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太阳病,项背强img95,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img96

    胡希恕注: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太阳病,若同时有项背强img97、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img98、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有如上述,今太阳病,项背强img99、无汗恶风者,故宜更加麻黄的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去节)三两,桂枝(去皮)二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img100

    胡希恕方解:此于桂枝加葛根汤中更加发汗的麻黄,故治桂枝加葛根汤证而无汗者。葛根甘平,《神农本草经》谓:“主身大热。”其为一解肌除热药甚明。桂枝本为解肌,但肌不和以至项背强img101的高度者,则须加葛根以解之。若更无汗,又须加麻黄以发汗也。

    【冯世纶推荐处方】

    葛根12克,麻黄10克,桂枝10克,生姜15克,炙甘草6克,白芍10克,大枣(擘)20克。

    上七味,以冷水8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同时盖棉被取微微汗出。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102

    冯世纶解读:葛根汤是治太阳伤寒见项背强img103者,此条以下主论麻黄汤加减证治,其实与桂枝汤加减证治密切相关,胡希恕先生注解本条时用“宜更加麻黄的葛根汤主之”。恰切地说明了这一关系,说明了中风与伤寒并不是中风邪和伤寒邪的不同,而是感外邪后出现的症状不同,根据不同的症状用不同的方药治疗,这样方证的积累便产生了表证的不同治法,同时也自然渐渐认识到里证的治法,六经来自八纲,是经方发展的自然之理。

    胡希恕先生对葛根作用的认识,主要依据《神农本草经》,认为其是“解肌除热药”,值得注意的是,不能认为葛根有治项背强的特能,就不辨寒热虚实而动辄用其治颈椎病、冠心病、痢疾等。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img104

    胡希恕注:既有太阳病的表热证,又有阳明病的里热证,二者不分先后同时发作者,则谓为太阳阳明合病。二阳的邪热不得外越而迫于里,故必自下利,宜葛根汤主之。

    胡希恕按:此虽谓为二阳合病,但主要矛盾在于太阳病。由于表不解,则热邪水气不得随汗以外越,因下注胃肠而下利,此时用本方以发汗,使热和水从体表排出,则下利亦自止,以是无论水泻、痢疾,凡同时发作太阳病证候者,自汗出者,可用桂枝汤;无汗者,可以用本方,均当有验。合病之说,只是古人对此证的一种看法,无关紧要。下利而现太阳病,为欲自表解之机,故发汗则愈,脉弱汗出者,宜桂枝汤;脉紧无汗者,宜本方。读者于此必注意,不要以为发汗即能治下利,若不伴太阳病证,用之反而有害无益,此治病所以须辨证也。

    img105

    冯世纶解读:胡希恕先生讲解时还提示“必自下利”为倒装句,应看为“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者,葛根汤主之”。强调本方治下利,必是太阳阳明合病时才能用之。太阳阳明合病不一定有下利,后文还将提到太阳阳明合病,就没有下利而见其他症状。葛根不仅有解肌的作用,还有治下利的作用,用其他发汗剂就没有治利的作用,以发汗法治疗下利,是现代医学无法解释的。同是外感兼有下利,无汗用葛根汤,有汗用桂枝汤,这与后文“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与桂枝汤”可以互参。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img106

    胡希恕注:如上述的太阳阳明合病,若病邪不下迫为利,而上逆为呕者,宜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胡希恕按:葛根加半夏汤,不但治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而呕者,亦治太阳阳明合病既下利又呕者,即不论是不是太阳阳明合病,凡葛根汤证若恶心或食欲不振者,亦宜加半夏,不可不知。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去节)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二两,桂枝(去皮)二两,生姜(切)二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img107

    胡希恕方解:此于葛根汤中加治呕逆的半夏,故治葛根汤证而呕逆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葛根12克,麻黄10克,炙甘草6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生姜15克,大枣(擘)20克,半夏15克。

    上八味,以冷水8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同时盖棉被取微微汗出。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108

    冯世纶解读: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img109

    胡希恕注:本太阳病桂枝汤证,医未用桂枝汤以解外,而反下之以攻里,遂使邪热内陷、下利不止,但表还未解,故脉应之促,热壅于里,故喘而汗出,以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甘草(炙)二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img110

    胡希恕方解:主用葛根解肌热于外,复用黄芩、黄连除热烦于内,三物均有治下利的作用。另以甘草缓其急迫,故治烦热下利而急迫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葛根15克,炙甘草6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

    上四味,以冷水6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111

    冯世纶解读:胡希恕先生对促脉的解读,是联系《伤寒论》中四条论促而提出个人见解,即指出,《伤寒论》中的促脉不同于王叔和《脉经》中促脉的概念,是关尺俱沉而寸脉独浮,是表未解之脉,本条有表未解也,正是说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是太阳阳明合病的表未解,反映了脉证相应,如按《脉经》所述的数而中止解之,则终不得其解。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img112

    胡希恕注:太阳病以头痛、发热、恶寒为常,若更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亦麻黄汤主之。

    胡希恕按:桂枝汤证,由于自汗出,郁滞体表的体液和毒素得到部分排出,虽亦身疼痛,但不剧甚,并亦不至逆迫于肺,因亦不喘。而麻黄汤证,由于不汗出,体液和毒素充实于体表,压迫肌肉和关节,因使身、腰、骨节无处不痛,并逆迫于肺而发喘。只由于汗出或汗不出的关系,遂有虚实不同的表证反应,亦即或宜桂枝或宜麻黄的用药关键。

    【麻黄汤方】

    麻黄(去节)三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一两,杏仁(去皮尖)七十个。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img113

    胡希恕方解:麻黄为发表致汗的要药,凡由于表气闭塞而致咳喘水气诸疾,均利用之,本方中它为主药,与桂枝为伍,发汗止痛,佐杏仁以平喘,使甘草以缓急,故治太阳病表实无汗、身体疼痛而喘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麻黄10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杏仁10克。

    上四味,以冷水6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同时盖棉被取微微汗出。不汗出,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img114

    胡希恕注:同时发作太阳病发热恶寒的表证和阳明病大便难的里证者,亦可谓为太阳与阳明合病。喘为麻黄汤证和承气汤证的共有症,不过大承气汤证为腹满而喘,今喘而胸满为麻黄汤证,仍宜责在表,虽大便难亦不可下,而宜以麻黄汤解表。

    胡希恕按:大承气汤证、大柴胡汤证腹满而喘,里实之极,势必上迫胸膈,阻碍呼吸而作喘,此喘由里实所起,主症为腹满,以大承气汤攻其里,腹满消则喘自平;麻黄汤证为喘而胸满,表实汗不出,涉及于肺而喘,呼吸困难,气充胸膛,因而发满,此满由喘所起,主症为喘,以麻黄汤发其汗,表解则喘止,而胸满亦自消,症有主从,治分表里,此于辨证甚关重要。

    img115

    冯世纶解读:胡希恕先生提示:治喘有麻黄汤证和承气汤证的不同,即显示经方用麻黄时必有表证方可用之,而脏腑辨证强调宣肺定喘,而不强调表不解,当无表证时里实之喘误用麻黄,使喘加重,这在临床上屡见不鲜。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img116

    胡希恕注:脉浮细,为血气不充于外,困倦嗜卧,为病传少阳之证,故断言曰外已解也。设更胸满胁痛者,则柴胡汤证具,故宜与小柴胡汤;若脉但浮而不细,且无嗜卧、胸满胁痛者,病仍在表,虽十日已去,当与麻黄汤。

    胡希恕按:后之小柴胡汤条,有“血弱、气尽、腠理开”的说明,即指病传少阳时,则体表的气血不足也。本条的脉浮细,即血弱、气尽于体表之应。疲倦嗜卧为病传少阳的确证。较重感冒表解而热不退时,多见此情景,以柴胡汤随证加减治之,无不立验,但不限于十余日,三四日即常见之,宜注意。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擘)十二枚,半夏(洗)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img117

    胡希恕方解:柴胡,主心腹、胃肠中结气,故有治胸胁苦满的特能,佐以黄芩除热止烦,半夏、生姜驱饮止呕,复以人参、大枣、甘草补胃气以滋气血。病之所以传入少阳,主要是胃气不振、血气外虚,补中滋液,实是此时治疗之要着,人参更起着关键作用。徐灵胎谓:“小柴胡汤之妙在人参。”确是见道之语。

    【冯世纶推荐处方】

    柴胡12~24克,黄芩10克,人参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擘)20克,清半夏15克。

    上七味,以冷水10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发热时柴胡用24克,不发热时用12克。

    img118

    冯世纶解读:小柴胡汤方证属半表半里少阳证,今出现于太阳病篇,不能错误地认为其治太阳病,更不能认为其是发汗剂。原是太阳病,经过治疗或未治疗,而出现脉浮细而嗜卧、胸满胁痛等症,即病由表传入半表半里时,可用本方治疗。这里亦恰切地说明对半表半里产生认识的过程,即最先认识表证,次认识里证,最后认识半表半里证。

    本条置于此更有深意,是在说明,经方的六经是来自于临床应用方证治病的经验总结。娄绍昆先生说:“临床医生阅读《伤寒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疗效,正像古人说的:要把《伤寒论》当作病案来分析,同时在临床上要把每一个病案当作《伤寒论》来解读。”本条即是记述治疗病案,当病在表时用发汗解表的方来治疗,前述可见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等,渐渐观察到,病不在表时再亦不能用发汗的方药来治疗,本条从脉证上总结治疗经验,并在以下(96、97……)诸条阐明了其理论。

    本条谓:“外已解也……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已明确小柴胡汤不能用于表证,但有的人认为小柴胡汤是发汗剂,这是因未读懂原文之过。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

    img119

    胡希恕注:太阳中风,本应汗出而竟不得汗出,以是则变中风的脉证为形似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的脉证了。烦躁者,即应汗不汗而郁热盛实为候,宜以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乃太阳中风本证,慎不可与本方大发其汗,若误与之,则必致厥逆、筋惕肉等逆治的恶果。

    胡希恕按:形似伤寒而冠以中风者,含有以下二意:第一,自汗出和无汗为中风、伤寒所以脉证互异的基本原因,若中风证不汗出,即变作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的伤寒证,以上的提法,就是为了说明这一病理关系。第二,大青龙汤为发汗除热的峻剂,非表实热邪重证不得用之,乃以中风不汗出而烦躁者,以示与麻黄汤证的无汗者大有区分,其实不是中风证,作者亦恐人误会,故特提出若脉微弱、汗出、恶风的真中风证则万万不可误与大青龙汤。

    img120

    冯世纶解读:胡希恕先生对本条注解,曾多次修改,而本次修改最能前后联系,恰切条文。

    值得注意的是,本条冠首太阳中风,治用大青龙汤,这是《伤寒论》常用的叙述方法,有的人未理解这一写作方法,便认为大青龙汤治疗太阳中风证,更典型的是第320、321、322条冠首少阴病,用大承气汤治疗,本是少阴传里为阳明病证治,而误认为谓少阴本病有三急下,这样当然读不明白六经实质,宜细参各条注解。

    【大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六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枚,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枚,石膏(碎)如鸡子大。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img121

    胡希恕方解:此为麻黄汤与越婢汤的合方,故治二方证的合并者。不过此还含有麻杏石甘汤、桂枝去芍药汤等方义,更应参照诸方所主证而活用之为佳。

    【冯世纶推荐处方】

    麻黄18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杏仁10克,生姜15克,大枣20克,石膏45克。

    上七味,以冷水8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取微微汗出。不汗出,续水再煎一次温服。小儿服量减半。

    img122

    冯世纶解读:本方证当属太阳阳明合病证。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img123

    胡希恕注:风水无汗,故亦谓为伤寒,但水在脉外,而不在脉内,故脉不浮紧而浮缓,身亦不疼而但重,水气流走,因亦乍有轻时,如确审其无少阴证者,则以大青龙汤发之即治。

    胡希恕按:大青龙汤为发水气的重剂,但宜于阳热实证,而不宜于阴寒虚证。故有少阴证者,则宜麻黄附子甘草汤,大青龙汤慎不可妄试。

    img124

    冯世纶解读:胡希恕先生认为大青龙汤为发水气的重剂,是非常恰切的,是认识大青龙汤方证的关键,理解本条后,再读《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的“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等条,就显得容易了。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img125

    胡希恕注:伤寒心下有水气,虽发汗但表不解,水被激动,故干呕。表未解则仍发热而咳;水停不化故渴;水气冲逆故食则噎;气蓄不行故小便不利、少腹满;外邪内饮上干于肺故喘,小青龙汤主之。

    胡希恕按:里有停饮的表证,无论伤寒或中风,若不逐水而只发汗以解表,则表必不解,且由于发汗激动里水而证多变,前于桂枝去芍药(桂)加茯苓白术汤条已略述之,此亦其一例。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img126

    胡希恕方解: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发汗以解表,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温中逐饮而治咳逆,故此治外邪内饮、发热无汗、咳而微喘或呕逆者。

    胡希恕按:本方后原有加减方,其实“或”以下,皆是或有或无的客症,只要主症备,不论客症有无,本方均主之,而且所加减药味,多不合理,当为后人所附,故去之,以下诸方均仿此。

    【冯世纶推荐处方】

    麻黄1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细辛10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五味子15克,清半夏15克。

    上八味,以冷水8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127

    冯世纶解读:本方证为外邪内饮,六经归属当为太阳太阴合病。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img128

    胡希恕注:平时胃有停饮的人,一旦外感,发为太阳伤寒证,外邪激动里饮,上迫呼吸器,故咳而微喘。病在表故发热,里有饮故不渴,宜以外解表邪、内逐水饮的小青龙汤主之。服小青龙汤后而渴者,此即寒饮被驱除的征验,故谓寒去欲解也。

    胡希恕按:小青龙汤为外邪内饮而致咳喘的主方,以上二条是说明其具体证治。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img129

    胡希恕注:太阳病,外证未解者,谓太阳病服过发汗药而在表的外证还未解也。若脉浮弱,则宜桂枝汤汗以解之。

    胡希恕按:麻黄汤与桂枝汤,虽均属太阳病的发汗剂,但麻黄汤发表,而桂枝汤解肌,为示其别,麻黄汤证,常称之为表证,桂枝汤证,常称之为外证。

    img130

    冯世纶解读:称表、称外是胡希恕先生仔细读原文而得出的区别,以是可以进一步明确伤寒与中风的实质特点,同时可进一步理解有关条文,如第148条。后世一些注家,仅以《内经》释伤寒,误认为“伤寒为伤于寒,证在里;中风为伤于风,证在表”,应仔细读原文为是。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img131

    胡希恕注:微喘亦下后气上冲为候。太阳病本不宜下,若下后气上冲者,为表未解的确证,依法宜与桂枝汤。今以微喘,故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胡希恕按:麻黄汤专于发表,故服麻黄汤后而表不解者,常称之为外不解,若下后表不解者,多称之为表未解,均是桂枝汤证,只在发汗与否而以外或表别之,练词练字如此,对于后世学者,亦带来一些困难。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芍药三两,大枣(擘)十二枚,厚朴(炙,去皮)二两,杏仁(去皮尖)五十枚。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img132

    胡希恕方解:此于桂枝汤中加下气治喘的厚朴、杏仁,故治桂枝汤证而微喘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白芍10克,大枣20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

    上七味,以冷水8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133

    冯世纶解读:本条应与第18条互参,两条可能原在一起,本条可能在前因有处方,述证较全;第18条原本在后,以无方药且述证过简可知。综合分析,两条应均属太阳太阴合病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img134

    胡希恕注:太阳病虽发汗,但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下之为逆治,若解外,宜桂枝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img135

    胡希恕注:太阳病,先以麻黄汤发其汗,而病不解,医不详审脉证,只依先汗后下的庸俗成见,而复下之,若当时脉浮者,病必不愈,因浮为病在外表之应,发汗后表不解,依法当用桂枝汤以解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下后脉仍浮,故知病还在外,仍宜桂枝汤解外即愈。

    胡希恕按:太阳病,发汗或下后,而表还不解者,一般不得再用麻黄汤以发汗,而宜与桂枝汤以解肌,此为定法,须记。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img136

    胡希恕注:太阳病,若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其为麻黄汤证确切无疑,故虽八九日,若上之表证仍在、不解者,亦宜麻黄汤主之。服药已微除,谓服麻黄汤后,则上述之证稍有减退的意思。其人发烦目瞑,为病欲解前发作的瞑眩状态。剧者必衄,谓此瞑眩发作剧甚者,更必鼻衄,但病亦必随衄而解。阳气,指津液言,其所以致衄,是因为日久不得汗出,则郁集体表的津液过重的关系。

    胡希恕按:阳气,指津液,注家谓为阳热之阳实误。桂枝汤证自汗出,则阳气虚于表;麻黄汤证不汗出,则阳气实于表,若久不得汗,则阳气益实,因谓为阳气重。瞑眩为服药有验的反应,看似惊人,少时即已,而且所病亦必随之而解,故古人有“若药弗瞑眩,厥疾不瘳”的说法,医家、病家均当识此,免得临时惊惶,乱投药物,反而误事。

    img137

    冯世纶解读:胡希恕先生率先提出阳气指津液,在本条最能体现其科学性。历代注家把阳气重做“阳气重盛”“阳气郁遏较重”解,当然不妥。如再联系看第27条的“无阳”则更不妥,以津液的盛衰、多少解其理可通。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img138

    胡希恕注: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此本麻黄汤证,但未服麻黄汤而自衄者,则邪热往往因衄而解,病自愈。

    胡希恕按:此承上条,言未经发汗,亦有自衄而愈者,此因邪热随衄而去,故病可愈。古人谓衄为红汗者,即以其有解邪作用,与汗甚相似也。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img139

    胡希恕注:太阳病传里而发阳明病,太阳病证还未罢者,即谓为二阳并病。此由于初得太阳病时,发其汗,虽汗先出,但病未除,因而传里转属阳明病。阳明病多汗,故不断微汗出。阳明病但发热而不恶寒,阳明病本当下,若太阳病证不罢者,则不可下,下之则为逆,如此可小发汗,先以解表,后再议下。

    假设其人无上述证候,而只面色缘缘正赤者,乃阳气怫郁在表,是不得小汗出的缘故,此与阳明病无关,当以小发汗的方药解之,或以药熏之。

    若汗出不彻的表实证,既无关于阳明病,更不足以言阳气怫郁不得越的轻证了,当汗而不汗,故其人躁烦不宁,一身尽疼,漫无定处,或乍在腹中,或乍在四肢,但按之不可得。邪气不得越于外,而壅逆于上,故其人短气但坐,此皆由于汗出不彻所致,更发其汗则愈。何以知为汗出不彻?以其体液充斥血行受阻,脉涩滞而不流畅,故知也。

    胡希恕按:本条可作以上三段解,所谓二阳并病只限第一段。二三两段均不关乎阳明病,但三段均言治法而未出方。第一段之可小发汗,当以桂枝汤。第二段当解之,当于桂枝麻黄各半汤或桂枝二麻黄一汤等小发汗方中求之。至于第三段,当以大青龙汤发汗,以其不汗出而烦躁故也。

    img140

    冯世纶解读:本条最后的脉涩,胡希恕先生有的笔记注解谓当是脉浮。胡希恕先生在按中说“二三两段均不关乎阳明病”,而认为第三段当以大青龙汤发汗,可知第三段不是单纯的阳明病,而是太阳阳明合病。仲景书中属太阳阳明合病的方证很多,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白虎加桂枝汤证等,前后互参自明。

    关于下的含义,不仅包括承气汤类,亦包括白虎汤、栀子豉汤等,胡希恕先生在注解第335条时说“厥有寒热不同,本条所述即因热所致的厥,故下热则厥即治,不过此所谓下之,若前之四逆散证和后之白虎汤证均属之,不是说宜大承气汤以攻下”,可参考。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img141

    胡希恕注:脉浮数者病在表,法当发汗而即愈的病,若误下之,因致气外郁则身重、血内虚而心悸者,则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为里虚,须候其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胡希恕按:误下太阳病,表不解宜桂枝汤汗以解之,然亦有不可发汗者,本条所述,即属其例,身重、心悸、尺中脉微,乃下伤中气,虚其气血,外则气郁停湿故身重,内则血不足以养心故心悸,再不能发汗夺其津液。当自汗出愈,须表里实,语气颇含蓄,此里虚更是现证病根,言外教人依法救治甚明,但不要依据常规再行发汗而已。虽未出方,小建中汤或可尝之。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img142

    胡希恕注:脉浮紧主表实,依法当必身疼痛,宜以麻黄汤发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则不可发其汗,之所以不可发汗者,是因为荣气不足、血少因而脉迟的缘故。

    胡希恕按:心一动则脉一跳,故脉可有三部形象之异,而绝无三部至数之差,迟则三部均迟,于此特提尺中迟者,亦暗示里虚血少之意。本条亦只言治法而未出方,后有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或可适应之,读者可互参而研讨之。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img143

    胡希恕注:脉浮者,提示病在表,若无汗,宜麻黄汤以发汗。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img144

    胡希恕注:脉浮而数者,为表实,可与麻黄汤发其汗解之。

    胡希恕按:以上二条,均属简文,当指无汗一类的表实证,因略解如上。

    img145

    冯世纶解读:胡希恕先生按谓简文,是告诉读者,要联系有关条文来解读。前之第4条有“脉数急者,为传也”的原文,一些人认为脉浮而数也为传变的脉证。更有甚者,把麻黄汤列为辛温解表方药。适用于表寒者,因而认为脉浮数属表热,当禁用麻黄汤。这样完全曲解了麻黄汤方证、太阳病的概念,也就学不到《伤寒论》的真传,宜仔细研究原文。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img146

    胡希恕注:病常自汗出者,即经常自汗出的病。此为荣气和,谓此自汗出,其责不在于脉内的荣气,故谓荣气和。荣气和而所以常自汗出者,乃由于脉外的卫不谐,即是说卫气不能共荣气保持和谐协调的缘故,以是则荣自行于脉中,卫自行于脉外,外不为固,中即失守,因使自汗出而不已,宜以桂枝汤复发汗,使荣卫和则愈。

    胡希恕按:人身的体液,行于脉内则为血,行于脉外则为气。血的作用谓为荣,气的作用谓为卫。前者是就本体说的,后者是就作用说的,不要以为血气外,另有荣卫这样的物质,它们均来自于饮食,化生于胃,机体赖之生存,故又统称之为精气。至于荣卫的相互关系,即西医所谓的毛细血管的通透作用,解剖生理学述之颇详,可参考。

    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img147

    胡希恕注:脏无他病,谓病人无其他内脏的疾病。时发热、自汗出者,谓发热、汗出有定时,非其时则和无病的常人一样,若此定时发热、汗出经久不愈,此亦卫气不和为患,宜于发热、汗出前,与桂枝汤汗之即治。

    胡希恕按:以上二条,是说明桂枝汤有调和荣卫的作用,病常自汗出和时发热、自汗出,皆其候也,此证常有,宜注意。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img148

    胡希恕注:伤寒脉浮紧,本宜麻黄汤发其汗,若延不发汗,因致鼻衄者,麻黄汤来主之。

    胡希恕按:宜发汗的麻黄汤证,若延不与麻黄汤以发汗而致衄者,病有因衄即愈者(可参前第47条),若虽衄而病仍不解者,仍需麻黄汤以发汗,不可不知。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img149

    胡希恕注:伤寒不大便已六七日,若热自里上迫,而头痛有热者,可与承气汤以下之。不过里热小便应赤,若小便清者,可知病不在里而仍在表,当以麻黄汤发其汗。若发汗后外仍不解,而头痛不已者,热邪已深,势必逼血上行而致衄,则宜桂枝汤更汗以解之。

    胡希恕按:头痛发热为表里共有证,而小便清或赤为宜汗宜下的主要鉴别法。病有未汗而衄自愈者;亦有不汗而致衄,但仍需麻黄汤发其汗而始愈者;并亦有麻黄汤发汗后,因阳气重瞑眩而衄,衄则解者;此又有发汗后头痛不已而衄,更需桂枝汤汗以解之,此不外邪有轻重,不可执一概其全也。

    img150

    冯世纶解读:本条冠首以“伤寒”,是在说表无汗,即便病在表也不可与桂枝汤。但必头痛而衄者,则宜桂枝汤。桂枝甘温,益中滋液,其应用当以津血有所伤失为先决条件,这与有汗表虚同理。前条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虽衄但表仍实,故仍用麻黄汤。亦可知本条脉浮弱,临证时必须细辨。又本条之若“头痛者必衄”句,宜作“必头痛而衄者”解,不能解释为“若头痛者,则必衄”。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img151

    胡希恕注:伤寒,以麻黄汤发汗后,则证已解,但经过多半日后其人复发烦。而脉浮数,则病还在表甚明,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胡希恕按:以上共15条,多就桂枝汤和麻黄汤的应用加以比较而对照的说明。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img152

    胡希恕注:汗、吐、下三者,为攻邪去病的良法,故凡病若汗、若吐、若下用之得当,则邪去而病已,但用之太过,亦均足使人有亡失血液、亡津液的损害,若幸表里无余证而自和者,则病邪已退,加意调养,津血自复则愈。

    胡希恕按:药能去病,亦能伤人,此即对立统一的矛盾定律,诸药皆然,又岂止汗、吐、下而已?无论医家、病家均当知慎。

    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img153

    胡希恕注:大下之后,又复发汗,因致小便不利者,此由于汗下逆施,津液大量亡失的结果,故慎勿以利尿药治之,待其津液复,得小便利,必自愈。

    胡希恕按:勿治之,谓此小便不利是由于亡失津液所致,而不可以利尿的常法治之,而再损伤其津液也。此即上条所谓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的一例。

    img154

    冯世纶解读:由本条和第58条可知,胡希恕先生所称阴阳和是经方八纲的概念,指表里证皆消除,人体平和,并非指阴阳的生理概念,参见下一条更明白。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img155

    胡希恕注:先下之既虚其里,复发汗又虚其表,以是则表里俱虚,故其人必振寒而脉微细也。

    胡希恕按:汗下逆施,不止于亡失津液而使小便不利,且能虚人表里而成必振寒、脉微细的较重证,然此非阴阳和者必自愈之证。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img156

    胡希恕注:下之后又复发汗,今其人昼日烦躁,夜而安静,此与栀子豉汤证虚烦不得眠者显异。不呕,则非少阳证;不渴,则非阳明证;无表证,更证明不是表未解而发烦躁;而脉沉微,又身无大热,故肯定为虚寒在里阴证的烦躁也,因以干姜附子汤主之。

    胡希恕按:阴证而烦躁不宁,多属精气欲绝的险恶证候,若待至吐、利、手足厥冷,则多不治。但烦躁一证,三阳亦俱有,一一详审,加以排除,此为从侧面辨证的一种方法。证候反应较少,不易从正面判定者,常用此法,学者当细心体会之。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附子(生用,去皮,切八片)一枚。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img157

    胡希恕方解:此即四逆汤去甘草,但须服用量较重,故治四逆汤证且不急迫而阴寒较甚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干姜6克,生附子(先煎)15~30克。

    上二味,以冷水600毫升浸泡1小时,先煎附子40分钟,再共煎干姜,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img158

    胡希恕注:发汗以后,身仍疼痛,可知外未解,依法当与桂枝汤以解外,但脉沉迟,为里虚之应,已非原方所宜,势须新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为本方者主之。

    胡希恕按:表证见里虚之候,必须扶里之虚,才能解外之邪,若只着眼于表证,连续发汗,表热虽可能一时减退,但随后即复。此时惟有新加汤法,健胃于中,益气于外,邪自难留,表乃得解。若执迷不悟,见汗后有效,反复发之,必致其津枯肉脱于不起。本条所述只说脉迟,里虽虚但未见阴寒重证,假如另有厥逆、下利等症,则本方亦不得用,应按先救里而后救表的定法处之。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四两,甘草(炙)二两,人参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img159

    胡希恕方解:此于桂枝汤中加芍药、生姜、人参,补中健胃,故治桂枝汤证胃气虚而津液不足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桂枝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人参10克,生姜15克,大枣20克。

    上六味,以冷水8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160

    冯世纶解读:身疼痛为外未解,脉沉迟为荣血不足之应,亦是太阴里虚寒之应,故本方证为太阳太阴合病之属。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img161

    胡希恕注:发汗后,表不解,依法当与桂枝汤。今汗出而喘,虽表还未解,但以汗出多而喘亦剧可知兼有里热壅逆。桂枝汤不宜于里热,故谓不可更行桂枝汤。无大热,谓身无大热,假如身大热,则已实热内结,为大承气汤证,今无大热,乃外邪内热兼而有之,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两解其表里。

    胡希恕按:大承气汤治汗出而喘、身大热者,而本方治汗出而喘、身无大热者,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虽亦治汗出而喘,但汗出轻而喘亦微,与本方的汗多喘剧者亦易鉴别。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去节)四两,杏仁(去皮尖)五十个,甘草(炙)二两,石膏(碎,绵裹)半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img162

    胡希恕方解:麻黄汤治无汗而喘,今热壅于内反使汗出,故去桂枝加石膏,清热以止汗。增麻黄用量,以喘尤剧也。

    【冯世纶推荐处方】

    麻黄12克,炙甘草6克,杏仁10克,石膏45克。

    上四味,以冷水6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163

    冯世纶解读:本方证当属太阳阳明合病证。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img164

    胡希恕注:夺汗者亡血,若发汗过多,则血少气虚故悸。汗多出于上体部,上下体液骤然失调,因致急迫的气上冲,其人不得不交叉其手自冒于心下部,欲得按以抑制其冲悸,以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去皮)四两,甘草(炙)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img165

    胡希恕方解:此为桂枝汤的简化方,解外的作用虽较逊于原方,但加重二物的用量,降冲镇悸而缓急迫,则远非原方所能及也。

    【冯世纶推荐处方】

    桂枝12克,炙甘草6克。

    上二味,以冷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166

    冯世纶解读:前15条有“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的论述,后第65、67、117等条有“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气从少腹上冲心者……与桂枝加桂汤”的论述,都是在强调用桂枝的适用证,这便是,桂枝适用于汗、下、吐等各种误治造成的津液大伤,气上冲是重要的特征。而后世一些注家、医者,遇到气上冲时,误于桂枝辛温发汗,认为津伤后阴虚不能再用桂枝,因而不会用桂枝,应细读原文。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img167

    胡希恕注: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这是误发了里有水饮人的汗,水饮被激而动,再伴急剧的气上冲,势必发作奔豚。脐下悸即其预兆,宜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胡希恕按:奔豚是病名,《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可见这是一种发作性的神经证。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桂枝(去皮)四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img168

    胡希恕方解:此于桂枝甘草汤中加大量茯苓和大枣,故治桂枝甘草汤证且小便不利而腹悸动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茯苓24克,桂枝12克,炙甘草6克,大枣20克。

    上四味,以冷水6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169

    冯世纶解读:本方证由桂枝汤证变化而来,即汗出不解传里为外邪内饮证,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img170

    胡希恕注:发汗后,外邪虽解,若亡津液,亦可虚其中气,因而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胡希恕按:津液化生于胃,胃气不振,因可使津液虚,但津液大量亡失,亦可致使胃气不振,此腹满即虚满,因以本方主之。不过本方有大量半夏、生姜,除腹胀满外,须知应有呕逆。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炙,去皮)半斤,生姜(切)半斤,半夏(洗)半升,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img171

    胡希恕方解:厚朴行气消胀,生姜、半夏降逆止呕,甘草、人参安中健胃,故此治胃虚腹胀满而呕逆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厚朴24克,生姜24克,半夏15克,炙甘草6克,人参10克。

    上五味,以冷水8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172

    冯世纶解读:太阳病经发汗后表解,而呈现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可知为太阴里虚寒证。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img173

    胡希恕注:伤寒病在表,宜发汗解之,若吐、若下均属逆治。表不解,故气上冲胸;饮伴冲气以上犯,故心下逆满;起则头眩、脉沉紧,为里有寒饮之应。虽表未解,亦不可发汗,若误发之,激动里饮,更必致身为振振摇的动经之变,宜以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胡希恕按:平时即有水饮之人,若感冒而误施吐、下,表不解而气上冲者,最易诱致里饮共冲气以上犯,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即其候也。此时以本方降冲气兼逐水饮,则表亦自解,若再误发其汗,益激使饮气冲动,则使身为振振摇矣,此仍宜本方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去皮)三两,白术、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img174

    胡希恕按:赵开美本《伤寒论》及成注本中白术为二两,《金匮玉函经》及《金匮要略》中白术均为三两。胃有水饮而致头晕,白术须多用,故从三两改之。

    胡希恕方解:此于桂枝甘草汤中加茯苓、白术,故治桂枝甘草汤证且小便不利、心下逆满而头眩心悸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茯苓12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

    上四味,以冷水6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175

    冯世纶解读:胡希恕先生强调了本方证为外邪内饮及其治疗原则,并对白术的作用、剂量重加论述,值得细读。本方证当归属太阳太阴合病。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img176

    胡希恕注:发汗后,病应解而不解,不应恶寒而反恶寒者,此误发了虚人之汗,因而陷于阴证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胡希恕按:此为简文,由于治用芍药甘草汤加附子,除恶寒外,当有四肢拘急、不可屈伸或腹痛等症。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甘草(炙)各三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img177

    胡希恕方解:此即芍药甘草汤加附子,故治芍药甘草汤证而陷于阴证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芍药10克,炙甘草10克,炮附子15~30克。

    上三味,以冷水600毫升浸泡1小时,先煎附子40分钟,加入芍药、甘草再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178

    冯世纶解读:对本方的方解,胡希恕先生谓“治芍药甘草汤证而陷于阴证者”,但六经归属未明确。我们探讨第29条时,提出了芍药甘草汤证即里阴证之属,属阳明太阴合病,故陷于阴证当是比芍药甘草汤证更进一步的虚寒证,故仍属阳明太阴合病,但属里虚寒甚者。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img179

    胡希恕注:外邪里饮,故虽发汗或下之,病仍不解,虚其表里而陷于阴证,因而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胡希恕按:由本方以茯苓为主药观之,可知原为外邪内饮的误治,此与前之干姜附子汤证的烦躁同,不过本方为四逆加人参汤而再加茯苓所组成,其主治当不外四逆加人参汤证而有茯苓证者,可见本条所述亦是简文。四逆加人参汤见霍乱病篇,可互参。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甘草(炙)二两,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img180

    胡希恕方解:此于四逆加人参汤中更加大量茯苓,故治四逆加人参汤证而小便不利、心悸或肉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茯苓12克,人参10克,炮附子15~30克,炙甘草6克,干姜6克。

    上五味,以冷水800毫升浸泡1小时,先煎附子40分钟,再加入余药,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181

    冯世纶解读:“由于表里俱虚,陷于阴证”,此阴证当指太阴里虚寒证。

    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img182

    胡希恕注:发汗后表解则寒热当已,若发汗后而反恶寒者,则已转变为阴寒虚证;若不恶寒但热者,则已传里为阳明实证,此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img183

    冯世纶解读:此述发汗太多,表虽解,但由于津液大量亡失,既可导致芍药甘草附子汤的阴寒虚证,也可造成调胃承气汤的阳热实证。究竟是阴寒虚还是阳热实,当凭有无恶寒发热而定。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img184

    胡希恕注:太阳病,当发汗,但发汗以取微似有汗者佳,若发汗不得法,而使大汗出,津液亡失,胃中水分被夺,因致干燥而不和,故烦躁不得眠。若欲得饮水者,可少少与饮之,使胃中滋润即愈。

    若发汗后,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为水停不行、表不得解之证,宜五苓散主之。

    胡希恕按:里有停水,发汗则表不解,此和前之桂枝去桂(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条的道理同,可互参。小便不利,废水不得排出,新水不能吸收,组织缺乏水营养,故渴欲饮水,虽饮亦只留于胃肠,因致随渴随饮的消渴证,此时与五苓散利其尿,使水代谢恢复正常,则消渴自治。

    【五苓散方】

    猪苓(去皮)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去皮)半两。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酌增各药量,亦可作煎剂。

    img185

    胡希恕方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均利小便,泽泻用量独重,取其甘寒,用为方中主药,以解烦渴也。复用桂枝,不但兼以解外,而且降冲气,使水不上犯而就下,故亦能治水逆也。

    【冯世纶推荐处方】

    猪苓10克,泽泻12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桂枝10克。

    上五味,以冷水6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186

    冯世纶解读:胡希恕先生对本条及五苓散的注解皆简而明,又一次论述外邪内饮的治则,宜细读。本方证应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img187

    胡希恕注:此误发里有停水人的汗,故表热不解而脉仍浮数,若烦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胡希恕按:烦渴后应有小便不利四字,不然与白虎加人参汤证将难以区别,详见上条,故略之也。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img188

    胡希恕注:伤寒,里有停水者,虽发汗汗出,但表热不解,若脉浮、微热、小便不利而烦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胡希恕按:此承前五苓散条而言,渴与不渴为五苓散证与茯苓甘草汤证的主要鉴别点,因此并列提出,以示区别,证详于前,故此略之,否则,若伤寒汗出而渴者,即以五苓散主之,不渴者,即以茯苓甘草汤主之,便不可理解了。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一两,生姜(切)三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img189

    胡希恕方解:此于桂枝甘草汤中加茯苓、生姜,故治桂枝甘草汤证且小便不利而悸烦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茯苓12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

    上四味,以冷水6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190

    冯世纶解读:茯苓甘草汤亦治外邪内饮证,故该方证当归属太阳太阴合病。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img191

    胡希恕注:中风发热,即发热自汗出的太阳中风证略词。病已六七日,虽服桂枝汤,但热仍不解而烦。有表里证者,即指有上述发热而烦的表证,又有下述饮水则吐的里证言。水停不化,故渴欲饮水;胃有停水,故水入则吐,此名为水逆,宜五苓散主之。

    胡希恕按:此亦因蓄水在里,虽服桂枝汤但表热不解,并激动里水而致水逆证,可见无论伤寒或中风,若里有停水,必须兼逐水而表始得解也。

    75.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img192

    胡希恕注:当未诊脉时,即见其人手叉自冒心,便意识到必曾发汗过多,因致心悸喜按证,因而教试令咳,而竟不咳者,更证明其两耳聋已无所闻了,故可肯定其为重发汗,津血大虚,因致其病如此也。

    胡希恕按:昔年曾亲见此证,略述始末,以供参考。日伪时期,钱商黄某,患伤寒久治不愈,最后邀我往诊,患者神昏不语,如醉如痴,饮食二便均不知,苔白厚失润,脉细数。视其服过药方,虽有辛温辛凉之差,但多属发汗之类,知为虚热重证,因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至宝丹先治沉昏,服后稍差,已知开目视人,余症仍如前,改与白虎加人参汤,神志逐有好转,但仍不欲饮食,食即欲呕,又改与小柴胡加石膏汤,诸症均好转,但其人仍痴呆,问话不知答,此时乃知耳聋无闻也,因使他续服前药,前后月余,幸得全治。

    img193

    冯世纶解读:精气夺则虚,滥用发汗药(不论辛温还是辛凉)必然造成严重后果,提示医者审证必须仔细,不可滥用发汗药。

    75(续).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img194

    胡希恕注:发汗后,胃中干,欲得饮水者,因为病人不仅在病中,尤其是汗后胃虚,宜少少与饮之,若饮水多,水停于胃,上压胸膈,阻碍呼吸,势必作喘。此即《金匮要略》所谓“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者是也。

    发汗后,病不解,仍发热,医不详审所以不解的原因,而竟以冷水灌之,则益使邪热不得外越而上壅于肺,故亦必喘。

    胡希恕按:发汗后,不是无故饮水多或以水灌之,均是承以前诸条而发挥者,故作如上解。又以水灌之,即以冷水浇身,为古时解热的一种治病方法。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img195

    胡希恕注:水药不得入口,指水和汤药不得入口,入口则吐的意思。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即上述的水逆证,此亦误发里有停水人的汗所致,故谓所治为逆。若误为表不解,拘泥于先麻黄后桂枝而更发其汗,则激动里水,必使吐下不止。

    胡希恕按:水逆更发汗,必致吐下不止,仍属水为患,书中未出方,我以为仍宜五苓散,学者试探讨之。

    76(续).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img196

    胡希恕注:反复颠倒,即辗转反侧之谓;心中懊,指心中烦闷不可名状的样子。

    大意是说,发汗、吐、下以后,津液已虚而遗热未除,攻冲头脑,遂使虚烦不得眠。若为证剧者,更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若上证,中虚而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上证,胃不和而呕逆者,宜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擘)十四个,香豉(绵裹)四合。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img197

    胡希恕方解:二物均属苦寒解热药,而有止烦的特能,合以为方,故治烦热不得眠或心中懊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栀子6克,香豉10克。

    上二味,以冷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擘)十四个,甘草(炙)二两,香豉(绵裹)四合。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img198

    胡希恕方解:于栀子豉汤中加缓急迫的甘草,故治栀子豉汤证而急迫者。条文中的少气,当指呼吸短促,实亦不外急迫为证也。

    【冯世纶推荐处方】

    栀子6克,甘草6克,香豉10克。

    上三味,以冷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擘)十四个,生姜五两,香豉(绵裹)四合。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img199

    胡希恕方解:于栀子豉汤中加大量止呕逆的生姜,故治栀子豉汤证而呕逆者。

    胡希恕按:诸栀子剂,方后均有“得吐者,止后服”的注文,但实践证明栀子诸方并非吐剂,尤其是本条所述,为发汗、吐、下后的虚烦,更无复吐之理,当是传抄有误,应去之。

    【冯世纶推荐处方】

    栀子6克,生姜15克,香豉10克。

    上三味,以冷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200

    冯世纶解读:探讨三方证的六经归属:三方药以栀子为主药,即主治阳明里热,加甘草、生姜,温中健胃,是治里虚寒,故后面两方证当属阳明太阴合病。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img201

    胡希恕注:发汗表不解,本宜桂枝汤更汗以解之,若又下之,则邪热内陷,若烦热胸中觉窒塞者,栀子豉汤主之。

    胡希恕按:此证多有,但不一定见之于发汗或下后,即烦热亦不甚明显,患者主述食道阻塞而胸中烦闷者即是。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img202

    胡希恕注:伤寒五六日,常为病传少阳的时期,少阳病不可下,今大下之,故身热不去,反使邪热内陷,而心中结痛者,为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胡希恕按:心中结痛,即心脏部感觉结痛,由此观之,则心包炎有用本方的机会了。

    img203

    冯世纶解读:栀子诸方因有“得吐者,止后服”的注文,所以后世注家未识其误,又未结合临床,因把栀子豉汤视为吐剂,如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以《内经》附会,认为:“若发汗、吐、下后,邪气乘虚留于胸中,则谓之虚烦,应以栀子豉汤吐之。”从药物看,从临床看,栀子豉汤不致吐,其治虚烦是属阳明里热,与承气汤的实烦相对而称为虚烦。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img204

    胡希恕注:伤寒在表而误下之,邪热内陷,因而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胡希恕按:本方治烦满,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虚满而不烦者有别。又大实满大便不通而烦躁者,宜承气汤以下之,则非本方所能治,须知。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擘)十四个,厚朴(炙,去皮)四两,枳实(水浸,炙令黄)四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img205

    胡希恕方解:栀子解热烦,厚朴、枳实消胀,三药协力,故治心烦闷、腹胀满而卧起不安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栀子6克,厚朴12克,枳实10克。

    上三味,以冷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206

    冯世纶解读:胡希恕先生已指明,本方与小承气汤仅大黄之差,故本方证当属阳明里热证。

    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img207

    胡希恕注:伤寒本不宜下,而以丸药大下之,更属非法,身热不去、微烦者,虚热而烦为栀子证。大下伤中,当有或呕或利的症状,因以栀子干姜汤主之。

    胡希恕按:方中伍以干姜,当有下利或呕之症,此辛苦合用,亦有泻心汤的方义。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擘)十四个,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img208

    胡希恕方解:此于栀子豉汤中去香豉加干姜,故治身热微烦而呕逆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栀子6克,干姜6克。

    上二味,以冷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209

    冯世纶解读:本方主治里为上热下寒之证,六经归属当为太阴阳明合病。

    81.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img210

    胡希恕注:栀子为消炎解热药,故凡以栀子为主的配剂,若病者久有微利,乃属虚寒,慎不可与服之。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img211

    胡希恕注:太阳病,心下有水气,若不兼驱其水,虽发汗出而表不解,故其人仍然发热。水停心下,则心下悸;水上犯,则头眩;至于身动、振振欲擗地者,正如《金匮要略》所谓“其人振振身剧,必有伏饮”者是也,宜以真武汤主之。

    胡希恕按: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只起则头眩,而真武汤证,头无时不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只身为振振摇,而真武汤证,身动、振振欲擗地。前者水气轻,还未陷于阴证,而此者水气重并已陷于阴证了。

    【真武汤方】

    茯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img212

    胡希恕方解:既以茯苓、白术利水于下,又用生姜散饮于上。附子振兴沉衰,与茯苓、白术为伍且治湿痹。芍药缓拘急并治腹痛。故此治心下有水气、小便不利而陷于阴证者。若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或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腹痛下利或呕者,均其候也。

    【冯世纶推荐处方】

    茯苓12克,芍药10克,生姜15克,白术10克,炮附子15~30克。

    上五味,以冷水8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213

    冯世纶解读:胡希恕先生谓本方为治心下有水气而陷于阴证者,阴证是在表还是在里,还是在半表半里?未明确,即未明确六经归属。

    解读本条,必须联系第28条和第316条,即原是太阳病兼有水饮之证,胡希恕先生反复强调:治不兼驱水而但发汗,使津液大虚而陷于阴证。这时判断证是否在表,要看具体症状,第28条的“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本条的“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第316条的“少阴病,二三日不已”都是说有表不解。本条的表证因汗出多而陷于阴证,即呈少阴表证,故解表仅能微发汗,同时必用附子强壮沉衰,故治疗不能用麻黄、桂枝发大汗,只得用生姜小发汗,并佐以附子强壮发汗,解少阴之表。同时因有心下悸、头眩、小便不利等症,为里有寒饮,即属太阴,治用茯苓、白术佐附子强壮利水,故本条之方证,即真武汤证,可明确为少阴太阴合病证。

    83.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img214

    胡希恕注:咽喉干燥者,为津虚内热之候,发汗则伤津助热,故不可发汗。

    84.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img215

    胡希恕注:久患淋病的人,谓为淋家。淋家则津液虚、组织枯燥,再发其汗,则必便血,所谓夺汗者亡血是也。

    8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img216

    胡希恕注:疮家久失脓血,虽有外邪身疼痛,但亦不可发汗,汗出益损其津血,组织枯燥,则必痉。

    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img217

    胡希恕注:久病衄血,谓为衄家。衄家血亡于上,汗出则头部津血益少,血不充于面,则额上陷;脉失柔润则急紧;血不足以荣养目系,故直视不能眴;心血不足,故烦躁不得眠。

    87.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img218

    胡希恕注:素有吐血、便血以及外伤大出血者,皆得谓为亡血家。亡血者,多虚、无汗,故不可发汗,若强发亡血家的汗,势必使其虚极而陷于阴寒,则必寒栗而振也。

    88.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img219

    胡希恕注:久患自汗、盗汗之人,谓为汗家。汗家津液素虚,若重发其汗,更使津虚血少,必致心气不足、恍惚心乱;尿道失润,故小便已而阴疼,可与禹余粮丸。

    胡希恕按:禹余粮丸方失传。

    89.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img220

    胡希恕注:病人里有久寒,复发其汗,虚其胃则益冷,蛔被寒迫而上于膈,故必吐蛔。

    胡希恕按:以上7条,详述发汗的禁忌,须记。

    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img221

    胡希恕注:本当发汗从外以解的病,而反从里以下之,此为施治之逆;若先发汗以解表,后审其里有未和而下之,则治不为逆。本当自里以下的病,而反自表以发汗,此为施治之逆;若先下之以治里,而后审其外有不和,而微汗之,则治不为逆。

    胡希恕按:先汗后下的病常有,为太阳阳明并病,而表未罢者,须先解表,而后议下。但先下后汗的病很少见,即仲景书中亦无此例,假如表里并病,而虚寒在里者,虽有表证,但当先救里而后治表,此确多有,仲景书中亦颇常见,或本先下之为本先温之的传抄之误,亦未可知。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img222

    胡希恕注:清谷,即下完谷不化的粪便。清便自调,即正常大便。太阳伤寒,本当发汗,而医反下之,因此继下药之后,续得下利、清谷不止。此已转变为虚寒在里的太阴重证,虽身疼痛,表证还在,但亦宜急救其里,而后再治身疼痛,待里已治,而清便自调者,即当急救其表。救里宜用四逆汤,救表则宜桂枝汤。

    胡希恕按:表里并病,若里虚寒,宜先救里,而后治表,此为定法,须记。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img223

    胡希恕注:病发热,头痛,脉反沉,为少阴病麻黄细辛附子汤证。若不差,谓服麻黄细辛附子汤后,脉沉、身体疼痛还不愈也。不过此身疼痛,乃沉寒在里,气血郁滞所致,已不得看作表证,故谓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胡希恕按:身体疼痛为桂枝汤证和四逆汤证的共有症,但桂枝汤证脉必浮,而四逆汤证脉必沉,故亦不难分辨。

    img224

    冯世纶解读:本条可宜与少阴病篇的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互参,更能加深理解。

    93.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img225

    胡希恕注:头如戴物谓为冒,即俗所谓头沉且昏晕也。

    太阳病,当发汗以解表,医竟下之以攻其里,故病不愈。设表不解,法宜桂枝汤汗以解之,而复以麻黄汤大发其汗,以此表里俱虚,虽幸表解,但由于汗下失法,津液大量亡失,故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为津复表和故也。若审其里有未和而大便难者,然后与调胃承气汤再下之。

    胡希恕按:此皆汗下失法,虽幸病解,但津液亡失太多,因致贫血性的冒眩状,待津液复表自和而汗出,此冒亦自解,所谓冒家喜汗出者是也。不是教人再发汗,切勿弄错。由于津液亡失,则胃中干,大便难,此二症常同时发生。冒愈后,若里未和则可以与调胃承气汤下之。

    img226

    冯世纶解读:这里要深刻理解胡希恕先生的按语,曰:“待津液复表自和而汗出,此冒亦自解,所谓冒家喜汗出者是也。不是教人再发汗,切勿弄错。”知此,方能理解以后诸多条文。如有的人认为小柴胡汤是发汗剂,是据第101条、第149条有“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和第230条有“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这样始终理会,可知小柴胡汤是和解剂而不是发汗剂。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img227

    胡希恕注:太阳病未解,即承上条,言先下后汗而太阳病还未解也。脉沉取以候荣,因谓为阴;脉浮取以候卫,因谓为阳。诊脉的阴阳虽均较弱,但彼此相当,为荣卫自调之象,法当自汗而解。振栗即所谓战汗,亦瞑眩的一种状态,由于津虚脉弱,欲自解者,必先振栗而后汗出而解也,言外不必用药。

    卫缓则为中风,故但阳脉缓弱者,为病仍在外,宜先使其汗出而解,言外当与桂枝汤。

    荣缓则为亡血,亦津液亡失之应,胃中干则不和,故但阴脉缓弱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胡希恕按:脉有以尺寸的上下分阴阳者,亦有以浮沉的内外分阴阳者,本条脉法即取后者。阴阳俱停的停字,可作均当解,即脉的阴阳彼此均等,并无大小强弱分别的意思。停既不是指脉象,而下之阳脉微和阴脉微的微字,亦不是指脉象,乃就脉的阴阳比较说的,其实是指脉缓弱这一类,若真脉微便不可再汗、再下了。又太阳病未解,是承前条下汗之后而太阳病还未解,否则未解二字等于赘瘤,有何取意?

    img228

    冯世纶解读:关于脉阴阳俱停,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均停解,以成无己为代表,方中行、喻嘉言、张隐庵、张令韶、柯韵伯、尤在泾、陈修园、魏念庭等皆宗其说;一是作停止解,以程郊倩为代表,钱天来、吴谦、陈亦人等宗其说。一些注家作停止解,或“脉隐伏不出,诊之不得”解,欠妥。脉伏诊不到,还是太阳病吗?能汗出而解吗?值得商讨。对本条的注解,胡希恕先生曾多次修改,以上是最后的修订。胡希恕先生以文字功夫见长且全面理解条文,因此注解本条恰切。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img229

    胡希恕注:太阳病,发热汗出,其脉阳浮而阴弱,故谓此为荣弱卫强,卫强(浮)则不固,荣弱则不守,此所以自汗出也,此为中风证,故谓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胡希恕按:前于太阳中风条中谓阳浮而阴弱,与此所谓荣弱卫强为互词,正是承上条以说明脉的阴阳诊法,不然证治已见于前,重出于此,有何意思?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img230

    胡希恕注:无论伤寒或中风,往往于五六日时,即传于少阳而发柴胡证。邪在半表半里,时近于表则恶寒,时近于里则发热,以是则往来寒热;邪热郁集于胸胁,故胸胁苦满;波及于头脑,则精神嘿嘿而不欲饮食;侵及心脏,则心烦;激动里饮,则欲呕;或未及于心则只胸中烦;胃无饮则不呕;或胃中干则渴;或涉及于肠则腹中痛;或涉及肝脾则胁下痞硬;或涉及心肾则心下悸、小便不利;或心下有水气,则不渴而身有微热;或涉及于肺则咳,以小柴胡汤主之。

    胡希恕按:半表半里是诸脏器所在地,故邪热郁集于此体部,则往往导致不同脏器发病,因而有或以下之诸多不定的症状。不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四者,为小柴胡汤应用的主症,依主症而用之,不问或以下诸症如何,均无不验。

    img231

    冯世纶解读:有的版本,小柴胡汤方药在本条重出,并在煎服法后有加减说明,多不合理,恐为后人所加,本书不再录载。

    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img232

    胡希恕注:伤寒病初作,则邪气交争于骨肉,此即太阳病的一段病理过程。气即精气(统气血而言),若精气已不足拒邪于外,则退而卫于内,因致体表血弱气尽,而腠理遂开,邪气因入,则邪气又与正气相搏于胁下,因而胸胁苦满,这就进入少阳病的病理阶段了。

    正邪分争,即正邪相拒的意思,时而正进邪退,近于表则恶寒,时而邪进正退,近于里则发热,以是则往来寒热,争则寒热作,不争则寒热止,以是则休作有时。邪热郁滞于胸胁,故嘿嘿不欲饮食。半表半里为诸脏器所在之处,本来脏腑相连,邪热因亦必干于胃肠而腹中痛。邪热高处于胃之上,而痛又作于胃之下,故使呕也,宜小柴胡汤主之。若服小柴胡汤后,上证解而渴者,此又转属阳明病了,应依治阳明病的方法治之。

    img233

    冯世纶解读:“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之句不可等闲视之,日本“小柴胡汤副作用引起死亡”事件的教训,其主因是有地滋等,只重视西医理论,不重视中医理论,尤其是不重视经方的方证,即没有了小柴胡汤方证,还让人长期服用小柴胡汤,造成了不良后果。

    98.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img234

    胡希恕注:得病六七日,病常传于里,今脉浮弱、恶风寒,表还未罢。脉迟、手足温,是已系在太阴,而医反二三下之,益虚其里,故不能食。外邪内陷,结于胁下,则胁下满痛;湿热不得外越,故面目及身黄;颈项强为外未解;小便难、渴欲饮水而呕者,此为水逆,乃里虚湿盛的黄疸证,宜茵陈五苓散逐湿以驱黄,柴胡汤不中与之也。若误与柴胡汤复除其热,则寒湿下注后必下重(脱肛),胃虚多寒,故食后当哕也。

    胡希恕按:胁下满痛、颈项强,本有柴胡证,但小便难、渴欲饮水而呕者,乃五苓散所主的水逆证,柴胡汤不中与者,即指此证而言,此与表证里有停水而小便不利者必须利水是同一道理。不过服五苓散后,柴胡证仍在者,仍可与柴胡汤,或用茵陈五苓散与小柴胡汤合方亦无不可。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img235

    胡希恕注:伤寒四五日,常为自表传里或半表半里的时期。身热、恶风,为太阳病未罢;脖子的两侧为颈,后则为项,颈强属少阳,项强属太阳;胁下满为少阳证;手足温而渴属阳明证,此乃三阳并病之类,依法当取少阳治之,以小柴胡汤主之。

    胡希恕按:三阳并病,应从少阳治之,此亦定法。感冒或流感,发汗后不解,多现此证,屡以小柴胡汤加石膏治颇验,学者试之。又此与上条证颇相似,之所以宜于此而不宜于彼者,只在上条并发水逆之证,辨证用药一点大意不得,稍有马虎便易弄错,读者必须于此等处用心细研。

    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img236

    胡希恕注:浮取脉涩,谓为阳脉涩。沉取脉弦,谓为阴脉弦。涩主血少,弦主寒盛。今伤寒脉浮涩沉弦,为津血外虚,寒盛于里之候,依法当腹中急痛,因先与小建中汤以治腹急痛。服后不差者,即未痊愈之意,以少阳病亦有此脉,盖此为太阳少阳并病而又里虚有寒为证,服小建中汤只治其半,故再与小柴胡汤以解少阳之邪,则当全治矣。

    胡希恕按:脉浮涩而沉弦,为小建中汤与小柴胡汤共有的脉,故此腹中急痛,半属于小建中汤证,半属于小柴胡汤证。先与小建中汤,亦先救里而后解外的定法,非是先试之以小建中汤,不愈,而又试之以小柴胡汤也。

    【小建中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切)三两,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img237

    胡希恕方解:此于桂枝汤中倍增芍药,更加大量温中补虚的胶饴,芍药治腹中拘挛痛,但芍药微寒,因此用大量甘味的饴糖来补中缓急制寒,故治桂枝汤证且中虚有寒而腹中急痛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桂枝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芍药18克,生姜15克,饴糖50克。

    上六味,先以冷水700毫升浸泡前五味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加入饴糖25克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238

    冯世纶解读:小建中汤是由桂枝汤加芍药再加饴糖而成,故理解本方证要着重于对芍药和饴糖的认识,胡希恕先生在注解桂枝加芍药汤证时指出:“太阳病误下之,引邪入里,而腹满为实满,痛为实痛。”即为太阳阳明合病证。桂枝汤加芍药再加饴糖而称为小建中汤,是因大量饴糖治中虚有寒而腹中急痛者,故其适应证为太阳太阴合病证。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img239

    胡希恕注:无论伤寒或中风,若有柴胡证,但见其四主症中一症便是,而不必四症俱备。

    胡希恕按:所谓一症,即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四症中的一症,不过有此一症,仍须参照其他脉证而确认为柴胡证者,乃可与柴胡汤。所谓不必悉具,即不必限于四症俱备之意,详参相关各条证治,便知其意。

    101(续).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img240

    胡希恕注:凡宜与小柴胡汤的病证,而误以他药下之,若柴胡证未因误下而罢者,还与柴胡汤,其人必先蒸蒸然热和战栗而寒,而后则发热汗出而解。

    胡希恕按: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即服本方后的瞑眩状态。

    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img241

    胡希恕注:血少心气虚则悸,外不得解则烦,小建中汤内能补虚,外能除邪,故主之。

    img242

    冯世纶解读:本条即不可发汗,需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而愈的诊治例子,与第49、50条互参,更能理解条文精神。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img243

    胡希恕注:过经,谓病已过入他经的意思,实即传变之谓。

    太阳病十余日,已内传少阳而见柴胡证,医未用柴胡汤而反二三下之,若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还幸未因误下而成坏病,因先与小柴胡汤;若呕不止、并心下有急结感而郁郁微烦者,此因病已半并于里,故未全解也,再与大柴胡汤下之,即愈。

    胡希恕按:热激里饮则呕,与小柴胡汤即治。若大便不通,气不得下而逆上亦呕,则非小柴胡汤所能治,故需大柴胡汤下之则呕始平。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洗)半升,生姜(切)五两,枳实(炙)四枚,大枣(擘)十二枚,大黄二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img244

    胡希恕方解:病初传少阳,势需人参、甘草补中益气,既防邪侵及里,又助正以祛邪于外。但已并于阳明里,则需大黄兼攻里,人参之补,甘草之缓,反非所宜,故去之,此大小柴胡汤之所以用药不同,而主治各异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冯世纶推荐处方】

    柴胡12~24克,黄芩10克,芍药10克,半夏15克,生姜15克,枳实10克,大枣4枚,大黄6克。

    上八味,先以冷水8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

    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img245

    胡希恕注:胸胁满而呕,为少阳柴胡证;日晡所发潮热,为阳明里实证;但其人不久而又微利,真乃咄咄怪事,此本少阳阳明并病,为大柴胡汤证,即便服大柴胡汤,亦不会遗有下利,今反下利者,当是由于用了其他丸药非法攻下所致,今虽潮热,里实未去,但由于微利,大柴胡汤已非所宜,须先与小柴胡汤以解少阳之外,再与柴胡加芒硝汤兼攻阳明之里。

    胡希恕按:对阳明来说,则少阳为外,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是先解胸胁满而呕的少阳证,不是解什么太阳在外之邪。

    【柴胡加芒硝汤方】

    柴胡二两十六铢,黄芩一两,人参一两,甘草(炙)一两,生姜(切)一两,半夏(洗)二十铢(本云五枚),大枣(擘)四枚,芒硝二两。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img246

    胡希恕方解:此于小柴胡汤中加通便下热的芒硝,故治小柴胡汤证而有潮热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柴胡12~24克,黄芩10克,人参10克,炙甘草6克,半夏15克,生姜15克,大枣4枚,芒硝10克。

    上八味,先以冷水800毫升浸泡前七味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冲入芒硝5克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247

    冯世纶解读:柴胡加芒硝汤治小柴胡汤证而热实于里,从六经分析当属少阳阳明合病证。

    小柴胡汤方证与柴胡加芒硝汤方证分内外,称麻黄汤谓为

    解表,桂枝汤谓为解外,是经方特有的病位概念,皆属于八纲概念,可知经方的病位概念不是脏腑经络概念,而是来自八纲,是由方证积累,渐渐以八纲分类产生的。

    105.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img248

    胡希恕注:伤寒十三天,病已传里为阳明病,而发谵语者,因为里有实热也,本当以承气汤下之。阳明病若小便利者,则大便当硬,今其人反而下利;阳明病脉大,今脉反调和,因此可知医必以丸药下之,以治之不当,不但病未解,而且有以上矛盾的脉证发生。若真里虚自下利者,则脉当微,而手足当冷,今反和者,则利非自利,而谵语自属内实,以调胃承气汤主之。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img249

    胡希恕注:太阳病不解,传里多为胃家实的阳明病,然亦有热结于小腹的瘀血证者。热结膀胱,指瘀血合热结于膀胱部位。其人如狂,谓其精神错乱有如发疯,此亦瘀秽的血合热上犯头脑所致。血自下,下者愈,谓此证亦有血自下而愈的,如果其血不自下,或血虽自下而不尽,病不自愈者,则须用药攻下之。不过表证还在者,尚不可攻,当先依法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胡希恕按:素有瘀血潜伏体内,一旦遭受外感,往往发作本方证,并由本条其人如狂说明,精神病的患者大多属于瘀血证,尝以本方或桂枝茯苓丸合用大柴胡汤治愈者多矣,但治狂不治癫,读者试之。

    【桃核承气汤方】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二两,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img250

    胡希恕方解:此于调胃承气汤中加驱瘀血的桃仁和治上冲的桂枝,故治调胃承气汤证且气上冲而有瘀血者。其人如狂,少腹急结,即其候也。

    【冯世纶推荐处方】

    桃仁10克,大黄12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芒硝10克。

    上五味,先以冷水600毫升浸泡前四味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冲入芒硝5克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251

    冯世纶解读:胡希恕先生明确指出:热结膀胱,是说热与血结于膀胱部位,而并不是膀胱有病。诸家谓太阳腑证,值得商讨。

    探讨本方证六经归属:本条文中有“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的说明,似是说已无外证纯属阳明,但以药测证,桃核承气汤中有调胃承气汤和桂枝甘草汤,故从方药组成看当有解外作用。既然说外解已,为什么还用桂枝、甘草解外?其一,胡希恕先生于方解中谓“治上冲的桂枝”,上冲即代表外未解,故以桂枝、甘草解外。此理可证于前第15条,曰:“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是说病还在表、在外;其二,第27条有“不可发汗”,却用发汗的桂枝二越婢一汤,不是说无表证不能发汗,而是说有表证不可大发汗。由此可证桃核承气汤中的桂枝有解外作用,故本方证当属太阳阳明合病证。

    还要强调一下,由本方证可知:桂枝茯苓丸、柴胡桂枝干姜汤、乌梅丸等方中的桂枝皆有解外作用。更进一步说明的是,桂枝在柴胡桂枝干姜汤、乌梅丸中尚有引邪外出的作用,将在各方证中详解。

    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img252

    胡希恕注:伤寒八九日,常为病传入少阳而现柴胡证的时期,医不详查而误下之。今胸满而烦,柴胡证还未罢,热伴冲气以上犯,故烦且惊;水不行于下,则小便不利;热结于里则谵语;湿郁于外,则身尽重而不可转侧,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胡希恕按:在少阳病篇有“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的说明。由本条之胸满烦惊可知为误下少阳柴胡证的结果。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洗)二合半,大黄二两,牡蛎(熬)一两半,大枣(擘)六枚。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碁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img253

    胡希恕方解:此于小柴胡汤中去甘草,而加治气冲的桂枝、利水的茯苓、通便的大黄、镇静逐痰以止惊悸的龙骨、牡蛎、铅丹,故治小柴胡汤证二便不利、谵语烦惊、身重不可转侧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柴胡12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黄芩10克,生姜15克,人参10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半夏15克,大黄6克,大枣4枚。

    上十一味,先以冷水8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254

    冯世纶解读:胡希恕先生指出:本方证为柴胡证未罢,又见热结于里,湿郁于外,可知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合病证。

    108.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img255

    胡希恕注:腹满、谵语,为阳明里实证。寸口脉浮而紧,为太阳伤寒脉,此为表里俱实的二阳并病。谓为肝乘脾,不可解。

    109.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img256

    胡希恕注:伤寒发热,啬啬恶寒,为邪在表。大渴欲饮水,为里有热。饮水多,其腹必满,若自汗出,则表当解。小便利,则热随饮去腹满亦当自消,故谓其病欲解,此亦二阳并病之属。谓为肝乘肺,不可解。

    胡希恕按:以上二条,《医宗金鉴》谓似有遗误,可信。

    img257

    冯世纶解读:本条条文有遗误,《医宗金鉴》已作证,经方的六经来自八纲,不用五行,肝乘脾、肝乘肺为五行家言,可知为后人加入。

    110.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img258

    胡希恕注:太阳病二日,一般不躁,今里有热汗不出,故反躁。本宜兼里热的大青龙汤以发汗,而反用火以熨其背,而逼取大汗出,以是则火热入胃,胃中水竭,势必致躁烦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乃一倒插笔,意是说,此病需十余日后,津液复、胃气和,且必发作振栗、战汗和自下利的瞑眩状况,乃能自愈。以下仍继续说明证候。

    由于胃中水竭,阳明内结津液不布于下,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者,热壅于上而阳绝于下也;大便硬者,小便当数,今由于津液内竭,则小便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即上之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头卓然而痛,亦发作的瞑眩症状;其人足心必热,为津液复、胃和、谷气下流的征验,故病得愈。

    胡希恕按:此言火劫大汗出,因致火热入胃,胃中水竭证。

    111.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img259

    胡希恕注:太阳中风证,本宜桂枝汤以解肌,而医反以火劫发其汗,邪风更被火热,迫使血气流溢,失其常度。风火均属阳,因谓两阳相熏灼,而使其身发黄色;火亢盛于上,逼血妄行则欲衄;水竭于下无以为溺则小便难;气血俱虚竭,身体则枯燥,热亢津虚,故只头汗出,颈以下则无汗;阳明内结,故腹满微喘;火气上炎,则口干咽烂;或屎成硬,则不大便,而久则谵语,甚者气逆至哕;手足躁扰不宁、捻衣襟摸床沿,更属意识丧失的恶候,若津液有所恢复,而小便利者,其人还可救治,否则不堪设想了。

    胡希恕按:此承上条申明火劫发汗的非治,并最后提出小便利者其人可治,以示治病须顾虑津液亡失的要旨,或存或亡,生死所关,医者不可不知。

    112.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img260

    胡希恕注:伤寒脉浮,本宜麻黄汤以发汗,而医竟以火迫使大汗出,以火助热而又大量亡其津液,则必致惊狂、卧起不安的剧变,宜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胡希恕按:伤寒本属表实热证,以火助热邪因更甚,津液大量亡失,导致气冲饮逆,此奔豚惊狂之所以作也。本方能治火劫的逆治证,故特名之为救逆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牡蛎(熬)五两,蜀漆(洗,去腥)三两,龙骨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img261

    胡希恕方解:于桂枝去芍药汤中加祛胸中痰结的蜀漆和镇惊悸的牡蛎、龙骨,故治桂枝去芍药汤证而胸腹动悸、惊狂不安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蜀漆10克。

    上七味,先以冷水8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262

    冯世纶解读:对本条的亡阳,胡希恕先生注解为亡津液,是经方的独特概念。对癫狂的论述,《内经》与《伤寒论》截然不同。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曰:“诸躁狂越,皆属于火。”《难经·二十难》曰:“重阳者狂,重阴者癫。”《素问·脉解篇第四十九》曰:“所谓甚则狂颠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颠疾也。”即把狂的成因,主要归结为火热、重阳。而本条论述为亡阳,从中可窥探两者理论体系的不同。

    本方证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113.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img263

    胡希恕注:病亦发热恶寒而无汗,形同伤寒,但按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为津液内虚,故其人必渴。津虚更不可以火劫逼汗,若被火,则胃中燥,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只宜轻药解之,当使其微汗则愈。

    胡希恕按:仲景虽未出方,但已明示治法,读者试参阅桂枝二越婢一汤条,便知注家所见之误。

    img264

    冯世纶解读:这里的“注家所见之误”,胡希恕先生主要是指后世有的注家认为“弱者必渴”“弱者发热”是“温病表证与伤寒的鉴别”,他们对经方的伤寒和温病的概念皆不清,对第27条亦就难于理解。

    114.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img265

    胡希恕注:火熏亦古人的一种劫汗法,与如今的火炕、温覆使汗出类同。

    太阳病,以火熏之,若不得汗,则邪热不得出,因火反盛,故其人必躁。太阳病期间而不解者,传里势必便血,此因火攻所致,故名之为火邪。

    115.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img266

    胡希恕注:脉浮热甚,宜适证选用石膏配伍的发汗剂解之,而医反灸之,不知此本表热实证,而实证以治虚寒的方法灸之,邪无从出,反因火而动,上炎伤肺,势必咽燥吐血。

    116.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img267

    胡希恕注:微数为虚热的脉应,虚热者更不宜灸,因火亦为热邪,热以济热,则必使人烦逆。本来津血虚,以火灼津液益使其虚,故谓为追虚;本来邪热实,以火助热更增其实,故谓为逐实。其结果必使血散脉中而后已。要知灸火的气势虽微,但乘虚内攻确实有力,终必至热亢津竭,而使其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116(续).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img268

    胡希恕注:脉浮为病在表,宜汗以解之,若用火灸之,则邪无从出,反因火而益盛,故表不得解。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者,即由于不得汗出,则邪郁集于体表的水分乃重着于腰以下而为痹,此虽同湿痹,但因火所致,故名火逆。欲自解者,即指灸后的重痹言;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者,此亦阳气重于表,欲汗解而必发瞑眩,此烦即瞑眩的轻者。何以知之?因脉仍浮,故知其必汗出解也。

    117.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img269

    胡希恕注:本当汗出而解的太阳病,而以烧针令其汗,乃非法的治疗,若不慎针处被寒(即感染),因致红肿如核者,更必导致奔豚的发作,而为气从少腹上冲心的证候,宜灸其核上各一壮,以治针处肿赤,另与桂枝加桂汤,治奔豚并亦解外。

    胡希恕按:奔豚即气上冲剧烈者,乃一种发作的神经证。《金匮要略》谓“奔豚病,皆从惊恐得之”。此之所谓惊恐,不是指来自可惊可恐的外界的刺激,而是指发惊发恐的自身神经证。若瘀血、痰饮诸病均可致惊恐的发作,尤其是非法的治疗,更易使之发惊恐,例如“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又如“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奔豚病,即常在此惊恐神经证的基础上而发生的,本条的烧针令其汗,亦正犯太阳伤寒加温针的逆治,再加针处感染,更给神经以猛烈的刺激,未有不使其惊发者。另由于烧针劫汗太过,更易导致急剧的气上冲,所以必发奔豚也。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去皮)五两,芍药三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img270

    胡希恕方解:于桂枝汤中加重其用量,故治桂枝汤证而气上冲剧甚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桂枝15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

    上五味,先以冷水6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118.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img271

    胡希恕注:如前所述的火逆(第116条)证,病仍在表,即不自愈,亦宜汗解,下之已误,烧针再误,故病不解,而更烦躁不安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胡希恕按:此烦躁亦惊狂之渐,故用桂枝、甘草以解外,加龙骨、牡蛎以治烦惊。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去皮)一两,甘草(炙)二两,牡蛎(熬)二两,龙骨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img272

    胡希恕方解:此于桂枝甘草汤中加龙骨、牡蛎,故治桂枝甘草汤证且胸腹动悸而烦躁不安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桂枝6克,炙甘草1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

    上四味,先以冷水6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273

    冯世纶解读:本方证属太阳阳明合病。

    119.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img274

    胡希恕注:温针即烧针,为以火劫汗最剧烈者。伤寒表实,加温针迫使大汗出,势必亡阳而使惊也(可与第112条互参)。

    120.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img275

    胡希恕注:太阳病在表,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若病自解,则脉应和,今关上脉细数,为胃虚有热之象,此由于医之误吐,使邪热内陷,故表证罢而胃不和也。若近一二日吐之者,胃气尚难自复,故腹中饥而口不欲食;若前三四日吐之者,胃气可稍差,但热不除,故不喜糜粥,而欲食冷食,因热壅于里,即冷食亦不能久留,终不免朝食则暮吐。此虽形似胃反,而实是医之误吐所致,不过此乃误吐的轻证,故谓此为小逆。

    121.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img276

    胡希恕注:太阳病,宜汗不宜吐,而医误吐之,太阳病本当恶寒,今吐后反不恶寒者,以外邪内陷表证已罢也;不欲近衣者,则为热在里也,此因误吐,病已转属阳明病的内烦了。

    胡希恕按:吐则胃中虚,表邪乘虚而入里转属阳明病。上条证较轻,而本条则较重,但均宜调胃承气汤,不可不知。

    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img277

    胡希恕注:诊病人脉数,数为热,热则当消谷引食,今不能食而反吐者,此发汗太过,因致阳气微于外,膈气虚于内,邪气乃乘虚而入,脉乃数,数为外入的客热,热不在胃,故不能消谷,以胃中虚有冷饮,故吐也。

    胡希恕按:发汗太过,精气亡于外,膈气虚于内,亦可使病传少阳,本条即暗示呕而发热的柴胡证。

    12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调胃承气汤。

    img278

    胡希恕注:温温,同愠愠,即心中烦恼状。

    太阳病十余日,表证已罢,其人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有似传入少阳柴胡证,但柴胡证大便不应溏,今大便反溏,而且柴胡证胸胁满而腹不满,若谓大便溏、腹微满则已转属太阴病,但太阴病则不应有郁郁微烦的里热证候,如此错综复杂的病,必是其人先于此时用过极吐下的药物所致无疑,果如此,则可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之。但此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微溏,为极吐下后,胃气不和的结果,而非柴胡证,所以知其极吐下者,以呕的情况,故知之也。

    胡希恕按:无论误治与否,吐后胃不和,呕不欲食为常,与调胃承气汤以和胃气,亦是常规。胸中痛为吐后食道被伤,若非极吐,则不至此。

    124.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img279

    胡希恕注:太阳病六七日,常为病自表传里的时期,表证仍在,即指头痛、发热等症还在的意思。里有所结则脉微而沉,结胸常见此脉,但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当是热合血瘀结于下焦,如是则少腹当硬满,若更审得小便自利者,则为瘀血无疑,下血即愈,抵当汤主之。

    胡希恕按:素有瘀血潜伏于体内的人,往往由于外感续使邪热瘀血结合而发病。“所以然者”以下十五字,可能是后人注文,无何深意,可置之。本条所述与桃核承气汤证亦相似,但前只有少腹急结,而此则少腹硬满;前者有血自下,而此则非攻不下也。可见瘀血的为期较近,证较轻而易于攻下者,宜桃核承气汤;若瘀血已陈久,牢固难攻的重证,则宜抵当汤。

    【抵当汤方】

    水蛭(熬)、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桃仁(去皮尖)二十个,大黄(酒洗)三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img280

    胡希恕方解:水蛭、虻虫均为有力的驱瘀药,合以桃仁、大黄,故治较陈固的瘀血证而大便不通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水蛭10克,虻虫10克,桃仁10克,大黄10克。

    上四味,先以冷水6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200毫升,温服100毫升,大便通下则停服余药,大便不通,继服余药。

    img281

    冯世纶解读:本方证属阳明挟瘀证。

    125.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img282

    胡希恕注:太阳病,身黄,即有太阳病的外观,而同时有发黄疸之谓,但脉不浮而沉结,则病不在表而在里。少腹硬,即少腹硬满的简词,若少腹硬满而小便不利者,为湿热在里的黄疸病,则与瘀血无关;若少腹硬满而小便自利,并其人如狂者,则为瘀血证甚明,故以抵当汤主之。

    胡希恕按:依本条所述,则黄疸亦有瘀血所致者,脉时一止而复来者,谓为结,此脉确多由于瘀血的关系,一般以大柴胡汤证合桂枝茯苓丸证或桃核承气汤证为多,须注意。

    126.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img283

    胡希恕注:形似伤寒无汗而有热,若因蓄水所致则少腹满,应小便不利,而今小便反利者,则非有蓄水,而有蓄血之为病也,故当下其血,宜用抵当丸。不可余药者,谓宜连滓服。

    胡希恕按:里有停水和瘀血,均可使表里不除,二者均有少腹满为候,须以小便不利或自利辨之。本条所述亦陈久性的瘀血证,以无如狂的急剧证,因用丸而不用汤。

    img284

    冯世纶解读:对不可余药,胡希恕先生解说有二,即一为不可用其他祛瘀药;二为连滓服。后者见于三个笔记。胡希恕先生后期做连滓服解,可能是与以丸剂服有关。在方解中已说明:“此虽谓丸,但亦水煎,惟量小。”即服不足四分之一的汤剂。

    【抵当丸方】

    水蛭(熬)二十个,虻虫(熬,去翅足)二十个,桃仁(去皮尖)二十五个,大黄三两。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img285

    胡希恕方解:此虽谓丸,但亦水煎,惟量少,故治抵当汤的轻证或不宜猛攻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水蛭3克,虻虫3克,桃仁6克,大黄6克。

    上四味,先以冷水3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分钟,取100毫升温服,大便通下,或见黑便,止后服。若大便不通者,则重新煎一剂服。

    127.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img286

    胡希恕注:太阳病的停水证,亦有不同,如小便频利,而水不停于下,但以嗜饮无度,停蓄胃中,则必心下悸,若小便少者,则又必水停膀胱,而苦里急也。

    胡希恕按:水停于里,常使外有郁热,因以太阳病冠之。小便利和小便不利均是里有留饮的证候反应。胃有留饮则心下悸;膀胱蓄水则少腹里急,为留饮所在部位的证候。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小结太阳中篇至此结束,首先出示太阳病无汗,即伤寒这一类型的发汗剂,有葛根汤、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等,它们均是以麻黄为主药的配方,而宜于太阳病无汗的表实证,但各有其固定的适应证,若用得其反,不但无益,而且有害,故必须细心对照地加以体会,要使心中有数才好。随后又详就桂枝汤和麻黄汤分述其不同应用。桂枝主表虚,麻黄主表实,究竟其虚实的本质是什么?亦必须通过它们的证和治,才能得到答案。中间大段是泛论汗、吐、下,用之不当,均足使亡血、亡津液,其结果可致为病变化多端,并相应地提出救治之方,若干姜附子汤、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桂枝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芍药甘草附子汤、茯苓四逆汤、调胃承气汤、五苓散、茯苓甘草汤、栀子豉汤、真武汤等均属之,以上诸方,虽是为救误而出,但中医讲求辨证施治,我们要通过条文,透视其适应证,凡有是证,即可用之,不必限于或汗或下的误治后也。另又论述小柴胡汤及其加减方证,此本属于少阳病,为了阐明正邪交争这一病理关系,藉病传少阳的过程来讲,显得分外生动,易于理解。桃核承气汤,本应列于阳明病篇,但瘀血证的发作,常出于太阳病期间,应急制变,因亦提出在前。以火劫汗,为太阳病所最忌,无论中风和伤寒均当禁用。被火变证亦多,并亦出示救治用方数则,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加桂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不过此和诸方一样,亦不要视作被火救误的专方。最后又出治瘀血证的抵当汤丸,宜与桃核承气汤条前后互参,以探索其不同的应用证候。里有瘀血或停水均可致表热不除,二者均有少腹硬满,常以小便的利否辨之,对于治疗颇关重要。至于发汗禁忌诸条,均极重要,更须一一记熟。

    img287

    冯世纶解读:本次修订至此始悟:发汗禁忌为何在太阳中篇提出?细读胡希恕先生小结可知,本篇集中讲有关伤寒的发汗剂,即葛根汤、麻黄汤、大青龙汤等,这些都属大发汗的方剂,伤寒重证、必适证用之则可愈病,但辨证不谨慎发汗太过则造成伤害,故论中许多条文大发汗、强发汗、误汗的用方多指麻黄汤类方,如第20条的“发汗,遂漏不止”,胡希恕先生谓由于服麻黄汤所致。这里我们得到启示:用麻黄汤发汗解表,相比用桂枝汤更要严格谨慎辨明其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