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品第七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

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

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

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1)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

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2),延师居之,俄成宝坊(3)

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师趺坐(4)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5)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注释】

(1)耆德:年高德重者。

(2)梵宇:佛寺。

(3)宝坊:寺院的美称。

(4)趺坐:趺指足背也。置足背于大腿上,谓之趺坐。有全跏趺坐、半跏趺坐之别。

(5)怀会止藏:见“行由品第一”。

【译文】

惠能大师从黄梅五祖弘忍大师那里得授衣法之后,来到韶州曹侯村,没有人知道他的事,当时有个儒士叫刘志略,礼敬待遇惠能大师非常殷勤。刘志略有个姑姑出家做比丘尼,法名无尽藏,经常念诵《大涅槃经》。惠能大师稍微一听就知道经中所说的玄妙义理,就给无尽藏解说经义。无尽藏于是手拿经卷请教惠能经中的文字。

惠能说:说到字我是不认识的,如果有义理方面的疑问尽可以问。

尼姑无尽藏说:字尚且不认识,怎么能体会经文要义呢?

惠能大师说:一切佛法的微言大义,都是与文字无关的。

尼姑无尽藏听后十分惊讶。告诉了乡里全部的年高德重的长者,说:这是个有道行的人,应该请来好好供养。

有魏武侯的玄孙曹叔良和附近的居民,争相来瞻仰礼敬惠能大师。当时的宝林寺,自从隋朝末年遭遇兵火战乱,已经荒废很久了,于是便在旧址上重建寺庙,请惠能大师居寺住持,很快那里便成了佛法圣地。

惠能大师住了九个多月,又被恶党们寻找追踪,惠能大师于是就隐藏在前山,又遭遇恶党们放火烧山加害,大师将身体隐藏在石头中间才幸免于难。今天石头上还有惠能大师结跏趺坐时膝盖的印痕和衣服上的布纹,因此这块石头被命名为“避难石”。大师想起五祖“逢怀则止,遇会则藏”的叮嘱,便到怀集、四会境内隐藏了起来。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

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

师曰:前念不生(1)即心,后念不灭(2)即佛;成一切相即心(3),离一切相即佛(4)。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5)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

师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

曰:念法华经(6)已及三千部。

师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

礼本折慢幢(7),头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师又曰:汝名什么?

曰:法达。

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

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

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

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8)

【注释】

(1)前念不生:念,指意念,又指刹那的时间。过去者称前念,相续者称后念。前念、后念指心在瞬间的变化。前念不生即指前一个念头已经过去,无须执著。

(2)后念不灭:将要出现的念头任其出现,不必故意限制压抑自己的思维活动。

(3)成一切相即心:相即形相或状态的意思;相对于性质、本体而言,即指诸法之形象状态。成一切相即心就是说外在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心的派生物。

(4)离一切相即佛:自心不为外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所干扰就达到了觉悟。

(5)习性:又名习种性,即以前研习所修成的性。

(6)法华经:《妙法莲华经》的略称。经中法师品曰:“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同安乐行品曰:“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

(7)礼本折慢幢:幢又作宝幢、天幢、法幢。为旗之一种,用以庄严佛菩萨及道场。谓圆桶状者为幢,长片状者为幡。慢幢比喻骄傲高慢之心。礼本折慢幢指礼本来就是消除傲慢心理的。

(8)宗趣:宗旨和趣向。

【译文】

僧人法海,是韶州曲江人氏。一开始他参礼六祖惠能大师。

问:即心即佛是什么意思,希望您能给予指示教谕。

惠能大师说:对已生之念不生留恋心即是心,对将生之念任其显现就是佛;能成万法一切相的是心,能离万法一切相的是佛。我若是给你具体详细地说,可能穷尽无数劫的时间也说不完,你听我的偈吧: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立刻全部开悟,用一首偈来感慨赞叹: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僧人法达,洪州人。七岁时出家为僧,常常念诵《法华经》。他来礼拜六祖惠能大师,行礼时头却不触到地面。

惠能大师斥责地说:行礼头不触地,还不如不行礼。你心中肯定执著着一个事物,平时都修行什么?

法达说:我念诵《法华经》已经达到三千部了!

六祖惠能大师说:你如果念到上万部,得悟经文的大义,却仍然不自以为是的话,那么你可以和我一起修行。你现在以此自负自傲,都还不知道自己的罪过。听我的偈吧: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惠能大师又说:你叫什么名字?

法达回答说:我叫法达。

惠能大师说:你名字叫法达,你哪里通达佛法了?又说一个偈道: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

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

法达听了偈后,后悔不已,向惠能大师谢罪说:从今以后,我应该对一切保持谦恭的态度。弟子念诵《法华经》,并没有体解佛经大义,心中常常生起疑惑。大师具有无边广大的智慧,希望大致为我讲说经文义理。

惠能大师说:法达!佛法本是十分通达的,你的本心愚迷就不能达到了。佛经原本不存在疑惑,你的自心生起疑惑。你念这个佛经,认为什么是它的宗旨啊?

法达说:初学的人,根器禀性晦暗愚钝,从来只知道依照文字念诵经文,我哪里还知道经文的宗旨和旨趣啊!

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1)。师曰: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2)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3)也。

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

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4),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5),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6),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7)。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

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牦牛爱尾(8)

【注释】

(1)譬喻品:《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三品,出于经的第二卷。

(2)出世:指诸佛出现于世间成佛,以教化众生。

(3)佛之知见:知见,指依自己的思虑分别而立的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是般若的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法华经·方便品》曰:“开佛知见。”佛之知见即指佛的智慧。

(4)尘境:指心的对象,为六尘之心所对者,即色、声、香、味、触、法六境。

(5)种种苦口:根据不同的情况,利用不同的方法来教化。

(6)我慢:视“我”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执之“我”而形成骄慢心。

(7)众生知见:知见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的见解。众生知见就是指会导致凡夫生起烦恼的见解。

(8)牦牛爱尾:人们不舍自己的欲望,正像牦牛爱自己的尾巴一样,出自《法华经·方便品》。

【译文】

惠能大师说:我不认识字,你先把佛经拿来念诵一遍,我会给你讲解的。法达立刻大声念诵经文,念到“譬喻品”的时候,惠能大师说:停,这部经原本是以因缘出现于世间为宗旨的。纵然说了许多种比喻,也不超越这个宗旨。什么是因缘?佛经上说:“一切佛菩萨,都是为了一件大事的原因才出现在世间的。”这种大事就是佛的真知正见。

世上的人在外就执著于外境相状,对内又执著于虚妄空寂。如果能在一切相上又超离一切相,在一切空中又超离一切空,那就是对内对外都不执迷。如果悟到这个法门,一个心念,顿然开悟,这就是开悟佛的知见。

佛,就是觉悟。分为四门:开启觉知之见,显示觉知之见,证悟觉知之见,契入觉知之见。如果听到开示,就能契悟证入,这就是觉知见,本来具有的真如佛性因而得以显现。

你千万慎重不要误解了佛经的大义。听他讲开、示、悟、入四门觉知见,认为这本是佛的知见,与我们这样的人没有关系。如果作这样的理解,那就是诽谤经典毁誉佛祖。佛既然已经是佛了,已经具足知觉正见,还用再开悟做什么?你今天应该正信所谓佛知见,只是在你自我本心中,更没有其他的佛。因为一切众生,自我遮蔽智慧光明,贪欲爱憎尘世俗境,外缘浸染,内妄滋扰,因而自甘为此一切尘劳驱策奔驰,更加劳烦我佛世尊,从禅定开始,苦口婆心,劝诫众生使之息心止念,不要向心外求妄,就能和佛没有分别,所以说是开悟佛的知见。我也劝告所有人,在自我本心中,常常开悟佛的知见。世上的人心易生邪念,愚昧执迷,造作业罪。嘴上说善,心中行恶,贪欲、嗔怒、嫉妒、谄媚、虚妄、自我、傲慢、害人害物,这都是自己开悟众生世俗的知见。如果能端正本心,常常生起智慧,观察审照自我本心,止断恶念,奉行善心,就是自己开悟佛的知见了。

你必须心心念念,时时刻刻开悟佛的知见,不要开众生的世俗知见,开悟佛的知见,就是超凡出世。开了众生的知见,就是堕入世间。你如果只是辛辛苦苦地执迷众生知见,却仍然以为是在修道立功德,这与犛牛爱护自己的尾巴,执迷贪恋有什么区别呢?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

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1);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

心迷法华转(2),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3)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4),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

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5),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6),亦不作子想(7),亦无用想(8),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9)扬。

谁知火宅(10)内,元是法中王(11)

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

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注释】

(1)转经:读诵经典。完整诵读一部经者,称真读。仅读诵其初、中、后之数行,或仅翻页拟作读经状,均称为转经,又称转读。

(2)心迷法华转:心中不明白经义,只是口中念诵《法华经》,这就等于被《法华经》所“转”,没有真正的诵念经文,所以没有“转经”。

(3)长御白牛车:《法华经》以“白牛车”比喻一佛乘。即获得了佛的智慧。《坛经》讲的“白牛车”和“一佛乘”,实为借用这些名称来表达禅宗的教义。

(4)三车:羊车、鹿车、牛车,次第譬喻声闻乘、缘觉乘、大乘者。羊车是形容声闻乘只能自度,不能度他,好像一辆小小的羊车不能载货物;鹿车是形容缘觉乘能自度兼度亲属,好像一辆鹿车能载少许的货物;牛车是形容菩萨乘不但自度且能普度众生,好像一辆大牛车能运载许多的货物。

(5)三乘人: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可证无上佛果。

(6)更不作父想:“父”指《法华经》中讲的“大宝长者”,他曾把财物分给儿子们。这里的意思是所有的财宝(佛性)都是自己本有的,不要认为是大富长者(即代表佛)的。

(7)亦不作子想:“子”指大富长者的儿子,这里指众生。这句话的大意是不要认为财富(佛性)是他人的。

(8)亦无用想:所要表达的是父想、子想、用想都不应作意,即连想也不要想。虽说禅宗的立场是不必到自身之外寻求佛性,但也进一步认为连向自心寻找佛的念头也应破除。因为这样将限制自己的认识活动,也是一种执著。

(9)初中后善:“初善”指羊车,譬喻声闻乘;“中善”指鹿车,比喻缘觉乘;“后善”即牛车,比喻为大乘者。

(10)火宅:比喻迷界众生所居住的三界。语出《法华经·七喻》中的火宅喻。众生生存于三界中,受各种迷惑之苦,然犹不自知其置身苦中,譬如屋宅燃烧,而宅中稚儿仍不知置身火宅,依然嬉乐自得。譬喻三界之生死,譬如火宅也。

(11)法中王:指经过长时间修梵行,并证得无上菩提的修行者。

【译文】

法达说:要是这样,只能理解佛法大义,不要念诵佛经了吗?

惠能大师说:佛经有什么过错,难道妨碍你念经了吗?只是由于愚迷和开悟在于你个人,损失和增益全由你自己。口中念诵经文,内心奉行,这样才是运转起用佛经,口中念诵,心中不奉行,这是被佛经所牵引运转。听我的偈: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法达听了偈后,不禁悲伤哭泣,立刻大悟,转而告诉惠能大师说:法达从过去以来,实在是从没有转运起用过法华经义,而是被法华经义牵引运转着。又禀告说:佛经中说,一切大声闻乃至菩萨全部思索度量,也不能揣测佛的智慧。现在让凡夫俗子们,只要开悟自我本心,便说是佛的知见,不是上等根器的人,难免会对此说法有疑惑和毁谤。另外佛经上说了三种车乘,羊车、鹿车、牛车,还有一种白牛车,如何区别这些呢?希望大师再给予开示。

惠能大师说:佛经中的意思非常清楚明白,是你自己迷惑,背道而驰。那些三乘人,不能揣测佛的智慧,其错误就在于用思维去揣测度量。任凭他们费尽心思一起推测,反而离佛的智慧越来越远。佛本来是为凡夫俗子们宣讲教法的,不是为佛自己说的。这个道理如果不肯相信的人,任他退场出去,不要听了。竟然不知道自己坐上了白牛车,却还在门外找寻羊车、鹿车和牛车。况且经文明明白白地向你说了,只有唯一的佛乘,没有别的教乘,如果有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无数个方便法门,各种各样的因缘际会、譬喻比方、言语词句,这些方便法门都是为了说明这一佛乘。你怎么不省悟!所谓羊、鹿、牛车是假设,是为过去愚迷众生作的比喻;大白牛车是真实的,是为了当今人而设的。这只是要教导你去除假相回归真实,回归真实之后,真实本身也没有了,也不应该执著。你应该知道珍宝、财富,都是属于你的,由你享用;不要想这个财产是你父亲的,也不要想这个财产是你儿子的,也不要想这是财富,这样才是叫作奉持《法华经》。这样就如同在前一劫到后一劫的漫长时间里,在任何时间,都手不释卷,从早到晚念诵心行《法华经》。

法达受到启发,高兴得手舞足蹈,用一首偈来赞叹: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

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惠能大师说:你从今以后才可以被称为念经僧人。

法达从此领受了《法华经》玄深的教旨,同时也没有停止念诵佛经。

僧智通(1),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2)。礼师求解其义。

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3)。若悟三身无有自性(4),即明四智菩提。听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

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5),但用名言无实性(6)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7)

通顿悟性智(8),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注释】

(1)智通:唐代禅僧,生卒年不详。据《景德传灯录》卷十载,师参礼归宗智常求法,一夕突大呼:“我已大悟也。”次日,智常问之,答:“师姑天然是女人作。”智常许之。后居五台山法华寺,自称大禅佛。示寂前举偈云:“举手攀南斗,回身倚北辰,出头天外看,谁是我般人?”

(2)四智:指四种智慧。法相宗所立如来之四智。凡夫有八识,至如来转为四智。一大圆镜智,转第八识者。二平等性智,是转第七识者。三妙观察智,转第六识者。四成所作智,转眼等五识者。

(3)有身无智:禅宗认为离开了人的自我本性,一切都是虚幻不真实的。因为四智不离本性,若离本性而说三身,所谈的就只能是不起智用的空洞名言概念,不是真正的三身。

(4)三身无有自性:三身是从一个自我的本性而生的,并非说三身中各有一个自性。

(5)五八六七果因转:五指八识中之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对于色、声、香、味、触之五尘,能起五种识。八指第八识,又名阿赖耶识。六则指八识中之第六识,即意识。七是八识中之第七识,即末那识。前五识及第八识,属于果。第六识、第七识,属于因。前五识和第八识必须到成就佛果时才能转为成所作智和大圆镜智,所以叫作“果上转”。第六识和第七识却能在未成就佛果前就能转为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因而叫作“因中转”。

(6)实性:真如的异名。

(7)那伽定:意译为“龙”,有“定”的意思。龙定止于深渊曰那伽定。

(8)通顿悟性智:即认识、理解了关于从自性上谈三身和四智的理论。

【译文】

僧人智通,寿州安丰人氏,最初看《楞枷经》,大约看了一千多遍,却还不领会三身四智的意思。前来礼敬惠能大师请求开解大义。

惠能大师说:三身,即清净的法身,这是你的本性;圆满的报身,这是你的智慧;千百亿的化身,这是你的行为。如果说脱离了自我本性,另外讲三身,这叫作有身无智。如果悟到了三身却没有自我本性,这叫作四智菩提。听我的偈: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智通又问:四智的道理,可以听您讲讲吗?

惠能大师说:既然领会了三身之意,就明了四智的意义,何必再问呢?如果脱离了三身,再谈什么四智。这叫作有智无身,就是这个有智慧终究还是等于没有智慧。又说偈: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智通立刻顿悟了在自性上谈三身四智的道理,便呈上自作的偈: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僧智常,信州贵溪(1)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

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

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2),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

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3),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曰:

不见一法存无见(4),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5),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6)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无端起知见,著相(7)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8)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9)法,又言最上乘(10),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11),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注释】

(1)信州贵溪:信州,今江西上饶县。贵溪是今江西贵溪县。

(2)大通和尚:五祖弘忍大师弟子神秀的谥号。

(3)丈室:相传维摩居士所住的石室,长宽只有一丈,方丈之名,即是由此而来。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今转申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之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4)不见一法存无见:“不见一法”指上文大通和尚讲的“了无一物可见”。这里指连“无见”都不应该存在心中,这样将有碍于明心见性。

(5)不知一法守空知:“不知一法”指上文大通和尚讲的“了无一物可知”,“守空知”就是一种执著,认为真有“无一物可知”。

(6)错认何曾解方便:错以无知无见为真实。追求“无见”、“空知”也是一种对外在一切现象的执著。

(7)著相:执著于相状。这里指对“存无见”和“守空知”的执著。

(8)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悟”本是修行所追求的境界,但如果内心存在这一个“无”的念头,或自以为悟了,正好说明没有觉悟,反而是处在“迷”的情况。

(9)三乘:指声闻、缘觉和菩萨三乘。

(10)最上乘:指大白牛车,比喻得佛乘者。《金刚经》说如来为发大乘者,为发最上乘者。

(11)四乘:三乘加上一乘(佛乘)就是四乘。

【译文】

僧人智常,信州贵溪人。幼年时就出家为僧了,立志求得识见本性。一天他来参拜礼敬惠能大师。

惠能大师问:你从哪里来,想求做什么?

智常说:弟子我不久前到洪州白峰山礼敬大通和尚,承蒙开示识见本性、成就佛道的教义,没有解决我心中的狐疑。大老远地跑来礼敬大师,乞望大师慈悲指授开示我。

惠能大师说:你在大通和尚那里参礼,有些什么对话,你先列举一些我来给你看看。

智常说:我到大通和尚那里,大约住了三个月,仍没有受到开示和教诲。因为求法心切的缘故,一天傍晚我一个人来到方丈室,向大通和尚请教什么是我的本心本性。大通和尚说:“你看到虚空吗?”智常说:“看到。”大通和尚问:“你看到虚空有相貌吗?”智常说:“虚空没有相状,怎么会有相状形貌呢?”大通和尚说:“你的自我本性,就如同虚空,没有一个事物可以识见,这叫作正见;没有一个事物可以认知,这叫作真知。没有青黄长短,只见本源清净,智慧本体圆明,就叫作识见本性成就佛道,也叫作如来知见。”智常虽然听到这种说法,但仍然并未了解,恳请大师开示。

惠能大师说:那位大师所说的,仍然存在着知见的弊端,所以让你没有了达,我现在给你一个偈开示: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智常听了偈后,心意豁然领悟,便叙述了自作的偈:

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智常有一天问惠能大师:佛说有声闻、缘觉和菩萨三乘教法,却又说了最上乘的成佛方法,对于这一点弟子还没有开解,希望您为我指授教化。

惠能大师说:你观照自我本心,不要执著外境外相。佛法本来是没有四乘之分的,是因为人心中自己有等差。能够听讲佛经并转而念诵的是小乘法,开悟佛法解说义理的是中乘法,依照佛法修行的是大乘法,一切教法都能通达,一切教法都自具备,一切都不被沾染,超离一切法相,且一无所得,这叫作最上乘。乘是修行的意思,不在于口头上争论,你需要自己修行,不要问我了。时时刻刻,自我本性如如不动。

智常礼拜致谢并从此侍奉惠能大师直至去世。

僧志道,广州南海(1)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师曰:汝何处未明?

曰:“诸行无常(2),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3)”。于此疑惑。

师曰:汝作么生疑?

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4)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5),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6)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7)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著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8)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9),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吾偈曰: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10)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象,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11)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注释】

(1)广州南海:即今天的广东佛山。

(2)诸行无常:世间一切现象与万物经常转变不息。这是佛法之根本大纲。与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同为三法印之一。

(3)寂灭为乐:远离迷惑世界之境地。寂灭也是涅槃的语译。此境地对处于生死流转不安的迷界众生而言,含有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

(4)色身法身:色身指有色有形之身,广指肉身而言。但佛典中多用以指佛、菩萨的相好身。即相对于无色无形的法身,称有色有形的身相为色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指佛所说的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

(5)四大分散:人们的肉身,就是由地、水、火、风之坚,湿、暖、动等性所构成的。此四大种性如果不调和,肉身就会散坏,即人的肉体将生病或死亡。

(6)涅槃:又译作泥日、泥洹、涅槃那等,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等。涅槃的字义,有消散的意思,即苦痛的消除而得自在。也就是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达到智悟的菩提境界。

(7)断常:即断见和常见。

(8)五蕴:指构成一切有为法的五种要素,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意指积集,旧译作阴、众、聚,故五蕴又称五阴、五众、五聚。

(9)轮回:又作流转、死、生死轮回、生死相续、轮回转生、沦回、轮转等。谓众生由惑业之因(贪、嗔、痴三毒)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死轮转,恰如车轮之回转,永无止尽,故称轮回。印度婆罗门教、耆那教等都采用这种理论作为它们的根本教义之一。佛教沿用了这个原则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注入自己的教义。

(10)六十二见:指外道的六十二种错误的见解。这里泛指一切错误的观点。

(11)二边三际:二边是指有、无二边;三际指过去、现在、未来三时,或指外、内、中间三处。

【译文】

僧人志道,广州南海人。向惠能大师请教:弟子自从出家以来,阅读《涅槃经》已经有十多年了,都没有明白经文大意,希望大师给予教诲。

惠能大师问:你是哪里不明白?

志道说:经中有这一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对这一句疑惑不解。

惠能大师说:你有什么疑惑?

志道说:一切众生都有色身、法身这二身。色身是变化的,有生也有死;法身是永恒的,无知也无觉。佛经上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不知道是哪一个身寂灭?哪一个身受乐?如果是色身,那么色身坏灭的时候,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组成的色身全部分散了,这全部都是苦,既然苦就不可以说是乐。如果法身寂灭,就如同草木瓦石一样,谁来承当受乐呢?另外,法性是生灭的本体,五蕴是生灭的功用;一个主体五种功用,生灭应该是永恒不变的。生就是从本体中生起作用,灭就是收回功用复归本体。如果听任其再生,那么所有有情,不会断灭。如果不任其再生,那就永远归于寂灭,等同于草木瓦石等无情之物。这样,那么一切法都被涅槃禁伏,尚且不能得再生,又有什么乐处呢?

惠能大师说:你是佛门弟子,怎么学习外道断灭和永恒的那类偏见,并以此来议论最上乘佛法?根据你所说的,就是说色身之外还有法身,超离生灭,求得寂灭。又说涅槃常乐,都是说有一个身在受用。你这乃是执著于生死,沉迷于世间享乐。你现在应该知道,一切执迷的人,都把五蕴和合作为自体的实相,区分一切法为外在现象,贪求生存,厌恶死亡,不知道世间一切都是梦幻虚假,徒劳无益,空受轮回,反而把永恒极乐的涅槃认作为苦相,整天追逐寻求世俗欲念。佛正是由于怜悯他们的缘故,才显示涅槃的真正极乐,瞬间没有了生的相状,瞬间没有了灭的相状,更没有生灭这个相状可以灭,则真正的寂灭出现在眼前。即便当它出现眼前时,也没有“出现”这个量显现,这叫作常乐。这个乐没有承受者,也没有不承受者,哪里有所谓的一个本体五种功用的说法?何况还说涅槃禁伏住了一切万法,使这些一切永远不得再生,这实在是诽谤佛,毁誉佛法。听我的偈: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象,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志道听了偈后大彻大悟,欢喜跳跃,行礼退下了。

行思禅师(1),生吉州安城刘氏,闻曹溪法席盛化,径来参礼。

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

师曰:汝曾作什么来?

曰:圣谛(2)亦不为。

师曰:落何阶级?

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师深器之,令思首众。一日,师谓曰: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

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绍化。谥弘济禅师。

怀让禅师(3),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4),安发之曹溪参扣。让至礼拜。

师曰:甚处来?

曰:嵩山。

师曰:什么物,恁么来?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5)

师曰:还可修证否?

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6)

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谶(7):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8)。应在汝心,不须速说!

让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臻玄奥。后往南岳,大阐禅宗。

【注释】

(1)行思禅师:生于671年,示寂于740年,吉州安城(今江西吉安)人,俗姓刘。幼年出家,从六祖惠能学法。与南岳怀让并称二大弟子,同嗣六祖法脉。后住吉州青原山静居寺,故号青原行思。门徒云集,禅风大振。其后又自此法系衍出云门、曹洞、法眼三系。

(2)圣谛:所谓“谛”,即真实不虚的道理;“圣谛”,即指圣者所知一切寂静的境界,乃佛教之根本大义,所以又称第一义、真谛。

(3)怀让禅师:生于677年,示寂于744年,金州安康(今陕西)人,惠能圆寂后,得嗣其法并于南岳般若寺观音台弘教传禅。到他的弟子马祖道一时,怀让一系禅宗兴盛起来,被称为南岳一系。其后又自此法系衍出沩仰和临济两系。

(4)安国师:弘忍的弟子之一,曾常住于嵩山。

(5)说似一物即不中:“不中”即不行,不可以。禅宗认为,人的本心和本性是离言绝相的,明心见性的禅境体验不能以言语来确切描述。

(6)修证、污染:“修证”,即指修行与证悟。“污染”谓人受五欲六尘之影响,而使自性不得清净。又污染亦含有烦恼之意。

(7)西天般若多罗谶:“西天”指天竺。“般若多罗”是禅宗所立西天二十八祖中之第二十七祖。又称璎珞童子。东天竺人,婆罗门种。约二十岁遇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受付嘱而成为西天第二十七祖。“谶”指预言。

(8)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指怀让门下出现马祖道一之后,禅宗将更加兴盛。

【译文】

行思禅师,生于吉州安城刘氏家中,听说曹溪惠能大师流布佛法,影响广大,就直接来参拜惠能大师。

便问:应当怎么做,就不会落入有阶级的渐修?

惠能大师说:你曾经做什么了?

行思禅师说:我连圣谛也不修。

惠能大师说:那落到哪个阶级了?

行思禅师说:连圣谛都不修,哪还会有什么阶级存在?

惠能大师十分器重他,让行思作了首座。一天,惠能大师说:你应当单独教化一方水土,不要让佛法断绝。

行思领受了教法,就回到吉州青原山,弘传佛法,广为教化。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的儿子。最初拜嵩山慧安国师,慧安国师让他到曹溪山来参拜惠能大师。怀让禅师来到曹溪山并礼拜惠能大师。

惠能大师说:从哪里来?

怀让禅师说:嵩山。

惠能大师说:是什么东西,怎么来的?

怀让禅师说:说像一个东西就不是了。

惠能大师说:还可以修行证悟吗?

怀让禅师说:修行证悟就不是无,受到浸染就不可得了。

惠能大师说:具有不受污染这一点,是所有佛所共同护念的。你就是这样,我也是这样。西天竺的般若多罗法师曾经预言:“在你的门下将要出现一匹小马驹,他的智慧可以征服天下人。”这个预言你感应在心中,不必过早地说出来。

怀让豁然契悟,便侍奉惠能大师身边十五年,越来越修证到玄妙深奥的境界。后来去了南岳衡山,大力阐扬禅宗。

永嘉玄觉禅师(1),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2)。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

策云:仁者得法师谁?

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

策云:威音王已前(3)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

曰:愿仁者为我证据。

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

师曰:夫沙门(4)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5)。大德(6)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

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师曰:如是!如是!

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

师曰:返太速乎?

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

师曰:谁知非动?

曰:仁者自生分别。

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

曰:无生岂有意耶?

师曰:无意谁当分别?

曰:分别亦非意。

师曰:善哉!少留一宿。

时谓一宿觉。后著证道歌,盛行于世。

【注释】

(1)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浙江省)永嘉人,俗姓戴,字明道,号永嘉玄觉。八岁出家,博探三藏,尤通天台止观。后于温州龙兴寺侧岩下自构禅庵,独居研学,常修禅观。偶因左溪玄朗之激励,遂起游方之志,与东阳玄策共游方寻道。至韵阳时,谒曹溪惠能,与惠能相问答而得其印可,惠能留之一宿,翌日即归龙兴寺,时人称之“一宿觉”。其后,学者辐辏,号真觉大师。玄朗赠书招之山栖,师复书辞退。先天二年十月十七日(一说开元二年,或先天元年)趺坐入寂,世寿四十九。法嗣有惠操、惠特、等持、玄寂等人。著作有《禅宗永嘉集》十卷(庆州刺史魏靖辑)、《证道歌》一首、《禅宗悟修圆旨》一卷等。

(2)天台止观法门:“天台”,即天台宗,乃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因注重《法华经》,所以也称“法华宗”。天台宗主张定(止)慧(观)为修行的主要内容,所以用“止观法门”概括天台宗的理论和实践。

(3)威音王已前:威音王,又作寂趣音王佛。乃过去庄严劫最初之佛名。“威音王已前”为禅宗僧人常用语。用以指点学人自己本来面目之语句,意同“父母未生以前”、“天地未开以前”等语。盖威音王佛乃过去庄严劫最初的佛名,故以之表示无量无边的久远之前。

(4)沙门: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不善,调御身心,勤修诸善,以期证得涅槃境界。

(5)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为佛弟子持守日常威仪的做法。僧人的动作有威德有仪则,称为威仪;戒律之外的各种微细的仪则规定,称为细行。“三千”、“八万”喻数量之多,并非实数。综合而言,“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指有关比丘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所应注意的细行。

(6)大德:印度时对佛菩萨或高僧的敬称,比丘中之长老,也称大德。中国一般作为对高僧的敬称。

【译文】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的儿子,小时候学习经论,精通天台宗的止观教义。因为看了《维摩经》,认识了自我心性。偶然,惠能大师的弟子玄策来访,和他大谈佛理,永嘉玄觉所说的话都与佛祖的真义隐隐相合。

玄策说:你所得的法是师从何人而得来的?

永嘉玄觉说:我听大乘经典,都各有师承关系。后来在读《维摩经》时,开悟佛心宗,我的见解还没有得到印证。

玄策说:在威音王佛以前,无师自通是可以的,在威音王佛之后,没有师承传授而自我开悟,自然全部是外道。

永嘉玄觉说:希望你能为我印证。

玄策说:我人微言轻,不足以为你印证。曹溪山有六祖惠能大师,四面八方的人都云集在他那里,并且都是受得正法的。你如果想去,我就和你同行。

永嘉玄觉便随同玄策来参礼六祖惠能大师。玄觉绕着惠能走了三圈后,举着锡杖站在那里。

惠能大师说:出家人,应该具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种种戒律仪轨。大德你是从哪里来,对我生起如此大的傲慢和不敬?

玄觉说:人的生死才是大事,且无常交替迅速,变化很快。

惠能大师说:为什么不体悟领受无生无死之理,明了没有迅速不迅速的道理呢?

玄觉说:能体悟就是无生无死,明白了本来就无迅速变化。

惠能说:是这样!是这样!

玄觉这才整肃仪容向惠能大师礼敬参拜,一会儿便向大师告辞欲走。

惠能大师说:你这就返回,太快了吧?

玄觉说:本来就没有动与不动,哪里有快和不快?

惠能大师说:谁能知道不是动呢?

玄觉说:你自己生起分别之心。

惠能大师说:你已经十分理解无生无死的道理了。

玄觉说:无生无死难道还有意义吗?

惠能大师说:没有意义谁能分别它呢?

玄觉说:分别本身也不是意义。

惠能大师说:好啊!小住一晚吧。

当时称之为“一宿觉”。后来永嘉玄觉作了《证道歌》,流传盛行于世间。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1)。庵(2)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

隍曰:入定(3)

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

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

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4)

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

策云:我师曹溪六祖。

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

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5)如如,五阴(6)本空,六尘(7)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隍闻是说,径来谒师。

师问云:仁者何来?

隍具述前缘。

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8)俱泯,性相如如(9),无不定时也。

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10)

【注释】

(1)正受:是禅定的异名。“正”即定心而离邪念,“受”指无念无想而纳法在心。因此正受即远离邪想而领受所缘之境的状态。即入定时,以定力使身、心领受平等安和之相。

(2)庵:以草木覆盖而成之简陋小屋。乃出家者、退隐者远离村落所居之房舍,以作为修行之处。

(3)入定:入于禅定的意思,即摄弛散之心,入安定不动之精神状态。有时得道者的示寂,也称为入定。这里指前者。

(4)大定:为佛的三德(大定、大智、大悲)之一,佛心澄明寂静叫作大定。以大定可断除一切妄惑,故又称大定为断德。

(5)体用:指诸法之体性与作用。

(6)五阴:与“五蕴”同。

(7)六尘: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境。又作外尘、六贼。尘即染污的意思,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

(8)能所:即“能”与“所”的并称。主体叫作能,客体叫作所。例如能见物的“眼”,称为能见;为眼所见的“物”,称为所见。又譬如六根对六尘,六根是能缘,六尘为所缘。总之,能与所具有相即不离与体用因果的关系,故称能所一体。

(9)性相如如:指体性与相状。不变而绝对的真实本体,或事物的自体称为性;差别变化的现象和相状称为相。性与相其实无异,仅名称有别。说性即说相,说相即说性。如说火性即说热相,说热相即说火性。“如如”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叫作“如如”。

(10)四众:指构成佛教教团的四种弟子众。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有两种含义:其一指出家之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其二指僧俗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译文】

智隍禅师,最初参拜五祖弘忍,自己宣称已经得到了正宗传授。智隍居住在庵室里长期打坐,累计二十年了。惠能大师的弟子玄策,游历到河北一带,听说了智隍的名声,便造访智隍的庵室,问:你在这里干什么?

智隍回答说:入定。

玄策问:你说入定,是有心念入定呢,还是无心念入定呢?如果是无心念入定的,一切的草木瓦石无情众生,应该都能达到入定;如果是有心念入定的,一切含有意识的有情众生之类,也应该能达到入定。

智隍说:当我真正入定时,看不到我有“有无”的心念。

玄策说:看不到“有无”的心念,就是常定,怎么又有出入之分呢?如果有出有入,那就不是真正的定了!

智隍无言以对。过了很久,问玄策:你师承的是谁啊?

玄策说:我的师父是曹溪山六祖惠能大师。

智隍问:六祖惠能大师认为什么是禅定?

玄策说:我师父说,法身圆融湛然常寂,性相体用一如,五蕴和合,本来是空,六尘也不是真实存在。既不出,也不入,不执于定,不生散乱心。禅的本性是不执无滞的,要超离执著禅的念想。心如同虚空一样,不存在对虚空的度量。

智隍听到这样说法,直接来拜谒六祖惠能大师。

惠能大师问:你从哪里来?

智隍把遇到玄策的因缘全部描述了一遍。

惠能大师说:正像玄策说的那样,你只要心如虚空一般,又不执著于对空的妄见,自如应用,没有滞碍,对于动静,不生其心,世俗和圣境全部两忘,主观和客观对象能够一齐泯绝,性相如一,就无时无刻不在禅定之中,没有不禅定的时刻了。

智隍于是大彻大悟,二十年修行所得的执著之心,刹那间都没有留下影响。那天夜里河北的官吏和百姓都听到空中有声音说:智隍禅师今天得成佛道了!智隍后来礼敬告辞,又回到了黄河以北,开示教化大众。

一僧问师云:黄梅意旨(1),甚么人得?

师云:会佛法人得。

僧云:和尚还得否?

师云:我不会佛法(2)

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忽有一僧来礼拜,云:方辩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磨大师,嘱方辩速往唐土: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3),及僧伽梨(4),见传六代,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

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

曰:善塑。

师正色曰:汝试塑看。

辩罔措。过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

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

师舒手摩方辩顶。曰:永为人天福田。

有僧举卧轮禅师(5)偈曰: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

因示一偈曰: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注释】

(1)黄梅意旨:这里指五祖弘忍的教法。

(2)我不会佛法:这一句话强调禅宗自证自悟,主张徒弟不能从老师那里获得什么现成的东西。

(3)大迦叶:摩诃迦叶波的简称,佛十大弟子之一,有“头陀第一”、“上行第一”等称号。大迦叶是王舍城摩诃娑陀罗村人,大富婆罗门尼拘卢陀羯波之子。以诞生于毕钵罗树下,故取名毕钵罗耶那;又因出自大迦叶种,而称大迦叶。出家不久后,遇见佛陀,蒙受教化。八日后,发正智,脱却自身僧伽梨以奉佛,并穿着佛陀所授之粪扫衣,证得阿罗汉果。大迦叶在俗时,以富裕闻名,然于出家后,少欲知足,常行头陀行。禅宗以大迦叶为付法藏第一祖,尤以“拈花微笑”的故事,为禅家所传颂,并据此尊大迦叶为禅宗天竺初祖。正法眼藏:亦名“清净法眼”。“正法眼”指佛的心眼彻见正法;“藏”的意思为深广而万德含藏。禅宗用正法眼藏来称其教外别传的心印。

(4)僧伽梨:为三衣之一。即九条以上的衣服。因必须割截后才能制成,所以称为重衣、复衣、重复衣。又因其条数多,所以称为杂碎衣。一般是在外出及其他庄严仪式时穿,如入王宫、聚落、乞食,及升座说法、降伏外道等时候穿,故称入王宫聚落衣。又以其为诸衣中最大者,故称大衣。

(5)卧轮禅师:此禅师事迹不详。

【译文】

有一个僧人问惠能大师:黄梅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什么人得到了?

惠能大师说:领会佛法的人得到了。

僧人问:大师您得到了吗?

惠能大师说:我不会传法。

有一天,惠能大师想洗涤一下五祖弘忍大师所传的袈裟,可是周围没有上好的清泉。因此大师来到寺庙后面五里远的地方,看到这里山林葱郁茂密,有祥瑞之气笼罩盘旋,惠能大师举起锡杖在地上一戳。泉水立刻涌了出来。积成了一个水池,惠能大师便跪在石头上洗着袈裟。忽然有一个僧人来礼敬参拜,说:“我方辩是西蜀人。昨天我在南天竺国,见到达磨大师,他嘱咐我赶快到唐国来,达磨说他所传大迦叶的真正教法及九品大衣,现在传到第六代祖,目前在韶州曹溪山,你去瞻仰礼拜他。方辩我远道而来,希望能得见我达磨祖师所传之袈裟。

惠能大师取出袈裟展示给他看。随后问:你擅长什么事呢?

方辩说:擅长雕塑。

惠能严肃地说:你试着塑给我看看。

方辩一时迷惘无措。过了几天,塑好了一尊佛像,高七寸,曲尽其妙,十分逼真。

惠能大师笑着说:你只理解了雕塑之特性,不理解佛性。

惠能大师用手抚摩方辩的头顶说:让这里永远成为人天福田。

有一个僧人展示了卧轮禅师的一首偈: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惠能大师听了说:这个偈还没有明见自我本心,如果按照这个偈来修行,将会受到束缚。

因此开示了一个偈,说: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