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珍曰∶东方甲乙,是生肝胆,其气之清者为肝血,其精英为胆汁。开窍于目,血,五脏之英,皆因而注之,为神。胆汁充则目明,汁减则目昏。铜亦青阳之气所生,其气之清者为绿,犹肝血也;其精英为空青之浆,犹胆汁也。其为治目神药,盖亦以类相感应耳。石中空者,埋土中三、五日,自有浆水。

      【附方】旧二,新三。

      眼目不明∶空青少许,渍露一宿,点之。(《千金方》)

      黑翳覆瞳∶空青、矾石(烧)各一两,贝子四枚。研细,日点。(《圣济录》)

      肤翳昏暗∶空青二钱,蕤仁(去皮)一两,片脑三钱。细研,日点。(《圣济录》)

      一切目疾,雀目、赤目、青盲、内外障翳、风眼用此,觉目中凉冷为验。杨梅青(洗净)、胡黄连(洗)各二钱半,槐芽(日未出时勿语采之,入青竹筒内,垂于天、月二德方,候干,勿见鸡犬,为末)一钱半。共末,入龙脑一字密收。每卧时,漱口仰头,吹一字入两鼻内便睡,隔夜便明。(《圣济录》)

      中风口∶见主治。

      

    曾青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曾青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时珍曰∶曾,音层。其青层层而生,故名。或云其生从实至空,从空至层,故曰曾青也。

      【集解】《别录》曰∶曾青,生蜀中山谷及越,采无时。能化金铜。

      普曰∶生蜀郡石山。其山有铜处,曾青出其阳。青者,铜之精。

      弘景曰∶旧说与空青同山,疗体亦相似。今铜官更无曾青,惟出始兴。形累累如黄连相缀,色理小类空青,甚难得而贵,《仙经》少用之。化金之事,法同空青。

      恭曰∶出蔚州者好,鄂州者次之,余州并不任用。

      时珍曰∶但出铜处,年古即生。形如黄连相缀,又如蚯蚓屎,方棱,色深如波斯青黛,层层而生,打之如金声者为真。《造化指南》云∶层青生铜矿中,乃石绿之得道者。肌肤得东方正色,可以合炼大丹,点化与三黄齐驱。《衡山记》云∶山有层青冈,出层青,可合仙药。

      【修治】曰∶凡使,勿用夹石及铜青。每一两,要紫背天葵、甘草、青芝草三件,干湿各一镒,细锉,放瓷锅内,安青于中。东流水二镒,缓缓煮之,五昼夜,勿令水火失时。

      取出以东流水浴过,研乳如粉用。

      【气味】酸,小寒,无毒。

      之才曰∶畏菟丝子。

      独孤滔曰∶曾青住火成膏,可结汞,制丹砂,盖含金气所生也。须酒醋渍煮用。

      葛洪曰∶曾青涂铁,色赤如铜。

      【主治】目痛,止泪出,风痹,利关节,通九窍,破症坚积聚。久服轻身不老(《本经》)。

      养肝胆,除寒热,杀白虫,疗头风脑中寒,止烦渴,补不足,盛阴气(《别录》)。

      【发明】时珍曰∶曾青治目,义同空青。古方辟邪太乙神精丹用之,扁鹊治积聚留饮有层青丸,并见《古今录验》方,药多不录。

      【附方】新三。

      斑疮入目不退者∶曾青一钱,丹砂二钱。为末。蛴螬五枚,捣汁和点。(《圣济录》)

      风热目病∶曾青散∶治一切风热毒瓦斯上攻,目赤或烂,怕日羞明,隐涩眵泪,或痒或痛。

      曾青四两,蔓荆子二两,白姜(炮)、防风各一两。为末。每以少许鼻中,立有功效。(《和剂局方》)

      耳内恶疮∶曾青五钱,雄黄七钱半,黄芩二钱五分。为末,敷之。(《卫生宝鉴》)

      

    绿青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绿青内容:(《别录》上品)

      【释名】石绿(《唐本》)、大绿(《纲目》)。

      【集解】《别录》曰∶绿青,生山之阴穴中,色青白。

      弘景曰∶此即用画绿色者,亦出空青中,相挟带。今画工呼为碧青,而呼空青作绿青,正相反矣。

      恭曰∶绿青即扁青也,画工呼为石绿。其碧青即白青也,不入画用。

      颂曰∶旧不着所出州土,但云生山之阴穴中。次空青条上云∶生益州山谷及越山有铜处,此物当是生其山之阴尔。今出韶州、信州。其色青白,画工用为绿色者,极有大块,其中青白花纹可爱。信州人琢为腰带器物,及妇人服饰。其入药,当用颗块如乳香者佳。宗曰∶其色黑绿色者佳。

      时珍曰∶石绿,阴石也。生铜坑中,乃铜之祖气也。铜得紫阳之气而生绿,绿久则成石。谓之石绿,而铜生于中,与空青、曾青同一根源也。今人呼为大绿。范成大《桂海志》云∶石绿,铜之苗也,出广西右江有铜处。生石中,质如石者,名石绿。一种脆烂如碎土者,名泥绿,品最下。《大明会典》云∶青绿石矿一斤,淘净绿一十一两四钱。暗色绿石矿一斤,淘净绿一十两八钱。砂一斤,烧造砂绿一十五两五钱。

      【气味】酸、寒,无毒。

      时珍曰∶有小毒。【主治】益气,止泄痢,疗鼽鼻(《别录》)。吐风痰甚效(苏颂)。

      【发明】颂曰∶今医家多用吐风痰。其法拣上色精好者研筛,水飞再研。如风痰眩闷,取二、三钱同生龙脑三、四豆许研匀,以生薄荷汁合酒温调服之。偃卧须臾,涎自口角流出乃愈。不呕吐,其功速于他药,今人用之比比皆效,故着之。

      宗曰∶同砂作吐上涎药,验则验矣,亦能损心。

      时珍曰∶痰在上宜吐之,在下宜利之,亦须观人之虚实强弱而察其脉,乃可投之。初虞世有金虎、碧霞之戒,正此意也。金虎丹治风痰,用天雄、腻粉诸药者。

      【附方】新四。急惊昏迷,不省人事∶石绿四两,轻粉一钱。为末。薄荷汁入酒调一字服,取吐。(《全婴方》)

      风痰迷闷∶碧霞丹∶用石绿十两,乌头尖、附子尖、蝎梢各七十个。为末,糊丸芡子大。

      每服一丸,薄荷汁入酒半合化下,须臾吐出痰涎。(《和剂局方》)

      小儿疳疮,肾疳鼻疳、头疮耳疮、久不瘥者。石绿、白芷等分。为末。先以甘草水洗疮,拭净敷之,一日愈。(《集玄方》)

      腋下狐臭∶石绿三钱,轻粉一钱。浓醋调涂。五次断根。(《集玄方》)

      

    扁青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扁青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石青(《纲目》)、大青。

      时珍曰∶扁以形名。

      【集解】《别录》曰∶扁青,生朱崖山谷、武都、朱提,采无时。

      弘景曰∶朱提音殊匙,在南海中。《仙经》、俗方都无用者。

      普曰∶生蜀郡。

      恭曰∶此即绿青也。朱崖以南及林邑、扶南舶上来者,形块大如拳,其色又青,腹中亦时有空者。武昌者,片块小而色更佳。简州、梓州者,形扁作片而色浅。

      时珍曰∶苏恭言即绿青者非也,今之石青是矣。绘画家用之,其色青翠不渝,俗呼为大青,楚、蜀诸处亦有之。而今货石青者,有天青、大青、西夷回回青、佛头青,种种不同,而回青尤贵。本草所载扁青、层青、碧青,白青,皆其类耳。

      【气味】甘,平,无毒。普曰∶神农、雷公∶小寒,无毒。

      【主治】目痛明目,折跌痈肿,金疮不瘳,破积聚,解毒瓦斯,利精神。久服轻身不老(《本经》)。去寒热风痹,及丈夫茎中百病,益精(《别录》)。

      治丈夫内绝,令人有子(《吴普》)。吐风痰癫痫,平肝(时珍)。

      【附方】新一。

      顽痰不化∶石青一两,石绿半两,并水飞为末,面糊丸绿豆大。每服十丸,温水下。吐去痰一、二碗,不损人。(《瑞竹堂方》)

      

    白青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白青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碧青(《唐本》)、鱼目青。

      【集解】《别录》曰∶白青生豫章山谷,采无时。可消为铜剑,辟五兵。

      弘景曰∶医方不用,市无卖者。《仙经》三十六水方中时有须处。铜剑之法,在九元子术中。

      恭曰∶此即陶氏所云空青,圆如铁珠,色白而腹不空者,是也。研之色白如碧,亦谓之碧青,不入画用。无空青时亦用之,名鱼目青,以形似鱼目故也。今出简州、梓州者好。

      时珍曰∶此即石青之属,色深者为石青,淡者为碧青也。今绘彩家亦用。《范子计然》云∶白青出弘农、豫章、新淦,青色者善。《淮南万毕术》云∶白青得铁,即化为铜也。

      【气味】甘、酸、咸,平,无毒。普曰∶神农∶甘,平;雷公∶咸,无毒。

      【主治】明目,利九窍,耳聋,心下邪气,令人吐,杀诸毒三虫。久服通神明轻身(《本经》)。

      【附录】绿肤青《别录》曰∶味辛、咸,平,无毒。主蛊毒及蛇、菜、肉诸毒,恶疮。

      不可久服,令人瘦。一名推青,一名推石。生益州山谷。

      弘景曰∶俗方、《仙经》无用,人亦不识。

      碧石青《别录》曰∶味甘,无毒。主明目益精,去白癣,延年。

      

    石胆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石胆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胆矾(《纲目》)、黑石(《吴普》)、毕石(《本经》)、君石(当之)、铜勒(《吴普》)、立制石。时珍曰∶胆以色味命名,俗因其似矾,呼为胆矾。

      【集解】《别录》曰∶石胆生秦州羌道山谷大石间,或羌里句青山。二月庚子、辛丑日采。

      其为石也,青色多白纹,易破,状似空青。能化铁为铜,合成金银。

      弘景曰∶《仙经》时用,俗方甚少,此药殆绝。今人时有采者,其色青绿,状如琉璃而有白纹,易破折。梁州、信都无复有,俗乃以青色矾当之,殊无仿佛。

      恭曰∶此物出铜处有之,形似曾青,兼绿相间,味极酸苦,磨铁作铜色,此是真者。出蒲州虞卿县东亭谷窟及KT集窟中,有块如鸡卵者为真。陶云似琉璃者,乃绛矾也。比来人亦以充之,又以醋揉青矾为之,并伪矣。

      颂曰∶今惟信州铅山县有之。生于铜坑中,采得煎炼而成。又有自然生者,尤为珍贵。

      并深碧色。今南方医人多使之,又着其说云∶石胆最上出蒲州,大者如拳,小者如桃栗,击之纵横解皆成叠纹,色青,见风久则绿,击破其中亦青。其次出上饶、曲江铜坑间者,粒细有廉棱,如钗股、米粒。本草注言,伪者以醋揉青矾为之。今不然,但取粗恶石胆合硝石销溜而成之。块大色浅,浑浑无脉理,击之则碎无廉棱者,是也。亦有挟石者,乃削取石胆床,溜造时投硝石中,及凝则相着也。

      时珍曰∶石胆出蒲州山穴中,鸭嘴色者为上,俗呼胆矾;出羌里者,色少黑次之;信州又次之。此物乃生于石,其经煎炼者,即多伪也。但以火烧之成汁者,必伪也。涂于铁及铜上烧之红者,真也。又以铜器盛水,投少许入中,及不青碧,数日不异者,真也。《玉洞要诀》云∶石胆,阳石也。出嵩岳及蒲州中条山。禀灵石异气,形如瑟瑟,其性流通,精感入石,能化五金,变化无穷。沈括《笔谈》载∶铅山有苦泉,流为涧,挹水熬之,则成胆矾。

      所熬之釜,久亦化为铜也。此乃煎熬作伪,非真石胆也,不可入药。

      【气味】酸、辛,寒,有毒。普曰∶神农∶酸,小寒;李当之∶大寒;桐君∶辛,有毒;扁鹊∶苦,无毒。大明曰∶酸、涩,无毒。权曰∶有大毒。

      之才曰∶水英为之使。畏牡桂、菌桂、芫花、辛夷、白薇。

      【主治】明目目痛,金疮诸痫痉,女子阴蚀痛,石淋寒热,崩中下血,诸邪毒瓦斯,令人有子。炼饵服之,不老。久服,增寿神仙(《本经》)。散症积,咳逆上气,及鼠恶疮(《别录》)。

      治虫牙,鼻内息肉(大明)。带下赤白,面黄,女子脏急(苏恭)。入吐风痰药最快(苏颂)。

      【发明】时珍曰∶石胆气寒,味酸而辛,入少阳胆经。其性收敛上行,能涌风热痰涎,发散风木相火,又能杀虫,故治咽喉口齿疮毒,有奇功也。周密《齐东野语》云∶密过南浦,有老医授治喉痹极速垂死方,用真鸭嘴胆矾末,醋调灌之,大吐胶痰数升,即瘥。临汀一老兵妻苦此,绝水粒三日矣,如法用之即瘥。屡用无不立验,神方也。又周必大《阴德录》云∶治蛊胀及水肿秘方,有用蒲州、信州胆矾明亮如翠琉璃似鸭嘴者,米醋煮以君臣之药,服之,胜于铁砂、铁蛾。盖胆矾乃铜之精液,味辛酸,入肝胆制脾鬼故也。安城魏清臣肿科黑丸子,消肿甚妙,不传,即用此者。

      【附方】旧五,新一十五。

      老小风痰∶胆矾末一钱。小儿一字,温醋汤调下,立吐出涎,便醒。(谭氏小儿方)女人头晕,天地转动,名曰心眩,非血风也。胆子矾一两。细研,用胡饼剂子一个,按平一指浓,以篦子勒成骰子,大块勿界断,于瓦上焙干。每服一骰子,为末,灯心竹茹汤调下。(许学士《本事方》)

      喉痹喉风∶二圣散∶用鸭嘴胆矾二钱半,白僵蚕(炒)五钱。研。每以少许吹之,吐涎。

      (《济生方》)齿痛及落∶研细石胆,以人乳和膏擦之,日三、四次。

      止痛,复生齿,百日后复故乃止。每日以新汲水漱净。(王焘《外台秘要》)

      口舌生疮,众疗不瘥∶胆矾半两,入银锅内火赤,出毒一夜,细研。每以少许敷之,吐出酸涎水,二、三次瘥。(《胜金方》)

      走马牙疳∶北枣一枚(去核),入鸭觜胆矾。纸包赤,出火毒,研末敷之,追涎。(杨起《简便方》)

      小儿齿疳∶鸭觜胆矾一钱(匙上红),麝香少许。研匀。敷齿上,立效。(《活幼口议》)

      小儿鼻疳蚀烂∶胆矾烧烟尽,研末。掺之,一、二日愈。(《集简方》)

      风眼赤烂∶胆矾三钱。烧研。泡汤日洗。(《明目经验方》)

      百虫入耳∶胆矾末,和醋灌之,即出。(《千金方》)

      疯犬咬毒∶胆矾末敷之,立愈。(《济急方》)

      一切诸毒∶胆子矾末,糯米糊丸如鸡头子大,以朱砂为衣,仍以朱砂养之。冷水化一丸服,立愈。(《胜金方》)

      挑生蛊毒,胸口痛者∶胆矾二钱,茶清泡服,即吐出。(《岭南卫生方》)

      腋下狐臭∶胆矾半生半熟,入腻粉少许,为末。

      每用半钱,以自然姜汁调涂,十分热痛乃止。数日一用,以愈为度。(黎居士《简易方》)

      赤白癜风∶胆矾、牡蛎粉各半两。生研,醋调,摩之。(《圣济录》)

      甲疽肿痛∶石胆一两。烧烟尽,研末。敷之,不过四、五度瘥。(《梅师方》)

      痔疮热肿∶鸭觜青胆矾研,蜜水调敷,可以消脱。(《直指方》)

      肿毒不破∶胆矾、雀屎各少许。点之。(《直指方》)

      杨梅毒疮∶醋调胆矾末搽之。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出恶水,一、二上即干。又方∶胆矾、白矾、水银各三钱半。研不见星,入香油、津唾各少许,和匀。坐帐内,取药涂两足心,以两手心对足心摩擦,良久再涂再擦,尽即卧。汗出,或大便去垢,口出秽涎为验。每一次,强者用四钱,弱者二钱,连用三日。外服疏风散,并澡洗。(《刘氏经验方》)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石内容:(《本经》下品)

      【释名】白石、太白石(《别录》)、立制石(《本经》)、青分石、固羊石(《本经》)、食盐(《别录》)、泽乳(《吴普》)、鼠乡(《吴普》)。

      时珍曰∶义不解。许氏《说文》云∶,毒石也。

      《西山经》云∶皋涂之山,有白石,其名曰,可以毒鼠。郭璞注云∶鼠食则死,蚕食而肥。

      则鼠乡之意以此。

      【集解】《别录》曰∶石,生汉中山谷及少室。采无时。

      当之曰∶或生少室,或生魏兴,十二月采。

      弘景曰∶今蜀汉亦有,而好者出南康南野溪及彭城界中,洛阳城南堑,又湘东新宁及零陵皆有。白石,能柔金。以黄泥包,炭火烧之,一日一夕则解,可用。丹房及黄白术多用之。

      恭曰∶此石能拒火,久烧但解散,不可脱其坚。今市人乃取洁白理石当之,烧即为灰也。今汉川武当西辽名石谷,即是真出处。少室有粒细理,不如汉中者。

      颂曰∶今潞州、阶州亦有之。

      时珍曰∶详见特生石下。

      【气味】辛,大热,有毒。《别录》曰∶甘,生温、熟热。普曰∶神农、岐伯∶辛,有毒;桐君、黄帝∶甘,有毒。

      权曰∶甘,有小毒。铅丹为之使。恶羊血。不入汤。

      之才曰∶得火良。棘针为之使。恶马目毒公、屎、虎掌、细辛,畏水。

      【主治】寒热鼠,蚀疮死肌风痹,腹中坚癖邪气(《本经》)。

      除热明目,下气,除膈中热,止消渴,益肝气,破积聚,痼冷腹痛,去鼻中息肉。久服令人筋挛。火炼百日,服一刀圭。

      不炼服,则杀人及百兽(《别录》)。除胸膈间积气,去冷湿风痹瘙痒积年者(甄权)。

      【发明】弘景曰∶常取生石纳水,令水不冰,如此则生者性亦大热矣。

      张仲景云∶生用,破人心肝。

      恭曰∶此药攻击积冷之病为良。若以余物代之,疗病无效,正为此也。

      宗曰∶治久积及久病腹冷有功,直须慎用,其毒不可试也。

      时珍曰∶石性气与砒石相近,盖亦其类也。古方石、矾石常相混书,盖二字相似,故误耳。然矾石性寒无毒,石性热有毒,不可不审。陆农师云∶石之力,十倍钟乳。按∶《洪容斋随笔》云∶王子敬静息帖,言石深是可疑,凡喜散者辄发痈。盖散者,寒食散也,古人多服之,中有石,性热有毒,故云深可疑也。刘表在荆州,与王粲登鄣山,见一冈不生百草。粲曰∶此必古冢,其人在世,服生石,热不出外,故草木焦灭。表掘之,果有石满茔。又今洛水不冰,下亦有石,人谓之温洛是也。取此石安瓮中,水亦不冰。交鹳伏卵,取石置巢中,以助温气。其性如此,岂可服?予兄文安公镇金陵,秋暑减食。医者汤三益教服石丸。已而饮啖日进,遂加意服之。越十月而毒作,衄血斗余。自是数数不止,竟至精液皆竭而死。时珍窃谓∶洪文安之病,未必是石毒发。盖亦因其健啖自恃,浓味房劳,纵恣无忌,以致精竭而死。夫因减食而服石,食既进则病去,药当止矣。而犹服之不已,恃药妄作,是果药之罪欤?

      【附方】新一。

      风冷香港脚∶白石()二斤,酒三斗,渍三日,稍稍饮之。(《肘后方》)

      

    特生石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特生石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苍石、苍石(《别录》)、鼠毒。

      恭曰∶特生石,一名苍石。梁州石亦有青者,汉中人亦以毒鼠,不入方用。

      宗曰∶石、特生石,只是一物,但以特生、不特生为异耳。所谓特生者,不附着他石为特尔。今用者绝少。

      时珍曰∶石有苍、白二种,而苍者多特生,故此云一名苍石,则《别录》苍石系重出矣。其功疗皆相同,今并为一。

      【集解】《别录》曰∶特生石,一名苍石,生西域,采无时。又曰∶苍石生西域,采无时。

      弘景曰∶旧说鹳巢中者佳。鹳常入水冷,故取以壅卵令热。今不可得。惟出汉中者,其外形紫赤色,内白如霜,中央有臼,形状如齿者佳。又出荆州新城郡房陵县缥白色者为好。

      亦先以黄土包烧一日,亦可纳斧孔中烧之,合玉壶诸丸。《仙经》不言特生,只是白石耳。

      恭曰∶陶说中如齿臼形者正是。今出梁州,北马道戍涧中亦有之。形块小于白石,而肌粒大数倍,乃如小豆许。其白粒细如粟米耳。今房陵、汉川、均州、荆州与白石同处,有色青者,是也。

      宗曰∶《博物志》言∶鹳伏卵,取石入巢助暖,方家得此石乃真。

      陶氏以注特生石,则二石是一物明矣。但屡检鹳巢无此石,况石焉得处处有之?若鹳入水冷故取此石,则鸬之类皆食于水,亦自然生化繁息。此则乃俗士之言,未尝穷其实而穷其理也。

      时珍曰∶石有数种,白石、苍石、紫石、红皮石、桃花石、金星石、银星石、特生石俱是一物,但以形色立名。

      其性皆热毒,并可毒鼠制汞,惟苍、白二色入药用。诸生于山,则草木不生,霜雪不积;生于水则水不冰冻,或有温泉,其气之热可知矣。《庚辛玉册》云∶,阳石也,生山谷。水中濯出似矾,有纹理横截在中者为佳。伏火,制砂汞。其状颇与方解石相似,但投水不冰者为真。其出金穴中者,名握雪石。

      【气味】甘,温,有毒。

      之才曰∶火炼之良,畏水。

      【主治】明目利耳,腹内绝寒,破坚结及鼠,杀百虫恶兽。久服延年(《别录》)。苍石∶主寒热下气蚀,杀禽兽(《别录》)。

      【发明】时珍曰∶《别录》言∶石久服令人筋挛,特生石久服延年。丹书亦云∶石化为水,能伏水银,炼入长生药。此皆方士谬说也,与服砒石、汞长生之义同,其死而无悔者乎?

      

    握雪石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握雪石内容:(《唐本草》)

      【集解】恭曰∶握雪石出徐州宋里山。入土丈余,于烂土石间得之。细散如面,黄白色。土人号为握雪石,一名化公石,一名石脑,云服之长生。

      时珍曰∶谨按∶独孤滔《丹房镜源》云∶握雪石出曲滩泽。盛寒时有髓生于石上,可采。一分结汞十两。又按∶南宫从《岣嵝神书》云∶石液,即丹矾之脂液也。此石出襄阳曲滩泽中,或在山,或在水,色白而粗糯。至冬月有脂液出其上,旦则见日而伏。当于日未出时,以铜刀刮置器内,火通赤,取出,楮汁为丸,其液沾处便如铁色。以液一铢,制水银四两,器中火之立干。但此液亦不多有,乃神理所惜,采时须用白鸡、清酒祭之。此石华山、嵩山皆出,而有脂液者,惟此曲滩。又熊太古《冀越集》亦言∶丹山矾十两,可干汞十两。

      此乃人格物之精,发天地之秘也。据三书所引,则握雪石乃石之液,非土中石脑也。苏恭所说,自是石脑。其说与《别录》及陶弘景所注石脑相合,不当复注于此。又按∶诸书或作石,或作矾石,未知孰是?古书二字每每讹混。以理推之,似是矾石。

      石有毒,矾石无毒故也。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痼冷积聚,轻身延年。多食令人热(《唐本》)。治大风疮(时珍)。

      

    砒石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砒石内容:(宋《开宝》)

      【释名】信石、人言(《纲目》),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

      时珍曰∶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为信石,而又隐信字为人言。

      【集解】颂曰∶砒霜不着所出郡县,今近铜山处亦有之,惟信州者佳。其块有甚大者,色如鹅子黄,明澈不杂。此类本处自是难得之物,一两大块真者,人竞珍之,不啻千金。古服食方中亦载用之,必得此类,乃可入药。其市肆所畜片如细屑,亦夹土石,入药服之,为害不浅。

      承曰∶信州玉山有砒井,官中封禁甚严。生不夹石者,色赤甚于雄黄,以冷水磨,解热毒,近火即杀人,所谓不啻金价者此也。今市货者,取山中夹砂石者,烧烟飞作白霜,乃碎屑而芒刺。其伤火多者,块大而微黄,所谓如鹅子色明澈者,此也。古方并不入药,惟烧炼丹石家用之。近人多以治疟,但以疟本伤暑,而此物生者能解热毒也。今俗医不究其理,即以所烧霜服之,必大吐下,因此幸有安者,遂为定法,尔后所损极多,不可不慎。初烧霜时,人在上风十余丈外立,下风所近草木皆死;又以和饭毒鼠,死鼠,猫犬食之亦死,毒过于射罔远矣。衡山所出一种,力差劣于信州者。

      宗曰∶今信凿坑井下取之。其坑常封锁。坑中有浊绿水,先绞水尽,然后下凿取。生砒谓之砒黄,色如牛肉,或有淡白路,谓石非石,谓土非土。磨酒饮,治癖积气。有火便有毒,不可造次服也。取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烟上飞,着器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者入药为胜,平短者次之,大块乃是下等片,如细屑者极下也。

      时珍曰∶此乃锡之苗,故新锡器盛酒日久能杀人者,为有砒毒也。生砒黄以赤色者为良,熟砒霜以白色者为良。

      【修治】曰∶凡使用,以小瓷瓶盛,后入紫背天葵、石龙芮二味,火,从巳至申;便用甘草水浸,从申至子,出拭干,入瓶再,别研三万下用。

      时珍曰∶医家皆言生砒轻见火则毒甚,而雷氏治法用火,今所用多是飞炼者,盖皆欲求速效,不惜其毒也,曷若用生者为愈乎?

      【气味】苦、酸,暖,有毒。时珍曰∶辛、酸,大热,有大毒。

      大明曰∶畏绿豆、冷水、醋。入药,醋煮杀毒用。

      土宿真君曰∶砒石用草制,炼出金花,成汁化铜干汞。青盐、鹤顶草、硝石、蒜、水蓼、常山、益母、独帚、木律、菖蒲、三角酸、鹅不食草、菠菱、莴苣,皆能伏砒。

      【主治】砒黄∶治疟疾肾气,带之辟蚤虱(大明)。冷水磨服,解热毒,治痰壅(陈承)。

      磨服,治癖积气(宗)。除喘积痢,烂肉,蚀瘀腐瘰(时珍)。砒霜∶疗诸疟,风痰在胸膈,可作吐药。不可久服,伤人(《开宝》)。治妇人血气冲心痛,落胎(大明)。蚀痈疽败肉,枯痔杀虫,杀人及禽兽(时珍)。

      【发明】宗曰∶砒霜疟家用,或过剂,则吐泻兼作,须煎绿豆汁兼冷水饮之。

      刘纯曰∶疟丹多用砒霜大毒之药。本草谓主诸疟风痰在胸膈,可作吐药。盖以性之至烈,大能燥痰也。虽有燥痰之功,大伤胸气,脾胃虚者,切宜戒之。

      时珍曰∶砒乃大热大毒之药,而砒霜之毒尤烈。鼠雀食少许,即死;猫犬食鼠雀亦殆;人服至一钱许,亦死。虽钩吻、射罔之力,不过如此,而宋人着本草不甚言其毒,何哉?此亦古者石之一种也,若得酒及烧酒,则腐烂肠胃,顷刻杀人,虽绿豆、冷水亦难解矣。

      今之收瓶酒者,往往以砒烟熏瓶,则酒不坏,其亦嗜利不仁者哉?饮酒潜受其毒者,徒归咎于酒耳。此物不入汤饮,惟入丹丸。凡痰疟及喘用此,真有劫病立地之效。但须冷水吞之,不可饮食杯勺之物,静卧一日或一夜,亦不作吐;少物引发,即作吐也。其燥烈纯热之性,与烧酒、焰硝同气,寒疾湿痰被其劫而怫郁顿开故也。今烟火家用少许,则爆声更大,急烈之性可知矣。此药亦只宜于山野藜藿之人。若嗜酒膏粱者,非其所宜,疾亦再作,不慎口欲故尔。凡头疮及诸疮见血者,不可用,此其毒入经必杀人。李楼《奇方》云∶一妇病心痛数年不愈。一医用人言半分,茶末一分,白汤调下,吐瘀血一块而愈。得《日华子》治妇人血气心痛之旨乎?

      【附方】旧五,新十。

      中风痰壅,四肢不收,昏愦若醉。砒霜如绿豆大,研。新汲水调下少许,以热水投之,大吐即愈。未吐再服。(《圣惠方》)

      寒热疾∶孙真宗《秘宝方》∶用信砒二两(研粉),寒水石三两(别捣末)。用生铁铫一个,铺石末,后铺砒在上,又以石末盖之。浓盏覆定,醋糊纸条密封十余重,炭火一斤之。

      待纸条黑时取出,候冷,刮盏上砒末乳细,粟米饭丸绿豆大,辰砂为衣。每用三、四丸,小儿一、二丸,发日早以腊茶清下,一日不得食热物。

      男人患,女人着药入口中;女人患,男人着药入口中。《本事方》∶用人言一钱,绿豆末一两,为末,无根井水丸绿豆大,黄丹为衣,阴干。发日五更冷水下五、七丸。《卫生宝鉴》一剪金∶用人言(醋煮)、硫黄、绿豆等分。为末。每一豆许,用红绢包之,采丝扎定。每剪下一粒,新汲水空心吞下,治疟圣药也。《医垒元戎》九转灵砂丹∶用砒霜、黄丹、紫河车各一钱。为末,雄黑豆一百粒,水浸一夜,研泥,和丸梧子、绿豆、黍米三样大,量虚实老幼大小服之。每服一、二丸或三丸,不发日五更向东无根水下。紫河车、绿豆、黑豆,皆解砒毒也。《本草权度》不二散∶用砒一钱,面二两,和匀,香油一斤煎黄色,以草纸压去油,入茶三两,为末。每服一钱,发日早冷茶下。

      一切积痢∶砒霜、黄丹等分。蜡和收,旋丸绿豆大。每米饮下三丸。(《普济方》)

      休息下痢,经一、二年不瘥,羸瘦衰弱。砒霜(成块者为末)、黄蜡各半两。化蜡入砒,以柳条搅,焦则换,至七条,取起收之。每旋丸梧子大,冷水送下。小儿,黍米大。(《和剂局方》)

      脾疼腰痛∶即上方,用冷水下。

      妇人血气心痛∶方见发明下。

      走马牙疳恶疮∶砒石、铜绿等分。为末。摊纸上贴之,其效如神。又方∶砒霜半两。醋调如糊,碗内盛,待干刮下。用粟米大,绵裹安齿缝,来日取出,有虫自死。久患者,不过三日即愈。(《普济方》)

      项上瘰∶信州砒黄研末,浓墨汁丸梧子大,铫内炒干,竹筒盛之。每用针破,将药半丸贴之,自落,蚀尽为度。(《灵苑方》)痰喘∶方见谷部,豉下。

      一切漏疮有孔∶用信石,新瓦火,研末。以津调少许于纸捻上,插入,蚀去恶管,漏多,勿齐上。最妙。(《急救良方》)

      

    土黄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土黄内容:(《纲目》)

      【修治】时珍曰∶用砒石二两,木鳖子仁、巴豆仁各半两,砂二钱。为末,用木鳖子油、石脑油和成一块,油裹,埋土坑内,四十九日取出,劈作小块,瓷器收用。

      【气味】辛、酸,热,有毒。独孤滔曰∶土黄制雄黄。

      【主治】枯瘤赘痔乳,食并诸疮恶肉(时珍)。

      

    金星石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金星石内容:(宋《嘉》。附银星石)

      【集解】颂曰∶金星石、银星石,并出濠州、并州,采无时。二石主疗大体相似。

      宗曰∶二石治大风疾,别有法,须烧用之。金星石生于苍石内,外有金色麸片,银星石有银色麸片。又一种深青色坚润,中有金色如麸片者,不入药用,工人碾为器,或妇人首饰用。

      时珍曰∶金星有数种。苏颂所说二石,武当山亦有之。或云金星出胶东,银星出雁门,盖亦礞石之类也。寇宗所说二石治大风者,今考《圣惠方》大风门,皆作金星、银星石,则似是石之类。《丹房镜源》石篇中,亦载二石名,似与苏说者不同。且金星、银星无毒,主热涎血病;石则有毒,主风癞疾。观此,则金星、银星入药,各有二种矣。又歙州砚石,亦有金星、银星者。琼州亦出金星石,皆可作砚。翡翠石能屑金,亦名金星名。

      此皆名同物异也。刘河间《宣明方》点眼药方中用金精石、银精石,不知即此金星、银星否也?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脾肺壅毒,及肺损吐血嗽血,下热涎,解众毒(嘉)。水磨少许服,镇心神不宁,亦治骨哽(时珍)。

      【附方】新二。吐血嗽血肺损者∶金星石、银星石、玄精石、不灰木、阳起石、云母石等分。用坩锅一个,铺冬月水牛粪一、二寸,铺药一层,铺灰二寸,又药一层,重重如此,以灰盖之,盐泥固济。用炭一秤,火一日夜,埋土中一夜,取出药块,去灰为末。每一两,入龙脑、麝香各半钱,阿胶二钱半(炒)。每服一钱,糯米汤下,日三服。(《圣惠方》)

      大风虫疮,有五色虫取下∶诸石丸∶用金星石、银星石、云母石、禹余粮石、滑石、阳起石、磁石、凝水石、蜜陀僧、自然铜、龙涎石等分。捣碎瓶盛,盐泥固济之。炭火十斤,过为末,醋糊丸小豆大。每服十五丸,白花蛇酒下,一日三服,以愈为度。(《太平圣惠方》)

      【附录】金石(《拾遗》)藏器曰∶味甘,温,无毒。主久羸瘦,不能食,无颜色,补腰脚冷,令人健壮,益阳,有暴热脱发,飞炼服之。生五台山清凉寺石中,金屑作赤褐色也。

      

    婆娑石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婆娑石内容:(宋《开宝》)

      【释名】摩挲石。

      时珍曰∶姚宽《西溪丛话》云∶舶船过产石山下,爱其石,以手扪之,故曰摩挲。不知然否?

      【集解】志曰∶婆娑石生南海,胡人采得之。其石绿色,无斑点,有金星,磨成乳汁者为上。又有豆斑石,虽亦解毒,而功力不及。复有鄂绿,有纹理,磨铁成铜色,人多以此为之,非真也。验法∶以水磨点鸡冠热血,当化成水是也。

      宗曰∶石如淡色石绿,间微有金星者佳。又有豆斑石,亦如此石,但有黑斑点,无金星。

      颂曰∶胡人尤珍贵之,以金装饰作指驱带之。

      每欲食及食罢,辄含吮数次以防毒。今人有得指面许块,则价直百金也。

      时珍曰∶《庚辛玉册》云∶摩挲石,阳石也。出三佛齐。海南有山,五色耸峙,其石有光焰。其水下滚如箭,船过其下,人以刀斧击取。烧之作硫黄气。以形如黄龙齿而坚重者为佳。匮五金,伏三黄,制铅汞。

      【气味】甘、淡,寒,无毒。

      【主治】解一切药毒,瘴疫热闷头痛(《开宝》)。

      

    礞石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礞石内容:(宋《嘉》)

      【释名】青礞石时珍曰∶其色然,故名。

      【集解】时珍曰∶礞石,江北诸山往往有之,以山出者为佳。有青、白二种,以青者为佳。坚细而青黑,打开中有白星点,后则星黄如麸金。其无星点者,不入药用。通城县一山产之,工人以为器物。

      【修治】时珍曰∶用大坩锅一个,以礞石四两打碎,入硝石四两拌匀。炭火十五斤簇定,至硝尽,其石色如金为度。取出研末,水飞去消毒,晒干用。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食积不消,留滞脏腑,宿食症块久不瘥。小儿食积羸瘦,妇人积年食症,攻刺心腹。得巴豆、砂、大黄、荆三棱作丸服,良(《嘉》)。治积痰惊痫,咳嗽喘急(时珍)。

      【发明】时珍曰∶青礞石气平味咸,其性下行,阴也沉也,乃厥阴之药。肝经风木太过,来制脾土,气不运化,积滞生痰,壅塞上中二焦,变生风热诸病,故宜此药重坠。制以硝石,其性疏快,使木平气下,而痰积通利,诸证自除。汤衡《婴孩宝书》,言礞石乃治惊利痰之圣药。吐痰在水上,以石末糁之,痰即随水而下,则其沉坠之性可知。然止可用之救急,气弱脾虚者,不宜久服。杨士瀛谓其功能利痰,而性非胃家所好。如慢惊之类,皆宜佐以木香。

      而王隐君则谓痰为百病,不论虚实寒热,概用滚痰丸通治百病,岂理也哉?朱丹溪言∶一老人忽病目盲,乃大虚证,一医与礞石药服之,至夜而死。吁!此乃盲医虚虚之过,礞石岂杀人者乎?况目盲之病,与礞石并不相干。

      【附方】新四。

      滚痰丸∶通治痰为百病,惟水泻双娠者不可服。礞石、焰硝各二两(过研飞晒干,一两),大黄(酒蒸)八两,黄芩(酒洗)八两,沉香五钱。为末,水丸梧子大。常服一、二十丸,欲利大便则服一、二百丸,温水下。(王隐君《养生主论》)

      一切积病∶金宝神丹∶治一切虚冷久积,滑泄久痢,癖块,血刺心腹,下痢,及妇人崩中漏下。青礞石半斤(为末),硝石(末)二两。坩锅内铺头盖底,按实。炭火二十斤,过取出,入赤石脂末二两,滴水丸芡子大;候干,入坩锅内,小火红,收之。每服一丸至二、三丸,空心温水下,以少食压之。久病泻痢,加至五、七丸。(《杨氏家藏方》)

      急慢惊风∶夺命散∶治急慢惊风,痰涎壅塞咽喉,命在须臾,服此坠下风痰,乃治惊利痰之圣药也。真礞石一两,焰硝一两。同过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急惊痰热者,薄荷自然汁入生蜜调下;慢惊脾虚者,木香汤入熟蜜调下。亦或雪糕丸绿豆大,每服二、三丸。(汤氏《婴孩宝书》)

      小儿急惊∶青礞石,磨水服。(《卫生方》)

      

    花乳石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花乳石内容:(宋《嘉》)

      【释名】花蕊石。

      宗曰∶黄石中间有淡白点,以此得花之名。《图经》作花蕊石,是取其色黄。

      【集解】禹锡曰∶花乳石出陕、华诸郡。色正黄,形之大小方圆无定。

      颂曰∶出陕州阌乡,体至坚重,色如硫黄,形块有极大者,陕西人镌为器用,采无时。

      时珍曰∶《玉册》云∶花乳石,阴石也。生代州山谷中,有五色,可代丹砂匮药。蜀中汶山、彭县亦有之。

      【修治】时珍曰∶凡入丸散,以罐固济,顶火过,出火毒,研细,水飞,晒干用。

      【气味】酸、涩,平,无毒。

      【主治】金疮出血,刮末敷之即合,仍不作脓。又疗妇人血晕恶血(《嘉》)。

      治一切失血伤损,内漏目翳(时珍)。

      【发明】颂曰∶花乳石古方未有用者。近世以合硫黄同研末,敷金疮,其效如神。人有仓猝中金刃不及合者,但刮末敷之,亦效。

      时珍曰∶花蕊石,旧无气味。今尝试之,其气平,其味涩而酸,盖缺阴经血分药也。其功专于止血,能使血化为水,酸以收之也。而又能下死胎,落胞衣,去恶血,恶血化则胎与胞无阻滞之患矣。东垣所谓胞衣不出,涩剂可以下之,故赤石脂亦能下胞胎,与此同义。葛可久治吐血出升斗,有花蕊石散;《和剂局方》治诸血及损伤金疮胎产,有花蕊石散,皆云能化血为水。则此石之功,盖非寻常草木之比也。

      【附方】新五。

      花蕊石散∶治五内崩损,喷血出斗升,用此治之。花蕊石存性,研如粉。

      以童子小便一钟,男,入酒一半;女,入醋一半,煎温,食后调服二钱,甚者五钱。能使瘀血化为黄水,后以独参汤补之。(葛可久《十药神书》)

      花蕊石散∶治一切金刃箭镞伤,及打扑伤损,狗咬至死者。急以药掺伤处,其血化为黄水,再掺便活,更不疼痛。如内损血入脏腑,煎童子小便,入酒少许,热调一钱服,立效。

      畜生抵伤,肠出不损者,急纳入,桑白皮线缝之,掺药,血止立活。妇人产后败血不尽,血晕,恶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至死,但心头温暖者。急以童子小便调服一钱,取下恶物如猪肝,终身不患血风血气。若膈上有血,化为黄水,即时吐出,或随小便出,甚效。

      硫黄四两,花蕊石一两。并为粗末拌匀,以胶泥固济,日干,瓦罐一个盛之,泥封口,焙干,安在四方砖上,砖上书八卦五行字。用炭一秤簇匝,从巳午时自下生火,至炭消冷定,取出为细末,瓶收用。(《和剂局方》)

      金疮出血∶方见主治。

      多年障翳∶花蕊石(水飞焙)、防风、川芎、甘菊花、白附子、牛蒡子各一两,甘草(炙)半两。为末。每服半钱,腊茶下。(《卫生家宝方》)

      脚缝出水∶好黄丹,入花蕊石末,掺之。(谈野翁《试效方》)

      

    白羊石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白羊石内容:(宋《图经》)

      【集解】颂曰∶生兖州白羊山,春中掘地采之,以白莹者为良。又有黑羊石,生兖州宫山之西,亦春中掘地采之,以黑色、有墙壁、光莹者为上。

      【气味】淡,生凉、熟热,无毒。

      【主治】解药毒。黑羊石同(苏颂)。

      

    金牙石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金牙石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黄牙石。时珍曰∶象形。

      【集解】《别录》曰∶金牙生蜀郡,如金色者良。

      弘景曰∶今出蜀汉,似粗金,大如棋子而方。又有铜牙亦相似,但外黑、内色小浅,不入药用。

      恭曰∶金牙离本处,入土水中,久皆黑色,不可谓之铜牙也。此出汉中金牙湍,湍两岸石间打出者,内即金色,岸颓入水,久者皆黑。近南山溪谷、茂州、维州亦有,胜于汉中者。

      颂曰∶今雍州亦有之。

      时珍曰∶崔《本草》云∶金牙石,阳石也。生川、陕山中,似蜜栗子,有金点形者妙。

      《圣济经》治疠风大方中,用金牙石、银牙石。银牙,恐即金牙石之白色者尔,方书并无言及者,姑阙。

      【修治】大明曰∶入药烧赤,去粗乃用。

      【气味】咸,平,无毒。大明曰∶甘,平。

      【主治】鬼疰毒蛊诸疰(《别录》)。治一切冷风气,筋骨挛急,腰脚不遂,烧浸酒服(甄权)。暖腰膝,补水脏,惊悸,小儿惊痫(大明)。

      【发明】弘景曰∶金牙惟酒、散及五疰丸用之,余方少用。

      颂曰∶葛洪《肘后方》,治风毒厥,有大小金牙酒,但浸其汁饮之。孙思邈《千金方》∶治风毒及鬼疰、南方瘴气、传尸等,各有大小金牙散之类是也。小金牙酒主风疰百病,虚劳湿冷,缓弱不仁,不能行步,近人用之多效,故着其法云。金牙、细辛、莽草、防风、地肤子、地黄、附子、茵蓣、续断、蜀椒、蒴根各四两,独活一斤。十二物,金牙捣末,别盛练囊,余皆薄切,同入一大囊,以清酒四两渍之,密器泥口,四宿酒成。温服二合,日二次取效。

      

    金刚石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金刚石内容:(《纲目》)

      【释名】金刚钻。

      时珍曰∶其砂可以钻玉补瓷,故谓之钻。

      【集解】时珍曰∶金刚石,出天竺诸国及西番。葛洪《抱朴子》云∶扶南出金刚,生水底石上,如钟乳状,体似紫石英,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椎击之亦不能伤。惟羚羊角扣之,则然冰泮。《丹房镜源》云∶紫背铅能碎金刚钻。

      周密《齐东野语》云∶玉人攻玉,以恒河之砂,以金刚钻镂之,其形如鼠矢,青黑色,如石如铁。相传出西域及回纥高山顶上,鹰隼粘带食入腹中,遗粪于河北砂碛间。未知然否?

      《玄中记》云∶大秦国出金刚,一名削玉刀,大者长尺许,小者如稻黍,着环中,可以刻玉。

      观此则金刚有甚大者,番僧以充佛牙是也。欲辨真伪,但烧赤淬醋中,如故不酥碎者为真。

      若觉钝,则赤,冷定即锐也。故西方以金刚喻佛性,羚羊角喻烦恼。《十洲记》载西海流砂有昆吾石,治之作剑如铁,光明如水精,割玉如泥,此亦金刚之大者。又兽有貘及啮铁、狡兔,皆能食铁,其粪俱可为兵切玉,详见兽部貘下。

      【主治】磨水涂汤火伤。作钗服佩,辟邪恶毒瓦斯(时珍)。

      

    砭石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砭石内容:(音边。《纲目》)

      【释名】针石。

      【集解】时珍曰∶按∶《东山经》云∶高氏之山,凫丽之山,皆多针石。郭璞注云∶可为砭针也。

      《素问·异法方宜论》云∶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病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亦从东方来。王冰注云∶砭石如玉,可以为针。盖古者以石为针,季世以针代石,今人又以瓷针刺病,亦砭之遗意也。但砭石无识者,岂即石之属为之欤?

      【主治】刺百病痈肿。

      【附录】石时珍曰∶石出肃慎。国人以枯木为矢,青石为镞,施毒,中人即死。

      石生山中。禹贡荆州、梁州皆贡,即此石也。又南方藤州,以青石为刀剑,如铜铁,妇人用作环。琉璃国人垦田,以石为刀,长尺余。皆此类也。

      

    越砥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越砥内容:(宋《嘉》)

      【释名】磨刀石(藏器)、羊肝石(《纲目》)、砺石。

      时珍曰∶《尚书》∶荆州厥贡砥砺。注云∶砥以细密为名,砺以粗为称。俗称者为羊肝石,因形色也。

      弘景曰∶越砥,今细砺石也。出临平。

      【气味】甘,无毒。

      【主治】目盲,止痛,除热瘙(《别录》)。磨汁点目,除障翳。

      烧赤投酒饮,破血瘕痛切(藏器)。砺石【主治】破宿血,下石淋,除结瘕,伏鬼物恶气,烧赤投酒中饮之。人言∶踏之患带下,未知所由(藏器)。

      磨刀(一名龙白泉粉)

      【主治】敷尿疮,有效(藏器)。涂瘰结核(时珍)。

      

    姜石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姜石内容:(《唐本草》)

      【释名】KT石。

      时珍曰∶姜石以形名。或作礓砾,邵伯温云∶天有至戾,地有至幽,石类得之则为礓砾是也。俗作KT。

      【集解】恭曰∶姜石所在有之,生土石间,状如姜。有五种∶以色白而烂不碜者良,齐州历城东者好。采无时。

      宗曰∶所在皆有,须不见日色旋取,微白者佳。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热豌豆疮,疔毒等肿(唐本)。

      【附方】旧二,新二。

      疔疮肿痛∶白姜石末,和鸡子清敷之,干即易,疗自出,神效。(崔氏方)乳痈肿大如碗肿痛∶方同上。(《外台秘要》)

      产后胀冲气噎∶KT石、代赭石等分,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醋汤下。(洁古《保命集》)

      通身水肿∶姜石烧赤,纳黑牛尿中,热服,日饮一升。(《千金方》)

      

    麦饭石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麦饭石内容:(宋《图经》)

      【释名】时珍曰∶象形。

      【集解】时珍曰∶李迅云∶麦饭石处处山溪中有之。其石大小不等,或如拳,或如鹅卵,或如盏,或如饼,大略状如握聚一团麦饭,有粒点如豆如米,其色黄白,但于溪间麻石中寻有此状者即是。古方云∶曾作磨者佳,误矣。此石不可作磨。若无此石,但以旧面磨近齿处石代之,取其有麦性故耳。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一切痈疽发背(时珍)。

      【发明】颂曰∶大凡石类多主痈疽。世传麦饭石膏,治发背疮甚效,乃中岳山人吕子华秘方。裴员外啖之以名第,河南尹胁之以重刑,吕宁绝荣望,守死不传其方。取此石碎如棋子(炭火烧赤,投米醋中浸之,如此十次,研末筛细,入乳钵内,用数人更碾五、七日,要细腻如面)四两,鹿角一具(要生取连脑骨者,其自脱者不堪用,每二、三寸截之,炭火烧令烟尽即止,为末研细)二两,白蔹(生研末)二两。用三年米醋入银石器内,煎令鱼目沸,旋旋入药在内,竹杖子不住搅,熬一、二时久,稀稠得所,倾在盆内,待冷以纸盖收,勿令尘入。用时,以鹅翎拂膏,于肿上四围赤处尽涂之,中留钱大泄气。如未有脓即内消,已作头即撮小,已溃即排脓如湍水。若病久肌肉烂落,见出筋骨者,即涂细布上贴之,干即易,逐日疮口收敛。但中隔不穴者,即无不瘥。已溃者,用时先以猪蹄汤洗去脓血,故帛挹干,乃用药。其疮切忌手触动,嫩肉仍不可以口气吹风,及腋气、月经、有孕人见之,合药亦忌此等。

      初时一日一洗一换,十日后二日一换。此药要极细,方有效;若不细,涂之即极痛也。

      此方孙真《千金月令》已有之,但不及此详悉耳。又北齐马嗣明治杨遵彦背疮,取粗黄石如鹅卵大者,猛火烧赤,纳浓醋中,当有屑落醋中,再烧再淬,石至尽,取屑日干捣筛极细末,和醋涂之,立愈。刘禹锡《传信方》谓之炼石法,用敷疮肿无不验。

      

    水中白石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水中白石内容:(《拾遗》)

      【集解】时珍曰∶此石处处溪涧中有之。大者如鸡子,小者如指头,有黑、白二色,入药用白小者。

      【主治】食鱼多,胀满成瘕,痛闷,日渐羸弱。取数十枚烧赤,投五升水中七遍,热饮。如此三五度,当利出瘕也。又烧淬水中,纳盐三合,洗风瘙瘾疹(藏器)。

      治背上忽肿如盘,不识名者。取一、二碗,烧热投水中,频洗之,立瘥(苏颂)。

      【发明】时珍曰∶昔人有煮石为粮法,即用此石也。其法用胡葱汁或地榆根等煮之,即熟如芋,谓之石羹。《抱朴子》云∶洛阳道士董威辟谷方∶用防风、苋子、甘草之属十许种为散,先服三方寸匕,乃吞石子如雀卵十二枚。足百日,不食,气力颜色如故。欲食,则饮葵汤,下去石子。又有赤龙血、青龙膏,皆可煮石。又有引石散,投方寸匕,可煮白石子一斗,立熟如芋,可食。

      

    河砂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河砂内容:(《拾遗》)

      【释名】砂,小石也。字从少石,会意。

      【主治】石淋,取细白沙三升炒热,以酒三升淋汁,服一合,日再服。又主绞肠痧痛,炒赤,冷水淬之,澄清服一、二合(时珍)。风湿顽痹不仁,筋骨挛缩,冷风瘫痪,血脉断绝。

      六月取河砂,烈日曝令极热,伏坐其中,冷即易之。取热彻通汗,随病用药。切忌风冷劳役(藏器)。

      【附方】新一。

      人溺水死∶白沙(炒),覆死人面上下,惟露七孔,冷湿即易。(《千金》)

      

    杓上砂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杓上砂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此淘米杓也。有木杓、瓢杓,皆可用。

      【主治】面上风粟,或青或黄赤,隐暗涩痛,及人唇上生疮者,本家杓上刮去唇砂一、二粒,即安。又妇人吹乳,取砂七枚,温酒送下,更以炊帚枝通乳孔。此皆莫解其理(时珍)。

      

    石燕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石燕内容:(《唐本草》)

      【集解】李绩曰∶石燕出零陵。

      恭曰∶永州祁阳县西北一十五里土冈上,掘深丈余取之。形似蚶而小,坚重如石也。俗云∶因雷雨则自石穴中出,随雨飞堕者,妄也。

      颂曰∶祁阳县江畔沙滩上有之。或云∶生洞中,凝僵似石者佳,采无时。

      宗曰∶石燕如蚬蛤之状,色如土,坚重如石。既无羽翼,焉能飞出?其言近妄。

      时珍曰∶石燕有二∶一种是此,乃石类也,状类燕而有纹,圆大者为雄,长小者为雌;一种是钟乳穴中石燕,似蝙蝠者,食乳汁能飞,乃禽类也,见禽部禽石燕食乳,食之补助,与钟乳同功,故方书助阳药多用之。俗人不知,往往用此石为助阳药,刊于方册,误矣。

      【气味】甘,凉,无毒。

      【主治】淋疾,煮汁饮之。妇人难产,两手各把一枚,立验(《唐本》)。

      疗眼目障翳,诸般淋沥,久患消渴,脏腑频泻,肠风痔,年久不瘥,面色虚黄,饮食无味,妇人月水湛浊,赤白带下多年者,每日磨汁饮之。一枚用三日,以此为准。亦可为末,水飞过,每日服半钱至一钱,米饮服。至一月,诸疾悉平(时珍)。

      【发明】时珍曰∶石燕性凉,乃利窍行湿热之物。宋人修本草,以食钟乳、禽石燕,混收入此石燕下。故世俗误传此石能助阳,不知其正相反也。

      【附方】旧三,新八。

      伤寒尿涩,小腹胀满∶石燕为末。葱白汤调下半钱,频服,胀通为度。(《圣惠方》)

      小便淋痛∶石燕子七枚(捣黍米大),新桑根白皮三两(锉)。

      拌匀,分作七贴。每贴用水一盏,煎七分,空心、午前各一服。(《简要济众》)

      血淋心烦∶石燕子、商陆、赤小豆、红花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葱白汤调下。(《圣惠方》)

      久年肠风∶石燕磨水,常服勿歇。(《灵苑方》)

      赤白带下,多年不止∶石燕一枚,磨水服,立效。(《徐氏家传方》)

      襁褓吐乳,咳嗽,久不愈∶石燕子为末。蜜调少许,涂唇上,日三、五次。(《卫生宝鉴》)

      拳毛倒睫∶石燕子(一雌一雄)。磨水点搽眼。先以镊子摘去拳毛,乃点药,后以黄连水洗之。(《乾坤生意》)

      牢牙止痛∶石燕三对(火醋淬七次),青盐、乳香各一两,细辛半两。为末。揩之,荆芥汤漱口。一方∶去乳香、细辛,加麝香。齿疏不坚∶石燕子五对(火、米醋淬七次,为末),青盐、麝香各少许。研匀。日用揩牙后,以温酒漱咽之。(元遗山方)服石发动∶石燕子七个(打碎)。水三升,煮二升,频频淋洗,以瘥为度。(《圣济》)

      

    石蟹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石蟹内容:(宋《开宝》)

      【集解】志曰∶石蟹生南海,云是寻常蟹尔,年月深久,水沫相着,因化成石,每遇海潮即飘出。又有一种入洞穴年深者亦然。皆细研水飞,入诸药相助用之。

      颂曰∶近海州郡皆有之。体质石也,而都与蟹相似,但有泥与粗石相着尔。

      时珍曰∶按∶顾《海槎录》云∶崖州榆林港内半里许,土极细腻,最寒,但蟹入则不能运动,片时成石矣。人获之名石蟹,置之几案,云能明目也。复有石虾似虾,出海边;石鱼似鱼,出湘山县。石鱼、虾并不入药用。《一统志》言∶凤翔阳县西有山鱼陇,掘地破石得之,云可辟蠹。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青盲目淫,肤翳疔翳,漆疮(《开宝》)。解一切药毒并蛊毒,天行热疾,催生落胎,疗血晕,并熟水磨服(大明)。醋摩敷痈肿。热水磨服,解金石毒(苏颂)。

      【附方】新一。

      喉痹肿痛∶石蟹,磨水饮,并涂喉外。(《圣济录》)

      

    石蛇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石蛇内容:(宋《图经》)

      【集解】颂曰∶石蛇,出南海水旁山石间,其形盘屈如蛇,无首尾,内空,红紫色,以左盘者良。又似车螺,不知何物所化?大抵与石蟹同类,功用亦相近。

      宗曰∶石蛇,色如古墙上土,盘结如查梨大,空中,两头巨细一等。不与石蟹同类,蟹则真蟹所化,蛇非真蛇。今人用之绝少。

      时珍曰∶按∶姚宽《西溪丛话》云∶南恩州海边有石山嘴,每蟹过之则化为石,蛇过亦然。此说不知果否?若然,则石蛇亦真蛇所化。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解金石毒(苏颂)。

      

    石蚕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石蚕内容:(宋《开宝》)

      【释名】石僵蚕(《纲目》)。

      【集解】志曰∶石蚕生海岸石旁,状如蚕,其实石也。

      【气味】苦,热,无毒。《药诀》曰∶苦,热,有毒。独孤滔曰∶制丹砂。

      【主治】金疮止血生肌,破石淋血结,磨服,当下碎石(《开宝》)。

      

    石鳖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石鳖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石鳖生海边,形状大小俨如虫,盖亦化成者。虫,俗名土鳖。

      【气味】甘,凉,无毒。

      【主治】淋疾血病,磨水服(时珍)。

      

    蛇黄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蛇黄内容:(《唐本草》)

      【集解】恭曰∶蛇黄出岭南,蛇腹中得之,圆重如锡,黄黑青杂色。

      志曰∶蛇黄多赤色,有吐出者,野人或得之。

      颂曰∶今越州、信州亦有之。今医所用,云是蛇冬蛰时所含土,到春发蛰吐之而去,大如弹丸,坚如石,外黄内黑色,二月采之。与旧说不同,未知孰是?

      时珍曰∶蛇黄生腹中,正如牛黄之意。世人因其难得,遂以蛇含石代之,以其同出于蛇故尔。广西平南县有蛇黄冈,土人九月掘下七、八尺,始得蛇黄,大者如鸡子,小者如弹丸,其色紫。《庚辛玉册》云∶蛇含自是一种石,云蛇入蛰时,含土一块,起蛰时化作黄石,不稽之言也。有人掘蛇窟寻之,并无此说。

      【修治】大明曰∶入药烧赤醋淬三、四次,研末水飞用。

      【气味】冷,无毒。

      【主治】心痛疰忤,石淋,小儿惊痫,妇人产难,以水煮研服汁(《唐本》)。

      镇心(大明)。磨汁,涂肿毒(时珍)。

      【附方】新六。

      暗风痫疾∶忽然仆地,不知人事,良久方醒。蛇黄,火醋淬七次,为末。每调酒服二钱,数服愈。年深者亦效。(危氏《得效方》)

      惊风痫疳∶神穴丹∶治急惊风、痫疾、天吊、疳热等证。用紫色蛇黄四两(过),猪屎二两(小者泥固过),铁粉一两,朱砂半两,麝香一钱。为末,糯粉糊丸芡子大,漆盘晒干。看之每丸有一小穴,故名神穴丹。每服一丸,薄荷酒化下,立苏。疳热,冷水化下。(《灵苑方》)

      小儿项软因风虚者∶蛇含石一块(七次,醋淬七次研),郁金等分。为末,入麝香少许,白米饭丸龙眼大。每服一丸,薄荷汤化服,一日一服。(《活幼全书》)

      瘴疟鬼疟食疟。蛇含石末一两,信石(末)一两。

      研匀,入水火鼎内,上以盏盖,六一泥固济,至药升在盏,刮下为末,米糕糊丸绿豆大,雄黄为衣。每服一丸,黑豆研水,五更送下。(《摘玄方》)

      血痢不止∶蛇含石二枚。火醋淬,研末。每服三钱,米饮下。(《普济方》)

      肠风下血脱肛∶蛇黄二颗。火醋淬七次,为末。每服三钱,陈米饮下。(《普济方》)

      

    霹雳砧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霹雳砧内容:(《拾遗》)

      【释名】雷楔。

      时珍曰∶旧作针及屑,误矣。

      【集解】藏器曰∶此物伺候震处,掘地三尺得之。其形非一,有似斧刀者,锉刀者,有安二孔者。一云出雷州,并河东山泽间,因雷震后得者。多似斧色,青黑斑纹,至硬如玉。

      或言是人间石造,纳与天曹,不知事实。

      时珍曰∶按∶《雷书》云∶雷斧如斧,铜铁为之。雷似,乃石也,紫黑色。雷锤重数斤,雷钻长尺余,皆如钢铁,雷神以劈物击物者。雷环如玉环,乃雷神所遗落者。雷珠乃神龙所含遗下者,夜光满室。又《博物志》云∶人间往往见细石形如小斧,名霹雳斧,一名霹雳楔。《玄中记》云∶玉门之西有一国,山上立庙,国人年年出钻,以给雷用。此谬言也。雷虽阴阳二气激薄有声,实有神物司之,故亦随万物启蛰,斧、钻、、锤皆实物也。若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星陨为石。则雨金石、雨粟麦、雨毛血及诸异物者,亦在地成形者乎?必太虚中有神物使然也。陈时苏绍雷锤重九斤。宋时沈括于震木之下得雷楔,似斧而无孔。鬼神之道幽微,诚不可究极。

      【气味】无毒。

      【主治】大惊失心,恍惚不识人,并石淋,磨汁服,亦煮服。作枕,除魔梦不祥(藏器)。

      刮末服,主瘵疾,杀劳虫,下蛊毒,止泄泻。置箱间,不生蛀虫。诸雷物佩之,安神定志,治惊邪之疾(时珍。出《雷书》)。

      

    雷墨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雷墨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按∶《雷书》云∶凡《雷书》木石,谓木札,入二、三分,青黄色。

      或云∶雄黄、青黛、丹砂合成,以雷楔书之。或云∶蓬莱山石脂所书。雷州每雷雨大作,飞下如沙石,大者如块,小者如指,坚硬如石,黑色光艳至重。刘恂《岭表录异》云∶雷州骤雨后,人于野中得石如石,谓之雷公墨,扣之铮然,光莹可爱。又李肇《国史补》云∶雷州多雷,秋则伏蛰,状如人,掘取食之。观此,则雷果有物矣。

      【主治】小儿惊痫邪魅诸病,以桃符汤磨服即安(时珍)。

      

    金石之五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一卷金石之五内容:卤石类二十种,附录二十七种

    食盐

      

      所有书籍总揽繁体转简体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打开音乐首页用户面板添加书签登出 六二易学中医网 振兴中医,强我国本书籍列表 -> 本草纲目 -> 石部第十一卷\金石之五食盐内容:(宋《嘉》)

      【校正】志曰∶元在米部,今移入此。时珍曰∶并入《本经》大盐。

      【释名】鹾(音)。

      时珍曰∶盐字,象器中煎卤之形。《礼记》∶盐,曰咸鹾。《尔雅》云∶天生曰卤,人生曰盐。许慎《说文》云∶盐,咸也。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河东谓之咸。黄帝之臣宿沙氏,初煮海水为盐。《本经》大盐,即今解池颗盐也。《别录》重出食盐,今并为一。方士呼盐为海砂。

      【集解】《别录》曰∶大盐出邯郸及河东池泽。恭曰∶大盐,即河东印盐也,人之常食者,形粗于食盐。

      弘景曰∶有东海盐、北海盐、南海盐、河东盐池、梁益盐井、西羌山盐、胡中树盐,色类不同,以河东者为胜。东海盐官盐白草粒细,北海盐黄草粒粗。以作鱼及咸菹,乃言北胜,而藏茧必用盐官者。蜀中盐小淡,广州盐咸苦,不知其为疗体复有优劣否?

      藏器曰∶四海之内何外无之,惟西南诸夷稍少,人皆烧竹及木盐当之。

      颂曰∶并州末盐,乃刮碱煎炼者,不甚佳,所谓卤碱是也。大盐生河东池泽,粗于末盐,即今解盐也。解州安邑两池取盐、于池旁耕地,沃以池水,每得南风急,则宿夕成盐满畦,彼人谓之种盐,最为精好。东海、北海、南海盐者,今沧、密、楚、秀、温、台、明、泉、福、广、琼、化诸州,煮海水作之,谓之泽盐,医方谓之海盐。海边掘坑,上布竹木,覆以蓬茅,积沙于上。每潮汐冲沙,则卤碱淋于坑中。水退则以火炬照之,卤气冲火皆灭。因取海卤贮盘中煎之,顷刻而就。其煮盐之器,汉谓之牢盆,今或鼓铁为之,南海人编竹为之,上下周以蜃灰,横丈深尺,平底,置于灶背,谓之盐盘。梁益盐井者,今归州及四川诸郡皆有盐井,汲其水以煎作盐,如煮海法。又滨州有土盐,煎炼草土而成,其色最粗黑,不堪入药。通、泰、海州并有停户刮碱煎盐输官,如并州末盐之类,而味更优,以供给江湖,极为饶衍。

      时珍曰∶盐品甚多∶海盐取海卤煎炼而成,今辽冀、山东、两淮、闽浙、广南所出是也。井盐取井卤煎炼而成,今四川、云南所出是也。池盐出河东安邑、西夏灵州,今惟解州种之。疏卤地为畦陇,而堑围之。引清水注入,久则色赤。待夏秋南风大起,则一夜结成,谓之盐南风。如南风不起,则盐失利。亦忌浊水淤淀盐脉也。海丰、深州者,亦引海水入池晒成。并州、河北所出,皆碱盐也,刮取碱土,煎炼而成。阶、成、凤州所出,皆崖盐也,生于土崖之间,状如白矾,亦名生盐。此五种皆食盐也,上供国课,下济民用。海盐、井盐、碱盐三者出于人,池盐、崖盐二者出于天。《周礼》云∶盐人掌盐之政令。祭祀供其苦盐、散盐;宾客供其形盐;王之膳羞,供其饴盐。苦盐,即颗盐也,出于池,其盐为颗,未炼治,其味咸苦。散盐,即末盐,出于海及井,并煮碱而成者,其盐皆散末也。形盐,即印盐,或以盐刻作虎形也;或云积卤所结,其形如虎也。饴盐,以饴拌成者;或云生于戎地,味甜而美也。此外又有崖盐生于山崖,戎盐生于土中,伞子盐生于井,石盐生于石,木盐生于树,蓬盐生于草。造化生物之妙,诚难殚知也。

      【修治】时珍曰∶凡盐,人多以矾、硝、灰、石之类杂之。入药须以水化,澄去脚滓,煎炼白色,乃良。

      大盐【气味】甘、咸,寒,无毒。

      《别录》曰∶食盐∶咸,温,无毒。多食伤肺,喜咳。

      权曰∶有小毒。

      时珍曰∶咸、微辛,寒,无毒。

      保升曰∶多食令人失色肤黑,损筋力。

      之才曰∶漏芦为之使。

      曰∶敝箅淡卤,乌贼骨亦淡卤。

      【主治】肠胃结热喘逆,胸中病,令人吐(《本经》)。伤寒寒热,吐胸中痰癖,止心腹猝痛,杀鬼蛊邪疰毒瓦斯,下部疮,坚肌骨(《别录》)。除风邪,吐下恶物,杀虫,去皮肤风毒,调和脏腑,消宿物,令人壮健(藏器)。助水脏,及霍乱心痛,金疮,明目,止风泪邪气,一切虫伤疮肿火灼疮,长肉补皮肤,通大小便,疗疝气,滋五味(大明)。空心揩齿,吐水洗目,夜见小字(甄权)。解毒,凉血润燥,定痛止痒,吐一切时气风热、痰饮关格诸病(时珍)。

      【发明】弘景曰∶五味之中,惟此不可缺。西北方人食不耐咸,而多寿少病好颜色;东南方人食绝欲咸,而少寿多病,便是损人伤肺之效。然以浸鱼肉,则能经久不败;以沾布帛,则易致朽烂,所施各有所宜也。

      宗曰∶《素问》云∶咸走血。故东方食鱼盐之人多黑色,走血之验可知。病喘嗽人及水肿者,宜全禁之。北狄用以淹尸,取其不坏也。其烧剥金银熔汁作药,仍须解州大盐为佳。

      时珍曰∶《洪范》∶水曰润下作咸。《素问》曰∶水生咸。此盐之根源也。夫水周流于天地之间,润下之性无所不在,其味作咸凝结为盐亦无所不在。在人则血脉应之。盐之气味咸腥,人之血亦咸腥。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多食则脉凝泣而变色,从其类也。煎盐者用皂角收之,故盐之味微辛。辛走肺,咸走肾。喘嗽水肿消渴者,盐为大忌。或引痰吐,或泣血脉,或助水邪故也。然盐为百病之主,百病无不用之。故服补肾药用盐汤者,咸归肾,引药气入本脏也。

      补心药用炒盐者,心苦虚,以咸补之也。补脾药用炒盐者,虚则补其母,脾乃心之子也。

      治积聚结核用之者,咸能软坚也。诸痈疽眼目及血病用之者,咸走血也。诸风热病用之者,寒胜热也。大小便病用之者,咸能润下也。骨病齿病用之者,肾主骨,咸入骨也。吐药用之者,咸引水聚也。能收豆腐与此同义。诸蛊及虫伤用之者,取其解毒也。

      颂曰∶唐柳柳州纂《救三死方》云∶元和十一年十月,得霍乱,上不可吐,下不可利,出冷汗三大斗许,气即绝。河南房伟传此方,入口即吐,绝气复通。其法用盐一大匙,熬令黄,童子小便一升,合和温服,少顷吐下,即愈也。

      【附方】旧四十二,新二十七。

      炼盐黑丸∶崔中丞炼盐黑丸方∶盐末一升(纳粗瓷瓶中,实筑泥头。初以糖火烧,渐渐加炭火,勿令瓶破,候赤彻,盐如水汁,即去火,待凝,破瓶取出),豉一升(熬煎),桃仁一两(和麸炒熟),巴豆二两(去心膜,纸中炒令油出,须生熟得所,熟即少力,生又损人)。

      四物捣匀,入蜜和丸梧子大。每服三丸,平旦时服。天行时气,豉汁及茶下;心痛,酒下,入口便止;血痢,饮下,初变水痢,后便止;鬼疟,茶饮下;骨蒸,蜜汤下。忌久冷浆水。

      合药久则稍加之。凡服药后吐利,勿怪。吐利若多,服黄连汁止之。或遇杀药人药久不动者,更服一、两丸。药后忌口二、三日。其药腊月合之,瓷瓶密封,勿令泄气。一剂可救百人。

      或在道途,或在村落,无药可求,但用此药一刀圭,即敌大黄、朴硝数两,曾用有效。小儿、女子不可服,被搅作也。(刘禹锡《传信方》)

      猝中尸遁,其状腹胀气急冲心,或块起,或牵腰脊者是。服盐汤取吐。(孙真人方)尸疰鬼疰∶下部蚀疮∶炒盐布裹,坐熨之。(《药性论》)

      鬼击中恶∶盐一盏,水二盏,和服,以冷水之,即苏。(《救急方》)

      中恶心痛,或连腰脐∶盐如鸡子大,青布裹,烧赤,纳酒中,顿服。当吐恶物,愈。(甄权《药性论》)

      中风腹痛∶盐半斤,熬水干,着口中,饮热汤二升,得吐愈。(《肘后方》)

      脱阳虚证∶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小腹紧痛,冷汗气喘。炒盐熨脐下气海,取暖。(《救急方》)

      心腹胀坚,痛闷欲死∶盐五合,水一升,煎服。吐下即定,不吐更服。(《梅师方》)

      腹胀气满∶黑盐,酒服六铢。(《后魏书》)

      酒肉过多,胀满不快∶用盐花搽牙,温水漱下二、三次,即如汤沃雪也。(《简便方》)

      干霍乱病,上不得吐,下不得利∶方见发明。

      霍乱腹痛∶炒盐一包,熨其心腹,令气透,又以一包熨其背。(《救急方》)

      霍乱转筋∶欲死气绝,腹有暖气者。以盐填脐中,灸盐上七壮,即苏。(《救急方》)

      肝虚转筋∶肝脏气虚,风冷抟于筋,遍体转筋,入腹不可忍。热汤三斗,入盐半斤,稍热渍之。(《圣惠方》)

      一切香港脚∶盐三升,蒸热分裹,近壁,以脚踏之,令脚心热。又和槐白皮蒸之,尤良。

      夜夜用之。(《食疗本草》)

      香港脚疼痛∶每夜用盐擦腿膝至足甲,淹少时,以热汤泡洗。有一人病此,曾用验。(《救急方》)

      胸中痰饮∶伤寒热病疟疾须吐者,并以盐汤吐之。(《外台秘要》)

      病后胁胀∶天行病后,两胁胀满,熬盐熨之。(《外台秘要方》)

      妊娠心痛不可忍∶盐烧赤,酒服一撮。(《产宝》)

      妊妇逆生∶盐摩产妇腹,并涂儿足底,仍急爪搔之。(《千金方》)

      妇人阴痛∶青布裹盐,熨之。(《药性论》)

      小儿疝气,并内吊肾气∶以葛袋盛盐,于户口悬之,父母用手捻抖尽即愈。(《日华子本草》)

      小儿不尿∶安盐于脐中,以艾灸之。(《药性论》)

      小便不通∶湿纸包白盐,烧过,吹少许入尿孔中,立通。(《普济方》)

      气淋脐痛∶盐和醋服之。(《广利方》)

      二便不通∶盐和苦酒敷脐中,干即易。仍以盐汁灌肛内;并内用纸裹盐投水中饮之。(《家藏方》)

      漏精白浊∶雪白盐一两(并筑紧固济,一日,出火毒),白茯苓、山药各一两。为末,枣肉和蜜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盖甘以济咸,脾肾两得也。(《直指方》)

      下痢肛痛不可忍者∶熬盐包坐熨之。(《肘后方》)

      血痢不止∶白盐,纸包烧研,调粥吃,三、四次即止也。(《救急方》)

      中蛊吐血,或下血如肝∶盐一升,苦酒一升,煎化顿服,得吐即愈。乃支太医方也。(《小品方》)

      金疮血出甚多,若血冷则杀人。宜炒盐三撮,酒调服之。(《梅师方》)

      金疮中风∶煎盐令热,以匙抄,沥却水,热泻疮上。冷更着,一日勿住,取瘥,大效。

      (《肘后方》)

      小儿撮口∶盐豉捣贴脐上,灸之。(《子母秘录》)

      病笑不休∶沧盐赤,研入河水煎沸,啜之,探吐热痰数升,即愈。《素问》曰∶神有余,笑不休。神,心火也。火得风则焰,笑之象也。一妇病此半年,张子和用此方,遂愈。

      (《儒门事亲》)

      饮酒不醉∶凡饮酒,先食盐一匕,则后饮必倍。(《肘后方》)

      明目坚齿去翳,大利老眼∶海盐,以百沸汤泡散,清汁于银石器内,熬取雪白盐花,新瓦器盛。每早揩牙漱水,以大指甲点水洗目,闭坐良久,乃洗面。名洞视千里法,极神妙。

      (《永类钤方》)

      风热牙痛∶槐枝煎浓汤二碗,入盐一斤,煮干炒研,日用揩牙,以水洗目。(唐瑶《经验方》)

      齿齿动∶盐半两,皂荚两挺,同烧赤,研。夜夜揩齿,一月后并瘥,其齿牢固。(《食疗本草》)

      齿龈宣露∶每旦噙盐,热水含百遍。五日后齿即牢。(《千金方》)

      齿疼出血∶每夜盐末浓封龈上,有汁沥尽乃卧。其汁出时,叩齿勿住。不过十夜,疼血皆止。忌猪、鱼、油菜等。极验。(《肘后方》)

      喉中生肉∶绵裹箸头,拄盐揩之,日五、六度。(孙真人方)

      帝钟喉风,垂长半寸∶食盐,频点之,即消。(《圣惠方》)

      风病耳鸣∶盐五升蒸热,以耳枕之,冷复易之。(《肘后方》)

      耳猝疼痛∶方同上。

      目中泪出∶盐点目中,冷水洗数次,瘥。(《范汪方》)

      目中浮翳遮睛∶白盐生研少许,频点屡效,小儿亦宜。(《直指方》)

      小儿目翳或来或去,渐大侵睛。雪白盐少许,灯心蘸点,日三、五次。不痛不碍,屡用有效。(《活幼口议》)

      尘物眯目∶以少盐并豉置水中,视之立出。(孙真人方)

      酒赤鼻∶白盐常擦之,妙。(《直指方》)

      口鼻急疳,蚀烂腐臭∶斗子盐、白面等分。为末。每以吹之。(《普济方》)

      面上恶疮五色者∶盐汤浸绵拓疮上,五、六度即瘥。(《药性论》)

      体如虫行,风热也∶盐一斗,水一石,煎汤浴之,三、四次。亦疗一切风气。(《外台秘要》)

      疮癣痛痒初生者∶嚼盐频擦之,妙。(《千金翼》)

      手足心毒,风气毒肿∶盐末、椒末等分。酢和,敷之,立瘥。(《肘后方》)

      手足疣目∶盐敷上,以舌舐之。不过三度,瘥。(《肘后方》)

      热病生,下部有疮∶熬盐绵裹熨之,不过三次瘥。(《梅师方》)

      一切漏疮∶故布裹盐,烧赤为末。每服一钱。(《外台秘要》)

      疮经年∶盐中黑泥,晒研搽之。(《永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