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节日与人们的文化心态

节日是自然岁时与特定社会文化内容的结合体,它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节日所反映的文化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从中发现一定时期的习俗、饮食、服饰、信仰及崇拜等文化内容,而当时人们的文化心态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魏晋南北朝的节日所反映的人们的文化心态也很丰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希望生活幸福、美满。人们的这种愿望,在人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说古人把元日视为万象更新的开始,那么人日就是生活更新的起点。人日有一种活动,为食“七菜羹”。《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究竟是哪七种菜,由于史料缺乏,已不可考。《荆楚岁时记》按语说:“旧以正旦至七日讳食鸡,故岁首唯食新菜。”《太平御览》卷30引《荆楚岁时记》按语说:“北人亦有至人日讳食故岁菜唯食新菜者。”可见这七种菜都是新菜。人们借此表达祈盼生活更新的美好愿望。人日里还有一种活动为剪彩人。《艺文类聚》卷4引《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七日这天,人们“剪彩为人,或镂金箔贴屏风上,忽戴之。像人入新年,形容改新”。同样记载亦见于《太平御览》卷30,“忽戴之”为“亦戴之头鬓”,意思更为明确,即人日这天,人们用彩色的绢或纸剪成人形,或用金箔刻成人形,贴于屏风之上,或戴于头鬓,象征着人入新年,面目一新。人日里人们还有互赠华胜的习俗。古代“华”“花”二字相通,华胜即花胜,是古代妇女头饰的一种。正月七日,人们自己制作华胜互相赠送,其喻意和剪彩人戴于头鬓一样,表示人们对新生活的祝愿。《太平御览》卷29又载:“北间人于此日向辰至门前呼牛马杂畜令来。乃置粟豆于灰散之宅内,云以招牛马。”《荆楚岁时记》按语将“北间人”记成“荆人”,未知谁是。但无论如何,都表达了人们在新的一年中牛马成群、杂畜满圈的心愿。祈求生活幸福、美满的愿望,在其他节日中亦有表现。如江南地区正月十五祭蚕神,就是祈求蚕桑兴旺。与此俗相关,人们还用膏粥为蚕驱鼠。其具体做法是,将肉盖在粥上,登上屋顶,祷告说:“登高糜,挟鼠脑,欲来不来,待我三蚕老。”[44]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中,丝织业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而桑多蚕旺,就使丝织业有了充足的原料保障,从而也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再如正月十五的打粪堆活动,也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传说有个叫区明的商人,因拜湖神虔诚,路过彭泽湖时,被湖神青洪君请到神府。路上使者告诉他,若青洪君送东西,你只要如愿。及至神府,青洪君果然问区明需要什么。区明什么都不要,只要如愿。青洪君虽然舍不得,但既已答应区明取所需,不得已只得以如愿相赠。原来如愿是青洪君的一个婢女。区明得到如愿后,一切愿望都在如愿的帮助下得到实现,从此成为巨富。有一年正月元日,如愿起床晚了,便遭区明殴打。她不堪忍受,便跑到粪堆边纵身一跃,不见了踪影。区明拿着木棒一边打粪堆,一边呼唤如愿,但如愿始终未出。后来这个故事传到北方,北方的人们每逢正月十五日夜,用木棒打粪堆,希望能使如愿答应。[45]可见打粪堆表达了人们生活中事事如愿的希望。再如七月七日人们的“乞巧”活动。《荆楚岁时记》载,七夕之夜,“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礵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七夕乞巧之俗,当时的许多文学作品也有描述。

南朝宋孝武帝《七夕诗》云:

秋风发离愿,明月照双心。

偕歌有遗调,别叹无残音。

开庭镜天路,余光不可临。

第二节 节日与人们的文化心态 - 图1风披弱缕,迎辉贯玄针。

斯艺成无取,时务聊可寻。[46]

梁简文帝《七夕穿针诗》云:

怜从帐里出,想见夜窗开。

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47]

北朝庾信《七夕赋》云:

兔月先上,羊灯次安,睹斗星之曜景,视织女之阑干。于是秦娥丽妾,赵艳佳人,窈窕名燕,逶迤姓秦,嫌朝妆之半故,怜晚饰之全新。此时并舍房栊,共往庭中,缕条紧而贯矩,针鼻细而穿矩。[48]

由上引诸文学作品中,可见七夕乞巧是一项普遍的活动。中国封建社会,工针耞为女子一大美德。魏文帝曹丕的美人薛灵芸“妙于针工,虽处于深帷重幄之内,不用灯烛之光,裁制立成。非夜来(即薛美人)所缝制,帝则不服,宫中号曰神针”[49]。因此,薛美人受到魏文帝宠爱。民间妇女乞巧,当然不是为取宠于帝王,但有一双巧手,不但能给生活带来便利,也会受到人们的爱慕,这对她们来说也是一种幸福。在古代人的家庭观念中,多子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多子保证了家族的传嗣,家丁的兴旺,对劳动人民来说,多子还具有增加劳动人手的意义。正月十五夜做宜男蝉乞儿,也表达了人们的这种愿望。正月十五是正月里继元日、人日之后的又一重大节日。元日和人日,人们的主要活动是避瘟驱邪,而正月十五,人们的活动则以迎神祭神为主。人们于此日夜乞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此没有邪气的日子里,在这迎神祭神的宁馨的月圆之夜来到人世。除此以外,人们还在七月七日晚乞儿。七夕有一种活动叫“守夜”,顾名思义,也是晚上进行的活动。晋周处《风土记》载:

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辰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咸云见天汉中有奕奕白气,有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

在这段记载中,将富有、长寿、得子并列,可见多子是人们希望生活幸福的内容之一。

第二,希望驱邪禳灾。民间百姓多灾多难,这些灾难不外来自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认为很多灾难都是邪气恶鬼所致,因此采用许多方法驱邪禳灾。这类活动在许多节日里也可看到。如正月元日的爆竹,即将竹子放到火中燃烧,令其发出叭叭的爆裂声。据说这样做,是为了吓走一种名为“山臊”的恶鬼。传说山中有一种怪物,人形,身长一尺多,只有一只脚,其名为“山臊”,又称为“山第二节 节日与人们的文化心态 - 图2”。它不怕人,人若触到它,便会染上忽冷忽热之病。这种东西最怕毕毕剥剥的声音,所以人们借燃竹的爆裂声吓退之。[50]佩戴“却鬼丸”也有这个意义。元日这天,人们用蜡将雄黄和成药丸,佩在身上,男置左,女置右。传说有个叫刘次卿的人,元日到集市上,见到一个书生,众鬼见他都纷纷逃避。刘次卿感到奇怪,便问此书生以何术避鬼。书生说:“我本无术。我出来的时候,师傅曾给我一丸药,让我佩在臂上,以防恶气。”刘次卿将此药丸借来佩戴,果然也很灵验。后来人们都在元日这天佩戴这种药丸,以避邪气。[51]正月元日,人们常常把鸡、桃符、蒲苇编的绳索、神荼、郁垒的画像等物放在门上,据说也是为了驱鬼。传说在远古唐尧之时,有一种鸟叫重明,又叫双睛。这种鸟形状似鸡,鸣叫如凤,它能驱逐虎狼猛兽,使妖灾不能在人间为害。这种鸟来去不定,有时一年来几次,有时几年都不来一次。百姓们每年都打扫门户,盼望它来到门前。在它来到的年月里,人们有的用木刻成此鸟的样子,有的用铁铸成此鸟的形状,放在门前,以吓退鬼魅。[52]至魏晋南北朝时,每逢元日,人们有的用木刻成鸡形,有的在纸上画鸡置于门上,也有的杀一只鸡挂在门上。桃木也被古人认为有压服邪气、抑制百鬼的功效,所以魏晋南北朝时人们有的也将桃板或桃符挂在门上。关于门神神荼和郁垒也有一个传说:远古的时候,有两个兄弟,一个叫荼,一个叫郁,他们住在度朔山的桃树下,监察百鬼,发现有随便迷惑人的鬼,就用蒲苇绳将其捆起来喂老虎。[53]所以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在元日这天,或将蒲苇绳悬挂在门上,或将神荼郁垒的画像贴在左右两扇门上。五月五日,人们也有驱邪之举。这一天,人们将采来的艾草做成人形,悬挂在门上,认为这样能够排除毒气的侵袭,或者把菖蒲草泡在酒中,饮菖蒲酒来解毒。前已叙述,古人认为苦楝树叶和五色丝可以吓走蛟龙,所以人们除去将它们扎在粽子上,还将楝树叶戴在头上,将五色丝系在臂上,称之为“长命缕”,认为这样可以避邪祛病。驱邪避灾色彩最浓的节日大约要属九月九日了。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诏书说:“四序嘉辰,历代增置,汉崇上巳,晋纪重阳。”讲的是驱邪避灾的意义从晦日移到上巳,又移到重阳的过程。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东汉时,汝南人桓景随从费长房学习方术多年。有一天,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你家将有灾难降临,你赶快回去,叫家人每人做绛囊盛上茱萸,系在臂上,登高处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桓景照此话去做,全家上山。晚上回来时,见家中牲畜全部死亡。从此,重阳登高佩茱萸囊饮菊酒以避邪的习俗,至魏晋南北朝及以后一直被沿袭下来。腊日逐除也具有逐除疫气的意义。《吕氏春秋·季冬纪》说:“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东汉人高诱注释说:“大傩,逐尽阴气之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荆楚岁时记》按语引《宣城记》说:“洪矩,吴时作庐陵郡,载土船头。逐除人就矩乞,矩指船头云:‘无所载,土耳。’”又引《晋阳秋》说:“王平子(即王澄)在荆州,以军围逐除,以斗故也。”又引《小说》说:“孙兴公(即孙绰)常着戏头,与逐除人共至桓宣武(即桓温)家,宣武觉其应对不凡,推问乃验也。”南朝时,荆楚一带的村民于腊日“并击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54]。可见腊日逐除活动从三国孙吴至东晋南朝一直存在。

第三,希望身体强健。正月元日,人们饮椒柏酒、屠苏酒的习俗,其用意就为祛病健身。传说天上玉衡星散落为椒,人吃了身轻健走。晋人成公绥曾写《椒花铭》说:

喜哉芳椒,载繁其食。厥味惟珍,蠲除百疾。肇惟岁始,月正元日,永介眉寿,以祈初吉。[55]

不论从传说还是当时人作品中看,人们元日饮椒酒,都表达了一种健身除病、益寿延年的愿望。柏树果实也被人们视为仙药,传说古代仙人赤松子喜欢吃柏实,结果掉了的牙齿又重新长出。晋人左九嫔写《松柏赋》说:“赤松游其下而得道,文宾餐其实而长生。诗人歌其荣蔚,齐南山以永宁。”[56]至于屠苏酒,其祛病的说法,直至唐宋时仍在流传。元日食胶牙饧、五辛盘、鸡子的习俗,也反映了人们祛病健身的愿望。胶牙饧为一种黏糖,人们食此糖,欲借其黏性使牙齿牢固。[57]对于牙齿与健康的关系,人们早已有所认识。西晋初人杨泉在他的《物理论》中就说:“夫齿者年也,身之宝也,脏之斧凿,所以调谐五味,以安性气者也。”[58]人们元日食胶牙饧以求固齿,当与上述认识有关。五辛盘是指盛有五种辛辣味道蔬菜的菜盘。对于五辛的解释不一,较普遍的解释是葱、姜、蒜、韭菜、萝卜五种蔬菜。人们元日食此,据说它能使五脏之气畅通。古人认为,鸡子可以避瘟,所以人们在元日晨生吞鸡子一枚,也有的将鸡子、麻子、红豆等一起吃,以求消疾免疫。至南朝梁时,梁武帝信佛,禁断杀生,所以南朝此俗渐改。九月九日赠菊之俗,同样也反映出人们希望身体强健的愿望。《续晋阳秋》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东晋时,陶渊明在九月九日这天没有酒喝。他走到宅边东篱之下,采了一大把菊花,坐在园边。过一会儿,有一个穿白衣的人来了,原来是王弘前来送酒。[59]陶渊明采菊而坐,可能与王弘事先有约。他持菊而待,或者是以菊泡酒与王弘共饮,或者是以菊回赠王弘,不论哪种可能,重阳赠菊之意都很明白。南北朝时,梁人王筠曾于九月九日这天采菊赠谢举,并写下了《摘园菊赠谢仆射举诗》:

灵茅挺三脊,神芝曜九明。

菊花偏可憙,碧叶媚金英。

重九惟嘉节,抱一应元贞。

泛酌宜长久,聊荐野人诚。[60]

人们把菊花作为重阳节相赠的礼物,大概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菊花有种种美德。三国时魏人钟会曾说:“夫菊有五美焉:黄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61]《艺文类聚》卷81引《风俗通》说:“南阳郦县有甘谷,谷水甘美。云其山上大有菊,水从山上流下,得其滋液。谷中有三十余家,不复穿井,悉饮此水。上寿百二三十,中百余。下七八十者,名之大夭。菊花轻身益气故也。司空王畅、太尉刘宽、太尉袁隗为南阳太守,闻有此事,令郦县月送水二十斛,用之饮食。诸公多患风眩,皆得瘳。”同书引《荆州记》亦载:“郦县菊水,太尉胡广久患风羸,恒汲饮此水,后疾遂瘳,年近百岁,非唯天寿,亦菊延之。此菊甘美,广后收此菊实,播之京师,处处传植。”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说:“刘生丹法,用白菊花汁、地楮汁、樗汁和丹蒸汁,三十日,研合服之,一年,得五百岁。老翁服更少不可识,少年服亦不老。”上述诸事中,菊花延寿的奇效显系夸大,500岁的长寿、返老还童的现象,更充满道教神话色彩。不过,菊花作为一种药材具有疗疾的功效确实有科学上的道理。重阳赠菊,表达了赠送者对亲友的关心和彼此间的良好祝愿,对于加强人们之间的联系,融洽人们之间的关系有很大好处。

第四,爱家恋家之情。家在古代人们的心目中具有重要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恋家之情是多方面的。狐死首丘,归葬还乡,是丧葬方面的表现;百口之家,数世同堂,是生活方面的表现。在节日活动中,同样也表现出这种感情。如元日聚族饮酒,七夕乞巧守夜,重阳阖家登高等等,都表现一种以家族或家庭为单位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对家庭的爱恋之情得到了培养和体现。腊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在此节日中人们对家庭的爱恋之情表现得尤为突出。三国曹魏正元二年(255年)十二月腊,江伟因在国舍不得回陈郡与其父团聚,恰巧其弟有诗寄来,江伟便答诗说:

腊节之会,廓焉独处。

晨风朝兴,思我慈父。

我心怀恋,运首延伫。[62]

第二节 节日与人们的文化心态 - 图3

奏乐图(西晋)

江伟此诗,表达了其思父恋家之情和不能与家人团聚的惆怅。腊日里,为了使家人能团聚,有时连狱中囚犯也放回家去过节。《华阳国志》卷11《后贤志》载:西晋元康初年,王长文试守江源县令。县里捕得一些盗马、盗墓之贼和一些其他罪犯。时值腊日,王长文对这些囚犯说:“你们落到今天这步田地,这是我教化不够的过错。在此欢庆腊节之际,我想让你们回家同老小一起共享节日之乐,但要求你们过节后归还。”群吏怕囚犯不能如期而返,争着劝阻王长文,但王长文不听。这些囚犯非常感动,发誓不再为恶,不敢有负王县令。《梁书·处士传》载,何胤“出为建安太守,为政有恩信,民不忍欺。每伏腊放囚还家,依期而返”。以上诸事,说明腊日家庭团聚对人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反映了他们的爱家恋家之情。


[1] 以上见《三国志·魏书》卷21,《刘劭传》。

[2] 《宋书》卷14,《礼志》一。

[3] 同上。

[4] 《太平御览》卷29,《时序部·元日》。

[5] 《太平御览》卷29,《时序部·元日》。

[6] 《晋书》卷88,《陶侃传》。

[7] 《太平御览》卷30,《时序部·人日》。

[8] 《初学记》卷4,《岁时部·人日》引李充《安仁峰铭》。

[9] 《初学记》卷4,《岁时部·人日》引李充《正月七日登剡西寺诗》。

[10] 《玉烛宝典》第一。

[11] 《太平御览》卷30,《时序部·人日》。

[12] 《异苑》卷5。

[13] 《资治通鉴》卷159,《梁纪·大同十一年》胡三省注。

[14] 《艺文类聚》卷4《岁时部·月晦》

[15] 同上。

[16] 《旧唐书》卷13,《德宗纪》。

[17] 《荆楚岁时记》按语。

[18] 《太平御览》卷30,《时序部·寒食》引范晔《后汉书》。

[19] 《艺文类聚》卷4,《岁时部·寒食》。

[20] 《晋书》卷105,《石勒载记》。

[21] 《荆楚岁时记》按语。

[22] 《宋书》卷15,《礼志》二。

[23] 《通典》卷55,《礼典》。

[24] 《艺文类聚》卷4,《岁时部·三月三》。

[25] 《北堂书钞》卷155《五月五日》注引《风土记》。

[26] 《太平御览》卷30,《时序部·三月三日》引《夏仲御别传》。

[27] 《艺文类聚》卷4,《岁时部·三月三》。

[28] 《太平御览》卷31,《时序部·七月七日》引《晋书》。

[29] 《太平御览》卷31,《时序部·七月七日》引《世说》。

[30] 《后汉书》卷80,《边韶传》。

[31] 《太平御览》卷8,《天部·汉》。

[32] 《太平御览》卷31,《时序部·七月七日》引周处《风土记》。

[33] 《艺文类聚》卷4,《岁时部·九月九》。

[34] 《太平御览》卷32,《时序部·九月九日》。

[35] 同上。

[36] 《南齐书》卷3,《武帝纪》。

[37] 《太平御览》卷32,《时序部·九月九日》。

[38] 《艺文类聚》卷4,《岁时部·九月九》。

[39] 《初学记》卷4,《岁时部·腊》。

[40] 《通典》卷44,《礼典》四。

[41] 《太平御览》卷33,《时序部·腊》引袁山松《后汉书》。

[42] 《晋书》卷94,《范乔传》。

[43] 《初学记》卷4,《岁时部·岁除》。

[44] 《荆楚岁时记》按语。

[45] 《太平御览》卷29,《时序部·元日》引《录异记》。

[46]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5。

[47] 《初学记》卷4,《岁时部·七月七日》。

[48] 《艺文类聚》卷4,《岁时部·七月七》。

[49] 《拾遗记》卷7。

[50] 《荆楚岁时记》按语。

[51] 同上。

[52] 《拾遗记》卷1。

[53] 《太平御览》卷967,《果部·桃》引《风俗通》。

[54] 《荆楚岁时记》。

[55] 《艺文类聚》卷89,《木部·椒》。

[56] 《艺文类聚》卷88,《木部·柏》。

[57] 《荆楚岁时记》按语:“胶牙者,盖以使其牢固不动。”

[58] 《太平御览》卷368,《人事部·齿》。

[59] 《太平御览》卷32,《时序部·九月九日》。

[60] 《艺文类聚》卷81,《药香草部·菊》。

[61] 《艺文类聚》卷81,《药香草部·菊》引钟会《菊花赋》。

[62] 《艺文类聚》卷5,《岁时部·腊》引晋江伟《答贺腊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