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不是真军肉搏,讲究点到为止

从许多读者来信里归纳出其中几项他们对我近来武侠创作中最感兴趣刺激/好玩/有鹇感/认为还要更过瘾下去/或极力反对的技法,顺此答辩:

一,活用了一些地方性的俚语、流行话、歌词及洋(日)文中用等技巧:这不错是近日我武侠小说的“特色”,但不会是主调,我创作的基调仍然是强调传统的,同时也设法以一种新观念来观察传统、一种新手法来表现传统。我不赞同大量运用以上的“小技”,“小技”只在行“大道”上偶尔“自娱娱人”的把戏而已。我主张以一种开阔的胸襟与视野,不排除武侠更丰富的包容性和可能性;我在运用这些可增“亲切感”的语言素材时,也十分自律及自抑,去芜存菁,严格过滤,我只是要超新派武侠更具活泼性,而不是“玩死”传统武侠。

二,用图象和节奏、还有文字谐音及类近语意来达到特殊效果。这种技法分别是借绘画和音乐里的不同名词、用语,实际上,艺术的高层次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借镜的,而我早年在绘画和音乐上的用功亦不在文学之下。但这些技法就像是台上的布景,为了配合歌声、突出歌手、方便歌者,不可以喧宾夺主。所以,故弄玄虚,故作炫奇,我是不干的。这不是真军肉搏,文字需想像空间,我讲究点到为止,意在言外,韵在弦外。会看的读者,自然收获较多。用心体会的读者,当然会更享受些。其实,以“谐音”这种小把式而言,实在可以千变万煞费苦心,多不胜数,已经不值一哂,近日也开始在肆间的商品里慰为风气,滥觞成灾;只是,若要用得连香港、台湾、中国大陆、海外华人看了都能马上同感、会心、并生创造性的联想,这就不是光擅粤语台语便可胜任,而非要有点别出心裁、匠心独运不可了。

稿于一九九零年八月:联合文学发表“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