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次大陆的人与神

    古韵悠远的哈拉帕文化——森严的种姓制度

    今天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区,由于被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与欧亚大陆隔开,被称为南亚次大陆。它北依喜马拉雅山,南濒印度洋,东接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北部有印度河、恒河两大水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成为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古印度最早的居民是达罗毗荼人,他们在此建立了以哈拉帕和摩享佐·达罗为代表的中心城市。这表明达罗毗荼人已有了较发达的文化,早期的印度文明被称为哈拉帕文化。

    哈拉帕文化属于青铜器文化。在两座城市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青铜武器和工具,但仍有许多石器。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畜牧业也很发达。他们能用陶轮制造陶器,而且掌握了金属焊接技术。在遗址中发现了棉织品以及与两河流域相似的图章,表明印度河流域与两河流域有相当密切的贸易往来。

    哈拉帕和摩享佐·达罗两座城市都有高厚的城墙,建筑材料多为烧制的红砖,房屋之间差别很大。由此可以知道,当时已有了较严重的阶级分化,很可能已经形成了早期奴隶制国家。

    哈拉帕文化没能续写她的辉煌。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雅利安人开始越过兴都库什山口进入印度。他们掠夺土地,霸占财产,把达罗毗荼人贬为奴隶。入侵者与被征服者的尖锐对立,是印度等级制度的根源。

    雅利安人属于白种人,他们自认为比当地居民高贵,因此通过肤色的区别,区分人的等级地位。种姓制度开始萌芽。种姓(瓦尔那)的原意就是颜色、品质的意思。随着雅利安人在印度的扩张和内部社会分化,严格的种姓制度终于形成了。

    印度种姓制度把人划分为四等: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即主管宗教祭祀的氏族贵族。他们通过各种宗教活动获取大量财物,参与政事,充任国王的顾问,国王则以大量的土地和奴隶作为回报。第二等级叫“刹帝利”,包括国王、官吏和武士。掌握国家军政大权,可以征收赋税,并通过战争掠夺财富和奴隶。婆罗门和刹帝利是社会的统治阶级。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中的一般自由民,一般从事手工艺、农业和畜牧业,也从事商品交换。他们要交税赋和布施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第四等级“首陀罗”,由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破产的雅利安人组成。他们不但要从事最繁重的劳动,而且没有任何政治、经济权力,也不能参加宗教仪式。

    各种姓原则上不能通婚。低种姓的男子娶高种姓的女子构成“逆婚”,要受重罚。土著少数民族以及不同种姓的男女生的子女被称为“贱民”或“不可接触者”,备受歧视。他们只能做抬尸体、掏粪便、屠宰牲畜和执行死刑等为当时社会所鄙视的工作。只能居住在村外,进入城镇时必须敲打木器,以提醒别人避开他们身上的“晦气”。刹帝利和婆罗门即使偶然看见贱民都不能容忍,被看见的人常常遭到毒打。

    为维护等级制度,婆罗门把持宗教、祭祀大权,因为即使国王也畏惧神灵。他们制定了繁琐的祭祀礼仪,全部由婆罗门操纵。每个参加宗教仪式的人都要贡献祭礼,当婆罗门认为要用人做祭品时,就当场把人杀死。

    奴隶主阶级运用法律维护种姓制度。著名的《摩奴法典》规定,首陀罗必须老老实实地为其他种姓效劳,若侮辱、伤害高种姓的人,动手的就斩去双手,辱骂的要割掉舌头。高种姓的人可以任意打骂首陀罗,甚至杀死他们,只需用牲畜赔偿他的主人即可了事。

    森严的等级制度制造了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悲剧。比如,上等人婆罗门和刹帝利之间也存在着歧视与对立。一位公主轻蔑地对一个婆罗门的女儿说:“你的父亲整日向别人献媚,靠乞讨过日子。而我的父亲天生高贵富有,他受人赞扬、受人奉承,还不断向人施舍,你们的日子过得不如我们舒适呀!”一位首陀罗青年爱上了一位刹帝利女子,但无情的种族差别让青年饱受情感煎熬,最终郁郁而死。发生在三千多年前印度一个小村庄里的故事更能让我们认识到种姓制度的残酷。阿提拉是刚从外省搬到这个村子中的小婆罗门。他长得清秀可人,又聪明伶俐,可村中其他婆罗门小孩不但不喜欢他,还常常殴打他,骂他是“小杂种”。原因就是他的皮肤不像其他婆罗门小孩那样白净。阿提拉幼小的心灵中对首陀罗和贱民的地位产生了极大的恐惧。他非常害怕自己被驱逐出婆罗门,成为屈辱低贱的首陀罗。一天,村中的婆罗门祭司召集村民开审判大会。一个动手打了婆罗门的首陀罗被当众剁去了双手。一个背地里议论婆罗门的首陀罗被割去了舌头,并用烧红的铁杆烫他的嘴,用烧沸的油灌他的嘴和耳朵。正当阿提拉恐惧地躲在妈妈怀中发抖时,祭司把手指向了他:“今天,我们要开除一个假冒的婆罗门,就是这个小杂种!这个不要脸的婆罗门女人,竟然同一个首陀罗通婚,她也不配做婆罗门。大家看看这个小杂种,皮肤黑乎乎的,哪像高贵的婆罗门。从今天起,他们一家成为贱民!”阿提拉与母亲被赶到村外居住,以后他们的服饰与言行要向高贵的人表示:“我们是贱民!我们是不可接触的人!”不久,阿提拉的母亲在痛苦中撒手归西,幼小的阿提拉悲愤地伏在母亲尸体上大喊:“为什么要分等级呀?”

    alt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四个种姓制度又分化出一些种姓。统治者想用严格的种姓制度掩盖阶级对立,限制劳动者的发展,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反而使矛盾冲突更加尖锐。许多低种姓的人都大声疾呼,渴望早日获得自由。

    直到二十世纪中叶,印度共和国建立,才颁布了废除种姓制度的法令。但由于四千年的传统,等级观念的毒瘤并非一纸法律所能废止。要实现真正的平等还需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孔雀王朝的君主

    孔雀王朝的建立者是旃陀罗笈多,因他以孔雀为姓而得名。孔雀王朝结束了古印度的列国时代,统一了南亚次大陆的北部地区。旃陀罗笈多的儿子宾头沙罗继承王位后,养育了多个子女。当阿育王出生时,宾头沙罗王感到国泰民安,无忧无虑,因此给新生儿起名为“无忧”,音译为“阿育”。阿育王(公元前273—公元前236年在位)是孔雀王朝最有名望的君主。他建立的功勋为印度史文学作品传颂,并在世界流传。

    阿育王少年时讨厌宫廷繁琐的礼仪和呆板的教育,多动好奇,倔强聪明。他喜欢学习各种技能,听祖父当年南征北战的故事。但因为他不守规矩,虽然才艺出众,富于谋略,却没有得到父母的宠爱。他喜欢朴素的装束,不穿戴华丽的衣饰,不偏好精美的食物,尤其看不惯其他兄弟高谈阔论,颐指气使的样子。因此,也被其他兄弟疏远了。

    但是几位大臣可看出了一些门道,这个小王子平日粗茶淡饭,可志向高远,才华横溢,真有做君主的德行呢。因而都愿意接近他。

    显示才华的机会终于来了。阿育王子十八岁时,被任命为阿般提省总督。奉命去平定西北稰叉始罗城的叛乱。他没有贸然发动强攻,而是劝说城里的军民进行和解,并许诺答应他们一些条件。一场残酷的战斗还未开始就被他轻易化解了。阿育王子不仅获得了很高的赞誉,更赢得了广泛的民心。

    公元前二七三年,久病不愈的宾头沙罗王感到死期将临,想把王位让给长子修私摩。但修私摩正在西北作战,老王就命阿育立即去接替修私摩让他回都城继位。修私摩骄傲自大,不得大臣的拥护,于是大臣们劝说即将启程的阿育王子暂缓行程,等待时机。

    不久,宾头沙罗王去世了,阿育王在大臣的拥戴下即位,任命成护为第一大臣。修私摩闻讯大怒,率领大队人马昼夜兼程,直奔首都化氏城。他看见阿育王凝神伫立在城前,立即策马冲过去,哪想到这只是个木头人。修私摩掉入陷阱,被烈火烧死。阿育王在亲信大臣的帮助下,用了四年时间,消灭了其余和他争夺王位的王子的势力,直到公元前二六九年才正式举行登基典礼的仪式。

    阿育王坐稳王位后,又开始了对外扩张。

    羯陵伽是孟加拉湾沿岸的一个强国。不仅海外贸易发达,经济富庶,而且军事力量强大。阿育王深感该国是自己的威胁。公元前二六二年,经过充分准备的阿育王,组织了六十万人的大军进攻羯陵伽。战争进行得非常残酷,孔雀王朝的军队遭到了顽强抵抗,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最终取得了胜利。随之对羯陵伽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

    大屠杀的悲惨景象也震撼了阿育王,他也在心中深深自责。在高僧优波毱多的劝导下,阿育王皈依佛教。他在诏令中说:“在今天,诸神对所宠爱的在羯陵伽被杀的、死亡的和被俘的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那些人感到惋惜。”印度考古学家在一座两千年前建造的王宫遗址中发现,宫殿许多高大的石柱上刻满了国王的诏令。其中有一道诏令写道:“神圣仁慈的国王即位八年征服羯陵伽,俘虏十五万人,杀戮十万人,死者数倍……国王陛下因征服羯陵伽而感到悔恨,因为征服一个未被征服的地方,势必会发生杀戮、死亡和俘虏。所以国王陛下深感悲痛……”这真实记载了阿育王征服羯陵伽的过程与阿育王悔罪的心态。

    其实,阿育王不仅是后悔血腥的杀戮,更重要的是顺应形势,开始用佛教教化平息民众的怨恨,加强自己的统治。此后,他颁布了大量的诏令,劝谕人民尊奉佛教。阿育王还废除了斗兽之类的血腥游戏,限制杀生祭祀,停止宫廷狩猎,还不许宫廷餐桌上再出现鸡鸭鱼肉。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减轻了人民痛苦。

    阿育王还召开了第三次佛教结集大会,向国外派出僧侣,弘扬佛法,最终使佛教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阿育王晚年笃信佛教,不时布施寺院。在他病重期间,曾一日数次命人将大批黄金送往寺院。他临终时,示意大臣将吃剩的半个苹果也送给鸡园寺。

    阿育王统治时代,印度出现了短暂的和平时期,文化、艺术、建筑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鹿野苑出土的阿育王狮子柱头,是古印度雕刻艺术的瑰宝:四头半身雄狮挺立在圆柱顶端,足踏圆盘形石座,下雕莲花纹饰,显示了古印度艺术家精湛的艺术技巧。印度共和国成立后,选取这座雕像作为国徽图案,体现了它在印度人民心目中崇高的地位。

    佛祖的诞生

    看过《西游记》的读者一定还记得,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天兵天将、神仙星宿都奈何不了他。最后,玉帝请来如来佛才将他压在五行山下。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也成了广为流传的俗语。

    孙悟空当然只是一个文学艺术形象,但那位佛法无边的如来佛却大有来历。他的现实原形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据佛经传说,古印度摩诃松那国有位王子,在旅途中看见七只小老虎躺在母虎身边,母子都饿得奄奄一息。王子动了恻隐之心,用竹尖刺破喉咙,让垂死的母虎吮食鲜血,再吃掉自己。母虎和幼虎都因而得救。舍身饲虎的王子积了功德,灵魂升入天堂。

    转世后,他投胎到释迦族迦毗罗卫国(在尼泊尔境内)王后腹中。按照印度的习俗,妇女要回娘家分娩。走到兰毗尼的时候,王后到路边花园里休息,握住树枝,从右胁生下了婴儿,取名乔达摩·悉达多。可惜,母亲没能等到孩子长大,七天后就因病离开了人世。

    悉达多由姨母抚养成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博览群书,习练各种技艺,很受父王的喜爱。十六岁时,和构利城公主耶稣陀罗结婚,生养了儿子罗怙罗。本来他在王宫里过着优裕的生活,又有娇妻爱子,应是满心欢喜才对。可这位王位继承人却总是心事重重,思虑着人生的苦难。

    一天,悉达多到宫外游玩,看见一位老人腰弯背驼,拄着拐杖慢慢行走。他不禁心生感慨:垂老的人生是多么无奈呀。在城外的大路上,悉达多又遇到了一个失去双脚的人,在地上爬行向路人行乞。他又怜惜又悲伤,怎么能让残疾的人没有痛苦呢。在山脚下,王子看见了一支送殡的队伍,孤儿寡母哭得昏天黑地,可死人怎么听得到呢。悉达多越看越苦闷:人世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痛苦,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呢?他决心放弃王位继承权,到森林里修行,寻找普度众生的法门。

    在二十九岁生日那天,悉达多剃去了头发,换上猎人的装束,悄悄离开王宫。据说,那天天神施展法术,让王宫里所有的人都昏睡不起,以便于悉达多出走。国王忧心如焚,急忙派人寻找。可悉达多正和智者探讨修行的方法,坚持不肯回家。

    最初,他向婆罗门教学者求救,他们教他通过祈祷、奉献牺牲和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使灵魂得救。但悉达多认为这样不能超脱生死,永远脱离轮回。于是,他就到尼连禅河畔的森林苦修。人们都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寂寞贤人。

    漫长的六年过去了,历尽了千辛万苦的释迦牟尼已是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终于昏倒了。醒来后,他明白苦修得不到结果,于是走到尼连禅河中,洗净了身上多年的污垢。一位善良的牧羊女动了恻隐之心,喂给他乳汁吃,释迦牟尼的身体和精神都得到了恢复。他向婆罗奈斯城走去。在离城不远的伽耶看见一棵高大的菩提树,就坐到树下,决心找出解救人世苦难的办法。传说,释迦牟尼冥想时,许多魔怪化作美女引诱他,挥动利器攻击他,释迦牟尼都不为所动。四十九天后,他突然感到心中灵光一闪,使他从梦魇中解救出来,成为大彻大悟者。

    此后,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并为弘扬佛法四处奔波。

    佛教的核心是“四谛”,即四条真理。

    一是苦谛。

    人间的生、老、病、死,有所求而不得的都是苦。

    二是集谛。

    是说苦的原因,在于人的欲念,有欲念达不到目的就是痛苦。在欲念支配下的行动就是“造业”,就会陷入生死轮回的苦海。

    三是灭谛。

    是佛教追求的目的。就是彻悟产生苦的原因,达到一种“涅槃”的境地,即“不生不灭”的境界。

    四是道谛。

    这是达到“涅槃”的途径,就是修道。

    释迦牟尼提出“众生平等”的口号,不排斥低种姓的人入教,不主张搞铺张的祭礼,也不要求信徒修苦行,争取了很多信徒。信徒们称释迦牟尼为“佛陀”。

    但释迦牟尼所说的平等,只是宗教意义上的平等。他不反对种姓制度,但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主张把刹帝利提到最高地位。这种主张非常符合以国王为代表的世俗统治者的利益。因此佛教得到了印度国王的支持,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公元前四八六年二月,释迦牟尼已经八十岁了。他在传教途中染病,知道自己死期已至,便让弟子在娑罗树之间架起绳床。自己面朝西,侧身躺在袈裟上,用右手支头,最后一次教诲弟子竭诚光大佛法,就这样圆寂了。

    弟子们火化了他的遗体,把骨灰和舍利子分送各地,建塔供奉。又在各地建造卧佛像和其他姿态的佛像。他的弟子牢记他的教诲,辛勤传教。佛教逐渐传到中国、东亚、南亚各地,成为世界四大宗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