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山

【原文】

汉孝献皇帝建安十二年

初,琅邪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颍川徐庶与崔州平谓为信然。州平,烈之子也。

刘备在荆州,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徽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徐庶见备于新野,备器之。庶谓备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备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卧龙出山 - 图1三国·甘露元年青瓷熊灯

【译文】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当初,琅邪人诸葛亮寓居在襄阳隆中,每每自比作管仲和乐毅。但当时并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唯独颍川人徐庶与崔州平确信不疑。崔州平是崔烈的儿子。

刘备在荆州,向襄阳人司马徽征询贤士。司马徽说:“平庸的儒生与俗士,哪里能认清时务,能认清时务的只有当时之俊杰。在襄阳这个地方,就有伏龙与凤雏。”刘备忙问是谁,司马徽说:“就是诸葛亮和庞统啊。”徐庶在新野县拜见刘备,刘备对徐庶很是看重。徐庶对刘备说:“诸葛亮是卧龙,将军愿意见见他吗?”刘备说:“那就请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必须您亲自去拜见他,不能召唤他来,将军应当屈驾前去拜访他。”

刘备于是就亲自登门拜访诸葛亮,前后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屏退左右随从,然后才说:“汉朝王室渐渐衰败,奸臣窃取朝政大权,我不度德量力,打算替天行道,但才智短浅,所以遭受挫折,落到了今天这个地步。然而我的雄心壮志始终没有灭,依您之见我应当如何做?”

【原文】

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备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备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司马徽,清雅有知人之鉴。同县庞德公素有重名,徽兄事之。诸葛亮每至德公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德公从子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惟德公与徽重之。德公常谓孔明为卧龙,士元为凤雏,德操为水鉴;故德操与刘备语而称之。

卧龙出山 - 图2诸葛亮

【译文】

诸葛亮说:“现在曹操已经拥兵百万,挟持天子而号令天下,确实不可与此人争锋。孙权占据江东,已历时三代,而且江东地势险峻,民心归附,贤能人才也都乐意为他所用,这个人可以和他结盟,却不可算计他。荆州地区,北方有汉水、沔水作天然屏障,南方则直通南海,东边连着吴郡、会稽,西边则可通往巴郡、蜀郡,这正是大好的用武之地,然而主人刘表却不能据守,这恐怕就是上天赐给将军您的资本。益州四边地势险峻,中间有沃野千里,堪称天府之地;而益州牧刘璋却昏庸懦弱,张鲁在北边,虽然百姓殷实,国家财力充足,但却不知道珍惜,仁人志士都盼望着能够有一个圣明的君主。将军既是汉朝宗室的后裔,又靠信义闻名天下,如果能坐拥荆州与益州,险地固守,抚慰戎、越等族,并与孙权结盟,对内修明政治,对外观看时局变化,那么霸业就可以建成了,复兴汉朝王室也就指日可待了。”刘备说道:“很好!”从此与诸葛亮的情谊日益密切。关羽、张飞对此十分不满,刘备就向他们解释道:“我得到孔明先生,就像鱼获得了水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再有怨言了。”关羽、张飞这才停止抱怨。

司马徽素来高雅内敛,特别善于鉴别人才。和他同县的庞德公声望一向很高,司马徽于是就把他视作兄长。诸葛亮每次到庞德公家里来,都会在床下向庞德公独拜。庞德公刚开始也不加阻止。庞德公的侄子庞统,从小淳朴寡言,其他人都不认为他有什么才能,唯独庞德公与司马徽非常看重他。庞德公曾经说诸葛亮是“卧龙”,庞统是“凤雏”,司马徽是“水镜”;因此后来当司马徽与刘备谈话时,不住地向刘备称赞诸葛亮和庞统。

【评析】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的《蜀相》一诗简单地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诸葛亮出场时最著名的恐怕就是“三顾茅庐”了。自从袁绍被曹操打败之后,刘备就带领关羽和张飞逃到了南方,投靠在刘表的门下。就是在这个时候,由司马徽介绍,才知道“卧龙”就是诸葛亮。刘备也就开始拜访诸葛亮,一连两次都没有见到,直到第三次才总算见面了。诸葛亮把天下形势向刘备分析了一下,又指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刘备犹如拨开乌云见明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奠定了独霸西蜀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