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孙山

    释义

    “名落孙山”原意为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后指考试不中或选拔没有被录取。典出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注释

    名:名字。

    孙山:人名。

    溯 源

    宋朝时,吴地有一个叫孙山的才子,为人幽默滑稽,很善于说笑话。一年,孙山要去京城赶考,恰巧同乡的儿子也要进京赶考。乡人就把儿子托付给孙山,让两人一起进京。考完试后,孙山与乡人儿子商议,待看完榜后再回去。

    放榜了,孙山与乡人儿子都去看榜。结果,孙山的名字被列在榜文的最后一名,而和他一起去的那位同乡儿子的名字却没有找到。乡人的儿子很苦恼,便决定再过两天回家。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来孙山家问他儿子考得如何,孙山既不忍心告诉同乡他儿子没有考中的事实,又不方便隐瞒,于是随口就对同乡说道:“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规定,参加举人考试的秀才都由地方解送入试,因此获得举人考试第一名的人就被称做解元。孙山在诗里所说的“解名”是泛指所有通过举人考试的人,他这首诗意思是说:“我孙山在举人榜上排名最后,而你儿子的名字还排在我后面。”

    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故事,把考试没中或选拔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

    用典

    等到出榜,名落孙山,心上好不懊恼。

    ——清·无名氏《官场现形记》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