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任我行

    马可·波罗

    “我要把我在东方的见闻记录下来。”

    一二九八年,在热那亚总督的监狱中,马可·波罗下定了决心,他要把他旅行的经历、东方的见闻,介绍给世人。于是,马可·波罗口述,与他同囚一室的著名作家鲁思梯谦笔录,一本珍贵、奇妙的书——《马可·波罗游记》就这样诞生了。这本书的意义,不仅在于真实地记录了马可·波罗的传奇式经历,更为可贵的是使世界人最早地了解了中国,了解了世界,并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马可·波罗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尼哥拉曾在到东方经商时到过中国,见到过当时中国的皇帝忽必烈。忽必烈在他回国时交给他一个任务:向罗马教皇递交一封信,并要求教皇派聪明人到中国来。小马可听着父亲讲述在中国的神奇见闻,幼小的心灵里充满对东方的向往。他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到中国去!”

    一二七一年,这一年马可已经十七岁,他到中国去的理想实现了。父亲尼哥拉和叔父玛飞决定带马可一起去中国,向忽必烈回复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拿着教皇的复信和礼品,在十几个同伴的陪同下,开始了漫漫的征程。

    一行人从威尼斯出发,向南进入地中海,然后横渡里海,经过两河流域,到达中东古城巴比伦。从巴格达再到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然后经陆路穿过伊朗境内的一个沙漠,进入阿富汗,又向帕米尔高原进发。越过帕米尔高原的雪山,他们来到中国新疆的喀什,穿越沙漠、戈壁,经过丝绸之路上的古城敦煌,入玉门关,过万里长城,穿过河西走廊,一二七五年,他们终于到达上都。他们在途中整整经历了四个寒暑,这一番艰难跋涉可想而知。出发时马克还是一个年方十七岁的翩翩少年,此时已经是历经风险的粗壮汉子了。

    尼哥拉和玛飞觐见了忽必烈,呈上教皇的信札和礼品,并向忽必烈介绍了马可。忽必烈见他精壮聪明,非常高兴,接连几天把马可请到宫中讲述沿途见闻。不久,忽必烈带领大队人马返回首都大都,马可等也随同前往。

    由于忽必烈的赏识和器重,马可等就留在元朝当官。马可由于年轻聪明,很快就学会了汉语和蒙古语。他除了在大都供职外,还经常奉大汗之命,巡视各省和出使外国。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浙江、福建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还出使南洋,到过越南、苏门答腊等地。每到一地,他总要考察当地风土人情、物产情况,回来后向忽必烈报告。就这样,他远离祖国,在中国整整待了十七年。

    一二九二年,波斯的伊儿汗国派使臣来到大都,请求忽必烈赐婚。忽必烈选择了一位蒙古贵族的女儿作为公主,确定由海道前往波斯。

    “大汗陛下,臣熟悉海道,臣愿护送公主前往波斯完婚。”马可主动请缨,忽必烈照准。

    这时的马可·波罗已经是一名中年壮汉,而他的父亲和叔父都已是垂垂老者。叶落归根,中西同理,他们非常思念祖国,于是向同样是已到暮年的忽必烈请求:希望完成护送公主的使命后,能够获准辞去官职,返回威尼斯。

    忽必烈虽然舍不得他们的离去,但还是理解他们对祖国的思念,赠送他们许多财宝,允许他们将公主送抵波斯后,直接返回威尼斯。君臣难分难舍,洒泪而别。

    路上,他们遭到了海盗和风暴的袭击,历时两年零十个月终于安全抵达波斯。完成使命后的马可一行继续西行,于一二九五年底,才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威尼斯。

    整整二十五年的时间,不通音信,家人原以为他们已不在人世。所以,当他们回到威尼斯时,引起一片轰动。人们纷纷向他们打听古老神秘的中国。忽必烈赠送给他们的无数金银财宝和奇珍异物,使历尽艰险的探险家回到威尼斯后,立即成为豪门巨富,显赫一时。

    一二九八年,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爆发战争。按照当时的法律,每个威尼斯富人必须出钱造军舰支持战争。马可·波罗主持造了一艘名为“东方号”的战舰,并且亲任舰长,出海迎敌。

    时运不济,在亚得里亚海的一次海战中,马可和他的“东方号”战舰不幸被俘。热那亚总督在战俘名单中发现马可·波罗的名字。“这不是那个去过中国的马可·波罗嘛!”总督大喜过望,命令部下在监狱中善待这位旅行家,并常请马可·波罗给他讲述东方见闻。

    在这种情况下,马可·波罗在狱中开始了《马可·波罗游记》的写作。《马可·波罗游记》在十五世纪被刊印成书,顿时,整个欧洲一时“洛阳纸贵”,争相购买,成了一本在各国广泛流传、妇孺皆知的书。而书的作者马可·波罗也因为这本书和他的经历而名垂青史,成为了以后探险家的楷模。

    哥伦布

    一提到哥伦布,人们马上会像说出歇后语似的说出下半句——发现新大陆。是的,是他首先发现的美洲,但他却以为是他梦寐以求的黄金之地——印度,所以,一直把他发现的那些美洲岛屿称为“西印度群岛”,把那里的土著居民称为“印第安人”(印第安是“印度”的译音)。这些错误也一直沿用到现在。

    一四九二年八月三日清晨,西班牙南端的巴罗斯港码头上停泊着三艘帆船,船身披红挂绿,色彩鲜艳,岸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其中最大的“圣玛丽亚号”帆船上,站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壮汉。方正的脸,卷曲的头发,双目炯炯有神,一看就是一个坚毅而自信的人。他,便是这只舰队的统帅克利斯托佛·哥伦布。

    “起锚!”

    随着哥伦布的一声令下,三艘船扬起风帆驶离了码头。站在甲板上的哥伦布两眼注视前方,心里暗暗祈祷:“但愿一帆风顺,寻找到黄金之地。”

    这次航行寄托着哥伦布多年来的梦想。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的哥伦布从小就对航海有着浓厚的兴趣。少年时代,他就到过英国、几内亚等地,二十多岁时,他就已经是一位有着多年航海经验的水手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从此,他就一直梦想着到东方去寻找黄金。为此,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法等国请求资助,以实现他航行到达印度寻找黄金的计划,结果都遭到拒绝。直到一四九二年四月,西班牙女王才答应资助船只和大部分费用,授予他海军大将的军衔,还预先封他为新发现土地上的世袭总督,准许他取得这块土地上的一份收入。

    alt

    船队在海上航行了一个多月,船员看到的都是茫茫无际的大海,间或有几只到甲板上找东西吃的海鸥,哪里有大陆的影子。水手们沉不住气了。

    “这个意大利人在骗我们,哪有他妈的什么大陆!迅速返航!”

    水手们一片叫嚷声。这时,又有个水手病死了,这对水手们更是当头一棒,黄金找不到,再把小命搭上,不合算。他们把哥伦布包围起来,让他下令立刻返航,否则把他扔下海喂鱼。

    “请大家相信我,我以上帝的名义发誓,三天后必能到达陆地。”水手们这才安静下来。

    十月十二日凌晨,一名水手在高高的桅杆顶上首先发现了陆地。他惊喜得一下就跳到了甲板上,大喊:“我们到达陆地了!”顿时,船队一片欢呼,高喊:“万岁!”

    黎明时分,船队踏上了陆地,哥伦布俯身下去,捧起一抔泥土,满眼噙着眼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终于要实现他的黄金梦了。他把一面绣有绿色十字架的小旗插在了这块土地上,并给它取了一个基督教名字——圣萨尔瓦多。哥伦布断定这就是盛产黄金的印度。他又下令开船继续航行,寻找黄金。

    没几天,船队到达古巴岛,这是欧洲人从未到过的。哥伦布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个半岛,就派了两名使者深入内陆觐见中国皇帝。不几天使者回来说这儿不产黄金,当地人都黑如锅底,估计不是中国。“这的确是中国,有可能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哥伦布看着地图固执地说。随后,又一面研究地图,一面指挥船队向东航行。他认为,东面就应该是日本了,他从《马可·波罗游记》中得知,日本也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不久,他们遇到一个岛,是海地岛。哥伦布看岛上风景秀丽,很像西班牙,便把它叫做“小西班牙”。

    十月二十五日,正当他们兴致勃勃地寻找黄金时,噩耗传来,“圣玛丽亚号”船底严重漏水,已无法前行。情急之中,哥伦布只好决定返航。

    哥伦布作为欧洲人中在美洲的第一个殖民者,虽然没有得到大量的黄金,但是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满足自己需求财富的欲望。起初,欧洲殖民者还不是赤裸裸的抢夺,而是进行不平等的贸易。当时这些岛屿上印第安人的生产方式还是极其原始的,因此,欧洲人带来的所有制品,甚至废物、玻璃碎片和每张用过的扑克牌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宝贝。他们用这些东西大量换取印第安人的贵重物品。印第安人把这些远方来的白人当成神仙派来的贵客,热情的招待,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对于他们的野心并没有提防。然而正是这些人宣布了他们灾难的到来。哥伦布到达海地以后,在那里建立据点,把欧洲的先进武器——大炮和火枪带到了岛上,开始了对当地人民的血腥统治和疯狂掠夺。哥伦布为了炫耀他的成功,带着掠夺来的财富和十个印第安人返回,于一四九三年三月十五日回到西班牙的巴罗士港,向欧洲人宣布他已经找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这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哥伦布得到了国王的礼遇,成为西班牙的贵族。

    不久,西班牙国王决定再次派哥伦布远航。这次,哥伦布先后到达多米尼加、海地等地。此后,哥伦布又两次到达美洲。但由于哥伦布所到之处黄金不多等原因,他并未给西班牙国库带来巨大收入,也未能使自己成为巨富。而此时,葡萄牙人已经到了真正的印度,因此,哥伦布被西班牙人骂做“骗子”,也遭到了西班牙贵族的嫉恨和排斥。一五○六年五月二十日,他在寂寞与失意中病逝于西班牙的瓦里阿多里德城。

    哥伦布至死都认为他所到的地方是印度。后来一个叫做亚美利加的意大利冒险家到了美洲大陆的另一边,看到了太平洋,从而证实了哥伦布发现的并不是印度,而是欧洲人过去不知道的一个新大陆。后来,人们就把那里称为亚美利加洲,即美洲。

    哥伦布在航海事业上取得的成就,为后人发现美洲大陆奠定了基础,也为葡萄牙人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料。在世界航海史上,哥伦布功不可灭。

    麦哲伦

    “地球是圆的。”

    这一真理现在对人们来说,就像“人活着要吃饭”一样天经地义。但在麦哲伦环球航行前,这只不过是哥白尼所提出的一个假说,大多数人对这一真理还持否定态度,经过了麦哲伦的实践检验,才得到最终确认。

    麦哲伦一四八○年生于葡萄牙北部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十岁的时候就进王宫服役,十六岁进入国家航海事务局。那时,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达·伽马也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道,年轻的麦哲伦对这两人钦佩不已,从而萌生了当航海探险家的想法。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成了一艘船的船长,从历年来的航行经验来看,他认为地球是圆形的,盼望做一次人类历史上的壮举——环球航行。

    “我一定能够做到。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达·伽马找到了印度,我要做环球航行!”麦哲伦立下了誓言。

    三十三岁那年,麦哲伦一再向葡萄牙国王申请组织船队去探险,进行一次环球航行。可是,葡萄牙已经控制了东方的贸易,不想再花钱找新航道了,一再拒绝麦哲伦的请求。麦哲伦航海无望,一五一七年十月愤然离开葡萄牙。“祖国不支持我,我只有找支持我的国家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就不信会没有人支持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一五一八年三月,他来到了西班牙,西班牙国王查理接见了麦哲伦。麦哲伦向国王献上了一个描绘得十分详细的彩色地球仪,并向他说明了自己拟定的航线,国王立即批准了他的请求,指令他着手组织一支船队出航。

    一五一九年九月二十二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外港,一支由五支海船、二百三十四人组成的远航队启程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就此启程了。麦哲伦眼望辽阔浩瀚的大海,难以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他真想长吼几声以壮声气。

    一五二○年二月,船队到达圣马提阿斯湾。如果再往前,便是欧洲航海家从未到过的海域了。三月三十一日,船队驶进圣胡利安港,麦哲伦决定在这里泊船过冬,并下令各船缩减口粮。

    八月下旬,船队继续航行。经过两个月的航行,船队到了一个谁也不知道的海峡入口。在海峡中,他们行驶了二十八天。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在南美洲智利南部、南纬五十二度的地方,命名为“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知道这儿不是他的目的地,他下令向西北横渡。他们在浩瀚无边的大海洋中行驶了两个多月,让他们不敢相信的是竟从没有遇到过暴风雨和惊涛骇浪。船员们高兴地把这个大海洋称为“太平洋”。

    一五二一年三月六日,经过一年零六个月的航行,船上的人忽然看到了一块陆地,他们在甲板上欢呼起来:“我们胜利啦!我们要在陆地上大吃一顿,饱睡一觉。”麦哲伦见此情景,也觉得该让船员们休息一下了。麦哲伦到的这个地方,现在叫马里亚纳群岛。那儿的土著居民瞧见麦哲伦的船队,纷纷出来观看。

    麦哲伦和船员们一下船就对当地人直打手势,要吃的东西和淡水。土著人瞪着眼睛,看了好半天,才明白他们的意思,热情地给船员们送来吃的和喝的东西。船员们一见便饿虎扑食般地狼吞虎咽起来。

    船员们正在大快朵颐,土著人看新鲜般地登上了他们的船,他们从没有见过船上的东西,兴奋得直叫,有的开始把船上的东西往下搬,麦哲伦一看,这还了得,慌忙阻拦。土著人便和水手们争了起来,麦哲伦对眼前的情况非常气愤,他大声命令船员:“快拿武器,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船员们飞快地拿来火枪,顿时枪声大作,土著人倒在了血泊中。

    麦哲伦不敢再在岛上停留,忙下令起锚开船。他们经过又一段的航行,又来到了马索华岛。麦哲伦让自己早已从马六甲带来的奴仆用马来语和当地人交谈,双方竟都能听懂。

    “环绕地球的设想实现了!”

    麦哲伦大喊道。高兴之余,麦哲伦又想替西班牙国王做一件事,那就是建立殖民地。麦哲伦船队发现了“麦哲伦海峡”之后,于一五二一年四月上旬到达菲律宾群岛的宿务岛。富庶的宿务岛引起了麦哲伦的极大兴趣,他决心把这个异国的岛屿变成西班牙的殖民地。麦哲伦利用宗教,对宿务岛的酋王胡马波纳进行威胁利诱,软硬兼施,让他起誓服从于西班牙国王并成为一名忠实的基督教徒。可是离宿务岛不远的马坦岛上的小酋王西拉布拉布对胡马波纳的卑鄙行径恼怒万分,他发誓要诛死一切投降者。然而,他手下有一位效忠于酋王胡马波纳的小首领,认为西拉布拉布的行为是不忠,是谋反。他暗地里派自己儿子带上两只山羊求见麦哲伦,要求麦哲伦次日出兵征服西拉布拉布的部落。

    麦哲伦调了三只小船,挑了六十名船员,全副武装,气势汹汹地向马坦岛进发。他们在黎明前三小时到达了目的地,但没有立即开火。麦哲伦先派人去岛上说服西拉布拉布,使他屈服于西班牙国王,可是西拉布拉布毫不示弱,答道:“我们也有戈矛哩!”战斗打响了。岛上的居民打得很顽强。标枪、利箭暴雨般地射向来犯者。麦哲伦一伙寡不敌众,节节败退。麦哲伦命令几名船员去烧岛上居民的房屋,企图以此缓解他们的进攻。没想到,土著一看到自己的房子被烧,变得越发狂怒、勇猛。两个去烧房子的船员来不及逃脱,当场丧命。麦哲伦自己腿上也挨了一箭,只得下令撤退。谁知船员们听说撤退,便抱头鼠窜,丢下麦哲伦和其他六人,直奔小船逃命。土著居民包围了麦哲伦等人。一位勇士刚想用标枪向麦哲伦射去,可麦哲伦先下了手,他把自己的长剑刺入了对方的胸膛。由于用力过猛,再则右臂负伤,他无法拔回长剑。在这一瞬间,其他几位勇士蜂拥而上,把麦哲伦砍翻在地。他在土著居民愤怒的刀枪下一命呜呼。

    麦哲伦作为一位伟大的航海家,他的功绩不可辱没。但是他作为一个入侵者被打死,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达·伽马

    香料、宝石和黄金,自古以来就是西方人眼中财富的象征。十六世纪的葡萄牙人看到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从东方——印度带来的香料与黄金时,不禁垂涎三尺,对遥远的印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在葡萄牙人一心向往印度与中国之时,西班牙派出的航海队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领头人哥伦布骄傲地向西方人宣布,自己发现了印度。再也按捺不住的葡萄牙国王派宫廷侍从官达·伽马担任探险队长,出海寻找通往印度的新路线。

    一心想建功立业的达·伽马带着一心想发财的船员在一四九七年七月八日从里斯本出发了。他们沿着迪亚士的航路一直前进,四个月后到达了好望角。在好望角,船队遇到了罕见的暴风雨,经过三天三夜的拼搏,伽马带着船队绕过好望角,进入阿尔戈阿海湾。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一股由北而来的激流又让船队寸步难行。祸不单行,就在此危急时刻,不堪忍受恶劣处境的部分船员又发生哗变,他们吵吵闹闹要伽马带船返航。伽马当机立断,下令将带头的船员抓了起来。船队又向前继续行进。

    第二年春天,伽马到达东非的马林狄,并在此雇用了一名熟悉印度洋航线的水手带路。五月下旬,伽马的船队顺利到达印度的卡利库特城。

    当地人既好奇又热情地招待了他们。一位懂葡萄牙语的印度人告诉他们,此地有许多香料与宝石。伽马等人听了激动不已。

    第二天,伽马拜见了当地的王公。当他迈进王公府时,立即被它的豪华所震惊,更叫他吃惊的是王公竟用一个笨重的金盆当痰盂。伽马送给王公的布匹、帽子之类的衣物,显得寒碜极了。

    “你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有什么目的?”王公问道。

    “为了获得基督徒和香料、宝石!”伽马毫不掩饰自己的目的。

    “要知道,此地的香料与宝石全是由阿拉伯人向外输出的。”王公不高兴地说。

    “我们会有办法的!”伽马满不在乎地说。

    伽马的到来,激起了阿拉伯人的反感,也使王公极不满意。因为他们用自己不值钱的东西从朴实的百姓手中骗走了大批香料和宝石。不久,伽马被迫离开印度,返回葡萄牙。

    在返航途中,缺食少水,气候又极其恶劣,不少船员病倒死去,等回到葡萄牙时,船员不及出发时的一半。

    伽马回到葡萄牙后,成了人人瞩目的英雄,里斯本的居民为他们召开了盛大的欢迎大会,国王还授予伽马“印度洋上海军上将”和“阁下”的荣誉称号。

    从印度回来的船员都发了大财。他们手上的香料、丝绸、宝石竟卖到了成本价六十倍的高价。

    一五○二年二月,利欲熏心的伽马再次率船队出海。这一次,他们配备了精良的武器。在航程中,伽马遇到了一条阿拉伯船,他命水手洗劫了船,并扣押了船上所有的阿拉伯人。

    到达印度后,伽马再次拜见了王公。

    “你已经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怎么又回来了?”王公阴着脸问道。

    “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您能答应。”

    “说吧!”

    “把此地所有的阿拉伯人都赶出去,以后本地的经营权由我们来掌握。”

    “那不可能!我们与阿拉伯人的交易进行了几百年,怎么能这么轻易地撕破脸呢?”

    “您会答应的!明天您会答应的!”

    伽马傲慢地走出了王公府。

    第二天,伽马把三十多个印度渔民吊在船桅杆上,一个一个地把他们的鼻子割掉。渔民的惨叫声激起了当地百姓的愤慨,他们纷纷涌向伽马的船队。“叭!叭!”几声枪响后,几个冲在前面的印度人倒在了血泊中。

    看着冒烟的枪口和黑洞洞的大炮口,人们停了下来。王公也被迫答应了他的要求。

    一五○三年十月,达·伽马载着满船货物回到了葡萄牙。一五二四年,达·伽马再次到达印度,年底他患病而死。

    达·伽马的收获,激起了更多贪欲人的野心。葡萄牙军队为了永久获利,不断派兵侵占印度和其他亚洲地区的港口、岛屿。

    从此,印度洋航线成了连接欧亚的纽带,也成了欧洲殖民者掠夺和压迫东方的交通要道。达·伽马也成了功过参半的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