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如果比一朵花还胆小——我和“自由人”怎么了?

口头问起的不计,已是第五封读者来函问及了,所以也有在此说明一下的必要:

“温瑞安武侠丛刊”(即“四大名捕系列”)十六集以后,原“自由人”版即转由“敦煌”继续出版下去,这绝对不算是“跳槽”。因为我的武侠小说在香港向来大都由“敦煌”出版,现在只是“物归原主”而已。再说,把这系列交予“自由人”集团主脑刘定坚之时,两人亦约好“玩”四辑十六集,在合作的过程里,我交稿、他出书,一切都十分愉快,一直都非常尊重(双方亦然),阿刘甚至也主动且爽快答允只保留一年半的出版权,所以今交由“敦煌”接力出版,此事并无不妥。

关心这件事的朋友,也许因近日连环图的风风雨雨、干戈不息,而联想到我这系列小书也内里杀伐难免吧?才没有这样的事!

刘定坚和我的合作,一切如约,口头约定,一诺千金。我们之间完全没有因此事有过任何争执,也没有起过冲突;至于在金钱上他决未亏负于我,而我也把稿交清赶齐。容或有些比较习惯阅读较密集文字书的读友,对“自由人”推出我丛刊的方式感到不满意或不习惯,也不时有朋友向我表达这套书未尽人意之处,但我个人,却从来、绝对、压根儿不曾感觉他出版有啥不好。这是一个新的形式,根本就是我和刘定坚共同的构想,只不过是由我执笔,他来制作而已!如果做得不好,此“锅”应由我也“掮”一份。但我觉得不管是画内页插图还是设计封面的,冯志明、司徒剑侨、严志超、牛辉、狄克等,我都觉得他们已尽力做好了,连同制作上的黄国兴和伍永新等位,都为这套书费煞不少苦心,怎可再作苛求?事实上,用“自由人”版的形式推出这套书的“目标”也达到了:一,创新潮流;二,引起反应;三,好玩;四,扩大读者群,同时也让读者扩大新视野。这四项刘定坚和我都做到了,迄今还可见有人争相效仿,见好就收,转为“敦煌版”,有何不可?

当然,一般以“敦煌版”的制作方式,较为好评。两者我均有参与提出构想,且同是出自我手笔的小说,但因两家出版社的风格、性质、读者对象都不一样,当然我所提的意见不一,以致“走势”也定然不同了。也许,有些读友会较受制于阅读的习惯,但既然我立意要做到每一集、每一期、每一本小说都为大家带来一些新意和冲击,那末,在出版、包装的形式上,宁可新颖一些,总好过一成不变,是不?

如果做得不够好,改就是了。如果要顺应一般读者的心理习惯,那反而太容易了——不过,您会以为看我作品的读者是“约定俗成”、不思求变的人吗!

如果比一朵花还胆小,怎么能成长为一棵大树?

稿于一九九零年十一月六日:自由时报刊登“戚少商的伤”。

校于一九九一年一月廿一日:“散文小品”收入“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