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本第二 计九款

【题解】

李渔真艺术家也。艺术的本性贵独创、忌雷同,李渔基于他的艺术天性,无时无刻不在贯彻这一原则。在《藤本第二》开头的这篇小序中,从批评维扬(即扬州)茶坊酒肆处处以藤本植物为花屏,到商贾者流家效户则“川、泉、湖、宇等字”为别号,似乎无意间又在申说贵独创、忌雷同这个原则。还是有人说的那句名言: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儿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

藤本之花,必须扶植。扶植之具,莫妙于从前成法之用竹屏。或方其眼,或斜其槅,因作葳蕤柱石,遂成锦绣墙垣,使内外之人,隔花阻叶,碍紫间红,可望而不可亲,此善制也。无奈近日茶坊酒肆,无一不然,有花即以植花,无花则以代壁。此习始于维扬,今日渐近他处矣。市井若此,高人韵士之居,断断不应若此。避市井者,非避市井,避其劳劳攘攘之情。锱铢必较之陋习也。见市井所有之物,如在市井之中,居处习见,能移性情,此其所以当避也。即如前人之取别号,每用川、泉、湖、宇等字,其初未尝不新,未尝不雅,迨后商贾者流〔1〕,家效而户则之,以致市肆标榜之上,所书姓名非川即泉,非湖即宇,是以避俗之人,不得不去之若浼〔2〕。迩来缙绅先生悉用斋、庵二字,极宜;但恐用者过多,则而效之者,又入从前标榜,是今日之斋、庵,未必不是前日之川、泉、湖、宇。虽曰名以人重,人不以名重,然亦实之宾也。已噪寰中者仍之继起,诸公似应稍变。

【注释】

〔1〕迨(dài):等到。

〔2〕浼(měi):污染。

【译文】

藤本之花,必须加以扶植。扶植的用具,莫妙于从前的成法——用竹屏。或编为方眼,或作成斜槅,因作枝叶繁盛的藤本之花的支撑架子,于是成为锦绣墙垣,使得园内园外的人,隔花阻叶,碍紫间红,可望而不可亲近,这是一种很好的形制。无奈近日茶坊酒肆,没有一个不是这样,有花的就用来种花,没有花的则以之代替墙壁。这种风习始于扬州,今日渐渐传到其他地方了。市井小民如此,高人韵士的房舍,断断不应如此。所谓躲避市井,并非躲避市井,而是躲避市井的劳劳碌碌熙熙攘攘的世情、锱铢必较斤斤皆计的陋习。眼见市井中所有之物,如同身在市井之中,相处习见,能够转移性情,这才是应当躲避的原因。就拿前人取别号来说,每每喜欢用川、泉、湖、宇等字,开初的时候未尝不新,未尝不雅,等后来商贾之流,家家户户效仿,以致街市商店的招牌、标识之上,所书姓名不是川就是泉,不是湖就是宇,因此避俗之人,不得不像除掉脏污那样摒弃它们。近来缙绅先生都用斋、庵二字,极为合宜;只是恐怕用者过多,纷纷效仿,又入从前的套路,这样,今日的斋、庵,未必不是前日的川、泉、湖、宇。虽说名以人重,人不以名重,然而名也是实之宾啊。已经名扬寰中的人们继续效仿此风,诸公似乎应该稍微改变一下了。

人问植花既不用屏,岂遂听其滋蔓于地乎?曰:不然。屏仍其故,制略新之。虽不能保后日之市廛,不又变为今日之园圃,然新得一日是一日,异得一时是一时,但愿贸易之人,并性情风俗而变之。变亦不求尽变,市井之念不可无,垄断之心不可有。觅应得之利,谋有道之生,即是人间大隐。若是,则高人韵士,皆乐得与之游矣,复何劳扰锱铢之足避哉?花屏之制有三〔1〕,列于《藤本》之末。

【注释】

〔1〕花屏之制有三:按,各本都未见列花屏之制。

【译文】

有人问,种植花卉既然不可用屏,难道听任它们在地上滋生蔓延吗?我说:不然。屏仍然用,形制略微改进使之新异。虽然不能保证后日之市井,不会再变为今日之园圃,然而新得一日是一日,异得一时是一时,但愿经商者,连同他们的性情风俗都有所改变。所谓改变也不是说完全改变,市井之理念不可无,垄断之心肠不可有。觅求应得之利益,谋取有道之人生,就是人间的大隐。若是这样,则高人韵士,都乐得与他们交游了,又有什么碌碌攘攘锱铢必较的陋习需要躲避的呢?花屏之形制有三种,列于《藤本》之末。

蔷薇

【题解】

李渔说,蔷薇与“木香、酴醿、月月红诸本”,皆屏花——即所谓“结屏之花”,而以蔷薇为优。屏间之花,贵在五彩缤纷,忌单色;而蔷薇花,赤、红、黄、紫,各种颜色都有,甚至有黑色的,所以最宜屏花。

结屏之花,蔷薇居首。其可爱者,则在富于种而不一其色。大约屏间之花,贵在五彩缤纷,若上下四旁皆一其色,则是佳人忌作之绣、庸工不绘之图,列于亭斋,有何意致?他种屏花,若木香、酴醿、月月红诸本,族类有限,为色不多,欲其相间,势必旁求他种。蔷薇之苗裔极繁,其色有赤,有红,有黄,有紫,甚至有黑;即红之一色,又判数等,有大红、深红、浅红、肉红、粉红之异。屏之宽者,尽其种类所有而植之,使条梗蔓延相错,花时斗丽,可傲步障于石崇〔1〕。然征名考实,则皆蔷薇也。是屏花之富者,莫过于蔷薇。他种衣色虽妍,终不免于捉襟露肘。

【注释】

〔1〕傲步障于石崇:西晋石崇与王恺斗富。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步障,古书记载用以遮蔽风尘或阻挡视线的一种屏障。

【译文】

攀结花屏的花,蔷薇居首位。它的可爱之处,在于种类多、颜色不单一。大概屏间的花,其可贵在于五彩缤纷,倘若上下四方都是一种颜色,那就像是美人忌讳作的刺绣,庸常的画工也不愿绘制的图画,放在园亭斋室,有什么情致可言?其他屏花,如木香、酴醿、月月红等等,种类有限,颜色不多,若要色彩搭配得好,势必寻求别的种类相助。蔷薇的苗裔极为繁多,它的颜色有赤,有红,有黄,有紫,甚至有黑;就拿红这一种颜色来说吧,又分为几等,有大红、深红、浅红、肉红、粉红的差别。宽阔的花屏,尽可把所有种类都栽种上,使条梗蔓延相互交错,开花时争艳斗丽,可傲视当年石崇的步障了。然而细细考察一下它们的花色种类品别,则都是蔷薇。如此说来屏花的丰富,没有超过蔷薇的了。其他品种的屏花颜色虽妍,总是不免捉襟露肘。

木香

【题解】

木香本是一种中药,但是它的花非常美丽,且花密而香浓。人们盛赞它“开白花时如素缎披垂,开黄花时灿烂如锦秀”。作为屏花,此花可与蔷薇结伴,蔷薇宜架,木香宜棚,木香作屋,蔷薇作垣,二者各尽其长。

木香花密而香浓,此其稍胜蔷薇者也。然结屏单靠此种,未免冷落,势必依傍蔷薇。蔷薇宜架,木香宜棚者,以蔷薇条干之所及,不及木香之远也。木香作屋,蔷薇作垣,二者各尽其长,主人亦均收其利矣。

【译文】

木香花密而香浓,这是它稍稍胜过蔷薇的地方。然而如果结屏单靠木香,未免太冷落,势必依傍于蔷薇。蔷薇适宜于搭架,木香适宜于搭棚,因为蔷薇的枝条所能达到的地方,不如木香的远。木香作花屋,蔷薇作花墙,二者各尽其长,主人也均收其利。

酴醿

【题解】

酴醿又名佛见笑、百宜枝、独步春、琼绶带、白蔓君、雪梅墩等,古之名花,《群芳谱》谓其“色黄如酒,固加酉字作酴醿”。《牡丹亭》杜丽娘游园中有“那荼蘼外烟丝醉软”句。

酴醿之品〔1〕,亚于蔷薇、木香,然亦屏间必须之物,以其花候稍迟,可续二种之不继也。“开到酴醿花事了”,每忆此句,情兴为之索然。

【注释】

〔1〕酴醿(tú mí):宋人张邦基《墨庄漫录》九:“酴醿花或作荼蘼,一名木香,有二品。一种花大而棘长条而紫心者为酴醿。一品花小而繁,小枝而檀心者为木香。”

【译文】

酴醿的品位,不如蔷薇、木香,然而也是花屏之间必需的品种,因为它的花期稍迟,可以作为蔷薇、木香两种花期过后的承续。“开到酴醿花事了”,每记起这句诗,便觉兴致索然。

月月红

【题解】

李渔所谓“月月红”者,即现在多数人所说的月季。俗云“人无千日好,花难四季红”,而月季则四季能红、月月能红,故名。此花原产于我国,有多种名字:斗雪红、长春花、月月红、月季、四季花、瘦客、胜春、胜花、胜红……李渔在此款中还给它增加了一个名字“断续花”,因为它“断而能续,续而复能断”。它属蔷薇科、蔷薇属,花容秀美,四时常开,有“花中皇后”之名,被评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

有一则故事说,法国人弗兰西斯·梅朗1939年在法西斯铁蹄下培育出一种和平月季,并将它寄到美国。美国园艺家焙耶收到了这远渡重洋的品种后,立即分送美国南北各重要花圃进行繁殖,一时轰动全美。1945年美国太平洋月季协会宣称:我们确信,当代最了不起的这一新品种月季,应当以世界人民最大的愿望“和平”来命名,我们相信,和平月季将作为一个典范,永远生长在我们子孙万代的花园里。和平月季命名的这天,正巧苏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倒台。当联合国成立,在旧金山召开第一次会议时,每个代表房间的花瓶里,都有一束美国月季协会赠送的和平月季。上面有一张字条写着:我们希望“和平月季”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给全世界以持久和平。

俗云:“人无千日好,花难四季红。”四季能红者,现有此花,是欲矫俗言之失也。花能矫俗言之失,何人情反听其验乎?缀屏之花,此为第一。所苦者树不能高,故此花一名“瘦客”。然予复有用短之法,乃为市井之人强迫而成者也。法在屏制之第三幅。此花有红、白及淡红三本,结屏必须同植。此花又名“长春”,又名“斗雪”,又名“胜春”,又名“月季”。予于种种之外,复增一名,曰“断续花”。花之断而能续,续而复能断者,只有此种。因其所开不繁,留为可继,故能绵邈若此;其余一切之不能续者,非不能续,正以其不能断耳。

【译文】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难四季红。”四季能红的,现在已经有了这种花,是要矫正俗话的失误。花能矫正俗话的失误,为何人反而听信那句俗话的真实性呢?缀结在花屏上的花,月月红为第一。令人苦恼的是月月红长不高,所以这花有一个名字叫“瘦客”。但我又有利用它的短处的方法,这是被市井之人强逼而成的。这方法写在屏制的第三幅。月月红有红、白及淡红三种,结屏必须同时种植。这花又名“长春”,又名“斗雪”,又名“胜春”,又名“月季”。我在这种种名字之外,又增加一个名字,叫“断续花”。花的断而能续、续而又能断的,只有月月红。因为它所开的花不很繁茂,保留可以继续开花的潜力,因而能够保持如此绵邈的花期;其余一切种类的花之所以不能连续开,并非不能连续,正是因为它们不能断啊。

姊妹花

【题解】

“姊妹花”的得名,缘于它一蓓数花(或七、或十、或十七,不一而足)。李渔词《莺啼序·吴梅村太史园内看花,各咏一种,分得十姊妹》有云:“羞独坐,致恨无聊;爱同游,为行多露。笑东风,日并香肩,青春无负。”赞其“同心不妒”。

花的命名,莫善于此。一蓓七花者曰“七姊妹”,一蓓十花者曰“十姊妹”。观其浅深红白,确有兄长娣幼之分,殆杨家姊妹现身乎?余极喜此花,二种并植,汇其名为“十七姊妹”。但怪其蔓延太甚,溢出屏外,虽日刈月除,其势犹不可遏。岂党与过多,酿成不戢之势欤〔1〕?此无他,皆同心不妒之过也,妒则必无是患矣。故善御女戎者〔2〕,妙在使之能妒。

【注释】

〔1〕不戢(jī):不能停止。戢,止,停止,遏制。

〔2〕女戎:戎,兵也。《国语·晋语》:“史苏告大夫曰,有男戎必有女戎。若晋以男戎胜戎,而戎亦必以女戎胜晋,其若之何?”

【译文】

花的命名,没有比“姊妹花”的名字更好的了。一蓓七花的叫“七姊妹”,一蓓十花的叫“十姊妹”。看它颜色浅深红白的次第区别,确实有兄长娣幼的划分,大概是杨家姊妹现身吧?我极为喜欢姊妹花,“七姊妹”和“十姊妹”两种一起栽植,汇其名为“十七姊妹”。只怪它蔓延太厉害,溢出花屏之外,虽然日刈月除,它的长势依然不可遏制。难道党羽过多,酿成了不能遏制的情势吗?没有别的原因,都是姊妹同心、不相嫉妒之过,倘若嫉妒就必然不会出现这种弊病了。因此,善于御使女兵的,妙在使她们能够嫉妒。

玫瑰

【题解】

玫瑰比月季更可爱。李渔说它“花之有利于人,而我无一不为所奉者,玫瑰是也”,而且它“令人可亲可溺,不忍暂离”。一说玫瑰,立刻令人想到乡间美女,如秦罗敷、花木兰等等。她们有一种本真的美,野性的美,质朴的美。这也许是更高形态的美。而李渔更称赞其奉献精神,“群花止能娱目,此则口、眼、鼻、舌以至肌体毛发,无一不在所奉之中”。

花之有利于人,而无一不为我用者,芰荷是也〔1〕;花之有利于人,而我无一不为所奉者,玫瑰是也。芰荷利人之说,见于本传。玫瑰之利,同于芰荷,而令人可亲可溺,不忍暂离,则又过之。群花止能娱目,此则口、眼、鼻、舌以至肌体毛发,无一不在所奉之中。可囊可食,可嗅可观,可插可戴,是能忠臣其身,而又能媚子其术者也。花之能事,毕于此矣。

【注释】

〔1〕芰(jì)荷:即荷花,或曰芙蕖,见后“草本第三·芙蕖”。

【译文】

花有利于人,全身没有一处不能为我所用的,是荷花;花有利于人,没有一点不能奉献给人的,是玫瑰。荷花利人之说,见于本部“芙蕖”款。玫瑰利于人,与荷花相同,而它令人可亲可溺、不忍一时离开,则又超过荷花。群花只能娱乐眼睛,玫瑰则口、眼、鼻、舌以至肌体毛发,无一不在它所奉献于人的范围。可作香囊可以吃,可以嗅可以观,可以插可以戴,它全身都能忠诚奉献,而又有着媚人的手段。花的所有侍奉人的本事,都集中在它身上了。

素馨

【题解】

素馨花是单薄了些,但是,难道它真有那么“可怜”吗?

素馨一种,花之最弱者也,无一枝一茎不需扶植,予尝谓之“可怜花”。

【译文】

素馨这种花,是花中最柔弱的,没有一枝一茎不需扶植,我曾称之为“可怜花”。

凌霄

【题解】

凌霄诚然可爱,但它才真有点“可怜”,以其不能自立,赖攀附他物才能望见天日也。

藤花的可敬者,莫若凌霄。然望之如天际真人,卒急不能招致,是可敬亦可恨也。欲得此花,必先蓄奇石古木以待,不则无所依附而不生,生亦不大。予年有几,能为奇石古木之先辈而蓄之乎?欲有此花,非入深山不可。行当即之,以舒此恨。

【译文】

藤本类花中之可敬者,谁也比不上凌霄。然而看着它像位远在天边的真人,仓促急切不能招来,真是可敬又可恨。要想得到这种花,必须先备好奇石古木等待它,不然它无所依附而不能生长,即使能够栽活,它也长不大。我能有多长寿命,能够预先储备下奇石古木呢?想拥有凌霄这种花,非入深山不可。要做就做,以舒解这个遗憾。

真珠兰

【题解】

李渔说,“真珠兰”之得以“兰”名,不以其形而以其香——闻之如兰花之香。这是《藤本第二》的最后一款。李渔《闲情偶寄》中这些文字,尤其是种植部谈花木的部分,都是精美小品。小品可长可短,短者数十字,如上面的《素馨》,仅26字,但仍有味道;长者则百千字不等。小品形式自由,有人称其为“自由文体”,状物、抒情、言事、写景、咏史、论文、谈古、说今……无所不可。有的学者称:“小品”一词,来自佛学,本指佛经的节本。《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浩)读小品,下二百签,皆是精微。”刘孝标注云:“释氏《辨空》,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可见,“小品”本来是就“大品”相对而言,是篇幅上的区分,而不是题材或体裁的区分。明清时,小品盛行,其最大特点是率直真切、自由随意、不拘一格,随情所至、任性而发。明代陆云龙《叙袁中郎先生小品》中说:“率直则性灵现,性灵现则趣生。”

此花与叶,并不似兰,而以兰名者,肖其香也。即香味亦稍别,独有一节似之:兰花之香,与之习处者不觉,骤遇始闻之,疏而复亲始闻之,是花亦然。此其所以名兰也。闽、粤有木兰,树大如桂,花亦似之,名不附桂而附兰者,亦以其香隐而不露,耐久闻而不耐急嗅故耳。凡人骤见而即觉其可亲者,乃人中之玫瑰,非友中之芝兰也。

【译文】

真珠兰的花与叶,并不像兰,之所以叫兰,是因为它的香。即使香味也稍有差别,唯有一节与之相似:兰花的香,与它处久了感觉不到,忽然间遇到才闻见,疏远之后而又回到它身边才闻到,所有花也都如此。这就是真珠兰之所以叫兰的原因。福建、广东有木兰,树大如桂树,花也相似,名不附于桂而附于兰的原因,也是因为它的香味隐而不露,耐久闻而不耐急嗅的缘故。凡是人忽然遇见而马上感觉可亲的,就是人中的玫瑰,而非朋友中的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