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中只上四条以厥阴病三字为题首,自此以下便无一冠之以厥阴病者,前后显然不是论述同一主题,《金匮玉函经》别为一篇,题曰“辨厥利呕哕病形证治第十”,审其内容,亦确是主述四病证和治,想必叔和当日,以为三阴三阳篇后,出此杂病一篇,似属不类,而厥阴病又只寥寥四条,且无具体证治,可能即是厥阴续文,乃合为一篇。不过叔和亦未尝无疑,故于《金匮玉函经》仍按原书命题,留得后人研讨。惜诸家不查,竟把四病的证治均看作是厥阴病,而与上述提纲交相附会,因把厥阴病说得极其怪异,令人无法理解,此又非叔和所逆料也。其实仲景此篇另有深意,约言之,可有以下三端。

    第一,胃者生之本,胃气存则生,胃气亡则死,故治病必须重视胃气,因特取此与胃有关的四种常见病,示人以生死缓急之辨和其具体的证和治,为三阳三阴篇做一总结。

    第二,并亦正告医家,表里阴阳,赅括万病,伤寒杂病,辨治无殊,试看桂枝汤、柴胡汤、栀子豉汤、白虎汤、承气汤、瓜蒂散、四逆汤、吴茱萸汤等,均见于三阳三阴篇中的治剂,适证用之,亦治杂病也。

    第三,仲景论出《汤液》,六经名称、提纲,以及一些照例条文,大都《汤液》原文,虽有疑问,亦均如实照录,以存其真,以供后人研究。厥阴病的四条,亦皆是也。于论厥诸条中,亦间有补充厥阴之文,尤其乌梅丸、当归四逆汤等条,虽论治厥,但证属厥阴,更不无暗为厥阴证治略示其范,其所以不列于厥阴病篇者,以与提纲文不相属也。

    img604

    冯世纶解读:胡希恕先生以上注解,正说明仲景书是由《汤液》论广而来,与诸多考证相符,六经由八纲发展而来,这样分析认识厥阴就有了大方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其一,胡希恕先生认为当归四逆汤属厥阴病,有待进一步探讨。其二,有关六经名及提纲,据杨绍伊考证显示,六经名《汤液》已有,而六经提纲则为张仲景弟子加入,更有待考证(参见《解读伊尹汤液经》)。

    330.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img605

    胡希恕注:四肢逆厥,多属虚寒,故不可妄用下药。虚家当然亦不可下。

    胡希恕按:从本条以下至篇末,《金匮玉函经》别为一篇题曰“辨厥利呕哕病形证治第十”,细按条文亦确是泛就以上各病,而论其各种不同证治,《金匮玉函经》的提法可能是对的,不过其中亦有关厥阴病证者,故仍合为一篇而注解之。

    331.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img606

    胡希恕注: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后发热则利必自止,若热去复厥,则亦必复利。

    胡希恕按:厥利发热往复,与少阳病寒热往来,同是正邪分争的形象,只以阴阳为证不同,故为候亦异。

    332.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img607

    胡希恕注:除中,谓除去中气,即胃气衰竭的意思。索饼,即素饼。

    伤寒先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且下利。凡厥利者,为属胃虚寒,胃虚有寒,一般当不能食,今其人反能食,恐为除中恶候,因试以素饼,若食后不暴发热者,知胃气尚在,还能任食,则排除除中,其病必愈。惟恐暴热来,出而复去,则为除中,必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可期之明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先发热六日,而厥反九日,今复发热三日,合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可期之于明日夜半愈。若后三日诊其脉仍数,而热延续不已者,此为热气有余,虽不至于再作厥利,但必伤损血脉,而必发痈脓。

    胡希恕按:此承上条,详申厥热往复,为正邪分争之机,而归重于胃也。此虽论厥,但属厥阴。厥反九日而利,言外此后又复发热而利止也。“凡厥利者”以下,至“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一段,是一倒插笔。食以索饼当在厥利时期。后三日脉之,是指复发热而利止后三日脉之,不是指食索饼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亦是说复发热续在,而不是说食索饼发热续在也。古文简奥,读者须细玩。

    333.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img608

    胡希恕注:伤寒脉迟六七日,而有厥利发热往复证,医不详查,而反与黄芩汤以除其热,不知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再除其热,则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胡希恕按:先发热六日,厥利九日,能食者又恐除中,今脉迟反与黄芩汤以除其热,而能食者,故必除中。

    六七日后,应有下利二字,未言者,以黄芩汤已详于前,此因略之,读者互参自明。

    334.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img609

    胡希恕注: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厥回利止,若发热已,则为欲愈。今反汗出,咽中痛者,为热有余,上攻咽喉而为痹也。

    若发热无汗,则利亦必自止,今利反不止者,亦为有余,热随利以下迫,故必便脓血,热迫于下而不攻于上,故其喉不痹。

    胡希恕按:热进寒退,则厥利自止,若热与厥应,乃属顺候,厥利止,而热亦当解,此为欲愈,热不解则为太过,亦非欲愈。

    335.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img610

    胡希恕注: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骤然而厥者,先此厥时定必发热,盖前有盛热津液耗伤者,后乃必厥,故后之厥深者,前之热亦必深,后之厥微者,前之热亦必微。此为热厥,本宜下其热,粗工墨守伤寒治法,而反发其汗,伤津助热,则必致口伤烂赤。

    胡希恕按:厥有寒热不同,本条所述即因热所致的厥,故下热则厥即治,不过此所谓下之,若前之四逆散证和后之白虎汤证均属之,不是说宜大承气汤以攻下,此与前之诸四逆厥者不可下的说法,并不矛盾。

    336.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img611

    胡希恕注:伤寒病,若先厥五日,后发热亦五日,设厥热往复,则六日当复厥,若不厥者为自愈,以厥终不过五日,而热亦五日,厥热相应,故知自愈。

    胡希恕按:此论厥热往复,与前之厥利发热往复同,不过前则证较重,而此则证较轻。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img612

    胡希恕注:此所谓阴阳气,当指静脉与动脉而言,手足为阴阳交会之处,若血液不充于此处,则阴阳不能于此处相顺接,于是便为厥。厥者,即手足自指端向上逆冷者是也。

    胡希恕按:此论厥之成因,即其形象。厥之为病,原因虽多,但凡厥者,均为血不充于四末,则一也。

    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img613

    胡希恕注:气血少故脉微而厥。至七八日更见一身肤冷者,则荣卫绝于外也。其人躁,无暂安时者,则生气欲尽之证也,此为脏气衰竭的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自吐蛔,今病者静,而后时烦者,此为脏有寒,蛔被寒迫上入其膈故烦,蛔得暖则安,故须臾则烦复止。里有寒故得食而呕,此时又烦者,以蛔闻食臭出,此其人所以当自吐蛔也。若此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胡希恕按:脏厥者,即脏气衰竭而致之厥,多死。蛔厥只是脏中有寒,脏气还未至衰竭,故可治。不过此所谓脏,当指胃脏,胃气不振,精气不生,不充于四末,则厥作矣。又治久利,当是方后语,《金匮玉函经》无此四字是也。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炮,去皮)六两,蜀椒(出汗)四两,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檗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img614

    胡希恕方解:既用黄连、黄檗解烦除热,复用干姜、附子、细辛、蜀椒温中驱寒,另以桂枝降其气冲,人参、当归补其气血。妙在主用乌梅,渍之以苦酒,大酸大敛,既止渴,又固脱,故此治蛔厥上虚热、下沉寒,而心下痞硬,气上冲胸,心中烦热,渴欲饮水,或呕逆,或下利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乌梅15克,细辛6克,干姜10克,黄连6克,当归10克,炮附子15~30克,川椒10克,桂枝10克,人参10克,黄柏3克。

    上十味,以凉水8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取10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615

    冯世纶解读:应当明确,乌梅丸方证属厥阴病证。

    339.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img616

    胡希恕注:热少故厥亦微,而只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为热在半表半里属少阳柴胡证;若数日后小便利而色白者,为热已除;欲得食,则里已和,故其病为愈。若厥而且呕,胸胁烦满者,不但柴胡证未罢,并里热深而见厥,若不速治,其后必便血。

    胡希恕按:此述热厥,前半为小柴胡汤证,后半为大柴胡汤证,以详见前及《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可互参。

    34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img617

    胡希恕注:言我不结胸,即自觉胸胁宽快毫无烦满之苦。关元,在脐下三寸。病者手足厥冷,其人言我不结胸,当非因热所致。今小腹满而按之痛,可知为冷结在膀胱关元,故此为寒厥而非热厥也。

    胡希恕按:结上多热,结下多寒,此亦诊寒热的一法,须知。

    341.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img618

    胡希恕注: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发热四日,此厥少热多,为阳进阴退之象,故其病当愈;但从四日延至七日,而热还不除者,此为热气有余,则必便脓血。

    342.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img619

    胡希恕注:伤寒厥四日,而热反三日,复厥又增为五日,此寒逐见其多,而热逐见其少,为阳气退,故病为进也。

    胡希恕按:厥热往复为正邪分争,而归重于胃,前已言之,其所以然的道理,尚有加一说明的必要:胃气为水谷之海,气血之源,胃气沉衰,则气血虚,不充于四末,故手足厥,胃气复振,则气血充,故厥回而发热。前之除中必死者,胃气已败故也;上之必便脓血者,胃气过亢故也。

    343.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img620

    胡希恕注:脉微,手足厥冷,烦躁者,即指第338条的脏厥言。此为脏气衰竭重证,宜灸厥阴,若厥仍不还者,死。

    胡希恕按:仲景未言应灸何穴,或谓宜灸太冲穴,为厥阴脉之所主,穴在足大趾下后二寸陷中,灸三壮,是否,存疑待考。

    344.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img621

    胡希恕注:伤寒发热,为外邪盛,下利厥逆,为精不守而胃气复衰也。邪气独留,故躁不得卧,必死。

    胡希恕按:此和下条,均述邪留精却,而胃气沉衰的死证。

    345.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img622

    胡希恕注:伤寒发热,则外邪未去。下利至甚,则精气为虚,若更厥逆不止,则胃气又复沉衰,精虚无汗,邪气独留,故死。

    胡希恕按:以上二条均属太阳与太阴合病或并病之类,精气欲竭,胃气复衰,而邪气独留,与阴阳交的死证颇相似。

    346.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img623

    胡希恕注:伤寒六七日前原本不利,今忽然发热而利,若其人汗不止者,必死,此以精气暴脱,而邪气独盛故也。

    胡希恕按:阴指邪气,阳指精气,精脱邪留,故谓有阴无阳也。

    347.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img624

    胡希恕注:伤寒五六日,既不结胸,而又腹濡,则可知里无实。脉虚复厥,更是津虚血少,即有大便难,亦不可下,因此为亡血,若下之必虚脱而死。

    胡希恕按:伤寒五六日,以传少阳为常,然亦间有传厥阴者,本条所述,属厥阴的虚厥也。

    img625

    冯世纶解读:胡希恕先生认为本条证属厥阴,其治疗方药为当归四逆汤,他多次论述认为当归四逆汤证属厥阴病证,有待探讨。

    348.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img626

    胡希恕注:发热而厥,已属邪盛精虚,七日传里又复下利,胃气渐趋不振,故为难治。

    胡希恕按:阴指邪气,阳指精气,精脱邪留,故谓有阴无阳。以上四条均论厥逆死证,后三条即《内经》所谓“阴阳交者”是也。仲景所论,尤有发挥,为易于理解,今节录《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原文略释如下:

    “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大意是说,今病在表,则邪气与精气交争于骨肉间,而得汗出者,是精胜邪也。精气化生于胃,若果精气胜,胃必不虚,则当能食。发热者邪气也,若果邪却,则不当复热,今汗出而复发热,为邪在而精越,是邪胜也。尤其不能食,则精气的来源断绝,精竭而病独留,故其寿可立而倾也。阴指邪气,阳指精气,本来邪气交争时,精在内而邪在外,结果则邪留于内,而精越于外,阴阳形势,恰好倒置,交易其位,故谓为阴阳交也。

    细审以上所述,阴阳交之所以为死证,不只是汗出而复热,而更为重要的是胃虚不能食,因为汗出复发热,不过是精气虚,不足以驱邪,但不至于死,必不能食者,精气来源断绝,终至精竭邪留,乃致死耳。故若伤寒发热,虽不汗出,但胃气先衰,精气下脱,其亦必死也。仲景即依此发挥以上诸条死证,读者宜细玩。

    349.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img627

    胡希恕注:伤寒脉促,为表未解。手足厥逆,为里虚血不足,故虽表不解,亦不宜发汗,可灸之,先回其厥,亦即先救里,而后救表的定法。

    img628

    冯世纶解读:促脉主表不解,参见前第21条。

    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img629

    胡希恕注:脉滑为里有热,伤寒脉滑而厥者,由于里热所致,故以白虎汤主之。

    胡希恕按:热甚于里,则精气耗损,即《内经》所谓“壮火食气”者是也,故亦可致厥,即前述的热深厥深之厥。

    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img630

    胡希恕注: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为血虚于内,荣卫不利于外也,故以当归四逆汤主之。

    胡希恕按:此即第347条所谓血虚之厥,而出其治也。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大枣(擘)二十五枚(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img631

    胡希恕方解:此即桂枝汤以细辛易生姜,而加当归、通草,通草有通利血脉的作用,与当归合用,补血行滞也,故此治内则血虚、外则荣卫不利,而脉细欲绝、手足厥寒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10克,炙甘草6克,通草5克,大枣4枚。

    上七味,以凉水8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取10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632

    冯世纶解读:由胡希恕先生方解可知,本方治外邪里饮证,故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352.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img633

    胡希恕注:久寒者,当指积冷、疝瘕等证。此承上条言,若其人内有久寒,而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则宜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桂枝(去皮)三两,细辛三两,生姜(切)半斤,吴茱萸二升,大枣(擘)二十五枚。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

    img634

    胡希恕方解:此于当归四逆汤中加温中止呕的吴茱萸、生姜,故治当归四逆汤证,且内有久寒而呕逆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

    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10克,生姜24克,吴茱萸30克,炙甘草6克,通草5克,大枣4枚。

    上九味,以凉水8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取150毫升,加入黄酒2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635

    冯世纶解读:吴茱萸主治太阴,故本方证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img636

    胡希恕注:大汗出,津液亡于外。热不去,邪反留于内。腹内拘急,津虚并复有寒。四肢酸痛,外邪亦兼血郁。中气沉衰,因又下利,阳去入阴,故厥逆而恶寒,宜四逆汤主之。

    胡希恕按:大汗出而又下利,厥逆恶寒,中气沉衰,大有虚脱征象,虽有表候,亦急宜救里,若误与桂枝汤以攻表,则祸变立至。

    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img637

    胡希恕注:大汗则津液亡于外,大下利则津液亡于内,以致津虚血少,故四肢厥冷,以四逆汤主之。

    胡希恕按:津液亡失以致四肢厥冷,病已由阳入阴,虚脱即在顷刻,此时惟四逆汤温中救里一策,胃气一振,汗收利止,津液生,厥冷解矣。

    355.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img638

    胡希恕注:邪结于胸中,气血受阻,故手足厥冷。而脉乍紧,胃中有停滞,故心下满。饥不能食、欲吐不能吐,故烦满。此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胡希恕按:厥之为证,原因很多,非阴证所独有,本条所述,为邪结胸中而致厥逆的证治。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img639

    胡希恕注:《金匮要略》曰:“水停心下,甚者则悸。”故伤寒厥而心下悸者,此厥为胃中停饮所致,当先治水,宜服茯苓甘草汤,使水饮去而厥自已。虽说治水,反而能治其厥,若不知厥由水作,一味治厥,不但厥不能治,而水充斥胃中,更必作利。

    胡希恕按:此述水饮所致之厥,虽说先治水,实亦治厥,由水渍入胃一语观之,当有小便不利一症甚明,水不得下泻,故上渍入胃也。

    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img640

    胡希恕注:寸脉沉迟下部脉不至,即促而沉迟的脉,为表未解而里虚且寒之应;咽喉不利吐脓血者,为邪热不得外解,而反壅逆于上也;手足厥逆,泻利不止者,津血不足,胃气亦虚也;此乃正虚邪实,表里俱困,已属误下的坏病,救表救里,补虚攻邪,颇难措手,故谓难治,亦只有随证用药,以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去节)二两半,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萎蕤(一作菖蒲)十八铢,芍药六铢,天门冬(去心)六铢,桂枝(去皮)六铢,茯苓六铢,甘草(炙)六铢,石膏(碎,绵裹)六铢,白术六铢,干姜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冯世纶推荐处方】

    麻黄10克,升麻10克,当归10克,知母10克,黄芩10克,萎蕤(又名玉竹)10克,白芍10克,天门冬10克,桂枝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白术10克,干姜10克。

    上十四味,以凉水10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取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img641

    冯世纶解读:胡希恕先生对本条的注解,原认为此为误下所致的坏病,审脉与证,均不宜麻黄剂以发汗,其中必有错简,不释,亦未做方解。但有的笔记做了注解,如上述,供读者参考。

    我们试做了方解和方证探讨:从本条的症状看属寒热交错,病位在半表半里,病性属于阴证。从方药组成看,本方有越婢加术汤和大青龙汤之意,但用干姜不用生姜,又去大枣,又伍以知母、黄芩、天门冬、玉竹等清里上热,故治表里同病而发汗作用并不大。升麻“味甘辛,主解百毒,辟温疾、瘴邪”,为治咽喉痛的要药。方中即用麻黄、升麻、桂枝发汗以解表,又用干姜、白术、茯苓、甘草温中利水以止泻;既以黄芩、知母、石膏除热去烦,又以白芍、当归、玉竹、天门冬益血滋津,故本方所治咽喉不利、唾脓血、泻利等症,当属表里不解,邪郁半表半里,而呈寒热虚实交错者。临床用于鼻窦炎、支气管扩张、咽喉不利、咯脓血而下寒明显者,用之有效。因此它不同于麻黄汤发汗,而与柴胡桂枝干姜汤、乌梅丸相类,似属治疗厥阴病的方剂,确否,亦仅供参考,有待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