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26条~第381条)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讲解:厥阴病亦是津液不足、血液已虚之证,津不足则渴,消渴为渴之甚者,下寒趁上虚而上冲则气上撞心,胸中阳气被遏不能下布则自觉疼热,厥阴位于半表半里,其胃无病,可自知饥饿,寒饮上冲,则虽饥而不能食,古人多食生冷,饮食不洁,蚘虫易生,蚘者“蛔”也,寒气上冲,蚘受波及,随之上越而致吐蚘,但厥阴病绝非全部吐蚘,吐蚘者亦绝非全属厥阴。虚寒证不可下,若误以心中疼热为实证而下之,入于里而下利不止。半表半里胸腹腔间,包纳诸多脏腑,邪充斥于此,易诱发多种脏器产生病变。半表半里之病复杂多变,很难为这种病证做一完整概括之提纲,故少阳、厥阴提纲证略显片面,并不能涵盖所有少阳、厥阴病证的特点。

临床辨证,表证脉浮有二:发热恶寒为太阳,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为少阴。里证亦有二:或大便不通或热结于里为阳明病;腹满而呕,食不下,自利益甚,为太阴,除去表里一切之病皆在半表半里,实者、阳者、热者为少阳病,虚者、阴者、寒者为厥阴病。《伤寒论》六经排列顺序虽与《黄帝内经》所言相同,但前者蕴含辨证理论,即先讲表证,再讲里证,除去表里,所余者为半表半里证,而实际上疾病是按照由表传半表半里,由半表半里传里的顺序发展的。

327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讲解:阴性病转阳为自愈,脉微主津液虚,但见于浮,为由阴出阳,为欲愈,未见浮,为未愈。中风者,概言厥阴也。

328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讲解:由丑至卯,为木旺之时,无临床意义。

329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讲解:厥阴津少,引水自救故渴欲饮水,少少与之,可愈者,非消渴也,可见厥阴病提纲证未能全面概括厥阴病证。

本篇仅此四条以“厥阴病”起手,后文与此四条所论者非同一主题。《玉函经》“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仅此四条,四条之后,又出“辨厥利呕哕病脉证并治第十”,因《玉函经》中痉湿暍为一篇,太阳三篇,阳明至厥阴各一篇,共九篇,故此云“第十”,厥利呕哕与后文内容顺序相合,当是。恐为叔和将此二篇合而为一,以完备其证治内容,与前文体例一致,反致厥阴篇忽而为虚,忽而为实,忽而为寒,忽而为热,令人无从下手而研读。

一者,厥、利、呕、哕均是与胃有关的证候,胃为生之本,胃气存者生,胃气绝者死。故仲景于六经病后以此篇做一总结,强调顾护胃气的重要。二者,厥、利、呕、哕历属杂病,置于六经病后,以示六经证治非专为外感伤寒所设,亦可用于杂病范畴。三者,仲景《伤寒论》是在《汤液经》基础上发展而来,六经提纲证及欲解时等文字概由《汤液经》承袭而来,仲景亦以为厥阴提纲证难于附以证治,而后文中乌梅丸证、当归四逆汤证,恰可补厥阴方证之不足,故并之于后。

330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讲解:凡四肢厥逆者,实少而虚多,故不可下之,但其中亦有实证,特此提出虚家不可下之。

331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讲解:太阳伤寒,胃气虚,谷气不达四末则四肢厥冷,胃虚则下利,若发热,其胃气已复,其利必自止,胃气再衰,则厥,利复作。本条语序可改为“伤寒,先厥而利,后发热者,必自止,见厥复利”。本条厥利与发热往复出现,很像半表半里之证。

332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讲解:伤寒开始发热六日,厥逆九日,比发热多出三日,而作下利,为阳退阴进,正不胜邪之势。厥利为阴寒证盛,胃气虚衰证候,则胃不能食,厥利进退正说明阴阳往复交争之机,最终赖于胃气。若病人反能食,恐其胃气将绝,而为“除中”,故食以索饼以试验之,索饼,有谓“素饼”,平素所食之饼者,亦有谓“索然无味之饼”,无馅之饼者,意义不大,食饼后不发热者,胃气仍在,不为除中,能食即胃气回复,疾病欲愈之象;若食饼之后,热暴发,热去人亦亡也,此为“除中”。“后三日脉之”至本条结尾,当接于“厥反九日而利”之后,根据下文,可知发热,厥利并见六日,后但厥而下利三日,三日之后又发热三日,发热三日时再切脉,其热连续存在者,说明发热与厥利同发九日,而此时热胜寒却,而热续在,其病有望当于次日凌晨夜半而愈。若后三日脉数,热不罢,其热太过亢奋,肌肉筋骨间蕴热,营血受伤,当发痈脓恶疮。

333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讲解:伤寒六七日,多为传里之时,因其脉迟为寒,传里亦必作阴证,即使表证未罢,当先救里,宜四逆汤,而医者反与去热之黄芩汤,胃中更冷,当不可消谷,不欲饮食。若反能食,不必从索饼试之,定为除中,必死。根据此条则可看出此篇乃为“六经之病,胃气为要”做一总结,而此条则为最大眼目之所在。

334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讲解:本条承前论述厥热进退。伤寒先厥后发热,为阴退阳进,原有下利亦必自止。若热有余,亢于上则汗出,汗出亡津液,加之有热则咽中痛,古人称其为“喉痹”,若发热无汗,其下利亦可自止,不止者,为有余,迫于下则复利,热伤阴分而便脓血,热下迫而不上炎故不发喉痹。

335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讲解:本条论述热厥。太阳伤寒自发病至四五日,先热后厥,热与厥相应,热深者厥亦深,热微者厥亦微,如白虎汤证,热气壅满于里,阻碍气血通畅,可致厥逆,当清之;瓜蒂散证痰实痹阻而致厥,当吐之。此处结实致厥者,当下之。若反发汗伤其津液,则口伤烂赤,若以其为寒厥与四逆汤,当毙。

336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讲解:伤寒,厥冷五日而发热同为五日,假若第六日本当复厥之时而不厥,可以自愈,因其发热五日,厥冷未多于其日数,故可自愈,但若热有余,则另当别论。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讲解:古人认为阴阳经气不可相互顺接则为厥,相当于现代所言动脉、静脉不可相互衔接而出现手足厥冷。逆者,由外及内、由远及近称逆,即指由手指至腕、由腕至肘这一方向。

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乌梅丸】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附子(炮,去皮)六两,当归四两,黄蘖六两,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蜀椒(出汗)四两。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讲解:本条详细论述厥之证治。伤寒脉微为虚,厥为虚象,至七八日不但手足冷,甚至营卫不行,全身皮肤发冷,其人躁乱不宁而无有休止,此为胃气衰败,邪盛正衰,正气无力抗邪,“藏”即指“胃”,此处不出治法,当为死证。蚘厥,为厥阴病一证,其人当吐出蚘虫,且病人可以安静,但又时时发烦,为胃中有寒,下寒上冲,迫蚘上扰,入膈则烦,很快得温而静,胃中蚘虫闻食味而复出扰动,故得食后呕而烦,将蚘吐出而可愈。蚘厥可治,乌梅丸主之,且本方还可治虚寒久利。

方中既用附子、蜀椒、干姜、细辛大温大热之药温中去寒,回阳救逆,又用黄连、黄柏苦寒燥湿解烦治利,人参、当归健胃补益气血,桂枝平冲降逆,乌梅酸敛生津止渴,且于阴虚证中大量用乌梅可制温药,以防辛散太过,又可配伍柏、连止利,故以此为君,临床用之,仍以为丸效果最佳。

339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讲解:本条言热厥。热少而厥微,仅见指头寒、嘿嘿不欲饮食、烦躁均为少阳柴胡证。数日后,小便色白通利,热证已除,此时欲得食,更可说明其少阳热证已去,其厥当愈,若呕、胸胁烦满之少阳证更重,为热有余而厥亦深,由指头扩展至手足厥冷,热盛入里,伤血则便血。

临床柴胡证多可见手足厥冷或指头寒,切不可以此为虚而补之。

34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讲解:本条言沉寒积冷结于下焦,亦可致厥。手足厥冷、不结胸,说明病不在上。小腹满、按之痛,为病不在中焦,结在下焦也。寒性就下,热性上炎,沉寒积冷结在下焦膀胱之处,而非膀胱之里,其治法当取《金匮要略》之大乌头煎,大建中汤等。

341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讲解:本条言厥热往复,与前文厥利热往复同一含义,以厥热变化可以看出疾病进退之机。伤寒发热四日,厥仅三日,后又发热四日,厥冷日少而发热日多,阳进阴退,其病当愈。若四日至七日发热始终不除,为热太过,伤及营血则便脓血。

342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讲解:本条与上条恰好相反。伤寒,厥四日,热三日,又厥五日,寒日渐其多,热日渐其少,阴进阳退,在虚寒证中,其病更重。

343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讲解:本条言藏厥,可与第338条互参。第338条言“七八日肤冷”,本条言“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虽然烦躁,但尚未达到“躁无暂安时”,程度轻于前者,尚有可治之机,可灸太冲以温厥阴,若温之而厥不还者,为阴寒太盛,药力难及,死。

344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讲解:伤寒发热说明邪盛,下利厥逆说明正虚,胃阳不足,出现躁不得卧,即躁之甚者,躁而不烦,为胃气已败,阴寒重证,重之又重,其命难保。

345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讲解:下利至甚,无论发热与否,应急当救里,四肢厥冷不止,说明其下利已有虚脱之象,亦死。

346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讲解:太阳伤寒,六七日前不下利,六七日时,便发热而下利,为正败邪盛之候,其人汗出不止,更伤津液,汗下亡津液,即是亡阳,精气外脱,必死。有邪而无正,即有阴而无阳。

347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讲解:太阳伤寒五六日,为内传半表半里之时,“不结胸,腹濡,脉虚”全无结实之象,此时作厥必由虚来,胃虚谷气不布,血液不达于四末故厥,为无血无津,万不可下,下之利不止,必死。

348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讲解:病本发热而厥而已,其病尚轻,七日传里,里虚反而下利,为正虚虚脱之象,为难治,应引起重视,若其人能食,尚有生机。

349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讲解:关以下沉、寸脉浮者谓之促,伤寒见寸脉浮为表未解,关下沉为里虚,若此时手足厥逆,可知胃气已衰,当舍表救里,以灸温其里,或服四逆汤,此脉促与叔和所言“数中一止”主于热者不同。

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讲解:伤寒,脉滑为里热,其厥当为热厥,故以白虎汤清其里热,热清则厥愈。

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

当归三两,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大枣(擘)二十五枚(一法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本条所言证治当属厥阴病。脉细欲绝为血少,血少则手足厥寒,全书仅此处用“厥寒”形容,故可知当归四逆汤方,既治血少,又治有寒。内补血气,外和营卫,临床常用治冻疮等疾病。方中以桂枝汤为基础,以细辛易生姜,大温去寒以通利关节,再加当归补血而治血少。通草,古时通草即现在的木通,可通利血脉。

352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桂枝(去皮)三两,细辛三两,生姜(切)半斤,吴茱萸二升,大枣(擘)二十五枚。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

讲解:本条接上条而言,若当归四逆汤证内有久寒,则要加入吴茱萸、生姜,此久寒者,因加入吴茱萸、生姜,当知其寒在胃,可见呕吐、腹痛等症。

本方再加小茴香等温性药,临床可治血少有寒之寒疝、腹痛。

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讲解:大汗出,当为发汗后大汗出,未至汗出不止,若汗出不止,则为死证。精怯邪盛,则虽大汗出后而其热不去,汗出伤津,则腹内挛急,四肢疼乃由于阴寒,阻滞气血,不通则痛,非表邪不解之征。同时下利、厥逆、恶寒一派阴证虚证之候,应急以四逆汤救胃复津,万不可以阴药害之。

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讲解:大汗、大下利之后,津液欲脱,而手足厥冷,仅有四逆汤之一法可治。

355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讲解:厥冷一证,有虚有实,有寒有热,本条论胸中实而致厥者。紧者,主实,如太阳伤寒表实证,其脉浮紧,浮主表,紧主实;内有宿食,其脉沉紧,紧主实。邪结实于胸中则心下部满而烦逆,阻碍胸中大气则手足厥冷,胃气尚健则知饥欲食,结实上冲而欲食不能食,欲吐不能吐,当顺势以瓜蒂散吐之。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讲解:太阳伤寒,四肢厥冷,而心下悸,为有水之征,《金匮要略》言“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胃中停饮,当先治水,服茯苓甘草汤,方中桂枝甘草汤降冲气,而止心悸,茯苓利水,生姜健胃,以方推测,本证当呕。却治其厥,字面意思是先治水后治厥,实则治水同时,厥亦随水而去。若不用此法治疗,水饮浸渍于胃,很快就会发生既厥且利。

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

麻黄(去节)二两半,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萎蕤(一作菖蒲)十八铢,芍药六铢,天门冬(去心)六铢,桂枝(去皮)六铢,茯苓六铢,甘草(炙)六铢,石膏(碎,绵裹)六铢,白术六铢,干姜六铢。

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讲解:太阳伤寒六七日,多为内传入阳明之时,服泻药大下之后,寸脉沉迟,沉为在里,迟为有寒,而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即尺脉难以寻得,为大下之后,泄利不止,下虚太甚,咽喉不利而唾脓血,当是热陷于肺而肺痈作,此病寒热虚实错杂,为难治,仲景为文,既言难治,或不出治法方药,或言“与之”某剂,而未见先言难治,又以“主之”示以肯定治法者,且方中以麻黄为主,但本证无论就热盛津虚之肺痈、未见表证之下利,还是寸口脉沉迟之厥逆,都不可发汗,方中麻黄用量甚大,而石膏用量却极小,用量配比上看亦非仲景原意,恐为讹传,条文自至“为难治”为止。

358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讲解:自本条始,论述下利。里有寒者腹中痛,寒饮刺激肠黏膜也,若感觉转气向下,为下利征兆。论中未有太阳伤寒四五日自下利之情形,故此伤寒当为少阴伤寒,四五日传入太阴,而腹中痛,自下利,何以得知?以第302条言“二三日无里证”,四五日当传入里而知。

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讲解:胃虚有寒格于心下,其上有热则心中烦热,胃寒有水则吐利,此名寒格。“本自寒下”即指心中有热,寒居其下之寒格,再经吐、下,胃气更虚,寒气更上,使原有寒格之呕吐、下利更加严重,以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360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讲解:下利不渴者,为里有寒,今下利而渴,则为里有热甚明。脉弱,是邪已衰、热渐退的表现,故断言原有下利将自愈。

361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讲解:下利脉数为有热,但只微热汗出,则热随汗出而解,邪却正复利亦自愈;假如脉数而复紧者,为热犹实,则肯定为未欲解。此承上条说明热利欲愈或否的脉和证。

362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讲解:下利而手足厥冷、无脉者,为阴极虚欲脱之候,宜急灸之,灸后手足仍不温、脉不还,而反微喘者,此为生机欲息、气脱于上的证候,故死。

362(续)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讲解:少阴以候肾,趺阳以候胃,少阴脉较趺阳刚脉弱者,为少阴负于趺阳,下利见此脉为顺候。因胃属土,而肾属水,利之为病,大都胃土虚不能制肾水之故,今少阴负于趺阳,则胃土有权,而肾水归源,故为顺候。此附会五行家言,非仲景本意,不足取。

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讲解:下利病在里,脉当沉,今脉反数且浮,为热邪亢盛之象。涩主亡血,尺中自涩,为血亡失于下,下利见此脉,故知必便脓血。

364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讲解:下利清谷,为里虚寒,即表未解,亦宜先救其里,不可攻表,若误攻表,汗出亡津液,益虚其胃,必胀满不能食。

365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讲解:脉沉为在里,弦为急,下重即后重。下利脉沉弦,知为里急后重,即滞下的痢疾也:下利脉大者,为邪盛,故为未止也:脉微弱为邪已衰,即脉还数热未已,亦可断言,利为欲止,虽暂发热,不久当去,必不至于死也。

此述热利进退的脉应,甚重要,宜细玩,由于脉微弱数,虽发热不死的说明,则下利发热,脉大实数者,为凶险之候可知,须注意。

366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讲解:下利脉沉而迟,为阴寒在里,但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为阳气怫郁在表,已有阴去阳复形象,知病有外解之机,故虽下利清谷,则必郁冒汗出而解,同时其人必微厥也。所以然者,以其人面戴阳,当自汗出而解。由于下虚,欲自解,则必作战汗等瞑眩反应。

面色赤,身有微热,为阳气怫郁在表,欲得小汗出的为候,太阳病篇屡有说明。下利清谷,脉沉迟的阴寒里证,见此证候,正是从阴转阳,病有欲汗自解之机,本条所论正是如此。若胃气沉衰,手足逆冷者,则面色赤或身微热,反为正不胜邪、虚阳外浮之征,又不得以欲自表解论也。此可于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条互参自明。

367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讲解:脉数而渴者,为里有热,里热亦常以自下利而解,故谓今自愈。假如脉数不解,而下利不止者,以热久不去,伤及阴血,则必致便脓血。

条文前半为有热下利轻证,后半为先利不愈,续便脓血的重证,此均常见之病。平时不慎饮食,里有积热者,往往因得自利而解。俟积热甚者,必进而便脓血,即先腹泻不已,后为痢疾是也。

368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讲解:本条为虚寒下利之死证。下利已止之后,胃气沉衰而津液枯竭则手足厥冷,胃气大败,无以充实脉道则脉绝。晬时,即24小时,昼夜一周之内脉渐还而手足渐温,是胃气回复,津液自生之兆。若脉仍闭绝不出,精气殆尽,其下利止,乃是由于无物可下,胃气将绝,故死。

369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讲解:伤寒发热而下利,为热利,下利日十余次,耗伤津液,其脉当虚,若脉不虚反实,言其邪气实,非正气实,当死。

370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讲解:下利清谷、手足厥逆可为里寒,外现无根之火,则或身微热,或面色赤,皆非吉兆,里寒格阳发为脱汗,因其以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证当见脉微欲绝。前文皆论下利之生死、进退,自此始论治法。

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

白头翁二两,黄蘖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讲解:本条言热利治法,下重即里急后重,白头翁汤主之。方中尽是苦寒收敛之药,惟白头翁《神农本草经》言其“逐血止痛”,故脓血便用其最当。《玉函经》中白头翁用量与其他三药等重,同为三两,为是。临床用治热利,再加大黄6克为当;若便中纯赤,名为“赤利”可于方中加入阿胶、甘草,若见仍里急后重,可加大黄;若见少阳证,可以大柴胡加石膏汤治之。

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讲解:下利腹胀满,此为虚满,阴寒下利,痢疾初作,常常可见身疼痛之表证,但表证不显,虽未言下利清谷,但根据处以四逆汤,当见此证。先以四逆汤温其里,再以桂枝汤攻表。

373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讲解:下利欲饮水,即下利而渴,但渴势不似白虎加人参汤证之剧烈,仅是口干、口渴,为里热上炎之象,白头翁汤主之。本证除口渴外还可见下利时肛门灼热,同是热象。

374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讲解:下利、谵语,说明不仅有热,且已结实,文中燥屎,当指宿食,与小承气汤,热重者与调胃承气汤,后世注家多以此燥屎为肠中便结,言下利指热结旁流,但内有燥屎,外见谵语、热结旁流,定以大承气汤攻下,断无仅用小承气汤之理。

375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讲解:下利后,与360条相同,指下利止后,里实已去,当不应烦而更烦,按心下濡软,未有燥屎,为无实,其烦为虚烦,栀子豉汤为其正治。

376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讲解:自本条始论述呕证。呕之一症,既可为脏腑失和气逆于上的表现,又可为机体调节之手段而吐出病邪。本有痈脓,脓成破溃,不可久积体内,故正气鼓动而作呕,呕出之物夹有脓液,排出体外,故不可一味止呕,失其良能,脓液排尽则呕自止。

377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讲解:本条应归属于太阴病中。胃虚则呕而脉弱,虚至一定程度,则不能制下,小便反而频数,里虚阴寒之极,虚热反现于外,发为微热,胃气沉衰、谷气不布四末则厥。本病“身有微热”为余阳尽现于外,病属难治,仅有四逆汤温胃散寒之一法可求。

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讲解:干呕,不吐食物,只吐出胃中停饮而为涎沫。水气上冲影响脑系,则头痛,吴茱萸汤主之。方中吴茱萸性温,去水饮降冲逆极为有效,配伍生姜止呕去水,人参、大枣健胃补虚。临床上可见不吐涎沫但口水素多,不头痛但头晕等症状,可辨证治疗梅尼埃综合征。

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讲解:本条在太阳篇已经讲过。呕为小柴胡汤四症之一,且发热,为阳,故小柴胡汤主之。以上4条论述呕证。

380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讲解:《玉函经》“复极汗”后,有“出”字,当是。伤寒应发汗,若吐、下,为误,大吐大下则更误,里无邪而吐下戕伐,致里极虚,欲转为太阴病。“复极汗出”指复发汗,但津液虚极,无汗可出,其人外有微热,面色红赤,复发汗而不得汗,使表气充斥于外而拂郁不得出,医者令饮热水而取汗,津已尽竭,胃气大败,寒饮盘踞,必哕逆不止。

381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讲解:哕者,干呕而不吐,其声连连,如上条所言胃虚者居多,但亦有实证,气不得下行而上逆,当视其二便,大便不利通大便,小便不利利小便,利之哕止。

厥阴病小结

厥阴,为半表半里之阴证,厥阴之提纲证,概括厥阴病的特点,仲景仅列4条冠以厥阴病,而将其证治散布于“厥利呕哕”篇中,其中厥者28条,利者18条,呕者4条,哕者2条,其中乌梅丸证、当归四逆汤证应为厥阴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