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诊

  问诊,是医生对病人或其家属、亲友进行病情查询的一种诊察方法。问诊的主要方法,首先要抓住主诉。主诉,是病人自觉最为痛苦的一个或几个主要症状。抓住主诉之后,就可围绕主诉的症状,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从整体出发,按辨证要求,有目的的一步一步地深入询问,以收集辨证资料。

(一)问 寒 热

  概念
 三、问诊 - 图1

  1.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
  疾病初起即有恶寒发热,多见于外感表证,是外邪客于肌表,卫阳与邪气相争的反映
  ◆外感风寒常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
 ◆外感风热常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
  表证寒热的轻重,与正气的盛衰亦有密切关系
  ◆邪轻正衰的恶寒发热常较轻
  ◆邪正俱盛的恶寒发热多较重
  ◆邪盛正衰的恶寒重而发热轻等
  2.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
  在疾病过程中,病人唯感畏寒而不发热,多属虚寒证。阳气虚于内,阳虚则寒,不能温煦肌表,故同时并见面色苍白、肢冷踡卧、喜着衣被等虚寒证的表现。寒邪直中脏腑,阳气被伤,也可见畏寒或病变部位冷痛,此即所谓“阴盛则寒”。

  3.但热不寒的临床意义
  在疾病过程中,病人唯感有热而没有寒象,同时怕热,此类症状多属热证的表现。发热不恶寒而但恶热,临床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壮热 病人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称为壮热,多见于风寒入里化热,或风热内传的里实热证。正盛邪实,里热炽盛,蒸达于外,故热势鸱张,此即所谓“阳盛则热。”常兼有多汗、烦渴等症。
  (2)潮热 发热如潮有定时、按时而发或按时而热更甚的(一般多在下午),即为潮热。临床常见有三种情况:
  ①阴虚潮热:每当午后或入夜即发热,属于“阴虚生内热”,且以五心烦热为特征,又称“骨蒸潮热”
  ②湿温潮热: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
  ③阳明潮热:是由于胃肠燥热内结所致,因其常于日晡阳明旺时而热甚,又称“日晡潮热”。

  (3)长期低热 指发热日期较长,而热度仅较正常体温稍高(一般不超过38℃),或仅病人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高者。
  长期低热的病机比较复杂。
  气虚发热,除表现为发热日久不止和热度不高以外,还可见面色(白光)白、食少乏力、短气懒言、劳倦则甚、舌淡、脉虚弱等症。多因脾气虚损,中气下陷,清阳不升,郁而为热。
  4.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
  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称为寒热往来,是半表半里证的特征。为邪气虽不太盛,正气确也不强,邪气既不能侵入于里,正气也不能祛邪使之出表,正邪交争,两不相下的表现。
  若寒战与壮热交替,发有定时,一日一次或二、三日一次者,则为疟疾。

(二)问 汗

  概念及机理
  “阳气加于阴谓之汗”。
  汗的临床表现
 三、问诊 - 图2

  特殊汗出
  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加重,兼见畏寒神疲乏力等症,属阳虚
  盗汗: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兼见潮热、颧红等症,属阴虚
  绝汗:病情危重之时,大汗不止,常见于亡阴、亡阳
 躁扰烦渴,汗出如油,脉急躁无力——亡阴证
 身冷肢厥,冷汗淋漓,脉微欲绝——亡阳证
  战汗:在病势沉重之时,先见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
 三、问诊 - 图3

  头汗: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又称为“但头汗出”。
  —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
 三、问诊 - 图4
  半身汗出:半侧身体有汗,或为左侧、或为右侧、或为下半身,另一侧则经常无汗者。
  —由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调,或气血不和所致。

(三)疼痛的性质特点及不同部位疼痛的临床意义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可发生于患病机体的各个部位。其形成,有因实而致痛的,如感受外邪,或气滞血瘀或痰浊凝滞,或虫积食积等,阻闭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也有因气血不足,或阴精亏损,脏腑经脉失养,因虚致痛的,“不荣则痛”
  1.疼痛的性质特点及临床意义
 三、问诊 - 图5
  (1)胀痛:见于气滞,疼痛伴有胀满或胀闷。
  (2)重痛:见于湿证,疼痛伴有沉重的感觉,多因湿邪困遏气血所致。
  (3)刺痛:见于瘀血,疼痛痛如针刺。
  (4)绞痛:痛如绞割,多因有形实邪闭阻气机而成,如心血瘀阻引起的真心痛。
  (5)灼痛:见于热证,痛有灼热感而喜凉为灼痛,多因火邪窜络,或阴虚阳热亢盛所致。
  (6)冷痛:见于寒证,痛有冷感而喜暖为冷痛,多因寒邪阻络或阳气不足,脏腑、经络不得温养所致。
  (7)隐痛:见于虚证,疼痛不剧烈,可以忍耐,却绵绵不休,持续时间较长,多是气血不足。
  (8)掣痛:多与肝病有关,抽掣或牵引而痛,多由筋脉失养或阻滞不通所致。
  问痛,除询问疼痛的部位及性质外,还应询问疼痛持续的时间、喜按还是拒按。
  新病疼痛,持续不解,或痛而拒按,多属实证;
  久病疼痛,时有缓止,或痛而喜按,多属虚证。

  2.不同部位疼痛的临床意义
  (1)头痛
  某些外感邪气,如风、寒、暑、湿、火以及痰浊、瘀血阻滞或上扰清阳,所引起的头痛多为实证。气血精液亏损,不能上荣于头,致使脑海空虚,也可以发生头痛,则属于虚证。
  如头项痛属太阳经,前额痛属阳明经,头侧痛属少阳经,头顶痛属厥阴经等。
  (2)胸痛
  胸闷痛而痞满者—痰饮
  胸胀痛而走串,嗳气痛减者—气滞
 胸痛而咳吐脓血者—肺痈
  胸痛喘促而伴有发烧,咳吐铁锈色痰的—肺热
 胸痛、潮热、盗汗、痰中带血者—肺痨
  胸痛彻背、背痛彻胸—心阳不振
  痰浊阻滞的胸痹,如有胸前憋闷、痛如针刺刀绞、甚则面色灰滞、冷汗淋漓,则为“真心痛”

  (3)脘痛 脘,指上腹,是胃所在部位,故又称“胃脘”。胃脘疼痛,可见于寒邪犯胃、食滞胃脘、肝气犯胃等病证。
  (4)胁痛胁为肝胆二经分布的部位。如肝气不疏、肝火郁滞、肝胆湿热、血瘀气滞以及悬饮等病变,都可引起胁痛。
  (5)腹痛 腹部分大腹、小腹、少腹三部分。脐以上为大腹,属脾胃;脐以下为小腹,属肾、膀胱、大小肠及胞宫,小腹两侧为少腹,是肝经经脉所过就其疼痛的不同部位,可以察知其所属的不同脏腑。
  腹痛,有虚有实,如寒凝、热结、气滞、血瘀、食滞、虫积等,多为实证;至于气虚、血虚、虚寒等,概属虚证。
  (6)腰痛 腰为肾之府,腰痛多见于肾的病变。因于风、寒、湿邪阻塞经脉者,或瘀血阻络者均为实证;因于肾精气不足或阴阳虚损不能温煦、滋养而致者则为虚证。
  (7)四肢痛 四肢疼痛,或在关节,或在肌肉,或在经络,多由风寒湿邪的侵袭,阻碍气血运行所引起。亦有因于脾胃虚损、水谷精气不能运于四肢而发作。疼痛独见于足跟,甚则掣及腰脊者,多属肾虚。

(四)口渴与饮水、食欲与食量及口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1.口渴与饮水

类型症状表现病机
渴不多饮口干,但不欲饮,兼见潮热、盗汗、颧红等症阴虚证
口渴,饮水不多,兼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脘闷苔腻湿热证
渴喜热饮,但饮量不多,或水入即吐,兼见头晕目眩,胃肠有振水音痰饮内停
口干,但欲漱水而不欲咽,兼见舌质隐青或有青紫色瘀斑,脉涩内有瘀血

  2.食欲与食量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
  了解患者食欲状况,进食多少,对于判断病体的脾胃功能以及疾病的预后转归,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食欲减退或不欲食,胃纳呆滞—脾胃功能失常
  食少见于久病,兼有面色萎黄、形瘦、倦怠等症者—脾胃虚弱
  食少伴有胸闷、腹胀、肢体困重、舌苔厚腻者—脾湿不运
 厌恶食物或恶闻食臭,即为厌食,又称“恶食”,多见于伤食。妇女怀孕,亦可有厌食的反应,多因妊娠后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
  厌油腻厚味—肝胆脾胃湿热
 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饥饿者,为消谷善饥,往往身体反见消瘦—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
 有饥饿感,但不想吃,或进食不多者,称为饥不欲食—胃阴不足,虚火上扰所致
 易饥多食,但大便溏泻,倦怠乏力—胃强脾弱

  有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尤多见于小儿—虫积
  妇女妊娠偏嗜某种食物,一般不属病态
 三、问诊 - 图6
 若久病之人,本不能食,但突然反而暴食,这是中焦脾胃之气将绝的征象,称为“除中”,也是“回光返照”的一种表现

疾病过程中
A.食欲减退
B.消谷善饥
C.恶闻食臭
D.饥不欲食
E.嗜食异物
伤食多见
脾胃虚弱多见
『正确答案』CA
『答案解析』厌恶食物或恶闻食臭,即为厌食,又称“恶食”,多见于伤食
食欲减退或不欲食,胃纳呆滞,多是脾胃功能失常的表现。若食少见于久病,兼有面色萎黄、形瘦、倦怠等症者,属脾胃虚弱;而食少伴有胸闷、腹胀、肢体困重、舌苔厚腻者,则多是脾湿不运。

  3.口味异常
  口苦—肝胆实热
  口甜而腻—多属脾胃湿热
  口中泛酸—肝胃蕴热
  口中酸馊—多为食积内停
  口淡乏味—常见于脾虚不运

A.肝胆实热
B.脾胃湿热
C.肝胃蕴热
D.食积内停
E.脾虚不运
口淡乏味多见于
口中酸馊多见于
口甜而腻多见于
口中泛酸多见于
『正确答案』EDBC
『答案解析』口苦—肝胆实热;
口甜而腻—多属脾胃湿热;
口中泛酸—肝胃蕴热;
口中酸馊—多为食积内停;
口淡乏味—常见于脾虚不运。

(五)大小便变化的临床意义

  1.大便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
  大便干燥坚硬,排出困难,排便间隔时间长,便次减少,称为便秘,多是热结肠道,或津亏液少,或气液两亏,以致大肠燥化太过,传导不行所致。
  大便稀软不成形,甚则呈水样,便次增多,间隔时间相对缩短,称为溏泄或泄泻,常见于脾失健运,小肠不能分清别浊,水湿直趋大肠的病证。
  大便先干后溏—脾胃虚弱
  大便时干时稀—肝郁脾虚、肝脾不和
  水粪夹杂,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脾肾阳虚、寒湿内盛
  泻下黄糜—大肠湿热
 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酸腐臭秽—伤食积滞
 老年人大便不干不稀,而只是排便困难的—气虚
  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热迫直肠
  大便滑脱不禁,肛门有下坠感甚或脱肛的—脾虚下陷的久泄
  里急后重—痢疾
  大便溏泄不爽—肝失疏泄的表现
 便色黑如柏油而大便反易—瘀血
 三、问诊 - 图7

  2.小便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
  尿量过多,其病在肾—虚寒,也常见于消渴证
  小便短少—热盛津伤,汗、吐、下太过损伤津液,气化不利,水湿内停
 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的为闭,一般统称为“癃闭”
  癃闭因湿热下注,或瘀血、结石阻塞的—实证
  因肾阳不足、不能气化,或肾阴亏损,津液内虚的—虚证
  小便次数增多—小便频数
  短赤而急迫的—下焦湿热
  量多而色清的—下焦虚寒,肾气不固,膀胱失约
  尿频而涩少—阴虚内热
  小便数而大便硬—脾约病
  小便次数减少—津液亏耗、化源不足,气化不利,水湿内停
  小便时尿道疼痛,并常伴有急迫、艰涩、灼热等感觉的—湿热下注的淋证
  小便后自觉空痛—肾气虚衰
  尿后余沥不尽,不自主的排尿,或不能控制的尿滴沥,称为“尿失禁”—肾气不固,若伴见神志昏迷则多是危重证候
  睡中不自主排尿,是为遗尿—肾气不足的虚证

(六)失眠和嗜睡的临床意义

  1.失眠的临床意义
  又称“不寐”或“不得眠”,是以经常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不能再睡,或时时惊醒睡不安稳,甚至彻夜不眠为特征的证候。不寐,是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病理表现。其致病原因常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阴血不足、阳热充盛,以致心神不安,难以入寐。二是由于痰火食积诸邪气干扰所致。
  2.嗜睡的临床意义
  睡意很浓,经常不自主地入睡,称为嗜睡
  头目昏沉而嗜睡者—痰湿困遏、清阳不升所致
  神疲欲寐,闭眼即睡,呼之即醒或蒙眬迷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者,又称之为“但欲寐”—少阴心肾阳虚
  昏睡见于急性热病者—邪入心包、热盛神昏

(七)耳鸣、耳聋、头晕、目眩的临床意义

  1.耳鸣、耳聋的临床意义
  (1)耳鸣 患者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鸣或潮水声,或左或右,或两侧同时鸣响,或时发时止,或持续不停,称为耳鸣。
  暴起耳鸣声大,用手按而鸣声不减—实证,多因肝胆火盛所致。
  渐觉耳鸣,声音细小,以手按之,鸣声减轻—虚证,多与肾虚精亏、髓海不充、耳失所养有关。
  (2)耳聋 即病人听觉丧失的症状,可由耳鸣发展而成。
  新病突发耳聋—实证,因邪气蒙蔽清窍、清窍失养所致
  渐聋—虚证,多因脏腑虚损而成。
  一般而言,虚证多而实证少,实证易治,虚证难治。
  2.头晕的临床意义
  头晕是指患者自觉视物昏花旋转,轻者闭目可缓解,重者感觉天旋地转,不能站立,闭目亦不能缓解。外邪侵袭或脏腑功能失调可引起经络阻滞,清阳之气不升或风火上扰,邪干清窍而发头晕。
  3.目眩的临床意义
  目眩是指视物昏花迷乱,或眼前有黑花闪烁,蚊虫飞行的感觉。多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血不足,或气血不足,目失所养而致。

(八)月经与带下变化的临床意义

  1.月经变化的临床意义
  (1)经期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 若周期提前八、九天以上者,为月经先期,多因邪热迫血妄行,或因气虚不能摄血,血行无制,属于肝郁或瘀血的亦较多见。若周期错后八、九天以上者,为月经后期,多因寒凝气滞,血不畅行,或因血少,任脉不充,也常见于痰阻或气滞血瘀。若经期错乱,或前或后,经行无定期,多因肝气郁滞,或因脾肾虚损,也有因瘀血积滞所致。
  (2)经量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
  月经过多—血热、冲任受损,或气虚不能摄血所致。
  月经过少—血虚生化不足,或因寒凝、血瘀、痰湿阻滞等。
  停经超过三个月,而又未妊娠者,称为闭经—生化不足,气虚血少,或血瘀不通,或血寒凝滞等。但也有因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停经的,若无明显病状者不属病态。
  (3)色质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 正常月经血色正红,质地不稀不稠,亦不夹杂血块。若经色淡红质稀,多为血少不荣,属虚证;若经色深红质稠,属血热内炽,为实证。色紫暗有块,乃寒凝血滞,暗红有块,则为血瘀。
  (4)行经腹痛的临床意义 行经时腰腹作痛,甚至剧痛不能忍受,并随月经周期持续发作,称为痛经。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者,多属气滞血瘀;小腹冷痛、遇暖则缓者,多属寒凝;行经或经后小腹隐痛、腰酸痛者,乃气血亏虚,胞脉失养所致。

  2.带下变化的临床意义
  若带下量多色白、清稀如涕—脾虚湿注
  带下色黄,黏稠臭秽,或伴有外阴瘙痒疼痛—湿热下注
  带下色赤、淋沥不断、微有臭味—肝经郁热
  带下晦暗、质稀薄而多、腰腹酸冷—肾虚
  总之,凡带下色白而清稀的,多属虚证、寒证;色黄或赤,稠黏臭秽的,多为实证、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