,流走则轻,若病再重,则无有轻时。“无少阴证”与《金匮要略》有关,《金匮要略》有言“水之为病,脉沉小者,属少阴”,少阴病,应服麻黄附子甘草汤,若脉不沉小者,应服杏子汤,即可能是大青龙汤。

本方不仅为解表重剂,亦为发越水气的重剂。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芫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芫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讲解:本条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有关。彼处小便不利而表邪不解,此条承接上文,病因心下有水气,虽见无汗而用麻黄汤之类解表剂却无效,非但表邪难解,发汗剂激动里水,变证百出:里有水饮,逆于上则干呕;表证未解则发热;水饮冲逆于肺则咳;里有水饮,气化失司,水津不布则渴;水流肠间,水谷不别则下利;气逆上冲,与水气相合上逆则噎;水道不通则小便不利,小便蓄积膀胱而少腹满;水气迫肺而喘。小青龙汤可治因心下有水气而因起的各种或然症状。

关于方后加减法,恐非仲景原意。举例来说“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此证中的渴,是由于水饮阻滞,气化失司,水津难于布散而致,而栝蒌根可治津液亡失的燥渴,而不可治水不化气的渴。“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更难说通,本方是“伤寒表不解”,去掉麻黄,何以解表?故方后加减法不应相信。

本方以麻黄、芍药、甘草解表,其他药物均为温中祛饮药,五味子可镇咳,机理就在于其性收敛,可祛水止咳。半夏祛饮,细辛、干姜温中祛饮,里饮一去,麻桂解表作用才可得以施展。

本方所治饮为寒饮,多见口舌不甚干渴,渴者多由于服麻黄汤类发汗剂之后,激动里饮而见变证。若口舌干燥为温热伤津所致,则细辛、干姜、半夏等药过于温燥,一定慎用。

临床上老年人痰喘,咳吐白色泡沫痰,用小青龙汤机会较多,若兼烦躁,可加石膏。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讲解:本条说明小青龙汤的应用,主要的证候为不渴。伤寒,心下有水气,外邪冲动里饮,则咳而兼喘;伤寒表证未解则发热;里有水饮则不渴。服解表兼祛内饮的小青龙汤后,表解饮去,则觉口渴,此为效验之征,为寒饮去除的表现。“小青龙汤主之”为倒装句法,应写在“发热不渴”之后。

至此,介绍了太阳病解表的几个方剂:桂枝汤、葛根汤、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下文则是对桂枝汤、麻黄汤这两个主要方剂的运用加以阐释。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讲解:太阳病,外证“未解”,说明以法服麻黄汤这类解表剂,而表证仍未解除,脉势浮弱者,还应发汗而解,与桂枝汤。论中表证,即指皮表不得汗出,麻黄汤证常言表不解;桂枝本为解肌,病在肌肉,比皮表深在,但仍在体外一层,故云外证,而与表证作一鉴别。

脉浮弱者,脉虽然浮,但不任按,即浮于外弱于内。津液有所丧失,应与桂枝汤。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宜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讲解:太阳病,不应吃泻药,医者误用下法,气逆上冲,出现微喘。前文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此时增加微喘一症,与桂枝汤证稍有出入,故加厚朴、杏子消胀定喘。本条若单用桂枝汤,并不为错,但“微喘”这一症状则难以解决。

前文第18条言本有喘病,一患外感,喘症又作,外感为桂枝汤证,同样是加厚朴、杏子消胀定喘。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讲解:本条特别提出外证。太阳病,如果外证(即桂枝汤证)未解,则不可攻下,与前文第34条呼应,如果服用泻药,则为误治。要想解除外证,则用桂枝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讲解:本条批评医界“汗之不愈则下”之陋习。太阳病,先发汗未解,是因为病重药轻,而非治法不当,此时应分析发汗不解的原因,而辨证治疗。但医家一见汗之不解,辄用下法。病人脉浮,病仍在表,故服泻药无效。虽经发汗、泻下,表邪未解,解外则愈,与服桂枝汤。

发汗、泻下之后,若再需解表,不用麻黄汤而用桂枝汤,说明桂枝汤作用平稳,用过桂枝汤后表未解,还需用桂枝汤,此为定法。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讲解:本条言麻黄汤证多日不解,一般来说八九日时太阳表证理应传里或半表半里,此条即言表证仍在的例子。太阳病,脉浮紧、发热、无汗、身疼痛,为太阳伤寒表实证。“表证仍在”意指恶寒仍盛,确为表证,不需顾虑发病日数多寡,仍然可以发汗。“此当发其汗”一句后应接“麻黄汤主之”。服麻黄汤后,病人感觉较好,症状有所减轻,但是同时发生“发烦、目瞑”,就是心烦而目闭,是因为病重日久或体虚误治时,服药中病后的瞑眩状态,《尚书·商书·说命上》云:“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意为服药之后,没有瞑眩状态,则病不除,看似治不得法,实为病去之兆。瞑眩重者可能鼻衄,但衄后必愈。瞑眩发生的原因在于“阳气重”,此处以气血分阴阳,津液一类亦属阳,故阳气非指热证,而言津液。太阳伤寒表实证,寒邪闭表,人体调动津液至表,邪气随汗外泄,病即解除的过程。病日持久,津液聚而不得出,故一得出路,汹涌而至,发为瞑眩状态。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讲解:太阳伤寒表实证,有自衄而解的可能,古人称此为“红汗”。脉浮紧,体液充斥体表,表实而汗难开泄,忽然体表出血,表气松动,而邪有出路,其病可愈。古人曾记载某人半身不遂,一日跌扑,头碰石块而血流不止,待血止发现其半身不遂亦痊愈。前文第24条太阳中风服桂枝汤无误,但由于病邪深、实,故先刺风池、风府,血液疏通,药力发挥作用,与此同理。太阳伤寒表实证衄之后病愈可不再服药,未愈可继续服药,这在后文还有论述。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

讲解:此为本条第一部分。仲景论中有表里传变,可由表传里,可由表传半表半里,此处所论即是太阳表证传为阳明里证。此时表证未罢,里证已现,称为并病。开始为太阳表证,经过发汗,病未痊愈,之后转为阳明。表证轻症,易治易愈,表证重症,虽以法治之,但病难痊愈,继续传入他经。续自微汗出,此为阳明外证的表现,热结于里,蒸发于外,故而接续不断地汗出。这时假若身疼痛、恶寒等表证仍在,就不可攻下,下之为逆,应以桂枝汤小发汗。

48(续)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

讲解:假如病人面色红,为汗不得出,阳气怫郁在表的表现,应当解表,前文桂枝二麻黄一汤、麻黄桂枝各半汤均可选用。亦可熏之,如荆芥、青蒿煎汤熏洗,也能稍稍汗出而解。

48(续)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讲解:这一部分论述发汗不彻,病不除。上文阳气怫郁不得越,只是表证不了了之证,此处为当汗不汗,不能说其仅是阳气怫郁不得越,应继续发汗。病人因表不解而烦躁特甚、全身酸疼,“短气、但坐”言其不汗出而喘,此为大青龙汤证。“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一句,历代医家均认为,表实当汗不汗,脉道受迫,影响血行。但根据临床所见,应以“脉浮”或“脉浮紧”更为合理。

本条第一段讲到二阳并病,为太阳阳明并病,临床上太阳阳明并病,既有大便多日未行,又有发热恶寒,表证未解,当先解表,再图攻下。故古人云“下不厌迟”,如果里证为虚寒证,如“太阳太阴并病”或“太阳少阴并病”则当先救里,此为定法。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讲解:脉浮数,脉浮为在表、数为有热,即表有热的情况,此时应发汗汗出而愈。医者未用发汗法,反与泻药攻下,而现变证。下之后虚其里,外气郁滞蕴湿故身重,里虚血气少不能养心故心悸。此时不可发汗,须等到津液回复,自汗出而愈。因其尺中脉微,气血俱不足,为里虚,不要再发汗解表,要等到表里实而不虚,津液回复,自汗而解。此处里虚的症状仅举了心悸等,临床上可见多种多样的里虚表现。此处可与小建中汤或新加汤实其里,不可再发汗。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讲解:脉浮紧,为太阳伤寒表实证,体液压迫、毒素刺激,故而身疼痛,但如果见到脉尺中迟,就不能发汗。仲景脉法中,除以浮沉定表里,关脉前后也候表里,《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云:“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关以上候表,关以下候里,脉迟为三部俱迟,不可能仅仅尺部迟,寸关俱数。为何特地说尺部,为言明病位在里而已,为里虚,脉内血少,营气不足,若发汗,亡失体液则病生他变。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讲解:此两条为简文,仲景行文,文辞简略,前文已备述,此处即略去。此两条仅示脉浮、脉浮数,而略去无汗、身疼等症状,可以麻黄汤发汗,此处应该活看,不可死于句下。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讲解:病人仅有常常自汗出一个症状,为荣卫不和。古人认为饮食入胃,经过消化,精微物质进入血管,变化而赤者为血,血管之外为气,气、血均来源于饮食产生的精气,如雾露之溉,遍及周身。血的作用称为荣(营),气的作用成为卫,作用上言营卫,本体上言血气。卫有营才能固于外,营由于卫外稳固而能守于内,类似西医所言血管通透作用,可与之对照考虑。卫气不和,恣行于脉中,荣气本无病而受卫气之扰,故而汗出。自汗出,与桂枝汤,再小发其汗,调和营卫即可。

54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讲解:病人内脏没有病,定时发热,自汗出,经久不愈,也是由于卫气不和而发生的。譬如2点左右定时发热,那么可以于2点前服桂枝汤即愈。此证临床上很多见,甚者可持续20年之久。

这两条,一条为“常自汗出”,另一条为“时发热、自汗出”,均为营卫不协所致,说明桂枝汤不仅可以治疗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的太阳中风表虚证,也能调和营卫。此处可与第23、25条对照理解。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讲解:此条应与第46条对照。伤寒脉浮紧,为表实证,法当发汗,但因为没有发汗,血管充血到相当程度而衄血。第46条自衄后病愈,此条未愈,仍当服麻黄汤。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讲解:头痛有热,为表里共有之病,太阳、阳明病均可见到。伤寒表实证时,不大便六七日,头痛、发热就有可能是肠中燥结引发的自身中毒反应,常规看来是阳明病,可以服承气汤,而非固定不移的“主之”。果真里有热,则小便红赤,若小便颜色不变,就知道不是阳明病,病在表,仍是太阳病,需发汗,这时发汗就当用麻黄汤。可知表热证与里热证最重要的鉴别点就在于小便。

假若服过麻黄汤发汗而头痛不已,病人必衄,因病情深在,气上冲亦甚,故虽服麻黄汤而病不除,平冲降逆为桂枝汤所长,故宜桂枝汤。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讲解:本条承接上文,伤寒服麻黄汤发汗已经解表,但半日左右,又发烦躁,说明热未全除。脉浮数,说明热在表,再发汗则愈,宜桂枝汤。此条阐明麻黄汤发汗表未全解,不可再与麻黄汤,应服桂枝汤。

以上数条反复申明麻黄汤、桂枝汤二方的临床应用。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讲解:此条泛论各种疾病,汗、吐、下三法用不得当致亡血、亡津液,如果表里阴阳协调,则可自愈。本条重点在于讲明汗、吐、下不得法,会导致亡失津液、血液。

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讲解:有表证当先解表,而不应泻下,但是如果攻下,大下之后病未愈,再次发汗,致体液亡失过多而小便不利。“勿治之”指的是不要看到小便不利就去利小便,那样更伤津液。等到津液回复,则小便通利,再议表证。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讲解:下之后里气被伤,可以服桂枝汤解表,但不可再以麻黄汤发汗,复发汗而虚其表,使表里俱虚,故必振寒、脉微细。振寒即身体颤抖而恶寒,为表虚之征;脉微细为里虚之征。此条阐明虽为太阳病,但经汗下失法,或发汗不当的误治后,有可能变为逆证。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附子汤】

干姜一两,附子(生用,去皮,切八片)一枚。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讲解:此条承接上文,略去表里俱虚后振寒的症状。三阳病均有烦躁,三阴病中也可见到,其中症状最重者莫过于栀子豉汤证,可见“虚烦不得眠”。此处“夜而安静”,故可排除栀子豉汤证;不呕,排除少阳病;不渴,排除阳明病;无表证,也非表不解之烦;大热,一种看法认为表热为翕翕发热,遍及周身,另一种看法认为阳明病身大热、蒸蒸发热,故无大热,即排除太阳、阳明病的发热。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甘草(炙)二两,人参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生姜(切)四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讲解:发汗以后而身体疼痛不休,若外未解者,法当用桂枝汤微汗以解除。但脉沉迟,揭示胃气内虚,津液不足,故用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来主治。

本条说明发汗太过,伤失津液,不但身疼痛而表未解,而且虚其里,脉反沉迟。前第50条所述,有用本方机会,宜互参。

本方于桂枝汤加人参、芍药、生姜,补中健胃,故治桂枝汤证、胃气虚而津液不足证。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去节)四两,杏仁(去皮尖)五十个,甘草(炙)二两,石膏(碎,绵裹)半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麻黄汤治无汗而喘,今以热壅于内反使汗出,故去桂枝加石膏,消热以止汗,增麻黄用量,是由于喘剧的缘故。

讲解:发汗后,表未解,依法当与桂枝汤。汗出而喘,虽有似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但这里汗出多,而喘也剧,此为既有表邪复有内热,并非桂枝汤所宜,故说不可更行桂枝汤。无大热,是身无大热,并非无热。假如汗出多,身大热,则是热实于里的阳明病。今无大热,是说表邪内热兼而有之,故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解表以清里。

本条说明发汗不得法,表邪未彻,里复有热。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

桂枝四两,甘草(炙)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讲解:夺汗者亡血,发汗过多,血不足以养心则悸,汗多出于上体部,上下体液骤然失调,导致急剧的气上冲出现,此时患者不得不交叉其手按冒于心部,抑制其心下的冲悸,对于这种情况,宜用桂枝甘草汤来主治。

本条提示发汗过多,因致剧烈气冲心悸的证治。

前15条有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的论述,后第65、67、117等条有“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气从少腹上冲心者……与桂枝加桂汤”的论述,都是在强调用桂枝的适应证,这便是,桂枝适用于不论是汗、下、吐等各种误治造成的津液大伤,气上冲是重要的特征。而一些人误于桂枝辛温发汗,认为津伤后阴虚不能再用桂枝,因而不会用桂枝,甚则不能真正理解《伤寒论》。

本方为桂枝汤的简化方,虽解外作用较逊于原方,但加重二物的用量,降冲镇悸而缓急迫,则又远非原方所及。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五枚。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讲解:《金匮要略·奔豚气病》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由此可见,奔豚病,即阵发性剧烈气上冲的病。

里有停水,虽发汗则表不解。若复激动里水,伴气以上冲,必发奔豚,脐下悸就是奔豚的预兆,宜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治。

本条提示:误发里有停水者汗的证治。

本方于桂枝甘草汤加大量茯苓和大枣,故治桂枝甘草汤证小便不利而腹悸动者。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炙,去皮)半斤,生姜(切)半斤,半夏(洗)半升,甘草(炙)二两,人参一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发汗后表解,而腹胀满者,是里虚气滞所致,可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来主治。

方中厚朴行气消胀,生姜降逆止呕,温中化饮,半夏降逆气使饮气皆下行。甘草、人参安中健胃,故治胃虚、腹胀满、而呕逆者。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甘草(炙)各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讲解:伤寒当发汗,若吐、若下均属逆治,心下逆满者,胃虚水气冲逆于中。气上冲胸者,是表未解。起则头眩,为水气冲逆于上。脉沉紧为里有水饮之应。虽表未解,也不可发汗,若误发之,激动水饮,则必动及经脉而身为振振摇。对此宜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治。

伤寒心下有水气,若误施吐下,胃中气虚,表复不解,最容易导致水伴冲气而上犯。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就是水气上逆的表现。此时应用本方降气冲而逐水饮,使里和表亦解。若再误发其汗,则必动及经脉,而为身振振摇的变证。

本方于桂枝甘草汤加茯苓、白术,故治桂枝甘草汤证小便不利、心下逆满而头眩心悸者。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甘草(炙)各三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讲解:发汗表解,当不恶寒,而反恶寒者,由于发汗太过,津液损伤,虚极而陷于阴证。可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主治。

从本条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来看,本方证除恶寒外,当有四肢拘急、或脚挛急等症,此等证候,已见于前,故此处省略。

本方于芍药甘草汤加附子,故治芍药甘草汤证,而陷于阴证者。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

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甘草(炙)二两,干姜一两半。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讲解:理解本条应先看霍乱篇第385条“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霍乱病上吐下泻,脾胃大伤,津液亡失,虽然利止,但并非霍乱病瘥,而是津液亡失太过,再也无津可失,故利止。亡失津液即亡血,陷入阴寒证,阴盛阳衰,故不能以生地黄、麦冬之类阴性滋润药,必须用回阳救逆的四逆汤再加大补脾气的人参,合为“四逆加人参汤”方可见效。本条与其相比,增加烦躁一症,故于四逆加人参汤中再加止悸烦、宁心神的茯苓即可。

本条文字简略,但内容必须与第385条参详,加深理解。

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讲解:前文几条均论述发汗后体虚恶寒,转为阴寒证,但若发热而不恶寒,则属实,此“实”指胃家实,故发汗可产生两种变证:一种是虚极转为阴证,一种是丧失津液,胃中干转为阳明病。实热证时,可与调胃承气汤,此为概说,临床上也可见白虎汤、大小承气汤等证。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

猪苓(去皮)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去皮)半两。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讲解:太阳病本应发汗,若汗不得法,使人大汗出,虽表证可解,但水分丧失过多,胃中干,胃气不和则烦躁不得眠,若口渴,则“少少与饮之”,此为重点。胃中干,人欲饮,必须限制其饮水量,因其胃气不和,水入难化,压迫横膈膜有作喘之虞,应当一点点饮水,和胃气、润胃腑,则烦躁可止。若里有停水,水不下行,小便不利,此时发汗表必不解,当先利其小便;表不解而微热;随饮随渴为消渴,这种渴与上文不同,饮水难解,缘其身体应排出的废水因小便不利而难于排出,再饮水则无法吸收,但实际上组织缺水,故渴。五苓散证的口渴有两种原因:一是废水不排,新水无法吸收;一是热不除,灼津而渴,故以五苓散利水解表,除其热、利其小便,恢复其正常的水液代谢功能。

本方猪苓、茯苓、泽泻、白术利尿,伍以少量桂枝镇气上冲,使水随气下。几种利尿药在临床上应用不同:猪苓利尿力强,性寒解渴;泽泻甘寒入胃,胃有停饮不寒而偏热者可用;白术性温,可配合泽泻祛胃中停饮而治头晕;茯苓性平,治心悸、心烦、肉瞤等多用之,神经官能症由于停饮而起者,如失眠之酸枣仁汤证即多用本品。又伍以桂枝既可解热,又可解渴,亦可利小便。现临床多用此方汤剂,一般来说,猪苓、茯苓、泽泻、白术可用9克,桂枝用6克,但如遇后文讲到“渴欲饮水,水入则吐”的水逆证时,则仍当用散剂为当。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讲解:此条略去胃有停饮,小便不利这一前提。发汗后脉浮数,说明表不解,烦渴为有热之象,此处即是误发胃有停饮、小便不利这类病人的汗,汗虽出而表不解。设想若非这类病人,仅从条文字句来看,应为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证为是,说明白虎加人参汤证与五苓散证的主要鉴别点在于小便的利与不利。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甘草汤】

茯苓二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一两,生姜(切)三两。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讲解:本为无汗的伤寒表实证,发汗汗出后,表未解而见烦渴者,以五苓散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此处亦略去“小便不利”。茯苓甘草汤为桂枝甘草汤加入茯苓、生姜,《玉函经》中茯苓用至三两(9克),为是。厥阴篇中第356条:水气冲逆,逆满心下(心下即胃口),而心下悸亦用此方治疗,本条未言及此,但可见茯苓甘草汤证亦有胃中停饮,而见心下悸、呕逆、小便不利等症。本方未用猪苓、泽泻、白术,利尿作用大减,临床上停水失眠证多用此方,可加用龙骨12克、牡蛎12克治疗顽固性心悸、失眠,茯苓可用至12克。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讲解:本为中风证,理当发热,经过六七日,表证未解,反而发热。表证不解为有表证,饮水则吐为有里证,“有表里证”实为连接上下而设。胃中停水,水入不能吸收而见消渴,多饮则停水增加而吐,这一现象称为“水逆”,仍以五苓散主之。

75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讲解:病人就诊尚未诊脉,患者双手交叉于心下,前文桂枝甘草汤条言及气上冲剧烈、心跳也甚,双手按住才觉稍缓,即“心下悸欲得按”,可以预料其发汗过多,亡失津液,血不足以养心,兼以气上冲,故而心悸。欲查其津液亡失程度,而令患者咳嗽,患者因亡津液无以润泽而两耳聋,如同未闻一般,可知误治后发汗太过津液大失。此病必待津液回复,逐渐康复。

后半部分根据第71条而来,彼言“胃中干”、“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若骤然大量饮水,水停于胃中,压迫膈肌而喘,以水灌之亦喘。灌,即以水浇身,也是古人治病的一种方法,相当于西医的冰袋,以水浇身,闭锁毛窍,而热不得外出,热壅于里,亦可作喘。其病在表,理当服药由内向表发越而病解,若由表向里治疗,邪气闭郁,则病难瘥,如仅用烤电等外治法治疗关节炎,常常会越治越重。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虛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

栀子(擘)十四个,香豉(绵裹)四合。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擘)十四个,甘草(炙)二两,香豉(绵裹)四合。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

栀子十四个(擘),生姜五两,香豉(绵裹)四合。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讲解:前半段言发汗不当之后,变为水逆证,水药不得入口,若再次发汗,激动里水则上吐下泻,应服五苓散。

后半段言虚烦一病。汗、吐、下后,表解里实邪未尽去而发烦,故曰“虚烦”,烦躁而不得安眠,若病重则见翻来覆去,辗转不安,难以成寐。心中懊即指心烦重症,无可名状,此为热邪冲于脑,恸于心所致。故以栀子豉汤解烦去热;《黄帝内经》言“壮火食气”,若见少气,尚不能专事补益,仅加甘草一味缓其急迫状态,令其呼吸平稳不促即可;若呕,则加入生姜止呕。

栀子豉汤,仅用均为解热除烦药的栀子、淡豆豉两味,凡心中说不出来的烦躁,用之为多。方后言“得吐者,止后服”为误,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未见服本方而吐者,有些注家以瓜蒂散中用豆豉而为催吐剂作解亦误,豆豉为大豆制品,不具催吐作用,瓜蒂散催吐作用乃是由于瓜蒂而来。根据条文来看,“发汗吐下后”,何以更服吐药?栀子甘草豉汤缓急,栀子生姜豉汤治吐,更不会有催吐作用,故几处“得吐者,止后服”均宜去掉。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讲解:发汗或下之后,人发烦热而觉食管部位窒塞不通,类似于食管炎、食管憩室等病,辨证后可用栀子豉汤治疗。

临床上若未经汗或下,只要见到烦热、胸中窒、心中懊,都可选用。仲景之所以冠以“发汗若下之”五字,只是为排除胃中有形积滞或表邪未解的可能性。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讲解:伤寒五六日,表邪未解,仍应发汗,绝无泻下之理,大下则更谬。大下之后,邪气入里,热邪内陷故身热不去,心中即心口部位有支结疼痛感,这不是疾病向愈的征象。临床可以本方加减治疗急性心包炎。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厚朴汤】

栀子(擘)十四个,厚朴(炙,去皮)四两,枳实(水浸,炙令黄)四枚。

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

讲解:同为误下,表热内陷,心烦腹胀满而致卧起不安,用栀子解烦热,以枳朴除胀满。

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干姜汤】

栀子(擘)十四个,干姜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二服。

讲解:大下,古人多用巴豆剂,巴豆为热药,可除寒积,若用于热证则误,故身热不去。“微烦”有两种含义:“烦”为栀子证,“微”暗含有大下伤中,有用干姜之需,以示其寒热错杂,用药寒热并行。

81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讲解:本条言栀子剂禁忌证。栀子苦寒去热,如病人习惯性的大便溏泄,久泻虚寒,则不可用栀子剂。栀子与芩、连均可除烦,栀子可利小便而退黄疸,芩、连苦燥而止泄泻。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

茯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讲解:本条可与第67条苓桂术甘汤证互看。本为里有停水,小便不利,发汗而表邪不解,其人仍发热,水饮逆满于心下则心下悸,水气上冲则头眩,“身瞤动”指身上筋肉跳动,第67条“身为振振摇”仅指站立不稳,“振振欲擗地”为站立不稳而欲倒地之态,均为水饮浸于四肢,四肢失濡而致,可见其已转入阴寒证,以真武汤主之。苓桂术甘汤证与真武汤证均为里有停水而小便不利,但前者尚为阳证中的虚证,后者已变为阴证中的虚证。

真武汤由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组成。苓术利小便作用前已备述,水气上逆可作呕,故用三两生姜止呕化饮,陷于阴证,可能出现腹痛,故以芍药缓急止痛,附子温阳而镇寒化水。可见本方既可治心悸、头眩、身瞤动的情况,也可以用于里有停饮而下利、腹痛的机转。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苓桂枣甘汤、五苓散、茯苓甘草汤、小青龙汤、真武汤几方证均论述里有水饮之病,治以利水、解表。

83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讲解:咽喉干燥,一方面有热,一方面津液枯燥,里热不可汗,津液虚亦不可汗,咽喉肿痛等炎性症状也不可发汗。临床上有一些以咽痛为主证的情况,虽类似表证,仍不可发汗,小儿常见此病,如感冒致咳嗽、咽痛,但咽痛不重,不为主证,仍可以桂枝汤、葛根汤等方加用桔梗治疗,但小儿痘疹后期可见明显的咽痛、咽干,此时发汗,则有封喉之弊。

84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讲解:淋家,为亡阴于下之人,再发汗,夺其津液,必伤阴血,而致小便带血。

8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讲解:疮家非身有小疮而不可发汗,乃指久败恶疮之类,已伤及阴血。虽有表证身疼痛,也不可发汗,再夺其汗,津液虚而致痉,甚则角弓反张。

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讲解:衄家指鼻子经常出血之人,为阴血亡于上,夺汗后,上部血液更少,体液匮乏而额上肉陷,脉失柔润而急紧,眼球失于润泽而直视难于转动,血液不足以养心而不得眠。

87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讲解:亡血家,指大失血的病人,虚者再发其汗,虚极寒战而陷于阴寒证。

88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宜禹余粮丸。

讲解:汗家,指久久汗出者,包括自汗、盗汗。汗出伤津,心失所养而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痛,为组织枯燥的表现。禹余粮丸方缺,但观其前后文,均云发汗禁忌证,未论治疗方剂,恐此处出方为衍文。

89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讲解:发汗为解表热之法,若有里寒而撤其热,胃中更冷,蛔虫迫于内寒而上窜入膈而被吐出。

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讲解:病应发汗而下之,为逆,先发汗不为逆。亦有一说:病应先发汗却先下为逆,若先发汗,又可下之证时再下不为逆。但第2种说法在后半段中则讲不通,没有一种病是可以先泻下再发汗的,由此可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后半段可理解为:本应先下,若发汗,为逆,先泻下则不为逆。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讲解:伤寒不可下,下之为逆,攻下之后里虚,继续下利,排泄物完谷不化,且表邪不解身体疼痛。里虚寒而表不解时,法当先救里后解表,舍表救里,此为定法,后治其身疼痛。若虽经误下,而大便正常,未续得下利,则当解表。亦可解释如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经过救里后清便自调,之后再议救表。两种说法都是合理的,然以第一种说法更优。救里宜四逆汤健胃温阳去寒,救表宜桂枝汤安中养液解表。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讲解:本条应与第301条互看。“无热恶寒发于阴也”,即指少阴病,以不发热为常,故第301条曰“反发热”,《金匮要略》云“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有水则脉沉,故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解表发越水饮。本条承此而来,服了麻黄附子细辛汤而病不愈,身疼痛,说明表未解,但其表证已服过麻黄附子细辛汤而脉沉不愈,就不可再发汗,而急当以四逆汤温里祛饮。

93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讲解:太阳病法当汗解,若先下之为逆而病不愈,此时再以麻黄汤之类继续发汗,下虚其里,汗虚其表,故表里俱虚,津液血液亡失。患者因一时大脑缺血而昏冒,然无他病,可待津血回复则自愈,汗出表示津液回复,自然表气调和,昏冒自解。此时若便干,可调其胃而少少下之。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讲解:本条承接上文,未解即言太阳病先下后发汗而病不解,此时脉内外浮沉俱停当、宁静,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津液回复汗出之前,要经过振栗战汗这一瞑眩状态,方可得解。阳脉微,非微细欲绝,实指浮缓、浮弱之脉,为桂枝汤脉证,可以桂枝汤小发汗而解。若脉沉而缓弱,主血少里不和,此处略去便干这一症状,胃中有热而便干,伤人阴分故里不和而血少,可与调胃承气汤。临床上,当结合脉、证而进行治疗。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讲解:此条论述脉阴阳候病问题。太阳病发热汗出,为中风证,前文言脉“阳浮阴弱”,此言“荣弱卫强”,为互词,说明外以候卫,内以候荣。中风证宜桂枝汤。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讲解:太阳病,伤寒或中风,五六日时,由表转入半表半里,而不是伤寒五六日转为中风。太阳病发热恶寒同时发作,阳明病在里,不恶寒,但发热,半表半里时寒往热来。热往寒来,恶寒,发热交替出现,其原理待到后文讲解。胸胁为半表半里部位,外接近表,内接近里,邪气结于半表半里,则胸胁部以满为苦。嘿嘿,形容浑浑然的样子,热郁胸腹间而浑然不欲饮食。热势上行,而多呕,扰及心脏而心烦,此合称柴胡四症,下文或然症说明少阳半表半里为诸脏器所在之处,邪热郁结于此,可使诸脏器失其常度:若热势不盛,仅扰于胸膈则胸中烦而不呕;热及阳明则渴;热侵大肠则腹中痛;热及肝脾则两胁下痞结硬块;邪热兼内有行水则心下悸、小便不利、不渴,但身有微热;邪热及肺则咳。以上或然症可见可不见,以柴胡四症为主要。

方中柴胡,《神农本草经》言其:性苦辛,微寒,主心腹结气,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其味虽苦,然不似黄芩、黄连类苦性较甚,苦平微寒可以解热,可以治疗心腹部位无形结气及有形积聚。在仲景书中可治胸胁苦满,配伍黄芩解热除烦。余药皆为健胃药:半夏、生姜为小半夏汤,可以逐饮止呕,呕之原因在于胃虚,故以人参、甘草、大枣健胃补中。故本方既是健胃止呕剂,又是解热除烦剂。徐灵胎云:小柴胡汤之妙,妙在人参。病在太阳,为何传入半表半里之少阳?太阳病中,机体欲在表驱邪,四五日时,胃虚正气不足,没有机会于表驱邪,故此时虽用柴胡黄芩解其邪热,更应补中益气,以增正气,以防传变。

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讲解:本条论述少阳证形成过程。病在太阳,人体输送大量津液到体表欲驱邪外出,若未能驱邪,正气不支,欲向里退守,故在表之气血减少,皮肤腠理由致密变为疏松,邪气乘机而入与正气相搏于胁下,正邪交争,正气进邪气退则恶寒,正气弱邪气进则发热,故往来寒热,正邪交争稍停则休作有时。热邪于胸腹腔间,则嘿嘿不欲饮食。半表半里,布有心肺、肝脾、胃肠、肾脏诸多脏腑,热及胃肠水谷之海,激动水气则腹中痛,胸上有热而腹中水气作痛,亦可作呕,主以小柴胡汤。但若病势剧烈,由太阳传入半表半里,之后又传于阳明之里而见渴,可以白虎汤治阳明里证。临床上可在少阳阶段兼见阳明证时处以小柴胡加石膏汤。

98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讲解:太阳病一般六七日,为内传少阳之时,脉迟弱见于浮,主气血不足于外,与上条“血弱气尽”义同。恶风寒说明表证未罢,手足温与里虚有寒之四肢厥冷相对,说明里有热,里热蒸腾而汗出。阳明病若有湿则与太阴有联系,故云系在太阴,同在里位,病分二种,阳明为实热证,太阴病与之相反,为胃虚水停,阴寒盛,则饮重而复病下利,发为太阴病,机体无力收持水气,而作吐利,结合第187条可便于理解。里位时开始有热,水火互相进退热盛则小便数汗自出,水分尽出,变为热实。古人认为小便不利,身当发黄,六七日时,小便数,汗出之后,津液干,大便硬。

阳明热证但里有湿,云系在太阴。表证未罢不可下,少阳证不可下,里有湿更不可下,但医者仅着眼于里有热而手足温,故再三攻下,伤其胃气则不能食,胃气一虚,水气客邪,均盛于半表半里,而胁下满痛,湿热重,小便难,则湿热无以发越,瘀热在里而发黄,古人认为黄疸是脾土色现,是不对的,但其总结的利湿清热的治疗方法是科学的、有效的。颈,即脖子两侧,属少阳,项,为脖子后面,属太阳,太阳证未罢,少阳证已现,加之胁下满痛,类似小柴胡汤,但其有“本渴饮水而呕”的水逆症状,不可服柴胡剂,应服茵陈五苓散利水退黄,若用小柴胡汤,水饮冲逆,在上则哕,在下后重,此处为倒装句,引起重视。疾病万变,而病位有表、里、半表半里,而病情分阴阳,阳有热实,阴有虚寒,表位为太阳、少阴,里位为阳明、太阴,半表半里为少阳、厥阴。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讲解:伤寒四五日,多传少阳,身热恶风,表证未罢,颈项强为太阳、少阳证俱在,胁下满为柴胡证,手足温而渴,为里有热,但热势不甚。三阳并病,太阳禁吐、下,阳明禁汗,少阳禁汗、吐、下,治取少阳为定法,临床上于小柴胡汤中加入石膏,疗效更佳。本条与上条区别就在于有无水逆证,上条柴胡证仍在,理应以小柴胡汤与茵陈五苓散合方为当。

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建中汤】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六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胶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小建中汤,以甜故也。

讲解:太阳伤寒,脉浮涩为阳脉涩,脉沉弦为阴脉涩,为寒在内而血不足于外,中虚生寒,而腹中急痛,应为拘挛拘急疼痛,胃虚不能化生水谷,故在外营卫不足。但是脉弦亦为少阳脉,少阳病血弱气尽不充于外,亦可见阳脉涩,小柴胡汤也治腹痛,故脉证可两见于小柴胡汤证与小建中汤证,根据先里后外之定法,先用小建中汤救里,若没有完全好转,则是柴胡证,与小柴胡汤。

小建中汤即桂枝汤倍用芍药再加饴糖,芍药治腹中拘挛痛,但芍药微寒,故大量用饴糖,甘味补中缓急制寒。故本汤的适应证,为桂枝汤证见中虚有寒而腹急痛者,临床上有很多里虚腹痛而表不解,可用本方补虚解表,不似大建中汤专一补里。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讲解:前半段言无论伤寒、中风,如果发现柴胡汤证,但见柴胡四症之一便可应用,不必四症俱备,但此句应活看,不能理解为见一症便用,应结合其他脉证,符合小柴胡汤证病机方可使用。

柴胡汤证禁下,若误下之后,柴胡证未变,可再服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一句,后人常误以为柴胡汤为发汗剂,蒸蒸为热象,服小柴胡汤后,人觉蒸蒸发热烦躁,而寒战,发热汗出,这是邪盛正虚时,服药中病而出现的瞑眩状态,而非每服柴胡汤都会发生,瞑眩状态过后病即可解,应先嘱咐病人,有所准备。

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讲解:本条补充第100条,论小建中汤不仅治腹痛。伤寒二三日,表不解,中虚血少,不能养心而心中悸动不安,表不解而烦,故与小建中汤补虚解表。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大柴胡汤】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洗)半升,生姜(切)五两,枳实(炙)四枚,大枣(擘)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讲解:太阳病十余日,暗示传入少阳而为柴胡证,而医者一再与服泻药,四五日之后,柴胡证未因攻下而罢,先用小柴胡汤。但由于误下里虚,大部分半表半里之邪乘虚入里,虽有少阳柴胡证之呕,但心下即胃部痞塞不通而急紧,为较轻的里实证。郁郁,即默然,其烦亦较阳明病为轻,乃微烦,虽与小柴胡汤,但这些症状仍在,故与大柴胡汤下之。

呕之一症,在小柴胡汤证中由于热邪激动胃中停饮而致,以半夏、生姜治之。在大柴胡汤证中除此之外,尚有胃肠实满,气不得下降,逆而上升的原因,半夏、生姜则不足以止呕,而应用枳实、大黄通利大便,导气下行为法。邪去而里自安。

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柴胡加芒硝汤】

柴胡二两十六铢,黄芩一两,人参一两,甘草(炙)一两,生姜(切)一两,半夏(洗)二十铢(本云五枚),大枣(擘)四枚,芒硝二两。

右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讲解:根据文义,“下之以不得利”应改为“下之而不得利”。太阳伤寒十三日未解,传入半表半里而又及于里,而成少阳阳明并病。胸胁满而呕为少阳柴胡证,日晡所,即申酉时日将落的时候,热结于里,常在此时发热,潮热,有人解释为定时发热,是错误的,潮热,乃其热如潮,形容热势汹涌,为阳明证,已而微利,根据后文来看,当是误治后的反应。此本柴胡证指的是少阳阳明并病的大柴胡汤证,用大柴胡汤后不会下利,现在反而微利,说明医者误用巴豆类温热攻下药,虽做成丸药后其泻下作用减缓,仅微利而已,但已属误治。下后里虚,虽仍是少阳阳明并病,但不宜用大柴胡汤之峻剂,应先服小柴胡汤解外治其胸胁满而呕,外是相对于阳明而言,少阳在外,而非解表,然后服小柴胡加芒硝汤治其潮热,芒硝与石膏同属大寒药,解热力强,而大黄等药是偏于去里实,消胀满。

本方是小柴胡汤取原方三分之一量加芒硝而成,原方一剂三服,现仅取一服之量再加芒硝,芒硝为结晶体,不与他药同煮,仅在最后放入药中,微微加热即可。用于治疗小柴胡汤证又见大便不通发潮热,热盛时可再加石膏。

105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讲解:本条说明不仅少阳阳明并病不可服巴豆类丸药,真正的里实热证也不可服之。伤寒十三日,传入于里曰“过经”。已发谵语,里热证见,当以承气汤下之。如果小便多,津液由前阴出,大肠应燥,大便应干,但病人反而下利,可知曾用丸药攻下,观其脉调和,不是说其为正常之脉,乃是相对于三阴病中阴阳绝离、下利清谷、神昏谵语、躁扰不宁之脉微欲绝而言,此调和是由于丸药攻下,中虚而脉不急数,其实仍是里实热证,而无大满、大实、大痛,故不用大承气汤而用调胃承气汤治之。

此两条说明中医治病要明辨寒热,而不能仅着眼于症状,一见便闭,便以丸药逼其肠腑,里实热证时当选用寒凉攻下之品。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二两,芒硝二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讲解:太阳病不愈,一般传入半表半里或传里,但也有热结在膀胱而成瘀血证者。热结膀胱,非谓瘀血结在太阳之腑膀胱之里,而言其部位在于少腹,因人站立,液体物质就下,多结于腹底盆腔。瘀血中晦恶之气上冲大脑而发狂躁,有的瘀血可自行排出则愈,不能自下者、或下之未尽者,都可用桃核承气汤下之则愈。若表证未解,还不可用桃核承气,应先用麻黄汤或桂枝汤解表,表证已解,仅见少腹急紧结硬,按之有抵抗感,其人如狂,才能以桃核承气汤攻之。

本方用调胃承气汤攻里热,加入桃仁祛瘀血,桂枝降其上冲之晦恶之气。临床多用于瘀血证急性发作期以发狂为主证者,而不用于内出血病人而意识正常者,后者多属少阴篇桃花汤证。瘀血多在体内潜伏,太阳病时即可诱发瘀热互结而致病,但亦有无太阳病而发病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膀胱非指太阳腑证,而指少腹这一部位而言。

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洗)二合半,大黄二两,牡蛎(熬)一两半,大枣(擘)六枚。

右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讲解:伤寒八九日,传入半表半里,而为柴胡证,少阳柴胡证不可下,若下之,即如后文第264条言“下则悸而惊”。少阳病热在胸腹腔间,而胸胁苦满,若吐或下,更虚其里,热乘势入里,攻冲头脑而烦惊。胃气不和而谵语,里虚生饮,水饮受邪热客气激荡上冲不下,而小便不利。水饮停滞而身重、不可转侧,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之。本方为小柴胡汤加龙骨、牡蛎、铅丹、大黄、桂枝而成,小柴胡汤治胸满而烦,龙骨、牡蛎治神经官能症之烦惊。铅丹有毒,亦治惊悸,临床一般用3克。谵语而加大黄,气上冲而加桂枝。本方多用于精神失常症状。

108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讲解:开始为太阳伤寒证,而腹满,谵语病已入阳明,寸口脉浮紧,为表证未罢,故此为太阳阳明并病。《医宗金鉴》认为下半句“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有误,当是。

109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讲解:伤寒,发热恶寒,说明表证仍在,里有热而大渴欲饮水,饮多则腹满。伤寒应无汗,此时自汗出,说明表欲解。小便利,而水有出路,热可泄,满可消,故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亦不可理解,为误。

110太阳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讲解:以下几条谈火攻的危害,本条论火攻逼取大汗而伤津液。太阳病二日时,一般并不传变,但前文第4条言“脉数急者为传也”,胃气不和则躁,说明传里迅速,于第二日出现“躁”这一征兆,热已及里,更不可用火攻,医者反用砖、瓦烧热,用布包裹,熨其背,使其汗出,为古人火攻,发汗之一法。火攻之后,大汗出,津液伤,胃中干而发烦躁,谵语。

十余日后,如果胃中津液回复,津液下布至大肠而自下利,振栗为欲愈之瞑眩状态,病自然可愈。“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为倒装句,应置于“大便已”之后。

胃中津竭不能润下,故自腰以下无汗,亡津液故不得小便。热向上壅,激动水饮上冲而呕,水火不两立,热盛则逼津外出,可汗出,亦可小便数,但又无溲可失,故仅是欲失溲。人体津液不能布下,而足下虚则恶风。胃中水涸,大便结硬。水谷不别,则或发为大便溏。小便不利,或发为大便干。此时大便干结,理应小便数,但因津伤谷气不得下流而小便反不数,量亦不多。大便已,后接倒装一句,头卓然,即骤然疼痛,亦为瞑眩状态,体液布足,足心热则不恶风,此皆谷气下流、津液回复之征,故病能愈。

111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讲解:本条亦论火劫,但病情较上条险恶,危及生命。太阳中风,津虚多热,多以桂枝汤安中养液而解热,不可用麻黄汤发汗,此处反以火劫,迫使大汗出,风邪本为热性阳邪,再加以火劫之热,邪热因火而盛,其势如焚,血流散于脉内,气溢失于脉外而为汗,失去气血存在的一般状态。外邪、火攻,两阳熏灼人身筋骨肌肉,而发身黄,此处身黄非指黄疸,乃指前文第6条火攻发黄之意。热亢于上而鼻衄,水竭于下而小便难,阴阳指气血,二者俱虚竭,身体枯痿而燥热,热上攻但津液虚,故仅是头部出汗,颈以下无汗。糟粕结于胃肠,而腹满,热壅于上,而微喘,热逆于上则口干,热蚀肌肉则咽烂,大便干燥,阳明结实,而发谵语。津伤虚极胃气欲败,影响脏腑机能而干哕。神识不守则手足躁扰,捻衣摸床而不自知,此为病实正虚,为欲死之危候。如果小便尚且通利,说明仍有津液,还有治疗的机会。

上条仅是里有热,并不虚,故火攻之后,病尚轻浅,此条中风津液亏虚,再以火攻,则险象环生。

112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牡蛎(熬)五两,蜀漆(洗去腥)三两,龙骨四两。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讲解:太阳伤寒,表实不虚,脉浮无汗,医者以火迫劫汗,大汗出后,亡阳即亡津液、亡血液,血不足以养心,心怯则惊狂,或可理解为:火劫为热,与邪热相遇,两热相合,激荡水饮,起而攻冲头脑而发惊狂,亦可解释。卧起不安,形容惊狂之状,应以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

本证为伤寒,虽大汗出而表未解。此时不可用麻黄汤发汗,仅可用桂枝汤加减治疗。桂枝去芍药汤为底方,说明必有胸满,乃水饮、邪热逆满胸中所致。方中蜀漆,即常山苗,可攻逐水饮,消散痰结,与龙牡同为镇静药,可治胸腹动悸,发惊发狂。

本方用于桂枝去芍药汤证而又见精神症状者。

113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讲解:病形像无汗之伤寒,但脉弱并非弦紧,说明津液虚,脉中血少则弱,津液少引水自救则口渴,结合前文,当以桂二越一汤治疗,不可大发汗,更不可火攻,火攻竭其津液,当发谵语。津液虚而发热,脉浮,不可大发汗,当稍稍发汗,清肃表里。此条应与第27条合看,若单看此条则难以理解“弱者必渴”、“弱者发热”等问题,故后世注家大多错注或妄改。

114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讲解:火熏,即用火将地烧热,人躺在热地上取汗,亦是古人发汗方法之一。火熏后一般都会汗出,若不得汗,则说明津液已虚,无汗可发。但太阳病若不发汗,邪无从出,又加火热攻于里,其人必躁,躁者,乱也。烦者,热也,躁的程度较烦更深。到经不解,是指前述“发于阳者,六日愈,发于阴者,七日愈”,故太阳病自愈就在六七天,若六七日不愈,外邪火热不解,热欲外越而破血络,故便血,此便血因火热内攻而名之曰“火邪”。这类便血,表未解者,当先解表,表证已解,可考虑使用竹叶石膏汤。

115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讲解:太阳病脉浮热甚,为实证,应在解表药中加入石膏这类清凉药物的解热,而反用治虚寒证的艾火灸之,热实证反以治虚寒之法治之,热盛又继以灸火,反助其热,热因火激动而上炎,故咽中干燥而吐血,在临床中误用热药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116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讲解:脉微者,血不足,数者有热,为津虚有热之病,更不可灸。若灸之,火与热合,人发烦逆。逆者,咳逆、呕逆之向上冲逆症状也。灸可济热而伤津,津液本虚,越灸越虚。有热本实,越灸越实,津血流散脉中而失常度。灸火看似微小,但对于虚热之证,内攻十分有力,甚至于伤筋焦骨,津血难于恢复。《金匮要略》云:“痉家有灸疮者难治”,痉,津液枯燥,肌肉不和而致,如有灸疮,血气难复,痉病难愈,即言此意。

后半段脉浮为病在表,法当汗解。若误用火灸,邪无出路,反因火而更热,体液充斥体表欲作汗而不得汗,聚而成湿,流注于下,故病人自腰以下沉重麻木,究其原因乃因火而成逆证,此病可以自愈。因误治之后,身体受挫,待阴阳自和,必先发瞑眩状态而烦,后阴阳调和,汗出而解。因其脉浮,病仍在外,故知其有这一转归,但临床上,多用桂枝汤,如果服桂枝汤后,余症皆解,腰以下重而痹仍在者,当服苓姜术甘汤。

117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桂枝加桂汤】

桂枝(去皮)五两,芍药三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讲解:烧针,即将针蘸上油或酒点燃,待针烧至通红时刺入病人体内,以迫取大汗。针处被寒,即现在所讲因消毒不彻底而出现感染,针刺之处红肿,其肿如核。奔豚,即是剧烈的气上冲,《金匮要略》言:“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发作时非常难受,过一阵则自己平静,是一种自感气上冲的神经症状。《金匮要略》言“奔豚病皆从惊恐得之”,此处惊恐非指外界使人惊恐的事物,结合本条很好理解,乃是指烧针迫使大汗出后,人的精神受到巨大的刺激,而产生惊慌,加之针外被寒而红肿,故发奔豚,气及水趁上身发汗之虚而上冲胸心,与桂枝加桂汤。灸其核上各一壮,为治疗感染之法。

本方为桂枝汤原方再加二两桂枝,由此可知桂枝可以降气治冲逆。赵绍琴教授曾遇一病人,患奔豚病,问于我,与桂枝加桂汤,服后渐愈。后治另一病人,无表证而用此方,无效,故可知后世言桂枝治奔豚气之说,为无稽之谈。此方乃是解表以降冲逆之法,当有表证未解的脉浮,发热等症状,若无表证,而有水饮,当用前文苓桂枣甘汤。

118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去皮)一两,甘草(炙)二两,牡蛎(熬)二两,龙骨二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讲解:火逆,即指前文提到火攻后“腰以下必重而痹”这类情况。欲自愈者,当自汗出,表乃解,不可下之,更不可加以烧针,若既攻下又行烧针,一误再误,患者必烦躁,卧起不安,而表证仍然未解,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本方用治范畴与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相近。本方桂枝、甘草辛甘合用,起解表作用,龙牡用治恐惧惊慌,胸腹动悸,精神失常,即桂枝甘草汤证又见精神症状。

同是桂枝汤加减方,但救逆汤既用生姜,桂枝用量又较大,所以可知桂甘龙牡汤证表证几经误治,所剩无几,但如果临床见证表邪犹盛,可增加桂枝用量至9克。

119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讲解:本条为火攻做一总结。太阳表实,实以虚治,加以温针,一方面使之大汗亡阳,气上冲逆,另一方面火热上攻头脑,而发惊狂。

这几条言太阳病,尤其是表实证时,均不可以火攻迫汗。

120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讲解:太阳病发热恶寒,只可汗,不可吐、下、火攻。若误用吐药,虚其胃,而邪陷于里故自汗出、不恶寒、发热,即变为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阳明病一般关上脉大,但吐之后,胃气虚而脉细,有热而数,可知其非太阳病传至阳明病,当是医者误用吐药治疗太阳病的结果。若是近一二日吐之者,胃中气逆,温温欲吐,吐后胃中空虚故腹中饥,但一吃就想吐。若三四日前吐之者,虽无温温欲吐之情,但胃热不和,不喜热粥,喜食凉冷,然其胃气仍虚,早上服之食物难于消化而于晚上吐出,故称小逆,问题不大。

121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讲解:此条较上条内陷之热较重。太阳病宜汗不宜吐,误吐后太阳病内陷于里而不恶寒,烦热特甚而不欲近衣,这是因误吐之后而产生里热内烦的结果。

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讲解:脉数主热,热能化食,理当消谷欲食,但此时不能食而反吐。这是因为发汗太过,令津液虚于外,胃气(膈气)虚于内,故此脉数当为虚数之脉。外邪乘胃气虚而内客于胃,客热不能消谷,故不能食,胃气虚生饮,故吐。后文之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均可用之。

12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宜调胃承气汤。

讲解:本为太阳病,十余日当传他经。因巴豆既可大吐又可大下,若大吐后,心下即胃中经常温温欲吐,温温,即愠愠,烦恼苦恼之意,吐甚则胸中痛,郁郁微烦;若大下后则大便溏,腹微满,此时可与调胃承气汤,调和胃气,但用量宜小。若不是极吐下后不可与调胃承气汤。

若证见“但欲呕、胸中痛、微溏”,应是柴胡证,但此呕乃是温温欲吐,与柴胡汤证频繁呕吐之喜呕不同,参考腹微满、胸中痛、便微溏等症状,故可知是经大吐下之后的结果。说明临证问病务必仔细。

124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抵当汤】

水蛭(熬)、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桃仁(去皮尖)二十个,大黄(酒洗)三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讲解:太阳病六七日,为当传里之时,但外热仍在,脉沉为在里,微主结实,脉沉微,说明结的程度相当深,却未结于上而成结胸,其人发狂,比桃核承气汤证“其人如狂”更剧。由于热与血结于下焦,少腹当硬满。少腹硬满,其因有二:若小便不利,膀胱蓄水,少腹可硬满;若小便自利,当责之瘀血,故下血乃愈。古人认为血受热邪,结于下焦而成此证,但临床多见病人素有瘀血,瘀血留滞于盆腔中者最多,偶尔由外因诱发而发狂。如果病情重笃,瘀血难化,应与抵当汤,若病势偏轻者,可与桃核承气汤。

本方较桃核承气汤,去掉解表之桂枝,甘缓之甘草,解热之芒硝,而加用祛瘀解凝药水蛭、虻虫,用治顽固、陈旧性瘀血,力量强于桃仁、丹皮。瘀血重证当以本方驱逐,因非其药难以抵当病势,故名之曰抵当汤。

125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讲解:本条论血水之辨。太阳病、发黄、脉沉为在里。结为脉来间歇,主于里有阻碍。少腹硬,说明其结在于下焦:若小便不利,当为膀胱蓄水,而非血证;若小便自利,当为瘀血。瘀血影响脑系,其人如狂,则可明辨其为蓄血证,仍用抵当汤。

126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抵当丸】

水蛭(熬)二十个,虻虫(去翅足,熬)二十个,桃仁(去皮尖)二十五个,大黄三两。

右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讲解:伤寒表不解而有热,少腹满,有两种原因:一是前文提到的小便不利,非利小便不能解表;二是蓄血证,血不下,里气不畅,则表亦不解。应当下血,不可用其他药发汗、吐、下,因其无发狂、如狂,故不可大攻,宜小其制为丸,服用次数增加,服时用水煮丸。晬时,即一昼夜24小时,当下血,若不下,再服。

127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讲解:本条承上条言蓄水证,小便虽利,但亦可停水,因其饮水多,胃中水蓄而心下悸动,《金匮要略》亦言病人饮水多而为心下有留饮,甚者心悸,微者短气,为留饮冲逆心肺而致。若小便少者,必苦少腹里急,少腹满,此言里有蓄水有两种证候:一者水停胃中,而短气心悸;一者水蓄膀胱而少腹里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