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听声音,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及呃逆、嗳气、喘哮、太息等音响的特点,以分辨病情的寒热虚实。嗅气味,主要是嗅病人的口气、分泌物与排泄物的异常气味,以鉴别疾病。

(一)语声、呼吸异常及咳嗽、呃逆、嗳气声音变化的临床意义

  1.语声变化的临床意义
  (1)语声强弱
  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的,属实证、热证;
  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的,属虚证、寒证。
  ◆若发不出音,称为“失音”,亦有虚实之分
  实证:见于外感风寒、风热,或感邪后又伤于饮食,或妊娠末期气道受阻者。
  虚证:见于内伤,肺肾阴虚,津液不能上承,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
  ◆语声重浊:常见于外感,亦见于湿浊阻滞,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所致。如呻吟、惊呼等,常与痛、胀有关。

  (2)语言错乱
 谵语:若神识昏糊、胡言乱语、声高有力,常见于热扰心神的实证。
 郑声: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属于心气大伤,精神散乱的虚证。
 狂言:言语粗鲁、狂妄叫骂、失去理智控制,是痰火扰心所致。
 独语:喃喃自语、讲话无对象、见人便停止,常见于癫证,多是心气虚、精不养神的表现。
 语言謇涩:多属于风痰上扰的病变。

  2.呼吸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
  (1)气微与气粗 呼吸微弱,多是肺肾之气不足,属于内伤虚损;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是热邪内盛、气道不利,属于实热证。
  (2)哮与喘 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鼻翼煽动,或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的称为喘。喘气时喉中有哮鸣声的称为哮。
  (3)少气与叹息 呼吸微弱,气少不足以息的,称为“少气”,多因气虚所致。胸中郁闷不舒,发出长叹的声音,称为“叹息”(古称太息),多因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所致。
  3.咳嗽声音变化的临床意义
  咳嗽是肺失宣肃,肺气上逆的反映
  咳声重浊,多属实证;咳声低微气怯,多属虚证
 呈阵发性、咳而气急、连声不绝、终止时作鹭鸶叫声的,称为顿咳(百日咳)
 咳声如犬吠,多为白喉
  干咳无痰,或只有少量稠痰—燥邪犯肺或阴虚肺燥
  咳嗽有痰,则应分清痰色、痰量、痰质的变化,以辨别病证的性质

  4.呃逆、嗳气音声变化的临床意义
  呃逆、嗳气都是胃气上逆所致
  呃逆,俗称“打呃”
  呃声高亢而短、响亦有力—实热
  呃声低沉而长、气弱无力—虚寒
  日常的打呃,呃声不高不低,无其他不适,多为食后偶然触犯风寒,或因咽食急促所致,不属病态
  久病胃气衰败,出现呃逆、声低无力,则属危证
 嗳气,又称噫气,俗名打嗝,多见于饱食后。患病可由宿食不化、肝胃不和、胃虚气逆等原因引起
 食后嗳出酸腐气味—宿食停积,或消化不良
 无酸腐气味的—肝胃不和或胃虚气逆所致

(二)口气、痰涕、二便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口气臭秽—胃热、或消化不良,亦见于龋齿、口腔不洁等
  口气酸臭—胃有宿食;口气腐臭,多是牙疳或有内痈
  各种排泄物与分泌物,包括二便、痰液、脓液、带下等
  有恶臭者—实热证 略带腥味者—虚寒证
  如大便臭秽为热,有腥味—属寒
  小便臊臭—湿热
  矢气奇臭—消化不良,宿食停滞
  咳吐浊痰脓血,腥臭异常的—热毒炽盛,瘀结成脓的肺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