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来书云:“元神、元气、元精,必各有寄藏发生之处。又有真阴之精、真阳之气。”云云。

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谓之精,安可形象方所求哉?真阴之精,即真阳之气之母;真阳之气,即真阴之精之父。阴根阳,阳根阴(1) ,亦非有二也。苟吾良知之说明,即凡若此类,皆可以不言而喻;不然,则如来书所云“三关”“七返”“九还”(2) 之属,尚有无穷可疑者也。

【译文】

你信中说:“元神、元气、元精,一定各有寄藏、生发的地方。又有真阴之精,真阳之气。”等等。

良知只有一个,以它的妙用而言叫做“神”,以它的运行而言叫做“气”,以它的凝聚而言叫做“精”,怎么可以从它的形象、处所、方位上求得良知呢?真阴之精是真阳之气的母体;真阳之气是真阴之精的父体。阴的根是阳,阳的根是阴,阴阳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假如能理解我的良知主张,那么,只要是与此类似的,都可以不言自明;如果不能,那么你信中所提到的那些三关、七返、九还之类,都会有无穷的疑惑。

(1) 阴根阳,阳根阴,出自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静一动,互为其根。”

(2) 道家言语。一曰“口为天关,手为人关,足为地关”;一曰“耳、目、口为三关”;一曰“头为天关,足为地关,手为人关”。“七返”“九还”,七为火之成数,心属火。降心火于田下,养得肾中真炁,复返于心田,即为七返之功;九为金之成数,轻属金,摄情归性,养得性光圆明,以还先天真性,即为九还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