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载史册——十八九世纪的辉煌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

    众所周知,苏伊士运河是至今人类开凿的最著名的运河之一,它位于埃及东北部的苏伊士地峡,南连红海,北接地中海,是欧、亚、非三洲的重要交通枢纽,无论是在军事方面还是经济方面,苏伊士运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这恰恰是人类开凿的其他许多运河所望尘莫及的。

    尽管苏伊士运河的开凿是人类近代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但是通过开凿运河以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设想,早在公元前二十世纪初古埃及人就曾做出过不同凡响的尝试,他们开凿出了沟通尼罗河支流与红海之间的运河,并因此把红海和地中海连接了起来。遗憾的是,到公元前七世纪时,由于泥沙的沉淀淤积,这条运河因不能通航而被废弃。

    近代苏伊士运河的开凿应追溯到拿破仑时代。一七八九年五月,拿破仑率大军侵占埃及。当时,拿破仑雄心勃勃,亲自带领许多工程师去寻找古运河旧址并进行实地测量,准备开凿一条直接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运河,但负责勘测的工程师勒佩尔错误地计算了红海和地中海的水位,认为红海水位要比地中海高出十米,如果开凿运河,尼罗河三角洲将被红海海水淹没。由于这一错误结论,加上拿破仑正有紧急公务要回法国,开凿运河的事就暂时搁下了。后来,拿破仑兵败,开凿运河的事更无从谈起了。随后,英国侵略势力进入埃及。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人迫切感到打通地中海到红海通道的必要性。但是,英国人当时正忙于应付对俄战争和镇压印度人民的起义,因而无暇顾及开凿运河的事情。这时,法国人又开始插手埃及。一八五四年,曾任法国驻亚历山大总领事的勒赛普斯,依靠法国政府的支持,获得了开凿苏伊士运河的特权,为了开凿运河,他以两亿法郎的资本组建了“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

    勒赛普斯与埃及政府签订了租让合同,合同规定:运河区租期九十九年,期满后全部归还埃及;埃及政府无偿提供开凿运河所需的土地,并提供劳动力;埃及政府可获运河纯利润的百分之十五;“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有权免税输入开凿运河工程所需的机器……

    合同公布后,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尤其遭到了英国的激烈反对。但是,英国政府在当时的情况下,无法抽出精力和财力来和法国人争夺这一巨大工程,同时它也迫切感到对运河的需要,因此,最终还是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一八五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勒赛普斯宣布苏伊士运河在塞得港正式破土动工,一次浩大的工程就这样开始了。从一八五九年至一八六九年,苏伊士运河的开凿总共历时十年。“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常年雇用埃及劳工,由于长期的过度劳累以及饥饿和伤病,竟有十二万劳工相继失去了生命。埃及政府也因运河的开凿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并不得不向英、法等国借债。

    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一八六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全长一百六十三公里、宽五十二米、深七点五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的苏伊士运河终于正式通航了。

    苏伊士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它的开通,使从欧洲经运河到亚洲的水路,要比绕道好望角缩短八千至一万公里,这不仅大大减少了航运的里程和时间,而且减小了船舶绕道好望角航行可能遭遇到的危险。

    由于地中海和红海的水位基本相等,因此苏伊士运河没有设置船闸。后来,经过多次拓宽、修浚,河道的宽度由原来的五十二米增至一百六十米至二百米,深度由原来的七点五米增至十五米,可通行八万吨巨轮。

    随着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越来越被世界公认,对苏伊士运河管理权的争夺也日趋激烈。从法国对苏伊士运河的独霸,到英、法两国共管,再到《君士坦丁堡公约》的签订,规定所谓的“一切国家在任何时候对苏伊士运河均可自由使用”,经历了近一百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苏伊士运河的管理权一直为列强所把持,埃及人则对此无可奈何,直到一九五六年七月二十六日,埃及总统纳塞尔下令将“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苏伊士运河的主权才真正回到埃及人民的手中。

    人与猴子是近亲

    一八六○年六月三十日,在英国著名的牛津大学图书馆内,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大辩论,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牛津大辩论”,它是进化论者与宗教神学和保守势力展开的一次面对面的交锋。

    “达尔文否定上帝创造人类的神创论,是对造物主的极大不敬。”牛津大主教威柏弗斯抢先跳上讲坛,以挑衅的口吻说道。然后,他把目光转向坐在前排的赫胥黎,以嘲弄的神态质问道:“赫胥黎先生,我听说你相信猴子是人类的祖先。既然你是达尔文的追随者,那么我想讨教一个问题,你自己是从你祖父还是从你祖母的猴群中变来的?”一群教徒听后在下面喝彩,为之助威。

    威柏弗斯最终非常得意地走下讲台。此时,所有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坐在台下的赫胥黎。赫胥黎表现得坚毅而自信,他从容不迫地站起身,走向讲台。他以大量的事实和科学依据,论证了进化论及达尔文关于人类起源学说的科学性,无情地揭露大主教威柏弗斯对进化论学说的攻击和污蔑。大主教被驳得面红耳赤,因再也没有登台答辩的勇气而溜出了会场。进化论者终于取得了胜利。

    引起这场争论的是一本名叫《物种起源》的书,该书的作者便是十九世纪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

    达尔文出生在英格兰西部施鲁斯巴利镇的一个世代名医之家。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和自然科学,酷爱花、草、鱼、虫。他的卧室里,总是摆放着各种昆虫、贝壳和植物标本。

    达尔文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他的事业,因此,一八二五年,年仅十六岁的达尔文便被送入爱丁堡大学学医。但是,达尔文并没有按照父亲的设想向从医的道路发展,在爱丁堡大学,他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到了博物学、矿物学的学习上。

    一八二七年,十八岁的达尔文被父亲送入剑桥大学学习神学,但达尔文热爱的是自然科学,因此,他仍然一如既往地把大量的时间用在阅读自然科学书籍和采集动植物标本方面。一八三一年,达尔文通过神学学位考试之后,听从植物学教授汉罗斯的建议,参加了对北威尔士的地质考察。同年,达尔文又以博物学家的身份,随同“贝格尔号”巡洋舰前往南美海岸进行考察。

    alt

    在长达五年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每到一地,总要认真地调查研究。他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四处挖掘生物化石,采集到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发现了许多新物种。通过长期的考察,达尔文的生物知识已异常丰富,逐渐地,他对公认的“神创论”产生了怀疑。

    一八三六年,达尔文带着大量的标本和笔记满载而归。回国后,他顾不上休息甚至把原定的婚事也暂时放在一边,立即集中时间和精力整理考察中收集的标本和笔记,并开始动手专门研究物种起源问题。

    一八三八年,他根据大量事实,认识到生物界中到处存在着生存斗争,在斗争中有利的变异被保存下来,不利的变异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也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一八五九年,经过多年的研究后,达尔文把他的研究成果写成了科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伟大著作——《物种起源》。该书一经出版,立即在欧美学术界引起极大震动。此书以充分的事实和确凿的证据向人们表明:物种是变化的,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少数生物进化而来;人不是特殊的创造物,与其他一切生命一样,他也是进化而来的;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实际上,《物种起源》从根本上推翻了上帝创造万物的学说,它仿佛是投在神学圣地上的一颗炸弹,给神学说教以摧毁性的打击。

    当然,统治阶级、教会乃至保守的科学家是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人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这种观点的,他们对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一书群起而攻之,威胁和恐吓不断向他袭来。

    但是一些进步的科学家却挺身而出,积极支持和捍卫进化论,其中最杰出的是赫胥黎和虎克,他们以笔和舌同宗教神学与保守势力展开激烈斗争,最著名的一次便是在本文开头提到的那场“牛津大辩论”。

    经过激烈的论战和斗争,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终于战胜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达尔文的进化论已为学术界普遍接受。一八七七年,达尔文的母校剑桥大学承认了他对科学的伟大贡献,授予他荣誉学位。

    一八八二年四月十九日凌晨四时,达尔文停止了呼吸。为了表彰他对科学的巨大贡献,英国人民把他安葬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另一位英国的科学巨匠牛顿的墓并排在一起。达尔文得到了最高的礼遇和荣耀。从此,人类毫不忌讳地承认:人与猴子是近亲。

    触摸雷电的人

    在夏日的雷雨之夜,当耀眼的白光撕破长空之际,我们仿佛会看到一位与雷电结下难舍之情的天才人物正在向我们走来,他不是别人,正是解开雷电之谜的伟大科学家——富兰克林。

    为什么会有雷电?雷电到底是什么东西?千百年以来,我们的先人都无法解释。希腊人传说是奥林匹亚山上的天神在发怒,中国人传说是雷公、电母在施威。无独有偶,在欧美两大洲的广大地区,也都传说着施放雷电是由上帝主宰的故事。

    然而,十八世纪中期,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仅以不足为据的传说来解释雷电现象,许多人开始尝试着用科学的方法来揭穿雷电的秘密。当时,人们已掌握了一些电的知识。比如用丝绸在玻璃上摩擦可以产生电,用毛皮在琥珀上摩擦也可以产生电。因此,人们就分别把它们称为“玻璃电”和“琥珀电”。同时,人们还发现,当电产生的时候,还会在金属上放出火花。但是,人们并没有把这种火花同天空中的雷电联系起来,一直认为人工产生的电与天上的雷电不同。不过,这种情况终于被一个人的奇异设想打破了,这个人便是富兰克林,他是第一个把雷电和人工电联系在一起研究的人。

    早在一七四九年,富兰克林就写了一个报告给英国的皇家学会,论证雷电与人工电的关系,建议用尖端的金属杆装在屋顶上,再用电线把金属杆同地面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把天上的电引到地下,防止房屋遭到雷击。但是,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家”们非但没有接受富兰克林的建议,反而对此予以嘲笑、讽刺。富兰克林是一个不灰心的人,他把这个建议寄给了一位法国朋友,那位法国人按照富兰克林的方法,架设了一根四十英尺高的铁杆,在雷雨时果真把天空的闪电引到了地下。这就是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至今它依然为全世界所使用。

    在解决了雷电可以被引入地下的问题之后,富兰克林又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即“怎样直接触到天空带电的云层呢?”很快,他做了一次令世界为之震惊的试验。

    这是一七五二年七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刺目的电光在黑色天幕中狂舞,惊雷在空中震荡,大雷雨就要来了。这时,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男子领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奔到空旷的野外。他们拿着一只用丝绸做成的大风筝,乘风势放开麻线,一直让风筝飘到很高很高的空中。大雨如注,雨点打湿了风筝的麻线。突然,那位中年男子高声叫喊起来:“麻电啦!麻电啦!”仿佛发现了什么惊人的事情。原来,云层里带的电已从潮湿的麻线上传了过来。中年人马上用干燥的丝绸把麻线裹起来,当做绝缘体,握在手里。这时,挂在麻线下端的铜铃摆动起来,发出阵阵声响,冒出了点点火花。中年人开始兴奋地大叫起来,男孩也振臂欢呼、“成功了!成功了!……”因为至此天上的雷电和人们摩擦产生的电已被证实是同一种东西。这个冒着生命危险在雷雨中做闪电实验的中年人,就是富兰克林,那个男孩则是他的儿子。他的成功,彻底破除了千百年来人们对雷电的迷信,揭开了大自然的雷电之谜,把雷电和上帝分了家,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敬仰。

    经过更深入的研究,富兰克林了解到电是会流动的。并且,证明了“玻璃电”和“琥珀电”是同一种电,不同之处仅仅在于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这些理论的提出,使富兰克林成为电学原理的创始人之一。

    富兰克林不仅仅在电学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他可以说是美国第一位学者,第一位哲学家,也是第一位驻外(驻法国)大使。他发明了口琴、摇椅、路灯,也是政治漫画的创始人。他作为游泳选手也很有名。他是出租文库的创始人。他发现了墨西哥湾的海流。他发明了避雷针。他提议改革夏季作息时间。他四次当选为宾夕法尼亚州的州长。他制定出“新闻传播法”。他最先绘制出暴风雨推移图。他首先组织道路清扫部。他发现了电和放电的同一性。他是美国最早的警句家。他是美国第一流的新闻工作者,也是印刷工人。他创造了商业广告。他发明了两块镜片的眼镜。他是《简易英语祈祷书》的作者。他是英语发音的最先改革者。他发现人们呼出气体的有害性。他最先解释清楚北极光。他还被称为近代牙科医术之父。他最先组织消防厅。他创立了美国的民主党。他创设了近代的邮信制度。他设计了富兰克林式的火炉。他设计出夏天穿的白色亚麻服装。他想出了广告用插图。他创立了议员的近代选举法。他向美国介绍了黄柳和高粱。他发现了感冒的原因。他创造了换气法。他发明了颗粒肥料。

    他在自己去世前要求在墓志铭上用“印刷工人富兰克林”,但未被采用。这个墓志铭是富兰克林当印刷工人劳动时写的,那时他才二十二岁,记载如下:“印刷工人本杰明·富兰克林的遗体,恰如表面已经破损、金字已经剥落的旧书封皮一样,为了成为虫食而躺在那里。可是,他的遗业是不会消失的。正如他所相信的那样,一定会由于作者的校订、改正,再次以新的形式、更加美丽的姿态出现。”富兰克林的自传是所有自传中最受欢迎的自传之一。

    德意志的小市民和大诗人——歌德

    一七四九年八月二十八日正午,德国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古城中的教堂大钟“当、当——”敲了十二下。随着这十二下钟声,一名婴儿发出他“呱呱”的第一声啼哭。这个婴儿就是后来成为德国文坛一代宗师的约翰·沃尔夫岗·歌德。

    少年时代的歌德是欢乐、愉快的,家庭中父母都十分喜欢他,关心他的成长。在父母的呵护下,歌德成长很快,他贪婪地学习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和外语,他有很强的语言天赋,很快就学会了多种外语,从八岁起就开始写诗,十六岁时,他遵从父命去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但是他喜欢文学,经常写一些抒情诗和剧本。

    很快,年少倜傥的歌德堕入了初恋的爱河之中,恋人是一个名叫布丽红的清纯少女。少女那清澈的双眸,洁净的脸庞,让歌德留恋不已。他抑制不住初恋的激情,把这激情融进一首首诗中,一连串诗意盎然、感情真挚的诗篇从他的胸中奔涌而出。

    一七七二年,歌德毕业于斯特拉斯堡法学院,次年去威刺勒作例行见习,常与一群感情热烈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在这些人中,他结交了一位使馆秘书克斯特纳和一位当书记员的沉默寡言的青年耶路撒冷。后者因为恋上了同事的妻子而陷于苦恼之中。

    一个夏夜,歌德去参加乡间舞会。他的女友叫他同去邀请一位女伴。这就是夏绿蒂,一个老法官的女儿。夏绿蒂年纪十九岁,在家里担负着照顾亡母遗下的一群弟妹的责任。夏绿蒂并不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姑娘,但是她温婉的仪态和贤淑的德性却深深打动了歌德的心。从那次舞会后,歌德的脑海里已摆脱不了她的影子。虽然事后知道她就是克斯特纳的未婚妻,但这并不能遏制他的情感。他常去夏绿蒂家。他成了这一对未婚夫妻的密友,这对歌德是痛苦的,这对未婚夫妇也理解歌德的痛苦。豁达的克斯特纳和贞洁的夏绿蒂不愿伤害歌德的心,因为他们敬重他的才华。自然,三个人间存在着微妙的心理芥蒂。苦恼之下,歌德觉得最聪明的做法是自己离开。在回法兰克福途中,歌德顺访一位女作家。这个女作家有个女儿叫玛克茜美玲,年纪才十六岁,有一张美丽的脸和一双迷人的眼睛,于是歌德的心又给打动了。但是最后他仍然是带着失恋的悲哀回家。

    在家里的日子很沉闷,对夏绿蒂的思念成了生活的中心。歌德没有其他方法排遣痛苦心情,觉得需要写点什么来发泄一下才舒服。小说这个形式很好,但如果只是一个青年爱上一个已有所属的女人而最后失望离去,这个题材太平凡!就在这时,一件意外事件发生了:耶路撒冷终因恋上同事妻子而绝望自杀了。这个消息大大刺激了歌德,他抓到小说情节了。他去信给克斯特纳了解耶路撒冷自杀前后情况,还实地调查了一次。但是下笔时又来难题了,以克斯特纳的宽宏大量,怎么会形成小说主人公的自杀理由?正在这困惑时期,一个新事件又来了。玛克茜美玲嫁给了法兰克福一个商人,这个商人上了年纪,是个鳏夫,前妻遗下许多孩子。玛克茜美玲得照料这些孩子。商人有的是钱,却缺乏柔情。这个结合对玛克茜美玲是痛苦的,因而歌德的拜访便很受玛克茜美玲欢迎。他的英俊仪表和潇洒态度不仅博得了玛克茜美玲的好感,也赢得孩子们的欢心,他成了这个家庭的常客。可是富商妒忌歌德,在他忍耐不下去时,竟拒绝和歌德继续来往。这个新刺激使歌德很难受,但却触动了他的灵感。写作中悬而未决的难题——人物性格的故事情节都有了。

    他把自己对夏绿蒂之恋和对玛克茜美玲之恋,与耶路撒冷事件混合在一起,便构成了整个故事的轮廓。维特是自己,具有耶路撒冷的命运和感情,却缺乏歌德自己的理智;夏绿蒂还是夏绿蒂,兼有玛克茜美玲和夏绿蒂的优点;未婚夫阿尔伯特是克斯特纳的化身,但不如克斯特纳那样宽宏大度,却具有那富商的自私和狭隘胸怀。人物的思想和性格都塑好了模型,歌德便把自己在威刺勒的恋爱经历作为故事主干。几个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安排在故事中,沿着情节发展,主人公维特便有理由自然而然走上了自杀的道路。《少年维特之烦恼》诞生了。

    小说一出版就迅速风行德国,很快被译成十多种文字而风靡全欧,一时出现一股“维特热”。一些青年穿起维特自杀时穿的服装,因恋爱失败就开枪自杀,结果成为了社会问题,令歌德苦恼不已。他赶紧写了首诗,劝告青年们不要效仿维特,要有自己的活法。

    歌德因羡慕意大利的文化和古迹,便来到了意大利。意大利迷人的风光和灿烂的古代文化遗迹,热情开朗的人民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使他精神焕发,激情勃发。他一面在意大利游览,一面进行创作,写下了三个剧本:《哀格蒙特》、《塔索》和《伊菲格尼》。从意大利归来后,他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和科学研究。

    一天早晨,歌德正在公园散步。突然,他眼前一亮,一个漂亮的棕发姑娘走到他的眼前,请求他帮助和辅导她具有文学才华的弟弟。歌德见到这位天真烂漫、美丽大方的姑娘后,不由得爱上了她。他不顾双方社会地位的悬殊和上层社会的非议,毅然与她同居,多年后又与她正式结婚。

    一七九四年,歌德与当时也在魏玛的另一位大作家席勒结成好友,共同创办杂志,主持剧院,协商和切磋创作,从而把德国文学和戏剧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他们亲密合作了十年,席勒因病早逝,歌德为此悲痛欲绝。

    从席勒的早逝中,歌德感到自己也已来日不多,开始了他从青年时就开始酝酿的长诗《浮士德》的写作。

    一八○八年,歌德的书房内陈设简单,周围墙壁摆满了书柜。秘书同以往一样坐在书桌前,歌德在屋内走来走去,口授他的诗篇。

    这时传来仆人的脚步声。原来上午的邮包来了,仆人送来一包书籍。

    “快拆开看看!”歌德急切地吩咐秘书。

    歌德知道包里装的是什么,那是他的《浮士德》第一部的一卷文集。

    “总算出来了!”歌德看到了拆开包的《浮士德》书样,满意地笑了。

    在一八○八年《浮士德》第一部出版前,歌德已将第二部的核心内容《海伦》完成,直到一八二五年,他又以旺盛的精力开始写《浮士德》第二部。一八二八年,经过修改的《海伦》发表。一八三一年七月二十二日,《浮士德》第二部脱稿,他终于把这一“主要事业”完成了。

    长诗《浮士德》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新兴的知识分子不满现实、努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浮士德》是对人类的一首颂歌,它充分肯定了人生的积极意义,颂扬了人的进取、追求精神。

    巨著《浮士德》脱稿后,歌德感到自己的心血已耗尽,自己在人间的使命已基本完成。一八三二年春,歌德怀着喜悦的心情外出踏青游春,不料回来后就发起高烧来。三月二十二日上午,歌德自觉病情好转,便起床到案前想要写作,但刚写完第一个字母就昏倒在地。临终前,他把目光投向窗外,对人说:“请把窗户打开,让更多的光进来!”说完便慢慢合上了双眼。此时,教堂的大钟正好敲了十二响。

    歌德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他不仅是德国文学史上的杰出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位文学巨人。由于歌德出身于资产阶级,他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庸俗的气息。因此,恩格斯评价歌德是“德意志的小市民与大诗人”。

    英国近代诗坛双璧——雪莱与拜伦

    十九世纪初,英国诗坛上涌现了两颗璀璨的明珠。他们都出身名门,但却都背叛自己的阶级而追求和讴歌自由民主;他们都具有英俊的外表和横溢的才华,且又是一对好友。这两人便是雪莱和拜伦。

    雪莱一七九二年出生于英国的费尔德贵族庄园。从小他就天资聪慧,热爱自由,渴望民主。进入大学后,他刻苦地钻研,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和学说,写了一本题为《无神论的必要性》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触怒了学校,他被开除了。父亲闻讯后大怒,断绝了他的经济供给。雪莱走投无路,不知如何是好。在这艰难的时刻,一位平民姑娘哈丽艾特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和帮助。雪莱不顾家人的反对,与她结了婚。婚后,两人同赴爱尔兰,直接投入到爱尔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雪莱在都柏林发表了《告爱尔兰人民书》,号召爱尔兰人民起来争取独立。他的行动受到警察的注意,朋友们劝他赶快回国。

    后来,在瑞士的日内瓦湖畔,雪莱第一次遇见了拜伦,两人一见如故,结伴泛舟湖上。面对绮丽的湖光山色,两人诗情大发,你言我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后来,在威尼斯,两人又意外重逢。他乡相遇,他俩更是兴奋异常,或骑马驰骋,或漫步沙滩,或促膝长谈,或吟诗作赋,两人形影不离。与拜伦的交往,对古罗马文化遗迹的游历,使雪莱写出了浪漫主义的诗歌杰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雪莱虽然长期旅居国外,但与祖国和人民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他写出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如《致英国之歌》、《自由颂》、《西风颂》等。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

    这一脍炙人口的名句,就出自《西风颂》。

    一八二二年夏,雪莱与一友人乘帆船出海航行时不幸遇风暴溺死。八月十五日,拜伦等人在海滩上为雪莱举行火化仪式。十二月,他的骨灰被葬入罗马新教徒的墓地,在他的墓碑上刻上了两个拉丁字:“众心之心。”

    拜伦一七八八年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古老贵族家庭,十岁时就从叔祖处继承了爵位和领地。但是,由于父母脾气暴戾,且又很早离异,养成了他孤僻但又狂暴的性格。大学毕业后,拜伦与友人一起开始了出游的历程。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和土耳其等异国的风光情调和灿烂的古老文化,激发了拜伦的创作灵感,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旅途中,他写下了名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头两章。

    此诗出版后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读者争相抢购,以至警察不得不出面维持书店秩序。拜伦一举成名,一下子成了上流社会的骄子和贵客。他那横溢的才华和美貌的外表更令贵族小姐夫人们垂青不已,暗送秋波。但才高气傲的拜伦都置之不理,又重新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他要积累丰富的素材,完成他的不朽名著。

    在日内瓦,拜伦遇到了同他命运相似,才华相仿的雪莱。他那压抑的心情和低沉的情绪在雪莱的乐观主义精神感染下一扫而光。他的诗兴又趋高涨,写下了《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第三章和《拿破仑颂》等名篇。

    后来,拜伦迁居到意大利,领略意大利的古老文化。在意大利他写下了许多重要的诗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第四章、哲理诗剧《曼弗莱德》、神秘诗剧《该隐》和社会百科全书式的长篇诗体小说《唐·璜》。

    一八二一年,希腊爆发了反抗土耳其统治的人民起义。拜伦闻讯后决定捐献出自己所有的财产支援起义。一八二三年,他尚未完成长诗《唐·璜》的创作,即奔赴希腊,亲自担任革命军指挥。

    艰辛的工作和紧张的战斗生活严重损害了拜伦的健康。一天,他出去巡视时淋了大雨,回来后就一病不起。拜伦死后,人们根据他的遗愿,把他的心脏埋葬在希腊,把他的遗体运回英国,埋葬在他的故乡。

    没有笑声的喜剧家——巴尔扎克

    一八一九年,一个年满二十岁的年轻人,同家里订了一个有趣的合同:他住在外面写作,家里每月给他一百二十法郎生活费。如两年写不出什么像样的作品来,他就得回来当律师。

    这个年轻人就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巴尔扎克。

    一七九九年,巴尔扎克出生在法国西部的都尔城。他父亲原是农民,靠拿破仑向外侵略发了大财,成了资本家。他父亲希望自己家里有一名律师,可以保住家产。可巴尔扎克想做一名文学家,不想当什么律师,和家里发生了矛盾,于是就与家里签订了那个有趣的合同。

    巴尔扎克一个人关在一间小屋里,不停地写啊,写啊,一连写了一年多,夏天赤着胳膊,冬天裹条破毛毯,饿了就吃点面包和咖啡,终于写出了诗剧《克伦威尔》。他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拿回家朗读。可是,当他兴致勃勃地朗读了两三个小时后,家里人和他的朋友们都快睡着了。此情此景,巴尔扎克明白,他失败了。

    一年以后,家里停止了他的生活费。怎么办呢?巴尔扎克想,回家当律师,自己不情愿;继续写作,没有经济来源。他开始用笔名写些无聊小说,换取点生活费。但是,长时间这样下去是不会成为什么伟大的作家的。他想自己做个出版商,赚了钱再养自己写小说。可是,他根本不是经商的料,赔得一塌糊涂。到一八二八年,所欠的债款高达九万法郎。巴黎政府下令逮捕他,他只好改名换姓,躲进了贫民区。

    贫民区使他眼界大开。他看到了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接触了各种人物。他每天跑图书馆,夜以继日地读书,增长了许多历史知识。这样,一位伟大作家的基本素质具备了。

    一八二九年,巴尔扎克的长篇历史小说《朱利安党人》获得了成功。为了写这部小说,他阅读了大量历史书籍,访问了许多当事人,所以写得有声有色。

    从此,巴尔扎克制定了一个宏伟的写作计划,准备全面研究法国的社会风貌,包括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从各个角度揭露资产阶级自私自利、惟利是图的丑恶本质。他原计划写一百三十七部小说,但从一八三○年起,到他逝世时止,实际完成了九十六部。这九十六部小说,合称为《人间喜剧》,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

    巴尔扎克为营造这座宏伟的文学大厦,进行了紧张的劳动:半夜十二点起床,伏案持续不停地写作到早晨八点;稍许吃点早餐后再继续写到中午;午饭后又马不停蹄地写到下午五点才搁笔。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六至十八个小时。为避免外界干扰,他时常躲在工作室中,紧闭窗户,放下窗帘,点起蜡烛,一干就是一两个月。他在案边放着一杯浓浓的黑咖啡,需提神时就喝两口。他常常是一边写,一边又哭又笑。他是被自己笔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所感动,深深沉浸在作品中不能自拔。有一次,一个朋友去巴尔扎克蛰居的贫民窟看望他,朋友一推开门,巴尔扎克突然指着他大声斥责道:“你,就是你,你害死了这个可怜的姑娘!”朋友一愣:“你……我……”巴尔扎克一愣,随即大笑起来,“我把你当成小说中的人物了,对不起!”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极严,总是不停地修改,有时一部书要修改五六次之多。就这样,《驴皮记》、《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邦斯舅舅》等著名的作品问世了。这些作品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贪婪,卑鄙丑恶,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巴尔扎克这样勤奋地写作,使他的精力一点点耗尽。一八五○年八月,这位创作《人间喜剧》的作家,终于离开了充满悲剧的人间,当时他只有五十一岁。八月二十一日,成千上万的人参加了他的葬礼。他的灵柩被安葬在拉雪兹神甫公墓。大作家雨果在墓旁发表了深情的演讲,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我们刚下葬的这个人是举国哀悼的伟人之中的一个。”

    俄罗斯的文学巨匠——托尔斯泰

    高加索的俄军驻地,军官和士兵们正在大肆地喝酒,而一个青年军官在军营的营房里握笔沉思。高加索层峦叠嶂的山地风光和紧张而又富有戏剧性的军旅生活,激发了他的文学创作欲望,在这乱糟糟的军营里,他写出了他的处女作《童年》。

    他,就是俄罗斯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一八二八年出生于俄国一个贵族世家。

    托尔斯泰的家族在俄国非常具有传奇色彩。

    一三五三年,一个名叫英特立斯的人从立陶宛王国迁入车尼格夫城,任该城军事首领。为了表彰他效忠君主的行为,莫斯科大公华西里赐予他优厚的赏金,授予他“托尔斯泰”这个雅号。一六四二年,这个家族中的瓦西里·托尔斯泰让儿子安德烈跟有财有势的俄国富翁、沙皇的内亲密洛斯拉夫斯基之女通婚,从此托尔斯泰家族便官运亨通、飞黄腾达起来。托尔斯泰家族中出现过好些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作家和美术家。十八世纪时,彼得大帝起用有学识、通世故、能跟欧洲人打交道的外交人才,这个家族中的彼得·托尔斯泰(1645—1729)就被提拔为俄国驻君士坦丁堡宫廷大使。为捍卫俄国的利益,他多次被监禁在阴湿的地牢里;为效忠沙皇,他又运用外交手腕阴险凶狠地杀害了彼得大帝的违命儿子亚历克赛。于是,他被封为伯爵。像彼得·托尔斯泰这样雄心勃勃、机智干练的人物在后来一百多年里又出现好几个。到了十九世纪,托尔斯泰家族地位的显赫达到了顶点:亚历山大是战胜拿破仑的有功之臣;菲奥陀是俄罗斯帝国艺术学院的主管人;狄米特里是尼古拉三世时期的教育部长……

    这个家族也出过几个怪人。特别是那位艺术学院的名画家菲奥陀·托尔斯泰,生性乖戾暴虐。一八○三年他作为沙俄帝国出使日本使团的随员,途中他的野蛮行为激怒了舰长,被驱逐出团。他带着一只形影不离的猿,流落在阿拉斯加海岸外的荒岛上,跟当地土著人交朋友。在漫长的归途中,他搭船、步行、骑马,渡过大洋,横越西伯利亚,终于回到彼得堡。这段奇遇使他得了个“美国人”的雅号。他的挚友、诗人普希金还在诗中颂扬过他。

    托尔斯泰家族中,除了写出《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等名篇的列夫·托尔斯泰外,还出现几位名扬俄国和世界的文学家:康斯坦丁诺维奇·托尔斯泰(1817—1875)是诗人和剧作家;阿·尼古拉耶维奇(1882—1945)曾写过《苦难的历程》。目前流亡在国外的托氏家族中也有个把出了名的人物。例如一九三五年出生在英国的尼古拉·托尔斯泰既是作家又是历史学家,至今仍在写作。最近他写了一部名叫《托尔斯泰家族》的书,叙述托氏家族迷人而复杂的历史,富于情趣,为研究托尔斯泰及其同族人提供了一些未被发掘过的历史资料。

    托尔斯泰两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九岁时又失去了父亲。十六岁进入喀山大学,三年后又转到彼得堡大学,不久退学回到家乡波良纳。那时,俄国的农奴制还很盛行。托尔斯泰是波良纳庄园三百多名农奴的主人,亲眼看到农奴们过着悲惨的生活,觉得自己有罪过,便帮助农奴改善生活。但农奴们却不信任他,把他看做是官老爷,不相信他会做什么好事。这使托尔斯泰非常苦恼。

    托尔斯泰的哥哥是沙皇政府的炮兵军官,见弟弟闷闷不乐,就建议他参军。一八五一年四月,他俩一起往高加索去了。在紧张的军事生活之余,他开始了文学创作。一八五二年七月,他把自己的处女作——中篇小说《童年》,寄给了《现代人》杂志的主编涅克拉索夫。涅克拉索夫读了他的手稿后很感兴趣,亲自写了回信,称赞托尔斯泰的文学才能,并决定将小说发表。果然,《童年》发表后受到了知名作家的交口称赞,他也因此成了作家。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已升为中尉的托尔斯泰主动要求参加保卫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战斗,担任炮兵连长,曾打退敌人十余次的冲锋。激烈的战斗生活给他提供了大量素材,使他写出了成名之作《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

    一八六一年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后,托尔斯泰认为当务之急是进行启蒙教育,便在家乡办起了一所农民子弟小学。他又去西欧国家考察学校教育,回国后办了份《雅斯纳稚·波良纳》教育杂志,宣传自由教育观点。

    一八六二年,托尔斯泰开始酝酿写一部反映一八一二年反法卫国战争的小说。为此,他下了很大的苦功,走遍了莫斯科各大图书馆,收集和阅读大量的资料,并做了大量的笔记。他还请当年参加过那次战争的人进行讲述,还特地到当年的各主要战场进行实地考察。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他从一八六三年起开始了创作。写这部书时,他一头扎进书房中埋头写作,不准任何人打扰。夜间,妻子帮他誊写手稿。整整六年时间,一部一百二十万字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问世了。这部描写卫国战争时期俄国社会生活风貌的史诗般的巨著,使他获得世界著名作家的称誉。写完这部书,他暂时放下了文学创作,过起了农民生活。白天,穿起农民的服装,与农民一起耕地、割草;晚上,则到农民子弟学校去教书。

    有一天,托尔斯泰又一次拿起《普希金文集》阅读,当朗读到其中的一个片断时,不禁喊道:“多么好!多么质朴!开门见山,不用开场白!”说罢提起笔来,开始又一部长篇小说的写作。这部小说便是一八七七年完成的《安娜·卡列尼娜》。小说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的俄国社会的矛盾,对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政治、法律和道德,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安娜·卡列尼娜》的出版再一次给托尔斯泰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但他对自己的贵族式生活越发感到不满,他迷恋起简单的体力劳动和宗教,吃黑面包,自己制靴,大量阅读宗教书籍。

    一八八七年,正当托尔斯泰思想上日趋矛盾时,他的一位当检察官的朋友向他讲述了一个案件,一位农村姑娘受一个贵族地主的欺骗又被抛弃,最后堕落犯罪而受法庭审判。这一案件使他深受触动,他决定以此为题材,创作一部长篇小说《复活》。他花了十年时间,数易其稿,终于完成这部名著。《复活》的出版,在俄国和世界文坛上再次引起了轰动。但由于这部小说对教会和教会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一九○一年的东正教最高会议宣布将托尔斯泰开除教籍。

    到了晚年的托尔斯泰变化更大,他不再出入贵族社会,不愿在家接待高贵的客人,穿着完全像个农民,主张放弃私有财产和消灭土地私有制。他的这些言行受到妻儿们的坚决反对,彼此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一九一○年十月二十八日深夜,托尔斯泰用颤动的手给妻子写了封诀别信,拂晓前悄然离家出走。但当他搭车至阿斯塔波沃车站时,秋天的凉气使这位八十二岁的老人感染了肺炎。十一天后,这位举世闻名的大文豪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扼住命运咽喉的音乐家——贝多芬

    一七八七年的一天,一位青年敲开了著名作曲家莫扎特的家门,请求莫扎特的指教。

    “请你先弹一曲钢琴吧。”莫扎特对青年说。

    青年当场演奏了一首曲子,莫扎特又面无表情地递给青年一张纸,说:“请按这个题目构思一首钢琴曲吧。”

    青年坐在钢琴前,稍加思索便抚琴而奏,一首美妙动听的旋律从他的手指下流出。

    青年的琴声刚停,莫扎特便激动地站起来拍手叫好,对坐在周围的其他音乐家说:“请诸位注意,这个来自莱茵河畔的孩子,有朝一日必将以他的音乐才华震惊全世界!”

    这个受到莫扎特夸奖的青年便是以后成为举世闻名作曲家的贝多芬。

    贝多芬一七七○年生于德国波恩城的一个音乐世家。四岁时贝多芬就显示出音乐天才,脾气暴躁的父亲想把他培养成像莫扎特那样的“神童”,要他每天练琴五至八小时,这使贝多芬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家境的贫困,使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压在这个少年的身上,他不得不为怎样挣取每日的面包操心。十一岁,他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他当大风琴手。十七岁时,他所热爱的母亲死于肺病,贝多芬从此成为一家之主,肩负起两个弟弟的教育责任。他不得不羞惭地要求父亲退休,因为他酗酒,不能主持门户——人家甚至不能把养老金交他本人收领。这些可悲的事实在贝多芬的心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痕。若干年后他曾说过:“不知道死的人真是一个可怜虫!我十五岁上已经知道了。”

    贝多芬很想跟莫扎特学习,但不久因母亲去世而不得不回家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进校读书的时间很短,但他靠自学阅读了荷马、普卢塔克、莎士比亚等人的著作,从而渐渐形成了追求正义、平等和个性自由,憎恨专制压迫的世界观。

    轰轰烈烈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了,它很快波及全欧,也吸引了贝多芬的心。当时的波恩大学是新思想的集中点。一七八九年五月十四日,他报名入学,听有名的奥洛葛·希那哀特讲德国文学——他是雅各宾党的一方首领。当波恩得悉巴士底狱被攻陷时,希那哀特在讲坛上朗诵一首慷慨激昂的诗,鼓起了学生们如醉如狂的热情。大革命征服了世界,也征服了贝多芬。后来虽然他居住的奥国与革命的法国关系很紧张,但贝多芬仍和法国人有亲密的来往。他拥护共和的情绪愈加坚定,这在他以后的生活中发生了有力的影响。在这期间,他从幼年培植起来并得到良师指点的音乐才能成长起来。

    一七九二年秋,贝多芬又赴音乐之乡维也纳。他在一些著名人士和艺术保护者的客厅和公开的音乐厅举行演奏会,很快就赢得了最卓越的演奏家的声誉。贝多芬并没有在赞誉声中沉醉,他深知自己的音乐造诣还远远不够,还得拜师学习。他先师从著名音乐家海顿,学习作曲。海顿是一位对交响乐和室内乐都作出过重大贡献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巧,但对海顿那逆来顺受的人生观和温情的音乐很不满意,不久就与他分手了。

    后来贝多芬又师从萨利耶里学习,他的学识和创作渐渐进入了成熟期。一七九六年,他在笔记中写道:“我的天才终究会获胜……二十五岁!不是已经到来了吗?”他显得很高傲,但他的最亲密的几个朋友知道,他藏在骄傲的笨拙之下的是一颗慈悲的心。他写信给密友韦该勒医生报告他的成功时,第一个念头是:“譬如我看见一个朋友陷于窘境,倘若我的钱袋不够帮助他时,我只消坐在书桌前面,顷刻之间便解决了他的困难……你瞧多美妙。”在维也纳的十年中,他先后创作了《悲怆》、《月光》、《克莱采》等奏鸣曲以及《第三钢琴协奏曲》和《第一交响曲》等作品。

    正当他该大展宏图的青春盛年,痛苦开始叩门。一七九六至一八○○年间,他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大大衰退。在戏院里,他得坐在贴近乐队的地方才能听清演员的话。这对一位音乐家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在好几年中,他一直隐瞒着,连对最知心的朋友也不说。他避免与人见面,使他的残废不致被人发现。直到一八○一年,他才绝望地告诉两个朋友——韦该勒医生和阿芒达牧师:“我的最高贵的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我不得不在伤心的隐忍中找栖身!”“要是干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啊。我的敌人们又将怎么说,他们的数目又是相当可观!……”在肉体的痛苦之上,又加了另一种痛苦——爱情的挫折。一八○一年,一个有魅力的姑娘闯入了他的生活,这就是贝多芬曾题赠著名的《月光奏鸣曲》的琪丽哀太·琪却尔第。她爱他,他也爱她。可是这段爱情却使贝多芬付出了很高的代价。首先,爱情使他格外感到自己的残废和境况的艰难,以致他无法娶他所爱的人;其次,琪丽哀太的风骚、稚气和自私使贝多芬苦恼。一八○三年十一月,她嫁给了一位伯爵。这打击是摧残心灵的,尤其在贝多芬由于疾病而使心灵变得虚弱的时候,狂乱的情绪更有把他毁灭的危险。他给兄弟卡尔与约翰写好了遗嘱,注明“等我死后拆开”,他差不多要结束他的生命了。

    alt

    但是此后贝多芬还活了二十五年,他的坚毅的性格使他不肯在磨难中屈服。他在给韦该勒医生的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那是多美!”“我窥见我不能加以肯定的目标,我每天都更迫近它一些。惟有在这种思想里,你的贝多芬方能存活。”这爱情,这痛苦,这意志,这时而颓丧时而骄傲的转换,都反映在他的一系列的作品里。

    当拿破仑的大军兵临贝多芬居住的维也纳城下时,他在亲友中间兴奋地谈论政局,他所有的同情都倾向于革命党人。熟知他的密友兴特勒说:“他爱共和原则……渴望法国实现普选,希望波拿巴建立起这个制度来,替人类的幸福奠定基石。”于是他接连写下了《英雄交响曲》等一系列富于英武壮烈气概的乐曲。后来俾斯麦听了他的《热情奏鸣曲》后曾经说过:“倘若我常常听到它,我的勇气将永远不竭。”《英雄交响曲》是以拿破仑为题材并且献给他的,最初的手稿上还写着“波拿巴”这题目,他把拿破仑描写为一个理想中的革命的天才。当他得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他大发雷霆,嚷道:“那么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愤慨之下,他撕去了题献的词句,换上一个含有报复意味而非常动人的题目:“《英雄交响曲》……纪念一个伟大的遗迹。”当他在一八二一年谈到拿破仑被幽禁在孤岛的悲剧时,说道:“十七年前我所写的音乐正适用于这件悲惨的故事。”

    一八二二年,贝多芬要求亲自指挥最后一次的预奏。显而易见,他全没听见台上的歌唱,他把乐曲的进行延缓很多。当乐队跟着他的指挥棒进行时,台上的歌手自顾自地匆匆向前,结果全局都乱了。平时的乐队指挥翁洛夫不得不提议休息一会儿。当大家重新开始时,同样的紊乱又发生了,但怎样使他懂得呢?没有一个人忍心对他说:“走罢,你不能指挥了。”贝多芬不安地东张西望,想从不同的脸上猜出症结所在,可是大家都默不作声。他突然用命令的口吻呼唤他的好友兴特勒,把谈话手册递给他,示意他写。兴特勒写道:“恳求你勿再继续,等回去再告诉你理由。”贝多芬一跃下台,对他嚷道:“快走!”他一口气跑回家里,倒在便榻上,双手捧着脸,这样一直到晚饭时分。用餐时他一言不发,保持着深深的痛苦的表情。兴特勒后来记述这一天时说:“在我和贝多芬的全部交往中,没有一天可和这十一月里致命的一天相比。他心坎里受了伤,至死不曾忘记这可怕的一幕的印象。”

    在黑暗的世界里,贝多芬要创造光明;在痛苦的环境中,贝多芬要创造欢乐。他以极大的毅力,根据大诗人席勒的《欢乐颂》创作了一部歌颂光明和欢乐的《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他在艺术上进行大胆创新,把合唱形式引入交响曲,用人声来直接抒发自己的理想:“拥抱吧,亿万人民!”

    一八二四年,《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次公演。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灿烂光辉,照耀大地。

    我们怀着火一样的热情,

    来到你圣洁的殿堂里。

    你的威力,

    能把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在你温柔的翅膀之下,

    世界所有的人都是兄弟!

    人们完全被博大的爱包围着,感动着。

    演出结束后全场起立,打破皇族出场才鼓掌三次的惯例,向贝多芬发出五次雷鸣般的掌声致意。身在后台的贝多芬因耳聋听不到观众的鼓掌声,被一名女演员拉向观众时,才看到这样热烈的场面,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贝多芬的音乐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他那高高昂起的头颅,更让人为一个高贵的、尊严的灵魂仰止。贝多芬对封建贵族也一贯持以毫不妥协的态度。一八一二年,贝多芬与歌德在波希米亚一起散步,波希米亚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当时奥地利太子也在这里。恰巧太子从贝多芬和歌德对面走来,歌德看到是威仪赫赫的皇太子,就赶忙整理一下衣襟,拍一下身上的尘土,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太子鞠躬。而贝多芬则只装是没看见,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事后,贝多芬责备歌德,长叹一声道:“我认为你没有必要如此!”

    贝多芬名声大振之后,不少贵族都希望与贝多芬结交,但贝多芬却不屑一顾,他瞧不起这些势利眼儿们。有一次,一个年轻美貌的贵妇人,想让贝多芬剪一缕头发做纪念,好在别人面前炫耀。贝多芬看到这种人,气就不打一处来,但他转念一想,就满口答应了。不久,贝多芬发现这位妇人在滔滔不绝地叙说她与贝多芬的亲密关系,贝多芬当众说道:“那只不过是一撮山羊胡子!”全场人哈哈大笑,贵妇人羞愧得无地自容。

    在演奏乐曲的时候,贝多芬更是不允许被打扰,尤其是一些附庸风雅的贵族,他们本来根本不懂什么音乐,却硬要参与各种音乐场合。还是在演奏《月光奏鸣曲》时,人们都在静静地欣赏这如诗如画的音乐,沉醉在梦幻般优雅舒畅的意境之中。突然有一个贵族不顾别人大声喧哗,贝多芬立刻停止了演奏,并厉声责骂道:“我决不给这样的蠢猪演奏!”一个亲王看到这贵族非常难堪,出来劝解,贝多芬毫不相让,对亲王说:

    “亲王阁下,您之所以会成为贵族,完全是凭借您高贵的血统,而我,靠的是我自己的努力。现在,世上有成千上万贵族,将来还会有贵族成千上万。而贝多芬,无论现在和将来,都只有我一个!”

    说完,气愤地离开了会场。

    由于贝多芬桀骜不驯,行为自由,对贵族嗤之以鼻,使上层阶级故意冷落他。所以贝多芬虽有很高的名声,却一贫如洗,他经常不外出,原因是靴子早已开了洞而无钱更换。所做的曲子每首要花费几个月时间,却卖不到好价钱。

    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贝多芬在维也纳病逝。下葬那天,有两万多人参加了他的送葬行列,一直把他的灵柩送到了墓地。贝多芬一生写了九部交响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此外,还有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等一二百部作品,许多作品是在耳聋以后写成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在音乐事业上的伟大贡献,推崇他为“乐圣”。

    钢琴上的战士——肖邦

    一八三○年十一月一日,波兰音乐厅里响着流动的乐曲声。一架钢琴前坐着一个年轻人,他正在忘我地演奏着。那乐曲时而如奔涌的波涛,倾泻而下,时而如宛转的百灵,清脆悦耳,令人陶醉。

    琴声停了,一名观众代表走上前来,向年轻人赠送了一只盛满泥土的银杯,对他说:“亲爱的肖邦,这支银杯里装着的是祖国的泥土,送给您作为留念。”

    肖邦双手紧紧地握住银杯,热泪浸满了眼眶,激动地说:

    “我会永远记住生我养我的祖国!”

    这里,是波兰音乐界人士举行的肖邦告别音乐会。这一年波兰正被俄国侵略,肖邦听从老师和朋友们的劝告,去国外深造,并联络革命者,声援波兰人民的革命运动。

    肖邦生于一八一○年,他从小就显出很高的音乐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钢琴,七岁时就创作出自己的第一首钢琴曲,八岁就公开演奏了。大学期间,他师从著名音乐家埃斯内尔学习乐理、作曲和演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肖邦在去巴黎的途中,听到了华沙起义失败、城陷俄军之手的消息,仇恨和愤怒使他坐立不安,脑海里思绪翻腾。突然,他犹如一头狂怒的狮子,扑到了钢琴前,随即,激昂的曲子在他的指下奔泻而出。他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爱,用血和泪在创作乐曲。这一夜,他创作了三个曲子:《C小调练习曲》、《D小调前奏曲》和《A小调前奏曲》。爱国的激愤创造出了一流的乐曲。

    肖邦来到巴黎以后,很快就以他精湛的技艺、优雅的风度和机智多才而赢得了法国听众之心,还结识了一大批著名的艺术家,如音乐家李斯特、门德尔松、柏辽兹,诗人海涅、密茨凯维奇等。巴黎的文化环境和众多艺术家的影响,使肖邦思如泉涌,达到了一个创作的高峰期。激情在他胸中澎湃,灵感在他脑中跳动,大量作品不断问世。但是,这些作品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浸染着对祖国执著的爱。

    在巴黎,肖邦遇到了法国著名女作家乔治·桑,两人在情感上和艺术上有着相似的见解,互生爱慕之心,他们同居了。每逢夏天,肖邦和乔治·桑就来到乔治·桑的乡间别墅。在那里,每到夜晚,书房的玻璃窗上映现着肖邦清晰的身影,他手抚钢琴,琴声如雨点般洒落在幽静的夜幕中,许多不朽之作就在这里诞生了。后来,他们不得不分手了,他们一起共同生活了九年。有人说,是乔治·桑点燃的爱情之火,使肖邦的创作天才燃烧起来。也有人说,是这个女人过于热烈的爱情使肖邦的疾病更趋恶化,英年早逝。在肖邦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乔治·桑没有怨恨,只有爱情,他不能忘记乔治·桑,他临终时还说:“我真想见她一面。”

    身在遥远的他乡,肖邦心系着祖国的安危,他时时打听着祖国的动态,关注着祖国的形势。一天,他收到了波兰革命家、诗人密茨凯维奇寄来的一首长诗——《葬礼》。读着读着,肖邦的眼睛模糊了,他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个壮观的场面:一位母亲倒下,成千上万名儿女出现了……他情不自禁地拿起了笔,激情在五线谱上流动。很快,一首举世闻名的《葬礼进行曲》问世了。

    一八四八年,他应邀到英国作巡回演出。临离英国之前,他不忘祖国和人民,虽然他当时已经疾病缠身,仍坚持在伦敦市政厅为波兰流亡者举行了一场募捐演出。回到巴黎,他就一病不起,一八四九年十月十七日清晨,巴黎秋风萧瑟,肖邦平静地躺在床上,慢慢地停止了呼吸,那只盛满波兰泥土的银杯被紧紧地搂在他胸前。三十日,巴黎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参加了肖邦的葬礼。葬礼上,演奏了莫扎特的《安魂曲》和肖邦自己创作的《葬礼进行曲》。他的遗体被安葬在拉雪兹神甫公墓;但他的心脏根据他的遗愿被运回华沙,安葬在一所教堂里,他的心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毁誉参半的发明家——诺贝尔

    一八三三年十月二十一日,诺贝尔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个发明家的家庭,他的父亲伊曼努厄尔·诺贝尔是发明水雷的工程师,既搞科研也经营企业。诺贝尔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对发明和实验很感兴趣,少年时代就搞过一些小的发明。九岁时,诺贝尔随父亲迁居俄国,后又游历了德国、意大利、法国,眼界大开。他十七岁那年,父亲派他到美国学习造船工程学,两年后返回彼得堡。当时诺贝尔的父亲正帮助俄国人造水雷,诺贝尔回来后做了父亲的助手。老诺贝尔发明的水雷爆炸能力极差,使用也很不方便。能不能创造一种更好的水雷呢?诺贝尔就此与父亲多次探讨。“好的水雷要有好的炸药”,老诺贝尔提出了问题的关键,“可目前没有更好的炸药。”一八五九年,在获得父亲的支持后,诺贝尔回到瑞典,创建化学工厂,专门研究炸药。

    凭着自己的学识,经过艰苦的努力,到一八六六年,诺贝尔终于和他的父亲和哥哥一起,发明了一种液体炸药——硝化甘油火药。这种炸药爆炸力十分强大,坚固的岩石在他的威力下瞬间便化为粉末,正好适合那个时代开山筑路的需要,因此风行全世界,被人们称为“诺贝尔爆发油”。

    “诺贝尔爆发油”一投放市场,立刻带来巨大的效益,一时间诺贝尔的工厂门庭若市,大量的订单一起雪片样飞来。正当诺贝尔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不幸的事发生了。这种液体炸药威力巨大,但它不易于运输和保管,只要震动或者温度稍高,就可能发生意外。上市后的炸药接二连三地在运输中出事,美国旧金山的一辆火车,在运送这种炸药时发生爆炸,整列火车都飞上了天;一艘满载液体炸药的巨轮“欧罗巴号”,在大西洋航行时发生爆炸,整条船沉没在大西洋中。不断发生爆炸事件使人们神经非常紧张,“诺贝尔炸油”让人恐惧,不敢接触,许多政府吊销了进口证,许多运输公司也拒签运送合同。火上浇油,报纸也开始攻击诺贝尔和他的发明。某一天,一张有影响的报纸刊出文章,标题竟为《杀人凶手》,正文列举的都是诺贝尔的硝化甘油火药引起的各种爆炸,及造成的死伤人数和财产损失。

    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周围的指责,诺贝尔开始着手实验一种安全的炸药。从此以后,他少言寡语,整日躲在实验室,潜心于新炸药的研制。可是,厄运还是不放过诺贝尔。一八六四年九月三日,这一天,诺贝尔一大早便出外办事。在他不在的时候,他的实验室传出一声震耳欲聋的爆裂声,整座楼房化为瓦砾,空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诺贝尔惊呆了,更让他不敢相信的是,他亲爱的弟弟和同甘共苦的五名工作人员,因爆炸身亡,父亲也成了终身残废。

    诺贝尔还未从巨大的打击下醒过神来,全副武装的警察找上门来。“诺贝尔先生,这是政府给你的一封信。”警察递上了一封公函。他打开了信件,只见上面写着:

    为了人民的安全,政府决定:诺贝尔必须立即停止爆炸试验,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天,瑞典的各大报刊都刊登了可怕的消息,说诺贝尔在炸药实验中害死了弟弟,并使自己的父亲半身不遂。诺贝尔成了千人所指的杀人凶手!面对严酷的现实,诺贝尔没有气馁,没有放弃试验,他不能让弟弟和同事的血白流。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继续实验。经过几百次的失败,在船上整整度过了四个年头,到一八六九年的秋天,试验终于获得极大成功,发明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诺贝尔把液体炸药吸入一种硅土中,这样,即使遇到一定的温度或摩擦、震动,炸药也不会爆炸,它必须引爆后才能爆炸。相应地,诺贝尔还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

    试验成功后,政府解除对诺贝尔炸药的禁令,立即批准了它的生产和销售。后来,诺贝尔在美国和欧洲各国设立了许多公司,专门生产和销售这种炸药,成为十分成功的大商人。

    一八七五年的一天,诺贝尔终于成功发明了威力强大的胶质炸药。一八八七年,他又发明了无烟炸药,这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炸药。诺贝尔根本没有料到,他发明的这种火药并未局限于工业使用,而是更多的充当军火,用于战争。面对这种情况,诺贝尔十分忧伤,他经常夜不能寐,眼望苍茫的夜空,苦苦思索。一八八八年,诺贝尔的哥哥去世,报纸错误地以为是诺贝尔去世了,因此评论道:靠发明火药大发横财的诺贝尔终于死了,整个世界将会变得太平。看过文章,诺贝尔流出眼泪。他为自己的发明感到内疚,并在一八九五年写道:“由于炸药,世界上死了不少人,我得为此作出补偿。”

    一八九六年十二月十日,诺贝尔在他意大利的工厂里突然去世。他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总共取得一百二十九种物品的发明专利权,除发明炸药外,他在铁的提炼、煤气灶、冷冻设备的改进等项目上也卓有成就。在去世的前一年,即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诺贝尔出于对炸药成为杀人和战争的武器的遗憾,立下了一个独特的遗嘱,把自己一生的积蓄捐献出来当做基金,将其利息作为奖金,每年奖给世界上对物理、化学、医药学、文学和促进世界和平有特殊贡献的人。

    从一九○一年起,诺贝尔基金会开始颁发诺贝尔奖,基金会决定,每年的诺贝尔奖颁发时间定在十二月十日下午四点半(诺贝尔逝世时间),地点设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出生地),金质奖章的正面镌刻上诺贝尔的浮雕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科学让她如此美丽

    镭,是一种亮晶晶的稀有天然元素,自身能够发光发热,并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元素是由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发现的,居里夫人因此被称为“镭的母亲”。镭的发现在科学上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开辟出科学研究的新领域,而且通过进一步的研究,镭后来还被用在医学上治疗癌症,大大造福于人类。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斯可罗夫斯卡,波兰人。十六岁时毕业于华沙女子中学,一八九三年在法国巴黎大学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物理硕士学位,次年夏天又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得数学硕士学位。这些成绩无疑给玛丽带来了羡慕的目光,但又有谁能知道她为此付出了多少艰辛。当时,玛丽为了求学,孤身一人来到巴黎。她用打工攒下的钱来供自己读书,每天拼命地学习。并且为了能多挤出一点学习时间,她的饮食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当然,玛丽这样做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她太缺少钱用了。玛丽在外面租了一间又小又矮的房子,冬天时房子里很冷,而玛丽的被子又很薄,为了取暖,她甚至把椅子都压到了被子上。

    由于长期的过度学习和营养不良,玛丽患上了贫血病。有一天她突然昏倒了,同学们都吓坏了,连忙去喊她的姐夫来救治。玛丽的姐夫是个医生,他赶来时,玛丽已经苏醒过来,并在预习明天的功课了。他检查了玛丽的身体,又查看了干净的碟子和空空的蒸锅,全都明白了。原来,从前一天晚上起,她只吃了一把小萝卜和半磅樱桃,睡了四小时。这个贫穷的波兰女学生,就这样在巴黎大学刻苦地学习着。

    大学毕业后,玛丽本来想回波兰为祖国服务,但后来她结识了法国物理学家埃尔·居里,才决定留在法国工作。一八九五年,玛丽和居里结婚。以后,人们便称玛丽为居里夫人。

    就在他们结婚的这一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能透过固体物质的X射线。第二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又发现铀矿中能放射出一种与X光相似的奇妙射线。为什么铀矿中能放射出这种射线呢?居里夫妇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反复实验,一八九八年他们宣布发现了一种新元素,他们把它称作镭。这一年,居里夫人才三十一岁。

    当时,居里夫妇很想从沥青矿中提炼镭,但价格太昂贵。于是,他们从有限的工资中拿出绝大部分的钱去买沥青的残渣。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他们利用简陋的设备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的镭,并初步测定了它的原子量。镭的发现轰动了全世界,为了表彰两人的贡献,法国在一八九九年十月授予他们物理博士学位。几个月后,居里夫妇获得了伦敦皇家学会的最高奖励——戴维奖章。不久,他们又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接踵而来的荣誉并没有使居里夫妇陶醉,而是激励着他们更加勤奋地在科学的领域里大步向前。为了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镭的提炼方法,他们把镭的提炼方法无偿提供给了世界,表明了他们对科学对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

    但是,就在居里夫妇忘我工作的时候,不幸降临到这个幸福的家庭里。一九○六年四月,居里在一次横穿马路时,被一辆马车撞死,居里夫人几乎痛不欲生。然而,她最终承受住了巨大的痛苦,继续进行她的科学研究。一个月后,她被巴黎大学聘为教授。一九○七年,居里夫人提炼出了纯镭,精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一九一○年,进而分析出纯镭元素,测出了镭的各种性质。

    居里夫人一辈子也没有停止事业上的钻研,直到她在一九三四年七月与世长辞。居里夫人曾两度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以及其他各种代表崇高荣誉的奖项,这些是一些人一辈子都想得到的,甚至它们为法国也带来了极大的荣誉。但居里夫人对此却看得很平淡,她常常把那些代表荣誉的金质奖章拿给女儿玩耍。当有人问及此事时,她不禁淡然一笑说:“这些奖章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每个人经过努力都能拿到。我只是让孩子们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决不可一辈子守着它,否则将来一事无成。”

    她是一个容貌秀丽的女性。科学研究耗去了她美丽的容颜与珍贵的生命。但是杰出的科学成就让人们铭记她是一位女科学家,也正因为如此,她的生命才如此美丽。

    坐在鸡蛋上的发明家

    在一个夏日的中午,当一位年轻的母亲从自家的鸡舍旁经过时,忽然看到自己年幼的儿子正蹲坐在鸡舍里,屁股下面还放着几只鸡蛋,母亲感到很惊诧,便问他在做什么,孩子用稚嫩而天真的声音说道:“妈妈,我在学鸡妈妈孵小鸡!”母亲听后,不禁对儿子的这种举动哑然失笑。孩子的这种做法的确显得很幼稚,但是,正是这个幼稚的小男孩在日后却成为伟大的发明家,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爱迪生。

    爱迪生,一八四七年出生于美国的俄亥俄州。

    爱迪生只受过六个月的正式学校教育,但是他在母亲教导之下,八九岁就已经读过《罗马帝国衰亡史》之类的典籍。他在大干线路上做小贩及报童时,时常整天消磨在底特律图书馆里,那里的藏书“由头到尾”他都读过了。在家中,他经常备置许多书籍和杂志,还有五六种日报。

    他卖过报、做过小生意,长大后做过电报报务员和技师。爱迪生从小就对搞发明创造有着浓厚的兴趣,凭借自身所具有的聪明才智和超出常人百倍的刻苦努力,他最终成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一生中做出过上千次发明,其中最重要最著名的发明之一便是电灯。

    十九世纪,在欧美国家用来进行普通照明的灯是煤油灯或者是煤气灯,这种灯烧起来有股臭味,还冒黑烟,而且使用时还特别麻烦。而当时人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电的知识,在十九世纪初,曾有一位英国化学家用两只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盏弧光灯。但是,它光线很强,只能安装在街道或广场上,燃烧时嘶嘶作响,寿命也不长,因而不适于一般家庭使用。因此,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试图制造出一种能供一般家庭使用的电灯。这时已是著名发明家的美国人爱迪生,也开始把目光投向电灯的发明。

    爱迪生认定电力照明必然取代煤气照明,他为自己要发明的电力照明灯定下几个原则:一是要简便,至少要像煤气灯那样,能够遍布各处,适合各种条件下的室内外使用;二是必须结构轻巧;三是必须价格便宜,经久耐用;四是必须无声、无臭、无烟,对人的健康没有任何损害。

    就在爱迪生苦思冥想如何实现自己发明电灯的计划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摩根的大资本家,也在关注电灯的发明,他从商业的角度,预计到电灯的时代必将到来,如果做电灯生意一定会发大财。于是他联合了几个人,拿出三十万美元,派人去同爱迪生商量,合作办一个电灯公司。恰巧当时爱迪生正缺少实验费用,他立即同意了摩根的建议。有了摩根的经济支持后,爱迪生马上添置设备,加盖实验室,并将实验人员扩大到二百人。

    爱迪生采用了多种稀有金属做试验,但结果均达不到他的要求。于是,他把自己能想到的各种耐热材料全部写下来,共一千六百种。然后安排人力,用这一千六百种耐热材料分门别类地进行试验。同时,又改进了抽气方法和设备,力求使玻璃泡内的空气尽可能被抽到最少的程度。实验的结果表明,白金的效果最好。爱迪生对此是不满意的,因为这样的灯泡仅能亮两小时,而且白金又极其昂贵,这样的灯既不实用又没有人用得起。

    爱迪生重新组织试验,试验过程中他偶然发现碳化纤维做成的灯丝能够使用较长的时间。于是,凡是植物学上的纲目科别,能找到的,他都找来试试,甚至连马鬃、人的头发和胡子都被他拿来当做灯丝试验。到一八七九年五月,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已用六千种植物纤维做过试验,灯泡的寿命也延长到了三百个小时。后来,经过进一步的试验,爱迪生发现用竹子纤维做成的灯丝,竟能连续使用一千二百个小时!最后,爱迪生用化学纤维代替竹丝,灯泡质量又有了提高。直到一九○六年,人们才用钨丝取代纤维做灯丝,这就是今天普遍使用的电灯泡。

    爱迪生活了八十四岁,有一千多项发明。这些发明遍及电影、矿业、化工、建筑等许多方面。

    爱迪生通常每天工作十八小时以上。他对自己的孩子们说:“工作有成就,是人生惟一的真正乐趣。”他认为:“睡眠有如药物,一次服用太多,头脑就不清醒。你会浪费时间,活力减少,错过机会。”有些人问他:“你从来没有失败过吗?”当然失败过。他时常碰到失败。他的第一件专利品是电动投票记录器,用以对低级铁矿做磁性的分离。但是后来因为开发了蕴藏量丰富的高级铁矿,这项设计便完全白费了。但他从不会因恐惧失败而趑趄不前。在从事一系列艰苦的实验期间,他告诉一位气馁的同事说:“我们并未失败。我们现在已晓得有一千种方法是行不通的,有了这些经验,便较易找到行得通的方法。”

    爱迪生认为金钱是一种原料,跟金属一样,我们应该加以运用,而不要积聚。因此他不断地利用他的资金,进行新的计划。有好几次,他濒于破产,但他不肯让经济状况操纵他的行动。有一天,爱迪生在观察一部矿石压碎机的效能,他对那部机器的运转情形很不满意,吩咐操作工人说:“把速度提高。”“我不敢,”那工人回答,“再提高速度,机器会坏的。”爱迪生转过头去问工头:“艾德,这部机器要多少钱?”“两万五。”“我们银行存款有没有这么多?有的话,把速度再加快一级。”操作工人把动力加大了,然后再度警告说:“机器响声很大,如果爆炸,我们都会没命了!”“那没关系,”爱迪生大声喊道,“尽量开动!”响声越来越大,大家开始往后退避。突然轰隆一声,碎片四射。矿石压碎机垮了。

    alt

    “怎么样,”工头问爱迪生,“从这项实验又学到什么?”爱迪生微笑着说:“学到我们可以把制造者所定的动力极限提高百分之四十——只要不超过最大极限就行。现在我可以再造一部机器,增加产量。”

    还有一次,是在一九一四年十二月间一个严寒冬夜。当时爱迪生用近十年的时间试验制造镍铁电池,未能成功,弄得经济拮据,实验室全靠电影和唱片所获得的利润维持。有一天晚上,工厂里忽然传出狂喊声:“失火了!”顷刻之间,包装材料、做唱片用的赛璐珞、软片和其他可燃物品,呼啦一声,全部着火。附近八个城镇的消防队来扑救,但是火势太猛,水压又低,消防水管不济事。这时爱迪生已经六十七岁了,这一场大火烧毁了他所有的财产。爱迪生面临着一场生存危机与严峻的考验。第二天早晨五点半钟,火势刚受到控制的时候,爱迪生便召集全体职工宣布:“我们要重建。”他派一个人去把附近地区所有的工厂都租下来,又派另一个人去借伊利铁路公司的救险吊车。然后他好像忽然想起一件小事似的补充一句:“唔,有谁知道可以从哪里弄些钱吗?”“人往往可以因祸得福,”他说,“旧厂烧了也好,我们可以在废墟上建起更大更好的厂。”

    爱迪生的新发明层出不穷,仿佛具有法术,所以有人称他为“曼罗园的巫师”。这个称呼令他啼笑皆非,他总是反驳说:“巫师吗?胡说八道。我的成就全凭辛苦工作得来的。”也许他会说出他那句常被引述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最看不惯人们懒惰,尤其是心智方面的懒惰。他经常把芮诺兹爵士所说的一句话挂在实验室和工厂显眼的地方:“人总是千方百计避免真正用心思索。”爱迪生从不改变他的价值观念,也从来不自大。在波士顿,第一家使用电灯的戏院开张时,电力发生故障,他马上穿上工作服跑到地下室去帮助设法修理。在巴黎,他把衣服翻领上的红蔷薇形徽章摘掉,免得朋友们“认为我是花花公子”。

    这位一生成就极多的人物,从小就几乎是个十足的聋子,只有最大的响声和喊声,他才听得到。但是他对这个缺陷并不在意,他说:“从十二岁起,我就没听见过鸟叫。但是耳聋对我不但不是障碍,也许反而有益。”他认为耳聋使他提早读书,还能够专心,不必和人闲聊,省下许多时间。有人问爱迪生,为什么不发明一种助听器,他总是回答说:“你在过去二十四小时听到的声音,有多少是非听不可的?”然后他又补充说:“一个人如果必须大声喊叫,绝对不会说谎。”他喜欢音乐。旋律清楚的,他有办法欣赏,用牙齿叼着铅笔,把笔的另一端搭在留声机的匣子上,借以“倾听”。这样他可以领略抑扬顿挫和节奏之美。在他所有的发明中,留声机使他最得意。虽然他聋,跟他谈话要大声喊叫,或用笔写出,但是新闻记者还是喜欢访问他,因为他的见解十分精辟。他绝对不承认幸福和满足是值得争取的目标,他说:“如果你能为我指出一个完全满足的人,我就可以断言他必定是个失败者。”

    爱迪生几乎一生都在研究、发明,从没想到退休,也不害怕衰老。在八十高龄,他还开始研究一门以前未曾研究过的学科——植物学,想在当地植物中找出橡胶来源。他和助手们把一万七千种植物加以试验和分类之后,终于研究出从紫菀科植物抽取大量胶汁的方法。八十三岁时他还拉着夫人去热闹的纽华克机场“看一个真正飞机场的实际情形”。他第一次看到直升机的时候,笑逐颜开地说:“我一向的想法,就是这个样子。”于是他又开始设计,对于那架不大为世人所知的直升机,提出许多改进的意见。

    一九三一年十月十八日上午三点二十四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因尿毒症逝世。举行葬礼之日,当局为了向他表示哀悼和敬意,本来预备把全美国的电流切断一分钟,但是考虑到那样做所付出的代价太大,而且可能产生危险的后果,所以只把一部分灯光熄掉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