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追追命的命

很多读者都向我朋友反应(因为他们大都难以直接找到我):在香港很难找到我的书,尤其是新作。

其实早些时候台湾的情形也大致如是。

这是我蓄意的。

蓄意的意思不是“吊高来卖”,而是“见过鬼怕黑”。港、台文学书市销量根本不如何,“吊高”也不见“能卖”,何况又不是亲身演出武打镜头,何必“吊威吔”自讨苦。

三十年来,从第一本诗集在马来西亚出版后,我大约在不同的国度、地区出版过一千六百多部不同版本的个人著作,合作过的出版社也不下于一百零五家——我不知道这些作品曾养活过多少人?或给予多少人的精神食粮?——但它们给我的实际“食粮”非常丰足,让我吃得白白胖胖、活活泼泼的,十分满足。

如果可能,我当然愿意仍然白白胖胖、活活泼泼下去。是以,我当然希望我的作品仍然可以出版下去。对我而言,畅销不是一种目标,长销才是我的目的。

不过,近十多年来,我在中、港、台出版,十分无奈。在内地大概到处可见我书,假版、盗印、冒充、伪作,多不胜数,不胜枚举,琳瑯满目,目不暇给。朋友恭喜我在“内地走红”,收入定必可观。我回话:要是收得十分之一版税,我就发大财了,就不必作品在内地走红,作者在外地眼红了。

至于港、台,不应有恨,但难免有憾。台湾方面,不是遇上撇帐,成了呆帐,就是出版社发行商倒闭潮,根本不付帐,只有眼巴巴吹帐。所幸,近日能把重要武侠代表作大都交给剑客书生陈晓林,叱咤遇上风云,大抵可以放心。香港方面,更是“遇人不淑”,不是曾经专心诚意的一手扶起后翻面不认人,就是以为你交给他出就是一辈子的拥有权,稍有微议,即行变脸。对版权缺乏认识,也缺乏尊重。也有遇上负责任、有朝气的出版社,却不幸熬不过经济大潮而垮了下来,使我对港方市场,除了仍交一、二家按时出书之外,余皆刻意淡出,兴趣缺缺。此所谓“见过鬼怕黑”。

承蒙友人、读者、知交热诚,多方劝勉,反映许多读者仍追读索阅的武侠小说,在港、台图书馆也见借阅者需“排队轮候”,他们主动组合了小组替我协商出版事宜,但我在出版方面仍兴致不大。有人看的,到底还是有人要看;没人看的,让它去吧。我虽比古龙更怕寂寞,但我也比古龙更耐寂寞。所以,十年来,我不应酬,不洽商,不怕得罪人,自行实行“三不”。

直至遇上了杜比,以他莫大的诚意与热忱,说服了我,也打动了我。他“追”我的稿,就像“追”追命的命。实际上,他处事也很有追命的味道——就不知道他能不能喝酒?

稿于二零零三年八月:台湾风云时代出版社重新推出“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之“刀”。

校于二零零三年十月:北京华夏出版社新版推出全新版“四大名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