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恰当地使用称呼

见到朋友、拜访长辈、或写信、或致辞,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开头怎样称呼对方。这是社会交往的第一个问题。对于抬高的称呼近乎谄媚,对于平淡或叫唤式的称呼没有礼貌,这都会令人不舒服。称呼应该尊重对方,切合身份,有情有实,彬彬有礼。

恰当地使用称呼

怎样称呼别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注意,如果是初次见面的人,一定要留心记住他的名字,否则,下次见面时如果叫不出对方的名字,会给对方留下没有被尊重的感觉。

其次,叫错别人的名字比忘记对方的名字更不礼貌。如果第二次见面时实在想不起对方的名字,可以再礼貌地询问他的名字,同时表示歉意。

另外,我们还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身份、职业,以及本人的亲疏关系、交际场合来选择称呼词。这里介绍两类称呼方法。

谦称。谦称自己时,说“鄙人”、“在下”等;谦称自己的家属时,可说“家父”、“家母”、“犬子”、“小女”等。

敬称。为表明自己的谦恭和客气,可以用敬称,像“您”、“您老”等等。在一般场合,可使用亲属称谓,如“大哥”、“大爷”等;但在正式交际场合,则必须按对方的职位、年龄、社会地位等进行称呼。

在英、德等国,人们对头衔非常看重,假如对方有博士学位,在称呼中就一定不能省略。美国人对称呼较为随便,即使是晚辈对长辈也可以直呼其名,但如果与称呼的对方不熟悉,还是称“先生”、“夫人”。

年轻人之间,为了表示亲热友好,常以“哥们儿”、“姐们儿”相称,但这种称呼很随便,有的场合不宜用。

华侨称呼自己的伴侣与我们有所不同。我们喜欢称呼自己的伴侣为“爱人”,而在海外,丈夫被妻子称为“先生”或“外子”,妻子被丈夫称为“太太”或“内人”。在涉外交往中,遵循国际上关于称呼的习惯丝毫马虎不得。

现在,我们在一般场合都称男子为“先生”,未婚女子为“小姐”,已婚女子为“夫人”。对于称呼对象的婚姻状况不明时,应该称“小姐”,不可错称。而在外交场合女性都可以被称为“女士”。

交际中正确使用称呼非常重要,应该使用敬称的时候,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这是表示对他人的尊敬,同时也是礼仪的要求。否则,容易伤害对方感情,或者被对方认为缺乏修养、没有礼貌。

热忱、充满敬意的称呼是交际的必备工具。友好的称呼不仅有助于表达友好和欢迎之意,而且还能够消除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和膈膜,打开陌生之门。

称呼时的注意事项

称呼并没有什么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语言传统,称呼的习惯可能差异很大;不同的职业、职务、性别、年龄的人,对称呼的需要和期望也不尽一样。在具体称呼时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记住对方姓名

姓名不仅是将自己与他人的存在予以区别的标志,而且不少人的名字还凝聚着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由于自尊的需要,每个人都会重视和珍爱自己的名字,同时,也希望别人能记住和尊重它。因此,当自己的名字被别人叫到时,就认为自己受到尊重,心情感到愉悦,对称呼自己的人怀有亲切感。古今中外,一些领导人、政治家和企业家对人的这种心情很了解,与人寒暄时不只说句“您好”,而是在“您好”前面或后面冠以对方名字,这样做起到了很好的心理效应。我们对久别之后仍能一下子叫出自己的名字的人,总是感动万分、钦佩不已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2.符合年龄身份

称呼必须符合对方的年龄、性别、身份和职业等具体情况。对年长者称呼要热情、谦恭、尊重;对同辈则要态度诚恳,表情自然,亲切友好,体现出你的坦诚;对年轻人要注意慈爱谦和,表达出你的喜爱和关心;对有较高职务或职称者,要称呼其职务或职称。总之,要讲究礼貌,既表达出你对对方的真诚和尊重,又不卑不亢。切勿使用“喂”“哎”等来称呼人,同时,也应力戒点头哈腰,满嘴恭维话。

3.有礼有节有序

在与多人打招呼时,如果群体中有年长者,也有年轻人或异性在场,就要注意称呼的顺序。一般来讲,应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女后男,先生疏后熟识为宜。称呼最能表达说话人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和文明程度,也体现着他的交往技巧。称呼兼顾长幼的差异,会使年长者觉得受了尊重,年轻人也心中坦然;如顺序颠倒,不但会使年长者不满,而且被称呼到的人也会感到窘迫。再者应注意尊重女性,在与一个同样年龄、身份的群体打招呼时,先称呼女性,会使对方感到你有较高的素养,从而乐于与你交往。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各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制约、密切相关的,它们从不同侧面共同决定着称呼的得体与否以及称呼得体的程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有依据称呼对象和交往场合等的具体情况,从多方面分析称呼对象的称呼需要,选择得体的称呼语,才能收到最理想的称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