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大事年表

前624至前547年泰勒斯(前624—前546或前547年)记叙了摩擦后的琥珀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前5世纪《考工记》记述了滚动摩擦、斜面运动、惯性、浮力等现象。
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在其所著《物理学》中提出宇宙间所有物质,都是由水、火、土、气四元素所组成的学说;认识到声音由空气运动产生,并发现管长一倍、振动周期长一倍的规律。
前3世纪欧几里得(前330—前260年)叙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和反射定律。
前287至前212年阿基米得发现了流体的浮力原理和斜面、杠杆、滑轮原理,发明用于提水的阿基米得螺旋器。
前96至前55年卡路斯的《自然本性》中论述了原子说,并用公式给自然现象以一定的解释。
前1世纪卢克莱修的《物性论》中阐述了原子说。
110年托勒密测量了光的折射和全内反射的临界角。
117至132年张衡制成水运浑天仪,是世界上最早的机械性计时器。制成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器。
290年前后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了两种摩擦起电现象,掌握了消除共鸣现象的方法。
354至430年奥古斯丁发现通过摩擦的琥珀与天然磁石产生的吸引力是两种不同的性质。
6世纪张子信发现太阳视运动(即地球运动的反映)的不均匀性。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说明了霜的成因。
7世纪初孔颖达的《礼记注疏》中说明了虹的成因。
990年前后谭峭的《化书》中记载了会聚透镜、发戳透镜的成像情况。
1030年前后伊本·海赛姆的《光学》中提出了对光源和视觉的认识,提出 “海赛姆问题”。明确提出了入射线、折射线和界面法线位于同一平面的事实。
1040年宋人曾公亮的《武经总要》中记载了指南鱼的制作方法,表明当时已利用地磁场进行人工磁化和发现了磁倾角。
1041年杨惟德的《茔原总录》中记载了磁偏角的发现。并提出了校正磁针测定方向误差的方法。
1054年《宋史》中记载了超新星的爆发,现在所见的蟹状星云是该超新星的残骸。
1075年沈括制成新计时器的“玉壶浮漏”,直接量度了太阳视行速度变化引起的每日时差。
1088至1092年苏颂制成水运仪象台,即天文钟,是现代钟表的雏形。
1300年前后赵友钦著《革象新书》,记载了大量的针孔成像实验。详细讨论了小孔、光源、像、物距、像距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照度和离光源距离间的联系。
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动摇了宗教神学宇宙观的基础,有力推动了包括物理学在内的近代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
1581年诺曼在《新奇的吸引力》一书中描述了磁倾角的发现。
1583年伽利略发现摆振动的等时性,得出单摆周期和振幅无关的结论,创用单摆周期作为时间量度的单位,发明了“脉搏计”。
1586年斯蒂文发展了阿基米得有关力的平衡的研究,得出了斜面原理;引入了力的分解和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发现了若干重要的流体静力学定律;第一个用落体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重物要比轻物下落得快的见解。
1589至1592年伽利略区分速度和加速度的不同概念;确认了落体的速度与重量无关,建立了落体定律;认识到自由落体所达到的速度能够使其回到原高度,但不能超过;根据理想实验,发现了惯性原理;还发现抛物体运动规律。
1590年詹森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发明了显微镜。
1593年伽利略发明空气温度计。
1600年吉伯的《论磁往》出版,认为地球本身就是一块巨大的磁石,提出了地磁理论;认为磁极不能孤立存在,必须成对出现;初次提出摩擦吸引轻物体不是由于磁力。
1609年开普勒的《新天文学》出版,提出行星运动的第一定律(轨道定律)和第二定律(面积定律)。李昔希发明望远镜。
1611年开普勒的《屈光学》出版,发现了光的全内反射现象。
1619年开普勒的《世界的和谐》出版,提出行星运动的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或调和定律)。
1620年斯涅耳(1591 —1626年)从实验中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1632年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宣传并论证了哥白尼日心说,首先阐释了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1636年麦森测量振动频率和空气中的声速,发现了弦的倍频音;求出空气中的声速。
1637年宋应星的《论气》出版,将声音归因于空气的振动。笛卡儿提出了光的折射定律。
1638年伽利略的《关于力学和位置运动的两门新科学的对话和数学证明》出版,给出了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的定义。
1643年托里拆利和维维亚尼发现当气压变化时,水银柱的高度也随之变化,据此原理发明水银压力计。
1644年笛卡儿把物体的大小(当时还没有明确的质量概念)与其速度的乘积称为“运动的量”,并明确提出了运动量守恒定律。
1646至1648年帕斯卡重做托里拆利实验,成功地证实了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1650年盖利克发明了空气泵,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空气、真空、大气压的实验。
1651年方以智的《物理小识》出版,记述了虹吸现象、潮汐同月球运行的关系,论述了声的发生、反射、共振。记载了针孔成像、光的反射、折射、透镜的焦点和大气光象,提出时间和空间不能分立的观点。
1653年帕斯卡发现密闭流体能传递压强的原理,即“帕斯卡原理”。
1654年盖利克做了马德堡半球实验,成功获得真空。
1655年格里马尔迪精确地描述了光的衍射现象,并提出光的波动说。
1656至1658年惠更斯发明摆钟,并发现保持物体沿圆周运动需要有一种向心力;费马提出光线在媒质中沿最短光程传播的规律,即“费马原理”。
1662年波义耳发现了气体体积与压强成反比的经验定律,即“波义耳定律”。
1665年胡克对薄膜彩色作出解释,是光的波动说最早倡导人之一。
1666年牛顿用三棱镜分析白光,发现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构成,奠定光谱分析的基础,并制成牛顿色盘。
1669年惠更斯总结了完全弹性碰撞的基本规律,明确了动量守恒原理的矢量性。
1673年惠更斯的《摆式时钟或用于时钟上的摆的运动的几何证明》出版,提出了单摆周期公式与复摆的完整理论,引入了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并建立了向心加速度公式。
1675年牛顿观察到光的一种干涉图样,是一些阴暗相同的同心圆环,称为“牛顿环”。
1676年罗默发表他根据木星卫星被木星掩食的观测,提出并推算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1678年胡克阐述在弹性极限内表示力和形变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定律,称为“胡克定律”。
1679年胡克、哈雷从向心力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推导出维持行星运动的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1686年莱布尼茨反对笛卡儿把“动量”作为对运动的量度的主张,提出用“活力”,即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来量度运动,并提出活力守恒原理。
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提出了具有严谨逻辑结构的力学体系,给出了质量、动量和力的定义。引入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概念,建立了牛顿三大定律,还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1690年惠更斯的《光论》出版,提出光的波动说,导出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折射定律,并解释了双折射现象。
1701年牛顿发现温度高于周围环境的物体逐渐冷却时所遵循的规律,称为“牛顿冷却定律”。
1704年牛顿的《光学》出版,论述了光的折射、色散、干涉、衍射,提出了31个发人深思、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1706年纽可门制成第一个能供实用的蒸汽机。
1714年华伦海特利用水银膨胀代替不够准确的空气膨胀,制成第一个精确的水银温度计并定出第一个经验温标——华氏温标。
1725年布拉德莱求出光速为29.5万公里/秒。
1729年格雷发现电的传导现象,并分清导电体与绝缘体。
1733年杜菲明确了有两种电荷,发现带同性电荷的物体相斥、带异性电荷的物体相吸。
1738年D.伯努利的《流体动力学》出版,提出了描述流体定常流动的伯努利方程;设想气体的压力是由于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的结果,导出了玻意耳定律。
1742年摄尔修斯提出摄氏温标。
1743年达朗伯的《动力学论文》出版,提出了达朗伯原理。
1744年莫伯督提出莫伯督原理。
1745年克莱斯特发明了储存电的方法;次年穆申布鲁克在莱顿又独立发明了保存电的装置(莱顿瓶)。
1747年富兰克林阐述了电的“单流体”学说,提出 “正电”和“负电”的概念。
1752年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并发明避雷针。
1755年欧拉建立了无粘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即“欧拉方程”。
1760年布莱克提出比热容的理论。兰伯特建立了照度定律、光强定律等光度学基本定律。
1761年布莱克提出潜热的概念,奠定了量热学基础。
1767年普列斯特列类比于万有引力现象得出静电学的平方反比关系。
1775年拉格朗日引入重力势函数的概念;伏达发明起电盘。
1780年伽伐尼发现青蛙腿筋肉收缩现象,并认为是动物电导致的。
1785年库仑用扭秤实验得出两静止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称为“库仑定律”。查理发现气体的压强随温度而改变的规律,称为“查理定律”。
1787年克拉尼用小提琴弦代替锉子使金属板振动,发现原撒在板上的细沙停留在节线上,形成对称的美丽图案,即著名的克拉尼图形。
1788年拉格朗日的《分析力学》出版,总结了自牛顿以后在力学方面的主要成果,把能量守恒作为力学的基础,应用了虚速度原理和最小作用量原理,奠定了分析力学的基础。
1798年卡文迪什作了用灵敏度很高的扭秤验证万有引力定律的实验,称为“卡文迪什实验”,由此测定了万有引力常数,推算了地球的质量和密度。
1800年伏打发明了一种直接倍增伽伐尼电的两类导体的组合接触装置,称为“伏打电堆”;赫歇尔在太阳光谱中发现红外线。
1801年托马斯·杨作发现光的干涉(杨氏干涉实验)以及进行杨氏双缝实验。李特尔在太阳光谱中发现紫外线。
1803年道尔顿提出物质的原子理论。
1807年托马斯·杨首先使用能量一词来代替活力,定义了弹性模量,又称为“杨氏模量”。
1808年马吕斯发现双折射的两束光线的相对强度和晶体位置有关,从而发现光的偏振现象。
1811年布儒斯特发现偏振光的布儒斯特定律。
1814年夫琅和费发现太阳光谱中的大量暗线,后称为“夫琅和费线”,并测出了它们的波长。
1815年菲涅耳以杨氏干涉实验原理补充了惠更斯原理,形成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圆满地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衍射问题。
1818年杜隆、珀替发现克原子固体比热容是一常数,称为“杜隆—珀替定律”。
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毕奥、萨伐尔由实验得出长直载流导线对磁极作用力的定律,称为“毕奥—萨伐尔定律”。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
182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的旋转效应。赫拉帕司提出气体的“原子”以很大的速度在各方向运动,热是由这些“原子”的运动引起的,而温度则正比于其速度等假说。菲涅耳建立光的横波理论。
1822年纳维发表了黏性流体的运动方程。塞贝克发现了温差电现象。傅里叶的《热的分析理论》出版,建立了用傅里叶级数求解偏微分方程边值的方法。
1824年卡诺提出热机的循环和可逆的概念,证明实际热机的效率不可能大于理想可逆热机的效率,理想热机的效率与工作物质无关,只决定了冷热源温度的定理,称为“卡诺定理”。
1826年欧姆通过实验得出电路中的电流强度正比于电势差的定律,即“欧姆定律”。
1827年布朗用显微镜观察到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的无规则涨落运动,即“布朗运动”。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深刻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转化。高斯、韦伯将绝对单位引入磁学。
1833年法拉第证明了电(伏打电、摩擦起电、生物电等)的同一性。
1834年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克拉伯龙导出表达相变温度与蒸汽压间关系的方程(克拉伯龙方程),后为克劳修斯热力学理论导出,又称为克拉伯龙—克劳修斯方程。帕耳帖发现造成温差现象的“帕耳帖效应”。
1835年亨利发现自感,并于1842年发现电震荡放电。
1841年高斯建立了研究光学系统在近轴区域内物与像的共轭关系的光学,称为“高斯光学”。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842年迈尔提出能量守恒和转化的思想。多普勒发现多普勒效应。泊肃叶发现确定粘性流体通过圆管的流量的规律,称为“泊肃叶定律”。弗兰根海姆提出关于晶体构造的空间理论。布拉维提出关于晶体空间的格子理论。
1843年焦耳用大量实验测定热功当量,从而确立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格罗夫从对电的研究途径,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法拉第做冰桶实验,证明了电荷守恒定律。
1845年法拉第磁致旋光效应,并发现大多数物质具有抗磁性。斯托克斯证明并完善纳维所提出的黏性流体的运动方程,后称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亚当斯、勒威耶各自用牛顿力学算出的结果预言了海王星的存在。
1846年韦伯认为电流就是运动的电荷,电荷间的力不但和距离有关,也和电荷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有关。
1848年基尔霍夫建立了稳恒电路的两条定律,称为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为分支电路的运算奠定了基础。
1848年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1849年斐索用旋转齿轮法,在实验室中首次测定了光速。
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傅科用旋转镜片法,做了测定水与空气中光速的这一判定性实验。布喇菲首先推证出晶体只可能有14种空间点阵。
1851年傅科设计了证实地球自转的装置,即傅科摆。
1852年焦耳和W.汤姆孙(即开尔文)发现实际气体在绝热节流过程中温度随压强改变的效应,称为“焦耳—汤姆孙效应”。W.汤姆孙创立电磁振荡理论,并推算出振荡的频率。比尔发现光的吸收和光所遇到的吸收分子的数目有关,称为“比尔定律”。
1853年兰金将物体获得的位置的能,命名为“势能”。维德曼、夫兰兹发现在一定温度下,许多金属的热导率和电导率的比值都是一个常数,称为“维德曼—夫兰兹定律”。
1855年傅科发现处在迅变磁场中的导体内部会产生感应电流,称为“傅科电流”,又称“涡电流”。
1856年麦克斯韦发表《论法拉第的力线》的论文,得出了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微分关系式。
1858年亥姆霍兹从流体力学原理推导出理想流体的涡旋运动定律,又称“涡旋强度守恒原理”。
1859年麦克斯韦发表《气体分子运动论的例证》的论文,提出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基尔霍夫根据热平衡原理导出物体对电磁辐射的光辐射的出射度和吸收比的定律,称为“基尔霍夫辐射定律”。基尔霍夫制成分光仪并发现了金属的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普吕克发现氢光谱的最重要的三条谱线和气体产生的线伏光谱和带状光谱。
1860年麦克斯韦提出了气体中输运过程的初级理论。丁锋尔发现一束强光射入含有微粒的物系时,因微粒的散射作用,在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道很清晰的光径,称为“锋尔效应”。
1861年麦克斯韦发表《论物理的力线》的论文,引进位移电流概念。
1864年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的基本方程组,后称为“麦克斯韦方程组”,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1866年昆特设计成一种用以测定声音在空气或其他气体中的速度的实验,称为“昆特实验”。
1868年玻耳兹曼推广了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建立了平衡态气体分子的能量分布律(玻耳兹曼分布律)。
1869年希托夫发现磁场对阴极射线的偏转。安德鲁斯发现气—液相变的临界现象。
1872年玻耳兹曼提出研究气体从不平衡过渡到平衡的过程(迁移过程)的方程,后称为“玻耳兹曼方程”,引人由分子分布函数定义的一个函数H;得出H定理和熵的统计注释。
1873年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出版,总结了电磁现象的研究成果,阐释电磁场理论,有力地批驳了超距作用的观点,揭示了电磁现象和光现象之间的统一性。范德瓦耳斯提出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称为“范德瓦耳斯方程”。
1874年斯通尼提出电原子说,设想电是由最小的电颗粒——元电荷组成的,这种元电荷后来被命名为“电子”。
1876年哥尔德斯但证实希托夫的实验结果,创用“阴极射线”一词。
1877年玻耳兹曼得出在趋向平衡的过程中熵的增加并非绝对;导出熵函数与系统的热力学概率的关系式,建立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基础。
1879年霍耳发现电流在磁场作用下产生横向电动势的效应(霍耳效应),克鲁克斯发明高真空放电管,并用实验证明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斯忒藩从铂丝的热量损失,得出单位时间内的损失正比于绝对温度四次方的公式。1884年玻尔兹曼从理论上导出此公式,后称为“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
1880年P.居里和J.居里兄弟发现压电效应。
1881年亥姆霍兹、斯通尼各自提出有基本单位的电荷存在。瑞利根据光的电磁理论,推出电介质微粒密度起伏的光散射定律,解释了天空的蓝色。
1883年马赫的《力学史评》出版,批判了牛顿力学中绝对时间、绝对空间、质量和力的概念,提出了仅从相对关系来理解这些概念的主张。雷诺提出黏性液体中重要无量纲数——雷诺数,把理论液体力学和工程水力学连接起来。
1885年巴耳末发现氢原子光谱中14条谱线的波长可用一个数学公式表示(巴耳末公式)。马赫提出一个应用比值,即用声速去除流速,被称为“马赫数”。
1887年赫兹用实验证明位移电流的存在,解释火花隙的负极在紫外线照射下容易引起放电实际是光电效应现象。阿仑尼乌斯发表龟解质离解理论。
1888年赫兹公布了证实电磁波存在的实验结果。并用实验证明光波和电磁波的同一性。厄缶进行了证明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相等的实验,即“厄缶实验”。赖尼策尔发现液晶。
1890年里德伯得出碱金属和氢原子光谱线通用的波长公式,并引进“里德伯常数”。
1891年李普曼利用反射光形成驻波得到彩色照相,从而发明了天然彩色照相法。
1893年维恩导出黑体辐射光谱中对应于最大光谱辐射强度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的定律,称为“维恩位移律”。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洛伦兹发表电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力的公式,后称该力为洛伦兹力。P.唐里发表关于铁磁体转变温度的研究结果(居里定律)。波波夫研制成无线电接收器,次年经过改进可用来传递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1896年贝可勒尔发现铀的放射性,标志着原子核物理学的开始。塞曼发现原子光谱线在磁场中分裂的现象,称为“塞曼效应”。
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标志着量子物理学的开始。瑞利发表适用于长波范围的黑体辐射公式。维拉德发现放射性射线中还有一种不受磁场影响的射线,称为“γ射线”。
1904年洛伦兹提出高速运动的参考系之间时间、空间坐标的变换关系,称为“洛伦兹变换”。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创立了狭义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联系;提出光量子论,解释了光电现象,揭示了微观客体的波粒二象性,用分子运动论解决布朗运动问题;发现质能之间的相当性。
1906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固体热容的量子理论。巴克拉通过吸收实验,发现各种元素的特征X辐射。
1907年闵可夫斯基提出狭义相对论的四维表示形式,为相对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用的数学工具。外斯提出铁磁性的分子场理论,并引入磁畴的假设。
1908年佩兰通过布朗微粒在重力—浮力场中的分布实验,证实爱因斯坦关于布朗运动的理论预测,宣告原子论得到最终胜利。
1910年密立根用油滴法对电子的电荷进行了精密的测量,称为密立根油滴实验。布里奇曼利用自己发现的无支持面密封原理,发明一种高压装置,压力可达2×109帕。
1911年开默林—昂内斯发现物质的超导电性。卢瑟福对α粒子大角度散射实验作出解释,提出了有核的原子模型,确立了原子核的概念,赫斯等人乘汽球上升到12000英尺高空进行高空测量,根据大气的电离作用随高度增大而加强的现象,发现了来自宇宙空间的辐射——宇宙线。第一次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
1912年劳厄证实X射线的波动性;得到具有一定规则的许多黑点的劳厄斑(劳厄图样)。德拜导出低温时固体热容的三次方律。J.J.汤姆孙发现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1913年玻尔发表氢原子结构理论。斯塔克发现处在强电场中的光源发射的光谱线发生分裂的现象(斯塔克效应)。莫塞莱发现元素的原子光谱谱线频率与该元素的原子序数间的关系(莫塞莱定律)。布喇格父子通过对X射线谱的研究,提出了晶体的衍射理论,建立了布喇格公式。
1914年西格班在莫塞莱工作基础上,发现新的X射线,并精确测定各种元素的X射线谱,查德威克指出在β衰变过程中,放出的β射线具有连续光谱。
1915年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提出广义相对论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成功地解释了水星近日点运动。索末菲在玻尔原子中引入空间量子化,并在电子运动中考虑到相对论效应。
1916年爱因斯坦根据量子跃迁概念推出昔朗克辐射公式,并提出受激辐射理论。密立根用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光电方程。
1917年爱因斯坦和德西特分别发表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理论,开创了现代科学的宇宙学。朗之万利用压电性制成换能器产生强超声波。
1918年玻尔提出量子理论和古典理论之间的对应原理。
1919年爱丁顿等人在巴西和几内亚湾观测日食,证实了爱因斯坦关于引力使光线弯曲的预言。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打出了质子,首次实现人工核反应。阿斯顿发明质谱仪,精确测定了同位素的质量。
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称为“德布罗意波”,又称“物质波”。玻色发表光子所服从的统计规律,后经爱因斯坦补充,建立了玻色—爱因斯坦统计。
1925年海森伯提出微观粒子的不可观察的力学量,创立了矩阵力学。泡利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康普顿、西蒙、盖革、博特证实单一微观过程中能量、动量守恒。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提出电子自旋理论。
1926年薛定愕创立了波动力学,证明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等价性,还发表了符合相对论要求的波动方程。费米和狄拉克各自独立地提出受泡利不相容原理约束粒子所遵从的统计规则,后称为“费米—狄拉克统计”。阿普顿发现大气中的“阿普顿层”。
1927年海森伯提出不确定原理并导出数学不确定关系式。玻尔提出量子力学的互补原理。戴维孙、革末和G.P.汤姆孙分别用实验获得电子的衍射图样,证实德布罗意波的存在以及电子具有波动性。
1928年狄拉克提出相对论性量子力学。伽莫夫、康登等人用波动力学解释放射性衰变。海森伯用量子力学的交换能解释铁磁性。
1929年海森伯、泡利等人提出相对论性量子场论。卡皮察发现各种金属的电阻随磁场强度作线性增长的定律,称为“卡皮察定律”,汤克斯、朗缪尔提出等离子体中电子密度的疏密波,称为“朗缪尔波”。
1930年狄拉克提出正电子的空穴理论。泡利提出中微子假说,用以解释β衰变谱的连续性。
1931年狄拉克提出磁单子理论。威耳孙提出半导体的能带模型的量子理沦。范德格喇夫发明一种产生静电高压的装置,称为“范德格喇夫起电机”。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安德森首次发现物质的反粒子(正电子)。塔姆提出在周期场中断处的表面,存在局域的表面电子态,开创了表面物理学的研究。考克绕夫和瓦耳顿建成高压倍加器,用以加速质子,首次实现人工核蜕变。
1933年克利顿、威廉斯利用微波技术探索氨分子的谱线,标志着微波波谱学的开端。费米建立β衰变的中微子理论。
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核素。费米发现慢中子能强有力地诱发核反应。切伦科夫发现高速电子在各种高折射率的透明液体和固体中发出一种淡蓝色的微弱可见光,称为“切伦科夫效应”。
1935年爱因斯坦同波多耳斯基和罗森合作发表EPR悖论,宣称量子力学对实在的描述是不完备的。汤川秀树发表了核力的介子场论,预言了介子的存在。伦敦兄弟提出超导现象的宏观电动力学理论。
1937年卡皮察发现超流动现象。雷伯制成射电望远镜。钱学森完成火箭发动机喷管扩散角对推力影响的计算。张文裕与别人合作发现放射性铝28的形成和镁25的共振效应规律,发现放射锂8发射α粒子。
1938年哈恩、斯特拉曼用中子轰击铀而产主碱土元素,直接导致核裂变的发现。蒂萨提出氦Ⅱ的二流体模型,预言热波即第二声波的存在。贝特、魏茨泽克各自提出碳循环和质子—质子链两组核反应假说,用以解释太阳和恒星的巨大能量。
1939年奥本海默、斯奈德预言了黑洞的存在。
1940年西傅格、麦克米伦人工合成超铀元素镎和钚。泡利证明了自旋量子数为整数的粒子服从玻色—爱因斯坦统计规律。阿耳瓦雷茨、布洛赫发表中子磁距的测定结果,克斯行建成回旋加速器。
1941年朗道提出氦Ⅱ超流性的量子理论。罗西、霍耳由介子蜕变实验证实时间的相对论效应。布里奇曼发明能产生1010帕的高压装置。
1942年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板田昌一提出两种介子和两种中微子的假说。指出μ子不是汤川介子。哈密顿、彭恒武用核子的介子理论来解释宇宙线中的现象。
1943年海森伯提出粒子相互作用的散射矩阵理论。
1944年韦克斯勒提出自动稳相原理。托沃伊斯观察到固态物质中的顺磁共振。布劳恩研制成V-2型远程火箭。钱学森参加研制成“二等兵A”导弹,后又研制成功其他几种导弹。
1945年在奥本海默领导下,美国爆炸了世界第一颗原子弹。
1946年朝永振一朗提出量子电动力学的“重整化”概念。珀塞尔、布洛赫等人分别在实验上实现了固体石蜡和液体水分子中氢核的共振吸收。阿耳瓦雷茨建成质子直线加速器,为直线加速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7年鲍威尔等在字宙线中发现π介子。罗彻斯特在宇宙线中发现奇异粒子。库什等发现电子的反常磁矩。兰姆发现兰姆移位。卡尔曼等发明了闪烁计数器,葛庭燧在金属内耗研究中奠定了“滞弹性”领域的理论基础。黄昆通过研究固体中杂质缺陷,提出X射线漫散射理论(黄散射)。
1948年施温格用电子质量的重整化概念解释了电子反常磁矩。费因曼用质量和电荷的重整化概念发展了量子电动力学,奈耳提出亚铁磁性的分子场理论。伽柏提出物体三维立体像的全息照相理论。张文裕发现μ子系弱作用粒子和μ-1子原子(张原子和张辐射)。
1949年迈尔、延森等提出原子核的壳层结构模型。伽莫夫提出宇宙起源的原始火球学说。
1950年朗道、京茨堡等提出超导态宏观波函数应满足的方程组。黄昆、里斯一起提出多声子的辐射和无辐射跃迁的量子理论(黄—里斯理论)。洪朝生发现杂质能级上的导电现象,形成了杂质导电的概念。吴仲华提出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
1951年德梅耳特、克吕格尔在固体中观察到35CL和37CL的核电四极矩共振信号。黄昆提出晶体中声子与电磁波的耦合振荡方程式(黄方程)。
1952年A.玻尔、莫待森提出原子核结构的集体模型。格拉泽发明探测高能粒子径迹的气泡室。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
1954年盖尔—曼引入核子、介子和超子的奇异数,并发现奇异性在强相互作用中是守恒的。汤斯等(包括中国学者王天眷)获得了氨分微波激射放大和振荡,与巴索夫和普罗霍罗夫一起成为量子电子学的先驱。
1956年李政道、杨振宁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字称不守恒,开尔斯特、奥年耳提出建造粒子对撞机的原理。
1957年吴健雄等用衰变实验证明了弱相互作用中字称不守恒。巴丁、施里弗和库珀发表超导的BCS理论。穆斯堡尔发现穆斯堡尔效应,后发展为穆斯堡尔谱学。劳孙提出劳孙判据。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8年肖洛、汤斯提出利用受激发射产生特强光束和单色光放大器的设计原理,促进了激光技术的发展。
1959年王淦昌、王祝翔、丁大钊等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江崎玲於奈发现超导体的单电子隧道效应。范艾伦预言地球上存在强辐射带,后称为“范艾伦带”。
1960年梅曼制成红宝石激光器。贾万等制成氦氨激光器。
1961年盖耳—曼和奈曼分别提出用SU(3)对称性对强子进行分类的八重态方案。
1962年约瑟夫森预言了超导体的一种量子效应,后称为约瑟夫森效应。美国的布鲁黑文国家实验器发现有两种中微子——电子中微子和μ子中微子。
1964年盖耳—曼和兹韦克提出强子结构的夸克模型。萨穆斯在气泡室中发现Ω-粒子,支持了SU(3)对称理论。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5年中国的北京基本粒子理论组提出强子结构的层子模型。
1967年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69年美国发射“阿波罗11号”飞船进行人类首次登月成功,普里戈金首次明确提出耗散结构理论。
1970年江崎玲於奈提出超点降的概念。中国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2年盖尔—曼提出了夸克的“色”量子数概念。
1973年哈塞尔特等和本韦努等分别发现弱中性流,支持了电弱统一理论。
1974年丁肇中、里希特分别发现一种长寿命、大质量的粒子。
1975年佩尔等发现τ子、使轻子增加为第三代。
1976年美国的着陆舱在火星两地着陆,成功地发回几万张火星表面照片。
1977年莱德曼等发现Y粒子。
1979年丁肇中等在汉堡佩特拉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了三喷注现象,为胶子的存在提供了实验依据。
1980年克利青发现量子霍耳效应。中国成功地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了第一枚运载火箭。
1983年鲁比亚等发现电弱统一理论预言的传递弱相互作用的中间玻色子W+、W-和Z°。
1984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用功率约一万亿瓦的高功率激光“轰击”碳和硒、钆靶,获得比常规X射线强100倍的X射线激光。美国商用机器公司研制出一种称之为“光压缩机”的装置,产生了世界上最短的光脉冲,只有12×10-15次秒。
1985年中国科学院用原子法激光分离铀同位素原理性实验获得成功。
1986年欧洲六国共同兴建的“超级凤凰”增殖反应堆核电站在法国克里麻佛尔正式投产并网发电。
1988年美国斯图尔特天文台发现了170亿光年远的星系,比已知的红移值达4.43的类星体还要遥远,该发现使人类所认识的宇宙首次形成星体的时间又推前数10亿年。中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1989年美国斯坦福直线电子加速器与欧洲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实验组根据实验测得的ZO粒子产出率与碰撞能量的关系得出推论。日本研制出全部采用约瑟夫森超导器件的世界上第一台约瑟夫森电子计算机。
1990年黄庭珏等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光信息数字处理机。中国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建成的世界上第一座压力壳式低温核供热堆投入运行。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准确地将“亚洲1号”卫星送入转移轨道,首次成功地用中国的运载火箭为国外发射商用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