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进入新时代

    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一五三五年七月六日,恐怖的行刑场上,凶狠的刽子手手持大刀,等待着行刑时刻的到来。受刑者被押了上来,他神情镇定地对刽子手说:“我的脖子比较短,你可得瞅准了,别当众出丑啊!”

    刽子手愣了,呆呆地看着受刑者自己用布蒙上眼睛。“行刑!”一声断喝,惊醒了刽子手,他机械地抡起大刀,向下砍去……

    一颗高贵不屈的头颅被砍了下来。他就是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代表、卓越的社会主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

    莫尔于一四七六年出生在英国伦敦的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家庭。他十四岁进入牛津大学读古典文学,十六岁改学法律,不久便成为伦敦著名的律师。

    莫尔可谓前途坦荡,官运亨通。二十六岁被选为议员;三十二岁担任伦敦市副执行官;四十三岁被任命为副财政大臣、下议院议长;五十一岁时被任命为大法官。莫尔的不断升迁得益于他的奉公廉洁、主持公道。

    本来莫尔可以一帆风顺地在仕途上走下去,但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他深深同情贫苦百姓所遭受的苦难。一五一六年,莫尔用拉丁文写了一本书,名叫《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简称《乌托邦》。书中描绘了这样一个世界:

    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上有五十四个富裕美丽的城市。在这里,一切土地、房屋、生产工具都归全城居民共有。

    小岛居民不分男女都从事农业生产,一天工作六小时,其余时间自由安排。在这里,没有堕落场所,没有不法之徒。

    小岛居民都鄙视金银财宝,一般污秽的东西才用金银制作。比如便池、镣铐、刑具,以及违法之徒的饰物,全都是用金银打造的。

    有一天,岛上来了三个访问团,由三位尊贵的使节与一百多位奴仆组成。三位使节衣着华丽、穿金戴银,奴仆们衣着粗陋。当他们见到岛上居民们后,居民们热情招待了那一百多个奴仆,对三位真正的代表却露出瞧不起的神色。一个小孩好奇地问母亲:“妈妈,那三个傻瓜怎么喜欢玩珍珠和宝石呢?你看他们戴着那么细的金链,他们犯了什么罪?他们弄断金链逃了怎么办?”

    三位使节羞愧得无地自容,因为他们看见岛上的奴隶和犯罪的人都戴着沉重的金镣铐。他们忙向奴仆借了身衣服换上,岛上居民才热情接待了他们。

    在这本书中,莫尔深刻揭露了封建制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批判了资本主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书中提出了建立财产公有、人人从事劳动的理想社会的构想。

    这本书的出版极大地触怒了统治阶级,莫尔在贵族中的地位与声望一落千丈。莫尔不为之所动,继续宣传自己的思想,并以实际行动与统治阶级进行斗争。

    一五三五年,英国皇家高等法院对莫尔进行了如下宣判:

    前大法官托马斯·莫尔,公然对抗国会于一五三四年通过的最高权力法案,三次拒绝宣誓承认国王陛下是英国的宗教领袖,甚至声称国会无权宣布教会的最高领袖,犯了叛国罪。经法庭特种委员会议决,应判处死刑!

    “我们将采用最严厉的方式执行他的死刑:把他从伦敦城的地上一直拖到行刑场,在场上把他吊起来;在他断气前将他开肚挖心,再放在火上烧;然后将他分尸,四肢钉在城门上,头颅挂在伦敦桥上。”

    后来,英国国王在审批判决时,动了些许恻隐之心,将他判处斩首。

    莫尔对这一判决泰然处之,从容地走上了断头台。

    莫尔的《乌托邦》是世界上第一部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莫尔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当时也是难能可贵的。

    一八二四年的一天,一艘英国海轮缓缓向大西洋进发,船上坐着一百多个人,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特别激动,对着大海自言自语:“啊!伟大的事业开始了!”

    他,就是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他一七七一年出生在英国一个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十岁时就离家出外谋生,当过学徒和店员,每天只能睡五小时。贫寒的出身和艰辛的生活使他对劳苦大众产生了深切的同情。一八○○年,欧文当上了苏格兰拉纳克一家大棉纺厂的经理。他利用这个职位,开始着手改善工人的待遇,创办工人合作社、食堂、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但是,欧文并不因此而满足,他还有着更高的目标。一八二四年,他变卖了家产,乘着海轮来到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块荒地上创办“新和谐公社”。他和一百多名创业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开田地,种粮食,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可惜“新和谐公社”仅办了四年。

    欧文回国后,开始在工人中宣传他的理论和主张。一八三三年,他组织了英国第一个总工会“全国生产部门大联盟”,并担任主席。欧文一生都在不断地实践和宣传着他改造社会的主张和思想,写有《新世界观或论人类性格的形成》、《新道德世界书》和《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命运》等著作。

    当时,与欧文齐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还有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

    圣西门出身于法国名门贵族,年轻时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向往自由和民主。十九岁时就参加北美独立战争,受到华盛顿的亲自嘉奖。他渴望着民主,向往着革命,当他听说法国革命爆发后,就马上赶回法国,投入到革命运动中去。

    “包诺姆,请这样摘花。”一个农民热心地教圣西门摘棉花。原来圣西门自动放弃伯爵称号,改名为包诺姆(意即老百姓),同老百姓一起生活、工作。通过这一段时间的锻炼,他注意到下层百姓的生活日益恶化,决心为改善他们的状况而努力。从一八○三年后,他陆续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如《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人类科学概论》、《论欧洲社会的改造》、《论实业制度》、《实业家问答》等,严厉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要求消灭一切不劳而获的现象,最大限度地实现平等自由,建立一种“实业制度”的新社会。

    傅立叶出身于法国的一个富商家庭,中学毕业后被送去里昂学习经商。二十岁时开始独立经营茶叶、咖啡和棉花。由于职业的需要,他跑遍了欧洲,渐渐看清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矛盾和罪恶。

    一次,傅立叶在巴黎一家餐厅吃了一个苹果,付款时,侍应生向他要十四个苏。

    “你是不是搞错了,我只吃了一只苹果?”傅立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十四个苏可以买到一百个同样的苹果。

    “先生,我没有搞错。这里一只苹果十四个苏。”侍应生答道。

    傅立叶简直目瞪口呆了,价格简直相差太大了,这是牟取暴利。他开始怀疑现行体制中存在的巨大缺陷和弊病。为了寻求真理,傅立叶开始刻苦学习和研究。一八○三年,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全世界和谐》,标志着他学说体系的形成。以后又陆续发表了《四种运动论》、《新的工业世界和社会事业》,淋漓尽致地嘲讽、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傅立叶设想了一个理想社会——“和谐社会”,又称“法朗吉”。在这个社会里,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接受免费教育,共同居住在称为“法伦斯泰尔”的建筑物中。建筑物中有食堂、图书馆、住房等。他把建立“法朗吉”的希望寄托在富人和统治者身上,四处求乞,登广告,出通告,宣布每日中午他将在家恭候出钱资助的商人、贵族。但他白白等了许多年,从没有一个人来找他。他的理想成为了一团泡影。

    后来,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根源之一。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对我们现在的每个人来说,基本上耳熟能详。就是这句话,当时激励着无产者为了自身的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与旧势力进行着不妥协的斗争。当然,我们也都知道这句话出自无产阶级的第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卡尔·马克思,一八一五年五月五日出生于德国特利尔城。他的父亲是犹太人,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律师,这对于马克思丰富的思维、严密的逻辑和雄辩的演说才能影响很大。在马克思的家里,有较为富裕的条件和充满文化气氛的环境。他的母亲是荷兰人,贤淑善良,善于持家,对马克思父亲的工作帮助很大。这个家庭充满了和谐、幸福、欢乐。

    一八三五年夏天,马克思即将中学毕业,他的一篇作文引起了他的老师的注意,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文中有几段这样写道:“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他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文章中深刻的思想内容为教师们所惊叹,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八三五年,马克思中学毕业后,父亲把他送到了当时著名的波恩大学去学习法律,父亲也想把儿子培养成律师,走自己的道路。

    马克思到了波恩大学后,感到很遗憾。原来他希望在这里能够认真地学习专业,谁知道,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波恩大学已经没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整日追求的是吃喝玩乐,无所事事,根本不像一所学校。马克思感到,不能再在这里待下去了。

    一八三六年,马克思转入柏林大学学习。马克思在柏林大学学习过程中,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积极参与他们的活动。

    大学毕业后,他应聘到科隆的《莱茵报》当主编。他在报上一连发表了许多抨击普鲁士政府和贵族的文学,深受人民的欢迎,却使普政府大为恼怒,下令查封报纸。马克思愤然辞去主编职务。

    一八四三年,马克思与童年时期的女友燕妮·威斯特华伦结婚。燕妮虽然出身贵族,但与马克思志同道合,两人倾心相爱。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和纯真的爱情使他们走到了一起,结成了亲密的伴侣。婚后,两人迁居巴黎。在那里,马克思积极参加法国工人的集会,了解法国工人阶级斗争的状况,同法国工人运动的领袖和一些工人秘密社团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让我们来接触一下现实生活中的马克思吧。

    马克思中等身材,身体健壮;肤色较黑,黑头发、蓄着浓密的大胡子,给人以睿智、坚忍、精力充沛的感觉。

    马克思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孩子们都很漂亮,他们三个都长着父亲那种聪慧的眼睛。作为丈夫和父亲,马克思是个温存而亲切的人。在生活上,马克思比较随便,衣着打扮从不怕别人笑话。马克思住在伦敦时租的是最便宜区域的房子,他租的两间房:一间朝着大街,是会客室,另一间是卧室。房间里的一切家具都破破烂烂的,不是折断损坏了,就是摇摇晃晃的,再不就是残缺不全。会客室当中放着一张老式的桌子,上面蒙着油布。桌上摆满了手稿、报纸、书籍、小孩子的玩具、碎布和马克思夫人的活计。此外还有几只有豁口的茶杯,一个大烛台,几只高脚杯,一个墨水瓶,几个荷兰烟斗和一个烟灰缸。客人到家,马克思和夫人丝毫不会因家中的简陋和杂乱而感到难为情。他们夫妇俩会热情地接待客人,拿烟斗,递烟草,端饮料。最让人感到愉快的是和他们的交谈,这会让人忽略贫穷和困苦。

    马克思对工作非常投入。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不论白天黑夜连续地干,经常一干就是一个通宵,中午前后和衣躺在沙发上,一直睡到傍晚。即使家中来客也毫不理会。

    马克思喜欢喝酒,更喜欢抽烟。客人一走进他家,就会立刻陷入煤烟和烟草烟的迷雾之中,以致起初客人不得不像钻进洞穴里那样摸索着向前挪步,直到眼睛习惯于黑暗,能够分辨出烟雾中的物品时为止。马克思烟瘾很大,他的烟是不离口的。有一次,他曾对拉法格说:“《资本论》的稿费甚至将不够付我写它时所吸的雪茄烟钱。”他抽烟就像干别的事情一样,又快又猛。英国烟对他来说太冲,他经济条件也不很宽裕,所以总是挑比较便宜的雪茄来买。他抽烟时有一半是放在嘴里咀嚼的,说这样可以提高烟的作用,或者说获得双倍的享受。后来马克思又发现了一种价钱更便宜的烟,于是他发挥了政治经济学上的节约才能,向周围友人阐述他的理论。他说,他每抽一盒烟就“节约”一个半先令,因此,他抽得越多,就“节约”越多。如果他能一天抽一盒烟,必要时就可用“节约的钱”做一天的开销。为了这个“节约学”,他消耗了极大的精力并做出了牺牲。几个月以后,家庭医生不得不采取行动,严厉禁止他再用这种“节约”的方法来发财致富。一八八一年夫人燕妮的死和一八八三年长女小燕妮的死,给了马克思两次致命的打击,使马克思早被经年累月的过度疲劳所损害的身体雪上加霜。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医生就禁止马克思抽烟。对马克思来说,戒烟是一种莫大的牺牲。在他戒烟以后,他的战友列斯纳第一次去看他时,他既高兴又自豪地对列斯纳说,他已经多少天没有抽烟了,而且只要医生不许可,他决不再抽。在这以后,每一次列斯纳去看他的时候,他总要告诉列斯纳他已经戒烟多久了,而且在这段时间里,他没有抽过一次烟。连马克思自己似乎也不大相信,他嗜烟成癖,竟还能把烟戒掉。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八二○年出生在德国莱茵省的巴门市。他的父亲是一名工厂主。恩格斯自幼就勤奋好学,成绩优异,特别表现出具有非凡的语言才能,中学时代就已掌握法文、希腊文和拉丁文,经常用不同的语言给家里的弟、妹写信。他只读了三年中学,就在一心要赚钱的父亲的逼迫下退学,去不来梅市经商。经商之余,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哲学和自然科学。在一些大学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他是到那里去旁听。他十分喜欢黑格尔哲学,并成为黑格尔的一名信徒。

    一八四二年,恩格斯到英国曼彻斯特工作。在这个英国的纺织业中心,他获得了大量接触工人的机会,把空余时间都用来观察和研究工人的生活状况。后来,根据研究所得写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一八四二年,恩格斯前往英国时路过德国科隆,曾去《莱茵报》报社会见过马克思,但两人没有深谈。一八四四年八月,恩格斯经过巴黎时又去会见马克思。这一次,他们一见如故,进行了深入的思想交流。两位伟人从此开始了并肩战斗。

    一八四五年,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迁往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恩格斯得讯后立即奔往那里,他们一起先后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国工人协会,与各国的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了联系。从此,他们与欧洲的工人运动息息相关,指导欧洲工人阶级的革命实践。

    一八四七年,德国工人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将组织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委托代表马克思前来参加会议的恩格斯起草章程。一个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了!同年十一月,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二次大会。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起草一个纲领。次年春天,纲领以《共产党宣言》为名发表,这是国际共运史上第一个战斗纲领,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八四八年,资产阶级革命的风暴席卷欧洲大陆,马克思、恩格斯重返德国参加斗争,他们创办了《新莱茵报》,宣传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指导德国人民向封建制度作斗争。一八四八年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流亡到伦敦定居。

    马克思又开始新的探索。他几乎每天都是上午九点来到伦敦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大厅,借许多书籍,摘资料、写笔记,一直工作到晚上七八点钟回家。吃完晚饭后,开始整理笔记,进行写作,直至深夜两三点钟。这样,经过十年精心研究和写作,他的不朽之作《资本论》第一卷问世了。

    一八六四年九月,欧洲各国工人在伦敦圣马丁堂集会,决定成立“国际工人协会”,马克思被选进协会的领导机构,并受委托起草《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恩格斯后来也参加了协会的领导工作。

    晚年时的马克思仍然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继续撰写他的名著《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一八八三年三月十四日,劳累和疲倦终于夺走了马克思的生命。这天,他坐在书桌前的安乐椅上溘然长逝。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挑起了领导国际工运的重任,并花了十二年的时间整理、补充和编辑出版了《资本论》第二、第三卷,终于使它们与世人见面。一八九五年八月五日,他也因病去世。

    马克思和恩格斯既是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又是亲密的战友。壮丽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是他俩密切合作并奋斗终身的基础。

    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第一国际

    一八六四年九月二十八日,伦敦圣马丁教堂热闹非凡,来自世界各国的工人阶级汇集在一起,举行支持波兰人民反对俄国沙皇统治的盛大集会。

    大会开始后,英国工人代表宣读了《英国工人致法国工人书》,法国工人代表托伦也宣读了《法国工人致英国工人书》。同时,一位法国代表宣读了法国工人关于建立无产阶级国际联盟的草案。这个建议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同,当即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马克思被选进领导机构——中央委员会。

    大会结束以后,马克思受中央委员会委托,起草《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在十一月一日的总委员会上得到一致通过。从此,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组织,有了自己的行动纲领,革命斗争因而也有了新的起色。在第一国际的有力支持下,一八六六年英国裁缝工人大罢工,一八六七年巴黎青铜工人大罢工,一八六八年日内瓦建筑工人大罢工,都取得了重大胜利。

    但是,前进的道路上总会存在种种阻碍,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同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斗争中发展起来的。首先,是同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作斗争。蒲鲁东主义是由法国人蒲鲁东创立的,他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却主张保存小私有制,希望成立供销合作社和交换银行来革除资本主义的弊病。

    一八六六年九月,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一国际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马克思主义者驳斥了蒲鲁东主义的种种错误观点,取得了初步胜利。一八六七年九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蒲鲁东主义者又卷土重来,公开打出维护私有制的旗号,顽固地坚持土地个人所有、反对工人参加政治斗争。辩论中马克思主义者又取得了胜利,大会重申工人的解放与政治解放不可分割,一切交通运输工具应国有化等。一八六九年九月,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布鲁塞尔举行。在会上,马克思主义者彻底击败了蒲鲁东主义。大会明确指出:矿山、土地和交通工具都归社会公有。

    布鲁塞尔大会以彻底战胜蒲鲁东主义而标志“国际”前期活动的结束。但这时,又一个无政府主义派别出来了,其领袖就是俄国的巴枯宁。他主张废除国家,不要政党和政府,一个人应享受无限制的自由等。

    一八六九年,第一国际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巴枯宁分子用恶劣的手段伪造代表证件,妄图夺取多数选票,迫使马克思领导的总委员会辞职,并把总委员会搬到他们控制的日内瓦去,马克思、恩格斯揭穿了他们的阴谋,巴枯宁的企图破产了。

    巴塞尔大会后,巴枯宁分子变本加厉,大搞宗派分裂活动。为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两份文件,发到各支部,系统地揭露他们的罪行。一八七二年,第一国际在荷兰海牙举行第五次代表大会。大会对巴枯宁分子的分裂进行了总结算,决定把巴枯宁和他的亲信开除出国际。鉴于巴黎公社失败后第一国际在欧洲的困难处境,大会决定将总部从伦敦迁往纽约。

    第一国际迁往美国后,基本上已失掉了和欧洲各支部的联系,作为国际工人运动领导中心的作用也日益消失,其历史使命已经基本完成。一八七六年在费城举行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第一国际宣布解散。

    第一国际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领导下,团结了各国工人阶级队伍,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并且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工人运动干部。

    巴黎公社与《国际歌》

    一八七一年三月十八日凌晨,一支政府军鬼鬼祟祟地向蒙马特尔高地进发。蒙马特尔高地是巴黎北面工人区的一个高地,也是全巴黎的制高点,还是巴黎工人武装——国民自卫军的大炮阵地,停放着一百七十多门大炮。政府军的此举为的就是这一百七十多门大炮。

    原来,普法战争中色当惨败后,法国新成立的国防政府同普鲁士军队签订了投降和停战的协定。按照协定,二十四万法军应全部成为普军俘虏,巴黎周围的炮台解除武装,法国向普鲁士赔款五十亿法郎,并割让重要工业基地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卖国的和约激怒了法国人民,他们成立了统一的领导机关“中央委员会”。一八七一年二月,法国议会批准了以反动政客梯也尔为首的政府。梯也尔上台后,对外屈膝投降,在凡尔赛与普鲁士签订了卖国和约;对内进行残酷镇压,他感觉到三十万人民武装对他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一心想消灭它。三月十八日凌晨,他派遣军队偷袭蒙马特尔高地,打死了哨兵,夺下了大炮,并占领了高地。

    这时,晨曦微露,天色开始渐渐的亮了起来,附近的自卫军战士、工人、妇女和儿童知道高地有情况,潮水般向那里涌去。邻近的妇女们最先来到高地,见政府军在拖拉大炮,便挡住了他们。政府军的指挥官命令士兵开枪。有几个士兵举起了枪,一个妇女猛地上前一步,对士兵们高声叫道:

    “士兵们,你们就朝我开枪吧!我倒要看看,普鲁士人的大炮还在瞄着巴黎,而你们却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姐妹,你们不害臊吗?”

    这一句话,使许多士兵猛然醒悟过来,纷纷临阵倒戈,参加到义军中来。蒙马特尔事件使整个巴黎人民觉醒了,他们看清了国防政府的卖国面目。当天下午,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决定武装起义,下令立即占领陆军部、市政厅和政府其他机关。梯也尔吓得仓皇逃走。

    三月二十六日,巴黎进行公社选举。人民喜气洋洋,成群结队地参加投票,有八十六人当选为公社委员,他们大多数是工人或工人公认的代表、老革命家,如瓦尔兰、弗兰克尔、布朗基、鲍狄埃等。二十八日,几十万巴黎人聚集在市政厅前广场参加公社委员就职仪式。主席台上红旗招展,乐队高奏《马赛曲》,号声嘹亮,礼炮齐鸣。当宣布公社成立和委员名单时,“公社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云霄,经久不息。

    巴黎公社的成立震撼了资产阶级,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资产阶级就要扑灭它。逃往凡尔赛的梯也尔政府也在调兵遣将,做好反扑准备。五月十六日,梯也尔政府与德国政府签订了屈辱的法兰克福和约,以换取俾斯麦的支持。和约签订后,德军释放了十万法军战俘,还默许凡尔赛军通过德军阵地,从北面潜入巴黎。

    五月二十日,凡尔赛军向巴黎发起总攻,由于得到城内奸细的内应,第二天就攻克了圣卢克门,冲入市区。激烈的巷战开始了,公社战士筑起街垒,逐街逐巷地英勇抗击。巷战进行了七天,这便是有名的“五月流血周”。但在十万正规军的疯狂进攻下,公社战士寡不敌众,阵地一一丧失。二十七日夜,战斗集中在拉雪兹神甫公墓进行。二十八日晚,二百名公社战士弹尽粮绝,高呼“公社万岁!”与数千敌军展开肉搏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凡尔赛军取胜后,对被俘的公社战士进行了空前残酷的屠杀和迫害,凡是参加过战斗的人,甚至外表像工人的人全部被枪杀。白色恐怖笼罩着巴黎,鲜血染红了塞纳河。但恐怖没有吓倒革命的志士,一些幸存的革命者流亡到国外,继续进行着的斗争。《国际歌》的词作者、公社委员欧仁·鲍狄埃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个。

    巴黎公社失败后,鲍狄埃带着满身血污撤出巴黎,隐藏在近郊一个工人朋友家中。公社的被镇压激起他的无比仇恨;公社社员可歌可泣的战斗场面和气壮山河的英勇气概让他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就这样,他压抑着难言的愤怒和悲痛,在简陋的房间中,挥笔疾书:

    alt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

    鲍狄埃在巴黎近郊隐蔽了几周后,便带着全家流亡到国外,一八八七年十一月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他死后半年,朋友们出版了他的《革命诗歌集》,《国际歌》也收在其中。

    一八八八年六月中旬的一个周末,一位热爱和崇敬鲍狄埃的法国工人作曲家比尔·狄盖特有幸得到了一本《革命诗歌集》。他拿回家中便立即翻阅起来,当他翻到《国际歌》时,即刻被它的磅礴气势所吸引。狄盖特的灵感和激情一下子迸发了出来,他一遍遍反复吟诵着其中的诗句,同时趴在破旧的风琴上连夜为它谱曲。经过一夜的艰苦创作,炽热的激情终于化作了雄伟的旋律,《国际歌》的曲谱诞生了。

    《国际歌》首次演唱后,在工人群众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无比热爱这首战歌,决定立即凑钱将它付印。第一次印了六千份,很快就卖完了。

    《国际歌》首次为人们所咏唱是一八八八年七月二十三日在法国北部城市里尔的一个咖啡馆里。从那以后,在左翼或极左翼的集会上,特别是在游行示威中,人们总会唱起了这支歌。在一次高唱《国际歌》的集会上,法国前总理、担任里尔市市长的社会主义人士皮埃尔·莫罗伊宣布,在他的城市里将为这首赞歌的诞生建立一座纪念碑。他说:“《国际歌》的歌词尽管现在已有些过时,但仍不失为令人振奋的歌曲。”他还说,他已把歌词铭记在心。

    里尔是采矿业和纺织业中心,也是朱尔·盖德创立的法国工人党的摇篮。因此,《国际歌》的曲调是在里尔第一次响起。一八八八年七月二十三日报商工会组织了一次郊游,在维格纳特街二十一号的咖啡馆,名为“工人七弦琴”的法国工人党歌唱队唱起这支歌。

    在巴黎雅里厅召开的法国社会主义组织第一次全体大会上,工人运动的各派立即为《国际歌》的曲调所打动。从那以后,鲍狄埃和狄盖特创作的这支赞歌经久不衰。它被一九一○年九月召开的哥本哈根国际大会所采纳,一九一七年至一九四一年由于成为苏联的正式国歌而闻名世界,后来成为共产国际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