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本第一 计二十三款

【题解】

《木本第一》题下的这篇小序,从草木性格讲到人生哲理,启人情致,发人深思,怡情益智,给人以美的享受。以下各款文字,几乎篇篇如此。

草木之种类极杂,而别其大较有三,木本、藤本、草本是也。木本坚而难痿,其岁较长者,根深故也。藤本之为根略浅,故弱而待扶,其岁犹以年纪。草本之根愈浅,故经霜辄坏,为寿止能及岁。是根也者,万物短长之数也,欲丰其得,先固其根,吾于老农老圃之事,而得养生处世之方焉。人能虑后计长,事事求为木本,则见雨露不喜,而睹霜雪不惊;其为身也,挺然独立,至于斧斤之来,则天数也,岂灵椿古柏之所能避哉?如其植德不力〔1〕,而务为苟且,则是藤本其身,止可因人成事,人立而我立,人仆而我亦仆矣。至于木槿其生,不为明日计者,彼且不知根为何物,遑计入土之浅深、藏荄之厚薄哉〔2〕?是即草木之流亚也。噫,世岂乏草木之行,而反木其天年、藤其后裔者哉?此造物偶然之失,非天地处人待物之常也。

【注释】

〔1〕植德:培养德行。

〔2〕荄(ɡāi):草根。

【译文】

草木的种类极其庞杂,而区别其大略,可以分为三类,即木本、藤本、草本。木本坚实而难以枯萎,因为它年岁较长,根扎得深。藤本的根略浅,所以体质弱而待扶持,其寿命还是以年计算的。草本的根更浅,所以经过霜打就坏死了,它的寿命最多只能达到一年。就是说,根这东西,决定了万物寿命短长之数,要想有丰富收获,先应将根扎得牢固,我从老农老圃种植之事,而悟得了养生处世的方法。人应该为生命的天长日久考虑,事事求得像木本那样扎牢根,那就会见雨露不喜,而遇霜雪不惊;这样,自己的身体,挺然独立,至于斧斤砍来生命终结,乃是天数,难道是灵椿古柏所能避免的吗?如果不努力培植德行,而只是务求得过且过、苟且偷生,那就如藤本的身体,只可依靠别人成事,别人站着我也随之站着,别人倒下我也随之倒下。至于木槿的一生,不为明日打算,它连根为何物都不知道,哪里说得上根入土的浅深、藏在土里的厚薄呢?这就是草木的末流了。噫,世间难道还缺少那种只有草本之行、反而想得到木本天年、藤本后裔的人吗?这是造物偶然的失误,不是天地处人待物的常态。

牡丹

【题解】

此款中,李渔通过武则天将牡丹从长安贬逐到洛阳的故事,塑造了牡丹倔强不屈的性格。人们当然不会把故事当作实事,但故事中牡丹形象的这种不畏强权、特立独行的品行,着实令人肃然起敬。此文叙事说理,诙谐其表,庄重其里。文章一开头,作者现身说法,谓自己起初也对牡丹的花王地位不服,等到知晓牡丹因违抗帝王意旨在人间遭受贬斥的不幸境遇之后,遂大悟,牡丹被尊为花中之王理所当然:不加“九五之尊(花王),奚洗八千之辱”(牡丹从长安贬至洛阳,走了八千屈辱之路)?并且李渔自己还不远数千里,从“秦(陕西)之巩昌,载牡丹十数本而归”(至居住地南京),以表示对牡丹“守拙得贬”品行的赞赏、理解和同情。这段幽默中带点儿酸楚的叙述,充满着人生况味的深切体验,字里行间,既流露着对王者呵天呼地、以“人”害“天”的霸权行径的不满;又表现出对权势面前不低头的“强项”品格的崇敬和钦佩,大胆地喊出:“物生有候,葭动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人使昼鸣乎?”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1〕,谓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2〕,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3〕,奚洗八千之辱乎?”(韩诗“夕贬潮阳路八千”〔4〕。)物生有候,葭动以时〔5〕,苟非其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人使昼鸣乎〔6〕?如其有识,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花王之封,允宜肇于此日,惜其所见不逮〔7〕,而且倒行逆施。诚哉!其为武后也。予自秦之巩昌,载牡丹十数本而归,同人嘲予以诗,有“群芳应怪人情热,千里趋迎富贵花”之句。予曰:“彼以守拙得贬,予载之归,是趋冷非趋热也。”兹得此论,更发明矣。

【注释】

〔1〕《事物纪原》:作者佚名,或谓宋代高承撰。明代简敬刊行,李果校补,十卷五十五部,探索天文、历数、典章、制度、文艺、风俗、草木、鸟兽等等事物的起源。

〔2〕强项:不肯低头,形容刚直不屈。项,脖子。

〔3〕九五之尊:《周易·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五喻阳气盛而至于天,圣人居天位。故九五之尊指帝位。

〔4〕夕贬潮阳路八千:韩愈以阻迎佛骨而得罪唐宪宗,被贬潮州刺史,他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有“夕贬潮阳路八千”句。

〔5〕葭(jiā):初生的芦苇。

〔6〕鸡人:古报晓之官。

〔7〕逮:到,及。

【译文】

牡丹得以作群花之王,我最初还不服气,认为其色其香,与芍药能差得了多少?选出最好的芍药与它一决雌雄,还不知鹿死谁手呢。等读了《事物纪原》,说武后冬天游后苑,群花都开了而唯有牡丹迟迟未开,于是把它贬到洛阳,我因此而大悟道:“如此刚烈倔强,受到贬抑固然可以理解,然而不加之以花王之尊,哪里能够洗去贬走八千里路的耻辱呢?”(韩诗“夕贬潮阳路八千”。)植物生长有一定的气候,初生的芦苇开花早晚也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如果不到开花时间,虽有十个尧日不能使冬天生出一穗;后来的人主,可以强迫公鸡大白天打鸣报晓吗?如果真有见识,应当尽贬诸种花卉而独崇牡丹。花王的封号,理应肇始于这一天,可惜武后她的见识达不到,而且倒行逆施。诚然如此啊!这就是武后。我从陕西的巩昌,带了十几株牡丹回来,同人写诗嘲笑我,有“群芳应怪人情热,千里趋迎富贵花”之句。我说:“牡丹因固守其拙而被贬,我带它回来,是趋冷而不是趋热呀。”这里得到此论,与我的看法更是互相发明了。

艺植之法,载于名人谱帙者,纤发无遗,予倘及之,又是拾人牙后矣〔1〕。但有吃紧一着,花谱偶载而未之悉者,请畅言之。是花皆有正面,有反面,有侧面。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或能委曲〔2〕,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既生,俾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予尝执此语同人,有迂其说者。予曰:“匪特士民之家,即以帝王之尊,欲植此花,亦不能不循此例。”同人诘予曰:“有所本乎?”予曰:“有本。吾家太白诗云〔3〕:‘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倚栏杆者向北,则花非南面而何?”同人笑而是之。斯言得无定论?

【注释】

〔1〕拾人牙后:即拾人牙慧,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2〕或:有的本子作“犹”。

〔3〕吾家太白诗:李白《清平调词》之三。李渔、李白同姓,故曰“吾家”。

【译文】

艺植牡丹之法,记载于名人谱帙里的,没有丝毫遗漏,我倘若再来论说,又是拾人牙慧了。但有要紧的一点,花谱偶尔说到却不详细,请让我畅所欲言。凡是花,都有正面,有反面,有侧面。正面应该向阳,这是种花的通例。然而其他花或许能够委曲,唯独牡丹不肯通融,让它正面向阳就能活,让它朝其他方向就会死,这是它百折不屈的本性,人主尚且不能使之屈服,谁还能使它屈服呢?我曾经把这话说给同人,有人认为我的说法迂腐。我说:“不光士民之家,即使以帝王之尊,要想种植这种花,也不能不遵循这个规律。”同人诘问我说:“你的理论有所本吗?”我说:“有所本。我家太白诗云:‘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所谓‘倚栏杆’,就是向北,那么花不是南面而是什么呢?”同人笑而称是。我这话不能作为定论吗?

【题解】

你想知道中国人怎样爱梅、怎样赏梅吗?请看李渔在本文中的描绘:山游者必带帐篷,实三面而虚其前,帐中设炭火,既可取暖又可温酒,可以一边饮酒,一边赏梅;园居者设纸屏数扇,覆以平顶,四面设窗,随花所在,撑而就之。你看,爱梅爱得多么投入!赏梅赏得多么优雅!倘若爱梅、赏梅能达到这种地步,梅如有知,当感激涕零矣。在中国,通常一说到梅花就想到它的傲视霜雪、高洁自重的品格,它也因此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实,远在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梅就被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先是采集梅果用于祭祀,并且在烹调时以之增加酸味;大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才开始对梅花进行审美欣赏;到宋元时,梅花的审美文化达到鼎盛时期,一直延续至今。梅与梅花最富于中国文化特色,积淀着深厚的社会文化,代表着中国文人志士的清气、骨气与生气。梅花的这种品性,在中国古代特别受到某些文人雅士的推崇,林逋“梅妻鹤子”的故事是其典型表现。据宋代沈括《梦溪笔谈》等书载,宋代钱塘人林逋(和靖),置荣利于度外,隐居于西湖的孤山,所住的房子周围,植梅蓄鹤,每有客来,则放鹤致之。这就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如果一个人能够视梅为妻,那么,其爱梅达到何种程度,可想而知。

花之最先者梅,果之最先者樱桃。若以次序定尊卑,则梅当王于花,樱桃王于果,犹瓜之最先者曰王瓜,于义理未尝不合,奈何别置品题,使后来居上。首出者不得为圣人,则辟草昧致文明者,谁之力欤?虽然,以梅冠群芳,料舆情必协〔1〕;但以樱桃冠群果,吾恐主持公道者,又不免为荔枝号屈矣。姑仍旧贯,以免抵牾〔2〕。种梅之法,亦备群书,无庸置吻,但言领略之法而已。花时苦寒,即有妻梅之心〔3〕,当筹寝处之法。否则衾枕不备,露宿为难,乘兴而来者,无不尽兴而返,即求为驴背浩然〔4〕,不数得也。观梅之具有二:山游者必带帐房,实三面而虚其前,制同汤网〔5〕,其中多设炉炭,既可致温,复备暖酒之用。此一法也。园居者设纸屏数扇,覆以平顶,四面设窗,尽可开闭,随花所在,撑而就之。此屏不止观梅,是花皆然,可备终岁之用。立一小匾,名曰“就花居”。花间竖一旗帜,不论何花,概以总名曰“缩地花”。此一法也。若家居所植者,近在身畔,远亦不出眼前,是花能就人,无俟人为蜂蝶矣。然而爱梅之人,缺陷有二:凡到梅开之时,人之好恶不齐,天之功过亦不等,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令人开户不得,闭户不得,是可爱者风,而可憎者亦风也。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令人去之不可,留之不可,是有功者雪,有过者亦雪也。其有功无过,可爱而不可憎者惟日,既可养花,又堪曝背,是诚天之循吏也〔6〕。使止有日而无风雪,则无时无日不在花间,布帐纸屏皆可不设,岂非梅花之至幸,而生人之极乐也哉!然而为之天者,则甚难矣。

【注释】

〔1〕舆情:群众的意见和态度。

〔2〕抵牾(dǐ wǔ):矛盾。

〔3〕妻梅:宋代林逋隐居西湖,种梅养鹤,终身不娶,人称“梅妻鹤子”。

〔4〕驴背浩然:用唐孟浩然驴背得句意。

〔5〕汤网:《史记·殷本纪》说,商汤施仁政,让捕鸟人网开三面,留一面捕获那些不听教命的鸟。

〔6〕循吏:遵理守法的官吏。

【译文】

开花最早的是梅,结果最早的是樱桃。假如以次序定尊卑,则梅应当是花中之王,樱桃是果中之王,犹如最先结瓜的叫王瓜,未尝不合于义理,无奈却另立了一套品题标准,使后来开花结果者居上。若首先出道的不能叫圣人,那么开辟草昧、达致文明,又是谁的力量呢?虽然如此,因为梅花冠压群芳,料想众人意见应该认同;但以樱桃冠压群果,我恐怕主持公道的人,又不免为荔枝叫屈了。姑且仍旧依从惯例,以免发生矛盾。种梅的方法,各种书籍也记载得很详备,不用多说,只谈观赏梅花的方法吧。梅花开的时候天气正寒冷,即使有妻梅之心,也应当筹划室外过夜观梅之法。否则,被子枕头没有准备好,露宿野外就会发生困难,乘兴而来的,无不尽兴而返,即使想作驴背得句的孟浩然,也没有几次机会。观梅的装备有二种:山游观梅者必带帐房,背后、左右三面掩实而前面虚空,形制如同汤网,帐房之中多设炉炭,既可取暖,又准备温酒之用。这是一种方法。花园中观梅者设置几扇纸屏,覆盖上平顶,四面设窗,可开可闭,随梅花的所在,撑开观赏。这种纸屏不只观梅,凡是观花都如此,一年到头都可使用。屏上立一小匾,刻名“就花居”。花间竖一面旗帜,不论什么花,概用一个总名叫“缩地花”。这是一种方法。若是家居所种植的梅花,近在身边,远也不出眼前,这样,花能迁就人,不用人如蜂蝶追花了。然而爱梅之人,有两个缺陷:凡到梅花开放的时候,人的好恶不齐,天的功过也不等,风把梅花的香气吹来,但香气吹来时寒气也来了,令人开户不得,闭户不得,这叫作可爱者是风,可憎者也是风。白雪之下梅花更妍丽,雪冻而花也冻,令人去之不可,留之不可,这叫作有功者是雪,有过者也是雪。有功无过,可爱而不可憎的,唯有太阳,它既可养花,又能够晒热观花者的脊背,真是老天爷忠于职守的好官吏。假使只有太阳而没有风雪,那就无时无日不在花间,布帐纸屏都可不用,这不只是梅花的至幸,而且也是人生的极乐啊!然而,当老天爷也太难了。

蜡梅者,梅之别种,殆亦共姓而通谱者欤?然而有此令德,亦乐与联宗。吾又谓别有一花,当为蜡梅之异姓兄弟,玫瑰是也。气味相孚,皆造浓艳之极致,殆不留余地待人者矣。人谓过犹不及,当务适中,然资性所在,一往而深,求为适中,不可得也。

【译文】

蜡梅,是梅的别一品种,大概都姓“梅”而通写在谱中了吧?然而有这样的美德,也乐于与之联宗。我又认为还有一种花,应该是蜡梅的异姓兄弟,这就是玫瑰。气味差不多,都达到浓艳的极致,大概不留余地待人赏闻了。人都说,过犹不及,应当务求适中,然而由它们的资性所决定,一往而深,求为适中,不可能啊。

【题解】

此款谈“桃”。桃有两种:一种以其果实满足人的口腹之欲;一种以其美色令人悦目赏心。前者是物质的,后者是精神的。李渔所重,在后者。

桃色之美,酷似美人。酷似美人的什么呢?酷似美人之面,尤其酷似醉美人之面,又尤其酷似会见情郎时的美人之面。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按:崔护,唐朝博陵(郡治在今河北定州)人,字殷功,贞元进士,官岭南节度使。试想,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儿家,朝思暮想会见自己的心上人,一旦相见,激动、羞怯、喜悦,话难于启口,手无处可放,白皙的脸上泛起两片红晕,白里透红,红里透白,酷似两片桃红。此时恐怕是她一生最漂亮的时候。关于桃花,李渔还有一比:“色之极媚者莫过于桃,而寿之极短者亦莫过于桃,‘红颜薄命’之说,单为此种。”在男权主义的社会里,一般说女人的“命”是苦的。愈是漂亮的女人,“命”往往愈是苦。于是有“红颜薄命”之说。李渔自己,一方面是个男权主义者,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女人的深切同情,从桃花想到“红颜薄命”的比喻,即是这种同情的流露。人真是最复杂的矛盾体。

凡言草木之花,矢口即称桃李,是桃李二物,领袖群芳者也。其所以领袖群芳者,以色之大都不出红白二种,桃色为红之极纯,李色为白之至洁,“桃花能红李能白”一语,足尽二物之能事。然今人所重之桃,非古人所爱之桃;今人所重者为口腹计,未尝究及观览。大率桃之为物,可目者未尝可口,不能执两端事人。凡欲桃实之佳者,必以他树接之,不知桃实之佳,佳于接,桃色之坏,亦坏于接。桃之未经接者,其色极娇,酷似美人之面,所谓“桃腮”、“桃靥”者,皆指天然未接之桃,非今时所谓碧桃、绛桃、金桃、银桃之类也。即今诗人所咏、画图所绘者,亦是此种。此种不得于名园,不得于胜地,惟乡村篱落之间、牧童樵叟所居之地,能富有之。欲看桃花者,必策蹇郊行〔1〕,听其所至,如武陵人之偶入桃源〔2〕,始能复有其乐。如仅载酒园亭,携姬院落,为当春行乐计者,谓赏他卉则可,谓看桃花而能得其真趣,吾不信也。噫,色之极媚者莫过于桃,而寿之极短者亦莫过于桃,“红颜薄命”之说,单为此种。凡见妇人面与相似而色泽不分者,即当以花魂视之,谓别形体不久也。然勿明言,至生涕泣。

【注释】

〔1〕蹇(jiǎn):此指跛足驴。孟浩然《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访人留后信,策蹇赴前程。”

〔2〕武陵人之偶入桃源:用陶渊明《桃花源记》意。

【译文】

凡是说到草木之花,随口就称桃李,如此看来桃李两种花,是群芳领袖啊。之所以能够领袖群芳,因其颜色大都不出红白二种,桃花为红色之极纯,李花为白色之至洁,“桃花能红李能白”一语,足以道尽桃李的能事。然而,今人所重的桃,不是古人所爱的桃;今人所重者考虑的是口腹,不曾讲究观览。大致说来,桃这种植物,中看的未必可口,不能两头都能侍奉人。凡是想叫桃子好吃,必须用其他树嫁接,不知桃之好吃,好在嫁接,桃色之坏,也坏在嫁接。未经嫁接的桃,其颜色极其娇美,酷似美人的脸面,所谓“桃腮”、“桃靥”者,都是指天然未接之桃,不是今天所谓碧桃、绛桃、金桃、银桃之类。今天诗人所歌咏、画家所描绘的,也是这种桃。这种桃不是得于名园,不是得于胜地,只有乡村篱落之间、牧童樵叟所居之地,才有许许多多。想看桃花的,必须骑着毛驴走到郊外,随其所至,如武陵人之偶入桃源,才能再得到那种快乐。如果仅仅载酒园亭,携姬院落,只考虑当春行乐,观赏其他花卉可以,要说观赏桃花而能得到它的真趣,我表示怀疑。噫,颜色之极媚者莫过于桃,而寿命之极短者也莫过于桃,“红颜薄命”之说,就是单指这个而言。凡是见到妇人面色与桃花相似而色泽也难以分辨者,就应当视为花魂,而这种花魂离开她的身体也不会太久了。但是不要明言,免得她伤心涕泣。

【题解】

此款文字不多,却是一篇漂亮的、情趣盎然而富有深意的小品文。

此文开头“吾家果”、“吾家花”,表现了李渔一贯的幽默风格,这且不说;其中心意思是借李花之“色不可变”,而赞扬了人世间坚贞守一的品格。一上来,他将梨花与桃花作了对比:“桃色可变,李色不可变也”。然后,抓住“可变”与“不可变”,引经据典,生发开去。先是引用《中庸》“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重点强调“不变”的可贵品质,用朱子的话说就是:“国有道,不变未达之所守;国无道,不变平生之所守也。”接着又借《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的话,赞赏“自有此花以来,未闻稍易其色,始终一操”的美好操行。最后又以李树之“耐久”为话由,发了一番感慨:“李树较桃为耐久,逾三十年始老,枝虽枯而子仍不细,以得于天者独厚,又能甘淡守素,未尝以色媚人也。若仙李之盘根,则又与灵椿比寿。我欲绳武而不能,以著述永年而已矣。”读此文不但令人心畅,而且发人深思。好文章!好文章!

顺便说一说:李渔讲的是李花,而其果,向为人们所关注。以往的说法是: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不久前有关专家为李子平反。据科学鉴定,李子对人大有益处,其营养价值甚至在桃、杏之上。

李是吾家果,花亦吾家花,当以私爱嬖之,然不敢也。唐有天下,此树未闻得封。天子未尝私庇,况庶人乎?以公道论之可已。与桃齐名,同作花中领袖,然而桃色可变,李色不可变也。“邦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邦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1〕自有此花以来,未闻稍易其色,始终一操,涅而不淄〔2〕,是诚吾家物也。至有稍变其色,冒为一宗,而此类不收,仍加一字以示别者,则郁李是也。李树较桃为耐久,逾三十年始老,枝虽枯而子仍不细,以得于天者独厚,又能甘淡守素,未尝以色媚人也。若仙李之盘根,则又与灵椿比寿。我欲绳武而不能〔3〕,以著述永年而已矣。

【注释】

〔1〕“邦有道”六句:《礼记·中庸》原文“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的意思是:国家清明时,不改变未达到的志向,此乃真正强大啊!国家黑暗时,你的志向至死不动摇,此乃真正强大啊!塞,阻塞,此指尚未实现。矫,强大的样子。

〔2〕涅(niè)而不淄(zī):涅,黑色燃料。淄,古同“缁”,黑色。《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

〔3〕绳武:《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绳,继续。武,足迹。

【译文】

李子是我家果,李花也是我家花,应当以私爱宠幸她,然而我却不敢。李唐皇朝有天下,没有听说李树得以封赏。天子未尝予以私自庇护,何况庶人呢?以公道论它就可以了。李花与桃花齐名,同作花中领袖,然而桃色可变,李色不可变。“邦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邦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自有这种花以来,没有听说稍稍改变过它的颜色,操守始终如一,染料染它也不变黑,诚然是我家之物啊。至于稍变其色,冒为李家一宗,而李家正宗也不收此类,乃加一个字以示区别的,叫作“郁李”。李树较之桃树耐久,超过三十年才开始变老,枝条虽然枯了而其果实仍不细小,因为它得天独厚,又能甘淡守素,不曾以色媚人。如仙李那样盘根错节,则又可与灵椿比其寿命。我要承续它的脚步而没有做到,故以著述来延寿而已。

【题解】

此款中李渔所谓“杏性淫”以及上款所谓“李性专”,当然是人的意识投射。但是话又说回来,文人赋诗作文,当描写自然现象时,或借物抒情,或托物起兴,舍意识投射便无所施其技。由此更可以看出李渔所写,乃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关于植物学的科学文章。在整个《闲情偶寄》中,他是把李、杏等等自然物作为艺术对象来看待的。我曾发表过一篇《论艺术对象》的文章,有一段是这样写的:“艺术却绝非廉价地、无缘无故地把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对象。只有如马克思所说‘自然是人的身体’、自然界的事物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本质联系时,艺术才把自己的目光投向它。譬如,艺术中常常写太阳、月亮、星星,常常写山脉、河流、风雨、雷电,常常写动物、植物,会说话的鸟,有感情的花……,但是这一切作为艺术的对象,或是以物喻人,或是借物抒情,或是托物起兴,总之,只是为了表现人类生活;不然,它们在艺术中便没有任何价值、任何意义。”

种杏不实者,以处子常系之裙系树上,便结累累。予初不信,而试之果然。是树性喜淫者,莫过于杏,予尝名为“风流树”。噫,树木何取于人,人何亲于树木,而契爱若此,动乎情也?情能动物,况于人乎!其必宜于处子之裙者,以情贵乎专;已字人者,情有所分而不聚也。予谓此法既验于杏,亦可推而广之。凡树木之不实者,皆当系以美女之裳;即男子之不能诞育者,亦当衣以佳人之裤。盖世间慕女色而爱处子,可以情感而使之动者,岂止一杏而已哉!

【译文】

种杏树若不结杏子的,用处女常穿的裙子系在树上,便结累累果实。我开始时不信,而试验后果然如此。凡是说到树性喜淫色,没有比杏更厉害的,我曾叫它“风流树”。噫,树木在人那里得到了什么,人为何如此亲于树木,而且如此契爱,如此动情?情能感动物,何况对于人呢!这树之所以必须要处女的裙子系上才灵验,是因为情贵乎专;已嫁人的,情有所分散而不能聚集专一了。我认为这个方法既能验证于杏,也可推而广之。凡不结果实的树木,都应当系上美女的衣裳;就是男子中不能生育的,也应当穿一穿佳人的裤子。世间爱慕女色、爱慕处女,可被她们的情感所打动的,岂止一种杏树而已!

【题解】

在“梨”款中,李渔说“性爱此花,甚于爱食其果。果之种类不一,中食者少,而花之耐看,则无一不然。雪为天上之雪,此是人间之雪”,说明他重精神享受甚于重口腹之欲。

予播迁四方,所止之地,惟荔枝、龙眼、佛手诸卉,为吴越诸邦不产者,未经种植,其余一切花果竹木,无一不经葺理;独梨花一本,为眼前易得之物,独不能身有其树为楂梨主人,可与少陵不咏海棠,同作一等欠事。然性爱此花,甚于爱食其果。果之种类不一,中食者少,而花之耐看,则无一不然。雪为天上之雪,此是人间之雪;雪之所少者香,此能兼擅其美。唐人诗云:“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1〕此言天上之雪。料其输赢不决,请以人间之雪,为天上解围。

【注释】

〔1〕“梅虽逊雪三分白”二句:此乃宋卢梅坡《雪梅》(其一):“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

我四方迁徙,所到之地,唯有荔枝、龙眼、佛手诸种花木,是吴越各地不出产的,没有种植过,其余一切花果竹木,没有一样没有栽种葺理;独有梨花这一种,虽是眼前容易得到,却不能拥有其树而为楂梨主人,这与杜甫一生不咏海棠,是一样的欠缺之事。然而我天性喜爱梨花,甚于爱吃它的果子。梨的果子种类不一,好吃的少,而梨花的耐看,则没有一种不是如此。雪是天上的雪,梨花是人间的雪;雪所缺少的是香,梨花则能两擅其美。唐人诗云:“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说的是天上的雪。料想它们输赢不决,请以人间之雪,为天上之雪解围。

海棠

【题解】

如果说牡丹是生在富家大户的、雍容华贵的、似乎因生性高贵而不肯屈从权威的(甚至像故事里所说敢于违抗帝王旨意)大家闺秀;如果说梅花是傲霜斗雪、风刀霜剑也敢闯的、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如果说桃花(李渔所说的那种未经嫁接的以色取胜的桃花)是藏在深山人未知的处女;那么,秋海棠则好似一个出身农家的、贫寒的、纤弱可爱、妩媚多情的待字少女。李渔“海棠”款正是塑造了秋海棠的这样一种性格。他说,秋海棠较春花更媚。“春花肖美人之已嫁者,秋花肖美人之待年者;春花肖美人之绰约可爱者,秋花肖美人之纤弱可怜者”。

李渔还有一首《丑奴儿令·秋海棠》词:“从来绝色多迟嫁,脂也慵施,黛也慵施。慵到秋来始弄姿。谁人不赞春花好,浓似胭脂,灿似胭脂。雅淡何尝肯欲斯?”颇有味道。

秋海棠在无论多么贫瘠的土地上都能生长,“墙间壁上,皆可植之;性复喜阴,秋海棠所取之地,皆群花所弃之地也”。李渔还讲了一个故事,更增加了秋海棠的可怜与可爱:“相传秋海棠初无是花,因女子怀人不至,涕泣洒地,遂生此花,可为‘断肠花’。”

“海棠有色而无香”,此《春秋》责备贤者之法〔1〕。否则无香者众,胡尽恕之,而独于海棠是咎?然吾又谓海棠不尽无香,香在隐跃之间,又不幸而为色掩。如人生有二技,一技稍粗,则为精者所隐;一术太长,则六艺皆通,悉为人所不道。王羲之善书〔2〕,吴道子善画,此二人者,岂仅工书善画者哉?苏长公不善棋酒〔3〕,岂遂一子不拈、一卮不设者哉?诗文过高,棋酒不足称耳。吾欲证前人有色无香之说,执海棠之初放者嗅之,另有一种清芬,利于缓咀,而不宜于猛嗅。使尽无香,则蜂蝶过门不入矣,何以郑谷《咏海棠》诗云“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4〕?有香无香,当以蝶之去留为证。且香之与臭,敌国也。花谱云〔5〕:“海棠无香而畏臭,不宜灌粪。”去此者必即彼,若是,则海棠无香之说,亦可备证于前,而稍白于后矣。噫,“大音希声”,“大羹不和”〔6〕,奚必如兰如麝,扑鼻薰人,而后谓之有香气乎?

【注释】

〔1〕《春秋》责备贤者之法:即通常所谓“春秋笔法”。

〔2〕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人(今属山东),出身贵族,官至右将军,人称“王右军”。

〔3〕苏长公:即苏东坡。

〔4〕郑谷:唐代诗人,字守愚,宜春(今属江西)人,其诗多写景咏物。

〔5〕花谱:分类记录各种花卉名色及有关诗文之书。如,宋代刘蒙《菊谱》,清代《广群芳谱》。

〔6〕大羹不和:语出《礼记·礼器》:“大圭不琢,大羹不和。”不和即不调以杂味。

【译文】

“海棠有色而无香”,这是《春秋》责备贤者的笔法。否则,没有香味的多了,为什么都可宽恕,而单挑海棠的毛病?然而我认为海棠并非完全没有香味,香在隐跃之间,又不幸而被它的颜色掩盖。如人生有两种技艺,一种技艺稍粗疏,则为精细者所隐没;一种技艺太强势,六艺皆通,也全都不为人所称道了。王羲之善书,吴道子善画,这两个人,难道仅仅工书善画吗?苏东坡不善棋酒,难道他一个棋子不拈、一只酒杯不设吗?因其诗文过高,棋酒就不足称道了。我想求证前人有色无香的说法,拿刚刚开放的海棠花闻一闻,它有另一种清芬,利于缓缓去闻,而不宜于猛嗅。假使海棠完全没有香味,则蜂蝶过其门而不入了,为何郑谷《咏海棠》诗云“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有香无香,应当以蜂蝶的去留为证。而且香气与臭味,互相敌对。花谱说:“海棠没有香气而害怕臭味,不宜灌粪。”离弃臭味的必然接近于香气,若是这样,则海棠无香之说,也可以说既被前人所否定,也被后人略微弄明白一点儿了。噫,“大音希声”,“大羹不和”,何必一定要如兰如麝,扑鼻薰人,而后才说它有香气呢?

王禹偁《诗话》云〔1〕:“杜子美避地蜀中,未尝有一诗及海棠,以其生母名海棠也。”生母名海棠,予空疏未得其考,然恐子美即善吟,亦不能物物咏到。一诗偶遗,即使后人议及父母。甚矣,才子之难为也。鼎革以前,吾乡杜姓者,其家海棠绝胜,予岁岁纵览,未尝或遗。尝赠以诗云:“此花不比别花来,题破东君着意培。不怪少陵无赠句,多情偏向杜家开〔2〕。”似可为少陵解嘲。秋海棠一种,较春花更媚。春花肖美人,秋花更肖美人;春花肖美人之已嫁者,秋花肖美人之待年者;春花肖美人之绰约可爱者,秋花肖美人之纤弱可怜者。处子之可怜,少妇之可爱,二者不可得兼,必将娶怜而割爱矣。相传秋海棠初无是花,因女子怀人不至,涕泣洒地,遂生此花,名为“断肠花”。噫,同一泪也,洒之林中,即成斑竹,洒之地上,即生海棠,泪之为物神矣哉!春海棠颜色极佳,凡有园亭者不可不备,然贫士之家不能必有,当以秋海棠补之。此花便于贫士者有二:移根即是,不须钱买,一也;为地不多,墙间壁上,皆可植之。性复喜阴,秋海棠所取之地,皆群花所弃之地也。

【注释】

〔1〕王禹偁:北宋诗人,字元之,巨野(今山东巨野)人,有《小畜集》。

〔2〕偏:芥子园本作“遍”,《中国文学珍本丛书》本作“偏”。

【译文】

王禹偁《诗话》云:“杜子美避地蜀中,未曾有一诗写到海棠,因为他的生母名叫海棠啊。”生母名海棠,我才学空疏没有对此进行考证,然而,恐怕杜子美即使善于作诗,也不能事事物物都写到。一首诗偶有遗漏,就让后人议论到他的父母。过分了,才子难作呀。清朝鼎革以前,我乡杜家,海棠长得绝佳,我每年都去尽情观赏,未曾遗漏。曾经赠诗给他家:“此花不比别花来,题破东君着意培。不怪少陵无赠句,多情偏向杜家开。”似乎可以为杜少陵解嘲。秋海棠是海棠的一种,它比春海棠的花更娇媚。春花似美人,秋花更似美人;春花似已经出嫁的美人,秋花似待字阁中的美人;春花似美人之绰约可爱,秋花似美人之纤弱可怜。处女之可怜,少妇之可爱,倘若二者不可得兼,那就必将娶可怜而割可爱了。相传秋海棠最初没有这种花,因女子怀念情人,情人总也不来,涕泣洒地,于是产生了秋海棠这种花,名为“断肠花”。噫,同是一种泪,洒在林中,就变成斑竹,洒在地上,即生成海棠,泪这种东西真神奇啊!春海棠颜色极好,凡有园林的不可不备,然而贫士之家不一定都能拥有,应当用秋海棠补上。这种花有两点方便贫士栽种:移根即可,不须钱买,这是一;二是占地不多,墙间壁上,都可种植。这种花性又喜阴,秋海棠所需要的地方,都是群花所遗弃的地方。

玉兰

【题解】

李渔把玉兰花的特性、色相、美姿描绘得细致准确。每到春节过后,虽然残冬竭力抵抗着春天的脚步,但是迎春花还是冷不防从雪花丛中钻出来开放。而白玉兰从深冬起就酝酿着花苞,积蓄着力量,没等迎春花谢,就羞答答地张开小嘴向春天表达爱意。只要白玉兰开花了,人们就知道春天确实已经充塞于天地之间了。

世无玉树,请以此花当之。花之白者尽多,皆有叶色相乱,此则不叶而花,与梅同致。千干万蕊,尽放一时,殊盛事也。但绝盛之事,有时变为恨事。众花之开,无不忌雨,而此花尤甚。一树好花,止须一宿微雨,尽皆变色,又觉腐烂可憎,较之无花更为乏趣。群花开谢以时,谢者既谢,开者犹开,此则一败俱败,半瓣不留。语云:“弄花一年,看花十日。”为玉兰主人者,常有延伫经年,不得一朝盼望者,讵非香国中绝大恨事?故值此花一开,便宜急急玩赏,玩得一日是一日,赏得一时是一时。若初开不玩而俟全开,全开不玩而俟盛开,则恐好事未行,而alt风景者至矣。噫,天何仇于玉兰,而往往三岁之中,定有一二岁与之为难哉!

【译文】

世上没有玉树,请用玉兰花当作玉树吧。花呈白色的非常多,大都有叶色与花色相混乱的情况发生,玉兰则未生叶而先开花,与梅一样。千条枝干、万朵花蕊,一时全都开放了,真是一件盛事。但是绝盛之事,有时也会变为遗憾之事。众花开放时,无不忌雨,而玉兰花尤其厉害。一树好花,只需一夜小雨,全都变了颜色,又会让人感觉腐烂可憎,比起没有花则更为乏趣。其他各种花,开谢有其花期,谢的已谢了,开的还在开,玉兰花则一败俱败,半瓣不留。俗话说:“弄花一年,看花十日。”作为玉兰的主人,常常有期待经年,得不到一朝的观赏,岂非花香世界中的一件绝大遗憾之事?所以当玉兰花一开,便应急急玩赏,玩得一日是一日,赏得一时是一时。若初开不玩赏而等它全开,全开时不玩赏而等它盛开,那恐怕好事未行,而煞风景的事就来了。噫,老天爷同玉兰有什么仇,往往三年之中,倒有一二年与之为难呢!

辛夷

【题解】

辛夷花又名木笔花、迎春花。早春时节开放,先花后叶,色艳味香。又可入药,且可提取香料,为益多矣。李渔此款如此贬抑辛夷,太不公平。

辛夷、木笔、望春花,一卉而数异其名,又无甚新奇可取,“名有余而实不足”者,此类是也。园亭极广,无一不备者方可植之,不则当为此花藏拙。

【译文】

辛夷、木笔、望春花,同一种花而有好几种不同的名字,又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可取,所谓“名有余而实不足”,就是此类花了。园亭极广阔,没有一种花不栽的,才可种植,不然,应当为此花藏拙。

山茶

【题解】

山茶的可爱,一是其性,一是其色。其性何如?它不像桂花与玉兰那样“最不耐开、一开辄尽”,而是“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而且“戴雪而荣”。因此,李渔赞这种花为“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其色何如?李渔的描绘极妙:“由浅红至深红,无一不备。其浅也,如粉如脂,如美人之腮,如酒客之面;其深也,如朱如火,如猩猩之血,如鹤顶之珠。可谓极浅、深、浓、淡之致,而无一毫遗憾者也。”李渔可谓山茶知音。难得!难得!

花之最不耐开、一开辄尽者,桂与玉兰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然石榴之久,犹不及山茶;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又况种类极多,由浅红以至深红,无一不备。其浅也,如粉如脂,如美人之腮,如酒客之面;其深也,如朱如火,如猩猩之血,如鹤顶之珠。可谓极浅、深、浓、淡之致,而无一毫遗憾者矣。得此花一二本,可抵群花数十本。惜乎予园仅同芥子,诸卉种就,不能再纳须弥,仅取盆中小树,植于怪石之旁。噫,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予其郭公也夫〔1〕

【注释】

〔1〕郭公:北齐后主高纬,雅好傀儡,时谓之郭公(“高”、“郭”音近),因此以“郭公”喻傀儡也。

【译文】

花中最不耐开、一开就尽的,是桂花和玉兰;花中最能持久、愈开愈盛的,是山茶与石榴。然而石榴的持久,还赶不上山茶;石榴的叶经霜即会脱落,山茶则能戴雪而荣。如此说来,这种山茶花,既具有松柏的傲骨,又兼备桃李的风姿,历经春夏秋冬如一日,大概是草木中的神仙吧?况且山茶花种类极多,由浅红以至深红,无一不有。浅的,如粉如脂,如美人之腮,如酒客之面;深的,如朱如火,如猩猩之血,如鹤顶之珠。可以说达到了浅、深、浓、淡的极致,而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憾。得到山茶花的一二本,可抵得上群花数十本。可惜呀,我的花园仅如芥子之大,诸种花卉栽上之后,就不能再纳须弥之地种山茶花了,仅取盆中小树,种植在怪石之旁。噫,我所称善的东西却不能享用,我所厌恶的东西却不能去除,我就是傀儡郭公啊!

紫薇

【题解】

李渔在此款中抓住紫薇的特点,将其拟人化,说它知痒、知痛、知荣辱。这花也叫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喜光,耐旱,怕涝,生长较慢,寿命长。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花期极长,宋代诗人杨万里诗曰:“似痴如醉丽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明代薛蕙也写过:“紫薇花最久,烂熳十旬期。夏日逾秋序,新花续放枝。”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之赞,故又称“红满堂”;紫薇树长大以后,树干外皮落下,光滑无皮。如果人们轻轻抚摸一下,立即会枝摇叶动,浑身颤抖,甚至会发出微弱的“咯咯”响动声,所以紫薇又叫痒痒树。

人谓禽兽有知,草木无知。予曰:不然。禽兽草木尽是有知之物,但禽兽之知,稍异于人,草木之知,又稍异于禽兽,渐蠢则渐愚耳。何以知之?知之于紫薇树之怕痒。知痒则知痛,知痛痒则知荣辱利害,是去禽兽不远,犹禽兽之去人不远也。人谓树之怕痒者,只有紫薇一种,余则不然。予曰:草木同性,但观此树怕痒,即知无草无木不知痛痒,但紫薇能动,他树不能动耳。人又问:既然不动,何以知其识痛痒?予曰:就人喻之,怕痒之人,搔之即动,亦有不怕痒之人,听人搔扒而不动者,岂人亦不知痛痒乎?由是观之,草木之受诛锄,犹禽兽之被宰杀,其苦其痛,俱有不忍言者。人能以待紫薇者待一切草木,待一切草木者待禽兽与人,则斩伐不敢妄施,而有疾痛相关之义矣。

【译文】

有人说禽兽有知,草木无知。我说:不然。禽兽草木都是有知之物,只是禽兽之知,与人稍有不同,草木之知,又与禽兽稍有不同,比较起来,由人而禽兽而草木,渐蠢则渐愚而已。怎么知道?从紫薇树的怕痒知道的。紫薇树知痒则知痛,知痛痒则知荣辱利害,这就离禽兽不远了,犹如禽兽离人不远一样。有人说,树中怕痒的,只有紫薇树这一种,其余的不是这样。我说:草木的情性是相同的,只要看紫薇树怕痒,就知道无草无木不知痛痒,只是紫薇树能动,其他树不能动而已。有人又问:既然不动,怎么知道它识痛痒呢?我说:就拿人作比喻吧,怕痒的人,一搔他,马上动,也有不怕痒的人,听任别人搔扒而不动,岂非人也有不知痛痒的吗?由此看来,草木之受诛锄,犹如禽兽之被宰杀,其苦其痛,都有不忍言说之处。人若能像待紫薇那样待一切草木,像待一切草木那样待禽兽与人,那么人间的斩杀就不敢胡乱施用,而能体会到疾痛相关的意义了。

绣球

【题解】

原产于我国的绣球,又叫八仙花,别名阴绣球、绣球花、紫阳花、斗球;花顶生,近球形,直径可达二十厘米;花色多变,初白色,渐蓝色、粉色。此花十分漂亮,常常有人将球剪下放在瓶中或悬挂于床帐,别有一番风味。李渔此款赞美它“天工之巧,至开绣球一花而止矣”。

天工之巧,至开绣球一花而止矣。他种之巧,纯用天工,此则诈施人力,似肖尘世所为而为者。剪春罗、剪秋罗诸花亦然。天工于此,似非无意,盖曰:“汝所能者,我亦能之;我所能者,汝实不能为也。”若是,则当再生一二蹴球之人,立于树上,则天工之斗巧者全矣。其不屑为此者,岂以物可肖,而人不足肖乎?

【译文】

天工的机巧,到了开绣球这一种花是到头了。其他种类的机巧,纯用天工,绣球这种花则假施人力,似乎效仿尘世所为而去做的。剪春罗、剪秋罗诸花也一样。天工在这里,好像并非无意,大约是说:“你所能做的,我也能做;我所能做的,你实在不能做了。”若是这样,就应当再生一二踢球的人,立在树上,如此,则天工的斗巧就完备了。老天爷之所以不屑为此,难道是因为物可效仿,而人不足以效仿吗?

紫荆

【题解】

李渔几句话就描绘出紫荆花的特点:“少枝无叶,贴树生花,虽若紫衣少年,亭亭独立,但觉窄袍紧袂,衣瘦身肥,立于翩翩舞袖之中。”

花各有形、有性,乃大自然赋予植物万千性状之本然,犹如人之面貌各异、禀性不同;因此,牡丹不必骄傲跋扈,紫荆也不必自惭形秽。

紫荆一种,花之可已者也。但春季所开,多红少紫,欲备其色,故间植之。然少枝无叶,贴树生花,虽若紫衣少年,亭亭独立,但觉窄袍紧袂,衣瘦身肥,立于翩翩舞袖之中,不免代为踧踖〔1〕

【注释】

〔1〕踧踖(cù jí):局促不安的样子。《论语·乡党》:“君在,踧踖如也。”

【译文】

紫荆这种花,是可以不必栽种的。但春季所开的花,多为红色而很少紫色,想完备花的色彩,所以间或栽种。然而它少枝无叶,贴在树干开花,虽然很像紫衣少年,亭亭独立,但总觉得它窄袍紧袖,衣瘦身肥,立于翩翩舞袖的队伍之中,不免替它局促不安。

栀子

【题解】

李渔说“栀子花无甚奇特,予取其仿佛玉兰”,其实,二者只是颜色皆白,花型有点相似,实则大不相同。栀子的花,香气宜人,且可入药,又有实用价值。

有学者称,栀子在汉代又叫鲜支(鲜支也指丝织品,也指栀子)。栀子是茜草科栀子属常绿灌木,汉代用作黄色染料。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当时有以种植栀子、茜草而大富者:“若千亩卮茜……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集解》徐广曰:“卮音支,鲜支也。茜音倩,一名红蓝,其花染缯赤黄也。”《汉书·司马相如传》:“鲜支黄砾。”颜师古注:“鲜支,即今支子树也。”《说文解字》木部:“栀,黄木可染者。”段玉裁注:“栀,今栀子树,实可染黄。相如赋谓之‘鲜支’,《史记》假‘卮’为之。”古代栀子作染料,又有药用价值;而今天则常常作为观赏植物。又,明文震亨《长物志》说栀子又称詹卜:“詹卜,俗名栀子,古称禅友,出自西域。”宋苏轼诗:“六花詹卜林间佛,九节菖蒲石上仙。”

栀子花无甚奇特,予取其仿佛玉兰。玉兰忌雨,而此不忌;玉兰齐放齐凋,而此则开以次第。惜其树小而不能出檐,如能出檐,即以之权当玉兰,以弥补三春恨事,谁曰不可?

【译文】

栀子花没有什么奇特,我取它与玉兰相似。玉兰忌雨,而栀子不忌;玉兰齐放齐凋,而栀子则次第开放。可惜它的树干小而不能出檐,如果能出檐,就可以用它权当玉兰,以补三春的遗憾,谁说不可以呢?

杜鹃 樱桃

【题解】

今天的杜鹃可不是李渔当年所谓“花之可有可无者也”,电影《闪闪的红星》中一曲优美抒情的《映山红》,深入家家户户,深入千千万万观众的心里,从而也使人们对这种别名叫作杜鹃的花也另眼看待,如今它已经是家庭养花的重要品种之一了,可谓家家映山红。

至于樱桃,倒真是“在实不在花”。樱桃含铁极富,所以营养价值很高。

杜鹃、樱桃二种,花之可有可无者也。所重于樱桃者,在实不在花;所重于杜鹃者,在西蜀之异种,不在四方之恒种。如名花俱备,则二种开时,尽有快心而夺目者,欲览余芳,亦愁少暇。

【译文】

杜鹃、樱桃这两种,它们的花可有可无。所看重樱桃的,在它的果实而不在它的花;所看重杜鹃的,在西蜀的异种,不在四方都有的平常品种。如果名花俱备,那么这两种花开时,尽有赏心悦目的花卉,想观览可有可无的花,也愁没有时间呢。

石榴

【题解】

李渔在此款中记芥子园的石榴别有风趣,令人难忘。石榴乃区区三亩芥子园花木中的主角,“榴之根即山之麓”,“榴之地即屋之天”,“榴之花即吾倚栏守户之人”。石榴不但是主角,且是功臣。

在我国北方,农家院里最常见的果树就是石榴,家种石榴,就像家里养狗一样,司空见惯。一般石榴树,齐房高,每到秋后上冻前,人们用草把整棵树捆起来,外面糊上泥,犹如给它盖上一层厚厚的被子。开春儿,把“被子”掀开。很快,它就发芽、生叶、开花、结果。先看它红艳艳的花,再看它扭着嘴、垂着头的青里透红的大石榴。

芥子园之地不及三亩,而屋居其一,石居其一,乃榴之大者,复有四五株。是点缀吾居,使不落寞者,榴也;盘踞吾地,使不得尽栽他卉者,亦榴也。榴之功罪,不几半乎?然赖主人善用,榴虽多,不为赘也。榴性喜压,就其根之宜石者,从而山之,是榴之根即山之麓也;榴性喜日,就其阴之可庇者,从而屋之,是榴之地即屋之天也;榴之性又复喜高而直上,就其枝柯之可傍,而又借为天际真人者〔1〕,从而楼之,是榴之花即吾倚栏守户之人也。此芥子园主人区处石榴之法,请以公之树木者。

【注释】

〔1〕天际真人:是晋人理想的人格。天际,天边。真人,道家称“修真得道”或“成仙”的人。《世说新语·容止》:“诸君莫轻道仁祖(谢尚字),企脚北窗下弹琵琶,故自有天际真人想。”

【译文】

芥子园的地盘不到三亩,而屋占三分之一,石占三分之一,还有四五株大石榴树。这样,点缀我的房屋,使之不落寞的,是石榴树;盘踞在我的园地,使我不能尽栽其他花卉的,也是石榴树。石榴树的功与罪,不是差不多各占一半了吗?然而依赖主人善于调配,石榴树虽多,并不感到累赘。石榴树本性喜欢压枝,就石榴树之根适宜于生在石头间的,从而在山上种植它,这样石榴树根就是山麓了;石榴树本性喜欢阳光,就石榴树善荫蔽的特点,从而在屋间种植它,这样石榴树就成为房屋的凉棚了;石榴树本性又喜欢拔高直上,就石榴树枝柯的可依傍的特点,于是又借它为天际真人的形象,从而在楼边种植它,这样石榴花就是我倚栏守户的人了。这就是芥子园主人调配种植石榴树的方法,请让我公布给种植树木的人们。

木槿

【题解】

李渔由木槿花的朝开暮落,悟出人生道理。花开花落是定数,人生人死是变数,此正是自然与社会的不同。

木槿又名面花、朝开暮落花、喇叭花,又称佛叠花、鸡腿蕾、白牡丹、篱障花等,为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木槿花于夏秋季开花,朝发暮落,日日不绝,人称有“日新之德”。花色有白有紫,有米黄色,也有淡红色,纷披陆离。

木槿朝开而暮落,其为生也良苦。与其易落,何如弗开?造物生此,亦可谓不惮烦矣。有人曰:不然。木槿者,花之现身说法以儆愚蒙者也。花之一日,犹人之百年。人视人之百年,则自觉其久,视花之一日,则谓极少而极暂矣。不知人之视人,犹花之视花,人以百年为久,花岂不以一日为久乎?无一日不落之花,则无百年不死之人可知矣。此人之似花者也。乃花开花落之期虽少而暂,犹有一定不移之数,朝开暮落者,必不幻而为朝开午落、午开暮落;乃人之生死,则无一定不移之数,有不及百年而死者,有不及百年之半与百年之二三而死者;则是花之落也必焉,人之死也忽焉。使人亦如木槿之为生,至暮必落,则生前死后之事,皆可自为政矣,无如其不能也。此人之不能似花者也。人能作如是观,则木槿一花,当与萱草并树。睹萱草则能忘忧,睹木槿则能知戒。

【译文】

木槿花早上开黄昏落,它活得真苦。与其这么易落,是否还不如不开呢?造物主生出这种花,也可以说不惮其烦了。有人说:不然。木槿,是用它的花来现身说法以警示愚蒙者的啊。花的一天,犹如人的百年。人看人的百年,自己觉得很久,而看花的一天,则认为极少而极短了。岂不知人看人,犹如花看花,人以百年为长久,花难道不以一天为长久吗?没有一天不落的花,那么没有百年不死的人也就可知了。这是人像花的地方。花开花落的时间虽然少而短,仍然有一定不移的规律,早上开而黄昏落,绝不变幻为早上开而中午落、中午开而黄昏落;而人的生死,则没有一定不移的规律,有不到百年而死的,有不到百年的一半与百年的百分之二三十而死的;这就是说花的落有必然性,人的死则在忽然间。假使人也如木槿的生活,到黄昏必落,那么生前死后的事情,都可自己做主了,然而他做不到。这是人不像花的地方。人能够这样看,那么木槿这种花,应当与萱草一起栽种。看见萱草则能忘忧,看见木槿则能知戒。

【题解】

李渔说:“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可见桂花惹人喜爱,主要在其香气,而不在其形色。专家称:按花期分,桂花有八月桂、四季桂、月月桂等。但习惯上将桂花分为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除四季桂常年开花外,其余都在秋天开花,所谓“独占三秋压群芳”。桂花别名很多:因其叶脉如圭而称“桂”;它纹理如犀,又叫木犀;以其清雅高洁,香飘四溢,被称为“仙友”;桂花又被称为“仙树”、“花中月老”。桂花通常生长在岩岭上,也叫“岩桂”;桂花开花时浓香致远,其香气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清可荡涤,浓可致远,因此有“九里香”的美称;黄花细如粟,故又有“金粟”之名;桂花为“仙客”;花开于秋,旧说秋之神主西方,所以也称“西香”或“秋香”;桂花的花朵很小,但香气浓郁,被人称为“金秋骄子”;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桂花的花朵是管状的,由五个小瓣联合组成,叫“花冠管”;汉晋后,人们开始把桂花与月亮联系在一起,编织了月宫吴刚伐桂等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亦称“月桂”,因此,月亮也称“桂宫”、“桂魄”。桂花原产我国西南部喜马拉雅山东段,18世纪70年代由我国广州传至英国,英国皇家邱园于1789年开始栽培,以后欧洲一些国家相继引种。

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有《惜桂》诗云:“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盛极必衰,乃盈虚一定之理,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至者,皆玉兰之为春光、丹桂之为秋色。

【译文】

秋花的香气,没有赶得上桂花的。桂树乃月中之树,桂香也是天上之香啊。但它的缺陷之处,在于满树桂花一齐开放,不留余地。我有《惜桂》诗云:“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盛极必衰,这是盈虚一定之理,凡是富贵荣华一蹴而就的,都是春光之中的玉兰、秋色之中的丹桂。

合欢

【题解】

此款开头,李渔即引嵇康的话说“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合欢树植之庭院,使你解忿而欢乐,故有萱草忘忧、合欢解忿之称。此言不够科学。正像李渔所谓“常以男女同浴之水,隔一宿而浇其根,则花之芳妍,较常加倍”不科学一样。合欢,别名绒花树、马缨花、蓉花树,有诗曰:“翠羽红缨醉夕阳,绵衣绯云郁甜香。深情何恨黄昏后,一树马缨夜漏长。”合欢象征吉祥、欢乐,其形清秀潇洒,其味清香迷人,当其花朵满枝、散垂如丝、羽叶纤细、雉尾初开之时,令人赏心悦目。

“合欢蠲忿,萱草忘忧”〔1〕,皆益人情性之物,无地不宜种之。然睹萱草而忘忧,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对合欢而蠲忿,则不必讯之他人,凡见此花者,无不解愠成欢,破涕为笑。是萱草可以不树,而合欢则不可不栽。栽之之法,花谱不详,非不详也,以作谱之人,非真能合欢之人也。渔人谈稼事,农父著樵经,有约略其词而已。凡植此树,不宜出之庭外,深闺曲房是其所也。此树朝开暮合,每至昏黄,枝叶互相交结,是名“合欢”。植之闺房者,合欢之花宜置合欢之地,如椿、萱宜在承欢之所〔2〕,荆、棣宜在友于之场〔3〕,欲其称也。此树栽于内室,则人开而树亦开,树合而人亦合。人既为之增愉,树亦因而加茂,所谓人地相宜者也。使居寂寞之境,不亦虚负此花哉?灌勿太肥,常以男女同浴之水,隔一宿而浇其根,则花之芳妍,较常加倍。此予既验之法,以无心偶试而得之。如其不信,请同觅二本,一植庭外,一植闺中,一浇肥水,一浇浴汤,验其孰盛孰衰,即知予言谬不谬矣。

【注释】

〔1〕合欢蠲(juān)忿,萱草忘忧:合欢能够使人消除忿怒,萱草能够使人忘记忧愁。蠲,消除,免除。魏嵇康《养生论》:“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

〔2〕椿:指椿树,其树长寿,古人以喻父亲。萱:指萱草,北堂(母亲居所)种萱(《诗经·卫风·伯兮》有“焉得萱草,言树之背”句),使之忘忧,故萱草与母亲联系在一起。

〔3〕荆、棣宜在友于之场:荆指紫荆,棣指棠棣,皆兄弟情谊象征。紫荆被称为“兄弟树”、“同本树”——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说,紫荆台下有田氏三兄弟分家,家产分妥后,又想把紫荆树一分为三,不想紫荆树同株三荆,遂不分家。棠棣歌兄弟情谊——《诗经·小雅·常(棠)棣之华》:“常棣之华,鄂不altalt。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译文】

“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它们都是益人情性的植物,没有地方不适宜于栽种。然而看见萱草而忘忧,我听见说过这话,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关于合欢能使人消除忿怒,则不必讯问别人,凡是见到这种花的,无不解怒成欢,破涕为笑。如此,则萱草可以不种,而合欢却不可不栽。栽合欢的方法,花谱说得不详细;不是故意不详细,是因为作谱的人,并非真能合欢的人。渔人谈种庄稼的事,农人写打柴之经,只有约略其词而已。凡要种植这种树,不宜出庭院之外,深闺曲房是它合适的栽种之所。这种树的花叶早上开晚上合,每到昏黄,枝叶互相交结,所以名为“合欢”。栽种在闺房里,是合欢之花宜于放在合欢之地,就像椿树、萱草宜于种在承欢之所,紫荆、棠棣宜于种在朋友常聚之场一样,名实相称啊。合欢树栽种于内室,则人分而树也开,树合而人也合。人既因树增添欢愉,树也因人而更加茂盛,这就是所谓人地相宜。假如把它植于寂寞之境,不是辜负了这种花吗?浇灌合欢树不要太肥,常用男女同浴之水,隔一宿浇浇它的根,那么其花之芳妍,较之平常会加倍艳丽。这是我已经验证过的方法,乃无意之中偶尔试验得到的。如你不信,请同时找两株合欢,一株栽种在庭院之外,一株栽种在闺阁之中,一株浇肥水,一株浇浴汤,检验一下它们谁盛谁衰,就知道我的话是对还是错了。

木芙蓉

【题解】

李渔说:“水芙蓉之于夏,木芙蓉之于秋,可谓二季功臣矣。”木芙蓉,别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莲、醉酒芙蓉。芙蓉花朵极美,是深秋主要的观花树种。花形大,生于枝梢,十至十一月开花,清晨开花时呈乳白色或粉红色,傍晚变为深红色。有关专家说,木芙蓉原产于我国,四川、云南、山东等地均有分布,而以成都一带栽培最多,历史悠久,故成都又有“蓉城”之称。木芙蓉开的花一日三变,故又名“三变花”,其花晚秋始开,霜侵露凌却风姿艳丽,占尽深秋风情,因而又名“拒霜花”。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带亦种植木芙蓉,繁花似锦,光辉灿烂,唐末诗人谭用之赞曰:“秋风万里芙蓉国。”从此,湖南省便有“芙蓉国”之雅称。木芙蓉花色历来被众文人所赞咏。苏东坡云:“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范成大云:“袅袅芙蓉风,池光弄花影。”王安石云:“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醉着,强抬青镜欲妆慵。”《长物志》曰:“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若他处植之,绝无丰致。”吕初泰评曰:“芙蓉襟闲,宜寒江,宜秋沼,宜微霖,宜芦花映白,宜枫叶摇丹。芙蓉临水,波光花影,相映成趣,若芦枫为伴,则更相得益彰。”

水芙蓉之于夏,木芙蓉之于秋,可谓二季功臣矣。然水芙蓉必须池沼,“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者〔1〕,不可数得。茂叔之好〔2〕,徒有其心而已。木则随地可植。况二花之艳,相距不远。虽居岸上,如在水中,谓之秋莲可,谓之夏莲亦可,即自认为三春之花,东皇未去也亦可〔3〕。凡有篱落之家,此种必不可少。如或傍水而居,隔岸不见此花者,非至俗之人,即薄福不能消受之人也。

【注释】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语见《诗经·秦风·蒹葭》。

〔2〕茂叔之好:茂叔乃宋代理学家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实,亦称惇颐、濂溪先生,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酷爱莲花,有《爱莲说》一文。

〔3〕东皇:《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又,《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东皇为司春之神。

【译文】

夏天的水芙蓉,秋天的木芙蓉,可说是这两个季节的功臣了。然而水芙蓉必须有池沼,“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得不到几个。如此则周敦颐爱莲之所好,徒有其心而已。木芙蓉则随地可以种植。况且水芙蓉和木芙蓉这两种花的美艳,相距不远。木芙蓉虽居于岸上,如同在水中,说它是秋莲可以,说它是夏莲也可以,即使自认为三春之花,司春之神东皇未去也无不可。凡有篱笆的人家,这种花必不可少。如果有人在水边居住,若别人隔岸看不见他家有这种花,那么他不是至俗之人,就是薄福不能消受之人。

夹竹桃

【题解】

李渔在“夹竹桃”的名字上做文章,其实大可不必。花似桃,叶像竹,一年四季,常青不改。从春到夏到秋,花开花落,此起彼伏。迎着春风、冒着暴雨、顶着烈日,吐艳争芳,在平凡中见伟大,在朴实中饱含坚韧,这便是夹竹桃。夹竹桃的祖先在印度、伊朗,它是一种灌木,主干、枝条上有许多分枝,最小的小枝呈绿色。提起夹竹桃,总令人想到身材修长的美女——却不知所以然。

夹竹桃一种,花则可取,而命名不善。以竹乃有道之士,桃则佳丽之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合而一之,殊觉矛盾。请易其名为“生花竹”,去一桃字,便觉相安。且松、竹、梅素称三友,松有花,梅有花,惟竹无花,可称缺典。得此补之,岂不天然凑合?亦女娲氏之五色石也。

【译文】

夹竹桃这种植物,花是不错的,而其命名却不怎么好。因为竹乃是有道之士,桃则是佳丽之人,志向不同不相结交,这两种东西合而为一,实在令人感觉矛盾。请换一个名字叫“生花竹”,去一个桃字,便会觉得妥帖多了。而且松、竹、梅向来称为三友,松有花,梅有花,唯独竹没有花,可说是个缺陷。有了“生花竹”补救,岂不是天然凑合吗?也是女娲氏的五色石啊。

瑞香

【题解】

笠翁总是善于以花喻人,此款又以瑞香之性而作出一篇人事文章,颇为有趣。然称瑞香为“花之小人”,是使其蒙冤也;假如站在花的立场上打官司,可告李渔此论有“挑拨离间”之嫌——夹竹桃的叶、花和树皮都有剧毒,难道就变为“花之恶人”不成?

瑞香原产我国,江南各省均有分布。其变种有金边瑞香、白瑞香、蔷薇瑞香等。金边瑞香,其繁殖可用种子随采随播,扦插极易。蔷薇瑞香又叫水香瑞香,花被裂片里面为白色,表面带粉红色;还有淡红瑞香,叶深绿色,花淡红紫色。

茂叔以莲为花之君子〔1〕,予为增一敌国,曰:瑞香乃花之小人。何也?谱载此花“一名麝囊,能损花,宜另植”。予初不信,取而嗅之,果带麝味,麝则未有不损群花者也。同列众芳之中,即有朋侪之义,不能相资相益,而反祟之,非小人而何?幸造物处之得宜,予以不能为患之势。其开也,必于冬春之交,是时群花摇落,诸卉未荣,及见此花者,仅有梅花、水仙二种,又在成功将退之候,当其锋也未久,故罹其毒也亦不深,此造物之善用小人也。使易冬春之交而为春夏之交,则花王亦几被篡,矧下此者乎?唐宋诸名流,无不怜香嗜色,赞以诗词者,皆以蚤春无花,得此可搔目痒,又但见其佳,而未逢其虐耳。予僭为香国平章〔2〕,焉得不秉公持正?宁使一小人怒而欲杀,不敢不为众君子密堤防也。

【注释】

〔1〕茂叔:宋代理学家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酷爱莲花,有《爱莲说》一文。

〔2〕平章:见《尚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原意为商量处理。唐代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官高权重,不常设置,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同参国事。《新唐书·百官志》:“贞观八年,仆射李靖以疾辞位,诏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任宰相加“平章事”衔称。

【译文】

周敦颐以莲为花中的君子,我为之增加一个对立面,说:瑞香乃花中的小人。为什么这样说?花谱上记述这种花“一名麝囊,能损伤别的花,应该在另外的地方种植”。我开始不信,拿来嗅一嗅,果然带麝味,麝则没有不损伤群花的。共同列于众芳之中,瑞香就应有朋辈之义,然而它不但不能相助相益,反而对其他花有所损害,不是小人是什么?幸亏造物主处置得当,不给瑞香制造祸端的机会。瑞香开花,必在冬春之交,这时群花摇落,诸种花卉未到繁荣的时候,能够看见这种花的,仅有梅花、水仙两种,而且这两种花又在成功将退之际,承受瑞香的锋芒未久,所以受它的毒也不深,这是造物主善于调用小人啊。假使把冬春之交换为春夏之交,那么花王之位也可能被篡夺,况且等而下之者呢?唐宋各位诗词名家,无不怜香嗜色,对瑞香作诗填词歌咏赞颂,都是因为早春无花,得瑞香可搔目痒,然而只看见它的好处,而未遇到它的肆虐。我僭越而为群花平章之事,哪能不秉公办事?宁肯使一个小人怒而欲杀,不敢不为众多君子严密提防啊。

茉莉

【题解】

李渔说,茉莉一花,单为助妆而设,南方许多女人以此花为装饰。李渔又说:“妻梅者止一林逋,妻茉莉者当遍天下而是也。”诚如是也。茉莉花人见人爱,爱看其花,爱闻其味。江苏有一首著名的民歌《茉莉花》,据说清末李鸿章曾把它当国歌用。据说李鸿章去所谓“日不落帝国”出差,麻烦来了。英国人为示隆重提议奏响两国国歌,“国歌?咱大清没这玩意儿呀”,小的们乱作一团。还是中堂大人临危不惧:“来段儿《茉莉花》吧,好听!”于是,江南小调《茉莉花》与不列颠天音浩荡的《天佑吾王》相映成趣。北京人尤其爱喝茉莉花茶,干脆称茉莉花为“茶叶花”。

茉莉一花,单为助妆而设,其天生以媚妇人者乎?是花皆晓开,此独暮开。暮开者,使人不得把玩,秘之以待晓妆也。是花蒂上皆无孔,此独有孔。有孔者,非此不能受簪,天生以为立脚之地也。若是,则妇人之妆,乃天造地设之事耳。植他树皆为男子,种此花独为妇人。既为妇人,则当眷属视之矣。妻梅者止一林逋,妻茉莉者当遍天下而是也。

【译文】

茉莉这种花,单为帮助女子妆饰而设,它是天生用来献媚妇人的吗?凡是花都在早上开,唯独茉莉这种花在晚上开。之所以在晚上开,是使人不得把玩,藏起来以待妇人早上化妆。凡是花,其蒂上都无孔,唯独茉莉有孔。之所以有孔,是因为若无孔不能插簪,天生用来作为立脚之地的。若是这样,则妇人的妆饰,乃是天造地设的事情。种植其他树都为男子,种茉莉花只为妇人。既为妇人,就应当视之为眷属。以梅为妻者只有一个林逋,以茉莉为妻者大概遍天下都是。

欲艺此花,必求木本。藤本一样着花,但苦经年即死,视其死而莫之救,亦仁人君子所不乐为也。木本最难过冬,予尝历验收藏之法。此花痿于寒者什一,毙于干者什九,人皆畏冻而滴水不浇,是以枯死。此见噎废食之法〔1〕,有避呕逆而经时绝粒,其人尚存者乎?稍暖微浇,大寒即止,此不易之法。但收藏必于暖处,篾罩必不可无,浇不用水而用冷茶,如斯而已。予艺此花三十年,皆为燥误,如今识此,以告世人,亦其否极泰来之会也〔2〕

【注释】

〔1〕见噎废食:《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alt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alt,通“噎”。

〔2〕否极泰来:否、泰,《周易》卦名,泰表示天地交万物通,否相反。

【译文】

想栽种这种花,必须求得木本的。藤本的一样能够开花,但可惜它过一年就死,看着它死而不能相救,也是仁人君子所不乐意做的事。木本最难过冬,我曾试验了各种收藏的方法。这种花因寒冷而死的占十分之一,因干旱而死的有十分之九,人都怕它冻死而滴水不浇,因此而枯死。这是因噎废食的做法,若有人避免打嗝而长时间不吃饭,他还能活得了吗?稍暖时少浇些水,大寒时就停止,这是不易之法。但收藏茉莉必放在暖处,竹罩必不可无,浇它不用水而用冷茶,如此而已。我种此花三十年,都是因为干燥所误,如今认识到这个道理,告诉世人,也是它否极泰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