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179条~第262条)179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讲解:本条论述发生阳明病的不同原因。阳明病,有太阳病传入阳明病位,而太阳病未罢,即太阳阳明并病;也有少阳传里,并发阳明病;还有一种是正阳阳明。此处以设问形式解释三者关联:太阳阳明,脾约是也,胃肠消化水谷,化生精微物质,一部分精微物质入于血脉而为血,另一部分需上输于肺,与天气相合而为气,由于当时不可能认识到血管吸收,古人认为脾为胃行其津液可使津液、气血得以上输,若胃中燥,无津可输,则脾为胃行其津液之功能受到制约,故名“脾约”。太阳病以发汗为法,汗出过多,亡失津液,而致里实,大便不通,而发为脾约,称为“太阳阳明”;“正阳阳明”,没有太阳、少阳证候存在,只是阳明病,胃家实,即病邪充实于胃,心下部满,按之疼;由少阳病转属阳阳者,称为“少阳阳明”,少阳病,禁汗、禁通利小便太过,若发汗、利小便皆为误治,误治伤津,胃中水分被夺而干燥、结实、大便难、胃中燥则心烦。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讲解:阳明病,即里阳证,病邪充实于胃肠,无论是太阳阳明,少阳阳明,均要有胃家实的表现。

按:赵·成本把本条置于篇首。

181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讲解:本条论述为何会发生阳明病。太阳病阶段,经过发汗、或下、或利小便,津液损伤,胃中水分被夺而干燥,则转属阳明,大便干燥而难解,古人大便时需更换衣服,故更衣即是大便的互词。

182问曰:阳明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讲解:本条论述阳明病外在症状。阳明病为阳热证,热由里及外,笼罩全身,热入组织,蒸化津液而为自汗出。阳明病身热,应当感到外界寒冷,但是热性刺激过于强烈,对大脑皮质影响很大,而对于寒冷的感觉则相对受到抑制,故“不恶寒,反恶热”。临床上“胃家实”者属于阳明病,若胃实症状不明显,而“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症状出现,仍当归于阳明病。

183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汗出而恶热也。

讲解:根据文意及《玉函经》当将“不发热”改为“不恶热”。阳明病初得一日,不恶热而恶寒,与阳明病外症不符。原因在于热势初起尚未到达一定程度,故恶寒感觉仍有,但随着热性刺激加剧,很快恶寒感就被掩盖,代之以汗出、恶热。此种情形在温病时也是存在的,但吴鞠通著《温病条辨》以桂枝汤治疗,是错误的,此证非是表证,不可服桂枝汤。

184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讲解:太阳病恶寒,表证不解则恶寒仍在,为何阳明病恶寒可以自罢呢?古人认为阳明居中,属土,土为万物所归,寒邪一入阳明经则化热,故开始恶寒,很快便自罢转为恶热。实际上仍是热刺激尚未到达一定程度所致。

185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讲解:太阳病,法当发汗,汗后病未解,现在很多重症的外感或流感,也不是一汗可解的,病未愈而传入少阳或阳明。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说明病已传少阳,此论“少阳阳明”;而汗出濈濈然,濈濈然,就是连绵不断的样子,阳明病法多汗,是转属阳明,此论“太阳阳明”。

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讲解:太阳伤寒三日,若转属阳明,因内热盛,而脉大,故太阳病二三日时,突现脉大,当考虑是否已转入阳明。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讲解:太阳伤寒表实,体液充实于体表,脉应浮紧,现反而浮缓,即体液不足于外之因,还可能里有留湿、留饮之故。太阳病当发热,今手足温而外无热,当是表邪已陷于里,就脉与热颇似转属太阴病了,故谓系在太阴。若真转属太阴,则湿热结合,当发黄疸。若上证而小便自利者,为里热迫使津液下泄之象,为转属阳明而非太阴,故亦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而难通,则肯定为阳明病了。

188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讲解:伤寒本无汗,若已转属阳明,则里热蒸腾津液外出而见连绵微汗出。

18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讲解:阳明中风,即指里热外邪的证候而言。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为太阳伤寒表实证,虽病发于里,但里不甚实,当先解表,此为定法,宜大青龙汤。此处增加口苦、咽干这一少阳症状,则不宜使用汗法,至于腹满而喘,仍当是由于表邪未解,气机不利所致,如果攻下,则致胃虚而腹满更甚,水谷不别,水走肠间而小便难,故可知“腹满微喘”非胃肠结实之满、向上压迫之喘。

190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讲解:本条以能食与否区分中风、中寒。阳明病,若能食,说明胃中有火,火可消食,而风为阳邪,故名“中风”;若不能食,说明胃虚停水,而寒为阴邪,故名“中寒”。阳明病临床上有两个阶段,因胃中热而开始能食,到一定程度,里实显著,腑气不通,而不能食,单以能食,不能食而区分风寒、水火于临床无大意义。

191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讲解:阳明中寒,水停于内则不能食,小便不利。阳明病法多汗,而手足汗出连绵不断,津液越发丧失,大便当硬,结实成硬谓为固,成形固定不移之义。内有水饮,大便可溏,此为瘕,时聚时散之义,故大便初硬后溏,其原因为胃中有冷饮,水谷不别,水走肠间。

192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讲解:阳明病,欲食,说明胃中无饮,小便当利,大便当硬,此时因水谷不别,反而小便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痛,翕翕如有热状,说明本病原为太阳病,转属阳明而太阳表邪未罢之证,故虽因欲食而冠以阳明病,但实为太阳表实证。能食而补充机体精气,驱邪外出,发为“奄然发狂”之瞑眩状态,濈然汗出而病解,故后言“脉紧则愈”并非奄然发狂之后脉紧,当在翕翕发热之时脉已然见紧。“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水指水谷不别,谷气,指胃气增强,胃气一强,则水谷不别与太阳表邪一并得解。本条说明保护胃气的重要性。

193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讲解:由申至戌,为土旺之时,阳明病,在此时欲解,此为附会运气学说而做之照例文章,缺乏考据。

194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讲解:阳明病不能食,当考虑胃虚停饮里虚寒的可能,若胃本虚,切不可撤热,若以大承气汤类攻其热,胃中虚弱,冲动水饮而哕逆。

195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讲解:阳明病,脉迟主于有寒、有饮,胃虚有饮,当不能食,若多食饱胀,与水饮夹杂而停积故心烦、目眩、小便难,称为“谷疸”。古人将黄疸分为“酒疸”,“谷疸”、“女劳疸”三种,“谷疸”由于消化不良引起,《金匮要略》言:“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与此条所言相同,概由于胃虚不能消谷,亦不能运化水湿,水谷杂合,郁久生热,湿热相搏,发为黄疸,此皆由于胃虚,故不可攻,攻之腹满依旧。

196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讲解:阳明病,里热蒸汗外出,以法当多汗,若反无汗,原因很多,本条所言为因虚而致。精气虚,虽欲汗而无汗可出,热向外蒸而无津随行,故出现身如虫行皮中状。

197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讲解:阳明病法多汗,此条无汗,则是与少阳病有关。二三日,非言无汗,小便利之后二三日,其病仅在二三日,为由表传半表半里之时,少阳病虽传向阳明,但小便利说明热尚未深,热未到一定程度则汗仍不出。少阳病水饮停聚而呕,热壅于上而咳,手足厥为热厥,津液因热结而不能旁达,发为热厥,热向上攻而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则不为少阳病,不会头疼。

198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讲解:头眩,多与胃中停饮有关,如前文提到苓桂术甘汤证。但阳明病不恶寒,说明这时头眩乃因于热,热攻冲于上亦可头眩,有热为阳明中风,故曰能食。热上亢于头,必经于肺,肺受熏灼而咳,咽喉因咳而伤,故咽痛,如果不咳则咽不伤而不痛。

199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身必发黄。

讲解:阳明病法多汗,若无汗则热不得外越,郁于胸膈而心中懊,小便不利则湿不得下泄,湿热相合,瘀热在里,身当发黄。

200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讲解:阳明病,为阳热证,此时再用火攻,火更助热,额上微汗,余处无汗,其热在里而不得外越,小便不利水湿不得去,亦当发黄。

201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讲解:阳明病脉浮而紧,是太阳伤寒转属阳明,太阳乍传阳明,脉仍浮紧,虽发潮热但仅是定时发作,而非始终发热不休。若为阳明病,脉当沉实、沉大,脉但浮而不紧,病仍在表,但津液有所丧失。热势更迫津外出,发为盗汗,故临床上切勿一见盗汗,辄用黄芪之类,可以考虑以小柴胡加石膏汤,清其里热,盗汗可止。

202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讲解:阳明病,热盛而口舌干燥,但仅仅只想漱水而不欲吞咽,说明热在血分而不在胃,血分有热迫血妄行,多发为鼻衄。

203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讲解:“自汗出”、“重发汗”、“病已差”几句,说明此为太阳病中风邪未解,汗之乃解,绝不是真正的阳明病,若真为阳明病,断无汗后病差之理。表解病差,理当不烦,但仍微烦不了了,乃由于重汗后伤津,胃中干燥,故大便硬。此时不可以阳明病治法治之,当问其小便一日几行,若平时小便三四次,今日两次,可知其津液得以积蓄,还入胃中,津液回复则大便正常,本条因自汗出一症状类似阳明,故冠以“阳明病”。

204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讲解:伤寒呕多,当属少阳柴胡证,虽有阳明证,亦无非少阳与阳明的并病,若呕多,则说明少阳证明显,不可汗、下,虽有阳明证,当治从少阳,不可贸然服承气汤。

205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讲解:胃虚则邪热、水气聚于胃,而呈心下痞硬。仅有心下硬满,并无其他热证、实证,当属人参证,不可见心下硬满便认为是阳明病而攻下,若攻之,虚者更虚,下利不止,致使人亡。若幸而胃气尚存,下利可止者,尚有病愈的可能。

206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按:《集注》色黄后无“者”字)

讲解:“面合色赤”即前文所提到“缘缘正赤”,这是阳气拂郁在表,欲汗而汗不出之证,必与小小发汗之法,不可服泻药,若攻之,邪热内陷,胃虚水谷不别,小便不利,则必发黄。

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讲解:本条为相对第76条栀子豉汤证而言,栀子豉汤证经吐、下之后而烦,是为虚烦,此条有阳明外证,不吐、不下而烦,是为实烦,故可与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在三承气汤中作用最为和缓,调胃者,调其胃不和也,大黄泻下,刺激胃肠蠕动,芒硝软坚去热,可稀薄坚块之物,芒硝、大黄相伍,作用强大。古人有云:“大黄无芒硝,如快刀无刃”。配合甘草一味,可缓其药力,使药物作用缓缓发作。方中芒硝用量应将半斤改为半升,大黄用量四两,顿服虽有甘草调胃,亦属泻下峻剂,用之当慎,可少少与之,亦不必拘于方中药物用量,一般用量:大黄9克,芒硝6克,炙甘草6克,若遇轻证,可再减量。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大承气汤】

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半斤,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

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二两,枳实(大者,炙)三枚。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当更衣,不尔,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讲解:前半段为自始至“大承气汤主之”,脉迟为不及之脉,主寒、主虚,阳明病中更应当谨慎对待,虽见汗出不恶寒之阳明外证,但由于脉迟,其里结实必不太深,外有湿则身重,内有饮则短气,胃有停饮,热向上壅,两者结合,则腹满而喘,言外之意,此时不可攻下。潮,非主汛而定时之意,潮热,形容来势汹涌,热象甚剧,若出现潮热,说明表已解,可攻里,可议下法。若除身上汗出外,手足也不断出汗,为大便已硬之候,大承气汤主之。大承气汤泻下猛峻,必须有潮热、大便硬,才可使用。此时脉迟,则是津液被热大伤之后的征象,乃太过之后的不及,为可下之脉。

假若汗出多,微发热恶寒,说明外证未解,当先解外,可服桂枝汤。若微热而非潮热,则不可与承气汤。若未潮热但腹部胀满特甚且大便不通,仍不可服大承气汤,仅可以服小承气汤,以枳实、厚朴、大黄消胀通便,微和胃气,而不令其泻下太过。

三承气汤均为下实救阴之法。大承气汤中,大黄、芒硝泻热去实,同时大量应用厚朴、枳实行气消胀,四药同用,向下攻泻之力甚强,故大承气汤可治大实、大满、大痛。用之应慎,临床应用剂量为:大黄9~18克,芒硝9~18克,枳实12~15克,厚朴12~15克。小承气汤将芒硝去掉,泻下作用有所减弱,以消胀理气为主。调胃承气汤与小承气汤相比,前者通便力强,后者消胀力强。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讲解:阳明病发潮热,大便微硬,则可攻里,与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可治热实于里,而非专解燥便,大便硬仅是应用大承气汤的一个指征,若大便不硬则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而无手足濈然汗出等表现可测知大便已硬,此时不可盲目使用大承气汤,可以少与小承气汤,此非以药试病,实为治疗方法。若服小承气汤,腹中有气转动而欲矢气,却不大便,说明内有燥结而小承气汤药力不及,乃可以大承气汤攻之。若未转失气,大便下行,先干后稀,说明小承气汤便已中病,则不需再服大承气汤。若再用大承气汤,攻伐太过,虚其胃气,则发虚胀、虚满而不能食,泻下伤津则欲饮水,胃虚难以传化则哕。服小承气汤大便初硬后溏者,潮热必退,但其后不久又发潮热,定是大便又硬而难解,泻过之后,数量亦少,还以小承气汤和之,转失气者,用大承气汤,不转失气,慎不可用。

210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讲解:本条讨论阳明病一个主要症状:“谵语”。里实则谵语,即狂言乱道;正虚则郑声,即重语,一句话反复说,低声细语。精气不能荣于目,则直视,气脱于上则喘满,津液脱于下则下利,皆是死证。阳明病死证,皆是因为津虚太甚而致,故临床应细心大胆,该攻即攻,若至邪实正衰之时,多无所措手,补虚则反助其邪,攻邪则人不胜药,进入两难之境。

211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讲解:反复发汗谓之发汗多,猛剂大汗谓之重发汗,这两种方法均可亡阳,即亡津液,大量津液亡失,胃中干则谵语。一般脉上至寸口,下至尺中,若上不及寸,下不及尺,仅见关上一点,则为短脉,为血液、津液虚竭之象,必死,若上下脉尚可及,则不死。

21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

讲解:太阳伤寒,法当发汗,误吐、误下后病必不解,一方面伤其津液,一方面虚其里,伤其胃气,邪热陷于里,不大便五六日、甚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即谵语,均示阳明里实热已盛。如果病重,则不省人事,循衣摸床,无故惊恐而不安,直视而微喘,为气欲脱而未脱之征。若脉弦,为有余,与弱相对,说明正气尚存,还可用大承气汤,背水一战,若脉涩为血液虚竭,人不任药,攻下则死,治与不治皆死。

“微者”一句接于“独语如见鬼状”之后,若病情尚轻,发热谵语,大承气汤主之,一剂之后大便通利,则可停用大承气汤,不可多行峻攻。

临床热证,常有医者以为阴虚发热而处以六味地黄丸,迁延日久,热盛扰心,谵语神昏,则处以安宫、至宝,未曾辨其里实而考虑使用承气汤,往往延误病情,亦属误治,故为医者,必当胆大心细,辨证精准,用药恰当。

213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讲解:阳明病,其人多汗,汗多而津液外出,津少则胃中干燥而大便硬,便硬而谵语,仅是此证则没有用大承气汤的必要,小承气汤主之,按其腹部,尤其是心下部,当无剧烈疼痛,故知非大承气汤证。

陈慎吾先生之母曾病痢疾,2个月不愈,里急后重感强烈,邀我诊治,陈母发热谵语,苔干而黄,请陈老触其腹部,则痛而叫苦不迭,断其为大承气汤证,1剂之后,解下燥屎数枚,落于盆中当当有声,病遂愈。

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讲解:疾,数之甚也。脉数,可见实热,但若脉虚数,按之无力,则为虚热。脉滑主实,滑数之脉,为实热。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里实热结之象已确,断无再用小承气汤之理,应与大承气汤(参见下条)。

后文自“因与承气汤一升”至“不可更与承气汤也”亦为衍文。

215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讲解:阳明病谵语、有潮热,里已结实,里有热,热可化食,应能食,反不能食者,因除肠中有燥屎结硬外,胃中食物亦已燥结,成为宿食,故不能食。若能食,则说明只是肠中便硬,胃中尚未结实,故阳明病谵语、发潮热无论能食与否,均以大承气汤下之,由此可证上条,则知其误,当改之。

216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讲解:下血、衄血,多属瘀血,素有瘀血积于少腹血室。阳明病作,热邪亦凑于瘀血之处,全身之热布于两处,一处为热结胃中,一处为热聚少腹,胃中热则谵语,少腹热则全身无汗,但头汗出,其治法同太阳篇所述,刺期门泻实热,热去里和,表里通畅,濈然汗出而愈。此病临床不仅可见谵语,亦可见如狂,需以去瘀药治之。

病人徐某,女,外感而恰逢经至,则发热谵语,视人皆呼为鬼,延我诊治,需家人按住始不挣扎,脉来数疾,观他医皆处以当归等补血养正之剂,遂书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再加石膏而获愈。

太阳篇中后人称热入血室为太阳腑证,但热入血室亦可发于阳明病中,实为未合看此条而妄言。故本书应前后对照,仔细研读。

217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者,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讲解:根据“此为风也”,可知“汗出”乃太阳中风之汗,太阳中风之时,并发阳明病,而见谵语,胃中有燥屎,大便硬。太阳病中,并发阳明,多经过口干、欲饮、汗出之白虎汤证。若初起则谵语,便硬,可见病情严重,不可轻视,当以大承气汤下之,但必须注意,下法须在病过太阳经之后方可使用。若下之过早,外邪内陷谵语增剧而为语言狂乱。病尽入于里则表虚,病聚于里则里实,此时方可下之,言外之意,太阳病未解,仍当先服桂枝汤以解表,表解之后再用大承气汤攻下。

218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讲解:上条言太阳中风,本条言太阳伤寒。伤寒四五日时,脉沉主里,喘满非因表证,乃里实压迫膈肌而作。脉不浮则病不在表,不应发汗,汗则夺其津液,大便困难,夺汗则表虚,伤津则里实,里实则谵语。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讲解:同时发病者,谓之合病,本条论述三阳合病。腹满、谵语、遗尿皆因于热为阳明病证;身重难以转侧因于湿为太阳证;口不仁,即口舌不知五味,面垢即面色污垢而不泽,为少阳证。表、里、半表半里证候交错互见,谓之三阳合病。阳明里热,将湿浊逼于体表,故身重难以转侧,冀汗出而湿浊得泄,未经发汗而自汗出,则湿有出路,湿邪一去,则可以白虎汤清肃内外、表里之热。故“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一句当接于“遗尿”之后。三阳合病,若发汗则胃中干燥,而谵语更甚,若下之虚其里,热邪内陷,浮阳上越而额上生汗,精微不布而手足逆冷,此病相当于后世所言“湿温”病。

后人有云当于白虎汤中加入苍术以利湿浊,但《神农本草经》言知母功能治“肢体浮肿,下水”,《金匮要略》中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脚肿如脱”,均说明其有利水消肿之功,故不必于白虎汤中再加温热性燥之苍术。

220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讲解:二阳并病,即指太阳阳明并病,太阳病不罢,当解表,若发潮热而不恶寒、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谵语,说明太阳病已罢,仅为阳明病大承气汤证,下之则愈。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讲解:脉浮紧为太阳伤寒证;咽燥、口苦为少阳证;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为阳明证。身重为仍有湿邪,亦为三阳合病,但主证为阳明病,故冠以“阳明病”,但因三阳病俱在且有湿邪,故不可下,可与白虎汤清肃内外之热。里热不可发汗,若发汗,夺其津液,热更盛则躁烦、谵语。愦愦,闷乱也,热攻冲头脑则心愦愦,此时有用承气汤的机会。若用温针,逼取大汗,必惊恐、烦躁、不得眠,可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或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之。胃不实而用下法,使胃中更虚,客邪凑之而扰动胸膈而致心中懊,舌上白苔,应以栀子豉汤治其虚烦。

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讲解:本条承接上条下之后而言。误下之后,无形之热未去,而津伤之证又起,故口干燥,渴欲饮水,此时当用白虎加人参汤健胃滋液。

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讲解:本条仍承第221条下后而言,下后虚其胃,土不制水,而小便不利;内有留饮,郁而化热而脉浮发热;热盛伤津,胃虚生化无源,旧水不去新水不生,三者均致渴欲饮水。此时当与猪苓汤利小便而去热。

五苓散利小便中有桂枝而治气上冲,故证见心悸、头眩,其病在上;猪苓汤证由于小便不利而生热,其病在下,故方中均为寒性解热药,猪苓利水而解渴,滑石性寒利小便,阿胶养血止血,可防阳明热邪伤及血分。临床多以猪苓汤加生苡仁而治疗泌尿系感染,亦可少加大黄3克,因大黄重用通大便,少用走前阴。本方加减可用治急性肾盂肾炎等疾病。

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讲解:真正的阳明病,法多汗,热实灼伤津液而致渴,若利小便,则更伤津液,胃中更燥,故不可与猪苓汤。

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讲解:太阳篇第176条言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为表里俱热。此处脉浮而迟,实为表热里寒,此表指少阴而言,少阴亦为表,下利清谷说明里虚寒,不化水谷,故舍表救里,以四逆汤,但不若白通汤更为合拍,方中以附子、干姜温里,葱白性温发汗而解表,两解其表里。故下利兼有表证,可分两法,兼表阳证以葛根汤,兼表阴证以白通汤。本条及以下几条均非阳明病,乃是不可下之证,放于本篇中,以资鉴别与重视。

226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讲解:胃中虚冷则不能食,名中寒,胃虚指胃气虚,冷指胃有寒饮,胃虚有饮,再饮难化故哕。

227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讲解:脉浮发热为表热,口干鼻燥,为热伤津液之象,或可见于少阳热证,能食为里热,表里内外俱热,极易伤人体津液、血液,故易发衄。

228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讲解:阳明病,里尚未实当以白虎汤清肃表里,若下之过早,热不除则外有热而手足温,所余虚热郁于胸膈,则心中懊,因结胸证亦可发为心中懊,故特别指出“不结胸”三字,以资鉴别。有热则善饥,但此热为客气邪热,不能消谷,而不能食,郁热上攻则头汗出,栀子豉汤主之。

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讲解:阳明病,潮热、下利、而小便自可,则除外小便不利,水走肠间所致之便溏,此病多见于热性痢疾。痢疾一病,小便不利,可利小便而实大便。若小便自可,则不可再利小便,若再通利,津伤而热盛,为误也。若胸胁满而现少阳证,则可以小柴胡汤既治胸胁满,又可解热治痢。临床小柴胡汤有治痢疾的机会,甚至“噤口痢”都可使用,若有热而无实,可加石膏。本条说明,小柴胡汤可治热痢而现柴胡证者。

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讲解:胁下硬满,即胸胁苦满,胸胁苦满而呕为少阳证,不大便为阳明证,苔白,主热而未实,结实则苔色转黄,不大便而现柴胡汤证,可与小柴胡汤。柴胡汤证正邪交争,结于胁下,影响津液上下交通,故而大便干,服小柴胡汤,胁下结消,三焦通畅,津液输布,胃气回复调和,汗出而病解。

231、232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讲解:少阳脉弦,太阳脉浮,阳明脉大。腹都满,即上下腹俱满的意思。短气而腹都满,为里有水气。胁下及心痛,指胁下和心下俱痛,为少阳证。久按之气不通,谓按其胁下和心下稍久,则觉呼吸困难的意思。鼻干属阳明证。不得汗,即不得汗出,属太阳证。嗜卧属少阳证。一身面目悉黄、小便难,为黄疸病。有潮热,属阳明证。时时哕、耳前后肿,属少阳证。由以上的脉和证,可知此为三阳合病而又发黄疸证。刺之小差者,谓耳前后肿,经过针刺后而小差也。外不解者,谓仍不得汗出,其他外证不解也。病过十日,脉续浮者,则可与小柴胡汤;若脉但浮而无余症者,则可与麻黄汤。至于黄疸,虽以利小便的方法治之,而终不得尿,腹内水气不消,腹满有增无减,又见哕逆者,属胃气已败,故称不治。

此两条所述,很近似黄疸并发腹水而现三阳交错互见的重证。临床观察,肝硬化腹水而发黄疸者,或黄疸型肝炎并发腹水者,预后多凶,谓为不治,并非虚言。而治用小柴胡汤,可以理解,但麻黄汤之用,实难理解,其中必有错简。

233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蜜煎导】

食蜜七合。

右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土瓜根导】

用鲜土瓜根,削如指状,再蘸猪胆汁,纳入肛门。

【猪胆汁导】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讲解:阳明病汗出,若再发汗,小便频数,津液亡失太过,组织枯燥而大便硬,此大便硬非热邪所致,故不可攻,可使其大便自行通下即可。用蜜、土瓜根、猪胆汁都可以通导,此种方法类似于现代西医灌肠疗法。

蜜煎方:将蜜入铜器中微火熬,黏稠至可以和丸的程度,趁热用手搓成挺,一头稍尖,如小指大小粗细,做好后晾凉备用。用时以稍尖一头向里,放入肛门中,用手捂住,等待大便即可。方后言“疑非仲景意”无根据,用之多验。

猪胆汁法:取大猪胆汁1枚,剪一小口,倒出少许胆汁,再于猪胆内加入少许食醋,用毛笔(竹制)插入小孔一部分,封住,笔管另一端抹少许蜂蜜或蜡,纳入谷道,挤压猪胆,胆汁即可流入谷道。土瓜根即苦瓜根,根中含有黏液,亦可用之。

本条说明大便硬亦当详审情形,不可一见便硬,便用承气,没有大满、大实、大痛、大热不可妄用大承气汤。

23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讲解:脉迟,主阴虚血少,津液不足。汗出多,津更虚,但表未解,仍微恶寒,本病是里实不显,阳明外证已现,故冠以“阳明病”,实际是太阳病表证未解,里实不著,法当解表,宜桂枝汤。

235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讲解:上条言太阳中风转属阳明,本条论述太阳伤寒转属阳明,两者均是太阳阳明证。脉浮、无汗而喘,为伤寒表实证,虽已现阳明外证,但仍当发汗解表,宜麻黄汤。

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

茵陈蒿六两、栀子(擘)十四枚,大黄(去皮)二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讲解:阳明里热,发热汗出,热越于外,有所出路,则不能发黄。若仅仅头部出汗,剂颈而止,颈下无汗,为热不能外越,小便不利,湿不得下泄,渴引水浆一则为热盛之象,二则又为内湿之助,此为热与水湿瘀结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方中茵陈,为利尿药,其性苦寒又可解热。栀子、大黄亦是苦寒解热药,三药相合,正是治疗瘀热在里,小便不利之法。

237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讲解:阳明证,说明只具有某些阳明症状,未计入阳明病中,其人好忘,与前文桃核承气汤之“如狂”同为脑系症状,其中必有蓄积之瘀血,体内原有之瘀血,不足发病,此时与阳明之热一起,热瘀互结,影响脑系,故令喜忘。大便虽然硬,但血性濡润,血与便合,解大便时反倒容易,但便中有血色故黑,即便有潜血之意,可以抵当汤去热下血。

本条说明两点:一为脑系神经状态之异常,多由于瘀血证而起;二为凡出血证,有很多是由于瘀血而成,不可一见出血便止其血,瘀血不去则出血不止,《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证即是此意,临床上实证出血多应考虑祛瘀法。

238阳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讲解:阳明病,本应下,下后心中懊而烦。心中懊而烦是承气汤与栀子豉汤共有的症状,此时必须细辨,若内有燥屎、腹大满、按之痛,则为承气汤证,可以大承气汤攻之。仅是腹微满,虽有里实,但初头硬而后溏,非大承气汤可攻之证,当为虚烦,与栀子豉汤。

若没有“潮热、谵语、手足漐漐汗出”这些提示内有燥屎症状时,当以腹诊辨别,《金匮要略》言:“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另本条大满与微满,均可资鉴别。

239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讲解: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燥屎内结,阻于肠中而生热,热起则烦躁,肠蠕动欲将燥屎向下推动,而燥屎结于肠壁,二者用力相较,则围绕肚脐而作痛,肠道不蠕动时,燥屎安于肠中,则不痛,故曰“发作有时”,当以大承气汤攻之。

燥屎、大便硬、宿食三者稍有不同:大便硬为大便干,欲排出而难以排出;燥屎为大便久结肠中,不向下行,未有排出之意;而宿食所居位置更上。但三者均宜以大承气汤攻下。

240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讲解:“又如疟状”《玉函经》中作“复如疟状”,“复”作“反”意。病人烦热,结合“汗出则解”,可断定此烦热乃是大青龙汤证,汗出病虽解,反而像发疟疾一样,日将暮则定时发热,此病转属阳明。若脉沉实而有力,为由表传里,应以大承气汤下之;若脉浮虚,为表不解,前文亦提到桂枝汤可治“时发热,自汗出”,故与桂枝汤。

241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讲解:大下之后,除非特殊情形,一般不会再不大便。大下之后六七日又不大便,且烦始终不解,大下之后理应腹中畅快,而反而满痛,为实,有燥屎,因其人饮食不节,本有宿食,六七日后,胃中宿食移于肠腑,而为新的燥屎,去病务尽,仍当以大承气汤下之。

242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讲解:病人小便不利,水走肠间,多为下利便溏,而大便不稀反时难时易,有燥屎则大便可硬,水在肠中则大便可稀,为有燥屎之明证,虽然偶尔发微热,但喘冒不能卧,说明内热不现于外而上攻特甚,不可轻视,宜大承气汤。

243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吴茱萸汤】

吴茱萸(洗)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切)六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讲解:食谷欲呕,为胃虚有寒,不能消谷,与胃家实之阳明病不符,故应将“属阳明也”,改为“属胃也”,以吴茱萸汤温胃止呕。若服吴茱萸汤呕吐反剧者,病在少阳,此处上焦即指胸腹腔间少阳而言,少阳邪热激动里饮,亦可作呕。本条论述吴茱萸汤与小柴胡汤的鉴别。

吴茱萸汤以吴茱萸、人参、大枣健胃,大量生姜以去饮,不仅可治食谷欲呕,还可以治疗胃虚有寒饮,向上攻冲头脑,而见头晕、头疼,如:美尼尔氏综合征、偏头痛,都可应用吴茱萸汤,且本方温胃去饮可治胃疼。

244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讲解:本为太阳病,脉“寸缓关浮尺弱”,缓,与紧相对,弱,与弦相对,理论上虽有差别,但指下实难分辨,均为不充实、松缓之感,在论中常为互词,故此脉即是脉浮缓,为中风证之脉,为何采取这种写法,因关以候胃,脉浮除主以表证之外,胃中有热而作热痞时关脉亦可浮。发热、汗出、恶寒为中风证,不呕为未传少阳,此时又见心下痞,多为误下所致,表邪未解,误下虚其里,表邪内陷,而为心下痞。治法如前所述先以桂枝汤解外,再以泻心汤攻痞。若出现心下痞不是由于医者误下,而不恶寒、口渴,说明内热已现,发为太阳阳明并病。小便频数,津液外流,大便必硬,虽不大便,而不发生谵语等症,说明热尚未盛,不可攻里,若有热则可用麻子仁丸,热不著则可以蜜煎导之法导便而出。若口渴欲饮水,可少少与之,不可过多,多饮则喘,令胃气回复,津液复还则可。“渴者,宜五苓散”是承接上两段而言:下之后表热未解而作心下痞,小便不利,微热而渴,可服五苓散;未下,病人微热不恶寒而渴,非是转属阳明证,而是水饮停聚而为心下痞,常见小便频数,亦可服用五苓散。

245脉阳微而汗出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讲解:浮为太过属阳,沉为不及属阴。脉阳微,指脉浮按之微,即太阳中风之脉浮弱。阳脉实,指脉浮按之不微而实,即太阳伤寒之脉浮紧。中风则自汗出,若汗出少者,津液无大损伤,故谓为自和。若汗出多者,则津液大量亡失,故谓为太过。太阳伤寒当发汗,但发汗宜取微似汗出者佳。若大发其汗,使汗出多者,亦为太过。无论自汗或发汗,若汗出太过,则亡津液,其结果必使阳绝于里,大便因而成硬。

这里可知,“阳绝于里”为津液绝于里,不是后世注家所说:“阳气极于里”、“阳热绝于里”。

246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讲解:浮为阳者,谓浮为卫气强于外,主表,故谓为阳;芤为阴者,芤脉主营气、津血虚于内,故谓为阴。浮芤相搏者,即指热和津液相互影响,营卫不谐、常自汗出,必致热者愈热,虚者愈虚,津液外越则胃气生热,终必致阳绝于里,大便因硬也。

这里的阳仍是指津液。本条从脉论述津液自虚,非因他之亡失所致。津虚本可致热,热盛更使津虚,二者相搏,其结果必致胃气生热,阳(津液)绝于里,其亦必使大便硬,自在言外。

24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炙)半斤,大黄(去皮)一斤,厚朴(炙,去皮)一尺,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讲解:趺阳脉以候胃,浮为热,胃气生热则脉浮,故谓浮则胃气强。涩为津液虚,小便数亡津液,则脉见涩,故谓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亦必使阳绝于里而致大便硬。古人谓脾为胃运行津液,今胃中干已无津液可运,则脾的功能受到制约,故谓其脾为约,这种情况用麻子仁丸治疗。

这里可看出,由于津液亡失,因致大便硬者,与热结于里发潮热、谵语、烦乱者显异,即如前述,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惟其如此,故不可用大承气汤猛攻,而宜麻子仁丸以缓下也。

以上4条,是为脾约证作较详细的说明,虽所因各有不同,但津液绝于里,而致大便硬结的结果是一致的,此与大承气汤证热实燥结者,大不一样。若就大便难一证取治,最易弄错,因此连续论述,或以证分,或以脉辨,处处示人以人辨证之道,并名之为脾约,出麻子仁丸的主治方,以示与大承气汤显然有别之治。

24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有热者,属胃也,谓胃承气汤主之。

讲解:太阳病三日,虽发汗而病不解,其人反蒸蒸发热者,此热为发自于里也,不似太阳病的发热翕翕然郁于外也,故谓属胃也,宜以调胃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才3日,发汗不解,马上即蒸蒸发热,传变可谓迅急,而不用大承气汤者,以无大汗出和腹满痛等证故也。

249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讲解:吐后,胃气逆,胃气不和而腹胀满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这里要注意,吐后,胃气不和而腹胀满者,不要误认为是大实满,而与大承气汤以攻之。吐后,胃常不和,与调胃承气汤和其胃气,乃常法,宜注意。

250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讲解:太阳病,若误用汗、下、吐,均足以亡津液,使病传里。微烦者,胃不和也;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亦津液内竭,脾约之属,但以微烦,故不用麻子仁丸,宜与小承气汤以和胃则愈。

此由太阳病误治而转属阳明病者,但里热不甚,故只微烦。虽使大便硬,不宜大承气汤猛攻。此虽有似脾约证,但脾约证为虽十日不大便无所苦,而此则只微烦,故不用麻子仁丸,而用小承气汤。辨证必如此入细,用药方能恰到好处。

251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讲解:得病三日,脉弱,为外欲解。无太阳证,则表已罢。无柴胡证,则未传少阳。烦躁、心下硬,为阳明内结。但以脉弱,当虑其虚。至四五日,虽能食,显然有热,亦只可少少与小承气汤,微和其胃,稍安其烦躁,即令小安,再行观察,至六日仍不大便,虽不能食,为里当有燥屎,可再与小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而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似有燥屎,但必初头硬后必溏,屎未必成硬,攻之必溏泻不止,必须待其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此时宜用大承气汤。

本条的脉弱和前条的脉迟,均属不及的一类脉,阳明病见之,必须细心观察,慎重用药,尤其脉弱而心下硬,更当虑其胃虚,攻之有下利不止则死之诫,即有一二实候,亦不可妄试攻下。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至六日再与1升,用药何等谨慎,四五日,五六日,六七日观察何等周详。治大病难,治疑病更难,病家急躁,医者粗心,未有不败事者。四五日至六日虽无不大便的明文,然据不大便六七日一语,则四五日至五六日当未大便甚明,古文简练,须细玩之。

25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讲解:目中不了了,是说视物不明。睛不和,为眸子暗无光泽。伤寒六七日,为病传里时期,其人突然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发热恶寒的表证和大实大满的里证,虽只见大便难而身微热,此热于里为候殊恶,虽外迫尚微,但上攻甚烈,势须急下,急大承气汤。

热实极于里,或迫于外,发于体表,而为身大热汗出等症;或亢于上,波及头脑,而为烦躁、谵语等症。本条所述即系后者,不过伤寒表证,突然而罢,而里实诸证候不待形成,竟出现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的阳恶证候,其来势猛暴,传变迅急,大有不可终日之势,那得以只大便难、而身微热,再行观察之理,应急制变,惟有釜底抽薪,以大承气汤急下之一法。

253阳明病,发热汗出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讲解:阳明病,蒸蒸发热,大汗如流,为热盛蒸腾于里,津液欲竭于外的形象,应急下其热,以救津液,缓则无及,宜大承气汤。

壮热内迫,津液外越,故发热汗多如流,如不急下,则津液立可枯竭,恶证蜂起,必致不救。

254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讲解:发汗不解,指太阳病发汗后而病不解,径直传于里。腹满且痛,可见实结已甚传变迅急,势甚猛恶,不可等闲视之,须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以上三条,均属病热进展迅速、传变迅急的证候,看似不重,稍有延误,恶候蜂起,祸变立至,故须急下,学者宜细玩而熟记之。

255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讲解:此承上条的腹满痛言,虽以大承气汤急下之,但腹满不减,即有所减,亦微不足道,此为实,还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虽属实满,则用三物厚朴汤即可,当无须大承气汤的峻攻,其承上条而言甚明。盖病重剧,常非一法即能收功,除恶务尽,故须再下。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曰:“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与本条所述恰成对子,宜对照互参。

256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讲解:本条应读为:下利,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脉滑而数,为里有热,下利见此脉,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本不下利,由于木来克土,故反而下利,因以阳明少阳合并名之。此和其脉不负以下一段文字,均属附会五行家言,不足取法,可能是后人所附,宜去之。其实本条所述下利,即指今之肠炎、痢疾而言。中医治病在辨证,其以太阳病出现者,即依法汗以解之,其以阳明病出现者,即依法下以解之,应是活泼泼的,不存任何成见,治痢疾如是,治它疾亦莫不如是也。

257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属抵当汤。

讲解:病人没有发热恶寒之表证,也没有身热、汗出不恶寒、但恶热之里证,仅见发热七八日不退,虽脉浮数,浮主表,但亦主热,数亦主热,当属里热,故可下之。下之后,无形之热所附有形之燥屎已去,热当随燥屎并走,假若此时脉数、发热均不解,而六七日不大便,定有其他有形之物可资依附,何物与热相合而不影响胃纳而消谷善饥?当责之瘀血,宜抵当汤祛瘀解热。

流感或重感冒等急性热病,发汗表解,但仍高热不退,脉浮数、舌苔黄、大便干燥者,多宜下之,尤以大柴胡加石膏汤证为最常见,下之即愈。不过形似伤寒,发热、脉浮数,亦有由于瘀血所致者。若瘀血证而以他药下之,则热不解。条文之脉数不解,即热不除的互词,其实脉浮数和发热俱未解也,成无己解为“脉浮解,而数未解”,后之注家多信从之,实非!此与前第126条互参自明。又由于本条合热则消谷善饥的说明,如为嗜食证亦有瘀血所致者,宜注意。

258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讲解:本条当与上条合看,承于第257条“假令已下”之后,与抵当汤证相并列。若下之后脉数不解,而下利不止,即热与泻药注于大肠而为协热利,热伤血络而便脓血。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讲解:太阳伤寒,法当发汗,汗后反皮肤、巩膜发黄而为黄疸,因其内有寒湿,又不能自小便而出,留于体内。兼有表证时,当先利其小便,去其寒湿而解表,此点已于太阳篇中详细论述。古人认为热与水相合,称为瘀热,即湿热,湿胜热,热随湿化,发为阴黄,归于太阴病,不可下之,当以茵陈五苓散类温性方剂治疗;若热胜于湿,湿随热化,发为阳黄,归于阳明病,治以茵陈蒿汤。

260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讲解:太阳伤寒七八日,常为由表传里而为阳明病之时,小便不利,湿留在里,与热相合,而为瘀热,此时发黄,黄色鲜艳为橘子色。热色鲜艳,寒色黑褐。此时黄如橘子色,说明寒少热多。由于二便不利而腹微满,茵陈蒿汤主之,本方一方面去黄利湿,一方面以大黄通腑泄热。

261伤寒身黄发热,栀子蘖皮汤主之。

【栀子蘖皮汤】

肥栀子(擘)十五个,甘草(炙)一两,黄蘖二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讲解:伤寒发热,为翕翕发热,笼罩全身,此处发热当为由里及外,热势汹涌,与伤寒热型不同,若身黄,栀子蘖皮汤主之。本证既无里实,也无寒湿,只是发热,临床可见烦躁不安,大便通调,有热无寒,可用一派苦寒解热,为防苦寒伤胃,酌加炙草。

262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去节)二两,连轺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个,赤小豆一升,大枣(擘)十二枚,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切)二两,甘草(炙)二两。

右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讲解:瘀热在里,虽有伤寒表证,但仍将发黄,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解表去热,利湿退黄。

本方赤小豆利湿,生梓白皮、连翘解热,姜、枣配合麻黄、杏仁解表。临床见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而无汗之表证,兼有发黄,则用此方,若有汗者,当遵《金匮要略》之旨与桂枝加黄芪汤。

黄疸兼有表证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或桂枝加黄芪汤;兼有里证用茵陈蒿汤;兼有里实用《金匮要略》栀子大黄汤;兼有少阳证用大、小柴胡汤;兼有寒湿用茵陈五苓散;无明显兼证,但发热烦躁明显者用栀子蘖皮汤。

阳明病小结

阳明病在八纲分型中,即是里阳证。阳明病的特征:一是胃实,病实于胃肠之里,按之抵抗压痛。二是只热而不实,见阳明外证“身热汗出,不恶寒,但恶热”,换言之,无论何病,有胃实或阳明外证者,都可称为阳明病。凡是阳明病,必须具备二者之一或者兼俱。阳明病来源有三:太阳病不解转属阳明者称太阳阳明;少阳病伤津液后转属阳明称为少阳阳明;无他经病证存在而发为阳明病者称正阳阳明。阳明病里实当以承气汤攻下,里热而不实当以白虎汤清热,故很多写于太阳篇中的病证,如结胸证、桃核承气汤证、抵当汤丸证、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瓜蒂散证等等,或是胃肠道中或吐或下之证,或是里热当清之证,在某种意义上讲,都应归于阳明病中。

疾病万变,在人体不出于表、里、半表半里,而人人皆同,故六经之所以大有用处,即万病之中都有六经,非独伤寒。仅辨出阳明病,知道治则,尚不足以辨证施治,当继续辨其具体方证,如本篇泻下,即包括三承气汤与麻子仁丸证,当细辨。其中大承气汤,力量最猛,医者误用害处最大,故文中详论此方证,若用此方,必胃实之燥屎、大便硬,外证之汗出、潮热或谵语并见,乃可用之。大承气汤方并非单为大便硬而设,故论中言及津液少者可行导法,素日津亏者用麻子仁丸,就是为说明此点。大承气汤除常规用法外,另有三种急下症状: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发热汗多,津液将尽;发汗后腹满痛。故为医之道,既要小心谨慎,又要当机放胆。调胃承气汤与小承气汤均治大便干,但前者以芒硝、大黄去热为主,后者以枳、朴消满为主。发黄属阳明者,可攻里泄热,方选茵陈蒿汤,栀子蘖皮汤,麻黄连轺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