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28条~第178条)128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讲解:本条以设问形式解释结胸证。结胸,实为水与热结于心下而上及胸膛之病。藏结,为邪结于藏器本身。结胸证,心下按之痛,若剧者,不按亦痛,邪结于胸膈,隔阳于上而寸脉浮。胸中大气不得交于下,病在里,故关脉沉。

129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

讲解:藏结症状类似结胸,同样是疼痛拒按,但藏结多阴证而无阳证。饮食如故,即知非水热结于胃中。时时下利,为阴寒下利。因中有阻隔,故寸脉亦浮,关脉不仅沉,且小细紧,小细者言其中气虚,紧者言其寒,为邪结内脏之病,多难治,根据临床观察,应类似肝癌等病。藏结多寒,舌苔滑为湿象,结者散之,欲图攻邪,但其中夹杂湿、虚,则不可攻,为难治。

130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讲解:藏结无阳证,多阴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应活看为只寒而不热,没有发热恶寒、往来寒热的症状。病为阴证故人安静,邪结于内而不躁扰,故云“反”静,舌上苔滑,为湿象,不可攻之。

13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

大黄半斤,葶苈子(熬)半斤,芒硝半斤,杏仁(去皮尖,熬黑)半升。

右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讲解:病发于阳,即太阳病,应汗解,若误下之,虚其里,邪热乘虚而入,而成结胸。病发于阴,阴证宜温不宜下,若误下之,而作痞,此痞非“心下痞”之痞,为痞块之意,即藏结,因论中藏结难治,故不言治法,下文皆言结胸。结胸形成的原因即在于太阳表证未罢而下之过早,若太阳病已传阳明,则下之为宜,过早者即相对于此而言。

结胸者,项强如柔痉状,《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篇言及刚痉、柔痉,痉,即津液丧失,组织枯燥,肌肉不和而发痉挛,甚则抽搐背弓反张。伤寒无汗者为刚痉,葛根汤主之;自汗出者为柔痉,桂枝汤加栝蒌根(栝蒌桂枝汤)主之。结胸范围扩大及于颈项,亦觉紧张痉挛,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此处只是强而已,心下虽痛但远未及大陷胸汤证,病势较缓,故小其制为丸治之。

本方大黄、芒硝攻其热结,葶苈子、杏仁攻其水邪,甘遂有毒,驱水力强。先捣筛大黄、葶苈子,后纳芒硝、杏仁,和散,取如弹丸大小一枚,甘遂末用一钱匕,匕为勺意,是古人盛药的一个器皿,一勺为古时一钱,古时一两合现一钱,一钱合现一分,量很少,再加甘味白蜜一缓疼痛,二缓药力。以水煮散,顿服,一宿而下,如果不下,可以更服,以下为度。大黄,芒硝二药,功能攻下去热,配桃仁、水蛭、虻虫则可下血,配合黄连、黄芩可下热解烦,配合甘遂、葶苈子则可下水。

132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讲解:结胸病,脉浮为有表证,脉大为虚,邪结不实,此不可下,下之则死,可见结胸病下之也不宜过早。

133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讲解:结胸症状具备,应当机立断,急下乃治,若延误致烦躁不宁,病人亦死,此两条言结胸病情险恶,既不可下之过早,又不可下之过迟,必须把握好医治的时机。

134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大陷胸汤】

大黄(去皮)六两,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减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讲解:本条承接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而言。太阳病,浮则表证仍在。动脉王叔和云其“关脉如豆摇摇谓之动”此误也,脉跳突摇摆,即滑之甚者谓之动,非独关上可见。脉浮主风邪在表,脉动主痛,脉数既主有热,又主热盛伤津,如肺结核晚期,热盛灼津则脉数特甚。病在表者,头痛发热而恶寒,动者,亦可作痛。数者,亦可作发热,虚则微盗汗出,症状与脉象相应。表证未解仍当发汗,若误下虚其里,脉动数而转为脉迟,主里有阻隔,正邪交争于胸膈而膈内拒痛,外邪乘虚入里动膈而心中懊,“阳气”即体液,表证时布于体表,误下则随邪气同入于里,与热邪相合,变为结胸,心下硬痛,大陷胸汤主之。虽然水热互结却不结胸,热循里上攻而头汗出,自颈而下,身上无汗,热仍不得发越,如小便不利,相结之水热不得外泄,瘀滞而发黄。

本条说明结胸与黄疸皆是湿热为患。在上结于胸膈则病结胸,若瘀于里则病黄疸,文中黄疸为客,结胸为主,乃“借客明主”之手法。

大陷胸汤力量峻猛,强于大承气汤。故服后,大都下利,下利之后,勿再服本方。

13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讲解:本条及第136条言结胸非皆得于误下,亦有自发。伤寒六七日,为由表传里或传半表半里之时,若人体本有水气,邪热内传与其相结,则发为结胸,既结胸又热实于里,病在里则脉沉,病实而脉紧,心下自觉疼痛,按之如石般坚硬,且疼痛更甚,说明除有结胸以外,里实证亦很明显,以大陷胸汤主之。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讲解:伤寒十余日,多已传里,热结在里,但还有半表半里之往来寒热,说明此为少阳阳明并病,故与大柴胡汤。若仅是结胸,邪全部结于里,而外不现大热,即无表热,因胸胁水结,气不旁达,热循里上冲而头微汗出而身无大热。注家多分离第135、第136条,云第135条言热结胸,第136条言水结胸,此误也。此2条均为水热互结,而形成结胸。

本条亦说明大柴胡汤证与大陷胸汤证之鉴别点:大柴胡汤证必见少阳症状,而结胸则无往来寒热等症状;其结胸症状与少阳胸胁苦满亦有较大差异,少阳证为两胁胀满,结胸证则病位在心下;大柴胡汤证见心下急,大陷胸汤证见心下痛,按之石硬,临床应仔细鉴别。

137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讲解:太阳病在表,应发汗,但不宜重剂发汗,如桂枝汤证误用麻黄汤或大青龙汤则为重发汗,重发汗后大汗流漓,病常常不解,若复下之更误,津液亡失而病陷于里。胃中津伤故大便干,五六日不大便,津虚故舌上燥而渴,应为阳明证,阳明证应日晡所发潮热,但此时仅是小有潮热,是由于水结于胸下而不会外现大热。心下至少腹硬满,不可碰触,说明里实明确,以大陷胸汤主之。

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小陷胸汤】

黄连一两,半夏(洗)半升,栝蒌实大者一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

讲解:此条论述小结胸病证治。与大结胸相比,小结胸部位较小,仅位于心下一点,邪结程度亦较轻,按之才痛,病结较浅而脉浮,阻隔不甚而脉滑,病轻故药亦轻,以小陷胸汤主之。

方中黄连解热,半夏祛水,栝蒌实大量使用,有解凝缓下之功,后人改为栝蒌仁为误,实者,果实也,为现用之全栝蒌。大者一枚重数两。临床咳喘病人可用此方宽胸祛痰,但必须用于热证,注意全栝蒌用量须大,可用至45克左右。

139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讲解:根据文义,当依《医宗金鉴》将“四日复下之”改为“四日复下利”。太阳病二三日时,不应传里,“不能卧,但欲起”,言其心下必结有邪,或是水饮,水饮就下,坐则沉于下,卧则上冲压迫膈肌,则短气而喘;或阳明腑实,腹满而喘,亦可见利。若为实证,则脉沉紧或沉滑、沉大。若脉微弱,其结不实,则为水饮,此处称为“寒分”。有水饮,不可服泻药,若服泻药后利可止,则说明不但有水,亦有热,必作结胸。二三日服泻药,至第四日仍继续下利,水饮随泻下而排出则不会发生结胸,此为“协热利”,意即下利之中夹有表热,亦名“挟热利”,治宜葛根芩连汤,热去则利自止。此条借协热利来说明结胸产生的病因,亦属“借客明主”文法。

140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讲解:此条自“为欲解也”之后,均为以脉定证,若不结合具体的病例,泛泛而论则很不可靠,如下后脉浮,前文提到“此为在外”,当服桂枝汤,此处言必结胸,结胸之脉为寸脉浮;邪盛之时脉紧容易发生咽痛,但不一定发生,后半段恐为王叔和加入,略去不讲。

太阳病宜汗不宜下,下之为误治,其脉促,促者寸脉浮,关以下沉,可见于结胸,亦可见于表不解。不结胸,则表证仍在外,未因下之而入里,解表即可。

临床上一定要脉证合参,以明病证,如女子有孕二三月,阴搏阳别而脉滑,一定要结合妇人断经二三月等等因素,才能判定有孕,所以说某脉不一定专主某证。

141太阳病,应以汗解之,反以水噀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文蛤散】

文蛤五两。

右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三物白散】(桔梗白散)

桔梗三分,巴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一分,贝母三分。

右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讲解:本条当自“五苓散”后分为两段,“文蛤散”应为“文蛤汤”,“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应改为“三物白散”。病在阳,即病在表,在表当以汗解,而医者反用凉水噀之,喷脸谓之噀;或者灌之,以水浇身谓之灌,均为古人以冷水激迫汗出的方法。热邪被凉水阻遏而不得外越,当汗不汗出,热郁于里则烦,热与水相激,而皮肤起粟粒样皮疹,即日常所说“鸡皮疙瘩”,因热未及里,故虽欲饮水而反不渴,应服文蛤汤。文蛤汤即大青龙汤去桂枝加文蛤,而麻黄用量减半,因表证不甚,故去桂枝减麻黄加入文蛤清热止渴。《金匮要略》云:“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而治消渴。文蛤散中只此一味,咸寒解渴,文中“意欲饮水,反不渴”岂能用之?文蛤汤亦出《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篇:“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彼处亦方证不合,吐后伤津,应服文蛤散止渴,断无吐后口渴反用发汗之理,当为传抄之误。文蛤,一说为花皮蛤蜊,《医宗金鉴》言古人又称五倍子为文蛤。临床上五倍子止渴效果不明显,可换用花粉,牡蛎二味代之。

服过文蛤汤后,仍欲饮水而表不解,恐内有停水,若小便不利,可与五苓散。

结胸病中,又有一种寒痰凝结而无热的情形,纯为寒实,则不可用苦寒泄热的小陷胸汤,白散治寒实而不治热,故:“小陷胸汤”“亦可服”几字当删去。

白散,为温下寒饮之剂,桔梗、贝母二药排痰,巴豆性热,既涌吐又泻下,用于寒实证,临床将巴豆炒出油脂,以草纸将油吸尽,而用巴豆霜,毒性较小。白散强人服半钱匕,羸者减之,用量很小,若在膈上则吐,在膈下则利。若不下利,则服热粥;利不止,则饮凉粥或凉水亦可止利,则看出巴豆之性热,方后“身热”至“如上法”与文意、证见不合,当删去。

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讲解:太阳病传入少阳而太阳未解,发为太阳少阳并病:头项强痛为太阳证;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为少阳兼证,但或眩冒,有时如结胸,均示少阳证不甚明显。可以针刺颈椎,胸椎相接之处以泄其热,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旁一寸五分,肝俞位于第七胸椎旁一寸五分,以对证治疗。因其有少阳证,故慎不可发汗,发汗则易转为少阳阳明并病,见谵语、脉弦,当刺期门,期门穴位于乳下第二肋端,可去胸中邪热。

143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讲解:妇女患中风证,发热恶寒,恰好月经来潮,表邪乘子宫空虚而入,称为热入血室。热邪陷入血室,在表之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为少阳证,谵语为蓄血影响脑系之象,当刺期门。“随其实”,意为病变虽在下焦血室,但病证反映却在上部胸胁下满,刺期门可解此处邪热。

144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讲解:妇人,中风证,七八日后,虽无发热恶寒,但出现“续得寒热,发作有时”即往来寒热,定时发作,月经中断,血与热结,亦是热入血室。临床上多以小柴胡汤合入桃核承气汤或桂枝茯苓丸为是,亦有用大柴胡汤配合桃核承气汤或桂枝茯苓丸之机,当审其证是否可下而定,单用小柴胡汤的机会不多。

145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讲解:外感伤寒初作,而恰巧月经来潮,有两种转归:一是血与热结出现症状,如第143条,必须治之;一是热随血去,表邪可解必自愈。本条即是第二种转归,仅仅入夜谵语,别无他病,可不予治疗,勿施吐、下,则无犯胃气,勿汗则无犯上二焦,可自愈。

14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

桂枝(去皮)、黄芩各一两半,芍药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炙)一两,半夏(洗)二合半,大枣(擘)六枚,生姜(切)一两半,柴胡四两。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讲解:本条言太阳少阳并病之证治。伤寒六七日为由太阳向阳明、少阳传变之时,发热恶寒,支节烦疼为表证未解。心下支节,支同“枝”,即两侧之意,心下两侧即胸胁部,心下支节即“胸胁苦满”的另一种说法。微呕亦为少阳柴胡证,故治之以柴胡桂枝汤。

本方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用量减半而合方,用治太阳少阳并病。少阳证虽禁汗、吐、下,但若表证未解,不妨表证、半表半里证同时用药,在小柴胡汤基础上,加用解表药。如加薄荷、桑叶、菊花或合用葛根汤,疗效很好。小儿发热多见此证。

147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半斤,桂枝(去皮)三两,干姜二两,栝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熬)二两,甘草(炙)二两。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讲解:伤寒五六日,为由表传半表半里之时,已发过汗,而表未解,古人有一种“先汗后下”的陋习,汗之不解便泻下,使邪热内陷,不仅见胸胁满之半表半里症状,里亦微有所结,但非如阳明病、结胸病一样结实特甚。汗后泻下,丧失津液,加之气逆上冲,水气不降,故小便不利,里有微结而渴,胃中无停饮而不呕,气上冲而但头汗出,心烦与往来寒热均为柴胡证,“此为未解”,言既有表证未解,又有柴胡证未解。

本证有柴胡证故用小柴胡汤为底方,因胃不虚而不用人参、大枣,因不呕而不用半夏、生姜,口渴故用栝蒌根、牡蛎,二药相配有润下通便作用。栝蒌根即天花粉,临床祛痰宽胸用全栝蒌,去热解渴则用栝蒌根。桂枝甘草汤合干姜解未尽之表邪,降上冲之逆气。本方临床应用注意两点:①大便微结者,可用本方,大便正常服本方可致微溏;②本方用于治疗无名低热,如肝炎发热,可解之。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讲解:本条即为解释上条“微结”一词。阳微,指津液微少,阳微结者,是指由于津液内竭而致大便硬结的为证言,本条可分以下三段解:

“头汗出,微恶寒”,太阳的表证还在;“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阳明内结已显。津虚血少,则脉细;不充于四末则手足冷,可见此之阳明内结,纯由于津液内竭所致,故谓此为阳微结,而与胃家实的阳明病不同,所以必有表(指头汗出、微恶寒言),复有里也(指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言),虽脉沉亦在里之诊,如其为阳明病,依法当多汗,今只头汗出,故知为阳微,而非胃家实的阳明病也。

假令是纯阴证的脏结,又不得复有外证,当悉入在里,而以上为证乃半在里半在外也,也即半表半里证,故肯定不是脏结。

脉虽沉紧(细),亦不得认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证不得有头汗出,今头汗出,乃热亢之候,故知非少阴也;津液内竭的阳微结,汗下俱非所宜,只可与小柴胡汤通其津液,表里和则治矣。设服药后而大便硬仍不了了者,可与麻子仁丸,得屎而即解矣。

按:脉虽沉紧,当是脉虽沉细,以前文有脉细,而无脉紧,必是传抄之误,宜改之。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为里实,但同时又微恶寒、手足冷、脉沉细,最易误为纯阴内结的寒实证,只头汗出一证属阳不属阴,以是则微恶寒亦可证为表未解,乃肯定为必有表复有里的阳微结,阳微结者,即阳气(津液)内竭的大便硬结证,详见阳明病篇,互参自明。脉沉细,为少阴脉。微恶寒、手足冷,亦易误为少阴病,但阴证不得有热,头汗出为热亢于上,故知非少阴。辨证要全面观察、反复细推,才可无误,本条即最好一例,宜细玩。

本条主要讲:由于汗下无法而致亡津液的变证,亦即上节所谓为“微结”者,乃是半表半里证,不过“可与小柴胡汤”,不如柴胡桂枝干姜汤更较贴切,或传写有遗误亦未可知。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

半夏(洗)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伤寒五六日,多为去表内传之时,以传少阳更多。呕而发热,小柴胡汤可解热止呕,但必须结合其他脉证而定是否为少阳证,单见喜呕一症便言为柴胡证是不全面的。里有水饮之呕治以小半夏汤;呕而头痛治以吴茱萸汤;呕而发热之热证,当考虑少阳证,应与小柴胡汤。医者误下之,若未因误下生变而为逆,仍现柴胡证,可再与柴胡汤。服小柴胡汤后,发生蒸蒸发热战栗、汗出之瞑眩状态,而后病解。下之后,心下(胃)胀满硬痛,为热结于里,乃大陷胸汤证;若仅觉胀满而不痛,为痞证,柴胡证见胸胁满,此见心下满,宜用半夏泻心汤。此处言明大陷胸汤证之心下满而硬痛,半夏泻心汤证之但满而不痛,柴胡汤证之胸胁满,为三方证之鉴别要点。

方中人参为健胃之药,胃健则气血津液化生有源,于本书中专主于胃虚而心下痞硬。因胃虚而客邪凑于胃,故用芩、连去其邪热,半夏合干姜为《金匮要略》的半夏干姜散,用于化饮止呕,甘草、大枣甘甜助人参健胃安中,全方共奏健胃化饮,祛痰消痞之效。半夏泻心汤证,证见较多,如下利、肠鸣等,此处仅言其中之“呕、心下满”。临床常用治胃肠功能紊乱。

150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讲解:太阳与少阳并病,二者均不可下,医者反与服下药,二阳热邪趁胃虚内陷,在上而为结胸,心下硬且必痛,在下而下利不止。上有所结而水浆不下,心烦不安,而成攻补两难之危笃重证。

151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讲解:脉浮紧,为邪在表,太阳伤寒之脉,法当发汗,若误下,“紧”指“邪”,邪反趁下后之虚而陷于里,发为心下痞满。“痞”为卦名,“地天泰,天地痞”,即地在上,天在下,则地气上升,天气下降,万物生长安泰;天在上,地在下,其气不可交流,则痞塞不通。医家借此而有“痞块”及“闭塞”二意,此处按之自濡,即按之柔软无抵抗,故称其为“气痞”,取闭塞之意,气者,言其无形者,非言痞块中有气体。

152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

芫花(熬)、甘遂、大戟、大枣十枚。

右三味等分,分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讲解:太阳中风,下利、呕逆,暗指葛根汤及葛根加半夏汤,葛根汤方中为以桂枝汤为基础,故此处言中风。服葛根加半夏汤后,下利、呕逆、恶寒随表邪汗出而解,内有悬饮,布于胸胁,见干呕、短气、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故云“表解里未和”。

本条语句错杂,应如下排列为佳:太阳中风,下利、呕逆,(服葛根加半夏汤,)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汗出不恶寒、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者,此表解里未和也,表解者,乃可攻之,十枣汤主之。

方中芫花、大戟、甘遂均为有毒之下水药,用量须轻,方后言三药研末等分,强壮之人服一钱,瘦弱之人服半钱,煮散,服后下利特甚,以粥调养。方中大枣妙不可言,古人用峻猛药时,多以甘味之药调和、健胃,大枣在甘味药中除可固护脾胃,又有通利小便之功,但用量宜大,一钱或半钱药末即加十枚肥大枣,若散剂增加,大枣也要相应地增加。临床用于实证胸水、腹水,具体煎煮法如下:取大枣半斤至一斤,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小火继续炖,至大枣皮核分离时,将其撇出,锅中仅留枣肉与枣汤,放入三药各6~9克,再煮,如一般煎法煎好后,去掉药渣,药液少量频服,得下利则止后服。

153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讲解:太阳病发汗后,更加发热恶寒,此指桂枝汤证误用麻黄汤、大青龙汤这类重剂发汗,大汗流漓,病必不除,大夫一见汗之不除,辄用下法,表邪内陷而作心下痞。发汗虚其表,下之虚其里,故云“表里俱虚”,脉内营气及脉外卫气俱伤,故云“阴阳气并竭”。正气大虚而邪气独存,名之“无阳则阴独”。加之烧针,其热反助邪气,大汗再虚其正气,邪益盛而正益虚,正气难支,不足养心,心失所养而胸烦。面色青黄,即言面色暗淡无泽,组织失去濡养而肤瞤,为难治,故不出方。若面色微微发黄,手足温,即胃气仍在,可达四末,津液尚未完全枯竭,还可医治。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

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讲解:心下痞,按之柔软,其脉仅关上见浮,浮为热,亦主邪结不实,胃亦不虚,故不痞硬。以大黄黄连泻心汤苦寒泄热。

本方用法值得注意,大黄6克,黄连3克,以两小碗滚开的开水渍泡,过一会儿去滓,每服一碗,柯韵伯言此方大下,验之临床此方不致大泻,而有泄热之功,若加黄芩成三黄泻心汤,用治鼻衄、吐血疗效极佳。

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讲解:心下痞,兼有阳虚则恶寒,汗出,非是表证,故以泻心汤治痞,加附子补虚温阳。附子为亢进机能之药,何处机能陈衰皆可用之,如小便失禁,心衰等,均可用附子兴奋机能,使之恢复原状。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讲解:本条言心下痞由水饮而成者。下之后成心下痞,服泻心汤而痞不除,说明非泻心汤证,因小便不利,陈水不去,结于心下而为痞,新水不入,组织缺水则渴而口燥烦,正是五苓散证。

本条说明心下痞不是一味使用泻心汤就可治疗,临床上应仔细辨证,其他疾病亦是如此。

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泻心汤】

生姜(切)四两,甘草(炙)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洗)半升,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伤寒当发汗,汗出表证已解,但病人素有胃病,平日不显,于表邪去除后胃部症状表现出来:胃中不和,心下痞鞭,水谷不化而嗳气中夹有食物气味,胁下即心下部有水气,水走肠间而肠鸣,雷鸣言其声音响亮,并有下利,生姜泻心汤主之。

本方为半夏泻心汤减干姜用量而增加一味生姜以健胃止其嗳逆,临床上见干噫食臭症状,用半夏泻心汤难以治愈,必加生姜,病方可除。但应注意,服本方后可能出现瞑眩状态而吐利加重,因本方生姜、半夏、干姜均温中祛饮,祛水力强,水饮自胃肠间出入,而作上吐下泻,为欲愈之兆。

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

甘草(炙)四两,黄芩三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黄连一两,干姜三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此条不仅言甘草泻心汤方证,更是对上文心下痞成因的解说。无论伤寒、中风依法全应以汗解之,不可下。若下之则为逆,邪热内陷,则为协热利,下利日数十行,由于下利太频,水谷不得消化,里虚而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下后胃气不和则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者见心下痞硬,谓内仍有实邪,继续泻下,但越泻下其痞越重,因此病非是热结里实,乃是胃气虚弱,邪热客气入内,内生水饮亦逆于上,所以出现心下痞硬,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特别针对“心烦不得安”这一神经症状,增加甘草的用量,缓其急迫。本方在《金匮要略·狐惑病》篇中用治“惑”病,即相当于口腔溃疡这类疾患,口舌干燥可以加大甘草用量,或加用生石膏,烦热特甚则加入生地黄,而去热时多用生甘草代替炙甘草。

159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碎)一斤,太一禹余粮(碎)一斤。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讲解:本为太阳伤寒,误下后下利不止,胃虚则心下痞硬,服泻心汤而病已,即病愈,此时再服泻药,复又下利不止,则非泻心汤可治。医者与服理中汤,下利更甚,因一再猛攻,大肠滑脱,而非中焦虚寒之理中汤证,应与赤石脂禹余粮汤固涩止利,若仍下利不止,为水谷不别,应利小便,随证选方。本条说明攻下之后下利不止而病在下焦者,有两种情况,一是大肠滑而不收,用收涩的赤石脂禹余粮汤治之,另一种是病在前阴,小便不利,水谷不别,应利小便以实大便。

赤石脂禹余粮汤即赤石脂、禹余粮二药组成,二药均有很强固涩力,用于纯虚无实之久利滑脱证,若痢疾内有邪气,切不可以用此二药,以留邪在里。

160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讲解:本条承接第67条苓桂术甘汤证而来,但第67条为发汗之前,本条为发汗之后,故第67条脉沉紧,本条脉甚微。先看第67条:伤寒误吐误下后,里虚水饮上犯则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治应在发汗的同时而治水,与苓桂术甘汤。若单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本条言不应发汗而发汗,吐下虚其里,发汗虚其外,里外俱虚,表证未罢故虚烦。脉甚微,主亡失津液,八九日后,胃虚极水饮客之,而心下痞硬,水饮牵引而胁下亦痛。冲气及水饮上逆,冲于咽喉,影响脑系,眩晕头沉。本条所有症状均重于第67条所述,经脉跳动不宁,则多为肌肉痿软不用。可见水饮危害相当严重,治之不当,预后不良。

本证若未陷入纯阴证,则可使用苓桂术甘汤,如果陷于阴证,则可使用真武汤。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旋覆代赭汤】

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一两,甘草(炙)三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太阳伤寒,法当发汗,发汗后依据病情或吐或下,病已解,但遗留下因吐下伤胃所致的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症状,旋覆代赭汤主之。

旋覆代赭汤与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有相似之处,都有大枣、生姜、半夏、甘草、人参健胃止逆,另加下气去结之旋覆花,收敛健胃之代赭石。后世言代赭石重镇,多用亦伤胃气,故用量不宜过大。

本方应用以“噫气不除,大便不利反干”之证,若兼有胃痛反酸,可加乌贼骨治之,若大便偏稀,可换用茯苓饮。

16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讲解:下之后表不解,一般应服桂枝汤,但若是表不解而作喘,里有热而汗出,则不可更服桂枝汤及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故以麻黄汤去桂枝之辛温而治喘,加石膏清里热而止汗,且石膏兼有下气定喘之功。阳明病为大热,则麻杏石甘汤不可用之,但此时并没有蒸蒸发热,未到承气汤证程度,故云“无大热”。

本方临床可治肺炎等病,但因其为发汗解表之剂而不可长用。非但汗出而喘可用此方,无汗而喘者只需加大麻黄用量亦可用之。

我的儿子四岁时,发热出疹,误服安宫牛黄丸后,疹回热稍降,但旋即无汗而喘,胸闷短气,颜面胀红,大有转为肺炎之势,与服麻杏石甘汤加大麻黄用量,即转危为安。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人参汤】

桂枝(别切)四两,甘草(炙)四两,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讲解:太阳病外证未除,应服桂枝汤而反数下之,使邪热协同泻药入里而为协热利,下利不止伤其胃气,胃虚则为心下痞,而表亦未解,故云“表里不解”,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人参汤,即理中汤加入桂枝而成。方中以理中汤补虚安胃,以桂枝甘草汤解外。此处即可看出人参可以通过补胃虚而达到治疗心下痞的目的。

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讲解:伤寒,应发汗解表,若误下后,表仍未解,应用桂枝汤,医者见其病未愈,而再以麻黄汤类发其汗,表必不解。一方面因泻下虚里而为心下痞,另一方面由于误治仍恶寒而表不解。表不解而有心下痞,应当先解外而后攻痞,故云“不可攻痞”,表证已解才可攻痞,此为定法。故以桂枝汤解表安中养液,大黄黄连泻心汤攻痞。

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讲解:本条“心中”应改为“心下”,论中“心中”多指心脏,“心下”指胃。形似伤寒发热,但不恶寒,故汗出不解,发生心下痞硬,此痞硬非人参证之痞,为实证痞硬,心下坚满,乃大柴胡汤证“心下急”的重证,同时呕吐、下利,此与急性痢疾发作时十分类似,与大柴胡汤。若口舌干燥,可与大柴胡加石膏汤。本病若恶寒,则确有太阳表证未解。表虚者宜桂枝汤,表实者宜葛根汤。

痢疾初起无补法,当以通为贵,除可与大柴胡加石膏汤,亦有应用小柴胡加石膏汤之机。

166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

瓜蒂(熬黄)一分,赤小豆一分。

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合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讲解:病如桂枝证,但既不头痛,也不项背强,即言出现桂枝汤之气上冲证,脉浮主病在上,此皆与桂枝汤证相似,但病实在胸中,痞硬言其憋闷感很强,加之气上冲咽喉,以至于呼吸都很困难。本病由下向上,欲吐而不得吐,故当有“温温欲吐”之症状。此为胸有寒也,寒指水饮,当因势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苦寒,涌吐、去水,亦治浮肿。赤小豆去湿,与苦寒药同用,则兼有养正之功。二药捣筛为散,和匀,将解烦之豆豉煮成稀粥状,去滓,以豆豉汁调瓜蒂散,温时顿服,若不吐,则少少加量瓜蒂散,得快吐而止。因吐剂伤正,故亡血家、虚家慎用。

后世注家即根据此处方后注而言豆豉有涌吐作用,故栀子豉汤服后可吐,实误也,方后注中言“不吐者,少少加”,即指涌吐者在于瓜蒂散,不在豆豉。

167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

讲解:病人平素胁下就有痞块,乃“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之“痞”,而非大黄黄连泻心汤之气痞,痞块发于胁下,即肝、脾、胰腺之所在,素有痞,说明非因近日泻下而致,当为肝、脾、胰腺等部之癌肿。痞块向下连于脐旁,少腹疼痛,甚则累及前阴,此为藏结,死。论中但论结胸治法,而未有论治藏结者,说明此病难治而预后不良。

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讲解:太阳伤寒,误吐、误下皆属误治,吐下虚其里,热邪趁势结于里,里热盛,必蒸于外,而表里俱热。热则时时恶风,盛极而热伤津液,则口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本方在白虎汤解热除烦的基础上,再加补益胃气之人参,胃气不虚,则津液化生有源,此与后世见渴辄加麦冬、生地黄之法相去甚远,合观《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凡白虎汤仅言其口舌干燥,一见渴,必加人参,可以于临床中参考。

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讲解:太阳伤寒,无汗,“无大热”指表无大热,实则里热已盛,故口燥渴、心烦。胃中热,当胃之处即背部则稍稍恶寒,若胃中有停水,则“背寒冷如掌大”,二者如何鉴别?有热口燥渴,有寒口中和,可资鉴别。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讲解:前两条提到“时时恶风”,“背微恶寒”,后世注家多以此为表不解之征,言“石膏辛寒,可以解表”,此大误,本条特别解释这一观点。伤寒,发热、无汗、脉浮,为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故前两条中不含“表不解”的情况,恶风、恶寒者,均是由于内外温度差异而造成的感觉,实为缘于热盛。热盛伤津,渴欲饮水,无表证,则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讲解:太阳病未罢传入少阳,发为并病,心下硬,即是痞硬,乃人参证、小柴胡汤证,脖子两侧为颈,脖子后面为项,颈强为少阳证,项强为太阳证,目眩为少阳证,太、少症状俱见,故云“太阳少阳并病”,可刺大椎、肺俞、肝俞,以去胸腹之间邪热。二阳皆忌下,切勿一见心下硬,不论寒热虚实,一概下之。

172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汤】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三两,大枣(擘)十二枚,半夏(洗)半升,生姜(切)一两(一方三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讲解:太阳与少阳合病,说明兼有二经的症状,太阳病,应见发热、脉浮,当无恶寒,因若恶寒,仍当与葛根汤;少阳病可见口苦、咽干、目眩,二者同时发作,谓之“合病”,以方测证,表证当不著,否则当先解表。下利而兼腹痛、心烦者,有使用黄芩汤的机会,若兼呕,再加入小半夏汤即可。

方中芍药甘草汤治腹痛,黄芩去热解烦,大枣安中。若兼里急后重,则以白头翁汤或白头翁加大黄汤为宜。

173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黄连汤】

黄连二两,甘草(炙)三两,干姜三两,桂枝(去皮)三两,人参二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讲解:太阳伤寒,“胸中有热”指热邪,“胃中有邪气”指水饮,热邪与水饮相互激动而腹中痛,冲气上逆则欲呕吐,黄连汤主之。由此可见黄连有治腹痛之功,而黄芩却无,上方黄芩汤治腹痛为芍药、甘草、大枣之功,且黄连治胸中烦热之力也较强,临床上颜面潮红者多为黄连证。

本方为半夏泻心汤去黄芩而加桂枝,以镇冲气而降逆。条文中虽仅言呕吐,但临床上亦可见下利,用此方亦可。与半夏泻心汤相比,本条着重在胸中有热,故去三两黄芩而将黄连一两增至三两。方后注中“温服,昼三夜二”几字恐非仲景原意,当照小柴胡汤及泻心汤后改为“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74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

桂枝(去皮)四两,附子(炮,去皮,破)三枚,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二两。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白术汤】

附子(炮,去皮,破)三枚,白术四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白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讲解:风湿亦为在表之证而无汗,故冒以伤寒,八九日时,风湿相搏的证候才明显发作。所谓风湿,即体内素湿,一经外感,风湿相合则发病,相当于现代所言“风湿性关节炎”。风湿之身体疼痛大大超过伤寒,故云“身体疼烦”,以至于“不能自转侧”。不呕则无停饮,无少阳证;不渴则无内热,无阳明证。说明太阳病八九日,并未向少阳、阳明传变。脉虚,与实相对,指下按之无力为虚,主于虚证;脉涩,与滑相对,指下脉动往来不流利为涩,主于血少;脉浮为病在表。病虽在表,但实已陷于阴虚证,故在桂枝汤基础上去芍药加附子而成桂枝附子汤治之。

前面讲到,附子可在机能沉衰之时起亢奋作用,其性温热,可去寒湿,治疗风湿痹痛而证属阴时,多有应用。桂枝亦有通利关节的作用,故去阴寒之芍药而加重桂、附用量。若小便自利,丧失津液,大便缺少津液而硬,则不能以桂枝汤再发汗,更伤津液,故以上方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或云白术为利尿药,为何加入白术、茯苓,二药既可治小便不利,又可治小便频数,伍桂枝则可治小便不利,如五苓散;伍附子则可治疗老年人膀胱失约而小便频数,如真武汤、肾气丸。方中以附子、白术,一可使小便正常,津液回复,大便则不硬,二可以去湿解痹。

桂枝附子汤,药物组成虽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相同,但用治痹痛,附子、桂枝用量增加,故另立一方。

去桂加白术汤方后注中言到:“附子、白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水气上激头脑,故“其人如冒状”。又谈到一方二法的问题:小便频数而伤津大便硬,不可加桂枝,因一方面桂枝发汗更伤津液,另一方面桂枝降冲逆,引导水液下行而为小便,更加重小便频数症状,故去桂枝;若大便不硬,小便正常,仍可加桂。附子3枚,量稍大,若是虚人及产妇服此方当减量。我临床常将此二方相合化裁:以桂枝汤原方加入附子、苍术,用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多种疾病,若半身疼痛,则加大黄6~8克。附子用量初宜少量使用,随后逐渐加量,可用至12~15克,若出现眩晕、呕吐、面红等症状,应当考虑附子用量过大,若用至20克,则会危及生命。

175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

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破)二枚,白术二两,桂枝(去皮)四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讲解:本条所言症状重于上条。体内有湿,又感外邪,骨节疼烦,牵引疼痛而不能屈伸,挨近则疼痛剧烈,说明这一疼痛具有敏感性。心下有水饮,达于肌肤则自汗出,压迫横膈则短气,水不下行则小便不利,畏恶风寒而不想减去衣物,可见其陷入阴证、虚证,湿流关节则身微肿。故于解表之桂枝、甘草中加入温经胜湿之白术、附子成甘草附子汤。

临床上,常常以桂枝加术附汤,桂枝甘草加术附汤及桂枝去芍药加术附汤治疗风湿痹痛,疗效显著。

176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

知母六两,石膏(碎)一斤,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太阳伤寒,浮主表热,滑主里热,为表里俱热,白虎汤主之。后世注家对“此以表有热里有寒”一句说法不一,如方后林亿按中提到后文“脉浮迟,表热里寒,四逆汤主之”以论述此条表里字差,但这两条均存在问题:表热里寒者,里寒而表邪未解,似当与白通汤为是,此条“表有热里有寒”之寒,当以“邪”字作解,乃表里俱热之证。

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

甘草(炙)四两,生姜(切)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去皮)二两,阿胶二两,麦门冬(去心)半升,麻仁半升,大枣(擘)十二枚。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讲解:脉结代,不一定都用炙甘草汤,但若是阴血虚,不足以养心而心动悸,则当使用炙甘草汤。前文脉沉结用抵当汤治之,而不见动悸,实证当下瘀血为法。

本方以桂枝汤去芍药为基础,外调营卫,内滋阴液,健其胃气,另加麦冬、地黄、麻仁、阿胶等滋阴药,同时加入人参健胃,以生血、生津液。方中生地用一斤,麦冬用半升,用量最大,而不以“生地麦门冬汤”名之,而甘草仅用四两(12克),却冠以“炙甘草汤”,乃由于甘能养脾健胃,为治血虚津液虚之正法。《千金》言此方又名“复脉汤”,误也,若脉绝不出,当以通脉四逆汤治之,温热养胃,救脉扶阳,断不可用阴性滋润之药。本方主要作用在于补益津血,补养胃气,不在治疗脉结代,更非治疗脉绝不出。

178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讲解:脉按之来缓,非缓急迟数之意,乃是太阳中风脉浮缓之意,即脉按之松弛而不紧,有时中有一下停顿,但很快回复正常,名为结脉,结者,如绳有结,绳子中间虽结有一扣,但整条绳子仍是完好,故病极轻,正常人亦可偶见此脉。脉来摇动而中间停止,之后脉来细小而快,其中亦有节律正常者,脉仍跳动摇摆,名曰“结阴”脉,为死脉、怪脉。脉来动而中间停歇,却不能回复节律,比较长的时间才又现动脉,名曰“代阴”脉,即如同一脉代替原有脉象之意,预后亦差。临床上时一止就来为结,中止良久而再来为代,脉来快慢不均,脉形不整则为“结阴”、“代阴”脉。

太阳病小结

仲景于太阳篇所耗笔墨最多,全书112方,太阳篇中占到74方。篇名“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说明治疗的根据在于辨明脉象及症状,从而辨证施治。故于篇首即提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后世称此为提纲证,即有这样的症状就可算为太阳病,一说太阳病,就应具有这些症状。其中概言之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另一种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另有一种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表里俱热,不是发热恶寒之太阳病。表证不仅仅是太阳病,亦可发为无热恶寒之少阴病,故太阳病为表阳证。太阳病常常在四、五日时传为半表半里为少阳病,也可在六、七日时传入里为阳明病,此为表里相传,若一经病未罢,而传入他经,则为并病,若起病即有二经或三经症状,同时出现,则为合病,此皆言太阳病形象与变化。

太阳病的治疗:有汗之中风证用桂枝汤,无汗之伤寒证用麻黄汤。其中随着证候千差万别,又衍化出众多的加减方:如桂枝汤证项背强甚,则加葛根;桂枝汤证里虚有寒而脉沉迟,则加芍药、生姜、人参为新加汤。可见仲景辨证是由“六经”至“方证”范围逐渐缩小,最终使方证相对,使方药恰好适合症状,故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表里并病,里实当攻,但当先解表,里虚当温,当先救里,此为定法。若太阳少阳并病,或少阳阳明并病,不可汗下,当治从少阳,亦为定法。表证不解,内有停水,小便不利,必当解表之同时通利小便,不可一味发解,亦不可单利小便,否则必生变证,如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证、小青龙汤证等。太阳病法当发汗,但有些特殊情形不可发汗,文中列出七种禁忌,其中大都是丧失血液,丧失津液,而不可发汗。

仲景一书,是以伤寒为例而言辨证论治的方法方式,研究古人书,需注重两个问题:一是方法方式,中医发展时代久远,不像西医是在一种基础科学之上,演绎而成的理论体系,中医不能辨病论治是受到了当时客观实际的限制,只是从脉证的观察与总结得出结论,经过临床检验,而形成的客观存在。古时太阳病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此时太阳病也不例外,将来亦不会变,这是一种自然规律,而对这一规律的描述是受当时客观条件所限制,故而出现了冠以经络名称的六经,对这种理论应持有着扬弃的态度去看待。太阳病,就是表阳证,六经之中又分析了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实为八纲俱备,可见仲景一书亦详论八纲。就病位而言,除表里之外,尚有半表半里,阳性病,表、里、半表半里均有,阴性病亦是如此,故有三阴,三阳病。所谓表者,即人体外在的躯壳,由皮肤、肌肉、筋骨组成,病邪反映在这些部位,即是表证,故将风湿相搏而身体疼痛之病归于太阳病篇;里即指消化道,位于人体最里,病邪反映于此,则称为里证;半表半里,即指表之内,里之外,胸腹腔间之处,其中脏腑众多,病邪反映于此,则为半表半里证,疾病万变,病位不离此三种。就病性而言,不出阴阳,人体生病,机能当有相应的改变,而这改变不外太过、不及两种,太过则兴奋、发扬,为阳性病,反之现抑制、衰沉,为阴性病。寒热更属于阴阳之内:颜面红赤、口苦咽干、脉数皆是热证、阳证;颜面苍白、下利清谷、脉沉细皆是寒证、阴证,寒热非仅仅指温度的寒热,寒热在辨证治疗中用处极大。虚实者,虚言人虚,实言邪实,如太阳病中,伤寒无汗、身疼痛、脉浮紧,为表实证,中风自汗出、脉弱,为表虚证。二者一实一虚,虚者不及,实者太过,是阴阳特性的一种具体形式。以前讲过“寒热有常,虚实无常”,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是寒就属阴,是热就属阳,永远不变,但虚实在与寒热交叉互见时,随寒热为阴为阳。例如虚为阴证,但虚人发生阳性病热时,而为虚热,仍属阳证,此时虚则随热实而转变;实为阳证,发于寒实证中,则为阴证,如前文所言寒实结胸,断不可用一点凉药。阴阳、寒热、虚实谓之病情,必须还要反映到病位上,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形成对证的描述,既有病位,又有病情,寒热虚实统归于阴阳,病位又分表、里、半表半里,故而出现六经之数,即表、里、半表半里各有阴、阳两种病型,而为六经病,这是一种客观规律,古人冠之以六经名称而成,实则为八纲的具体运用。

晋代皇甫谧云:“仲景论广《汤液经》”,说明仲景之《伤寒论》非自行创作,实有蓝本可考,《汤液经》即《汤液经法》,汉书中有所记载,概《汤液经》中已有六经名称?皇甫氏非但对医学有所研究,且是一位历史学家,其所处历史时代与汉代相近,不可能视序言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如无物而单言《汤液经》,故序言恐为伪文,为南北朝之后加入,致使后世学者均称《伤寒论》是在《黄帝内经》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黄帝内经》中言“三阳俱在表,可汗之,三阴俱在里,可下之”,与《伤寒论》所讲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