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找准说话的角度

一件事情很难用简单的对与错来衡量。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结果也就不一样。当一个人面对严重的难题时,如果他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事情,原本疑惑不解的问题可能就变得豁然开朗,他的说话方式也会自然地改变。

换一个角度说说看

肯尼迪·古迪所著的《怎样让人们变成黄金》一书中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停下来,用数秒的时间比较一下,你是如何关心自己的事情和关心他人的事情的,你就会理解,别人也和你一样。而一旦你掌握了这个诀窍,你就会像罗斯福和林肯一样,拥有了做任何事的坚实基础。总之,和别人相处的关系怎样,完全取决于你在多大程度上替别人着想了。”

元朝至正年间,海宁一带水路不通,陆路运送军粮只能靠人力肩挑车载,而当地百姓又屡遭战乱,不宜再行征用。将军董搏霄向朝廷建议,改用士兵搬运军粮,但遭到朝廷一些大臣的反对,说国家历经战乱,兵力不足,军士疲惫,若再运送军粮,远途劳顿,势必削弱战斗力。董搏霄说:

“军人搬运粮食,可用百里一日运粮之法。其方法是:每人距离10步,36人就是1里,360人就是10里,3600人就是100里。每人每次背米4斗,米用夹布口袋装好,封上印记,由一人传递给另一人,人不停走,米不着地。

每人每天走500个来回,单人行程往返为28里,负重14里,空手轻行14里,每天可以运米200石。如果每人每天供应一升米的话,那么这3600人运一天的粮食可供100里之外两万人吃一天。况且,单人行程每天仅28里,每次负重4斗仅行10步,往返劳中有逸,长队传递,类似游戏,决无疲师之虞。”

朝廷采纳了这一建议,果然简便易行,效率很高。

董搏霄提出士兵运送军粮时,遭到大臣反对,他将这合理使用人力、提高劳动效率的运送方法,换个角度,用具体数字来说,而这一连串的数字,通过运筹巧排,化成生动的形象——排成百里长队的士兵,如游戏般地传递军粮的动人场面。其计算之精确,运筹之巧妙,使反对的大臣无法拒绝这一建议。董搏霄轻十步、重十步的百里一日运粮法的建议,终于被朝廷采纳。

哈佛商学院教授特哈姆说:“在与人谈话前,我情愿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在他办公室前的人行道上散步,而不愿在还没有清晰的想法,不知该如何说,并且不了解对方,没有充分准备答案的情况下,直接去他的办公室。”

如果你永远都能按照对方的观点去想,换个角度说,就足够成为你一生中一个新的里程碑。

让人们乐于接受你的请求

同样的请求内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得到的结果常常是不一样的。那么,怎样才能使被求者乐于答应自己的请求呢?

求人办事的语言要做到诚恳、礼貌,不强加于人(有时还需要委婉)。所谓诚恳是指要让被请求者感到你是发自内心地求助于他,从而重视你的请求。这是求人成功的先决条件。

所谓礼貌是指应该尽量选用被请求者乐意接受的称呼,如在问路、请求让座时,这一点就显得非常重要。问路时,称对方为“老头”、“小孩子”,那你肯定一无所获;若改称“老人家”、“小朋友”等,效果就会好些。

不强加于人是指不使用命令、祈使的语气,而多用委婉、征询的口气,例如,尽可能地使用“麻烦”、“劳驾”、“可以吗?”这类句式,即使对相识者也不妨这样。

下面是求人办事时需要注意的几种有效的语言技巧。

1.以情动人

以情动人一般用于比较大的或较为重要的事情上。把对人的请求融入动情的叙述中,或申述自己的处境,以表示求助于对方是不得已之举;或充分阐明自己所请求之事并非与被请求者无关,以使对方不忍无动于衷、袖手旁观。

2.先“捧”后求

所谓“捧”在这里是指对对方恰到好处、实事求是的称赞,而不是漫无边际、肉麻的吹捧。求人时说点对方乐意听的话,尤其是顺便就与所求的事有关方面称赞对方一下,也不失为一种求人的好办法。

3.“互利”承诺

这是指在求人时不忘表示愿意给对方以某种回报,或将牢记对方所提供的好处,即使不能马上回报对方,也一定会在对方用得着自己的时候鼎力相助。配以“互利”的承诺,让对方觉得他的付出值得,同时也会对求助者多些好感。

4.寻找“过渡。”

倘若向特别要好和熟悉的人求助,可以直截了当、随便一点。但有时求助于关系一般的人、陌生人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时,则常常需要一个“导入”的过程。这个导入过程可长可短,得视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