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共28条,概要地阐述有关阳明病各方面的问题,可作阳明病的总论读。其中重要者有以下几点:

    一、阳明病,即是里阳证,热实于里,则必有胃家实的腹证出现,但热而不实,当亦有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证反应。腹证和外证,均属阳明病的特征,凡病见此特征之一者,即可确断为阳明病,便不会错误的。

    二、由于太阳病不解,传里而发阳明病者,谓为太阳阳明;若由少阳病传里而发阳明病者,谓为少阳阳明。另外还有所谓正阳阳明,即专就胃家实为证而言。

    三、阳明病不经太阳病或少阳病的传变,而亦有直接发作阳明病者,谓为直中证,太阳病篇所出的温病,即属直中一类。

    四、阳明病,以能食和不能食,又分中风与中寒二类。

    五、阳明病,为热在里,若无汗或少出汗,而小便又不利者,则热郁湿瘀,必发黄疸。

    六、阳明病,胃家实,以下为法,但有些证候不可下者,不可不知。所述为例繁多,必须逐一默记,对于治疗甚关重要。

    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img431

    胡希恕注:吐下后而心烦者,为虚烦,宜与栀子豉汤。未经过吐下而烦者,为热烦,可与调胃承气汤。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img432

    胡希恕注:潮热,即蒸蒸发热,言其热如潮,势甚汹涌的意思;身重,为湿郁于体表的证候;短气,心下有微饮则短气;腹满而喘,腹满以致上压胸膈,阻碍呼吸故喘。为便于理解,本条可分四段解如下:

    迟为不及脉,常主寒主虚,今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阳明病的外证已显,但其人仍必有身重、短气、腹满而喘等表里虚实交错互见的证候,当然还不可议下。

    若汗出不恶寒,并有潮热者,则脉迟当是里实气血受阻的关系,乃可肯定为外欲解可攻里也。若手足亦不断汗出,更属大便成硬的确候,则宜大承气汤主之。

    若汗出虽多,而只微发热,并还恶寒者,脉迟亦表虚之应,为外未解也,可与桂枝汤以先解外,自在言外。

    虽发热不恶寒,但其热不潮,则里还未实也,不可与承气汤以攻之,即便腹大满(即指上之腹满而喘)而大便不通者,亦只可少与小承气汤,微和其胃气,而不可使之大泻下。

    胡希恕按:水火不相容,热盛于里,势必迫使津液外越。阳明病法多汗者,即由于此。表有湿郁则身重,里有微饮则短气,此热未至极,里还不实甚明,虽腹满而喘,亦正是表里虚实交错互见征象,此时何得妄攻?

    由于脉迟属不及,一般主寒主虚,但里实极者,则气血受阻而脉亦迟,所以阳明病脉迟,首宜当心其虚。虽汗出不恶寒者,即含有不可攻的否定语气。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即是所设想的不可妄攻的证候,下之以大承气汤,此当除外甚明。历来注家大多连读下去,而把身重等亦说成大承气汤的适应证,此实错了。试观书中有关身重的条文很多,而无一可下者,尤其后之第219、221条所述与此颇相似,但均禁下,更属可证。古文词意曲折,不易理解,故不避词费细释如上,以供参考。

    img433

    冯世纶解读:对本条注解,充分体现胡希恕先生对每一条文,皆前后对照、互相联系研究,即他所倡导的“始终理会”的研究方法,这样可以正确理解每一条文。

    【大承气汤方】

    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半斤,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img434

    胡希恕方解:大黄、芒硝攻坚下热,厚朴、枳实消胀除满,故治热实于里而胀满不通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酒大黄12克,厚朴24克,枳实15克,芒硝20克。

    上四味,以凉水600毫升浸泡枳实、厚朴1小时,煎取汤300毫升,内大黄,煎取150毫升,内芒硝10克,再煎微沸,温服。大便通下止后服。

    【小承气汤方】

    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二两,枳实(大者,炙)三枚。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img435

    胡希恕方解:此于大承气汤中去软坚下热的芒硝,又减行气消胀的枳实、厚朴用量,虽亦属里实的下剂,但较大承气汤则远有不及,尤其下热,更较不足,故名为小承气汤。

    【冯世纶推荐处方】

    酒大黄12克,厚朴6克,枳实6克。

    上三味,以凉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煎15~20分钟,取汤100毫升,温服。大便通下止后服,不下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img436

    胡希恕注:燥屎,即硬便。转失气,即俗所谓放屁。

    阳明病,发潮热,已属里实可下之候,若更知其大便微硬者,即可与大承气汤攻之;但大便不硬者,则不可与之。假设不大便已六七日,欲知其有无燥屎,可先少与小承气汤,若大便成硬,断非此药所能下,服后亦只能使之转失气而已,以是可知大便已成硬,则可与大承气汤攻之;若屎未成硬,服小承气汤必下初硬后溏的大便,则不转失气,当然不可再与大承气汤。如不经试服小承气汤,而误与大承气汤于此证,势必大伤中气,以致虚胀虚满而不能食。欲饮水者,亦必因胃中虚不受而哕。

    试服小承气汤,既下先干后溏的大便,则里已不实,潮热当解。若其后又发潮热,此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仍宜以小承气汤和其胃。当然服小承气汤后,只转失气而大便不通者,则宜与大承气汤以攻之,但不转失气,慎不可与大承气汤攻之也。

    胡希恕按:阳明病发潮热,在原则上为表解里实之候,是可以议下的,但以何药下之,还必须进一步细辨方药的适应证。大承气汤为攻下峻剂,尤其不可轻试。有潮热同时大便硬者,即可与大承气汤。如前条的手足濈然汗出,即大便成硬的一候,而本条所述,是没有明确大便硬为候,因出小承气汤试之一法。但六七日不大便,为恐其大便硬,因出小承气汤试之一法。不过潮热而大便先干后溏者,为小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若施于大便硬的大承气汤证,只能使之转失气,当然无效,但亦无害,而后再与大承气汤,乃最妥当不过,故于大小承气汤疑似之证,先与小承气汤,亦可视为定法,虽谓试之,实即治之,不可不知也。

    210.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img437

    胡希恕注:热实于里达到一定高度时,势必波及头脑而发谵语。若精气虚竭,而必进为郑声。郑声即细音重语,与谵语之狂言难道者不同。谵语原非死候,但如津液耗衰殆尽,以致不能荣养目系而发直视。若更喘满或下利,均属虚象,故主死。

    胡希恕按:阳明病,不怕热实,而怕津虚。实则下之即治,若病既实而正反虚,攻补两难,故死。

    211.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img438

    胡希恕注:病在表当发汗,但发汗以微似汗出者佳,若发汗多,病除,再以为汗出不彻而更发其汗,必使津液大量亡失,因致胃中燥发谵语。脉短为血不足之应,里虽实,而血虚者不可下,故死。脉自和为精气未衰,虽燥实在里,下之可治,故不死。

    胡希恕按:里热表实不汗出而烦躁的太阳病,若不知以配伍石膏的大青龙汤法两解表里,只一味发汗,徒亡津液而病必不解。若更认为汗出不彻而复发其汗,则必致津枯热实之祸,即所谓“阳盛阴虚者,汗之则死者”是也。盖热盛者,津液为虚,虚其津液者,热因益盛,终至脉短不治,皆医者引至于死地。仲景此论,正为不知爱惜津液者言。

    21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img439

    胡希恕注:独语如见鬼状,谓无人相对而自语,如见鬼似的自作问答,即谵语之谓;循衣摸床,即摸索衣边床沿的丧失意识的动作;惕而不安,即恐惧而烦躁不安。

    太阳伤寒,本当发汗,若吐、若下皆属误治,邪热深陷于里,故病不解。不大便已五六日,上至十余日,于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则表证已罢,阳明里实为候已具备了。

    上证之剧甚者,更必神识不清,不辨素识之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此皆病实正虚、险恶至极的征象。脉弦为气血尚充,还可急下以求生;脉涩为气血已衰,已不可再下,故死。

    若上证之轻微者,而只发潮热和独语如见鬼状之谵语者,则以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得快下,则止后服。

    胡希恕按:以上二条,均承前条,说明阳明病热实津竭的死证,而均由于表证的误治所致,冤哉。

    213.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img440

    胡希恕注:阳明病,以法当多汗,今谓其人多汗者,指其人平时即多汗,今患阳明病,则较一般人更多汗的意思。以是则津液大量外出,故不待热实有潮热为候,即胃中燥,大便硬而谵语,因只以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复服。

    胡希恕按:此以汗出多,因使大便硬发谵语,还未至热实的自结,因亦无潮热,故主以小承气汤,和其胃以止谵语。此以津液亡失为病根,屎虽硬亦不可与大承气汤,谵语止,即小承气汤亦不得再服,虑其更亡津液也。

    此论下法,不得只着眼于大便硬,应细审致硬之因,多汗、热实大有分寸,其关键在于有无潮热一症。

    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img441

    胡希恕注:阳明病,谵语、发潮热,可攻之候虽备,但脉滑而疾,为有热无实之证,故以小承气汤主之,因先试与一升,服后腹中转失气而不利下者,则再与服一升;若服后不转失气而即利下者,即勿更与之。假设明日又不大便,而脉微涩者,乃气血俱不足,为里虚之候,病实正虚,故为难治,慎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胡希恕按:滑脉虽主实热,但实热而至结硬的高度,气血受阻,脉常不滑,故小陷胸汤证脉滑,而大陷胸汤证则脉不滑。热结于里的白虎汤证脉滑,但大便硬的大承气汤证则脉不滑。疾为数之甚,数疾之脉虽主热,但亦主虚,尤其是滑、疾同时出现,脉来既滑利又数急,中无所阻甚明,谓为里热则可,若里实以至大便成硬的高度,则不当有此脉应。阳明病,谵语、发潮热,本属大承气汤可攻之证,只因脉滑而疾,可虑热实中隐伏有虚候,但为证当下,虽云小承气汤主之,实乃舍重就轻,慎而又慎,为防实去虚脱之变。全文精神,统由“因”之一字传出,经过深思熟虑,因而才与小承气汤一升,更服、勿再与之、脉反微涩,在因与承气汤时,使步步都有成算,并非冒然一试,当初诊察脉证,便即知为难治,但如未至大虚,遂与小承气汤和胃救津,亦可缓缓治愈,故谓小承气汤主之。假如先服一升后,腹中不转失气而即利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原来所虑里虚的真面目乃暴露出来,终成为不可更与承气汤的难治证。

    img442

    冯世纶解读:以上可能是胡希恕先生对本条的最终解读,以前他认为本条有错简,不释。而本次他认为有道理,主要着眼点是脉滑而疾。这一解说,与第209条、第215条的注解精神一贯,即大承气汤证或大承气汤疑似证可与小承气汤治之。读者宜细研之。

    胡希恕先生对本条的注解,以前的笔记多谓:“谵语、发潮热,为有燥屎,脉滑而疾,为有宿食,均宜大承气汤下之,书中有明文,而谓小承气汤主之,可疑,尤其因与承气汤一升以下为文,更令人不可理解,其中必有错简,不释。”胡希恕先生所指书中有明文,即《伤寒论》第215条曰:“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和第256条曰:“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及《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第22条曰:“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215.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img443

    胡希恕注:谵语,有潮热,为热实于里,大便成硬为候。里热当能食,今反不能食者,为胃中必有干燥的宿食不消的关系。若其人能食,则胃中无积食,但亦必大便硬无疑。故无论能食与否,均宜大承气汤主之。

    胡希恕按:谵语,有潮热,为热实于里、大便成硬之候,燥结上及于胃则不能食,尚未及于胃则能食,但潮热而大便微硬者,即大承气汤的适应证,上条以小承气汤治同证,只以脉滑而疾与实结于里大有矛盾,深恐隐伏津耗为虚,乃迫不得已的权宜手段,前后对照更易明了。

    216.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img444

    胡希恕注:阳明病下血,为热入血室所致,热随血以上犯,故但头汗出而谵语,宜剌期门,随热之实处而泻之,当濈然汗出而愈。

    胡希恕按:古人所谓血室,正当膀胱部位,为经血集汇之处,故又名之为血海。考之近代解剖生理学,亦谓骨盆内器官的静脉大而且多,在阴道壁与阴道下端及直肠尤多,组成静脉网,此处受伤,则出血甚多,与古人所指为血室处颇相合,热邪陷入此处,最易影响临近器官发炎出血,热随血上犯头脑,必发谵语,此和妇人热入血室证、谵语如见鬼状者同一道理,故亦刺期门。

    217.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img445

    胡希恕注:汗出则津液外出,胃中燥,便必结以至其人谵语者,为里已有燥屎的关系。此为风也,谓此本太阳中风而转属阳明者,以示与其人多汗而致大便硬、谵语者的不同(前第213条可互参),此证已须下之,但必须太阳证罢,乃可下之。下之若早,则使外邪全陷于里,更必热盛神昏加甚其语言错乱。表虚里实者,即是说表邪内陷,则表已虚,邪并于里,则里益实也,但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胡希恕按:此和第213条所述证候颇相似,而所以前与小承气汤而此与大承气汤者,主要是此为太阳中风转属阳明病,表未罢即续自汗出而谵语,可见其燥结之速。未发潮热,亦表未解的关系,故一俟表解,即须下之,以其病势进行太速故也。前者只以其人多汗,表证早不存在,以无潮热,屎虽硬而热不甚,因只宜小承气汤和之足矣。所以辨证必须入细,粗枝大叶,未有不出错者。

    218.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img446

    胡希恕注:伤寒四五日,病已传里转属阳明,故脉沉而喘满。脉沉为病在里,喘满为热上迫胸膈的结果。医不详查,误以喘满为表不解的麻黄汤证,而复发其汗,因使津液越出于外,水分被夺于里,故大便难通。表因汗出而虚,里因燥结遂实,久则大便成硬,必发谵语。

    胡希恕按:喘满为麻黄汤证和承气汤证的共有症,但麻黄汤证以喘为主而脉必浮;承气汤证以满为主而脉必沉。上条为太阳中风转属阳明,由于汗出因致大便硬而谵语;本条为太阳伤寒转属阳明,由于误汗因致大便难,久必谵语,均是由于津液外出加快燥结的进展,本条未出方,读者试探讨之。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img447

    胡希恕注:太阳、阳明、少阳同时发病者,谓为三阳合病。腹满为阳明证;身重为湿郁于表,不过里热迫津液于外亦可使湿郁于表,身重难以转侧可视为太阳阳明共有症;阳明证口燥渴,少阳病咽干,今合为不知味觉的口不仁。三阳合热,故面不泽而色垢,上犯头脑则谵语,下迫膀胱则遗尿。统观全证,为盛热遍及表里上下,因谓为三阳合病。里热者不可汗,若误发其汗则谵语当更甚;里虽热但不实,尤其有湿,故不可下之,若误下则虚其里,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未经汗下,而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胡希恕按:此虽谓三阳合病,其实不外湿热之属,故以汗、下为戒。此所谓腹满亦只腹皮膨满,较承气汤证的硬满者不同,即按之亦必无抵抗和压痛也。

    冠以三阳合病,正示表、里、半表半里无处不热,煎蒸自汗,津液欲竭,故必需白虎汤的寒凉,清肃其上下表里,热除津润,则三焦通畅,表里自和矣。

    img448

    冯世纶解读:仔细对比第6条,可知此即风温证治。

    220.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img449

    胡希恕注:太阳与阳明并病,若太阳证罢,但见其人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更是大便成硬的确证,宜以大承气汤下之即愈。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img450

    胡希恕注:心愦愦,谓心乱、昏愦。怵惕,为惊恐不安状。

    脉浮而紧,为太阳伤寒脉;咽燥口苦为少阳证;腹满而喘,不恶寒反恶热,为阳明证;身重为太阳阳明共有症,可见此为三阳并病,但太阳病、少阳病将欲罢,而阳明病的外证已备,但胃家还未实为候,宜以白虎汤主之,不可发汗、温针或下也。

    若误发其汗,必致表虚里实,则必躁烦、心愦愦、反谵语;若误施温针,则以火助热,其人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误下之,里虽热而不实,下则使胃中空虚,客热邪气必乘虚而动膈,因而为心中懊的虚烦证;舌上有苔,亦虚热为候,宜以栀子豉汤主之。

    胡希恕按:此承上之三阳合病,而又出三阳并病,均就白虎汤证立论,发汗、温针以及下之,均属误治。前二者误治后的变证未出方,但均见于前,读者试自拟之,后者虽亦见前,但因本条注重误下,故出方。

    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img451

    胡希恕注:此与下条均承上条误下之后,其人渴欲饮水,口干舌燥,则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胡希恕按:白虎汤证误下亡津液,而变为白虎加人参汤证,加人参即为补中以滋津液而止渴,此可于白虎汤和白虎加人参汤诸条对照一下,即可看出有无人参为治之异。

    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img452

    胡希恕注:若误下后,脉浮发热、渴欲饮水而小便不利者,以误下因致蓄水不化之变,此宜猪苓汤主之。

    胡希恕按:此和上条均承前条“若下之”句,连续写来,与栀子豉汤证并例为三。细按前后语意确属一贯,《医宗金鉴》合为一节,可从。又猪苓汤证与五苓散证大致同,可互参,故不详释。不过猪苓汤为寒性利尿剂,故宜于热证,不宜于寒证,不可不知。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img453

    胡希恕方解:四味均属甘寒利尿药,猪苓尤善止渴,阿胶止血润燥,故此治小便不利,或淋沥,或出血而渴欲饮水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猪苓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生阿胶10克,滑石10克。

    上五味,以凉水500毫升浸泡四味1小时,煎15~20分钟,取汤100毫升,阿胶烊化兑入5克温服。续水再煎一次,兑入阿胶5克温服。

    img454

    冯世纶解读:猪苓汤方证当属阳明证。

    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img455

    胡希恕注: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则不可与猪苓汤,因此为汗出多、胃中干燥所致的渴,若与猪苓汤复利其小便,必使胃益燥而渴益甚,所以不可与之。

    胡希恕按:阳明病由于汗出多、胃中燥而渴欲饮水者为白虎加人参汤证,猪苓汤虽亦治渴,但治蓄水不化、小便不利所致的渴,与本条述证正好相反,故不可与之。

    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img456

    胡希恕注:脉浮而迟,为表热里寒之应。而下利清谷,里虚且寒,虽有表热,亦宜先救其里,四逆汤主之。

    胡希恕按:此为太阳病传里,而转属太阴病者,阳明与太阴同属里位,热实阳证者,即为阳明;虚寒阴证者,即为太阴。对照写来,以示鉴别,不要以为阳明病亦有四逆汤证。

    226.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img457

    胡希恕注: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即饮水亦必哕,因胃寒有饮,复得水寒故哕。

    胡希恕按:此亦虚寒在里的太阴病,皆属胃肠中事,与经络有何关系?

    227.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img458

    胡希恕注:脉浮主表亦主热,今发热无恶寒,则热不在表。口干、鼻燥而能食,为热在里,里虽热而未实,故脉应之浮。热已使口干、鼻燥,故久必衄。

    胡希恕按:发热、口鼻干燥为白虎汤证,早治之或可不衄,迟则必衄,然亦宜白虎汤主之。

    228.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img459

    胡希恕注:太阳病传里转属阳明病,太阳病未罢而下之,每致邪热内陷而成结胸。今其外有热,而手足温,热还未实于里,故不结胸。但下后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因致心中懊。邪热壅上,故饥不能食,而但头汗出也,宜栀子豉汤主之。

    胡希恕按:心中懊、但头汗出,为大陷胸汤证和栀子豉汤证的共有症状。而栀子豉汤证的胸中窒和心中结痛,与大陷胸汤证的心下硬痛,亦略相似。但结胸者,热结于里,则身无大热,而栀子豉汤证只是虚烦,而外有热;而且陷胸汤证按之心下硬且痛,而栀子豉汤证按之虚软且不痛也,不难鉴别。本条主要为示二方证的鉴别法,不结胸并非费词,须知。

    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img460

    胡希恕注:阳明病虽发潮热,但大便不硬而反溏,而小便亦自调,则里热还未实甚明。胸胁满不去者,柴胡证仍未罢也,故与小柴胡汤治之。

    胡希恕按:此亦少阳阳明并病之属,日本人汤本求真于其所著《皇汉医学》书中说:“则本条为说明治肠窒扶斯性之下痢作用,然以余之实验,则本方不特限于此病,凡一般之急性、亚急性、慢性胃肠卡答儿,尤以小儿之疫痢、消化不良证等,最有奇效。若效力微弱时,宜加芍药;有不消化之便或黏液、黏血便时,宜加大黄;有口舌干、发热烦渴等证时,当更加石膏。盖余根据本条及下条之‘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以及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白虎汤诸条,潜心精思,综合玩索而得之者也。”以上所述颇能发挥古方之用,有参考价值。但小女患中毒性痢疾,高热40℃,与大柴胡汤加石膏得速治。又曾以小柴胡汤加石膏,治噤口痢收奇效,并附此以供参考。

    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img461

    胡希恕注:阳明病,虽不大便,而舌上白苔,可知还未至燥结成硬,况胁下硬满而呕,乃柴胡汤证的确证。此亦少阳初并于阳明,故可与小柴胡汤,清上焦的热结,胸胁通畅,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大便自调,里和气运,身当濈然汗出而愈。

    胡希恕按:以上二条,均属少阳阳明并病,少阳病不可吐、下,柴胡证在者,故仍宜与柴胡汤,此亦定法。

    231.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232.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img462

    胡希恕注:弦为少阳脉,浮为太阳脉,大为阳明脉。腹都满,即上下腹俱满的意思,短气而腹都满,为里有水气。胁下及心痛,指胁下和心下俱痛,为少阳证。久按之气不通,谓按其胁下和心下稍久,则觉呼吸困难的意思。鼻干,属阳明证。不得汗,即不得汗出,属太阳证。嗜卧属少阳证。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为黄疸病。有潮热,属阳明证。时时哕、耳前后肿,属少阳证。由以上的脉和证,可知此为三阳合病而又并发黄疸证。刺之小差者,谓耳前后肿,经过针刺已稍减轻之意,但仍不得汗出而外不解。病过十日,而脉续浮者,则可与小柴胡汤;若脉但浮而无余证者,则可与麻黄汤;至于黄疸,虽以利小便的方法治之,而终不得尿,腹内水气不消,故腹满有增无减,并加哕甚者,属胃气大衰,故称不治。

    胡希恕按:本条是述黄疸而现三阳合病的重证,治从少阳而用小柴胡汤,当可理解,但麻黄汤之用,实难理解,其中必有错简。实践证明,黄疸型肝炎并发腹水者,预后多不良,谓为不治,亦是经验之谈。

    233.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img463

    胡希恕注:阳明病,本自汗出,即便微恶寒而表未解,亦宜桂枝汤微汗解之。若复以麻黄汤发其汗,则益使津液亡失。汗出多者,小便当少,今反自利,此为津液自竭于内,而大便必干,但此与热极于里的燥结不同,大便虽硬,亦不可攻之,当须使其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余如土瓜根和大猪胆汁,亦均可为导。

    【蜜煎导方】

    食蜜七合。

    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疑非仲景意,已试甚良。

    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又用土瓜根,削如指状,蘸猪胆汁纳入谷道中亦可用。

    img464

    冯世纶解读:本方后未见胡希恕先生方解,土瓜根用法是其加入。

    以蜜作栓剂,可润滑大肠、肛门,用于非热结、不可攻下的大便难者。

    土瓜根,方未见。土瓜,《神农本草经》又称王瓜,土瓜根为葫芦科植物王瓜的根。味苦寒。《肘后备急方》记载曰:“治大便不通,土瓜采根捣汁,筒吹入肛门中,取通。”亦药物灌肠法,可试用。

    23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img465

    胡希恕注:阳明病,法多汗,今虽汗出多,但微恶寒,为表还未解也。脉迟,亦汗多表虚之应,宜桂枝汤汗以解表。

    235.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img466

    胡希恕注:脉浮为太阳脉,无汗而喘为表实,此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胡希恕按:以上两条均述太阳阳明的并病而表未解者,故须先解表,依证而选用适方。

    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img467

    胡希恕注:阳明病,若发热汗出者,此为热随汗越,则不能发黄。若只头汗出,颈以下则身无汗,使热不能越于外,小便复不利,其人又渴欲饮,则湿必留于里,以是湿热相瘀,身必发黄,宜茵陈蒿汤主之。

    胡希恕按:此述阳黄的证治。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栀子(擘)十四枚,大黄(去皮)二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img468

    胡希恕方解:茵陈蒿除湿热,栀子解热烦,二药均有驱黄作用,伍以通便的大黄,故治黄疸、心烦腹满、二便不利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茵陈蒿18克,栀子10克,大黄6克。

    上三味,以凉水800毫升浸泡1小时,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237.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img469

    胡希恕注:阳明病,即指大便干燥言。喜忘,即善忘,为有久瘀血的证候。热结于里,大便当硬,因有瘀血,故大便反易,而色亦必黑也,宜抵当汤下之。

    胡希恕按:由本条可知,以水蛭、虻虫所配伍的抵当汤,为治比较陈固的瘀血证矣。

    238.阳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img470

    胡希恕注:阳明病,虽已下之,遗热未除,故心中懊而烦。若里有燥屎,腹当硬满而拒按,则仍可攻之。若只微满而不实,大便必初头硬后溏,此乃虚烦的栀子豉汤证,则不可攻之。如确诊其有燥屎者,即宜以大承气汤攻之。

    胡希恕按:大实大满亦有燥屎为候,心中懊而烦,为栀子豉汤证和大承气汤证的共有症,腹微满或大实满为其主要鉴别法,此腹诊之所必知。

    239.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img471

    胡希恕注:病人不大便五六日,肠中燥,大便硬,欲行则涩滞不前,故绕脐痛而烦躁。不行则痛与烦躁亦暂止,时休时作,故谓发作有时也,此为有燥屎,故使五六日不大便也。

    胡希恕按: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亦有燥屎为候,虽未出方,当宜以大承气汤攻之。

    240.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img472

    胡希恕注:病人烦热,汗出则解者,暗示不汗出而烦躁的大青龙汤证,经服大青龙汤后则汗出烦热即解也。但又续如疟状,于日将暮则定时发热,此已转属阳明病;如果诊其脉实,宜与大承气汤以下之;若脉不实而浮虚,则不关系阳明病,乃荣卫不调于外,则宜桂枝汤以发汗。

    胡希恕按:时发热汗出者,为桂枝汤证。但发热于日晡所,与阳明病日晡所发热者,很难区别,此时惟有辨之于脉,实则属阳明,浮虚乃在外也。不过只日晡所发热,即脉实又何至用大承气汤猛攻?殊不知将发汗,即转属阳明,病势猛剧,正在变化莫测之顷,缓恐恶证蜂起,当头痛击,此正其时。医者不但要知常规,更须知机应变,可与后之急下诸条互参自明。

    241.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img473

    胡希恕注:前用大承气汤大下以后,今又六七日不大便,而烦躁亦始终未解,今腹满且痛者,则有燥屎也。之所以大下后而又有燥屎者,因其人本有宿食,下而不尽的缘故,仍宜大承气汤下之。

    胡希恕按:此承前阳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条,而重申攻毒必尽之意。

    242.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img474

    胡希恕注:小便不利,则大便应溏,今以里热盛实,边流边结反而乍难乍易。热实于里,外只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亦实热壅上为候,故肯定此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攻之。

    243.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img475

    胡希恕注:属阳明,即属于胃的意思,不是转属阳明病。

    胃虚有寒饮,则食谷欲呕,宜以吴茱萸汤主之。若服吴茱萸汤,呕反增剧者,是把属于上焦的欲呕,而误以本方治之也。

    胡希恕按: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暗指呕而不欲食的小柴胡汤证。本条主要为示吴茱萸汤证和小柴胡汤证的鉴别法,但与阳明病毫无关系,不应出此,或叔和编次时,见有属阳明也句,误列于此亦未可知。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洗)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切)六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img476

    胡希恕方解:吴茱萸温中下气,佐以生姜尤能逐寒饮而止呕逆。另以人参、大枣补胃之虚,故治胃虚有寒饮,心下痞硬,烦躁吐逆,或头痛,或眩冒,或腹痛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生姜18克,大枣4枚。

    上四味,以凉水700毫升浸泡1小时,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477

    冯世纶解读:论中阳明病提纲已明确提出“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吴茱萸汤是治胃家虚寒,也即太阴病者,显与阳明病无关,“属阳明也”是后人加入或错简。

    244.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img478

    胡希恕注:寸缓、关浮、尺弱,疑非仲景语,其实即浮而缓弱的脉。

    太阳病脉浮缓弱,为中风脉。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为中风证。里无饮、胃中无水,故不呕,而所以心下痞者,当不外以医误下所致,言外先宜桂枝汤以解外,外解已,再以泻心汤以攻痞。

    如果不经误下,其人已不恶寒而渴者,此已转属为阳明病。既汗出,若复小便数者,则大便必硬,此由于津液内竭,与热实燥结的大便成硬者不同,即不大便十日,亦必无满痛之苦,言外不可与大承气汤攻之。至于渴欲饮水,可依少少与饮之方法救之。若与之饮而渴不止者,当是水不化气,宜与五苓散。

    胡希恕按:小便数而致大便硬,何以还用五苓散以利小便?历来注家多有争论,甚则以为条文有误,此皆只知利尿药能治小便不利,而不知其并治小便数也(书中亦常称小便自利)。基于多年的经验和研究,则小便频数,大多由于有水毒的存在,机体欲自小便加速排出的反应,但以自然良能的有限,虽使小便数,而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此时与以利尿的适方,使水毒得到排出,则小便数亦自止,并由于小便数所导致的大便硬和渴,亦不治而自愈。前白术附子汤条,亦以小便自利而致大便硬,乃去桂枝加白术以利尿,其治疗手段前后同,可互参。

    245.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img479

    胡希恕注:浮为沉之对,浮为太过属阳;沉为不足属阴。脉阳微,指脉浮按之微,即指太阳中风的浮弱脉。阳脉实,指脉浮按之不微而实,即太阳伤寒的浮紧脉。

    太阳中风则自汗出,若汗出少者,津液无大伤损,故谓为自和;若汗出多者,必致津液大量亡失,故谓为太过。太阳伤寒当发汗,发汗宜取微似汗出者佳,若大发其汗,而使汗出多者,亦为太过。无论自汗与发汗,若汗出太过,则津液亡失,其结果必使阳绝于里,大便因而成硬也。

    img480

    冯世纶解读:胡希恕先生明确指出,《伤寒论》中的阳气、阳指津液,参第46条。这里要特别注意,“阳绝于里”,为津液绝于里。张仲景多次提及无阳、亡阳,与《内经》的阳气、阳热的概念是不同的,前有论述,本条“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已明确阳绝于里为亡津液,但一些注家仍说是指“阳气极于里”“阳热阻绝于里”,解释难圆其说。

    246.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img481

    胡希恕注:浮脉主热,故谓为阳;芤脉主津血虚,故谓为阴。浮芤相搏者,即指热和津液相互影响,必致热者愈热,虚者愈虚,其结果则必致胃气生热,而津液绝于里。

    胡希恕按:此论津液自虚,非因他故亡失所致,故专以脉论,津虚本可致热,热盛更使津虚,二者相搏,其结果必致胃气生热,阳绝于里,其亦必大便硬,自在言外。

    24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img482

    胡希恕注:趺阳脉为足阳明胃经的动脉,古人用以候胃。浮脉主热,胃有热则气盛,故谓浮则胃气强;涩主津虚,小便数则耗泻津液,故谓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亦必使阳绝于里,大便则硬,古人谓脾为胃运行津液,今胃中干已无津液可运,则脾的功能亦受到制约,故谓其脾为约,此宜麻子仁丸主之。

    胡希恕按:以上共4条,为脾约证做较详细的阐明,虽所因各有不同,但津液绝于里而致大便硬的结果是一致的。此与大承气汤证热实燥结者,大不一样,若就大便难一症取治,最易弄错,以是连续论述,或以证分,或以脉辨,处处示人以辨之之道,并名之为脾约,出麻子仁丸的主治方,以示与大承气汤的证治显然有别。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炙)半斤,大黄(去皮)一斤,厚朴(炙,去皮)一尺,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img483

    胡希恕方解:此于小承气汤中加润燥的麻子仁、芍药、杏仁等药,和蜜为丸,安中缓下,使正不伤,习惯性或老年人的便秘,以及虚人里有积滞者宜之。

    img484

    冯世纶解读:本方证当属阳明病证。必须注意:这里的“安中缓下,使正不伤,习惯性或老年人的便秘”,当属阳明病证者。大便硬、习惯性便秘属太阴病者,当禁用麻子仁丸。

    24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img485

    胡希恕注:太阳病三日,虽发汗而病不解,其人反蒸蒸发热者,此热发自于里,故谓属胃也,宜以调胃承气汤主之。

    胡希恕按:太阳病才三日,发汗不解,马上即蒸蒸发热,传变可谓迅急。而不用大承气汤者,以无大汗出和腹满痛等症故也。

    249.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img486

    胡希恕注:吐后,胃气不和,而腹胀满者,宜与调胃承气汤。

    胡希恕按:吐后,胃气不和而腹胀满,不要误为大实满,而与大承气汤以攻之。吐后,胃常不和,与调胃承气汤和其胃气,乃常法。

    250.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img487

    胡希恕注:太阳病,吐、下、发汗后,由于津液亡失,胃中干不和,故微烦,若复小便数,益使胃肠枯燥,因使大便硬难通者,宜与小承气汤和其胃气即愈。

    胡希恕按:此由于太阳病误治而转属阳明病者,但里热不甚,故只微烦,虽使大便硬,不宜大承气汤猛攻。此虽有似脾约证,但脾约证,虽十日不大便无所苦,而此则只微烦,故不用麻子仁丸,而用小承气汤。辨证必如此入细,用药方能恰到好处。

    251.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img488

    胡希恕注:无太阳、柴胡证,指无太阳表证和少阳柴胡汤证言。今既烦且躁,心下又硬,已四五日不大便,里实显然可见,但因脉弱,应虑其虚,虽能食为有热,因只宜少少与小承气汤微和其胃,稍安其烦躁,再行观察。至六日还不大便,可增与小承气汤一升;延至六七日仍不大便,虽不受食,为里当有燥屎,但若小便少者,大便亦必初头硬后溏,屎未定成硬,攻之必溏泻不止,必须待其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胡希恕按:本条的脉弱和前之脉迟,均属不及一类脉,阳明病见之,必须精心观察,慎重用药,尤其脉弱而伴心下硬,更当虑其虚,即有一二实候,亦不可妄试攻下。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再与一升,用药何等慎重,四五日,五六日,六七日,观察何等周详。治大病难,治疑病更难,病家急躁,医者粗心,未有不败事者。四五日至六日,虽无不大便的明文,然据不大便六七日一语,则四五日至六日亦未大便自在言外,古文简练,须细玩之。

    25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img489

    胡希恕注:目中不了了者,谓视物不明也。睛不和者,谓眼球暗无光也。

    伤寒六七日,其人突然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发热恶寒的表证和大实大满的里证,虽只大便难而身微热,此热实于里,为候殊恶,虽外迫尚微,但上攻甚烈,病势猛暴,势须急下,宜大承气汤。

    胡希恕按:热实极于里,或迫于外,发于体表,而为身大热、汗出等症;或亢于上,波及头脑,而为烦躁、谵语等症,本条所述即系后者。不过伤寒表证,突然而罢,而里实诸候不待形成,竟出现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的险恶证候,其来势猛暴,传变迅急,大有不可终日之势,哪得以只大便难,而身微热,再行观望之理?应急制变,惟有釜底抽薪,以大承气汤急下之一法。

    25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img490

    胡希恕注:阳明病蒸蒸发热,大汗如流,为热蒸腾于里,津液欲竭于外的形象,应急下以救津,缓则无及,宜大承气汤。

    胡希恕按:壮热内迫,津液外越,故发热、汗多如流,如不急下,则津液立可枯竭,恶证蜂起,必致不救。

    254.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img491

    胡希恕注:发汗不解,指太阳病发汗后而病不解,竟直传于里。腹满且痛,可见实结已甚,传变如此急暴,不可等闲视之,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胡希恕按:以上3条,均属病势猛剧,传变迅急的证候,看似不重,稍有延误,恶候蜂起,祸变立至,故须急下,学者宜细玩而熟记之。

    255.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img492

    胡希恕注:此承上条的腹满痛言,虽以大承气汤急下之,但腹满不减,即有所减,亦微不足道,此还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胡希恕按: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虽属实满,则用厚朴三物汤即可,当无需大承气汤的峻攻,其承上条而言甚明,盖病重剧,常非一击即能收功,除恶务尽,故须再下。

    256.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img493

    胡希恕注:本条应读为:下利,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胡希恕按:著者以阳明病本不下利,由于木来克土,故反下利,因以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冠之。此和其脉不负以下一段文字,均为附会五行家言,不足取法,故均置之不释。

    又前于第214条,谓结实于里,脉不应滑疾(急),故不用大承气汤,而本条脉滑数,何以谓为有宿食而用大承气汤呢?不知此由于伤食而致下利,以其有热,故脉滑数,而并非热实燥结,若真燥结,虽有宿食,脉亦不会滑数,《金匮要略》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可证。

    257.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img494

    胡希恕注:病人无明显的表里证,而延续发热七八日不解,虽脉浮数者,亦可适方下之。假设已下,而脉数不解,热仍未除,其人亦当消谷善饥,下后至六七日而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

    胡希恕按:重感冒,发汗后,高热不退,脉浮数、大便偏干者,多宜下之,尤以小柴胡加大黄石膏汤证和大柴胡加石膏汤证为最常见,下之即解。此证多见,读者试之。

    258.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img495

    胡希恕注:如上所述,假设已下,而脉数不解,若下后而利不止者,利复有热,故必便脓血也。

    胡希恕按:邪热内盛,虽依法下之,亦有转为便脓血的协热利者,此当于热利中求之。故未出方。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img496

    胡希恕注:伤寒发汗后,则身目发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发汗则表热不解,热郁湿瘀,因而发黄。以为不可下,即诊病无实,不可下的意思。于寒湿中求之,即教人当利其小便以祛寒湿也。

    胡希恕按:黄疸的发作,常以太阳伤寒证出现,急性黄疸型肝炎,尤其是这样,在未发黄前,亦常发热恶寒形似伤寒证,往往误为感冒治。无论发汗与否,必逐渐发黄。本条所谓以为不可下也,当有小便不利、大便溏等不可下症,教人不要用茵陈蒿汤和栀子大黄汤等下剂,当用茵陈五苓散以祛寒的方药治之。

    260.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img497

    胡希恕注:伤寒七八日,常为病传阳明的时期,若复小便不利,则湿热瘀于里,因使发黄,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为里实,故以茵陈蒿汤主之。

    胡希恕按:此承上条,言黄疸病,亦有转属阳明而始发黄者。

    261.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檗皮汤主之。

    img498

    胡希恕注:伤寒,发热恶寒,今发热不恶寒,为湿病,今湿病发黄,故宜苦寒以除热,栀子檗皮汤主之。

    【栀子檗皮汤方】

    肥栀子(擘)十五个,甘草(炙)一两,黄檗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img499

    胡希恕方解:栀子、黄檗(又名黄柏)除热解烦,并均有驱黄作用,用甘草以缓急迫,故治黄疸发热、心烦而急迫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栀子6克,炙甘草6克,黄柏6克。

    上三味,以凉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262.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img500

    胡希恕注:伤寒里有湿则表不解,热郁湿瘀,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胡希恕按:以上4条均论述黄疸的证治,以为证不同而治亦各异,辨证施治的精神于此亦可见其一斑。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去节)二两,连轺(连翘根是)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个,赤小豆一升,大枣(擘)十二枚,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切)二两,甘草(炙)二两。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img501

    胡希恕方解:麻黄、杏仁、大枣、甘草发汗解表,生梓白皮、连轺、赤小豆清热除湿,故此治表实无汗,瘀热在里而发黄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麻黄6克,连翘6克,杏仁6克,赤小豆15克,生梓白皮15克,生姜15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

    上八味,以凉水800毫升浸泡1小时,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