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饮食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物质条件之一。《淮南子·主术训》云:“食者,民之本也。”[1]《释名·释饮食》说:“食,殖也,所以自生殖也。”

饮食往往在总体上构成一时代一地区社会经济动态的直观和人们消费生活水平高低的表征。夏商时期的饮食,是在当时以农业为主要生业的社会经济大背景中展开,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夏商社会的饮食,已与该时期的国家政治意识相缠合。《尚书·益稷》云:“烝民乃粒,万邦作第五章 饮食 - 图1(治)。”《洪范》追叙商王朝时把“食”列为“八政”首位。在社会财富大规模向权力集团敛聚的另一面,夏商王朝统治者已经有了一种以维持普通社会低层次饮食需求的温饱型为认识出发点的“食政”意识。《毛诗·小雅·天保》称“君能下下,以成其政”,需顺乎“民之质矣,日用饮食”。《论语·颜渊》申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后代这一国家政治意识镜鉴,大致是承其前绪而来。

夏商时期饮食内蕴的社会功利取向和饮食价值观,具有“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2]、“明贵贱,辨等列”[3]的显而易见的“礼”内容。《礼记·礼运》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事实上,作为夏商饮食之礼的核心部分的“食礼”,从其礼器名数组合到使用中表现的节仪,从肴馔品类到烹饪品位,从进食方式到筵席宴飨等等,其中所反映的一系列礼意与蕴含的思想,也已明显强调着阶级之严别,等级之序次,贵族集团间人际关系之谐修,社会人伦教化之倡导,显示了缘饰规范中“寓礼于食”的实际功能。

如果说夏商社会的饮食事象,存在着地域经济分布发展上的不平衡差异或经济类型等种种自然的包括人为的个性,那么“食以体政”和“寓礼于食”,则恐怕是这一时期普遍展示的两大要征。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演进脉络,实在夏商时期已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