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思维训练(2)

问题:馆长从哪里看出来是假的?

答案:“公元”这个概念当时不可能有。

分析:通常人们很容易想到馆长利用高深的考古知识辨出真假。其实只要稍微有一些常识,就知道是假的。

8一张桌子4个角。

问题:拿斧头齐齐地砍掉一个角,桌子还剩几个角?

答案:5个角。

分析:打破惯性思维。被砍掉角的地方形成了两个新的角。

9如果煮一个鸡蛋需要3分钟。

问题:现在要煮7个鸡蛋需要几分钟?

答案:3分钟。

分析:打破惯性思维,即把7个鸡蛋放在同一个锅中煮。

10要求把100块蛋糕分放在12个盘子里,且每个盘子里的数字中须有一个“3”。

问题:如何分放?

答案:在其中3个盘子里各放13块,8个盘子里各放3块,剩下1个盘子里放37块。

分析:这是思维方向灵活转换的问题。一般思维容易集中在个位是3的数,注意到12个3相加其个位不是3时,必须转换思维,注意十位数是3的数字。

11头朝东,尾朝西。现在我们说说马。一匹马走出马圈,先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长嘶一声,然后掉头飞奔了一会儿又向左转变飞奔,继而又向右转弯飞奔,继而原地打了个滚,接着抖动身上的草,开始低头吃起草来。

问题:现在这匹马的尾巴朝着哪个方向?

答案:朝着地下。

分析:这道题考察思维方向的灵活转换。题干第一句话就使人产生一个思维方向:动物的尾巴有方向。而接下来的叙述,更加剧了思维的单一方向性。

12问题:哪两个相接续的月份都是31天?

答案:7月和8月;12月和1月。

分析:人们大多习惯把1月当做一年的开始,把12月当做一年的终了,从而加强了思维力的单一选择性。

13有个人不小心把自己的手表掉进了装满咖啡的杯子里。他急忙伸手从杯子中取出手表。可是,他的手指和手表都没有湿。

问题:这可能吗?

答案:可能。咖啡是固体粉末。

分析:人们容易习惯想到咖啡是一种液体饮料。尤其用“杯子”装的,这种“话题预设”无形中会助长习惯性思维。

14两个人想过同一条河,只在岸边找到一条一次只能乘载一人的小船。这两个人高兴地打了声招呼,就都顺利地渡过了河。

问题:他俩是怎样渡过这条河的?

答案:两个人分别处于河的两岸,只要岸边有船的这个人先过河,就可以了。

分析:第一句话很容易使人认为两个人处于河的同一侧,先入为主将思路放在两个人如何用只能载一个人的小船过河上面。

15有一天晚上,有个人正在读一本书。此时,突然停电了,房间时一片漆黑,但这个人仍然读得津津有味。

问题:这个人有夜视的特异功能吗?

答案:没有。这个人是一位盲人,他正在用手“读”一本盲文书。

分析:也许这个人的确有特异功能,但这种发散的思维仍然没有跳出“读书必用眼睛来看”的习惯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