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

智退突厥

【原文】

唐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武德七年

壬申,突厥寇忻州,丙子,寇并州;京师戒严。戊寅,寇绥州,刺史刘大俱击却之。

是时,颉利、突利二可汗举国入寇,连营南上,秦王世民引兵拒之。会关中久雨,粮运阻绝,士卒疲于征役,器械顿弊,朝廷及军中咸以为忧。世民与虏遇于豳州,勒兵将战。己卯,可汗帅万余骑奄至城西,陈于五陇阪,将士震恐。世民谓元吉曰:“今虏骑凭陵,不可示之以怯,当与之一战,汝能与我俱乎?”元吉惧曰:“虏形势如此,奈何轻出,万一失利,悔可及乎!”世民曰:“汝不敢出,吾当独往,汝留此观之。”世民乃帅骑驰诣虏陈,告之曰:“国家与可汗和亲,何为负约,深入我地!我秦王也,可汗能斗,独出与我斗;若以众来,我直以此百骑相当耳。”

唐纪 - 图1唐高祖李渊像

【译文】

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

八月初五,突厥侵犯忻州。八月初九,突厥进犯并州;京城严加戒备。八月十一日,突厥入侵绥州,刺史刘大俱率军击退了突厥军队。

这时,突厥颉利、突利两可汗大举全国兵马前来进犯,营帐首尾相连,浩浩荡荡向南进发,秦王李世民率军前去抗击。当时恰逢关中地区连日降雨,运送粮草的道路被阻断,将士们经过长途跋涉早已疲惫不堪,武器损坏得也相当严重,朝廷官员和军队将士都为此深感担忧。李世民的军队在豳州遭遇了突厥军队,他下令布阵,准备迎战。八月十二日,突厥可汗率领一万多名骑兵行至豳州城的西面,在五陇阪摆开阵势,唐军将士感到十分恐惧。李世民对李元吉说:“如今突厥依仗威势胁迫我军,我军绝不能有任何怯懦表现出来,应当与他们决一死战,你能和我一同出击吗?”李元吉畏惧地说:“胡虏军队阵容如此强盛,怎能轻易与之交战呢?一旦交战失利,就会后悔莫及啊!”李世民说:“既然你不敢出战,那么我就一个人前往了,你就在这里看我吧!”说罢,李世民就带领骑兵疾驰到突厥军阵前面,大声对他们说:“我大唐与可汗联盟,相互结为姻亲,如今你们为何要违背盟约,深入到我大唐的腹地来呢?我就是秦王李世民,假如可汗愿意比武,那么就请出来与我单挑;假如可汗要让全军一齐上,那么我就只好用这一百名骑兵来与您决斗了。”

唐纪 - 图2李世民

【原文】

颉利不之测,笑而不应。世民又前,遣骑告突利曰:“尔往与我盟,有急相救;今乃引兵相攻,何无香火之情也!”突利亦不应。世民又前,将渡沟水,颉利见世民轻出,又闻香火之言,疑突利与世民有谋,乃遣止世民曰:“王不须渡,我无它意,更欲与王申固盟约耳。”乃引兵稍却。是后霖雨益甚,世民谓诸将曰:“虏所恃者弓矢耳,今积雨弥时,筋胶俱解,弓不可用,彼如飞鸟之折翼;吾屋居火食,刀槊犀利,以逸制劳,此而不乘,将复何待!”乃潜师夜出,冒雨而进,突厥大惊。世民又遣说突利以利害,突利悦,听命。颉利欲战,突利不可,乃遣突利与其夹毕特勒阿史那思摩来见世民,请和亲,世民许之。思摩,颉利之从叔也。突利因自托于世民,请结为兄弟;世民亦以恩意抚之,与盟而去。

【译文】

颉利可汗不明白李世民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所以只是笑而不答。李世民于是又趋马近前,派手下骑兵传话给突利可汗道:“您曾经与我大唐订立盟约,说好对方有急难时要相互援救;如今却率军大举进攻我们,怎么就没有了订立盟约时的感情呢?”突利可汗仍然沉默不语。李世民再次向前进逼,即将渡过一条小河。颉利可汗看见李世民孤身一人轻易出阵,又听见他说有关盟约的事情,于是就怀疑突利可汗与李世民之间有什么密谋,因此派人阻止李世民过河,并说:“秦王无须渡河过来,我并无其他意思,只是打算与秦王重申并巩固原有的盟约而已。”说罢,颉利可汗便率军稍微后退了一点。随后,雨越下越大,李世民满怀信心地对各位将领说道:“突厥军队之所以横行霸道,他们所依仗的就是他们的强弓劲弩。如今这场大雨已经连绵不绝地下了这么久,他们的弓弦早已松弛,胶也失去了黏性,他们的弓箭根本无法再使用,这样一来,他们就犹如折断了翅膀的飞鸟。而我们居住在屋里,吃着熟食,刀枪依然锋利无比,以逸待劳,这么好的机会而不知道抓住,还等什么呢?”随即率军在夜里出兵,冒雨前进,突厥大惊。李世民又派人向突利可汗陈述利害关系,突利可汗听后非常喜悦,听从了李世民的建议。颉利可汗仍准备出击,突利可汗却不同意。于是颉利可汗派突利可汗与他的夹毕特勒阿史那思摩去会见李世民,请求和亲交好,李世民爽快地答应了。阿史那思摩是颉利可汗的叔父。突利可汗趁机主动要求依托于李世民,请求与他结为兄弟;李世民也对他进行善意的安抚,与他订立盟约后,突利可汗这才离去。

【评析】

俗话说:兵不厌诈。李世民凭着一队骑兵,三言两语就把颉利可汗的嚣张气焰打下了,他的勇气和风度真是令人欣赏!北方的匈奴一直是汉民族的祸患,每当汉民族大乱的时候,匈奴人就趁机而入,烧杀掳掠,无恶不作。隋末天下大乱的时候,匈奴人也是蠢蠢欲动,亏得李世民率军队在北方守护着,没有让他们得逞。不然估计又要上演“五胡乱中华”的大戏了。

唐纪 - 图3长孙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