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国

    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公元570—632年)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同时也是麦地那国家的缔造者。麦地那是世界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它基本上占据了整个阿拉伯半岛,这为阿拉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穆罕默德死后,他的后继者最终将麦地那国家发展成了横跨亚、非、欧的阿拉伯帝国。

    穆罕默德出身于古莱西部落的哈希姆氏族,早年遭遇了颇多不幸。在他出生前两个月,父亲便客死他乡,六岁时母亲又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年幼的穆罕默德只得跟随祖父生活。八岁时祖父亡故,他被伯父收养。由于伯父家境贫寒,因此一家人生活极为艰难。二十五岁时他开始为麦加的一个富孀赫底彻管理骆驼,而且还帮助她到叙利亚一带经商。后来,穆罕默德与她结婚,生活日渐富裕。

    穆罕默德生活的时代,正值阿拉伯半岛新旧两个社会形态的更替变革时期,即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不仅阿拉伯内部各部族之间冲突不断,而且外族入侵对半岛的安定也构成了严重威胁。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使阿拉伯各阶级都表现出强烈的统一愿望,这种愿望集中地反映在对一神教的崇拜上。

    阿拉伯人原是多神论者,崇拜石头、月亮和泉水等等。然而,要想使社会归于安定,国家走向统一,则多神教不得不让位于一神教。六一○年,穆罕默德开始宣传伊斯兰教。“伊斯兰”一词意思是“顺从”。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称“穆斯林”,意思是“服从者”,即服从安拉和使者的人。安拉在阿拉伯语和古叙利亚语中都是上帝的意思,我国穆斯林一般称安拉为真主。《古兰经》规定:“你们要崇拜真主,除他之外,绝无应受你们崇拜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这是伊斯兰教的首要信条。穆罕默德要人们服从安拉和使者,顺从主人、长官和各级当权者,实质上是为他统一国家做思想准备。

    穆罕默德在传播伊斯兰教的过程中,遭到了以艾卜·苏菲扬为代表的部落贵族的坚决反对。他们认为放弃祖辈信仰的多神教,会影响自己的宗教地位和经济收益。最初,他们使用各种颇具诱惑力的手段,企图使穆罕默德放弃一神教的宣传,但均未奏效。于是,他们开始采用暴力手段阻挠伊斯兰教的传播,这种暴力冲突最终演变为一系列的战争。

    在冲突的初期,穆罕默德所处形势极为不利。六二二年九月二十四日,苏菲扬纠集麦加的部落贵族,准备将穆罕默德杀死。穆罕默德闻讯后,当夜和他的主要支持者艾卜伯克逃出麦加。二十七日晨,他们向雅特里布逃走。十月九日到达雅特里布,这就是著名的“徙志”。后来,这一年被定为伊斯兰教的纪元。雅特里布改称“麦地那”,意为“先知之城”。

    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受到了欢迎,并被当地的各部落拥戴为领袖。最终,穆罕默德依靠伊斯兰教信徒以及敖斯和海兹勒支的武装力量,组成了政教合一的第一个伊斯兰教的国家。他成为新国家的政治领袖和宗教首领,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六二四年,穆罕默德下令征收天课,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六二六年,他下令制定并颁布了成文法。

    为了巩固新政权,穆罕默德还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其中,较为重大的战争有六二五年八月和六二七年八月与麦加贵族苏菲扬展开的两场战斗。这两次战争重创了麦加贵族的势力,穆罕默德的力量则日益壮大。六三○年,穆罕默德率领大军占领麦加。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是先知和政治领袖。麦加的天房和黑石则成为伊斯兰教的圣物,麦加成为阿拉伯的宗教中心,麦地那则是新国家的政治中心。此后半岛上的许多部落陆续信奉伊斯兰教。六三二年,穆罕默德因病去世时,大体上统一了阿拉伯半岛,麦地那国家为阿拉伯帝国奠定了基础。

    铁骑出征

    穆罕默德通过传播伊斯兰教,把阿拉伯民族团结起来,奠定了阿拉伯帝国的基础。他的继承人称为哈里发,指挥阿拉伯铁骑东征西讨,经过不懈的努力,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哈里发的第一个目标是叙利亚。叙利亚扼守三大洲海陆交通要冲,任何一个称霸世界的国家都必须占领这个战略要地。

    六三三年秋,阿拉伯远征军在死海南面与东罗马军队遭遇。剽悍、勇猛的阿拉伯骑兵,往来冲杀,东罗马军几乎全军覆灭。东罗马皇帝派自己的弟弟率领大军前去增援。有备而来的东罗马人利用地形,使阿拉伯骑兵无法发挥优势,惨败而归。

    两国战争愈演愈烈。哈里发派出“安拉之剑”——大将哈里德,再次西征。哈里德定下猛虎掏心的战略,不是按部就班地逐个城市攻打,而是横穿沙漠,直取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

    哈里德用重金买通希拉城,打开了东罗马帝国的大门。然后把马匹换成骆驼,带上充足的水,横越大沙漠。

    大马士革的守军面对突如其来的阿拉伯人丧魂落魄,外城很快失守。大主教在城内居民的要求下和哈里德谈判,大马士革归顺了阿拉伯。哈里德随即打败了东罗马的援军,杀死了领军的皇帝之弟。两年后攻克了耶路撒冷,在中东地区站稳了脚跟。

    阿拉伯铁骑像不可阻挡的洪流,先后征服了伊朗、埃及、利比亚。六六一年,阿拉伯帝国正式建立,定都大马士革。

    随着阿拉伯人的扩张,贵族内部的矛盾冲突日趋激化。麦加贵族艾卜·苏菲扬之子拒不承认阿里为哈里发,并派人将之刺死。叙利亚总都摩阿维亚拥兵自立,建立了倭马亚王朝,开始了阿拉伯帝国时代。

    倭马亚王朝利用武力、联合贵族多种手段稳定了国内政局,继续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在西方,首先征服了北非,而后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占领了西班牙,但在进攻法兰克王国时被击败。

    在东线,以迅雷之势占领了阿富汗首府喀布尔,以此为基地入侵中亚细亚。在怛逻斯河流域,阿拉伯人与中国唐朝将领高仙会几次会战,都无法取胜,只好止住东征的脚步。

    到八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西濒大西洋,东到印度河,南至尼罗河,北接咸海,成为横跨亚、欧、非的大帝国。

    公元七五○年,阿布阿拔斯利用农民起义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的机会,自称是穆罕默德叔父阿拔斯的后代,夺取政权,自立为哈里发,建立了阿拔斯王朝,后迁都巴格达。阿拔斯王朝统治的最初一百年,是阿拉伯帝国的“黄金时代”。仅从首都巴格达公共课堂的数量和豪华程度上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繁荣景象。巴格达的课堂多得惊人,而且内部装饰华丽,设有娱乐、休息的场所。帝国的王宫简直就是黄金与白银的世界。八二五年,哈里发与宰相的女儿结婚,婚礼中用一千颗硕大的珍珠当做彩饰抛向新郎新娘,新人坐的席子是用珠宝编织而成。由此,我们可以想像当时的阿拔斯王朝是多么的强大和奢华。

    为了防止倭马亚家族东山再起,他下令诛灭倭马亚家族,九十多人一夜丧命。只有阿卜杜勒·赖哈曼王子乔装成平民,才幸免于难。

    赖哈曼王子在倭马亚王朝旧部的帮助下,逃到西班牙,组织军队占领哥多瓦,不承认阿拔斯为哈里发。于七五六年宣布独立,史称后倭马亚王朝。从此阿拉伯帝国开始分裂。

    阿拔斯王朝控制着当时世界贸易最发达、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九世纪时,达到了阿拉伯帝国的黄金时代。中央集权比较稳固,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首都巴格达尤其繁荣,不仅王宫镶金嵌玉,富丽堂皇,就连公共浴室也装饰华美,还供应水果、糕点,简直就是享受和娱乐的场所。统治者更是花天酒地,挥霍无度。

    贵族的幸福生活来自人民的血汗。统治者敲骨吸髓的剥削必然激起人民的反抗。哈金、巴贝克、黑奴三次大起义此伏彼起,削弱了封建帝国的统治力量。各地封建主乘机扩充力量,独霸一方。九○九年,自称是穆罕默德女儿法蒂玛后裔的阿布阿卜杜拉在开罗自立为哈里发,建立了法蒂玛王朝,阿拉伯帝国变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十一世纪开始后,突厥人夺取了叙利亚地区,后来又攻占巴格达,控制了阿拔斯王朝政权。一二五八年,旭烈兀攻占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了。

    《一千零一夜》

    在古代阿拉伯人建立的国家中,有一个靠近印度的小岛国,国王山鲁亚尔公正廉明,治国有方,国家安定,人民富足。可是他发现自己宠爱的王后竟然有不贞的行为,非常愤怒,拔剑杀了妻子。因此认为女人是不可信赖的毒蛇。山鲁亚尔要报复“可恶”的女人,每天娶一个女子,第二天黎明就把她杀掉。本来安居乐业的百姓从此生活在恐怖之中,纷纷带着女儿逃奔异乡。

    alt

    一天,宰相愁眉苦脸地回到家中,他实在不忍看着无辜的女孩丧命,年轻有为的国王日益沉沦。宰相的女儿莎赫查德聪慧过人,了解真相后,决心拯救全国的女子。她说服父亲,把她送进王宫。

    国王要求行房时,莎赫查德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要求国王允许她和妹妹见一面。国王立即派人把妹妹接来。妹妹恳求姐姐:“看在安拉的面上,给我讲个奇妙的故事吧!好让我们快快乐乐的度过这一夜。”

    莎赫查德说:“如果高贵有涵养的国王陛下许可,我很愿意讲个故事。”

    国王想,反正明天早晨再杀她,讲个故事也无妨。莎赫查德就开始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第二天黎明时,恰恰讲到最吸引人处,于是国王就让她活下来。这样,莎赫查德一个接一个地讲,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于感化了国王,他不仅改掉了恶习,还立她为后,共同治理国家,人民重新过上了幸福生活。《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也从此流传下来。

    《一千零一夜》也译作《天方夜谭》,是一部家喻户晓的阿拉伯文学名著。其中包含了爱情故事、冒险故事、神怪故事、幻想故事、谐趣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等,内容十分广泛。故事中的角色,不仅有神翁天仙、天兵天将、妖魔鬼怪、鸟王兽王、海陆大帝等,人类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也应有尽有。读者可以透过蒙在故事外面的浪漫纱衣,看到中古阿拉伯世界和许多东方国家的社会生活画面。这些故事大都宣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激发人们奋发向上。许多篇章赞美了女性的聪明才智,反映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抨击统治者的奢靡暴虐。

    爱情故事在《一千零一夜》中最多。不论是描写公主与王子、商人爱王妃,还是人仙恋,无不深刻反映男女主人公对自主婚恋的热切向往。

    《巴士拉银匠哈桑》描述了一个人仙相恋的美妙故事。银匠哈桑与神王之女麦纳尔·西娜公主相爱,并结为夫妻。三年后,生下了两个可爱的小男孩。公主想念父母姊妹,趁哈桑外出时,向婆母要来自己的羽衣,带着孩子飞回仙国瓦格岛。哈桑为寻妻儿,跨越七道峡谷,渡过七个大海,翻过七座高山,闯过妖魔鬼怪控制的岛屿,经受了麦纳尔·胡达女王的种种折磨和刁难,在几个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妻儿。深爱西娜的哈桑历尽艰险而深患重病。姐姐努儿·胡达认为妹妹私嫁哈桑是耻辱,百般阻挠。善良的七公主告诉西娜,哈桑为寻她而遭受苦难,差点儿丢掉性命。故事中神蛇、飞马、神象、隐身帽、魔杖相继显示神功,合力成全哈桑与西娜的爱情,情节曲折,想像奇特,引人入胜。

    寓言故事巧借鸟兽之口,讲述人间智慧和经验教训,也是《一千零一夜》中的精彩之作。冒险故事、神怪故事等也都各具特色,构思巧妙。其中《渔夫与魔鬼》的故事引人入胜,也最为著名。

    有个渔夫,天天出海打鱼。他打鱼有个习惯,每天只撒四网。这一天,他照例撒网打鱼。一连三网都一无所获。第四网时捞上一个锡封的铜瓶。

    渔夫十分好奇地把锡盖打开,一股青烟缓缓飘出,随即变成了一个面目可怕的魔鬼。魔鬼哈哈大笑道:“所罗门,我终于出来了!”转而又恶狠狠地对渔夫说:“可怜人,等死吧!”

    “我放了你,你为什么要杀死我?”渔夫战战兢兢地问道。

    “哈哈!我是个无恶不作的魔鬼,被所罗门的魔法关在了这个瓶子中。我在瓶中的第一百年时,我发誓,谁救了我,我让他终身享受荣华富贵。一百年过去了,没人来救我。第二个一百年时,我发誓,谁救了我,我把地下的宝藏送给他。还是没人来救我。第三个一百年时,我发誓,谁救了我,我就满足他三个愿意。结果还是让我失望了。第四个一百年到来之时,我发誓,谁救了我,我就杀死谁。不过,杀死他前,允许他提一个问题。”

    渔夫听了魔鬼的话,镇定了一下,稍加思索后问道:“那我就问你个问题。这个瓶子这么小,只能容下你的一根手指,怎么能让你容身呢?你的话我不相信!”

    “那我就让你看看吧!”魔鬼说完,化成一股青烟钻进了瓶子。渔夫迅速拿起锡封盖住了瓶口。

    “好心的渔夫,求求你放了我吧,我错了!如果你放了我,我保证让你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我是说话算数的!”魔鬼苦苦哀求道。

    渔夫经不住他的哀求,又打开了锡封。魔鬼出来后对渔夫说:“跟我来!”他们翻山越岭来到一个清澈的湖边。湖里游着红、白、黄、蓝四种颜色的鱼。“我敢说,你打了一辈子鱼也没见过这么漂亮、奇特的鱼吧!快捞几条,把它献给国王,你会有好运的。”魔鬼说完,用脚在地上蹬出一条裂缝,钻进去不见了。

    国王看着这么奇特的鱼,不由得兴趣大发,要渔夫带他到那个奇怪的湖边游玩。

    国王带着大队人马来到了湖边。游兴尽后,国王又对这个奇怪的地方发生了兴趣,他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一个地方。国王带着人四外找人打听。直到天黑,也没找到一个人,只是在山中发现一座黑石宫殿。

    国王走进装饰华丽的王宫,发现一个英俊的青年,他上身是人身,下身却是石头。国王奇怪地上前询问。青年向国王哭诉了自己的遭遇。

    原来,这个青年也是位国王,他娶了一个漂亮的妻子。过了很长时间,他发现自己的王后竟是听命于一个丑陋的黑人魔鬼的女巫,她每天到魔鬼那里乞食老鼠骨头。青年国王气愤异常,借机将黑人魔鬼刺成重伤,他的王后异常恼怒,施展魔法将他下半身变成了石头。这还不算,她还将他的臣民变成四色鱼。黑人魔鬼一直半死不活地躲在王宫,王后悲伤恼恨之余,便用鞭子打青年国王泄气。

    国王听了青年国王的哭诉,又是同情又是气恼,他安慰青年国王说:“放心吧,我不会让你继续痛苦下去的。我会设法帮你报仇的。”

    国王提着宝剑,走进黑人魔鬼的房间,将他一剑刺死,自己扮成魔鬼的样子躲在被子里。一会儿,女巫进来了,她哭泣着说:“主人啊,您快醒过来吧。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吧!”国王压低嗓子说:“你丈夫的惨叫声让我心烦意乱,我真想一直睡着不醒过来。你快放了他吧,我想安静一会儿。”女巫一听他说话了,高兴地抹着眼泪站起来说:“好好!我的主人,我马上就去办。”女巫飞快地跑到青年国王的房间,拿了一碗水,口中念念有词一阵,把水洒在青年国王身上,国王马上恢复了人状。

    女巫又跑到黑人魔鬼的房间:“主人,我照您的吩咐放了那个该死的国王。您能说话真是太好了!”国王抑住厌恶之情,又哼哼唧唧地说:“变成鱼的那些臣民的灵魂整日在我耳边哭喊叫嚷,我都快被吵死了!”女巫一听,忙说:“主人您放心,我马上让那些讨厌的家伙恢复人形,只要您能平安健康,我干什么都愿意。”

    女巫将湖水中的鱼恢复人形后又跑到了黑人魔鬼的房间:“主人,您感觉好些了吗?”国王假装精神振奋地说:“趁我精神好的空儿,再传授你自觅食物的咒语。把耳朵凑过来!”女巫欣喜地靠近国王,国王拔出宝剑刺死了她。

    从此,两个国王成了挚友,两个国家成了盟友。为了感谢渔夫的带路功劳,两个国王分别娶了他的两个女儿为妻。渔夫正如魔鬼所言,享受着无尽的荣华富贵。

    《一千零一夜》还有许多类似的故事,它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一千零一夜》产生于封建社会,当然包含一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但瑕不掩瑜,《一千零一夜》不仅是阿拉伯文学的明珠,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