匜 - 图1

“匜”是象形兼形声字。金文借“也”来表示,大概是因为它像匜的形状;或另加义符“金”或“皿”,表示其质地或用途。小篆改为从匚,也声。隶变后楷书写作“匜”。

《说文·匚部》:“匜,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从匚,也声。”(匜,像汤勺,柄中有槽,可以用来注水。从匚,也声。)

“匜”的本义为古代一种盛酒、水的器皿,形状像瓢,有柄,柄上有凹槽。我国先秦时代有一种礼器就叫做匜,用于沃盥之礼,为客人洗手之用。周朝时期,沃盥之礼所用水器由盘、盉组合变为盘、匜组合。

现在既可以单用,也可以作偏旁,凡是从“匜”取义的字都与其具有关。