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阿拉伯海底隧道

尼摩舰长根据自己的资料所得,推断出阿拉伯隧道的存在,而事实证明果然如此。

离开锡兰岛后,“鹦鹉螺号”以20海里的时速进入马尔代夫群岛和拉克代夫群岛之间的航道,然后经过基坦岛。从日本海域出发算起,教授他们已经航行了16220海里,等于是5400多水程里格。

1月30日,“鹦鹉螺号”浮出海面时,已经看不到任何陆地或岛屿。船继续向北偏西北方向前进,目标是阿曼海。这是位于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间,包括波斯湾入口的海域。

阿曼海的前端显然已无出口。这天,尼德烦躁地问教授:

“奇怪,我们究竟要到哪里去啊?哦!我知道了,一定是进入波斯湾之后就会立刻折回吧?”

“我倒觉得我们可能是要前往红海,因为曼得海峡就在红海入口。”

“可是经过红海并不能回到欧洲啊!”

“我也没说我们是要回到欧洲呀!”教授说,“我猜‘鹦鹉螺号’在经过阿拉伯和埃及附近的海域后,会再折回印度洋,然后大概会经过莫桑比克,或者是通过马达加斯加岛附近的洋面,朝好望角前进。”

“到好望角之后呢?”尼德的表情十分凝重。

教授兴致勃勃地说:

“大概会前往我们还非常陌生的大西洋吧!”

“大西洋!”尼德睁大眼睛瞪着教授,发怒道,“我真不懂你怎么还会这么高兴!难道你不知道我们被关在这艘可恶的船上已经快3个月了吗?”

“我不知道,也不想去计算日期!”

“你是在逃避!”

“不!尼德,”教授诚恳地说,“我只是想继续体验这段海底旅行,因为这是次很难得的机会。我相信航程结束后,尼摩舰长会安全地把我们带到欧洲的近海……”

“算了吧!”尼德冷冷地打断他,“教授,请原谅我的冒犯,我认为您对这段见鬼的海底旅行,简直和尼摩舰长一样的狂热!”

几天以后,“鹦鹉螺号”不时改变速度和潜航深度,航行于阿曼海之间,但是一直不曾越过北回归线。

又过了几天,“鹦鹉螺号”便进入到亚丁湾,印度洋的海水就是由这里注入红海。不久,终于见到了红海的波浪。红海在古埃及和古罗马帝国时代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红海海域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贸易航线。

“鹦鹉螺号”始终保持着平常的速度前进,它有时浮出海面,有时潜入海中。经过摩卡之后,便逐渐驶近非洲沿岸。这一带海域很深,在水晶般澄澈的海底,可以看到光彩夺目的珊瑚虫和覆盖着绿草的大岩层,景象缤纷,令人目不暇接。

船沿着北非衣索比亚海岸的暗礁和火山岛的边缘前进,来到阿拉伯德哈马海岸。这一带海域不仅海底有珊瑚,连海面上都绵延着色泽美丽的珊瑚虫,而且形状比海底的更富于变化。

2月初,“鹦鹉螺号”航行在红海的最宽处,从西岸的苏阿京到东岸的光孚达,宽度为190海里。

这天,教授独自在甲板上欣赏这片海域内各式各样的鱼类。中午,定时观测后,尼摩舰长也来到甲板上,看到教授,便友好地过来打招呼。

“教授,你喜欢红海吗?”

“还不错。不过,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把这里称为红海?”

“红海在希伯来语中叫做‘艾德洛姆’,就是说这一带海水颜色比较特殊的意思。”

“可是现在看到的海水并没有什么特殊呀!”

“如果进入海湾内部,就很特殊了。我曾经在多尔湾一带看到像血一般鲜红的海水。”

“我想,一定是一些特别的海草所造成的吧!”

“没错,是一种名叫三棱藻的微小植物,由它所分泌出的红色黏液造成的。每1立方毫米的海水内就有4万株这种植物,海水怎能不红?”

“舰长,你以前一定也来过红海吧?”

“当然。你知道吗?古代人曾经试图利用尼罗河来连接红海和地中海,可惜没有成功。”舰长忽然神秘一笑,“他们不知道红海和地中海本来就是相通的。后天我们就会抵达地中海了。”

教授一愣,他怀疑自己听错了,立刻再追问一次:“你是说地中海?”

“是的,你觉得惊讶吗?”

“事实上,我真的非常非常惊讶!”教授说,“我想不通红海和地中海怎么可能是相连的?我们又怎么可能在后天就到达地中海?我们还得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啊!”

“谁说非要绕过非洲的好望角才能到达地中海?”

“难道是要登上陆地,经过地峡?”

“不,我们要从海底经过。”舰长平静地说,“很久以前,在这个地峡的下面就已经有一条大自然所造成的通道,所以我说红海和地中海本来就是相通的。”

“通道?”教授不解地问道。

“是的,从苏伊士地峡下面开始,一直通到北路斯海湾。我把它命名为阿拉伯隧道。”

“但是这片地峡是由流沙构成的,怎么可能有通道?”

“确实如此,但是再往下,到了约44.5米的深度就是坚硬的岩层了。”

“你是怎么发现的?”教授还是半信半疑,“是在偶然的机会里发现的吗?”

“是偶然再加上推理,不过,推理占绝大部分。”舰长得意地说。他接着告诉教授:“我的推理主要是基于生物学的一些现象。我曾注意到红海和地中海有许多相同种类的鱼,显示很可能在这两个海域之间,有一条相连的通道,而且应该是由红海通向地中海,因为红海水位比地中海高。为了验证我的推测,我先在苏伊士附近捕捞了大量的鱼,为了便于辨认,我在那些鱼尾巴上套上了许多铜环,然后将鱼儿放生。几个月后,我果然在叙利亚沿海捕到了这些试验鱼。所以我更加坚信这两个海域必定相通,便利用‘鹦鹉螺号’去找,果然找到了。”

经过阿拉伯海岸的吉达港之后,“鹦鹉螺号”开始潜航。

尼德听说尼摩舰长准备由红海直达地中海,嗤之以鼻,说:

“哼,荒谬!”

康塞尔则提醒他:

“你以前听说过‘鹦鹉螺号’吗?不能因为你没听说过,就轻易否定呀!”

教授也是这么认为,他想:“事实马上就可以证明了。”

通过多尔湾附近海面时,果然如尼摩舰长所说,海水开始略带红色。

“鹦鹉螺号”在海面下数米继续航行。从玻璃窗望出去,已经可以看见逐渐狭窄的海峡。

苏伊士海峡近在眼前了。想到即将通过尼摩舰长所说的隧道,教授心中充满期待。他来到甲板上呼吸夜晚沁凉的空气,看见大约1海里外,有蓝色的灯光在闪动。

“那是苏伊士灯塔船!”舰长突然出现在他身后,“已经快接近阿拉伯隧道的入口了。”

“要经过隧道恐怕不太容易吧?”

“嗯,所以我必须亲自掌舵。”舰长说,“我们下去吧!‘鹦鹉螺号’就要潜航了,等经过阿拉伯隧道再浮起来。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到驾驶室来?这样你可以看到航程中海底的全部景观。”

“好啊!”教授兴奋地说。

驾驶室是一间大约两米见方的小房间。就像一般轮船的驾驶室一样,中央有一个垂直的舵轮,墙上有四扇玻璃窗,好让舵手看清楚四周的情形。

教授刚走进驾驶室时,觉得很昏暗,不久就渐渐适应了。舵手沉稳地掌舵轮,窗外的海水在照明灯的照耀下,显得一片光亮。

“来看看我们的阿拉伯隧道吧!”舰长说。教授注视着两边高耸的岩壁,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大约有一小时的时间,船都是和岩壁保持仅仅数米的距离前进。尼摩舰长聚精会神地看着驾驶室内的罗盘,不时用简单的手势命令舵手改变方向。

教授站在左舷的窗边,望着窗外丰富的珊瑚礁、海草和爬在岩壁间的甲壳动物,心里感叹:这是多么不可思议!

现在,尼摩舰长亲自掌舵。不久,幽暗而深远的海底通道出现在眼前。

“鹦鹉螺号”利落地驶入这条神奇的通道。两侧不断传来刺耳的杂音,这是红海的水从隧道中流向地中海所发出来的声音。

尼摩舰长让潜水艇逆转螺旋桨,来抗拒强烈的水流,并且快速前进。由于速度太快,隧道两侧岩壁变得模糊不清。教授紧张得心跳加快,不自觉地把手按在胸前。

十几分钟后,尼摩舰长便松开握紧舵轮的手,回过头来笑着说:

“你瞧,我们已经到地中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