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告诉孩子“你真棒。”

“你瞧人家!”这是今天的父母最爱说的话,也是今天的孩子最不爱听的话。你知道吗,你的孩子和人家的孩子是不同的。

作为父母,你应该相信你的孩子生下来就是最棒的。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任务就是把他“棒”的地方奉献给这个社会,让世界因为有了他而更美丽!你没有理由瞧不起自己的孩子,即使大家都瞧不起他,你也要对他说:“你是最棒的,我相信你一定能行!”“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

家庭中说得最多的三种不良语言

“知心姐姐”卢勤说:孩子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你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你说他不如别人,他会用行动证明他真的很笨。聪明的大人就是用“你真棒”这样的语言来塑造孩子。

“你真棒”这样肯定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正信息;“你真笨”这样否定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负信息。一些儿童教育专家研究的结果表明,家庭中使用最多的不良语言有三种,即否定词、限制词和挑剔词。这三种语言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1.否定词

孩子们在家每天所听到的、妈妈常讲的词语中,由“不”组成的否定词为最多:“不许”、“不能”、“不可以”有个孩子在一篇名叫《不许妈妈》的作文中,写了妈妈讲的很多很多“不许”的话:“不许淘气”、“不许玩沙子”、“不许晚回来”、“不许去同学家”、“不许看电视”、“不许乱花钱”

这种家庭的子女教育是由一连串的“不许”组成的,家长像警察似的,只说不许孩子干什么,可是,准许干什么,家长又没说。于是孩子只有不断地犯错误,不断地受指责。

2.限制词

“应该”、“必须”是许多家长惯用的词。这是表达主观愿望、主观想象的词。家长们强调的只是自己的主观愿望,完全忽视了孩子的客观存在,用一种强硬的态度让孩子进入某种规定的位置,并按他们的设计修剪孩子。其结果,孩子常常陷入不知所措之中,极大地影响了孩子思维的发展。

3.挑剔词

在家庭教育中,挑剔词比激励词的用量多好几倍。许多家长几乎是不停地去发现孩子身上的缺点,并及时拉出来进行施教,以为只有把孩子的缺点说出来才能使孩子获得帮助和改变。基于这样一种教育思想,大多数家长对孩子使用各种挑剔的语言时毫不犹豫、绝不心软。其中最常用的有“太笨”、“不成”、“太差劲”等。这些消极的词,完全是一种“负信息”,强化了孩子的弱点,最终是让孩子以否定的态度对待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

父母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营养,爱的语言多了,一定结出“爱”的果子;恶的语言多了,便会结出“恶”的种子。

孩子需要大人的赏识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现在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优点,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自己的孩子的短处,越比较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必要总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这就是父母对自己孩子的赏识。

盲目的比较,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使你的孩子失去自信。孩子会错误地认为,他的“灾难”是他的伙伴带来的,他不但不会产生向伙伴学习的愿望,反而结下仇恨,在他今后的生活中,将拒绝向别人学习。

1.孩子心中的父母形象

几年前,上海“母亲素质大调查”调研活动曾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边是母亲盼子成才的沉甸甸的爱,一边却是孩子对这份母爱的排斥和抗拒。

这个以近千名学生为对象的调查,结果令母亲们大吃一惊。认为母亲缺乏魅力、语言粗俗、思想平庸的占31.5%;认为母亲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的占75.8%;希望母亲改变教育方式,和他们多交朋友的占80.2%;要求母亲尊重个人爱好,给予独立成长空间的占80.2%;而另一方面,仅有3.7%的学生能接受母亲现行的教育方式,认为母亲能令自己敬佩、仰慕的仅占接受调查者总数的7%。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心目中理想的母亲形象,远远超过传统的“慈母形象”。他们理想的“现代母亲”可以概括为五个一点:懂一点电脑,化一点淡妆,少一点说教,露出一点微笑,多给一点空间,有气质,爱学习,像个朋友一样。

孩子们的要求并不过分。时代在变,孩子在变,孩子衡量父母的尺子也在变。

2.肯定孩子的成绩

责骂,在父母看来是平常的小事,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父母责骂不休,便是自己的“世界末日”。孩子的成长需要肯定,肯定是孩子生命中的阳光。

许多父母总是认为,严格要求就要靠责骂,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进步,其实不然。两位心理学家曾经作过一次心理测验:把孩子分成A、B两个组,分别让他们回答同样的问题。过了三天,再度去那所学校,告诉A组的同学说:“你们上次成绩很差!怎么行呢?这次必须反败为胜才行!”而告诉B组的同学说:“你们上次成绩很好!大家一定要再接再厉!”

结果,原本成绩相当的两组,得到肯定和夸奖的一组,第二次测试成绩很好;受到责怪后再考的那一组,成绩很不理想。

有的父母虽然明白了“责骂孩子不好,肯定和夸奖才会使孩子变得更好”的道理,可是自己却做不到。眼看孩子不用功学习,甚至捣乱,不骂他反而夸他,这的确很难做到,此刻最重要的是,必须充分地理解孩子,相信孩子。

3.别对孩子说“你不行。”

有的孩子常常说“我不行”。这种意识有两个来源:一是源于自我,叫做自我意识;二是源于他人,叫做外来意识。有些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行。一位男生说:“我想学游泳,我妈妈说,你不行,你从小体弱,下水会淹着的!我想学炒菜,我妈妈又说,你不行,会烫着手的!我想学骑车,我妈妈说,你不行,会摔着的不行,不行,我什么时候才能行?”

这位妈妈看上去是十分爱护孩子,实际上是在害孩子。要是老对孩子说“你不行”,慢慢地,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真的什么都不行了。

“我不行”在孩子的头脑中一旦扎下了根,孩子就会变得对做任何事都没有信心,会觉得离开了父母和老师寸步难行。

所以,首先只有父母相信孩子能行,孩子才能觉得自己“我能行”。

在学校,孩子会参加各种比赛,之前家长要鼓励他:“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行!”如果孩子输了,哪怕是最后一名,家长也要鼓励他说:“敢去参加比赛就是好样的!”让孩子赢得起,也输得起,帮助孩子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一个人的潜能是相当大的。美国一位数学家认为:人的大脑神经元总数在100亿~140亿之间,因此人一生中大脑可记忆的信息量,相当于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容量的3~4倍,而这家图书馆的藏书是2000万册。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一时上不去,我们做爸爸妈妈原不必太急躁,要耐心启发,只要你相信孩子能行,他就一定能行。

这样说孩子不爱听

一个合格的父母不能对孩子说如下这些话。

1.你怎么那么笨

父母若常对孩子说“你的脑子不好”,或是“你真笨”,那么对孩子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潜在能力的发挥将受到阻碍。

2.你看看人家的孩子

人与人之间是不能互相比较的。“你看看××”这样尖刻的话语,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在父母心目中和其他孩子相比逊色很多。如此一来,他会丧失所有的自信心。一个没有自信心的孩子,将来是很难做出什么样的成绩的!

3.谁让你撒谎

在判断孩子是否说了谎时,一定要谨慎,切忌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孩子下论断,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4.老毛病还没改

孩子的有些坏习惯并非出自自己的意愿,多半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出的。如果父母经常责骂他,并常常说“老毛病怎么还没改”之类的话,反倒无意识地提醒了孩子,加强了孩子的潜意识。

5.你怎么总这样

其实,这样的批评对孩子没有起到任何教育作用,而且这句话里含着很大的失望情绪,这样的不良情绪会传递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坏习惯不但没改,也许还会从心底认为,“我确实总是这样”而放弃改进的努力。

6.你还敢不敢

“你还敢不敢”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你再敢这样干,我会揍死你!这是无视孩子的自尊,把家长的威慑力凌驾于孩子的独立人格之上的错误做法。长时间这样滥用家长权力,强迫孩子服从,不但不会有什么效果,反倒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些孩子甚至会想:我就是要去试试,让你看看我敢不敢。

7.这么简单都不会,以后还能干吗

每个孩子都期待大人的表扬,说他们聪明能干。而父母的“你还能干吗”等于就是说:“你什么都不能干。”这句话会让孩子很泄气,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了,从而产生放弃努力的念头。

8.你在等我表扬你吗

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表扬,要经常对孩子进行鼓励和适当的表扬,告诉他们“你干得不错!”“你真棒!”要知道,每个人都喜欢听到别人表扬自己的语言,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当孩子被肯定后,他们就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

9.你这个窝囊废

不可否认,父母的责备也是出于爱自己的孩子,可是这样的责备却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很可能从此他就真的成为父母口中的“窝囊废”了。父母有责任向孩子指出他错误的表现,并督促和鼓励他纠正,但千万不可以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

10.不准失败

听到大人的这种说法,孩子会得到“可能会失败”的暗示,反而更容易失败。而为了避免失败,他可能什么都不敢做。

11.下不为例,再有下次我非收拾你不可

不要轻易地对孩子说“下不为例”。这是一句妥协的话语,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不但不会改正自己的错误,反而会变本加厉,无休止地犯错。

12.你又做错了

如果孩子反复改正还是做错时,也不要太过着急,或是以埋怨的口吻责骂他。可以和他一起讨论这些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适当地安慰孩子:“成绩是次要的,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才是最主要的,不要着急,静下心来自己好好思考一下!”

这样说孩子最爱听

孩子的心灵像干涸的小苗,渴望被肯定,渴望得到积极的评价!做父母的应该对孩子说这样的话。

1.把自信找回来

父母要相信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心理潜能,关键是你能不能把它开发出来。美国教育家把教育子女的全部奥秘归结为四个字——信任孩子。当然,孩子的消极想法并非一两句话就能立刻消除的,父母们接下来要定下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重建自信。

2.你真棒!你能行!

“哈佛女孩”刘亦婷、《赏识你的孩子》中战胜耳聋成为大学生的周婷婷等成功的例子,无不证明鼓励和赞美在培养孩子中有着巨大的作用。西方的家长从不吝啬对孩子说“你很了不起”、“你真棒”、“你能行”等赞美之语,其目的就是使孩子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3.自己的事情自己作决定

孩子能够做的事绝不包办。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我服务的能力。当孩子老是想让你帮忙的时候,要对孩子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诸如这样的话语。

4.孩子,你的进步很大,我为你感到高兴

面对孩子的问题,要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探讨产生的原因,提出严格的要求和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法。允许孩子有尝试改进的时间,这样孩子就有被信任、被重视、被关爱的感觉。

5.像个男子汉那样思考和行动

生活中,有些男孩总是喜欢与女孩子扎堆,愿与女孩聊天,而不愿与男孩活动,言行举止女性化,细声细气,注重打扮。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适时地、经常性地在孩子面前提起那些颇具性格震撼力的人或事件,在孩子的意识中逐步强化男性品格及行为规范,如有必要,可以培养偶像崇拜,甚至性格崇拜、品格崇拜。

6.孩子,抬起你的头

作为家长要经常分析并肯定孩子的进步和成绩,使他们的自尊心不断地得到证实。要绝对禁止孩子说自己“笨”,没出息、没信心等。要鼓励孩子以最充足的信心,最饱满的精神,最高昂的斗志,全力以赴,战胜困难。

7.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真正努力了

当孩子拿着分数很低的试卷回家,父母首先应该表示对孩子的理解。要告诉孩子:“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真正努力了。”这才是恰当的教育方法。

8.告诉自己,我能做到

经常用激励性的评价来肯定孩子的每一点成功与进步,通过语言或表情的方式给予心理暗示,对孩子说“告诉自己,我能做到”等激励性的语言。让孩子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9.试着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当孩子提问时,父母可以先反问孩子:“你觉得呢?”“你认为呢?”“为什么呀?”等等,来引导孩子先思考答案,再自行寻找答案。这样的方式可以加强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10.千万不要被身上的小障碍打败

父母要教会孩子正视自己的弱点和缺陷。等到孩子心情较好的时候,可帮助孩子找到改正的办法,例如:“同学们笑你说话结巴,那么我们尝试寻找一些改善的办法吧,每当你要表达自己的意思时,不要激动和紧张,慢慢把话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