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和同事说话有理有节

同事就是共同从事某一事业的人。大家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处于同一职业群体,从事共同工作。和同事同心协力,较容易获得事业的成功,因此和同事说话有技巧,比如:对知己者应“朋心如水”,对谈得来、过得去者应多几分热情和诚恳,对逆我者应多几分理解和自责。

公事和私交不混为一谈

与同事相处,要讲究分寸。话太少不行,少言寡语的人被大家看成不合群、孤僻、不善交往,久而久之,就会被大家所孤立,难以有什么发展。话多了,也不行,容易让别人误解,认为你是个轻浮、不稳重的人,还容易落下个“乌鸦嘴”的名声。所以,不多说一句,也不少说一句才是最理想的说话分寸。

办公室每天都发生着这样那样的是是非非。不管你是不是卷入了这些是非,也不管你是个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还是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世外闲人”,你都要和这些同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相处下去。这就需要掌握一些与同事说话的艺术,尤其是要把握说话的分寸,在他们中间塑造一种受欢迎和被欣赏的说话形象和风格。

不管你与同事的私人关系如何,如果涉及到公事,千万不可把你们的私交和公事混为一谈。

李霞是某公司的一位部门经理,她与公司的另一位部门主管陈华十分要好。有一天,陈华突然过来找李霞。李霞很奇怪,问:“你来找我干什么?这可是工作时间。”陈华说道:“李霞,我们部门现在有个计划,希望与某公司合作。但我在这个公司没有熟人,所以想请你帮个忙。”李霞一愣。陈华继续说:“我知道,你和这个公司的公关经理很熟。你就做个中间人,帮我说几句话吧。事成之后,我不会亏待你的。”李霞一听,感到很为难,想直接回绝,又怕陈华不高兴。答应吧,她还不想把公事和私交混在一起。于是她对陈华说:“这件事倒不难,不过我多少听说了你们的计划,是很着急的。我是认识该公司的公关经理。不过,她这段时间在休假。我怕等她回来,你们的计划就给耽误了。”陈华一听就明白了。李霞又补了一句,“我听说这家公司的老板人很随和,你不妨直接去找他。”

李霞的朋友并没有真去休假,她只是不想把自己搅进去。她与陈华不是一个部门的,插手其他部门的事,是职场中的大忌。再说,如果办不成的话,可能影响自己和陈华的友谊。

如果你遇到同事要求你伸出援助之手时,你可以打趣地说:“其实这件事很简单,你一定可以应付自如的。若被我的意见左右,可能不妙。”这番话是在间接提醒他:一个成功人士,必须独立、自信。而且这样也不会损及双方的情谊。

对同事的态度恭敬些

年终岁末,某数码产品公司市场部要在一次全国范围的产品展销会上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产品促销活动。由于人手不够,市场部经理赵峰急需临时招聘一些促销小姐。于是他让助手打了一份申请,报到人力资源部主管老陈那里,并在电话里跟老陈说:“很急!尽快安排。”本来老陈平时就看赵峰不顺眼,这次又是这种态度,老陈心想:“你小子平时见了我连招呼都不打,现在又这副德性。你不是急吗?好,我就来个急情缓办,叫你哑巴吃黄连!”结果,老陈憋着一肚子气,完全按照常规招聘流程走了一遍。填表、笔试、面试、岗前培训等到这十位促销小姐完全到位时,展销会已经接近尾声了。

故事里的老陈坏是坏了点儿,但是他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如果赵峰的嘴巴甜一些,平常的态度恭敬一点,可能这个故事就会有另外一个结局。

按理说,老陈作为人力资源部主管,理所应当按照赵峰的要求为市场部招聘到促销小姐。这是老陈的本职工作,做到了是他的职责,做不好是他的失职。正因为如此,老陈把人招到了,就算尽了本分了,没人能挑出他的错来。你赵峰急不急是你自己的事儿,老陈为什么一定就得按照你的吩咐办呢?

其实,上面的这些想法,说到底都不外乎一个“利”字。“人在职场,‘利’字当先。”,平级部门之间,没有了权力的挟制,当然就只能用利益来吸引对方了。认识到这一点,部门主管在请人帮忙的时候,要想让对方尽心尽力帮你做事,就必须在言行上让对方觉得,你值得让他出手相助。

再拿赵峰的例子来说,如果他能这样与老陈说,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

“老陈,帮个忙,这事儿挺急,促销小姐三天之内就得到位。错过了时机,你我就都白忙活了。在这儿,我也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如果你同意,这个活动算咱们两个部门一起合办的。我有把握,这个活动做下来肯定会出成绩。这样一来,你的部门年终考核又可多一项业绩了,你觉得这想法儿怎么样?”,听了这话,相信老陈是不会拒绝赵峰的要求的。

相对来讲,上下级的沟通中由于存在着权力、地位上的优势,往往比较容易解决。唯有横向沟通之间,由于没有了权力的牵制,而且又因为各部门之间的实力强弱、立场、利益不对等,会形成一些沟通壁垒。

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只要你能在部门间的沟通中做到:平时多主动联络;关键时刻讲技巧、有弹性;处理问题本着平等、互惠、顾大局的原则,相信在工作当中你一定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帮手和同盟,而不是你一唱戏就有人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