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周封田齐宋后摄政,戴驩相宋庄全居蒙

前380年,岁在辛丑。庄前十一年。宋桓侯元年。

周安王二十二年。秦献公五年。楚肃王元年。魏武侯十六年(晋桓公九年)。韩文侯七年。赵敬侯七年。田齐太公二十一年(封侯。姜齐康公二十一年)。燕简公三十六年。鲁恭公三年。卫声公三年。郑君乙十六年。越王翳三十二年。中山桓公二十三年。

年初,周安王被迫册封齐相田和为诸侯。

二十五年前(前405),齐国大夫田会发动叛乱,与齐相田悼子争夺田氏宗长。魏文侯、韩景侯、赵烈侯联合出兵,帮助田悼子平定叛乱,诛杀田会。次年(前404),田悼子报答三晋,胁迫齐宣公出面,请求周威烈王册封三晋为诸侯。齐宣公被迫服从田悼子。次年(前403),周威烈王被迫服从齐宣公(实为服从田悼子),在三家分晋(前453)之后五十年,册封乱臣魏文侯、韩景侯、赵烈侯为诸侯。次年(前402),周威烈王死,周安王继位。次年(前401),齐宣公死,齐康公继位。田悼子死,田和继任齐相。

田成子、田襄子、田庄子、田悼子、田和,田氏世袭齐相,已经五世。

七年前(前387),齐相田和尚未封侯,已把齐康公逐出齐都营丘,迁至海滨。

今年,魏武侯请求周安王册封田和为诸侯,报答田悼子当年胁迫齐宣公为三晋请封。

周安王被迫服从魏武侯,在田氏代齐(前481)之后百年,册封乱臣田和为诸侯。

田和受封为侯,即田侯和。

田侯和为了显示田齐取代姜齐,立刻把姜齐太公受封以后沿用六百余年的齐都营丘,改名临淄(山东淄博)。然后胁迫郑君乙叛魏亲齐。

魏武侯大怒,与韩文侯共同伐齐,攻至桑丘(山东兖州西北)。

宋桓公十二岁,服丧已毕,正式即位。尚未成年,不能亲政。太后摄政,戴驩相宋。

宋桓公,名辟兵。辟通避。宋休公为太子取名辟兵,意在避免兵祸。作为商代遗邦,面对环伺在侧的姬姓周室诸侯和异姓功臣诸侯,春秋争霸以降,宋国竭力避免卷入诸侯乱战。

庄周生前十一年,庄全离开宋都商丘,卜居距离商丘不远的蒙邑(安徽蒙城)。

蒙邑在蒙泽旁边,蒙山脚下,是宋国宗室后裔聚居之地。蒙泽又名孟泽、孟诸,是历代宋君狩猎之地。

庄全从蒙邑南门入城,先在曹氏旅店暂住,等待楚肃王大赦。

店主曹夏,得知庄全避祸至宋,加以劝慰:“一百多年前,宋景公伐灭曹国。我们曹国后裔,四世居宋,已是宋人。你若一直居宋,子孙将来也是宋人。其实无论住在哪个诸侯国,臣民都要纳税完粮。”

庄全说:“是啊!《小雅·北山》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一家,你我都是周天子的臣民。”

庄全在曹氏旅店对面,购置一处院落。又在南门外面,买地三十亩,开垦园圃。种植橘树、桃树、梨树、山楂树等果树,楸树、柏树、桑树等材木。

蒙邑人不知园圃主人姓名,仅知是荆楚人,于是称主人为荆氏,称园圃为荆园。

庄全每天步出南门,来到荆园,经营园圃。

休憩之时,举目南眺,聊解乡愁。

劳作之余,回到城里。独居清闲,常去兼营酒食的曹氏旅店吃饭喝酒,向各国客商打听楚国消息,向蒙邑酒客了解宋民风俗。

楚国不属中原,而属南蛮。宋国虽属中原,却是商代遗邦。楚、宋两国均有浓郁古风,异于诸夏各国。

宋国民风,淳厚古朴,闲易好正。

庄全非常喜欢,逐渐安心客居。

一日,庄全又至曹氏旅店。

曹夏说:“有位齐国客商说,周安王已经册封田和为诸侯。姜太公的封国,已经名存实亡。”

庄全说:“田成子弑杀齐简公以后,这是迟早之事!”

曹夏说:“愿闻其详。”

庄全说:“一百年前(前481),田成子弑杀齐简公,孔子劝说鲁哀公征讨,鲁哀公自身难保,不从其请。孔子愤而绝笔《春秋》,两年后(前479)含恨而死。此后田氏世袭齐相五世,齐平公、齐宣公、齐康公均为田氏傀儡。不过齐平公、齐宣公仍然住在齐都营丘。七年前(前387),齐康公被田和赶出营丘,迁至海滨,田和已成齐国的实际君主。如今田和封侯,齐国正式易主,尽管国号不变,但是姜齐变成了田齐,营丘改名为临淄。”

曹夏说:“如此看来,不论周安王是否册封田氏为诸侯,田氏代齐已是事实。”

庄全说:“事实是一回事,名分是另一回事!孔子有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周威烈王册封三晋为诸侯,就是正式承认三家乱臣分晋。周安王册封田氏为诸侯,就是正式承认田氏乱臣篡齐。册封乱臣贼子为诸侯,就是鼓励犯上作乱。春秋时代,尽管王权渐衰,但是周天子从不册封乱臣贼子为诸侯。战国以来,周天子两次被迫册封乱臣贼子为诸侯,成了听命于乱臣贼子的傀儡,天下也就成了乱臣贼子的天下!”

曹夏说:“难怪魏武侯刚为田齐请封成功,立刻又与韩文侯共伐田齐。”

庄全说:“西周时期王权鼎盛,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时代王权渐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如今王权式微,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礼崩乐坏至此,周祚即将告终!”

曹夏说:“幸好春秋以来,我们宋国多出仁君,很少卷入诸侯乱战。今年即位的宋桓公,也是一位仁君。”

庄全说:“是啊!我之所以离楚至宋,正是因为宋国多出仁君,很少卷入诸侯乱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