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一明水内容:(《拾遗》)

      【释名】方诸水。藏器曰∶方诸,大蚌也。熟摩令热,向月取之,得水二三合,亦如朝露。阳燧向日,方诸向月,皆能致水火也。《周礼》明诸承水于月,陈馔为玄酒是也。时珍曰∶明水者,取其清明纯洁,敬之至也。《周礼》∶司氏,以夫燧取明火于日,鉴取明水于月,以恭祭祀。魏伯阳《参同契》云∶阳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诸非星月,安能得水浆。

      《淮南子》云∶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注者或以方诸为石,或以为大蚌,或以为五石炼成,皆非也。按《考工记》云,铜锡相半,谓之鉴燧之剂,是火为燧、水为鉴也。高堂隆云∶阳燧一名阳符,取火于日。阴燧一名阴符,取水于月。并以铜作之,谓之水火之镜。此说是矣。

      干宝《搜神记》云∶金锡之性,一也。五月丙午日午时铸,为阳燧;十一月壬子日子时铸,为阴燧。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明目定心,去小儿烦热,止渴(藏器)。

      

    冬霜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一冬霜内容:(《拾遗》)

      【释名】时珍曰∶阴盛则露凝为霜,霜能杀物而露能滋物,性随时异也。干象占云∶天气下降而为露,清风薄之而成霜。霜所以杀万物,消。当降而不降,当杀物而不杀物,皆政弛而慢也。不当降而降,不当杀物而杀物,皆政急而残也。许慎《说文》云∶早霜,曰KT;白霜,曰皑。又有玄霜。承曰∶凡取霜,以鸡羽扫之,瓶中密封阴处,久亦不坏。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食之解酒热,伤寒鼻塞,酒后诸热面赤者(藏器)。和蚌粉,敷暑月痱疮,及腋下赤肿,立瘥(陈承)。

      【附方】新一。寒热疟疾(秋后霜一钱半,热酒服之。《集玄方》)

      

    腊雪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一腊雪内容:(宋《嘉》)

      【释名】时珍曰∶按刘熙《释名》云∶雪,洗也。洗除瘴疠虫蝗也。凡花五出,雪花六出,阴之成数也。冬至后第三戊为腊。腊前三雪,大宜菜麦,又杀虫蝗。腊雪密封阴处,数十年亦不坏;用水浸五谷种,则耐旱不生虫;洒几席间,则蝇自去;淹藏一切果食,不蛀蠹,岂非除虫蝗之验乎。藏器曰∶春雪有虫,水亦易败,所以不收。

      【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解一切毒,治天行时气温疫,小儿热痫狂啼,大人丹石发动,酒后暴热,黄胆,仍小温服之(藏器)。洗目,退赤(张从正)。煎茶煮粥,解热止渴(吴瑞)。宜煎伤寒火之药,抹痱亦良(时珍)。

      【发明】宗曰∶腊雪水,大寒之水也,故治以上诸病。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一雹内容:(音驳。《拾遗》)

      【释名】时珍曰∶程子云∶雹者阴阳相搏之气,盖气也。或云∶雹者,炮也,中物如炮也。曾子云∶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陆农师云∶阴包阳为雹,阳包阴为霰。雪六出而成花,雹三出而成实。阴阳之辨也。《五雷经》云∶雹乃阴阳不顺之气结成。亦有懒龙鳞甲之内,寒冻生冰,为雷所发,飞走堕落,大者如斗升,小者如弹丸。又蜥蜴含水,亦能作雹,未审果否?

      【气味】咸,冷,有毒。时珍曰∶按《五雷经》云∶人食雹,患疫疾大风颠邪之证。藏器曰∶酱味不正者,当时取一、二升纳入瓮中,即还本味也。

      

    夏冰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一夏冰内容:(《拾遗》)

      【释名】凌(去声)。时珍曰∶冰者,太阴之精,水极似土,变柔为刚,所谓物极反兼化也。故字从水,从。《周礼》∶凌人掌冰,以供祭祀宾客。《左传》∶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其藏之也,深山穹谷,涸阴冱寒;其用之也,录位宾客丧祭。

      郎曰∶藏冰以时,则雷出不震;弃冰不用,则雷不发而震。今人冬月藏冰于窖,登之以盐,是也。《淮南万毕术》,有凝水石作冰法,非真也。

      【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去热烦,熨人乳石发热肿(藏器)。解烦渴,消暑毒(吴瑞)。伤寒阳毒,热盛昏迷者,以冰一块置于膻中良,亦解烧酒毒(时珍)。

      【发明】藏器曰∶夏暑盛热食冰,应与气候相反,便非宜人,诚恐入腹冷热相激,却致诸疾也。《食谱》云∶凡夏用水,只可隐映饮食,令气凉尔,不可食之。虽当时暂快,久皆成疾也。时珍曰∶宋徽宗食冰太过,病脾疾。国医不效,召杨介诊之。介用大理中丸。土曰∶服之屡矣。介曰∶疾因食冰,臣因以冰煎此药,是治受病之原也。服之果愈。若此,可谓舌机之士矣。

      【附方】新一。灭瘢痕∶以冻凌频熨之,良。(《千金方》)

      

    神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一神水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金门记》云∶五月五日午时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沥取为药。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心腹积聚及虫病,和獭肝为丸服。又饮之,清热化痰,定惊安神(时珍)。

      

    半天河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一半天河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上池水。弘景曰∶此竹篱头水,及空树穴中水也。时珍曰∶《战国策》云∶长桑君饮扁鹊以上池之水,能洞见脏腑。注云∶上池水,半天河也。然别有法。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鬼疰,狂,邪气。恶毒(《别录》)。洗诸疮(弘景)。主蛊毒(《日华》)。杀鬼精,恍惚妄语,与饮之,勿令知之(甄权)。槐树间者,主诸风及恶疮风瘙疥痒(藏器)。

      【发明】宗曰∶半天河水,在上天泽之水也,故治心病鬼疰狂邪恶毒。

      【附方】旧一,新一。辟禳时疫∶半天河水,饮之。(《医林集要》)身体白驳∶取树木孔中水洗之,捣桂末唾和敷之,日再上。(张文仲《备急方》)

      

    屋漏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一屋漏水内容:(《拾遗》)

      【气味】辛、苦,有毒。李廷飞曰∶水滴脯肉,食之,成症瘕,生恶疮。又檐下雨滴菜,亦有毒,不可食之。

      【主治】洗犬咬疮,更以水浇屋檐,取滴下土敷之,效(藏器)。涂疣目,敷丹毒(时珍)。

      

    水之二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内容:地水类三十种

    流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流水内容:(《拾遗》)

      【集解】时珍曰∶流水者,大而江河,小而溪涧,皆流水也。其外动而性静,其质柔而气刚,与湖泽陂塘之止水不同。然江河之水浊,而溪涧之水清,复有不同焉。观浊水流水之鱼,与清水止水之鱼,性色迥别;淬剑染帛,各色不同;煮粥烹茶,味亦有异。则其入药,岂可无辨乎。

      千里水东流水甘澜水(一名劳水)【气味】甘,平,无毒。【主治】病后虚弱,扬之万遍,煮药禁神最验(藏器)。主五劳七伤,肾虚脾弱,阳盛阴虚,目不能瞑,及霍乱吐利,伤寒后欲作奔豚(时珍)。

      逆流水【主治】中风、卒厥、头风、疟疾、咽喉诸病,宣吐痰饮(时珍)。

      【发明】藏器曰∶千里水、东流水二水,皆堪荡涤邪秽,煎煮汤药,噤咒神鬼。潢污行潦,尚可荐之王公,况其灵长者哉。《本经》云,东流水为云母石所畏。炼云母用之,与诸水不同,即其效也。

      思邈曰∶江水,流泉远涉,顺势归海,不逆上流,用以治头,必归于下。故治五劳七伤羸弱之病,煎药宜以陈芦、劳水,取其水不强、火不盛也。无江水,则以千里东流水代之,如泾、渭之类。

      时珍曰∶劳水即扬泛水,张仲景谓之甘澜水。用流水二斗,置大盆中,以杓高扬之千遍,有沸珠相逐,乃取煎药。盖水性本咸而体重,劳之则甘而轻,取其不助肾气而益脾胃也。虞抟《医学正传》云∶甘澜水甘温而性柔,故烹伤寒阴证等药用之。顺流水性顺而下流,故治下焦腰膝之证,及通利大小便之药用之。急流水湍上峻急之水,其性急速而下达,故通二便风痹之药用之。逆流水,洄澜之水,其性逆而倒上,故发吐痰饮之药用之也。

      宗曰∶东流水取其性顺疾速,通膈下关也。倒流水取其回旋流止,上而不下也。

      张从正曰∶昔有患小便者,众工不能治,令取长川急流之水煎前药,一饮立溲,则水可不择乎。

      【附方】新三。目不得瞑∶乃阳气盛不得入于阴,阴气虚,故目不得瞑。治法饮以半夏汤,用流水千里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苇薪火,置秫米一升,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滓饮汁一小杯,日三饮,以知为度。详半夏下。(《灵枢经》)汗后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发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者。茯苓一两,炙甘草二钱半,桂枝三钱,大枣二枚。以甘澜水二升,先煮茯苓,纳诸药煮服之,日三。(张仲景《金匮要略》)

      服药过剂烦闷∶东流水饮一、二升。(《肘后方》)

      

    井泉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井泉水内容:(宋《嘉》)

      【释名】时珍曰∶井字象井形,泉字象水流穴中之形。

      【集解】颖曰∶井水新汲,疗病利人。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其功极广,又与诸水不同。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江湖渗来者,次之;其城市近沟渠污水杂入者,成碱,用须煎滚,停一时,候碱澄乃用之,否则气味俱恶,不堪入药、食、茶、酒也。雨后水浑,须擂入桃、杏仁澄之。

      时珍曰∶凡井以黑铅为底,能清水散结,人饮之无疾。入丹砂镇之,令人多寿。按麻知几《水解》云∶九畴昔访灵台太史,见铜壶之漏水焉。太史召司水者曰∶此水已三周环,水滑则漏迅,漏迅则刻差,当易新水。子因悟曰∶天下之水,用之灭火则同,濡槁则同,至于性从地变,质与物迁,未尝同也。故蜀江濯锦则鲜,济源烹楮则。南阳之潭渐于菊,其人多寿;辽东之涧通于参,其人多发。晋之山产矾石,泉可愈疽;戎之麓伏硫黄,汤可浴疠。

      扬子宜,淮菜宜醪;沧能盐,阿井能胶。澡垢以污,茂田以苦。瘿消于藻带之波,痰破于半夏之洳。冰水咽而霍乱息,流水饮而癃通。雪水洗目而赤退,咸水濯肌而疮干。

      菜之为齑,铁之为浆,曲之为酒,之为醋,千派万种,言不可尽。至于井之水一也,尚数名焉,况其他者乎。反酌而倾曰倒流,出未放曰无根,无时初出曰新汲,将旦首汲曰井华。

      夫一井之水,而功用不同,岂可烹煮之间,将行药势,独不择夫水哉?昔有患小溲者,众不能瘥。张子和易之以长川之急流,煎前药,一饮立溲。此正与《灵枢经》治不瞑半夏汤,用千里流水同意味。后之用水者,当以子和之法为制。予于是作《水解》。

      

    井华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井华水内容:【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酒后热痢,洗目中肤翳,治人大惊九窍四肢指歧皆出血,以水面。和朱砂服,令人好颜色,镇心安神。治口臭,堪炼诸药石。投酒醋,令不腐(《嘉》)。宜煎补阴之药(虞抟)。宜煎一切痰火气血药(时珍)。

      新汲水【主治】消渴反胃,热痢热淋,小便赤涩,却邪调中,下热气,并宜饮之。射痈肿令散,洗漆疮。治坠损肠出,冷喷其身面,则肠自入也。又解闭口椒毒,下鱼骨哽(《嘉》)。解马刀毒(之才)。解砒石、乌喙、烧酒、煤炭毒。治热闷昏瞀烦渴(时珍)。

      【发明】禹锡曰∶凡饮水疗疾,皆取新汲清泉,不用停污浊暖,非直无效,亦且损人。

      虞抟曰∶新汲井华水,取天一真气,浮于水面,用以煎补阴之剂,及炼丹煮茗,性味同于雪水也。

      时珍曰∶井泉地脉也,人之经血象之,须取其土浓水深,源远而质洁者,食用可也。

      《易》曰∶井泥不食,井冽寒泉食,是矣。人乃地产,资禀与山川之气相为流通,而美恶寿夭,亦相关涉。金石草木,尚随水土之性,而况万物之灵者乎。贪淫有泉,仙寿有井,载在往牒,必不我欺。《淮南子》云∶土地各以类生人。是故山气多男,泽气多女,水气多,风气多聋,林气多癃,木气多伛,岸下气多,石气多力,险阻气多瘿,暑气多夭,寒气多寿,谷气多痹,丘气多狂,广气多仁,陵气多贪。坚土人刚,弱土人脆,垆土人大,沙土人细,息土人美,耗土人丑,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人轻,迟水人重。皆应其类也。又《河图括地象》云∶九州殊题,水泉刚柔各异。青州角征会,其气轻,人声急,其泉酸以苦。梁州商征接,其气刚勇,人声塞,其泉苦以辛。兖豫宫征会,其气平静,人声端,其泉甘以苦。雍冀商羽合,其气快烈,人声捷,其泉咸以辛。观此二说,则人赖水土以养生,可不慎所择乎。

      时珍曰∶按《后汉书》云∶有妇人病经年,世谓寒热注病。十一月,华佗令坐石槽中,平旦用冷水灌,云当至百。始灌七十,冷颤欲死,灌者惧欲止,佗不许。灌至八十,热气乃蒸出,嚣嚣然高二、三尺。满百灌,乃使燃火温床,浓覆而卧,良久冷汗出,以粉扑之而愈。

      又《南史》云∶将军房伯玉,服五石散十许剂,更患冷疾,夏月常复衣。徐嗣伯诊之,曰∶乃伏热也,须以水发之,非冬月不可。十一月冰雪大盛时,令伯玉解衣坐石上,取新汲冷水,从头浇之,尽二十斛,口噤气绝。家人啼哭请止,嗣伯执挝KT者。又尽水百斛,伯玉始能动,背上彭彭有气。俄而起坐,云热不可忍,乞冷冻饮料。嗣伯以水一升饮之,疾遂愈。自尔常发热,冬月犹单衫,体更肥壮。时珍窃谓二人所病,皆伏火之证,《素问》所谓诸噤鼓栗,皆属于火也。治法火郁则发之,而二子乃于冬月平旦浇以冷水者,冬至后阳气在内也,平旦亦阳气方盛时也,折之以寒,使热气郁遏至极,激发而汗解,乃物不极不反,是亦发之之意。

      《素问》所谓逆者正治,从者反治,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通道路,令气调和者也。

      春月则阳气已泄,夏秋则阴气在内,故必于十一月至后,乃可行之。二子之医,可谓神矣。

      【附方】旧八,新二十一。

      九窍出血∶方见主治下。

      衄血不止∶叶氏用新汲水,随左右洗足即止,累用有效。一方∶用冷水面。一方∶冷水浸纸贴囟上,以熨斗熨之,立止。一方∶用冷水一瓶,淋射顶上及哑门上。或以湿纸贴之。

      金疮血出不止∶冷水浸之即止。(《延寿方》)

      犬咬血出∶以水洗,至血止,绵裹之。(《千金方》)

      蝎虿螫伤∶以水浸故布拓之,暖即易。(《千金方》)

      马汗入疮或马毛入疮,肿入腹,杀人。以冷水浸之,频易水,仍饮好酒,立瘥。(《千金方》)鱼骨哽咽∶取水一杯,合口向水,张口取水气,哽当自下。(《肘后方》)

      中砒石毒∶多饮新汲井水,得吐利佳。(《集简方》)

      中乌喙毒∶方同上。

      中蒙汗毒∶饮冷水即安。(《济急方》)

      中煤炭毒∶一时晕倒,不救杀人。急以清水灌之。(唐瑶《经验方》)

      服药过剂,卒呕不已∶饮新汲水一升。(《肘后方》)

      烧酒醉死∶急以新汲水浸其发,外以故帛浸湿,贴其胸膈,仍细细灌之,至苏乃已。(《濒湖集简方》)

      饮酒齿痛∶井水频含漱之。(《直指方》)

      破伤风病∶用火命妇人取无根水一盏,入百草霜调捏作饼,放患处。三、五换如神,此蒋亚香方也。(《谈野翁试验方》)

      坠损肠出∶方见主治下。

      眼睛突出一二寸者∶以新汲水灌渍睛中,数易之,自入。(《梅师方》)

      时行火眼∶患人每日于井上。视井旋匝三遍,能泄火气。(《集玄方》)

      心闷汗出不识人∶新汲水和蜜饮之,甚效。(《千金方》)

      呕吐阳厥卒死者∶饮新汲水三升佳。(《千金方》)

      霍乱吐泻∶勿食热物,饮冷水一碗,仍以水一盆浸两足,立止。(《急救良方》)

      厌禳瘟疫∶腊旦除夜,以小豆、川椒各七七粒投井中,勿令人知,能却瘟疫。又法∶元旦以大麻子三七粒,投井中。

      口气臭恶∶正旦含井华水吐弃厕下,数度即瘥也。(《肘后方》)

      心腹冷痛∶男子病,令女人取水一杯饮之;女人病,令男子取水一杯饮之。(《肘后方》)

      寒热注病∶方见发明下。

      火病恶寒∶方见发明下。

      疔毒疽疮∶凡手指及诸处有疮起,发痒,身热恶寒,或麻木,此极毒之疮也。急用针刺破,挤去恶血,候血尽,口噙凉水吮之,水温再换,吮至痛痒皆住即愈,此妙法也。(《保寿堂方》)

      妇人将产∶井华水服半升,不作运。(《千金方》)

      初生不啼∶取冷水灌之,外以葱白茎细鞭之,即啼。(《全幼心鉴》)

      

    节气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节气水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一年二十四节气,一节主半月,水之气味,随之变迁,此乃天地之气候相感,又非疆域之限也。《月令通纂》云∶正月初一至十二日止,一日主一月。每旦以瓦瓶秤水,视其轻重,重则雨多,轻则雨少。观此,虽一日之内,尚且不同,况一月乎。立春、清明二节贮水,谓之神水。

      【主治】宜浸造诸风脾胃虚损诸丹丸散及药酒,久留不坏。

      寒露、冬至、小寒、大寒四节,及腊日水。

      【主治】宜浸造滋补五脏及痰火、积聚、虫毒诸丹丸,并煮酿药酒,与雪水同功。

      立秋日五更井华水【主治】长幼各饮一杯,能却疟痢百病。

      重午日午时水【主治】宜造疟痢疮疡金疮、百虫蛊毒诸丹丸。

      小满、芒种、白露三节内水【主治】并有毒。造药,酿酒、醋一应食物,皆易败坏。人饮之,亦生脾胃疾(并时珍)。

      

    醴泉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醴泉内容:(《拾遗》)

      【释名】甘泉。

      时珍曰∶醴,薄酒也,泉味如之,故名。出无常处,王者德至渊泉,时代升平,则醴泉出,可以养老。《瑞应图》云∶醴泉,水之精也,味甘如醴,流之所及,草木皆茂;饮之令人多寿。《东观记》云∶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师,人饮之者,痼疾皆除。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心腹痛,疰忤鬼气邪秽之属,并就泉空腹饮之。又止热消渴及反胃霍乱为上,亦以新汲者为佳(藏器)。

      

    玉井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玉井水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诸有玉处山谷水泉皆是也。山有玉而草木润,身有玉而毛发黑。玉既重宝,水又灵长,故有延生之望。今人近山多寿者,岂非玉石津液之功乎。太华山有玉水溜下,土人得服之,多长生。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久服神仙,令人体润,毛发不白(藏器)。

      

    乳穴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乳穴水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近乳穴处流出之泉也。人多取水作饮酿酒,大有益。其水浓者,秤之重于他水。煎之上有盐花,此真乳液也。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久服肥健人,能食,体润不老,与钟乳同功(藏器)。

      

    温汤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温汤内容:(《拾遗》)

      【释名】温泉(《纲目》)、沸泉。

      藏器曰∶下有硫黄,即令水热,犹有硫黄臭。硫黄主诸疮,故水亦宜然。当其热处,可猪羊、熟鸡子也。

      时珍曰∶温泉有处甚多。按胡仔《渔隐丛话》云∶汤泉多作硫黄气,浴之则袭人肌肤。

      唯新安黄山是朱砂泉,春时水即微红色,可煮茗。长安骊山是石泉,不甚作气也。朱砂泉虽红而不热,当是雄黄尔。有砒石处亦有汤泉,浴之有毒。

      【气味】辛,热,微毒。

      【主治】诸风筋骨挛缩,及肌皮顽痹,手足不遂,无眉发,疥癣诸疾,在皮肤骨节者,入浴。浴讫,当大虚惫,可随病与药,及饮食补养。非有病患,不宜轻入(藏器)。

      【发明】颖曰∶庐山有温泉,方士往往教患疥癣、风癞、杨梅疮者,饱食入池,久浴得汗出乃止,旬日自愈也。

      

    碧海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碧海水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东方朔《十洲记》云∶夜行海中,拨之有火星者,咸水也。色既碧,故曰碧海。

      时珍曰∶海乃百川之会。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而地在其中。其味咸,其色黑,水行之正也。

      【气味】咸,小温,有小毒。

      【主治】煮浴,去风瘙疥癣。饮一合,吐下宿食胪胀(藏器)。

      

    盐胆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盐胆水内容:(《拾遗》)

      【释名】卤水。藏器曰∶此乃盐初熟,槽中沥下黑汁也。时珍曰∶盐下沥水,则味苦不堪食。今人用此水,收豆腐。独孤滔云∶盐胆煮四黄,焊物。

      【气味】咸,苦,有大毒。

      【主治】蚀疥癣,疾虫咬,及马牛为虫蚀,毒虫入肉生子。六畜饮一合,当时死,人亦然。凡疮有血者,不可涂之(藏器)。痰厥不省,灌之取吐,良(时珍)。

      

    阿井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阿井水内容:(《纲目》)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下膈,疏痰,止吐(时珍)。

      【发明】时珍曰∶阿井在今兖州阳谷县,即古东阿县也。沈括《笔谈》云∶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下凡发地下皆是流水。东阿亦济水所经,取井水煮胶谓之阿胶。其性趣下,清而且重,用搅浊水则清,故以治淤浊及逆上之痰也。又青州范公泉,亦济水所注,其水用造白丸子,利膈化痰。《管子》云∶齐之水,其泉青白,其人坚劲,寡有疥瘙,终无酲。

      水性之不同如此。陆羽烹茶,辨天下之水性美恶,烹药者反不知辨此,岂不戾哉!

      

    山岩泉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山岩泉水内容:(《拾遗》)

      【释名】时珍曰∶此山岩土石间所出泉,流为溪涧者也。《尔雅》云∶水正出,曰滥泉;悬出,曰沃泉;仄出曰泉。其泉源远清冷,或山有玉石美草木者为良;其山有黑土毒石恶草者不可用。陆羽云∶凡瀑涌漱湍之水,饮之令人有颈疾。

      颖曰∶昔在浔阳,忽一日城中马死数百。询之,云∶数日前雨,洗出山谷中蛇虫之毒,马饮其水然也。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霍乱烦闷,呕吐腹空,转筋恐入腹,宜多服之,名曰洗肠,勿令腹空,空则更服。人皆惧此,然尝试有效。但身冷力弱者,防致脏寒,当以意消息之(藏器)。

      

    古冢中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古冢中水内容:(《拾遗》)

      【主治】有毒,杀人。洗诸疮皆瘥(藏器)。

      

    粮罂中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粮罂中水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乃古冢中食罂中水也,取清澄久远者佳。古文曰∶蔗留余节,瓜表遗犀。言二物不烂,余皆成水也。

      【气味】辛,平,有小毒。

      【主治】鬼气中恶疰忤,心腹痛,恶梦鬼神,杀蛔虫。进一合,不可多饮,令人心闷。

      又云,洗眼见鬼,未试(藏器)。

      【附方】新一。噎疾∶古冢内罐罂中水,但得饮之即愈,极有神效。(《寿域方》)

      

    赤龙浴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赤龙浴水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此泽间小泉有赤蛇在中者,人或遇之,经雨取水服。

      【气味】有小毒。

      【主治】瘕结气,诸瘕,恶虫入腹,及咬人生疮者(藏器)。

      

    车辙中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车辙中水内容:(《纲目》)

      【释名】时珍曰∶辙,乃车行迹也。

      【主治】疡风,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牛蹄中水亦可(时珍)。

      

    地浆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地浆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土浆。弘景曰∶此掘黄土地作坎,深三尺,以新汲水沃入搅浊,少顷取清用之,故曰地浆,亦曰土浆。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解中毒烦闷(《别录》)。解一切鱼肉、果菜、药物、诸菌毒,疗霍乱及中卒死者,饮一升妙(时珍)。

      【发明】弘景曰∶枫上菌,食之令人笑不休,饮此即解。

      时珍曰∶按罗天益《卫生宝鉴》云∶中暑霍乱,乃暑热内伤,七神迷乱所致。阴气静则神脏,躁则消亡,非至阴之气不愈。坤为地,地属阴,土平曰静顺。地浆作于墙阴坎中,为阴中之阴,能泻阳中之阳也。

      【附方】旧一,新六。

      热渴烦闷∶地浆一盏,饮之。(《圣惠方》)

      干霍乱病∶不吐不利,胀痛欲死。地浆三、五盏服即愈。大忌米汤。(《千金方》)

      服药过剂闷乱者∶地浆饮之。(《肘后方》)

      闭口椒毒吐白沫∶身冷欲死者。地浆饮之。(张仲景《金匮方》)

      中野芋毒∶土浆饮之。(《集简方》)

      黄鱼毒∶食此鱼,犯荆芥,能害人。服地浆解之。(《集简方》)

      中砒霜毒∶地浆调铅粉服之,立解。(《集玄方》)

      

    热汤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热汤内容:(宋《嘉》)

      【释名】百沸汤(《纲目》)、麻沸汤(仲景)、太和汤。

      【气味】甘,平,无毒。

      时珍曰∶按汪颖云∶热汤须百沸者佳。若半沸者,饮之反伤元气,作胀。或云∶热汤漱口损齿。病目人勿以热汤洗浴。冻僵人勿以热汤灌之,能脱指甲。铜瓶煎汤服,损人之声。

      【主治】助阳气,行经络(宗)。熨霍乱转筋入腹及客忤死(《嘉》)。

      【发明】宗曰∶热汤能通经络,患风冷气痹人,以汤渫脚至膝上,浓覆取汗周身,然别有药,亦假汤气而行尔。四时暴泄痢,四肢冷,脐腹疼,深汤中坐,浸至腹上,频频作之,生阳佐药,无速于此。虚寒人始坐汤中必颤。仍常令人伺守之。

      张从正曰∶凡伤寒、伤风、伤食、伤酒,初起无药,便饮太和汤碗许,或酸齑汁亦可,以手揉肚,觉恍惚,再饮再揉,至无所容,探吐,汗出则已。

      时珍曰∶张仲景治心下痞,按之濡,关上脉浮,大黄黄连泻心汤,用麻沸汤煎之,取其气薄而泄虚热也。《朱真人灵验篇》云∶有人患风疾数年,掘坑令坐坑内,解衣,以热汤淋之,良久,以簟盖之,汗出而愈,此亦通经络之法也。时珍常推此意,治寒湿,加艾煎汤;治风虚,加五枝或五加煎汤淋洗,觉效更速也。

      【附方】旧四,新九。

      伤寒初起∶取热汤饮之,候吐则止。(陈藏器《本草》)

      初感风寒,头痛憎寒者。用水七碗,烧锅令赤,投水于内,取起再烧再投,如此七次,名沸汤,乘热饮一碗,以衣被覆头取汗,神效。(《伤寒蕴要》)

      忤恶卒死∶铜器或瓦器盛热汤,隔衣熨其腹上,冷即易,立愈。(陈藏器《本草》)

      霍乱转筋∶以器盛汤熨之,仍令蹋器,使足底热彻,冷则易。(《嘉本草》)

      暑月死∶以热汤徐徐灌之,小举其头,令汤入腹,即苏。(《千金方》)

      火眼赤烂紧闭目∶以热汤沃之,汤冷即止,频沃取安,妙在闭目。或加薄荷、防风、荆芥煎汤沃之,亦妙。(赵原阳《济急方》)

      金疮血出不止∶以故布蘸热汤之。(《延寿书》)

      代指肿痛∶麻沸汤渍之,即安。(《千金方》)

      痈肿初起∶以热汤频沃之,即散也。(《集简方》)

      冻疮不瘥∶热汤洗之。(陈藏器)

      马汗入疮,肿痛欲死。沸汤温洗,即瘥。(《千金方》)

      蝎虿螫伤∶温汤渍之,数易,至旦愈。(华佗治彭城夫人方)

      蛇绕不解∶热汤淋之,即脱。(《千金方》)

      

    生熟汤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生熟汤内容:(《拾遗》)

      【释名】阴阳水。

      时珍曰∶以新汲水百沸汤合一盏和匀,故曰生熟,今人谓之阴阳水。

      【气味】甘、咸,无毒。

      【主治】调中消食。凡痰疟,及宿食毒恶之物,胪胀欲作霍乱者,即以盐投中,进一、二升,令吐尽痰食,便愈(藏器)。凡霍乱及呕吐,不能纳食及药,危甚者,先饮数口即定(时珍)。

      【发明】时珍曰∶上焦主纳,中焦腐化,下焦主出。三焦通利,阴阳调和,升降周流,则脏腑畅达。一失其道,二气淆乱,浊阴不降,清阳不升,故发为霍乱呕吐之病。饮此汤辄定者,分其阴阳,使得其平也。

      藏器曰∶凡人大醉,及食瓜果过度者,以生熟汤浸身,则汤皆为酒及瓜味。《博物志》云∶浸至腰,食瓜可五十枚,至颈则无限也。未试。

      

    齑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齑水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此乃作黄齑菜水也。

      【气味】酸、咸,无毒。

      【主治】吐诸痰饮宿食,酸苦涌泄为阴也(时珍)。

      

    浆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浆水内容:(宋《嘉》)

      【释名】酸浆。

      嘉谟曰∶浆,酢也。炊粟米热,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酢,生白花,色类浆,故名。若浸至败者,害人。

      【气味】甘、酸,微温,无毒。

      宗曰∶不可同李食,令人霍乱吐利。妊妇勿食,令儿骨瘦。水浆尤不可饮,令绝产。

      醉后饮之,失音。

      【主治】调中引气,宣和强力,通关开胃止渴,霍乱泄利,消宿食。宜作粥薄暮啜之,解烦去睡,调理腑脏。煎令酸,止呕哕,白人肤,体如缯帛(《嘉》)。利小便(时珍)。

      【发明】震亨曰∶浆水性凉善走,故解烦渴而化滞物。

      【附方】旧五,新一。

      霍乱吐下∶酸浆水,煎干姜屑,呷之。(《兵部手集》)

      过食脯腊∶筋痛闷绝。浆水煮粥,入少鹰屎,和食。(孙真人方)

      滑胎易产∶酸浆水和水少许,顿服。(《产宝》)

      手指肿痛∶浆水入少盐,热渍之,冷即易之。(孙真人方)

      面上黑子∶每夜以暖浆水洗面,以布揩赤,用白檀香磨汁涂之。(《外台秘要》)

      骨哽在咽∶磁石(火醋淬)、陈橘红(焙)、多年浆水脚(炒),等分为末,别以浆水脚和丸芡子大,每含咽一丸。(《圣济录》)

      

    甑气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甑气水内容:(《拾遗》)

      【主治】以器承取,沐头,长毛发,令黑润;朝朝用梳摩小儿头,久觉有益也(藏器)。

      【附方】新一。

      小儿诸疮,遍身或面上生疮,烂成孔臼,如大人杨梅疮,用蒸糯米时甑蓬四边滴下气水,以盘承取,扫疮上,不数日即效。百药不效者,用之神妙。(《集简方》)

      

    铜壶滴漏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铜壶滴漏水内容:(《纲目》)

      【主治】性滑,上可至颠,下可至泉,宜煎四末之药(虞抟)。

      

    三家洗碗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三家洗碗水内容:(《拾遗》)

      【主治】恶疮久不瘥,煎沸入盐洗之,不过三五度,立效(藏器)。

      

    磨刀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磨刀水内容:(《纲目》)

      【气味】咸,寒,无毒。

      时珍曰∶洗手则生癣。

      【主治】利小便,消热肿(时珍)。

      【附方】新五。

      小便不通∶磨刀交股水一盏,服之效。(《集简方》)

      肛门肿痛,欲作痔疮∶急取屠刀磨水服,甚效。(《集简方》)

      盘肠生产,肠干不上者∶以磨刀水少润肠,煎好磁石二杯,温服,自然收上,乃扁鹊方也。

      蛇咬毒攻入腹∶以两刀于水中相摩,饮其汁。(《救急方》)

      耳中卒痛∶磨刀铁浆,滴入即愈。(《活人心统》)

      

    浸蓝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浸蓝水内容:(《纲目》)

      【气味】辛、苦,寒,无毒。

      【主治】除热,解毒,杀虫。治误吞水蛭成积,胀痛黄瘦,饮之,取下则愈(时珍)。

      染布水,疗咽喉病及噎疾,温服一钟,良(时珍)。

      【发明】时珍曰∶蓝水、染布水,皆取蓝及锻石能杀虫解毒之义。昔有人因醉饮田中水,误吞水蛭,胸腹胀痛,面黄,遍医不效。因宿店中渴甚,误饮此水,大泻数行,平明视之,水蛭无数,其病顿愈也。

      

    猪槽中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猪槽中水内容:(《拾遗》)

      【气味】无毒。

      【主治】蛊毒,服一盏。又疗蛇咬疮,浸之效(藏器)。

      

    市门溺坑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市门溺坑水内容:(《拾遗》)

      【气味】无毒。

      【主治】止消渴,重者服一小盏,勿令知之,三度瘥(藏器)。

      

    洗手足水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洗手足水内容:(《纲目》)

      【主治】病后劳复,或因梳头,或食物复发,取一合饮之,效(《圣惠》)。

      

    洗儿汤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洗儿汤内容:(《纲目》)

      【主治】胎衣不下,服一盏,勿令知之(《延年秘录》)。

      

    诸水有毒

      

      本草纲目 ->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诸水有毒内容:(《拾遗》)

      水府龙宫,不可触犯。藏器曰∶水之怪魍魉,温峤然犀照水,为神所怒是也。

      水中有赤脉,不可断之。井水沸溢,不可饮。时珍曰∶但于三十步内取青石一块投之,即止。

      古井眢井不可入,有毒杀人。时珍曰∶夏月阴气在下,尤忌之。但以鸡毛投之,盘旋而舞不下者,必有毒也。以热醋数斗投之,则可入矣。古冢亦然。

      古井不可塞,令人盲聋。

      阴地流泉有毒,二、八月行人饮之,成瘴疟,损脚力。

      泽中停水,五、六月有鱼鳖精,人饮之,成瘕病。

      沙河中水,饮之,令人喑。

      两山夹水,其人多瘿。

      流水有声,其人多瘿。

      花瓶水,饮之杀人。腊梅尤甚。

      炊汤洗面,令人无颜色;洗体,令人成癣;洗脚,令人疼痛生疮。

      铜器上汗入食中,令人生疽,发恶疮。

      冷水沐头,热泔沐头,并成头风,女人尤忌之。

      水经宿,面上有五色者,有毒,不可洗手。

      时病后浴冷水,损心胞。盛暑浴冷水,成伤寒。

      汗后入冷水,成骨痹。时珍曰∶顾闵远行,汗后渡水,遂成骨痹痿蹶,数年而死也。

      产后洗浴,成痉风,多死。

      酒中饮冷水,成手颤。

      酒后饮茶水,成酒癖。

      饮水便睡,成水癖。小儿就瓢及瓶饮水,令语讷。

      夏月远行,勿以冷水濯足。

      冬月远行,勿以热汤濯足。

      

    火部第六卷

      

      本草纲目 -> 火部第六卷内容:李时珍曰∶水火所以养民,而民赖以生者也。本草医方,皆知辨水而不知辨火,诚缺文哉。火者,南方之行,其文横则为三卦,直则为火字,炎上之象也。其气行于天,藏于地,而用于人。太古燧人氏上观下察,钻木取火,教民熟食,使无腹疾。周官司氏以燧取明火于日,鉴取明水于月,以供祭祀。司氏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曲礼》云∶圣王用水火金木,饮食必时。则古先圣王之于火政,天人之间,用心亦切矣,而后世慢之何哉?今撰火之切于日用灸者凡一十一种,为火部云。

      《本草拾遗》一种(唐陈藏器)《本草纲目》一十种(明李时珍)

      【附注】元朱震亨。

      

    火之一

      

      本草纲目 -> 火部第六卷火之一内容:凡一十一种

    阳火、阴火

      

      本草纲目 -> 火部第六卷\火之一阳火、阴火内容:(《纲目》)

      【集解】李时珍曰∶火者五行之一,有气而无质,造化两间,生杀万物,显仁藏用,神妙无穷,火之用其至矣哉。愚尝绎而思之,五行皆一,唯火有二。二者,阴火、阳火也。其纲凡三,其目凡十有二。所谓三者,天火也,地火也,人火也。所谓十有二者,天之火四,地之火五,人之火三也。试申言之,天之阳火二∶太阳,真火也;星精,飞火也(赤物暾暾,降则有灾,俗呼火殃)。天之阴火二∶龙火也,雷火也(龙口有火光,霹雳之火,神火也)

      。地之阳火三∶钻木之火也,击石之火也,戛金之火也。地之阴火二∶石油之火也(见石部石脑油),水中之火也(江湖河海,夜动有火。或云∶水神夜出,则有火光)。人之阳火一,丙丁君火也(心、小肠,离火也)。人之阴火二∶命门相火也(起于北海,坎火也,游行三焦,寄位肝胆),三昧之火也(纯阳,干火也)。合而言之,阳火六,阴火亦六,共十二焉。诸阳火遇草而,得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灭。诸阴火不焚草木而流金石,得湿愈焰,遇水益炽。以水折之,则光焰诣天,物穷方止;以火逐之,以灰扑之,则灼性自消,光焰自灭。故人之善反于身者,上体于天而下验于物,则君火相火、正治从治之理,思过半矣。此外又有萧丘之寒火(萧丘在南海中,上有自然之火,春生秋灭。生一种木,但小焦黑。出《抱朴子外篇》。又陆游云∶火山军,其地锄耘深入,则有烈焰,不妨种植。亦寒火也),泽中之阳焰(状如火焰,起于水面。出《素问王冰注》),野外之鬼磷(其火色青,其状如炬,或聚或散,俗呼鬼火。或云∶诸血之磷光也),金银之精气(凡金银玉宝,皆夜有火光)。此皆似火而不能焚物者也。至于樟脑、猾髓,皆能水中发火,(樟脑见木部,猾髓见兽部)。浓酒、积油,得热气则火自生。(烧酒、醇酒,得火气则自焚。油满百石,则火自生。油纸、油衣、油铁,得热蒸激,皆自生火也)。南荒有厌火之民(国近黑昆仑,人能食火炭)、食火之兽(《原化记》云∶祸斗兽,状如犬而食火,粪复为火,能烧人屋);西戎有食火之鸟(驼鸟,见禽部)。火鸦蝙蝠,能食焰烟;火龟火鼠,生于火地。(火龟见介部龟下,火鼠见兽部鼠下)

      。此皆五行物理之常,而乍闻者目为怪异,盖未深诣乎此理故尔。复有至人,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入金石无碍,步日月无影。斯人也,与道合真,不知其名,谓之至人。蔡九峰只言木火、石火、雷火、水火、虫火、磷火,似未尽该也。

      震亨曰∶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而变,阴静而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各一其性。唯火有二∶曰君火,人火也;曰相火,天火也。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者也,故凡动皆属火。以名而言,形气相生,配于五行,故谓之君;以位而言,生于虚无,守位禀命,因其动而可见,故谓之相。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动者,皆相火之为也。见于天者,出于龙雷则木之气,出于海则水之气也;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二部,肝木而肾水也。胆者肝之腑,膀胱者肾之腑,心包络者肾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肾之分,皆阴而下者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自生。天之火虽出于木,而皆本乎地。故雷非伏,龙非蛰,海非附于地,则不能鸣,不能飞,不能波也。鸣也,飞也,波也,动而为火者也。肝肾之阴,悉具相火,人而同乎天也。然而东垣以火为元气之贼,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者,何哉?周子曰∶神发知矣。五性感物而万事出。有知之后,五者之性,为物所感而动,即《内经》五火也。五性缺阳之火,与相火相扇,则妄动矣。火起于妄,变化莫测,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君火之气,《经》以暑与湿言之;相火之气,《经》以火言之,盖表其暴悍酷烈甚于君火也。故曰∶相火元气之贼。周子又曰∶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朱子曰∶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夫人心听命而又主之以静,则彼五火之动皆中节,相火唯有裨补造化,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尔,何贼之有?或曰∶《内经》只于六气言火,未言及脏腑也。曰∶岐伯历举病机一十九条,而属火者五∶诸热瞀螈,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病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是也。刘河间云∶诸风掉眩属于肝,风火也;诸气郁属于肺,燥火也;诸湿肿满属于脾,湿火也;诸痛痒疮属于心,郁火也。是皆火之为病,出于脏腑者然也。以陈无择之通敏,犹以暖温为君火,日用之火为相火,无怪乎后人之聋瞽也。

      

    燧火

      

      本草纲目 -> 火部第六卷\火之一燧火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周官司氏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季春出火,季秋纳火,民咸从之。

      盖人之资于火食者,疾病寿夭生焉。四时钻燧,取新火以为饮食之用,依岁气而使无亢不及,所以救民之时疾也。榆柳先百木而青,故春取之,其火色青。杏枣之木心赤,故夏取之,其火色赤。柞之木理白,故秋取之,其火色白。槐檀之木心黑,故冬取之,其火色黑。桑柘之木肌黄,故季夏取之,其火色黄。天文大火之次,于星为心。季春龙见于辰而出火,于时为暑。季秋龙伏于戌而纳火,于时为寒。顺天道而百工之作息皆因之,以免水旱灾祥之流行也。后世寒食禁火,乃季春改火遗意,而俗作介推事,谬矣。《道书》云∶灶下灰火谓之伏龙屎,不可香事神。

      

    桑柴火

      

      本草纲目 -> 火部第六卷\火之一桑柴火内容:(《纲目》)

      【主治】痈疽发背不起,瘀肉不腐,及阴疮瘰疠流注,疮顽疮,然火吹灭,日灸二次,未溃拔毒止痛,已溃补接阳气,去腐生肌。凡一切补药诸膏,宜此火煎之。但不可点艾,伤肌(时珍)。

      【发明】震亨曰∶火以畅达拔引郁毒,此从治之法也。

      时珍曰∶桑木能利关节,养津液。得火则拔引毒瓦斯,而祛逐风寒,所以能去腐生新。《抱朴子》云∶一切仙药,不得桑煎不服。桑乃箕星之精,能助药力,除风寒痹诸痛,久服终身不患风疾故也。藏器曰∶桑柴火灸蛇,则足见。

      

    炭火

      

      本草纲目 -> 火部第六卷\火之一炭火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烧木为炭。木久则腐,而炭入土不腐者,木有生性,炭无生性也。葬家用炭,能使虫蚁不入,竹木之根自回,亦缘其无生性耳。古者冬至、夏至前二日,垂土炭于衡两端,轻重令匀,阴气至则土重,阳气至则炭重也。

      【主治】栎炭火,宜锻炼一切金石药。桴炭火,宜烹煎焙炙百药丸散(时珍)。

      

    白炭

      

      本草纲目 -> 火部第六卷\火之一白炭内容:【主治】误吞金银铜铁在腹,烧红,急为末,煎汤呷之;甚者,刮末三钱,井水调服,未效再服。又解水银、轻粉毒。带火炭纳水底,能取水银出也。上立炭带之,辟邪恶鬼气。除夜立之户内,亦辟邪恶(时珍)。

      【附方】新六。

      卒然咽噎∶炭末蜜丸,含咽。(《千金方》)

      白虎风痛,日夜走注,百节如啮。炭灰五升,蚯蚓屎一升,红花七捻,和熬。以醋拌之,用故布包二包,更互熨痛处,取效。(《圣惠方》)

      久近肠风(下血)。用紧炭三钱,枳壳(烧存性)五钱。为末。每服三钱,五更米饮下一服,天明再服,当日见效。忌油腻毒物。(《普济方》)

      汤火灼疮∶炭末,香油调涂。(《济急方》)

      白癞头疮∶白炭烧红,投沸汤中,温洗之取效。(《百一方》)

      阴囊湿痒∶桴炭、紫苏叶末,扑之。(《经验方》)

      

    芦火、竹火

      

      本草纲目 -> 火部第六卷\火之一芦火、竹火内容:(《纲目》)

      【主治】宜煎一切滋补药(时珍)。

      【发明】时珍曰∶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观夫茶味之美恶,饭味之甘,皆系于水火烹饪之得失,即可推矣。是以煎药须用小心老成人,以深罐密封,新水活火,先武后文,如法服之,未有不效者。

      火用陈芦、枯竹,取其不强,不损药力也;桑柴火取其能助药力;桴炭,取其力慢;栎炭,取其力紧;温养用糠及马屎、牛屎者,取其缓而能使药力匀遍也。

      

    艾火

      

      本草纲目 -> 火部第六卷\火之一艾火内容:(《纲目》)

      【主治】灸百病。若灸诸风冷疾,入硫黄末少许,尤良(时珍)。

      【发明】时珍曰∶凡灸艾火者,宜用阳燧、火珠承日,取太阳真火。其次则钻槐取火,为良。若急卒难备,即用真麻油灯,或蜡烛火,以艾茎烧点于炷,滋润灸疮,至愈不痛也。

      其戛金、击石、钻燧入木之火,皆不可用。邵子云∶火无体,因物以为体,金石之火,烈于草木之火,是矣。八木者,松火,难瘥;柏火,伤神多汗;桑火,伤肌肉;柘火,伤气脉;枣火,伤内吐血;橘火,伤营卫经络;榆火,伤骨失志;,竹火,伤筋损目也。《南齐书》载武帝时,有沙门从北齐赤火来,其火赤于常火而小,云以疗疾,贵贱争取之,灸至七炷,多得其验。吴兴杨道庆虚疾二十年,灸之即瘥。咸称为圣火,诏禁之不止。不知此火,何物之火也。

      【附录】阳燧时珍曰∶火镜也。以铜铸成,其面凹,摩热向日,以艾承之,则得火。

      《周礼》司氏以火燧取明火于日,是矣。

      火珠见石部水精下。

      

    神针火

      

      本草纲目 -> 火部第六卷\火之一神针火内容:(《纲目》)

      【主治】心腹冷痛,风寒湿痹,附骨阴疽,凡在筋骨隐痛者,针之,火气直达病所,甚效(时珍)。

      【发明】时珍曰∶神针火者,五月五日取东引桃枝,削为木针,如鸡子大,长五、六寸,干之。用时以绵纸三、五层衬于患处,将针蘸麻油点着,吹灭,乘热针之。又有雷火神针法,用熟蕲艾末一两,乳香、没药、穿山甲、硫黄、雄黄、草乌头、川乌头、桃树皮末各一钱,麝香五分,为末,拌艾,以浓纸裁成条,铺药艾于内,紧卷如指大,长三、四寸,收贮瓶内,埋地中七七日,取出。用时,于灯上点着,吹灭,隔纸十层,乘热针于患处,热气直入病处,其效更速。并忌冷水。

      

    火针

      

      本草纲目 -> 火部第六卷\火之一火针内容:(《纲目》)

      【释名】燔针(《素问》)、淬针(《素问》)、烧针(《伤寒论》)、煨针。

      时珍曰∶火针者,《素问》所谓燔针、淬针也,张仲景谓之烧针,川蜀人谓之煨针。其法∶麻油满盏,以灯草二七茎点灯,将针频涂麻油,灯上烧令通赤用之。不赤或冷,则反损人,且不能去病也。其针须用火箸铁造之为佳。点穴墨记要明白,差则无功。

      【主治】风寒筋急挛引痹痛,或瘫痪不仁者,针下疾出,急按孔穴则疼止,不按则疼甚。症块结积冷病者,针下慢出,仍转动,以发出污浊。痈疽发背有脓无头者,针令脓溃,勿按孔穴。凡用火针,太深则伤经络,太浅则不能去病,要在消息得中。针后发热恶寒,此为中病。凡面上及夏月湿热在两脚时,皆不可用此(时珍)。

      【发明】时珍曰∶《素问》云∶病在筋,调之筋,燔针劫刺其下,及筋急者。病在骨,调之骨,淬针药熨之。又《灵枢经》叙十二经筋所发诸痹痛,皆云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度,以痛为输。又云∶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纵弛不收,阴痿不用。淬刺者,淬寒急也。纵缓不收者,无用燔针。观此,则燔针乃为筋寒而急者设,以热治寒,正治之法也。而后世以针积块,亦假火气以散寒涸,而发出污浊也。或又以治痈疽者,则是以从治之法,溃泄其毒瓦斯也。而昧者以治伤寒热病,则非矣。张仲景云∶太阳伤寒,加温针必发惊。营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烦躁。太阳病,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俱竭,复加烧针,胸烦、面色青黄、肤润者,难治。此皆用针者不知往哲设针之理,而谬用以致害人也。又凡肝虚目昏多泪,或风赤,及生翳膜顽浓,或病后生白膜失明,或五脏虚劳风热,上冲于目生翳,并宜熨烙之法。盖气血得温则宣流,得寒则凝涩故也。其法用平头针如翳大小,烧赤,轻轻当翳中烙之,烙后翳破,即用除翳药敷点。

      

    灯火

      

      本草纲目 -> 火部第六卷\火之一灯火内容:(《纲目》)

      【主治】小儿惊风、昏迷、搐搦、窜视诸病。又治头风胀痛,视头额太阳络脉盛处,以灯心蘸麻油点灯淬之,良。外痔肿痛者,亦淬之。油能去风解毒,火能通经也。小儿初生,因冒寒气欲绝者,勿断脐,急烘絮包之,将胎衣烘热,用灯炷于脐下,往来燎之,暖气入腹内,气回自苏。又烧铜匙柄熨烙眼弦内,去风退赤,甚妙(时珍)。

      【发明】时珍曰∶凡灯唯胡麻油、苏子油然者,能明目治病。其诸鱼油、诸禽兽油、诸菜子油、棉花子油、桐油、豆油、石脑油诸灯烟,皆能损目,亦不治病也。

      【附方】新七。搅肠沙痛∶阴阳腹痛,手足冷,但身上有红点。以灯草蘸油点火,淬于点上。(《济急方》)小儿诸惊∶仰向后者,灯火淬其囟门、两眉际之上下。眼翻不下者,淬其脐之上下。不省人事者,淬其手足心、心之上下。手拳不开、目往上者,淬其顶心、两手心。撮口出白沫者,淬其口上下、手足心。(《小儿惊风秘诀》)

      百虫咬伤∶以灯火熏之,出水妙。(《济急方》)

      杨梅毒疮∶方广《心法附余》∶用铅汞结砂、银朱各二钱,白花蛇一钱。为末,作纸捻七条。初日用三条,自后日用一条,香油点灯于烘炉中,放被内盖卧,勿透风。须食饱口含椒茶,热则吐去,再含。神灯熏法∶用银朱二钱,孩儿茶、龙挂香、皂角子各一钱,为末,以纸卷作灯心大,长三寸。每用一条,安灯盏内,香油浸点,置水桶中,以被围坐,用鼻吸烟咽之,口含冷茶,热则吐去。日熏二次。三日后口中破皮,以陈酱水漱之。神灯照法∶治杨梅疮,年久破烂坑陷者。用银朱、水粉、线香各三钱,乳香、没药各五分,片脑二分。为末,以纸卷作捻,浸油点灯照疮,日三次,七日见效。须先服通圣散数帖,临时口含椒茶,以防毒瓦斯入齿也。

      年深疥癣,遍身延蔓者∶硫黄、艾叶研匀作捻,浸油点灯,于被中熏之。以油涂口鼻耳目,露之。(《集玄方》)

      

    灯花

      

      本草纲目 -> 火部第六卷\火之一灯花内容:(《拾遗》)

      【气味】缺。

      【主治】敷金疮,止血生肉(藏器)。小儿邪热在心,夜啼不止,以二、三颗,灯心汤调,抹乳吮之(时珍)。

      【发明】时珍曰∶昔陆贾言灯花爆而百事喜,《汉书·艺文志》有占灯花术,则灯花固灵物也。钱乙用治夜啼,其亦取此义乎?我明宗室富顺王一孙,嗜灯花,但闻其气,即哭索不已。时珍诊之,曰∶此癖也。以杀虫治癖之药丸服,一料而愈。

      

    烛烬

      

      本草纲目 -> 火部第六卷\火之一烛烬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烛有蜜蜡烛、虫蜡烛、油烛、牛脂烛,唯蜜蜡、油者,烬可入药。

      【气味】缺。

      【主治】疔肿,同胡麻、针砂等分,为末,和醋敷之。治九漏,同阴干马齿苋等分,为末,以泔水洗净,和腊猪脂敷之。日三上(时珍)。

      

    土部第七卷

      

      本草纲目 -> 土部第七卷内容:李时珍曰∶土者,五行之主,坤之体也。具五色而以黄为正色,具五味而以甘为正味。

      是以禹贡辨九州之土色,周官辨十有二壤之土性。盖其为德,至柔而刚,至静有常,兼五行生万物而不与其能,坤之德其至矣哉。在人则脾胃应之,故诸土入药,皆取其裨助戊己之功。今集土属六十一种为土部(旧本三十九种,散见玉石部)。

      《神农本经》二种(梁陶弘景注)《名医别录》三种(梁陶弘景)《唐本草》三种(唐苏恭)《本草拾遗》二十八种(唐陈藏器)《四声本草》一种(唐萧炳)《开宝本草》一种(宋马志)《证类本草》一种(宋唐慎微)《衍义补遗》一种(元朱震亨)

      《本草纲目》二十一种(明李时珍)

      【附注】魏李当之《药录》《吴普本草》宋雷《炮灸》齐徐之才《药封》唐甄权《药性》孙思邈《千金》唐杨损之《删繁》李《海药》蜀韩保升《重注》宋掌禹锡《补注》苏颂《图经》大明《日华》宋寇宗《衍义》金张元素《珍珠囊》元王好古《汤液》明汪机《会编》元李杲《法象》陈嘉谟《蒙筌》

    土之一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内容:凡六十一种

    白垩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白垩内容:(音恶。《本经》下品)

      【释名】白善土(《别录》)、白土粉(《衍义》)、画粉。

      时珍曰∶土以黄为正色,则白者为恶色,故名垩。后人讳之,呼为白善。

      【集解】《别录》曰∶白垩,生邯郸山谷。采无时。

      弘景曰∶即今画家用者,甚多而贱,俗方稀用。

      颂曰∶胡居士云∶始兴小桂县晋阳乡有白善,而今处处皆有之,人家往往用以浣衣。《西山经》云∶大次之山,其阳多垩。《中山经》云∶葱聋之山,其中有大谷,多白、黑、青、黄、垩。垩有五色,入药唯白者耳。

      宗曰∶白善土,京师谓之白土子,切成方块,卖于人浣衣。

      时珍曰∶白土处处有之,用烧白瓷器坯者。

      【修治】曰∶凡使,勿用色青并底白者,捣筛末,以盐汤飞过,曝干用,则免结涩人肠也。每垩二两,用盐一分。

      大明曰∶入药烧用,不入汤饮。

      【气味】苦,温,无毒。

      《别录》曰∶辛,无毒。不可久服。伤五脏,令人羸瘦。

      权曰∶甘,平,温暖。

      【主治】女子寒热症瘕,月闭积聚(《本经》)。阴肿痛,漏下,无子,泄痢(《别录》)

      。疗女子血结,涩肠止痢(甄权)。治鼻洪吐血,痔泄精,男子水脏冷,女子子宫冷(大明)

      。合王瓜等分,为末,汤点二钱服,治头痛(宗)。

      【发明】时珍曰∶诸土皆能胜湿补脾,而白垩土,则兼入气分也。

      【附方】新九。

      衄血不止∶白土末五钱,井华水调服,二服除根。(《瑞竹堂方》)

      水泄不化,日夜不止∶白垩()、干姜(炮)各一两,楮叶(生研二两)。为末,糊丸绿豆大。每米饮下二十丸。(《普济方》)

      翻胃吐食,男妇皆治。白善土(赤,以米醋一升淬之,再再淬,醋干为度),取一两(研),干姜二钱半(炮)。为末。每服一钱,调下。服至一斤以上为妙。(《千金翼》)

      卒暴咳嗽∶白善土粉、白矾各一两。为末,姜汁糊丸梧子大。临卧姜汤服二十丸。(《普济方》)

      风赤烂眼,倒睫拳毛。华佗方∶用白土一两,铜青一钱。为末。每以半钱泡汤洗。《干坤生意》∶加焰硝半两。为末,汤泡杏仁杵,和丸皂子大。每用凉水浸一丸,洗眼。(《乾坤秘韫》)

      小儿热丹∶白土一分,寒水石半两。为末。新水调涂。(钱乙《小儿方》)

      痱子瘙痒∶旧屋梁上刮赤白垩末,敷之。(《普济方》)

      代指肿痛∶猪膏和白善土,敷之。(《肘后方》)

      疮不干∶白善土研末,生油调搽。(《集玄方》)

      

    甘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甘土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甘土,出安西及东京龙门。土底澄取之,洗腻服如灰,水和涂衣,去油垢。

      【气味】无毒。

      【主治】草药及诸菌毒,热汤调末服之(藏器)。

      

    赤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赤土内容:(《纲目》)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主汤火伤,研末涂之(时珍)。

      【附方】新三。牙宣疳∶赤土、荆芥叶同研,揩之,日三次。(《普济方》)

      风疹瘙痒甚,不能忍者。赤土研末,空心温酒服一钱。(《御药院方》)

      身面印文刺破∶以醋调赤土敷之,干又易,以黑灭为度。(《千金方》)

      

    黄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黄土内容:(《拾遗》)

      【释名】藏器曰∶张司空言∶三尺以上,曰粪;三尺以下,曰土。凡用,当去上恶物,勿令入客水。

      【气味】甘,平,无毒。

      藏器曰∶土气久触,令人面黄。掘土犯地脉,令人上气身肿。掘土犯神杀,令人生肿毒。

      【主治】泄痢冷热赤白,腹内热毒绞结痛,下血。取干土,水煮三、五沸,绞去滓,暖服一、二升。又解诸药毒,中肉毒,合口椒毒,野菌毒(藏器)。

      【发明】时珍曰∶按刘《钱乙传》云∶元丰中,皇子仪国公病螈,国医未能治,长公主举乙入,进黄土汤而愈。神宗召见,问黄土愈疾之状。乙对曰∶以土胜水,木得其平,则风自退尔。上悦,擢太医丞。又《夷坚志》云∶吴少师得疾,数月消瘦,每日饮食入咽,如万虫攒攻,且痒且病,皆以为劳瘵,迎明医张锐诊之。锐令明旦勿食,遣卒诣十里外,取行路黄土至,以温酒二升搅之,投药百粒饮之。觉痛几不堪,及登溷,下马蝗千余,宛转,其半已困死,吴亦惫甚,调理三日乃安。因言夏月出师,燥渴,饮涧水一杯,似有物入咽,遂得此病。锐曰∶虫入人脏,势必孳生,饥则聚咂精血,饱则散处脏腑。苟知杀之而不能扫取,终无益也。是以请公枵腹以诱之,虫久不得土味,又喜酒,故乘饥毕集,一洗而空之。

      公大喜,浓赂谢之,以礼送归。

      【附方】旧二,新十。

      小儿吃土∶用干黄土一块,研末,浓煎黄连汤调下。《救急方》乌纱惊风∶小儿惊风,遍身都乌者。急推向下,将黄土一碗,捣末,入久醋一钟,炒热包定熨之,引下至足,刺破为妙。(《小儿秘诀》)

      卒患心痛∶画地作王字,撮取中央土,水和一升服,良。(陈藏器《本草》)

      目卒无见∶黄土搅水中,澄清洗之。(《肘后方》)

      牛马肉毒及肝毒。取好土三升,水煮,清一升服,即愈。一方∶入头发寸截和之,发皆贯肝而出也。(《肘后方》)

      内痔痛肿∶朝阳黄土、黄连末、皮硝各一两。用猪胆汁同研如泥,每日旋丸枣大,纳入肛内,过一夜,随大便去之。内服乌梅、黄连二味丸药。(孙氏《集效方》)

      颠扑欲死,一切伤损,从高坠下,及木石所迮,落马扑车,淤血凝滞,气绝欲死者,亦活。用净土五升蒸热,以故布重裹作二包,更互熨之。勿大热,恐破肉,取痛止则已,神效之方。(孙真人《千金方》)

      杖疮未破∶干黄土末,童尿入鸡子清调涂刷上,干即上,随以热水洗去,复刷复洗,数十次,以紫转红为度。仍刷两胯,以防血攻阴也。(《摄生方》)

      汤火伤灼∶醋调黄土,涂之。(《谈野翁方》)

      蜈蚣螫伤∶画地作王字,内取土掺之,即愈。(《集简方》)

      蜂蚁叮螫∶反手取地上土敷之,或入醋调。(《千金方》)

      蠼尿疮∶画地作蠼形,以刀细取腹中土,唾和涂之,再涂即愈。孙真人云∶予得此疾,经五、六日不愈,或教此法,遂瘳。乃知万物相感,莫晓其由也。(《千金方》)

      

    铸钟黄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铸钟黄土内容:(《拾遗》)

      【主治】卒心痛,疰忤恶气,温酒服一钱(藏器)。

      

    铸铧孔中黄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铸铧孔中黄土内容:(《拾遗》)

      【主治】丈夫阴囊湿痒,及阴汗,细末扑之(藏器)。

      

    东壁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东壁土内容:(《别录》下品)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下部疮,脱肛(《别录》)。止泄痢霍乱烦闷(藏器)。温疟,点目去翳。同蚬壳为末,敷豌豆疮(甄权)。疗小儿风脐(弘景)。摩干、湿二癣,极效(苏恭)。

      【发明】弘景曰∶此屋之东壁上土也,常先见日故尔。又可除油垢衣,胜锻石、滑石。

      藏器曰∶取其向阳久干也。

      宗曰∶久干之说不然。盖东壁先得太阳真火烘炙,故治瘟疫。初出少火之气壮,及当午则壮火之气衰,故不用南壁而用东壁。

      时珍曰∶昔一女,忽嗜河中污泥,日食数碗。玉田隐者以壁间败土调水饮之,遂愈。又凡脾胃湿多,吐泻霍乱者,以东壁土,新汲水搅化,澄清服之,即止。盖脾主土,喜燥而恶湿,故取太阳真火所照之土,引真火生发之气,补土而胜湿,则吐泻自止也。《岭南方》治瘴疟香椿散内用南壁土,近方治反胃呕吐用西壁土者,或取太阳离火所照之气,或取西方收敛之气,然皆不过借气补脾胃也。

      【附方】旧三,新九。

      急心痛∶五十年陈壁土、枯矾各二钱。为末,蜜丸,艾汤服。(《集玄方》)

      霍乱烦闷∶向阳壁土,煮汁服。(《圣济录》)

      药毒烦闷欲死者。东壁土调水三升,顿饮之。(《肘后方》)

      解乌头毒∶不拘川乌、草乌毒。用多年陈壁土,泡汤服之。冷水亦可。(《通变要法》)

      六畜肉毒∶东壁土末,水服一钱,即安。(《集玄方》)

      目中翳膜∶东壁土细末,日点之,泪出佳。(《肘后方》)

      肛门凸出∶故屋东壁上土一升,研末,以长皂荚挹末粉之,仍炙皂荚,更互熨之。(《外台秘要》)

      痱子瘙痒∶干壁土末敷之,随手愈。(《普济方》)

      耳疮唇疮∶东壁土和胡粉敷之。(《救急方》)

      破经年,脓水不绝。用百年茅屋厨中壁土为末,入轻粉调敷,半月即干愈。(《永类方》)

      诸般恶疮∶拔毒散∶东墙上土、大黄等分。为末,用无根井华水调搽,干再上。(《瑞竹堂方》)

      发背痈疖多年∶烟熏壁土、黄柏等分,为末。姜汁拌调摊贴之,更以茅香汤调服一钱匕。

      (《经验方》)

      

    太阳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太阳土内容:(《纲目》)

      【主治】人家动土犯禁,主小儿病气喘,但按九宫,看太阳在何宫,取其土煎汤饮之,喘即定(时珍。出《正传》)。

      【附录】执日天星上土藏器曰∶取和薰草、柏叶以涂门户,方一尺,令盗贼不来。

      执日六癸上土时珍曰∶《抱朴子》云∶常以执日取六癸上土、市南门土、岁破土、月建土,合作人,着朱鸟地上,辟盗。

      二月上壬日土藏器曰∶泥屋之四角,宜蚕。

      清明日戌上土时珍曰∶同狗毛作泥,涂房户内孔穴,蛇鼠诸虫永不入。

      神后土时珍曰∶逐月旦日取泥屋之四角,及塞鼠穴,一年鼠皆绝迹,此李处士禁鼠法也。神后,正月起申,顺行十二辰。

      

    天子藉田三推犁下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天子藉田三推犁下土内容:(《拾遗》)

      【释名】时珍曰∶《月令》∶天子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亲载耒耜,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反执爵于太寝,命曰劳酒。

      【气味】无毒。

      【主治】水服,主惊悸癫邪,安神定魄强志。藏之,入官不惧,利见大官,宜婚市。王者封禅五色土次之(藏器)。

      【附录】社稷坛土藏器曰∶牧宰临官,自取涂门户,令盗贼不入境也。

      春牛土藏器曰∶收角上土置户上,令人宜田。

      时珍曰∶宋时立春日进春牛,御药院取牛睛以充眼药。今人鞭春时,庶民争取牛土,云宜蚕;取土撒檐下,云辟蚰蜒。

      富家土藏器曰∶七月丑日,取中庭土泥灶,令人富。勿令人知。时珍曰∶除日取富家田中土泥灶,招吉。

      亭部中土时珍曰∶取作泥涂灶,水火盗贼不经;涂屋四角,鼠不食蚕;涂仓,鼠不食稻;塞穴百日,鼠皆绝去。出《阴阳杂书》云。

      

    道中热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道中热土内容:(《拾遗》)

      【主治】夏月死,以土积心口,少冷即易,气通则苏(藏器)。亦可以热土围脐旁,令人尿脐中;仍用热土、大蒜等分,捣水去滓灌之,即活(时珍)。

      十字道上土【主治】主头面黄烂疮,同灶下土等分敷之(时珍)。

      

    车辇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车辇土内容:(《拾遗》)

      【主治】恶疮出黄汁,取盐车边脂角上土涂之(藏器)。行人死,取车轮土五钱,水调澄清服,一碗即苏。又小儿初生,无肤色赤,因受胎未得土气也。取车辇土碾敷之,三日后生肤(时珍)。

      

    市门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市门土内容:(《拾遗》)

      【释名】时珍曰∶日中为市之处门闸极也。

      【气味】无毒。

      【主治】妇人易产,入月带之。产时,酒服一钱(藏器)。

      

    户限下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户限下土内容:(《拾遗》)

      【释名】时珍曰∶限,即门阈也。

      【气味】无毒。

      【主治】产后腹痛,热酒服一钱。又治吹奶,和雄雀粪,暖酒服方寸匕(藏器)。

      

    千步峰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千步峰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此人家行步地上高起土也,乃人往来鞋履沾积而成者。技家言人宅有此,主兴旺。

      【主治】便毒初发,用生姜蘸醋,磨泥涂之(时珍)。

      

    鞋底下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鞋底下土内容:(《拾遗》)

      【主治】适他方不伏水土,刮下,和水服,即止(藏器)。

      

    柱下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柱下土内容:(《拾遗》)

      【气味】无毒。

      【主治】腹痛暴卒,水服方寸匕(藏器)。胎衣不下,取宅中柱下土,研末,鸡子清和服之(思邈)。

      

    床脚下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床脚下土内容:(《拾遗》)

      【主治】犬咬,和水敷之,灸七壮(藏器)。

      

    烧尸场上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烧尸场上土内容:(《纲目》)

      【主治】邪疟,取带黑土同葱捣作丸,塞耳,或系膊上,即止。男左女右(时珍)。

      【附方】新四。

      好魇多梦∶烧人灰,置枕中、履中,自止。(《本草拾遗》)

      尸厥猝死,不知人者。烧尸场土二、三钱,擂细,汤泡灌之,即活。如无,以灶心土代之。(何氏方)

      小儿夜啼∶烧尸场土,置枕边。(《集简方》)

      脚底多汗∶烧人场上土,铺于鞋底内蹉之。灰亦可。(《集玄方》)

      

    冢上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冢上土内容:(《拾遗》)

      【主治】瘟疫。五月一日,取土或砖石,入瓦器中,埋着门外阶下,合家不患时气。又正旦取古冢砖,咒悬大门上,一年无疫疾(藏器)。

      【附方】新一。

      肠痈∶死人冢上土,作泥涂之,良。《千金方》)

      

    桑根下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桑根下土内容:(《拾遗》)

      【主治】中恶风、恶水而肉肿者,水和敷上,灸二三十壮,热气透入,即平(藏器)。

      

    胡燕窠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胡燕窠土内容:(《拾遗》)

      【气味】无毒。

      【主治】同屎。作汤,浴小儿,去惊邪(弘景)。主风瘙瘾疹,及恶刺疮,浸淫疮绕身至心者死,并水和敷之,三两日瘥(藏器)。治口吻白秃诸疮(时珍)。

      【附方】旧三,新八。

      湿疥疮∶胡燕窠大者,用抱子处土,为末,以淡盐汤洗拭,干敷之,日一上。(《小品方》)

      黄水肥疮∶燕窠土一分,麝香半分。研敷之。(《善济方》)

      浸淫湿疮发于心下者,不早治杀人。用胡燕窠中土,研末,水和敷。(葛氏)

      口角烂疮∶燕窠泥敷之,良。(《救急方》)

      白秃头疮∶百年屋下燕窠泥、窠。研末,剃后麻油调搽。(《圣济录》)

      蠼尿疮绕身汁出。以燕窠中土和猪脂、苦酒敷之。(《外台秘要》)

      瘭疽恶疮,着手足肩背,累累如赤豆,出汁。剥痂,以温醋、米泔洗净,用胡燕窠土和百日男儿屎,敷之。(《千金方》)

      皮肤中毒,名症疰。用醋和燕窠土敷之。(《千金方》)

      风瘙瘾疹∶胡燕窠土,水和敷之。(《千金方》)

      小儿丹毒∶向阳燕窠土,为末,鸡子白和敷。(《卫生易简方》)

      一切恶疮∶燕窠内外泥粪,研细,油调搽。一加黄柏末。(《瑞竹堂方》)

      

    百舌窠中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百舌窠中土内容:(《拾遗》)

      【主治】蚯蚓及诸恶虫咬疮,醋调敷之(藏器)。

      

    土蜂窠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土蜂窠内容:(《拾遗》)

      【释名】窠。

      时珍曰∶即细腰蜂也。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痈肿风头(《别录》)。小儿霍乱吐泻,炙研,乳汁服一钱(《圣惠》)。醋调涂肿毒,及蜘蛛咬(藏器)。

      醋调涂蜂虿毒(宗)。治疔肿乳蛾,妇人难产(时珍)。

      【附方】新六。女人难产∶土蜂儿窠,水泡汤饮之。取时逢单是男,双是女,最验。(《妇人良方》)肿毒痛∶陈藏器《本草》∶用醋和泥蜂窠,涂之。《直指》∶加川乌头等分,云未结则散,已结则破也。疔疮肿痛∶土蜂窠()、蛇皮(烧)等分。酒服一钱。(《直指方》)

      咽喉乳蛾∶土蜂窠一个。为末。先用楮叶擦破病患舌,令血出。

      以醋和末,用翎点之。令痰涎出为效。后用扁竹根擂水服数口,取利。(《瑞竹堂方》)

      手足发指毒痛不可忍。用壁间泥蜂窠为末,入乳香少许研匀,以醋调涂,干即以醋润之。(《奇效方》)

      蠼尿疮∶螟蛉窠,水调敷之。(《集玄方》)

      

    蜣螂转丸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蜣螂转丸内容:(《拾遗》)

      【释名】土硝。

      藏器曰∶此蜣螂所推丸也。藏在土中,掘地得之,正圆如人捻作,弥久者佳。

      【气味】咸、苦,大寒,无毒。

      【主治】汤淋绞汁服,疗伤寒时气,黄胆烦热,及霍乱吐泻。烧存性酒服,治项瘿。涂一切疮(藏器)。

      

    鬼屎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鬼屎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生阴湿地,如屎,亦如地钱,黄白色。

      【主治】人马反花疮,刮取,和油涂之(藏器)。

      

    鼠壤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鼠壤土内容:(《拾遗》)

      【释名】时珍曰∶柔而无块曰壤。

      【主治】中风筋骨不随,冷痹骨节疼,手足拘急,风掣痛,偏枯死肌,多收曝干,蒸热袋盛,更互熨之(藏器)。小儿尿和,涂疔肿(思邈)。

      

    鼢鼠壤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鼢鼠壤土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此是田中尖嘴小鼠也。阴穿地中,不能见日。

      【主治】鬼疰气痛,秫米泔汁和作饼,烧热绵裹熨之。又主肿毒,和醋敷之,极效(藏器)。孕妇腹内钟鸣,研末二钱,麝香汤下,立愈(时珍)。

      

    屋内下虫尘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屋内下虫尘土内容:(《拾遗》)

      【释名】时珍曰∶音软平声。河边地及垣下地,皆谓之。

      【主治】恶疮久不干,油调敷之(藏器)。

      

    蚁垤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蚁垤土内容:(《拾遗》)

      【释名】蚁封。

      时珍曰∶垤,音迭,高起也。封,聚土也。

      【主治】狐刺疮,取七粒和醋搽。又死胎在腹,及胞衣不下,炒三升,囊盛,拓心下,自出也(藏器)。

      

    白蚁泥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白蚁泥内容:(《纲目》)

      【主治】恶疮肿毒,用松木上者,同黄丹各炒黑,研和香油涂之,取愈乃止(时珍)。

      

    蚯蚓泥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蚯蚓泥内容:(《纲目》)

      【释名】蚓蝼(音娄)、六一泥。

      【气味】甘、酸,寒,无毒。

      【主治】赤白久热痢,取一升炒烟尽,沃汁半升,滤净饮之(藏器)。

      小儿阴囊忽虚热肿痛,以生甘草汁入轻粉末调涂之。以盐研敷疮,去热毒,及蛇犬伤(《日华》)。敷狂犬伤,出犬毛,神效(苏恭)。

      【附方】旧五,新十七。

      断截热疟∶邵氏《青囊方》∶用五月五日午时取蚯蚓粪,以面和丸梧子大,朱砂为衣。

      每服三丸,无根水下。忌生冷,即止。皆效。或加菖蒲末、独蒜头同丸。

      伤寒谵语∶蚯蚓屎,凉水调服。(《简便方》)

      小便不通∶蚯蚓粪、朴硝等分。水和敷脐下,即通。(《皆效方》)

      小儿吐乳∶取田中地龙粪一两,研末,空心以米汤服半钱,不过二、三服效。(《圣惠方》)

      小儿卵肿∶地龙粪,以薄荷汁和涂之。(危氏《得效方》)

      妇人吹乳∶用韭地中蚯蚓屎,研细筛过,米醋调,浓敷,干则换,三次即愈。凉水调亦可。(蔺氏《经验方》)

      时行腮肿∶柏叶汁,调蚯蚓泥涂之。(丹溪方)一切丹毒∶水和蛐泥敷之。(《外台》)

      脚心肿痛,因久行久立致者。以水和蚯蚓粪浓敷,一夕即愈。(《永类钤方》)

      耳后月蚀∶烧蚯蚓粪,猪脂和敷。(《子母秘录》)

      耳出水成疮∶蚯蚓粪,为末敷之,并吹入。(《千金方》)

      齿宣露∶蚯蚓泥,水和成团,赤,研末,腊猪脂调敷之,日三。(《千金方》)

      咽喉骨哽∶五月五日午时韭畦中,面东勿语,取蚯蚓泥收之,每用少许,搽喉外,其骨自消,名六一泥。

      蜈蚣螫伤∶蚯蚓泥敷之,效。(《集效方》)

      金疮困顿∶蚯蚓屎末,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

      解射罔毒∶蚯蚓屎末,井水服二方寸匕。(《千金方》)

      吐血不止∶石榴根下地龙粪,研末,新汲水服三钱。(《圣惠》)

      反胃转食∶地龙粪一两,木香三钱,大黄七钱。为末。每服五钱,无根水调服。忌煎爆酒醋椒姜热物。一、二服,其效如神。(邵真人《经验方》)

      燕窝生疮∶韭地蛐屎,米泔水和,过,入百草霜等分。研末,香油调涂之。(《摘玄方》)

      小儿头热,鼻塞不通∶湿地龙粪研饼,贴囟上,日数易之。(《圣惠方》)

      足烂疮∶韭地蚯蚓泥,干研,入轻粉,清油调敷。(《便民图纂》)

      外肾生疮∶蚯蚓屎二分,绿豆粉一分。水研涂之,干又上之。(《便民图纂》)

      

    螺蛳泥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螺蛳泥内容:(《纲目》)

      【气味】性凉。

      【主治】反胃吐食,取螺蛳一斗,水浸,取泥晒干,每服一钱,火酒调下(时珍)。

      

    白鳝泥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白鳝泥内容:(《纲目》)

      【主治】火带疮,水洗取泥炒研,香油调敷(时珍)。

      

    猪槽上垢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猪槽上垢土内容:(《拾遗》)

      【主治】难产,取一合和面半升,乌豆二十颗,煮汁服(藏器)。

      火焰丹毒,赤黑色,取槽下泥敷之,干又上(时珍)。

      

    犬尿泥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犬尿泥内容:(《纲目》)

      【主治】妊娠伤寒,令子不落,涂腹上,干即易(时珍)。

      

    驴尿泥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驴尿泥内容:(《拾遗》)

      【主治】蜘蛛咬敷之(藏器)。

      

    尿坑泥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尿坑泥内容:(《纲目》)

      【主治】主蜂蝎诸虫咬,取涂之(时珍)。

      

    粪坑底泥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粪坑底泥内容:(《纲目》)

      【主治】发背诸恶疮,阴干为末,新水调敷,其痛立止(时珍)。

      【附方】新一。

      疔肿∶粪下土、蝉蜕、全蝎等分。捣作钱大饼,香油煎滚,温服。以滓敷疮四围,疔自出也。(《圣济总录》)

      

    檐溜下泥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檐溜下泥内容:(《纲目》)

      【主治】猪咬、蜂螫、蚁叮、蛇伤毒,并取涂之。又和羊脂,涂肿毒、丹毒(时珍)。

      【附方】新一。

      蝎虿螫叮∶蝎有雌雄∶雄者痛在一处,以井底泥封之,干则易;雌者痛牵诸处,以瓦沟下泥封之。若无雨,以新汲水,从屋上淋下取泥。(《肘后方》)

      

    田中泥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田中泥内容:(《纲目》)

      【主治】马蝗入人耳,取一盆枕耳边,闻气自出。人误吞马蝗入腹者,酒和一、二升服,当利出(时珍)。

      

    井底泥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井底泥内容:(《证类》)

      【气味】至冷。

      【主治】涂汤火疮(《证类》)。疗妊娠热病,取敷心下及丹田,可护胎气(时珍)。

      【附方】新五。

      头风热痛∶井底泥和大黄、芒硝末,敷之。(《千金方》)

      胎衣不下∶井底泥,以鸡子大,井华水服,即下。(《集玄方》)

      卧忽不寤∶勿以火照,但痛啮其踵及足拇趾甲际,而多唾其面,以井底泥涂其目,令人垂头入井中,呼其姓名,便苏也。(《肘后方》)

      小儿热疖∶井底泥敷其四围。(《谈野翁方》)

      蜈蚣螫人∶井底泥频敷之。(《千金方》)

      

    乌爹泥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乌爹泥内容:(《纲目》)

      【释名】乌叠泥(《纲目》)、孩儿茶。

      时珍曰∶乌爹,或作乌丁,皆番语,无正字。

      【集解】时珍曰∶乌爹泥,出南番爪哇、暹罗、老挝诸国,今云南等地造之。云是细茶末入竹筒中,坚塞两头,埋污泥沟中,日久取出,捣汁熬制而成。其块小而润泽者,为上;块大而焦枯者,次之。

      【气味】苦、涩,平,无毒。

      【主治】清上膈热,化痰生津。涂金疮、一切诸疮,生肌定痛,止血收湿(时珍)。

      【附方】新八。

      鼻渊流水∶孩儿茶末,吹之,良。(《本草权度》)

      牙疳口疮∶孩儿茶、硼砂等分。为末搽之。《积德堂方》∶治走马牙疳,用孩儿茶、雄黄、贝母等分。为末,米泔漱净搽之。

      下疳阴疮∶外科用孩儿茶末,米泔洗净,敷之神效。或加胡黄连等分。《纂奇方》∶孩儿茶一钱,珍珠一分,片脑半分,为末敷之。唐氏用孩儿茶一钱,轻粉一分,片脑一字。为末搽之。

      痔疮肿痛∶孩儿茶、麝香为末,唾津调敷。(孙氏《集效方》)

      脱肛气热∶孩儿茶二分,熊胆五分,片脑一分。为末,人乳搽肛上,热汁自下而肛收也。

      亦治痔疮。(董炳方)

      

    弹丸土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弹丸土内容:(《拾遗》)

      【主治】妇人难产,热酒服一钱(藏器)。

      

    自然灰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自然灰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生南海畔,状如黄土,灰可浣衣。琉璃、玛瑙、玉石,以此灰埋之,即烂如泥,至易雕刻。

      【主治】白癜风、疡风,重淋取汁,和醋敷之。以布揩破乃敷之,为疮勿怪(藏器)。

      

    伏龙肝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伏龙肝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灶心土。

      弘景曰∶此灶中对釜月下黄土也。以灶有神,故号为伏龙肝,并以迂隐其名尔。今人又用广州盐城屑,以疗漏血瘀血,亦是近月之土,盖得火烧之义也。

      曰∶凡使,勿误用灶下土。其伏龙肝,是十年以来,灶额内火气积久自结,如赤色石,中黄,其形貌八棱,取得研细,以水飞过用。

      时珍曰∶按《广济历》作灶忌日云∶伏龙在不可移作。则伏龙者,乃灶神也。《后汉书》言∶阴子方腊日晨炊而灶神见形。注云∶宜市买猪肝泥灶,令妇孝。则伏龙肝之名义,又取此也。临安陈舆言∶砌灶时,纳猪肝一具于土,俟其日久,与土为一,乃用之,始与名符。

      盖本于此。

      《独孤滔丹书》言∶伏龙肝取经十年灶下,掘深一尺,有色如紫瓷者是真,可缩贺,伏丹砂。盖亦不知猪肝之义,而用灶下土以为之也。

      【气味】辛,微温,无毒。权曰∶咸。大明曰∶热,微毒。

      【主治】妇人崩中吐血,止咳逆血。醋调,涂痈肿毒瓦斯(《别录》)。止鼻洪,肠风带下,尿血泄精,催生下胞,及小儿夜啼(大明)。

      治心痛狂癫,风邪蛊毒,妊娠护胎,小儿脐疮重舌,风噤反胃,中恶猝魇,诸疮(时珍)。

      【附方】旧十六,新十七。

      猝中恶气∶伏龙肝末,一鸡子大,水服取吐。(《千金方》)

      魇寐暴绝∶灶心对锅底土,研末,水服二钱,更吹入鼻。(《千金方》)

      中风口噤不语,心烦恍惚,手足不随,或腹中痛满,或时绝而复苏。伏龙肝末五升。水八升,搅,澄清濯之。(《千金方》)

      狂癫谬乱不识人∶伏龙肝末,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

      小儿夜啼∶伏龙肝末二钱,朱砂一钱,麝香少许。为末,蜜丸绿豆大。每服五丸,桃符汤下。(《普济方》)

      小儿重舌∶釜下土,和苦酒涂之。(《千金方》)

      重舌肿木∶伏龙肝末,牛蒡汁调涂之。(《圣惠方》)

      冷热心痛∶伏龙肝末,方寸匕,热以水温,冷以酒服。(《外台秘要》)

      反胃吐食∶灶中土年久者,为末,米饮服三钱,经验。(《百一选方》)

      猝然咳嗽∶釜月土一分,豉七分,捣丸梧桐子大。每饮下四十丸。(《肘后方》)

      吐血衄血∶伏龙肝末半升。新汲水一升,淘汁,和蜜服。(《广利方》)

      吐血泻血心腹痛∶伏龙肝、地垆土、多年烟壁土,等分,每服五钱,水二碗,煎一碗,澄清,空心服,白粥补之。(《普济方》)

      妇人血漏∶伏龙肝半两,阿胶、蚕砂(炒)各一两。为末。每空肚酒服二、三钱,以知为度。(寇氏《衍义》)

      赤白带下,日久黄瘁,六脉微涩。伏龙肝(炒令烟尽)、棕榈灰、屋梁上尘(炒烟尽)

      等分。

      为末,入龙脑、麝香各少许,每服三钱,温酒或淡醋汤下。一年者,半月可安。(《大全方》)

      产后血气攻心痛,恶物不下∶用灶中心土研末,酒服二钱,泻出恶物,立效。(《救急方》)

      妊娠热病∶伏龙肝末一鸡子许,水调服之,仍以水和涂脐方寸,干又上。(《伤寒类要》)

      子死腹中,母气欲绝∶伏龙肝末三钱,水调下。(《十全博救方》)

      横生逆产∶灶中心对锅底土,细研。每服一钱,酒调,仍搽母脐中。(《救急方》)

      胞衣不下∶灶下土一寸,醋调,纳脐中,续服甘草汤三、四合。(《产宝》)

      中诸蛊毒∶伏龙肝末一鸡子大,水服取吐。(《千金方》)

      六畜肉毒∶方同上。

      阴冷发闷,冷气入腹,肿满杀人。釜月下土,和鸡子白敷之。(《千金方》)

      男阴猝肿∶方同上。

      诸腋狐臭∶伏龙肝末,频敷之。(《千金方》)

      耳出汁∶绵裹伏龙肝末塞之,日三易。(《圣济录》)

      小儿脐疮∶伏龙肝末敷之。(《圣惠方》)

      小儿丹毒∶多年灶下黄土末,和屋漏水敷之,新汲水亦可,鸡子白或油亦可,干即易。

      (《肘后方》)

      小儿热疖∶釜下土、生椒末等分。醋和涂之。(《千金方》)

      疮久烂∶灶内黄土(年久者,研细)、入黄柏、黄丹、赤石脂、轻粉(末)等分。清油调入,油绢中贴之。勿动,数日愈。纵痒,忍之良。(《济急方》)

      发背欲死∶伏龙肝末,酒调,浓敷之。干即易,平乃止。(《千金》)

      一切痈肿∶伏龙肝,以蒜和作泥,贴之,干再易。或鸡子黄和亦可。(《外台秘要》)

      杖疮肿痛∶釜月下土为末,油和涂之,卧羊皮上,频涂。(《千金方》)

      灸疮肿痛∶灶中黄土末,煮汁淋之。(《千金方》)

      

    土墼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土墼内容:(音急。《纲目》)

      【释名】煤赭。时珍曰∶此是烧锻石窑中流结土渣也,轻虚而色赭。

      【主治】妇人鳖瘕,及头上诸疮。凡人生痰核如指大红肿者,为末,以菜子油调搽,其肿即消;或出脓,以膏药贴之(时珍)。

      【附方】新一。

      白秃腊梨∶灰窑内烧过红土墼四两,百草霜一两,雄黄一两,胆矾六钱,榆皮三钱,轻粉一钱。为末,猪胆汁调,剃头后搽之,百发百中,神方也。(《陆氏积德堂方》)

      

    坩锅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坩锅内容:(《纲目》)

      【释名】销金银锅。

      吴人收瓷器屑,碓舂为末,筛澄取粉,呼为滓粉,用胶水和剂作锅,以销金银者。

      【主治】偏坠疝气,研末,热酒调服二钱。又主炼眉疮、汤火疮,研末,入轻粉少许敷之。锅上黝,烂肉(时珍)。

      

    砂锅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砂锅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沙土埏埴烧成者。

      【主治】消积块黄肿,用年久者,研末,水飞过,作丸,每酒服五钱(时珍)。

      

    白瓷器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白瓷器内容:(《唐本草》)

      【集解】恭曰∶定州者良,余皆不如。时珍曰∶此以白土为坯,坯烧成者,古人以代白垩用。今饶州者,亦良。

      【气味】平,无毒。

      【主治】妇人带下白崩,止呕吐,破血止血。水磨,涂疮灭瘢(《唐本》)。

      研末,敷痈肿,可代针。又点目,去翳(时珍)。

      【附方】旧二,新七。鼻衄不止∶定州白瓷细末,吹少许,立止。(《经验方》)

      吐血不止∶上色白瓷器末二钱,皂荚子仁煎汤下,连服三服,即愈。(《圣济录》)小便淋痛∶真定瓷器(研)二两,生熟地黄末各一两。每用二钱,木通煎汤服。(《传信适用方》)

      一切∶处州瓷器为末。发时用二钱,以手指点津液蘸药,点舌下咽之,即效。(《普济方》)目生翳膜∶用细料白瓷钟一个,大火过,研末,纸筛,加雄黄二分,为末。早晚各点少许,不可多用,牛角簪拨出翳膜为妙。若红,用人退末点四角,即愈。(孙天仁《集效方》)身面白丹∶白瓷瓦末,和猪脂涂之。(《梅师方》)赤黑丹疥,或痒或燥,不急治,遍身即死。白瓷末,猪脂和涂之。(《圣济录》)汤火伤灼∶《多能鄙事》∶用青瓷碗片为末,水飞过,和桐油敷,数次瘥。《活幼口议》∶用景德镇瓷器打碎,埋灶内,炭火铺上,一夜取出,去火毒,为末,入黄丹少许敷之,立愈。

      

    乌古瓦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乌古瓦内容:(《唐本草》)

      【集解】时珍曰∶夏桀始以泥坯烧作瓦。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以水煮及渍汁饮,止消渴,取屋上年深者良(《唐本》)。

      煎汤服,解人心中大热(甄权)。止小便,煎汁服(大明)。

      研末,涂汤火伤(藏器)。治折伤,接骨(时珍)。

      【附方】旧一,新六。

      暑月死屋上两畔瓦,热熨心头,冷即易之。(《千金方》)

      折伤筋骨∶秘传神效散∶治跌扑伤损,骨折骨碎,筋断,痛不可忍。此药极能理伤续断,累用累验。用路上墙脚下,往来人便溺处,久碎瓦片一块,洗净火,米醋淬五次,黄色为度,刀刮细末。每服三钱,好酒调下。在上食前,在下食后。不可以轻易而贱之,诚神方也。

      (邵以正真人经验方)

      汤火伤灼∶取多年屋上吻兽为末,油和涂之,立效。(《儒门事亲方》)

      灸牙痛法∶取土底年深,既古且润,三角瓦一块。令三姓童子,候星初出时,指第一星,下火于瓦上灸之。(《本草拾遗》)

      唇吻生疮∶新瓦为末,生油调涂。(《集玄方》)

      瘢痕凸起∶热瓦频熨之。(《千金方》)

      蜂虿螫伤∶瓦摩其上,唾二七遍,置瓦于故处。(《千金》)

      

    古砖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古砖内容:(《拾遗》)

      【主治】哕气,水煮汁服之。久下白痢虚寒者,秋月小腹多冷者,并烧热,布裹坐之,令热气入腹,良。又治妇人五色带下,以面作煎饼七个,安于烧赤黄砖上,以黄栝蒌敷面上,安布两重,令患者坐之,令药气入腹熏之,当有虫出如蚕子,不过三、五度瘥(藏器)。

      【附方】新三。

      寒湿香港脚∶砖烧红,以陈臭米泔水淬之,乘热布包三块,用膝夹住,绵被覆之,三、五次愈。(《扶寿方》)

      赤眼肿痛∶新砖浸粪池中,年久取放阴处,生花刷下,入脑子和点之。(《普济方》)

      臀生湿疮∶日以新砖坐之,能去湿气。(《集玄方》)

      

    烟胶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烟胶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此乃熏消牛皮灶上,及烧瓦窑上黑土也。

      【主治】头疮白秃,疥疮风癣,痒痛流水,取牛皮灶岸为末,麻油调涂。或和轻粉少许(时珍)。

      【附方】新三。

      牛皮血癣∶烟胶三钱,寒水石三钱,白矾二钱,花椒一钱半。为末,腊猪脂调搽。(《积德堂方》)

      消渴引饮∶瓦窑突上黑煤,干似铁屎者,半斤。为末,入生姜四两,同捣,绢袋盛,水五升浸汁,每饮五合。(《圣济录》)

      胞衣不下∶灶突后黑土三指撮,五更酒下。(陈藏器)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墨内容:(宋《开宝》)

      【释名】乌金(《纲目》)、陈玄(《纲目》)、玄香(《纲目》)、乌玉。

      时珍曰∶古者以黑土为墨,故字从黑土。许慎《说文》云∶墨,烟煤所成,土之类也,故从黑土。刘熙《释名》云∶墨者,晦也。

      【集解】宗曰∶墨,松之烟也。世有以粟草灰伪为者,不可用;须松烟墨方可入药,唯远烟细者为佳,粗者不可用。今高丽国所墨于中国,不知何物合,不宜入药。延有石油,其烟甚浓,其煤可为墨,黑光如漆,不可入药。

      时珍曰∶上墨,以松烟用皮汁解胶和造,或加香药等物。今人多以窑突中墨烟,再三以麻油入内,用火烧过造墨,谓之墨烟;墨光虽黑,而非松烟矣,用者详之。石墨见石炭下。

      乌贼鱼腹中有墨,马之宝墨,各见本条。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止血,生肌肤,合金疮,治产后血运,崩中猝下血,醋磨服之。又止血痢,及小儿客忤,捣筛温水服之。又眯目物芒入目,点摩瞳子上(《开宝》)。利小便,通月经,治痈肿(时珍)。

      【发明】震亨曰∶墨属金而有火,入药甚健,性又能止血。

      【附方】旧十,新六。

      吐血不止∶金墨磨汁,同莱菔汁饮。或生地黄汁亦可。(《集简方》)

      衄血不止,眩冒欲死∶浓墨汁滴入鼻中。(《梅师方》)

      热病衄血出数升者∶取好墨为末,鸡子白丸梧子大。用生地黄汁下一、二十丸,少顷再服,仍以葱汁磨墨,滴入鼻内,即止。(《外台秘要》)

      大小便血∶好墨细末二钱,阿胶化汤调服。热多者尤相宜。(寇氏《本草衍义》)

      猝淋不通∶好墨(烧)一两,为末。每服一字,温水服之。(《普济方》)

      赤白下痢∶姜墨丸∶用干姜、好墨各五两。为末,醋浆和丸梧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米饮下,日夜六、七服,愈。(《肘后方》)

      崩中漏下,青黄赤白,使人无子∶好墨一钱,水服,日二服。(《肘后方》)

      堕胎血溢不止。墨三两(火烧醋淬三次,出火毒),没药一两。为末。每服二钱,醋汤下。

      (《普济方》)

      妇人难产∶墨一寸,末之,水服立产。(《肘后方》)

      胎死腹中∶新汲水磨金墨,服之。(《普济方》)

      胞衣不出,痛引腰脊∶好墨,温酒服二钱。(《肘后方》)

      痈肿发背∶醋磨浓墨涂四围,中以猪胆汁涂之,干又上,一夜即消。(赵氏方)

      客忤中恶∶多于道间、门外得之,令人心腹绞痛,胀满,气冲心胸,不即治杀人。捣墨,水和服二钱。(《肘后方》)

      飞丝入目∶磨浓墨点之,即出。(《千金方》)

      尘物入目∶方同上。

      产后血运,心闷气绝∶以丈夫小便研浓墨一升服。(《子母秘录》)

      

    釜脐墨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釜脐墨内容:(《四声》)

      【释名】釜月中墨(《四声》)、铛墨(《开宝》)、釜煤(《纲目》)、釜(《纲目》)、锅底墨。

      时珍曰∶大者曰釜、曰锅,小者曰铛。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中恶蛊毒,吐血血运,以酒或水温服二钱。亦涂金疮,止血生肌(《开宝》)。

      消食积,舌肿喉痹口疮,阳毒发狂(时珍)。

      【发明】颂曰∶古方治伤寒黑奴丸,用釜底墨、灶突墨、梁上尘三物同合诸药,为其功用相近耳。

      【附方】旧七,新六。

      猝心气痛∶铛墨二钱,热小便调下。(《千金方》)

      中恶心痛∶铛墨五钱,盐一钱。研匀,热水一盏调下。(《千金方》)

      转筋入腹∶釜底墨末,和酒服一钱。(《肘后方》)

      霍乱吐下∶锅底墨煤半钱,灶额上墨半钱,百沸汤一盏,急搅数千下,以碗覆之,通口服,一、二口立止。(《经验方》)

      吐血咯血∶锅底墨炒过,研细,井华水服二钱,连进三服。(《济急方》)

      妇人逆产∶以手中指取釜下墨,交画儿足下,即顺。(《千金方》)

      产血不下∶锅底墨烟,热酒服二钱。(《生生编》)

      舌猝肿大∶如猪脬状,满口,不治杀人。釜墨和酒涂之。(《千金方》)

      鼻气壅塞∶水服釜墨一钱。(《千金方》)

      鼻中息肉∶方同上,三、五日愈。(《普济方》)

      耳脓血∶月下灰吹满耳,深入无苦,即自出。(《肘后方》)

      小儿口疮∶釜底墨,时时搽之。(《普济方》)

      手搔疮肿作脓∶用锅脐墨研细,清油调搽。(《简便方》)

      

    百草霜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百草霜内容:(《纲目》)

      【释名】灶突墨(《纲目》)、灶额墨。

      时珍曰∶此乃灶额及烟炉中墨烟也。其质轻细,故谓之霜。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消化积滞,入下食药中用(苏颂)。止上下诸血,妇人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病,伤寒阳毒发狂,黄胆,疟痢,噎膈,咽喉口舌一切诸疮(时珍)。

      【发明】时珍曰∶百草霜、釜底墨、梁上倒挂尘,皆是烟气结成,但其体质有轻虚结实之异。重者归中下二焦,轻者入心肺之分。古方治阳毒发狂,黑奴丸,三者并用,而内有麻黄、大黄,亦是攻解三焦结热,兼取火化从治之义。其消积滞,亦是取其从化,故疸、膈、疟、痢诸病多用之。其治失血胎产诸病,虽是血见黑则止,亦不离从化之理。

      【附方】新二十。

      衄血不止∶百草霜末吹之,立止也。

      衄血吐血∶《刘长春经验方》∶治吐血,及伤酒食醉饱,低头掬损肺脏,吐血汗血,口鼻妄行,但声未失者。用乡外人家百草霜末,糯米汤服二钱。一方∶百草霜五钱,槐花末二两。

      每服二钱,茅根汤下。

      齿缝出血∶百草霜末掺之,立止。(《集简方》)

      妇人崩中∶百草霜二钱,狗胆汁拌匀,分作二服,当归酒下。(《经验方》)

      胎动下血,或胎已死。百草霜二钱,棕灰一钱,伏龙肝五钱。为末。每服一、二钱,白汤入酒及童尿调下。(笔峰《杂兴方》)

      胎前产后,逆生横生,瘦胎,产前产后虚损,月候不调,崩中。百草霜、白芷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童子小便、醋各少许调匀,热汤化服,不过二服。(《杜壬方》)

      妇人白带∶百草霜一两,香金墨半两。研末。每服三钱,猪肝一叶,批开入药在内,纸裹煨熟,细嚼,温酒送之。(《永类方》)

      脏毒下血∶百草霜五钱,以米汤调,露一夜,次早空心服。(邵真人《经验方》)

      暴作泻痢∶百草霜末,米饮调下二钱。(《续十全方》)

      一切痢下∶初起一服如神,名铁刷丸。百草霜三钱,金墨一钱,半夏七分,巴豆(煮)

      十四粒。研匀,黄蜡三钱,同香油化开,和成剂。量大小,每服三、五丸,或四、五十丸,姜汤下。(《江方》)

      小儿积痢∶驻车丸∶用百草霜二钱,巴豆(煨去油)一钱。研匀,以飞罗面糊和丸绿豆大。

      每服三、五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米饮下;红白,姜汤下。(《全幼心鉴》)

      挟热下痢脓血∶灶突中墨、黄连各一两。为末。每酒下二钱,日二服。(《圣惠方》)

      寒热疟疾∶方见铅丹下。

      魇寐猝死∶锅底墨,水灌二钱,并吹鼻。(《医说》)

      尸厥不醒,脉动如故∶灶突墨弹丸,浆水和饮,仍针百会、足大趾、中趾甲侧。(《千金方》)

      咽中结块,不通水食,危困欲死∶百草霜,蜜和丸芡子大。每新汲水化一丸灌下。甚者不过二丸,名百灵丸。(《普济方》)

      鼻疮脓臭∶百草霜末,冷水服二钱。(《三因方》)

      白秃头疮∶百草霜和猪脂涂之。(《简便方》)

      头疮诸疮∶以醋汤洗净,百草霜入腻粉少许,生油调涂,立愈。(《证类本草》)

      瘭疽出汁,着手足肩背,累累如米。用灶突墨、灶屋尘、釜下土研匀。水一斗,煮三沸,取汁洗,日三、四度。(《外台秘要》)

      

    梁上尘

      

      本草纲目 -> 纲目第七卷\土之一梁上尘内容:(《唐本草》)

      【释名】倒挂尘名乌龙尾(《纲目》)、烟珠。

      【修治】曰∶凡梁上尘,须去烟火大远,高堂殿上者,拂下,筛净末用。

      时珍曰∶凡用倒挂尘,烧令烟尽,筛取末入药,雷氏所说,似是梁上灰尘,今人不见用。

      【气味】辛、苦,微寒,无毒。大明曰∶平。

      【主治】腹痛,噎膈,中恶,鼻衄,小儿软疮(《唐本》)。食积,止金疮血出,齿龈出血(时珍)。

      【附方】旧七,新十二。

      翻胃吐食∶梁上尘,黑驴尿调服之。(《集简方》)

      霍乱吐利∶屋下倒挂尘,滚汤泡,澄清服,即止。(《卫生易简方》)

      小便不通∶梁上尘二指撮,水服之。(《外台秘要》)

      大肠脱肛∶乌龙尾即梁上尘,同鼠屎烧烟于桶内,坐上熏之。数次即不脱也。(《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