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 秦武休兵乐毅谏赵,颜斶斥齐庄子讽宋

前309年,岁在壬子。庄周六十一岁。宋康王二十九年。

周赧王六年。秦武王二年。楚怀王二十年。魏襄王十年。韩襄王三年。赵武灵王十七年。齐宣王十一年。燕昭王三年。鲁平公十四年。卫嗣君六年。越王无疆三十四年。中山嗣王元年。

秦武王问樗里疾:“寡人鉴于孝公受制于卫人商鞅,父王受制于魏人张仪,秦国又无士人,所以去年驱逐张仪以后不设相国。但是寡人治国一年,无人分忧,所以考虑分设左右丞相。叔父多智,号称智囊,可为右丞相。谁任左丞相,寡人难以决断,秦人公孙赫,似乎不如楚人甘茂。”

樗里疾希望独任相国,至少让死党公孙赫担任左丞相,于是献策:“甘茂毕竟是楚人,为免客卿专权,或者心向母邦,大王任命之前应予考验。”

秦武王说:“三年前秦、楚大战,甘茂攻取汉中。次年张仪打算把汉中还给楚国,甘茂坚决反对。忠秦不忠楚已明,何必再予考验?”

樗里疾说:“甘茂虽然最初为张仪提拔,但是后来又与张仪争宠于先王,凡是张仪之策,无不加以反对。所以此事不能证明甘茂忠秦不忠楚,大王应该再予考验。”

秦武王听从其言,召见甘茂:“寡人即位以来,很多楚使至秦,有些态度强硬,有些态度软弱。寡人与强硬者说话,常落下风,有无良策?”

甘茂说:“当年周文王拥有一块珍稀玉版,商纣王想要。先派贤臣胶鬲至周索取,周文王不给。又派佞臣费仲至周索取,周文王才给。周文王如此作为,乃是希望商纣王重用佞臣费仲,远离贤臣胶鬲。商纣王果然中计,结果胶鬲叛商奔周,最终助周灭商。大王不如效法周文王,拒绝强硬者的要求,满足软弱者的要求,这样必能灭楚!”

甘茂出卖母邦利益,顺利通过考验。

秦武王大悦,任命樗里疾为右丞相,甘茂为左丞相。

秦武王自诩天下第一大力士,减轻政务以后,招募天下大力士。

秦国大力士任鄙、乌获,齐国大力士孟说,均获重用。

楚怀王趁着秦武王休兵,与魏襄王重修旧好。

命令楚将庶章领兵至魏,与魏军在襄陵(河南睢县)会合,联合操演防秦兵阵。

中山嗣王服满除丧,正式即位。

命令司马熹使赵,缓和两国关系。

乐毅献策赵武灵王:“十八年前司马熹击败燕、赵,次年又伐鄗邑,导致大王父君赵肃侯去世。大王即位以来,一直积蓄实力,不伐中山,甚至取消王号,自贬为君,公开示弱,麻痹中山。如今仍应积蓄实力,麻痹中山,让司马熹继续专权,等待时机。”

赵武灵王采纳其策,接见司马熹:“寡人即位十七年,一直与中山亲善。但愿相国继续辅佐中山嗣王,永结两国之好。”

司马熹返国复命。

中山嗣王大悦,更加重用司马熹,与赵亲善。

中山嗣王乘车出行,司马熹居左驾车,公孙弘居右侍卫。

公孙弘问中山嗣王:“假如大王之臣,借助强国之力,巩固自己权位,大王如何处置?”

中山嗣王说:“寡人一定生吞其肉,不与别人分食。”

司马熹在车辕上叩首:“我的死期到了!”

中山嗣王问:“相国何出此言?”

司马熹说:“有人蓄意陷害,想要加罪于我!”

中山嗣王说:“寡人明白,相国专心驾车!”

从此不再信任公孙弘。

公孙弘离开灵寿,返回大梁,向公孙衍复命:“十四年前,大哥策动五国相王,中山先王害怕齐、赵、燕共伐,被迫亲齐,此后助齐伐燕。九年前,大哥策动五国伐秦,中山先王追随齐宣王,拒绝加入伐秦。如今中山嗣王耽溺享乐,司马熹一心固位,又与赵国亲善。我劝说中山嗣王罢免司马熹,没能成功。我奉大哥之命长驻中山,未能阻止中山与魏国逐渐疏远,只好返魏。”

公孙衍说:“前年秦惠王死去,去年张仪死去,都是重新策动合纵伐秦的良机。可惜三晋惧秦,不敢用我。何况我已六十七岁,既无精力,又无权力,想要策动合纵伐秦,只能寄望于齐相孟尝君。七年前,我曾举荐孟尝君相魏。你不如投靠孟尝君,劝其策动合纵伐秦。”

公孙弘奉命往齐,投靠孟尝君,受到重用。

赵武灵王召见乐毅:“先生建议寡人暂时与中山友好,积蓄实力,等待时机,再伐中山。但是寡人即位十七年,赵国实力并未增强,何时才能等到时机?寡人一直不明白,当年晋国远比白狄中山强大,为何不能伐灭白狄中山?如今赵国远比魏属中山强大,为何不能击败魏属中山?先生的先祖乐羊,曾为魏文侯伐灭白狄中山,先生与兄长乐池,又曾出仕魏属中山,一定明白原因。”

乐毅说:“大王不问,我不敢妄言。大王既问,我不敢不言。晋人与狄人异族,不能知己知彼,所以难以伐灭白狄中山。吾祖乐羊是白狄中山人,仕于魏文侯,知己知彼,所以能够伐灭白狄中山。乐羊死后葬于灵寿,子孙均为魏属中山重臣,直到司马熹蛊惑中山先王,取代乐池为相。我们兄弟转仕赵国,意在助赵伐灭中山。但是大王与中山休兵十多年,我虽有必灭中山之策,一直不敢进言。”

赵武灵王问:“既有必灭中山之策,为何不早进言?”

乐毅说:“赵人囿于夷夏大防,鄙视中山为夷狄,不愿效法中山,所以不能伐灭中山。正如诸夏囿于夷夏大防,鄙视秦人为夷狄,不愿效法秦国,所以不能战胜秦国。”

赵武灵王说:“寡人当局者迷,敬请先生赐教!”

乐毅说:“秦穆公效法中原,废除了夷狄的斩首陋习。后来秦国陷入三世内乱,魏文侯变法崛起,吴起伐取了秦国河西七百里地。秦献公重新振作,恢复了夷狄的斩首陋习,尽管魏武侯时魏国更强,但是秦军已能与魏军相持。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斩首计功,立刻击败强魏,收复部分河西。秦惠王不仅收复全部河西,而且进取河东,击败合纵伐秦五国,大破天下霸主楚国,跃居天下最强。如今秦武王更为强悍,如果中原诸侯不愿效法秦国,实行斩首计功,必将难以阻止秦祸东来。”

赵武灵王问:“除了效法斩首计功,难道再无方法阻止秦军东进?”

乐毅说:“另有一个方法,但是恐怕大王不愿实行。”

赵武灵王问:“为何?”

乐毅说:“说来话长。春秋末年,周室衰弱,漠北白狄趁机南侵中原,别处难以立足,唯有太行山区多山,不便车战,所以白狄伐灭邢国,立国中山两百余年,强晋难以伐灭。乐羊为魏文侯伐灭中山,尽管中山之君变成了魏氏,但是中山之民仍是白狄,白狄乃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弓马娴熟,民风慓悍。中山之地仍是山地,所以魏属中山保留了白狄中山的胡服骑射。中山骑兵,人马一体,无论平原作战还是山地作战,行进迅速,调动灵活。赵国车兵,人马分离,平原作战不够灵活,山地作战更处劣势,即使平原作战获胜,追入山地仍难全胜。步卒对阵骑兵,劣势更为明显,而且行进缓慢,拖累车兵。大王如果效法中山,实行胡服骑射,战胜中山骑兵即非难事,战胜秦国车兵、步卒更是易事。秦国尽管斩首计功,仍然保留秦穆公以来的车兵、步卒,只能常胜中原的车兵、步卒,却又常常败于义渠骑兵。”

赵武灵王恍然大悟:“先生之言,真令寡人茅塞顿开。但是三代以来,诸夏歧视夷狄上千年,即使寡人愿意实行胡服骑射,国人恐怕难以赞成。”

乐毅说:“所以大王不问,我不敢言。国人既然不愿中山横亘腹心,又不愿听任秦祸东来,只要大王愿意,一定能够说服国人。”

赵武灵王说:“先生所言甚是。兹事体大,寡人将会谋定后动。”

赵武灵王在九门(河北藁城)修筑野台,东望中山。考虑如何说服国人赞成胡服骑射。

齐宣王被以秦为首的连横诸侯击败,失去燕地,谋报秦仇,急需贤人辅佐,于是扩建稷下学宫,加大招贤力度。提高学士待遇,食禄万钟。淳于髡、许行、彭蒙、宋钘、尹文、田骈、邹衍、邹奭、接予、慎到、环渊等七十六人,从列大夫升为上大夫,食禄十万钟,各赐宅第。中原士人闻风至齐,稷下学宫臻于极盛,学士上千。

稷下学士生活优裕,授徒讲学,各著其书。宋钘之书为《宋荣子》,尹文之书为《尹文子》,田骈之书为《田子》,邹衍之书为《五德终始》,邹奭之书为《邹奭子》,接予之书为《接子》,慎到之书为《慎子》,许行之书为《神农》,环渊之书为《蜎子》。

稷下祭酒淳于髡,组织稷下学士集体编纂了《管子》。各家各派的稷下学士,分领专题,撰写专章。借用齐相管仲名义,总论治国之道。以黄帝、老子之道为经,以儒墨百家之学为纬,世称“黄老之学”。

《管子》书成,淳于髡进献齐宣王。

《牧民第一》开宗明义:“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

齐宣王大悦,重赏参与撰著的稷下学士。

颜斶去年说服卫嗣侯遵循泰道,贬号称君。今年得知齐宣王大力招贤,又至齐国稷下。

齐宣王久闻颜斶精通老聃之道,亲往稷下学宫,召见颜斶:“颜斶,你过来!”

颜斶站着不动:“大王,你过来!”

齐宣王不悦。

侍从怒喝:“大王是人君,你是人臣。大王可以命你过来,你怎么可以让大王过去?”

颜斶说:“大王过来,乃是礼贤下士。我过去,则是趋炎附势。与其士人趋炎附势,不如君王礼贤下士!”

齐宣王怒形于色:“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

颜斶说:“士人尊贵,君王不尊贵!”

齐宣王大怒:“有无凭据?”

颜斶说:“有!九年前张仪兼相秦、魏,秦、魏联合伐齐。张仪下令:‘砍伐柳下惠墓木,杀无赦,夷三族!砍下齐威王首级,赏千金,封万户侯!’由此可见,活王首级,不如死士墓木。《老子》有言:‘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之本欤?’孤、寡乃是贫贱低下之称,然而侯王用于自称。岂非士人尊贵,君王不尊贵?”

齐宣王上前躬身行礼:“寡人出言无状,得闻先生教诲!愿聘先生为国师,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儿衣服丽都。”

颜斶说:“玉璞生于山中,原本完好,一旦制成器物,就会毁坏,其形不全。士人生于乡野,原本尊贵,一旦求取爵禄,就会卑贱,其神不全。我愿回归乡野,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娱,确保形神俱全。大王好自为之,我愿返归素朴,终身不再受辱!”

言毕转身离去。

齐宣王怅然若失。

十月,中原连降大雨,黄河之水溢出堤岸。

魏邑酸枣(河南延津西南)久浸于水,城墙坍塌。

宋国淫雨绵绵,蒙邑东门人兰子,无法在街头卖艺,生计困难,晋见酷好技艺的宋康王。

宋康王问:“你有何技艺?”

兰子拿出两根比身高长出一倍的高跷,踩在脚下,旋转腾跃,左趋右驰。双手轮流抛掷七柄剑,五柄剑悬于空中。

宋康王大惊,赏赐马车十乘。

庄子六十一岁,贫困至极,面有饥色。

兰子回到蒙邑东门,自鸣得意,来见庄子:“先生有道无技,才会如此贫困。”

庄子说:“河边有户人家,编织芦苇为生。儿子潜入深渊,采得千金宝珠。父亲对儿子说:‘拿石头来,砸烂宝珠!千金宝珠,必定藏在九重深渊,含在骊龙嘴下。你能采到宝珠,必定恰逢骊龙睡寐。假使骊龙醒着,你还能侥幸采到吗?’如今宋国的深渊,不是九重深渊可比;宋康王的凶猛,不是骊龙可比。你能侥幸得到马车,必定遭逢宋康王睡寐。假使宋康王醒着,你将粉身碎骨!”

东郭子听说兰子以技受赏,也去晋见宋康王。

宋康王问:“你有何技艺?”

东郭子表演了翻跟斗的燕戏,前空翻,后空翻,连翻几十个跟斗。若不叫停,可以一直翻下去。

宋康王大怒,将其下狱,准备诛杀。

曹商问:“兰子献技,大王予以重赏。东郭子献技,大王为何不赏?”

宋康王说:“兰子技艺精湛,寡人一时高兴,所以重赏。东郭子技艺拙劣,竟敢愚弄寡人!”

曹商说:“大王若是杀了东郭子,技艺精湛者也将不敢献技。大王不赏其技,宜赏其心!”

宋康王听从其言,关押东郭子一月,予以释放。

蔺且说:“天下大旱数年,继以大涝数年,饥荒不断加剧,各国师劳力疲,今年总算天下休战。我出生至今三十二年,天下只有今年没有战争。”

庄子说:“从前的宋臣,或者像庖丁那样以道事君,或者像戴盈、惠盎那样以德事君,而无侥幸求赏之心。如今的宋臣,都像唐鞅、田不礼、曹商那样以术事君,如今的宋民,都像兰子、东郭子那样以技事君,都有侥幸求赏之心。天下各国,大抵相同,都是昏君乱相。所以只要周天子仍在,交战就是常态,休战仅是为了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